反對全球化,反對的是什麼?


對於全球化的反對,或者說反動,本質上可以從以下兩個層次概括。

第一個是對於國家權力分裂的反對。

國家發展到今天,涵蓋了一系列不同維度的權力。這些權力的整體構成了國家的主權。那麼有沒有可能將這些權力分解開,部分的與他國甚至全球共享呢?近些年看來,這樣做是會帶來問題的,每一種權力都受到其他權力的制約和影響,希望放棄一部分權力而保有另外一部分權力,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問題。

比如前兩年的歐債危機,這個危機可以說是近兩年來歐盟一體化進程停滯或受挫的兆端。

有一種觀點認為,歐債危機的本質是國家的貨幣主權和財政權的分離。

當一個國家將其貨幣主權部分的轉移給歐洲央行,轉移給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超國家貨幣的時候,他在很大程度上卻保有了自己的財政制度。

這種權力的分離,本身就成了一種鼓勵。既然不需要承擔發行貨幣的風險,盡自己所能的利用手中的剩餘的權力為本國人民謀取利益轉嫁風險變成了十分合理的選項。

熟悉嗎,這一點其實和前些年的跑部前進是一個邏輯。既然貨幣主權屬於集體(歐盟或者全國),那麼對於握有財政權力的地方,比如希臘或中國的某個地方,我最合理的做法便是製造儘可能多的債務。債務越多,說明對當地人民做的貢獻越大。

當然反過來也是一樣,因為原則上政府會產生赤字,發鈔卻絕不會賠錢。

富裕地區會從貨幣發行以及統一的貨幣中獲得更大的利益,但是卻顯然不願意承擔財政權帶來的風險。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全球化本質上是在要求各國政府不斷地放棄自己的權力。但就像放棄貨幣主權可以帶來統一的市場,但最終將會使得自己受到他國債務得影響一樣,放鬆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可以帶來更大的投資和更好的流動性,但也將會導致複雜到難以理解的風險,放棄勞動力管制可以帶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但也會帶來失業和不安全因素,遵從歐盟的質量標準,不僅為英國人帶來了更安全的食品,也使得他們無法再吃到傳統的香腸。

某種意義上來說,我不認為人類找到了一種辦法,將現有的國家權力分解,一部分留在本國人手裡,另一部分拿出來開放給全世界。或許有這樣的辦法,但絕不是現在的全球化。

第二個是對於意識形態輸入的反對。

全球化,即使僅僅是商品的自由流動,也將帶來一個不可抵抗的結果,那就是意識形態的輸入。

當我們觀察一件商品的時候,比如一個iphone,我們看到了什麼? 這並不僅僅是一件商品對吧,還包含了設計,技術,工藝等等。但是僅此而已么?

不,它還包含了設計和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兩個國家的全部意識形態。支撐它低廉價格的是富士康的低成本和高效率,而這種低成本和高效率,本質上是這樣構成的,那就是中國工人低廉的工資,缺少勞動法保護的工作環境,對於環境污染無所謂的態度,甚至超載的貨車和地溝油的小飯店。富士康可能沒有以上所有這些問題,但是它的低價和高效,極大的受益於整個產業集群的生態。

所以當這台iphone買到美國的市場上的時候,它實際上就是在對美國工人(假設也有一個組裝iphone的美國工廠)說,請按照我們的方式生活,你要有和我們一樣寬鬆的法律,漫不經心的環保,高強度的勞動,才能跟我們競爭,否則你就沒工作了,只好去吃低保,享受聊勝於無的醫療保障。這在本質上就是在輸出意識形態,這和用槍頂著他的腦門叫他信安拉沒有本質區別。

前段時間有篇報道,好像是北歐還是哪的一個人談中國加入世貿的時候,很傷心地說,本以為(加入世貿會使)他們更像我們,結果是我們更像他們。

當然西方也不用這麼妄自菲薄,輸入商品是意識形態輸入,輸入資本也一樣是意識形態輸入。

我們去看TPP那個協議的內容,去和世貿的內容比較,很容易發現,TPP不僅僅提出來比世貿更高級的經濟一體化,它本質上還是一個國家一體化的方案。比如說它提到的 「第三國起訴」,這一點的實現,實質上要求參與國統一商法,可以有各自的表述,但實質上是一樣的。 還有對於知識產權,勞動力,匯率等等一系列的協定,這些繁文縟節的協定背後,我們幾乎可以讀到一行字,那就是,抹消國界,消滅國家。

似乎TPP對於全球化中出現的問題的答案是,更徹底的融合。

它這個答案我個人是認可的,至少方向是對的。但如同當年的國聯一樣,美國人在最後一刻退縮了。

全球化會不會倒退? 我認為不會。我會問我自己,我會為一件衣服多花兩百塊錢,僅僅因為它是由本地人生產的嗎? 我會花iphone的錢買一個跑馬燈的四喇叭手機,僅僅因為它是由中國人設計的嗎?

