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是不是日式英語 china 的讀法?Chi Na?
China拆開讀就是吃那,很接近支那,考慮到日式英語,那麼支那其實就是Chi na的讀音。這樣理解「支那」一詞的來源是否正確?
1、支那和China兩個詞之間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它們確實有共同的詞源。那就是梵文Cina。
Cina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印度古文獻《摩訶婆羅多》以及《羅摩衍那》中,在佛經中也有出現。
《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暫且不用多說 ,中國古代人也不去看它,但佛經卻隨著佛教的傳播來到了中國,既然中國人要誦佛經,那就需要把梵文的佛經翻譯成漢語,在翻譯過程中,「Cina」這個詞就被翻譯成了「支那」。——當然,也有翻譯成「震旦」、「真那」等譯法。但無論是「支那」、「震旦」還是別的啥,其實都是對「Cina」一詞的不同音譯,意思就是中國。
比如《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玄奘和戒日王的談話,戒日王問玄奘:「大唐國在何方?」玄奘回答:「當此東北數萬余里, 印度所謂摩訶至那國是也。……至那者,前王之國號; 大唐者, 我君之國稱。」
(戒日王問玄奘:大唐在哪裡啊?玄奘回答:我大唐就是你們印度所說的支那,支那是前朝的國號,我們現在的國號叫大唐。)
當然,China一詞也是從Cina發展而來,這個就不細說了。總而言之,Cina一詞向西方傳播,最後變成了China,向東方傳播,最後變成了「震旦」、「支那」。
2、支那這個詞雖然是中國人在翻譯佛經時創造的,但中國人自己很少使用(那是當然),但這個詞傳入日本後,得到了大規範推廣,尤其是在甲午戰爭後,不惟學者,就是民間也全部用「支那」這個詞指代中國。——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中國」這個詞本身具有一種文化上的正統性,對其他國家而言則是一種高高在上的俯視感,而當時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勢大張,尤其經過甲午戰爭,中國敗而日本勝,因此日本心理上再也不願意承認中國文化的優越,因此不願意以「中國」視之,於是就採用了「支那」一詞來指代中國。
3、中國人大量使用「支那」一詞,源於清末革命者,這些革命者們聚集日本,也因此而大量使用「支那」一詞,如黃興等人創辦的刊物《二十世紀之支 那》,章太炎、馮自由等人在東京舉辦「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等,梁啟超還給自己起筆名叫做「支那少年」。
革命者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和滿清相切割。革命者的口號是「驅除韃虜,回復中華」,那韃虜的滿清在革命者眼中自然沒有任何合法性可言,那麼怎麼樣把「滿清的中國」同「革命者的中國」相區分呢?革命者想出了這個辦法:不把中國叫中國,而叫支那,如此一來,涇渭分明。
4、支那這個詞的侮辱意味,浮現於辛亥革命之後。——其實,在甲午之後日本廣泛使用這個辭彙的時候,就是因為當時日本人認為中國不配被稱作中國,所以才用「支那」這個詞的。這裡面很顯然有蔑視的意味在內,但當時中國革命者們同樣因為對滿清的蔑視而使用這個詞,因此並未察覺。