我的答案是不會,我也相信這將是絕大多數人的答案。

但恐怖就來源於此,當你發現現實無法解決將要發生的問題,你發現實然與應然存在這巨大的鴻溝的時候,你不會像某些官媒那樣,面對Trump上台後可能帶來的全球化停滯和倒退,抱著輕飄飄的歷史唯物主義態度說一句,全球化趨勢不可阻擋。

因為你我都知道,世界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尋找全球化的路徑,但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製造更多的犧牲品。


不是專家,所以說出來的可能被笑話。多數人覺得全球化是必然趨勢,而我覺得現在這種資本主導的全球化是行不通的。

我對現在全球化的理解是,資本主導下的各個國家/政體/文化/人群之間的自然選擇。為追求生產的最大化效益,讓擁有不同制度,資源的各個不同的國家自由競爭,適者生存。

中國是適應的很好的,我們佔據了生產環節。沙特澳大利亞什麼佔據了資源環節...但是這裡有個問題,

1,全球化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人民的普遍幸福,而是追求資本效率。儘管獲得優勢地位的國家人民,可能會因此受益,但這並不是普遍和必然的結果。

2,競爭中,自然會有被淘汰的國家或者群體。而這種淘汰是殘酷和無底線的。

也就是說,全球化並不是以有利於整個人類為目的進行的。其本質就是資本消滅國家,建立一個如同蜂巢般的分工合作體系,maxmize生產力和利潤。國家放棄權利給資本,實際上就是人民放棄權利給資本,也就是朝著全球奴役的方向在走。

現在的問題是,全球化的活力來源於競爭,而競爭必須建立在差異上。譬如,勞動力成本的差異,稅收的差異,資源的差異....為在全球化裡面獲得更大的優勢,各個國家很自然的選擇就是強調這種差異。所以全球化不可能允許出現一個大同世界,一個同步發展,共同富裕的世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制度區別,階級和階級之間的貧富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而不是相反。事實上,這幾十年也就是這樣發展的。美國工人就是被淘汰的一群,他們的痛苦資本是不會理會的。幸好美國民主運作機制,也就是人民的權利還沒有被剝奪(沒有被剝奪完),所以這次做出了成功的反抗。

畢竟人不是蜜蜂,我們發展文明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個體的幸福,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認為,這波以資本為主導的全球化必然失敗。但是也不必悲觀,先收縮,在思考和反省或許會有新的答案。


全 球化是一個趨勢,未來的全球化是個什麼樣子,很難描述,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家早就認為,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消失。

  但作為一種現實發生著的趨勢和進程,至今未見誰提出不予承認的理由。

  全球化會有利於全人類,會改變貧富格局。但從目前的程度看,他只是局部的、有限的,有所保留的,每一個國家都是從有利「我」的角度去推進的。

  凡是感到這一進程中的某些方面,對「我」所佔據的經濟、政治、軍事的資源產生威脅的,都是為「我」所反對的。

  我曾在回答知乎網上「經濟全球化會改變世界貧富格局嗎?」的問題時,寫過一文,說了下面一番話:

  「新加坡海峽時報2月6日的文章說,「全球化」一詞使用率銳減,這個詞上世紀90年代風靡全球,在2000年和2001年達到巔峰,到2006年減少了80%以上。自金融危機爆發後,《紐約時報》和《金融時報》等對這個詞的使用甚至減少得更多。

」消息認為,這是因為,曾經挑起爭端的的全球化,因為人們認識到是人類進步中不可避免的相互融入,失去了爭端的意味,所以減少了使用。

  」而在我看來,西方國家不願使用這個辭彙,是因為感到了在全球化中來自新興國家的威脅。「

  最近在三亞召開的包括中國在內的」金磚五國「會議,這五個新興國家的發展速度,都已遠遠超越了西方國家。

  目前新興經濟體與西方國家爭奪全球市場的主要方式就是:以廉價勞動力和先進技術結合,生產的價格相對低廉的產品,與西方國家用高價勞動力生產的產品的競爭。美國職工年均收入是4萬美元,我國職工的年均收入大體是3萬元人民幣,用工成本相差太大了。美國和西方一些國家,也包括一些希望多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國家,要求人民 幣升值,道理就在這裡。

  基本上可以這樣說:

  在雙方或多方可以共贏的領域,全球化進程快,不會有人反對。

  在一方得利,一方受損或多方受損的領域,受損方會反對。

  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個動態,隨利益的變化而變化,在這個利益中,還有近期利益、長遠利益、戰略利益等方面的考量,其間波譎雲詭,迷霧重重,是非莫辯。或輸或贏,都是常事。考量的是大智慧。

  如有興趣,可參見我對」經濟全球化會改變世界貧富格局嗎?「問題的回答。見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65197


謝邀。

反對全球化的凱撒比較熟悉兩種:

一種叫知識分子的反全球化。

一種叫反對於我不利的全球化。

原來就有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知識分子反對全球化,理由都很高大上,什麼外國資本侵略啦,掏空本國經濟啦,文化帝國主義啦。很多人也確實是很真誠的覺得全球化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嚴重問題。但這種反對基本屬於徒勞無功的,幾乎是孤芳自賞而已,不足為慮。比如知識分子們一直憂心中國只是靠廉價勞動力做世界工廠,會損傷經濟得不償失,底層打工者掙的也太少,是人家發達國家工資的零頭,這不公平。但公不公平,要不要干,不是知識分子說的算,要問勞動者干不幹啊,你說我掙的少,你來給我掙的多的啊,就業問題啊親。

近些年,世界大潮發生了變化,真正反對全球化的,變成了發達國家的底層民眾。其實發達國家也一直在全球化中獲益,原來民眾也沒啥意見,因為原來的全球化只做到了商品的全球化,資本的全球化,卻限制著人的全球化(就業全球化和人的自由遷徙)和技術的全球化,屬於半吊子全球化。

這樣當然爽了,我把商品賣給你,掙來的錢讓你給我打工,我來買更低廉價格的產品,全是好處。但是半吊子全球化是不能長久的,很快,發達國家普通民眾發現,自己不再能劫富濟貧了,不再能分享經濟發展的大部分好處了。

你收重稅,我用腳投票。你工會要價太高,我搬廠。既然同樣工作發展中國家能完成,我何必用本國昂貴的勞動力來干呢?除非低端行業的工資能降到和發展中國家差不多的地步。之前一些小的經濟體,因為發展科技、管理等,實現了全社會的超高勞動生產率,結果是,即使一些低技術工作,都有很好的報酬,也能享受很好的社會福利,這也就是在發達國家端盤子收入超高發展中國家工程師的階段。這個階段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要一去不復返了。

底特律的汽車公會、西雅圖的波音公司工會都很強大,給工人爭取了大量利益。但是如果你的工作技術含量一般,發展中國家也能幹,為啥要給你高工資和福利,而不搬廠呢?

很多人在留戀,很多人為了這個好處喪失了而憤怒,遠的有歐洲各國,近的就看香港。你一個青年大學都沒讀,憑啥有高過大陸青年的工資呢?原來靠的是分享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以後可能都沒那麼容易了,收入停滯,自然憤怒。目前歐洲、美國、香港、台灣很多人都在反對全球化,但反對的其實是於我不利的全球化,以至於他叫不叫全球化都不重要,合不合理都不重要,我的收入少了,利益受損了,我當然要反對。

只是全球化浩浩湯湯,不是誰說阻止就阻止得了的。凱撒有個信念,未來的全球化一定是越來越徹底的全球化,資本、商品、人員、技術、資源等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流通,誰要設置壁壘,只能反受其害。


反對的不是真正的全球化,反對的是雙標全球化。。。。全球化的不只是利益還有責任


反對的是無效益的全球化,無邏輯的經濟增長。

強行推進的全球化沒有促進社會分工,特點就是國際收支的不平衡。

投資基於對通脹的預期而非地區發展潛力兌現,結果就是被投資地區產生的不是利潤而是債務。

為了維護債務不破產只能選擇犧牲貨幣信用,而這種兜底行為更加刺激了無效投資。

通過不斷的放水來分配財富而不是勞動創造財富,世界追逐的不再是誠實,勞動,自強。

而是權力,金融,欺騙。

各國央行越來越懼怕風險,越來越不敢維護幣值,步調越來越一致的央行都失去了獨立性成為了政治的附庸。

這種集權模式的最後後果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朝周期論。

央行日趨害怕風險,經濟只能前進不能後退,資本只能增值不能損失,收入只能提高不能減少。

這種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只能加不能減的運算會導致徹底的邏輯毀滅。

對眼前風險的畏懼,只會帶來未來連本帶息的報復。這種正義觀是粗鄙的,還是學鴕鳥將頭埋入土中更符合「社會精英的審美」


西班牙人從墨西哥挖出白銀,鑄造成鷹洋,帶到中國來大肆收購瓷器、茶葉、絲綢…和它們能買到的一切。

流入的銀元遠遠超過大清國民間貨幣流通所需。

所以銀價暴跌,民間百物騰貴。

英國人在印度種鴉片,到中國換成茶葉陶瓷白銀。

中國只剩下滿面青灰的吸毒者。

這就是全球貿易。

全球化只是一個美麗的口號,提出者並非大公無私,而是因為全球化對它有益。至於對其它人是否有損失,那就管不著了。

嗯,現在中國是主張全球化對。


首先要定義,什麼是「全球化」。實際上,發展到今天,全球化已經不僅僅是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還擴散到了政治全球化(political globalization)和文化全球化(cultural globalization)。