直到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建立。此時滿清已經沒有了,革命者自然而然開始使用「中國」這個詞了,可他們回頭一看,日本人還是一直使用「支那」這個詞,而且是用一種鄙視的口氣使用,至於在兩國交往的正式外交文書上,日本政府則一直稱中華民國為「支那共和國」,拒不使用「中華民國」,為此1913年中國駐日公使向日本提出抗議,要求使用中國正式國號「中華民國」,遭到了日本政府的斷然拒絕。直到1930年,中國政府通過決議,決定如果日本在外交公文中如果再使用「支那共和國」一詞而不用中華民國,則中國政府將拒絕接受該公文。在此壓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在1930年11月將外交公文中才開始使用中華民國一詞。但其他文件、文章和口語中,依然使用支那一詞。
到這時,「支那」已經完全轉變為對中國的侮辱性稱呼了。
二戰結束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在1946年下達文件,要求全日本所有人一律不得使用「支那」一詞,至此「支那」一詞終於成為了日本的政治不正確,除了那些極度反華的人員之外,其他人都不再使用。支那一詞的流行,始於江戶時代日本的蘭學派(蘭指荷蘭,當時荷蘭是唯一可以與日本通商的歐洲國家,蘭學即荷蘭人帶來的歐洲學術)和國學派(日本的「國學」指日本本國的學問,與「漢學」相對,尤其注重恢復中國文化傳來之前的傳統)。
古時日本人稱中國為唐(kara,唐朝以前就有這個詞,唐字只是借字)、唐土(morokoshi,字面意思是「百越」)、中土、中華等,明清時期又俗稱中國客商為南京人(其實很多是浙江福建人);佛經中有震旦、支那等詞,但用得不多。
江戶時代的國學派認為,日本是萬世一系的神國,中國則自古以來不斷因篡弒叛逆而改朝換代,可見日本人更有道德,比中國更配得上中華之名;上古日本人樸素純良,比現在更有道德,都是隋唐時從中國學來奢華之風,才逐漸墮落了。因此他們不用中國、中華、中土等詞,而使用唐、唐土,甚至稱中國為「夷」(跟明朝之後無中華沒關係,是自古以來如此)。
與此同時,日本人翻譯荷蘭傳來的歐洲著作時,見到China,便把佛經裡的支那又拿出來用了。介紹蘭學的《蘭學階梯》(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十八世紀的書)解釋道,支那是用作地理稱呼,不限於大唐大清之類一朝一代國號。
國學派把支那這個詞學了去,用來取代中土、中華。支那因此帶有蔑視意味。
國學派在江戶時代造成的影響其實不大,儒家、漢學仍是主流。但明治維新以後,朝廷為發揚民族主義,大力推崇國學,國學的一些思想,如神國思想、支那等,也普及開來了。
清末中國人讀了些新出的日文書,又不曉得國學派,覺得支那這個詞不錯,可以用來稱呼漢人的國家,與滿清相對,又超越了朝代國號,故往往用以自稱;鄒容《革命軍》說:清為一朝之號,支那為外人呼我之詞,故定國號為中華。關於「支那」一詞的來源已經有人說的很清楚了,我再補充一些語音上的問題。支那的日語讀音是シナ(音同「西那」),題主所說的Chi Na如果讀成日語的話應該是チナ(音同「七那」),和China沒有關係。強行標註漢字的話只能是「因」。現代日語中雖然保留了「シナ」這一名詞,但是只用片假名表示,不寫漢字,也只是表示一些地理概念。
當然不是。英語China讀作『查依那』,日語支那讀作『西那』,寫作『シナ』。
無論是『支那』還是『China』 ,都是源於梵語cina,而cina源自於cin,即『秦』。
然而梵語中的cina則是分兩支傳播。一支向西傳播,經過葡萄牙人傳播到英國人。一支先西後東,經過荷蘭人傳播到日本人。
古代日本人稱呼中國,一般使用當時中國的朝代名稱,如『唐國』,『明國』,『清國』。『支那』的稱呼始於十九世紀末是從,蓋因清國的統治者是滿人,中國的主體是漢人。再加上清末革命者大批流亡日本,為了與『清國人』區分,更喜歡自稱為『支那人』。於是『支那』在日本日益流行起來。至於後來『支那』演變為對中國的蔑稱,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西歐和阿拉伯人對中國的稱呼,大多是由cina演變而來,可以統稱為『支那』派。東歐和中亞人對中國的稱乎,大多是由kitay演變而來,可以統稱為『黑大衣』派。那麼,歐洲人對中國的稱呼,為何會分裂成『支那』和『黑大衣』兩派呢?嗯,請關注答主,答主會在不久後的新答案里揭曉(?? ? ?)?看仔細了:日式英語的China寫作『チャイナ』讀作『茶一那』。