按照學者Fredric Jameson對於全球化定義的宏觀歸納,主要有四種觀點:

第一種確立的觀點是,並不存在全球化,仍然只存在民族國家和民族狀態;

第二種觀點同樣確定,全球化始終存在,回溯到新石器時代的貿易路線也在其範圍內是全球的;

第三種觀點確定的是全球化與世界市場之間的關係,這是資本主義最終的地平線;

第四種觀點涉及資本主義的新的階段,全球化是一種內在的特徵,與後現代性的文化相聯繫。

如果說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構成了外在層面的話,那麼其內核就是文化全球化。對於經濟全球化, @周曉農老師已經做過了分析,我將以我的專業來探討一下,為什麼在文化領域一直存在著對全球化的激烈反對聲。

殖民主義與全球化無疑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繫,而在後殖民主義文化批評看來,在文化全球化的過程中,西方的思想文化、價值傳統都貫穿著一種強烈的民族優越感,文化全球化實際上是一種以西方中心主義建構的全球範圍的文化等級結構。西方作為第一世界國家,掌握著文化的輸出和主導權,將自身看作是占絕對優勢地位的世界性價值,通過文化傳媒等手段把自身的價值觀強制灌輸給第三世界國家,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忽視了文化差異,抹平了少數話語的存在立場,悲觀地說,這終究會導致一種文化差異的喪失,最終成為一種文化上的西方大殖民運動。

文化全球化從單一的特權視點來審視世界,也就是說,往往把世界劃分為西方和剩餘其他地區,西方文明運用了一套複雜的語言修辭策略設計了一系列的對立項:文明-野蠻、科學-迷信、先進-落後等等,而世界的現代史就是按照這樣的分界線展開了全球化的進程。從古希臘城邦、羅馬帝國到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再到歐美資本主義當代神話,這個歷史的敘事始終以西方為中心,而這種歷史的敘事去除了西方文化來源的多元性,還最大限度地淡化掉了西方殖民主義的影響,西方進步的動力好像都來自自身:古希臘的科學理性、宗教改革的新教倫理、西歐工業革命、個人主義、議會民主等等等等。

阿拉伯裔美國學者賽義德在《東方學》中提出過「東方主義」,認為在西方人話語中的「東方」,完全是西方中心主義所創造的概念,這種被誤讀和曲解的「東方」,實際上是西方為了彰顯自己的優越而杜撰出來的「他者」。在西方產生的一切對於東方的理解,都是為了自己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處處存在著種族歧視、文化霸權和精神壟斷。

霍米芭芭在《後殖民與後現代》中擔憂的是,在現代,我們怎麼樣來確定我們的文化身份和民族立場?在第一世界推廣自己的文化的過程中,往往會在文化交流中佔據主動,其中隱藏了一種語言上的暴力,掩蓋了第三世界本身的文化危機和文化矛盾。

當然,我們有理由相信,全球化的發展在經濟上會帶來更加優渥的生活(我看好經濟全球化),但是,我們要時刻注意,我們的文化身份和民族立場究竟是不是在一團和氣的虛與委蛇之中被暗中侵蝕,我們是不是在無形中被另一種非中國傳統價值觀所同化甚至異化。在文化全球化的過程中,一種真正平等、包容、多元共生的心態是極為重要的。


「全球化」這個概念,有點像大陸和台灣間的「一中各表」,反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種全球化,他們並非逢「全球化」必反,而是主要針對當前全球化進程背後的利益分配。

當前的全球化,主要集中在貿易、投資等經濟領域,所以不少人將全球貿易自由化等同於全球化;一些國家則擔心,由於目前主流的全球化理論和規則都來自於美國或以美國為主導,因此全球化有「美國化」之嫌。

從根本上說,如今的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就是資本超越主權,有人會在這個過程中受益,也有人會受害,分布不均勻,道路不平坦,與此同時,在政治、社會和文化領域會對各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反全球化的觀點各異,魚龍混雜,不過在全球生態治理這個問題上,他們的主張擲地有聲,也讓不少全球化的鼓吹者無言以對:

「為什麼在建立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化框架過程中,你們要變臉反對『全球化『呢?」