支那寫作『支那/シナ/しな』讀作『西那』1946年在中國要求下,美國佔領當局向日本政府發出命令,禁止稱呼中國為支那,日本外務省向各新聞出版單位發出《關於避免支那稱呼事宜》的通知稱:「往昔通常使用『支那』二字作為中華民國之國名,今日應改用中國等稱號。查『支那』之稱素為中華民國所極度厭惡者。鑒於戰後該國代表曾多次正式及非正式要求停止使用該詞,故今後不必細問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該國所憎惡之名稱。」所以現在日語中對中國的稱謂統一為「中國(ちゅうごく)」,一切單獨稱中國為しな/シナ/支那,稱中國人為しな人/シナ人/支那人、しな豚/シナ豚/支那豚的行為,毫無疑問就是蔑稱和挑釁,不論他是哪個國家還是哪個地區的人,輪圓胳膊打過去就可以了。以上。一塊蛋糕本來是好吃的東西,但掉在屎上變髒之後,有人還要說「這本來是蛋糕呀,好好吃的呀」然後硬要往嘴裡塞,我是完全無法理解這種行為。
不管偉大的學者們怎麼說,我對我的學生和孩子統一堅持說:
China就是「秦的」!
這種統一和堅持肯定不「知識」、不「中立」,但是我喜歡。不論來源,這詞有歧視,使用這詞的人對華人抱有惡意,這就夠了。意圖為此替日本人或所謂的你國人辯解的,都是屁股和腦袋換了個位置。我沒見過一個愛國者會以這詞來稱呼人民,我也不覺得用這種詞的渣滓會對人民的幸福,自由有任何幫助。
一直覺得sina這個詞很詭異,中國人為什麼能接受http://sina.com? 這個詞到底啥意思? 為啥「中美xxxxxx」總是在大的國際場合翻譯成「sino-us xxxxxx」,而不是「prc-us xxxxxx」?
沒準,你看我Michigan就被莫名其妙的翻成了mi chig an 密執安,也不知道是怎麼翻出來的,
china的日式讀法叫チャイナ tyaina支那是shina無法理解那些為支那這個詞洗地的人圖的是什麼?
支那是滿清末期中國人自己對中國的叫法、日本也如此、盟軍司令部的研究發現支那帶有對華的貶義因而要求日本全國不準使用。在這兩者中間的時間經歷了支那從中性詞到貶義詞的變化:日本侵華。
孫中山本人也經常使用支那一詞(維基百科可考)
中國這一概念不是從炎黃起就一直有的、滿清被日本叫做清國。在日本看來漢人已敗。滿清結束後的民國時代,日本得換一個詞稱呼「中國」、於是用了支那。
第二行:美英支蘇;
那個時代支那就是中國的代稱。日本投降天皇都敢直接用、貶義至少在1945年應該不是特別高。不正確。「支那(shina)」一詞的來源是梵語的cina。英語China也是來源於梵語的這個詞。所以說它們是同源的,不存在衍生關係。日式英語的讀法是chaina(チャイナ)。比如松本大洋的《乒乓》第一集孔文革出場的時候就提到過。
日式英語chaina チャイナ
不要想到什麼奇怪的英語讀音都說是日式英語,日式英語不背這鍋
我去年的一篇專欄文章正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從對大陸的稱呼說開去 - 一個夜遊魂的閑言碎語 - 知乎專欄):
如果從詞義上來講,「支那」一詞並不含輕蔑意。「支那」和英語、德語的「China」、法語「Chine」、內陸斯堪的納維亞語[1]「Kina」等等的詞源一樣,都是梵語Ci^na的譯稱。英語因為歷史音變的緣故,開音節的i讀成[ai]音,造成不讀「支那」而讀「拆拿」極為特殊的讀法[2]。對梵語Ci^na的由來學界說法不一,可能源自波斯語Chin。再追溯下去,起源於春秋時對秦國國名的音譯。「秦」,得號於地名,《說文解字》釋曰:「秦,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從禾,舂省。一曰秦,禾名。」甲骨文的「秦」字形上部是雙手持杵,下部為成堆稻穀,造字本義即打穀脫粒,造詞作「五穀豐饒之地」,如「秦嶺」。
「支那」這個詞正是中國人自己首先創造和使用的,首見於唐玄奘等僧侶將古印度對中國的稱呼「Mahachinasthana」音譯成「摩訶脂那國」、「摩訶至那國」等。《大唐西域記》載:「王曰:『大唐國在何方?經途所宣,去斯遠近?』對曰:『當此東北數萬餘里,印度所謂摩訶至那國是也。』」唐玄宗有詩曰:「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梵語「Mahachinasthana」中「Maha」是「大」的意思,「sthana」即「斯坦」,地名後綴,「china」則轉自「秦」的發音,「Mahachinasthana」意譯為「大秦國」[3]。另一個對中國的稱呼「震旦」就是音譯自這個「chinasthana」。這些音譯詞此後在漢語典籍中雖不時露面,但出現頻率不高,大都作為歷代中國的統稱使用[4]。歷代中國佛教徒使用這個名詞來稱中國,如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藕益智旭在《楞伽經玄義》中自稱為「支那藕益沙門釋智旭」。 「支那」一詞由中國傳入日本可追溯到九世紀初。日本文獻中「支那」之名最早出現於唐朝日僧空海的《性靈集》。在鎌倉南北朝僧虎關師煉《元亨釋書》等佛教典籍中,皆有使用「支那」一詞的記錄,但並不普遍。江戶末期和明治初期,隨著日本的對外開放,受荷蘭語等西歐語言中對中國稱呼的影響,喜歡標新立異的人不再稱中國為「漢土」,而是按外文音譯改以「支那」。相傳由朱舜水傳入日本的拉麵,當時被稱為支那面[5]。但使用「支那」之名,仍以佛教典籍為主,如日僧大玄的《凈土頌義鈔探玄鈔》等[2]。 明治維新後,日本書籍傳入中國,「支那」之名在中國復興。嚴復在其《國富論》、《支那教案論》等譯作中,以「支那」來譯「China」,也曾以「支那」入詩。與林紓同譯《黑奴籲天錄》的魏易,在序中以「支那」自稱。林紓稱「支那」一詞並無貶義[2]。在義和團運動前後去往日本的狄平子認為,使用「支那」這一名稱並不恥辱,比「中華民國」等國號更廣義、更恰當。佛經中「支那」可解釋為「邊遠之地」、「思想之國」,狄平子以為佛教典籍中「支那」意為「深思」,在國家邦交之中有讚美之意[6]。日本官方歷來以當朝的國名稱呼中國,晚清時日本政府在正式場合把中國稱為「清國」或「大清帝國」。但在清末民初,稱呼「支那」是對中國漢人的尊敬,「支那人」一詞甚至還是美稱,正如現在一些網友互相禮稱「你國」一樣。甲午戰爭以後,日本一時間成了中國革命家的樂園,當時的日本是亞洲革命的聖地。那時反清志士到日本的頭兩件事就是:一,剪辮子,表示不再效忠清廷;二,借用日式稱呼自稱為「支那人」,拒絕承認自己是「清國人」。魯迅在日留學時登記籍貫,當時中國的國號還是「清」,魯迅本可在籍貫一欄填上「大清國」,但魯迅大筆一揮,寫上「支那」二字。魯迅所住旅館的店主見是中國人,認為是貴客,免費給魯迅升級了房間[7]。
不僅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秋瑾、章太炎等革命黨人稱「中國」為「支那」,黃遵憲、陳寅恪、魯迅等知識分子也自稱「支那人」。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東京發起《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提出「光復漢族,還我河山,以身許國,功成身退「的誓詞(「支那亡國」指明亡於清的那一年)。1904年,宋教仁在東京創辦了《二十世紀之支那》雜誌,成為後來同盟會黨報《民報》的前身。即使是提出「少年中國說」、政治觀念更保守的的梁啟超,也用「支那少年」作為筆名[8]。康有為次女康同璧也曾在詩中自誇稱「我是支那第一人」,並得到毛澤東的讚賞。