如果用馬克思的理論,反對全球化,反對的是global capitalism expansion。


全球化的主導者是經濟大國,更是科技大國:

我們說全球化的主導者都是經濟大國,但是經濟大國背後的本質是科技輸出國。你的科技水平足夠高,才能夠把商品賣到全球各地。

全球化的主導者不是善人,他們的目的是把自己的商品賣到更多的國家。

福布斯有一個全球2000強公司的排名,其中中國佔了200家,美國佔了540家。除了中美之外,再沒有一個國家超過100家公司。

中國在裡面排名靠前的公司主要是大國企,比如傳統的銀行、房地產,而科技類、製造類的比較少見。而美國排名靠前的公司主要是科技類,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輸出國。

全球公司市值最大前十排名:1.AAPL(蘋果)2.GOOGL(谷歌)3.MSFT(微軟)4.AMZN(亞馬遜)5.Facebook(臉書)6.XOM(埃克森美孚)7.BRKA(巴菲特投資)8.JNJ(強生)9.阿里巴巴10.general electric(通用電氣)

前五名的企業都有兩個共同點:1.都是科技公司;2.都非常的年輕。

其中歲數最大的微軟公司是41歲成立於1975年;第二大的是蘋果公司,也只有40歲,正值壯年,成立於1976年。年齡最小的是世界排名第五的谷歌,成立於2004年,現在只有12歲。

即使是後五名大多也是和科技高度相關的,過去都曾經是科技的領導者,只不過現在因為新興科技公司起來了,所以它們在科技領導力裡面有所下降。

根據這個排名,我們發現了一個特點,我們真正能向全球輸出的主要是科技,並不是其他的自然資源,只有科技才能塑造一個國家的持續向外輸出國的能力。

讓我做一個反思:

中國一直被叫做世界最大的科技產品輸出國,但其實強大的科技製造業才是中國經濟繁榮的基礎。

因為中國科技企業的體量相比國際企業,還是比較小的。中國的經濟走到今天是靠著我們強大的製造業,尤其是科技製造業,為全世界的科技公司製造產品,然後賣到全世界。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掌握了一些相當不錯的科技製造實力,創造了自己的品牌,而且很多東西能夠賣向全世界。所以,強大的科技實力製造業,才是中國經濟今天繁榮的基礎。

讓我們繼續往下思考:

為什麼有了這個基礎,卻仍然沒有促成我們擁有巨大的科技製造業公司?

簡單來說,就是中國的全球化進程中,各家正在瓜分製造業的利潤和家底,如果產業結構不調整而我們還要繼續全球化,並且讓製造業沖在前面,那麼我們的未來其實會更加危險。

簡單來說,就是中國的全球化進程中,各家正在瓜分製造業的利潤和家底,如果產業結構不調整而我們還要繼續全球化,並且讓製造業沖在前面,那麼我們的未來其實會更加危險。

我們總有一天發現沒得造、沒得出口時,我們的經濟就會出問題,甚至有崩潰的危險。所以我們必須要把屬於製造業的利潤還給製造業,讓製造業發展得更強、更大。

全球化的核心是什麼:

全球化的要求是做取短補長,而不是取長補短。

一個國家,不應該把最有競爭力的產業利潤拿去分配給其他對全球競爭力沒有影響的行業。中國金融業對中國全球競爭力迄今為止幫助並不大,中國房地產業對中國的全球競爭力更是沒有絲毫的好處。而我們中國唯一對全球競爭力有重大話語權的就是我們的製造業。

全球化中,別人跟你合作的,或者你拿出去能夠跟別人合作的,不是你的短板,而是你的長板。

所以我們如果真要堅持全球化,必須要取短補長,而不是取長補短。但是中國以前的做法都是取長補短,造成我們的製造業有衰退的跡象,那我們再繼續堅持全球化,我認為現在看起來明顯是有問題的。

所以不是不要全球化,而是先要調整好內部結構,然後才能全球化,內部結構沒調整好,盲目全球化,我認為中國現有的結構並未調整好,所以不適合全球化。

◇全球化的經濟需要全球化的政治和文化:

過去的全球化的模式走到今天,其實是走不通的。

二戰以後到冷戰結束後延續的一段時間,也就是兩大陣營的階段。雖然以柏林牆倒塌作為一個標誌,很多人認為這是冷戰的徹底結束,但其實蘇聯的那個陣營並沒有完全地垮掉。

今天俄羅斯之所以有底氣和以美國為核心的同盟繼續抗衡,也是因為它的陣營里還有不少國家在支持著它。

陣營存在也有一些好處,就是過去的全球化模式是為同盟者著想的。例如二戰之後美國在德國實行的馬歇爾計劃。

一段小歷史

美國打贏了二戰,但並不像以前歷史上的勝利國,讓失敗國割地賠款,從失敗國拿走各種利益。而是反過來輸出利益給失敗國,幫助失敗國成長起來,變成了自己最堅實的同盟。德國、日本曾經是美國二戰時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現在卻變成了它最主要的同盟之一,而且是非常堅定的同盟。