另如孫中山的革命夥伴,日本人梅屋庄吉,在辛亥革命成功後在日本發起成立「支那共和國公認期成同盟會」,敦促日本政府承認中華民國[2]。。辛亥革命以後,日本不能再稱呼中國為「清」,故沿用了「支那共和國」的漢字國號稱呼中國,直接譯自「Republic Of China」。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規定:今後不論中國的國號如何變化,日本均以「支那」稱呼中國。1914年,孫中山給日本首相的密函中即自稱「支那」、「對支政策」、「支那革命黨」、「支那國民」、「支那人」等,共計34次。彼時「中國」這個稱呼尚沒有流行,這個稱呼是在中國進入資本主義,晚清民族主義初步形成後才開始廣泛使用的,民國時期才得以流行。1925年,詩人聞一多在其詩歌《我是中國人》中自稱「我是中國人,我是支那人」。1929年,柳亞子寫詩讚揚孫中山與毛澤東,有「並世支那兩列寧」詩句[2]。再如,魯迅在《華蓋集續篇》中更是直接諷刺道:「他們(外國人)……則不但外交上一定勝利,還要取得上等『支那人』的好感情。這時須連『支那人』三個字也不說,代以『華人』,因為這也是關於『華人』的體面的。」1919年五四運動反日熱潮之際,愛國人士提出一個抗日話題,就是日本稱呼中國為「支那」。有人上書政府要求日本不得使用「支那」或「支那共和國」的說法。1919年11月留日學生王拱壁在國內出版的《東遊揮汗錄》是當時極具煽動性的代表著作,書中對日本稱中國為「支那」一事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寫道:「假扮[9]雖繼承了中國體統,讀漢文、朗佛經,卻朝野上下不把『中華民國』四字、甚至『中國』二字當成回事;並且蔑視我國,連『摩訶震旦』也不照用,只稱切掉前面二字後剩下來的語音支那。報紙、著述、講演都只稱支那。在政府公文中拋棄『中華民國』四字,特意使用『支那共和國』五字。不僅不符合國際禮儀,而且簡直不把我國看成國家。中華民國成立已經八年了,倭人至今還不承認。尤憶當民國肇造之初,倭人聞我將以『中華民國』民我國,即由著名浪人某固請我民黨領袖,易之以『大漢』,希冀離我五族,從可知堂哉皇哉之『中華民國』四字早為島國君民所不喜矣,推其用心,直不願地球有中華民國之產出也。」《東遊揮汗錄》里說「倭人易之以『大漢』」或許不假,但說「希冀離我五族」就很荒唐了。「希冀離我五族」不是別人,正是革命黨。滿清覆滅前,革命黨人的口號是「驅逐韃虜」,一致主張「漢地十八省建國」。民族主義者希望用「中國」而不是「支那」的一個原因也是在於此。前面提到,民族主義者用「支那」一詞對抗「清國」一詞,正是因為「支那」是漢族聚居區超越朝代與政權變遷的稱呼。辛亥革命後,資產階級才突然意識到了繼承清朝統治下的滿洲、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的益處,於是搞出一個「五族共和」、搬出一套「中華民族」的概念,變成了各民族共同構成「中國」這個民族國家。這個時候,如果日本再以「支那」相稱,在中國方面看來自然就是不合時宜的「倭人易之以大漢」了。
在留日學生紛紛表示不堪忍受被日本稱作「支那」之時,中國國內反對日本稱中國為「支那」的呼聲也日益高漲。尤其在北伐成功、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中國之後,這種呼聲達到了頂點[4]。1930年日本官方在中華民國政府的要求之下,改以「中華民國」代替「支那」在官方文書的稱呼,但1937年的七七事變仍被叫做「支那事變」[2]。抗日戰爭期間,日本政府在受汪精衛政權請求後,承諾今後分階段停止使用「支那」這一稱呼[6]。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府應中華民國政府之要求,發布《關於迴避使用支那稱呼之事宜》通告,通令全國官民,媒體、教科書、公文、公務員禁止使用「支那」,改以「中華民國人」、「民國人」、「華人」等稱呼[10]。