這種氣度,我認為僅在有強大競爭對手存時,美國才會體現出來。

它之所以幫扶日本和德國,其實是為了和蘇聯賽跑,因為德國當時分成了東西德,西德搞得好不好,實際上和東德有一個明顯的比較,這才是它背後的目的。

日本更是如此,日本和俄國在亞洲長期爭霸,如果日本能一直站到美國一邊,選擇和俄國抗衡,對美國來說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當你做政治思考的時候,更在意互惠互利,你會更願意結盟,更願意去輸出利益以換取利益;而當你做經濟思考的時候,往往缺乏互惠互利性。跨國企業更多的是想從別處獲取更多價值和利益,往往忽視了培養當地經濟的發展。

所以說,經濟思考和政治思考是有明顯衝突的,甚至政治思考裡面如果沒有了強大的競爭對手,一個國家就會轉而進行經濟思考。

而美國現在的國際化、全球化已經是經濟主導,而不再是政治主導了,因為它已經缺乏了政治的制衡。

我們進一步猜想:

經濟主導又是什麼樣子呢?

經濟主導背後其實是一幫跨國企業,而跨國企業不會思考如何惠及當地人,它的思考很簡單,就是我已經支持了你美國,美國去到其他國家實現了政治的影響力、控制,那我就要實現我在經濟上的好處,所以這些跨國企業往往是自私的。

而且現在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是凌駕於國家之上的,很多甚至已經超越了國家,就是說這些國家的領導人往往對跨國企業是缺乏控制的,而這些跨國企業為各種辦法反倒能夠對國家意志施行重大的影響。

所以我們再也看不到馬歇爾計劃,更多的是簡單粗暴的佔領後,派出一堆商人去當地再繼續獲取資源,造成當地經濟的進一步問題。

我認為全球化需要政治、文化、經濟一體化的擴張。當你只是經濟輸出,而文化思考比較少的時候,文化衝突就成了今天全球化的一個主要反對聲音。

又一個小歷史:

當初美國在佔領了日本以後,曾經非常嚴肅地討論過要不要審判日本天皇,最後的結果是豁免,因為天皇在日本被認為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雖然它和美國文化是完全抵觸的,但美國仍然尊重了當地文化。

但今天又和過去不一樣了,今天美國的佔領國更多是掠奪。所以我們過去行得通的全球化實際上是有背景的,而今天缺了另外兩條腿,只靠經濟的全球化是走不通的。它只會造成更多地方的抵觸。

所以我認為未來要搞全球化,也需要未來有足夠強大的全球統一的聲音,也就是說更多的是國家之間互相幫扶,所有參與國一起經濟騰飛,而不是讓對方把國門打開,你好把商品賣進去這麼簡單。

那未來會不會出現一個足夠強大的單一的一級化國家,在全球範圍既能和別的國家一起推行全球化,又能夠幫助其他國家發呢?現在看起來不大可能,不論是誰,它都可能會犯美國今天犯的同樣的錯誤。

所以未來的全球化其實是需要出現類似聯合國一樣,具有強大政治影響力的跨國組織才能夠實現的。但這個目標離現在還差得非常遠。

◇我不支持全球化,但支持國際化:

對中國企業最重要的兩個點,一個叫科技化,一個叫國際化。那國際化和全球化的區別是什麼?

國際化是小區域和小區域的合作。比如說中國的一帶一路就是典型的國際化,它的好處是具有針對性,你加入我的小聯盟,我肯定是基於我們聯盟的特色來討論我能向你輸出什麼,你能向我輸出什麼,我們的討論是一對一、互惠的。

但是全球化不一定做到互惠,因為很多國家一開門後發現只是自己單向的損失。

所以我認為未來全球化不再是主流,但是國際化一定是基調,各國會繼續開放,只是會開放得更加理性。因為在不具備前提的條件下,全世界大搞全球化,不光不發達國家受損失,其實發達國家也受損失。

大家不要以為美國倡導了全球化,自己就是受益國,其實美國也有問題,因為全球化的真正受益者只是美國很小一部分的跨國企業,而其他大部分人並沒有因此受益,實際上造成了美國矛盾的尖銳。

◇最後總結:

對中國人來說,全球化的時代結束了,但是國際化的時代才剛剛開始。我們已經在歷史上證明了我們挺會全球做生意,懂得把我們的商品賣到全球。但是我們會全球的深度合作嗎?尤其是和不同國家的、單邊的、一對一的深度合作和跨國的經營。這個是對我們的重要考驗。