日本本州島西南部自古以來被稱為「中國地方」,如果將China稱為「中國」,在日本國內易造成混亂。為此,「中國地方」也被改稱為「山陽地方」和「山陰地方」。現代日本民間已不再使用「支那」一詞,但在談論「中國」一詞時有時仍會產生歧義。一些日本右翼分子,如石原慎太郎則繼續使用該詞[11]。有時日本右翼政客也用英語China的日語發音「チャイナ」作為折中說法。可以看出,「支那」一詞就跟「小姐」一樣,原本沒有任何歧視性詞義,甚至曾是一種敬稱,然後就被好事者玩壞了,其中的演變不妨視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和民族主義發展的一個觀角。然而事情還沒有完。「支那」和「China」,按理來說是一個詞,只不過翻譯不同,「支那」被視為歧視性稱呼,「China」卻被貼金。好事者可能會辯稱,歧視性稱呼只是針對「支那」這一翻譯。事實卻並非如此。印尼曾稱中國為Tjina/China/Cina,來源於荷蘭語,當地華人認為這個詞就是「支那」,有侮辱意,直到去年在華人要求下改成了Tiongkok,閩南語「中國」的音譯。同一個詞,美英德法翻譯出來不是歧視,印尼翻譯出來就是歧視,甚至印尼的鄰國馬來西亞仍在使用Cina一詞[12],也未見大馬華人有何不滿,還真是耐人尋味。反倒是日本的稱呼由Nippon改成了Jepang。可能許多人都注意到了,英語中用構詞前綴Sino-表示「中國的;漢族的」,同樣也很常用。如,中國石化——「Sinopec」、《中英聯合聲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甲午戰爭——「Sino-Japanese War」、漢學——「Sinology」、漢藏語系——「Sino-Tibetan language family」、國際漢語教師聯合會——「SINO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Association」。Sino-的詞源當然和「China」一樣,轉借自拉丁語「Sina」,也可以被翻譯為「支那」。我想有些人大概很不樂意知道這一點。五毛不是要復興中國傳統文化么?那也該用「支那」而不是「中國」一詞啊。「中國」一詞自《尼布楚條約》起才用作中國國家的代名詞,「中華」一詞更是1912年以後才被用作代稱中國政權和範圍,這兩個詞被廣泛接受就更晚了。「支那」一詞可是源於大秦帝國,自產自銷,用了上千年了。真正有歧視意味的,反而是「中國」一詞,這個詞明示使用該詞的政權乃華夷秩序中的天下中心,別國別族都是「蠻夷」。歷史上「中華」、「中國」是為了與周邊異民族相區分的用詞。中華和夷蠻的關係不是對等關係,而是上對下的朝貢關係,是「文明」與「蠻夷」的夷夏之辨。日本人認為,自稱「中國」,含有天下至尊、文化優越的驕傲感,改稱「支那」為「中國」,有承認自己是「東夷」的被侮辱感。這也是日本當年不願意稱「中華民國」為「中國」的原因之一,畢竟扶桑國也是儒教的好學生。不承認對方是天下至尊,就是侮辱對方,怎麼看都是很無理的邏輯啊……刻意強調自己的半殖民地身份,用刻畫被殖民歷史的方式喬裝成道貌岸然、人畜無害的受害者,自認為是殖民遺產的惟一繼承者,反過來行強盜之實,是中國、朝鮮/韓國、泰國、印尼等東亞國家慣用的「國恥政治」手段。為了裝成受害者,不惜妄想受迫害,前面列舉的留日學生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昨天的民族主義者說資產階級革命先烈自稱的「支那」是蔑稱,今天的民族主義者又不斷製造「日本人把煤買去藏大海里」、「第二代身份證由日本製造」、「韓國人不用日貨」這種轉發過500也不用擔責的謠言。20世紀上半葉共產國際指導殖民地各國共產黨附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運動,結果這種民族主義也變成了共產黨的政治正確,其影響一直延續至今。