更多優質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科技偵察兵(ID:O2Opark_GZ)

http://weixin.qq.com/r/80MGHvfECap2rbN99xbh (二維碼自動識別)


英特納雄耐爾


致國民議會

我們正在同國外對手進行一場令人難以忍受的競爭。這個對手生產光線的條件十分優越,可以用很低的價格佔領我們的市場。這個對手不是別人,而是太陽。為此我們請求通過一項法律,關閉和堵塞所有可以透光的窗戶、通道和縫隙,使它無法損害我們這個為國家謀福利的產業。

簽名:蠟燭製造商

----巴斯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對全球化,反對的是自身利益受損。


全球化格局與中國的私民社會傳統(陳春文)

希望大家能看一下。


只說反對的話:

1. 對全球化的普遍抱怨是,它使富者愈富,同時使非富窮。這是投資者的天堂,但是是工人的地獄。

2. 跨國公司被指責缺乏對環境的管理與關心。

3. 跨國公司開始不僅僅從事商業活動,而是開始嘗試影響政治政策。

4. 跨國公司缺少社會責任感。

5. 全球化也導致傳染病的入侵。

6.增加人口販運。


如果你發現自己身上有一大群細胞在討論如何成立一個「命運共同體」,並且討論如何更好的照顧這副軀體,你會怎麼想?你一定會想「這群傢伙是不是瘋了?」對么?

這就是發生在這個地球上的事實。「全球命運共同體」和「全球化」議程正在席捲全世界。因為人類認為自己可以更好的照顧這個地球,然而誰才是地球真正的主人?

人類自以為自己是主人,那只是極其無知與短視的。我們不僅不是主人,甚至反而成為了地球的癌症。就好象你身體上那一大群造反的細胞已經開始不服從你的調度而醉心於他們自己的管理和生長。

這並不是一種胡亂的揣度。整個宇宙是同步運轉的。大規模的事物會在小規模的事物上有對應的表現,as above,so below,這是一句經典的格言。明白這一點你就可能了解癌症作為一種現代病為什麼發病率變得越來越高。這也是為什麼占星學可以用來洞察人的生活,因為大宇宙和小宇宙的運作是息息相關的。

地球得了癌症,她只能向太陽求助,太陽並不像人類的醫生那樣無能,他之所以遲遲不進行最後的治療是因為他覺得人類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但看起來人類並沒有好好珍惜這個機會。

我並不是說「全球化」議程導致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而是說破壞一直存在著,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破壞也從零散變得越來越集中。過去是各自為戰,種族與種族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部落與部落之間的戰鬥對地球產生的只是碎片式的小破壞。而到了現在,我們團結起來進行大破壞。這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因為人如果不了解整體而做一些冒充整體的事情,其結果就只會是破壞。而我們還愚蠢地認為自己在照顧地球。

這也是同步發生在人類軀體上的事。過去那些雜七雜八的小病其實就是細胞與細胞之間的不協調,顯然這些已經被藥物克服,但是生老病死的宿命絲毫沒有被撼動,小病帶來的痛苦現在只是集中與凝結成癌症這一類的大型疾病。

全球化的愚蠢在哪裡?愚蠢在於人與人之間缺乏自發地和諧與友愛,我們只是假裝友愛,我們只是對自己說我們應該友愛。但「應該」並不等於「就是」。這就好象我們身體的細胞或五行明明不協調,還要用藥物來壓制。中醫很明白調理的意義,但是西醫不了解。甚至是現代中醫也經失去了它古老的精神。

人體內的細胞不是內戰就是變得團結,但兩者都不是健康的狀態。健康的身體應該是每個細胞或器官各司其職,互相協作而互不干涉,他們的領導者是在意識上高於他們等級的。人的意識等級高於自己的細胞,這就好比地球的意識等級高於她自己的細胞(人、動物、植物、礦物)。因為地球是活的,太陽系都是活的,整個宇宙都是活的。


除了中國,沒有因為全球化而富裕的發展中國家。二戰之後,每個國家都吸取戰後教訓,政治和經濟的逐漸分離,沒有哪個國家再會因為抵制鴉片銷售而發動鴉片戰爭。這就意味著政治文明的程度在提升。然而全球化是以經濟為主導的國際滲透,資本家的本質是不擇手段的盈利,污染… 低價勞動力… 窮國是不是真的富裕了?那中國真的是富裕了么?中國的富裕是因為中國堅持非貿易壁壘,你在我這裡製造才能銷售,拉動了中國製造的提升!

所謂反對全球化大概可以翻譯為:你們全球化吧,我選擇性全球化。


反對的是「不同步」「不對稱」「不完全」「不平等」

最後是「不可能」(因為不可能實現全球無差別人員流動,無差別福利,無差別政治權利,那麼,在此條件下,越全球化,剝削越重,

越是流動性差的越反對全球化,

最簡單,低階技工出國能力差,反對,高級碼農懂幾國英語,略支持,

小士多,小製造業主,資金流動性差,反對,

金融寡頭,支持。)

大道至簡,就這麼簡單。

)。


就像交易會增進雙方福利一樣,全球化也會促進各方幸福。

就像買賣有賺有陪一樣,全球化也會給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不同主體帶來不同命運。

但是,問題在於:你不能因為賣西瓜可能賠本就反對西瓜市場。

明智的做法是:要麼提高自己西瓜的競爭力,要麼轉行。

而那些堅決或不堅決、純粹或不純粹的全球化反對者,特殊利益者、懶惰不求上進者、民族主義者必居其一。


在全球化的今天,發達國家的政客和媒體普遍喜歡的是宣揚政府不應該干預市場(雖然它們自己政府經常這樣干,奧巴馬政府在08年就大肆干預金融市場)。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它們的這個輿論是用來欺騙和壓榨發展中國家的。

發展中國家,作為後來者,各行業的成熟度和競爭力都是弱於發達國家的。如果沒有政府的介入,國內企業完全依賴市場競爭,絕大多數情況下,其弱勢的工業體系都會被發達國家的強勢廠商衝垮。而政府介入市場,顯然會阻礙發達國家強勢經濟體的競爭優勢,對市場上的強權不利。這就是發達國家宣傳小政府和全球化的原因。

如果從歷史層面看,從工業革命以後,除了英美自己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完全靠國內企業的自身發展和積累來實現經濟騰飛的。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統一後的德國,新建的蘇聯,韓國台灣的早期快速發展都是依靠政府對國內主要企業的大力扶持而快速發展起來的。

現在發達國家普遍宣揚政府不應該干預市場和二戰後的亞非拉殖民地獨立運動有著巨大關係。二戰後的世界有個巨大的變化,就是過去的發達國家統治階層對國內下層階層的壓榨被逐步轉移到國外。發達國家不再直接對亞非拉殖民地進行赤裸裸的壓榨,而是利用現有的國際貿易體系,通過培植髮展中國家中的代理人對進行間接統治。通過將壓榨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下層階層,發達國家的統治階層將部分壓榨紅利轉移給國內的下層階層,緩和了國內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發達國家的共同富裕。

但是發展中國家中也有想獨立自主,富國強兵的國家的。發達國家怎麼對付此類國家?一個是直接出兵,武力干涉。另一個就是再扶植新的代理人,搞軍事政變(南美的此類政變數不勝數)。這兩個都太粗暴,赤裸裸,不是現在的軟實力的體現。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文化洗腦:通過政府人員,經濟學家(如果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就更好使了),大學教授,各種媒體,民間組織,NGO等等,一起出動,大力忽悠,讓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和人民都覺得政府不應該干預市場,不應該扶植國內企業,應該走全球化的道路,應該「公平」地在市場中一起競爭,然後讓發展中國家的國內企業要麼破產,要麼被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控制,然後再乘發展中國家企業大量破產,經濟衰落的時候再大肆控制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從而讓這些國家徹底成為附庸。

最後講一個完全按市場競爭的鬧劇。二戰時,美國禁止國內企業出口石油到交戰國納粹德國。但是美國的標準石油公司大量的向中立國西班牙出口石油,以至於大大超出了西班牙的國內用量。標準石油公司滿載石油的油船從委內瑞拉油田駛出,把石油運到西班牙,然後西班牙再轉手將石油賣給納粹德國。對於這種明顯的資敵行為,美國政府本來想禁止標準石油出口石油到西班牙,但是標準石油聲稱賣石油給西班牙是完全的市場行為,並且威脅如遭禁止,就停止向美國政府提供石油。最後只能是美國政府只能向企業妥協,給向西班牙出口的石油數量設定了限額,不能超出國內用量。標準石油可以繼續想西班牙出口石油,而不受到任何懲罰,這就是政府不干預下的完全市場行為。


推薦閱讀:

【有系統的YY問題系列】十年二十年後,南洋華人能夠取代馬來西亞和印尼嗎?
世界各國人民對誰的評價更高,川普還是奧巴馬?
如何看待馬來西亞表示將出兵耶路撒冷?
大家对政治学家亨廷顿的著作 《我们是谁》(另译《 谁是美国人》)有什么看法?
台灣人如何看待菲律賓轉向?

TAG:經濟全球化 | 國際政治 | 全球化 | 國際經濟 | 孤立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