後來成了各國共產黨與其國內資產階級尋找「共同敵人」以便妥協時的良好切入點。大概2000年的時候,網上流傳說新浪的外文名「Sina」就是「支那」,新浪拿了日本人的錢歧視中國人云雲。這事要擱在今天,共青團和軍方在媒體和網路上一衝鋒,人民網批個親日媚日,中宣部喊個意識形態鬥爭,非逼得當時規模尚小的新浪改名不可。《東遊揮汗錄》里王拱壁雖願意中國被稱作「震旦」,但倘若現在的五毛知道了「震旦」這個詞含有穆斯林國家常用的「斯坦」詞尾[13],可以譯為「支那斯坦」的意思,恐怕也會把「震旦」引為對中國的蔑稱吧。注釋[1] 在語言學裡,原則上互相之間不能通話的應被定性為語言而非方言。之所以稱是「原則性」的,是因為這一理論並未被徹底執行。如瑞典語、挪威語、丹麥語三種語言可互通,葡萄牙語與西班牙語亦能互相理解,但由於政治因素卻被劃分為不同語言。漢語的方言甚至次級方言間都不可相通,卻被稱為同一種語言。阿拉伯語、德語、日語方言間亦不都能互通,但仍被視作統一的語言。這裡將瑞典語、挪威語、丹麥語統稱為「內陸斯堪的納維亞語」。[2] 中文維基百科:支那,https://zh.wikipedia.org/wiki/支那 中國大陸境內需翻牆訪問。[3] 方漢文:《關於「支那」名稱的來源》,鄭州,《尋根》,2003,3,第51-57頁。[4] 周程:《「支那」與「sina」》,「sina」與「支那」[5] 另有說法,支那面的名稱起於日本昭和年間。[6] 日文維基百科:支那,https://ja.wikipedia.org/wiki/支那[7] 許壽裳:《我所認識的魯迅》[8] 林思云:《「支那」問題縱橫談》,「支那」問題縱橫談[9] 留日學生除使用「倭人」一詞外,因英語中japan的意思是漆器,而演藝被保守分子視為低俗行業,且日本想脫亞入歐,故音意合譯,蔑稱日本為「假扮」。近來民族主義者流行把日本叫「腳盆」,同樣是音譯自japan的蔑稱。[10] 中文維基百科:支那人,https://zh.wikipedia.org/wiki/支那人 中國大陸境內需翻牆訪問。[11] 環球網:《石原撰文鼓動野田「視察」釣魚島 稱中國為「支那」》,石原撰文鼓動野田「視察」釣魚島 稱中國為「支那」[12] 同注釋[1]所述情況相同,印尼語和馬來語實際上是同一種語言,印尼語可視為一種規範過的馬來語。[13] 「斯坦」詞尾其實與伊斯蘭教沒有關係,而是源自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中表示地名的詞尾,意為「人或物聚集之處」。「斯坦」和英語中的stand、stay、state等詞同源,共享st詞根,由「站立」延伸出「立足之地」的意思。
評論里的種族主義分子不知何時這麼玻璃心了?爾等平常不是滿口民族自信么?這一問題探討的是「支那」一詞的詞源。怎麼知道了點歷史就受不了了?原來敘述歷史就是「洗地」么?習大大反覆教導爾等,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精髓,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五毛對歷史真相的態度還真是值得深思。
「支那」這個詞,本來是一個敬稱。把一個革命先烈使用的敬稱變成貶稱的,恰恰不是日本軍國主義者,而是試圖製造「國恥政治」的民族主義分子們。維基百科上說,在日本人看來,「支那」這個詞是1946年才變成一個貶稱的。別人尊敬你,五毛卻歪曲稱這種尊敬是歧視,為的是讓人仇恨尊敬你的人。
儘管如此,從1930年開始,顧及到中國人的感受,日本方面已經逐步放棄了「支那」一詞的使用,並至1946年徹底消失。然而種族主義分子還是以此為由,宣稱要稱日本為「倭」。別人尊敬你,你說別人是在歧視你,並且還要以此為由歧視對方。話說回來,100年前稱日本人為「倭人」、「假扮」,100年後滿口「日雜」、「小日本」、「鬼子」、「腳盆」,難道你們不是已經這樣做了么?
說「倭」不是蔑稱的,參見:日本人為什麼不願意被稱為「倭」? - 豆子的回答原本是中性詞,自從日本侵華開始,這個詞就帶有明顯的侮辱意味了。直到日本戰敗後,盟國最高司令部確認「支那」稱謂含有蔑意,故於1946年責令日本外務省不要再使用「支那」稱呼中國。另外,這個詞起源於梵語。
關於高票不同意 「中國」這個詞本身具有一種文化上的正統性 這種臆想。
中國古時候並不被稱為中國,而日本很早就有中國一詞,代表的是日本關西的一個地域,至今這個地區仍然被稱為中國地方。為了不致弄混將中國用china來指代,這種做法在民間也無可厚非,日本人望文生義,將china讀作日語發音的 chi - na或英語味的chai - na,在一個日語環境裡面你覺得哪種更自然,哪種更彆扭呢?日本把美國寫成米國,把德國稱為獨(毒)國,更多的只是為了方便,硬要說到侮辱和歧視,有點冤枉。任何詞語帶不帶侮辱性,要看上下文,看歷史環境。在戰前環境比較亂,日本確實用支那指代中國有侮辱的意味在裡面,但並不是所有的場合都是這樣的。至於戰後,我認為用「中華」指代中國肯定不會讓日本人產生歧義。我只希望中國的愛國青年們不要一看到支那兩字就打雞血,很不好,分情況看。
A。日本人不知道。一個日本人看到china念成支那,正常不過,這日語發音就是這樣的。再說別人沒有知道這個的義務,你上學的時候也不會把其他國家禁止用的蔑稱給學一遍吧?如果遇到了這種情況,不失尊嚴的,比較正式的告訴對方不可這麼說,如果你感到受到了傷害,還可以要求對方道歉,對方十有八九能接受。B。日本人知道,但就是要這麼說。這說明對方的目的就是要噁心你,激怒你,你打雞血了,正好落入對方圈套,也得不償失。日本人說的支那是シナ,也就是shina,來源應該是梵語的cina吧,和china沒啥關係
當然不是。
日式英語china的讀音是,チャイナ。組詞:チャイナドレス(chinadress,旗袍)。要討論有沒有歧視的意思 ,這和烏龜這個詞一樣 原本是祝福的詞。祝福人和烏龜一樣長壽。但後來就變成罵人的了。而且大部分人都認為這是罵人的。你在祝福別人和烏龜一樣那就是找打了。
推薦閱讀:
※秋葉原現在有哪些繆斯周邊值得入手?
※為什麼日本窮人住獨棟,富人住公寓?
※因為學日語在學校經常被指指點點,應該要怎樣才好?
※在日本東京年收入大概 680 萬日元是什麼收入水平?
※請問日本主流的安卓APP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