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身處現代文明的我們,真的比原始社會的人更聰明嗎?
最近出去走了一趟,見到很多名勝古迹。身臨其境的感覺很奇妙,就忽然間想到,在社會生產力相對低下的原始社會或者說古代社會,先人們是怎麼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雕像的?這些東西放到今天,也許會很容易實現。但是如果是以前,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這個問題其實挺複雜的,但有幾個方面的思路題主可以試試:
第一個,生理上的智能水平,據考證,現代人類和古代是相當的。這和腦容量等硬指標有關,或者你可以認為雙方的出廠硬體是一個檔次上的。
畢竟生物進化要產生明顯差異,可能要花費以萬年計的漫長時光,新石器時代據今也不過區區一萬多年而已。
第二個,生理上的保障。即使出廠硬體相同,後期的生長、維護等因素也是完全不同的。當時的人類吃什麼,現在吃什麼;當時的醫療保健,現在的醫療保健;當時的居住生活環境,現在的。人腦發育和營養等因素息息相關,從這點上來看,人類成年之後,史前人類與現代人類的頭腦發育水平,在硬體上是會有區別的。
第三個,軟體上的開拓。這是個很好理解的例子,假如有現代人的後代,雙胞胎,出廠硬體完全相同,吃的食物、醫療保障、居住條件等也完全相同,但只有一條,兄弟倆一個受現代教育長大,並一直生長在和外界有充分交流的開放的環境里,另一個不受教育或只受很簡單的教育,並生長在閉塞的,少有交流的,沒有書本和互聯網的環境。
這兩個人的智力水平,將會是不同的。不過我們也需要明確,即使是史前時期,部落族員之間的交流,可以想像也應當是順暢無礙的,畢竟他們需要協作狩獵或耕種。所以在人員交流上,他們並不比我們具備天生的劣勢。
如果一定要說存在區別,我想應該是在書本(哪怕是出現文字後的時期,很多人仍然沒有識字讀書的機會),甚至是互聯網上。
所以在這一點,現代人或許存在優勢,但這個優勢到底有多大——就要看書本和互聯網的智力開發作用有多少了。我沒有找到相關論文,不過有90年代末的文獻記載過對臨近城鄉區域的兒童的智力測試結果。90年代末,當時恰好是城市地區互聯網興起,鄉村仍在使用傳統交流手段的時期,最後測試的結果是,兩者間的智力水平很接近,沒有明顯區別。這可能是個案,也有可能是普遍現象,看你怎麼理解和進一步求證了。
第四個,技能上的開拓。
同一個人,選擇接受不同方向的技能培訓,他所能做的事也是完全不同的。題主所說的建築和雕像上的成就——我不確定你說的是哪些建築和雕像,如果你指古埃及、古中國之類的,那其實已經不是原始社會時期,5000年前的近東(中東)地區已經有了燦爛的文明,不能算作原始社會了。
回到話題,即使現代人因為營養和醫療等因素具備一點智力發展上的優勢,但因為出廠硬體和軟體開拓上可能並沒有和遠古時期的人類拉開明顯差距,所以就算智力上可能稍稍高一點,但也不會有多大區別。
另外,因為技能發展方面的天差地別,在做不同的事情上,今古人類的成績將會完全不同。建設金字塔、製作宗教雕塑、使用青銅器具等,你從現代拉一個人去古代做這些,除非他曾經接受過相關技能培訓,否則決無可能比當時的古代人做得更好。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類的科技水平是在不斷提高的,在這些方面,比如醫療保健、防病防疫、農業種植、水利與城市規劃等,有相關知識的現代人一定會超越古代。
同樣的,從遠古時期拉一名人類到現代來,給予系統的教育,假以時日,他會完全融入現代社會,別人很難看出區別。
假如從遠古時期拉來的是名嬰幼兒,在現代體系下培養和教育,那就可以說他和我們完全沒有區別了。
生理智商就基本持平,思維廣度要大很多。
聽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覺得荒誕,我比原始人聰明太多了,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如果具體說說?可能就是我會用手機,我會上網、甚至會編程,我點擊幾下滑鼠就可以購物、點外賣;我會畫畫、彈琴、開車、甚至開飛機。你看原始人,他們還在熱帶雨林里捕魚打獵,高科技的產品連見都沒見過,更別說使用了。
這些話看似有道理,但如果你回顧一下聰明的定義,有沒有想過,我們掌握的這些技能的不同其實都只是因為我們從小受就到不同的教育而已。UCLA的演化生物學Diamond教授給出了這樣的事例。在他30餘年的在新幾內亞部落人的工作經歷中,他驚奇的發現,部落人在完成許多工作時,都可以表現出遠遠超過現代人的能力,甚至抽象思維能力都更加出色。要注意,比較的前提是在現代人和部落人都並不熟悉的領域。如果你讓部落人去玩手機遊戲,那他們的表現的確很遲鈍;同時你讓現代人去搭個帳篷,甚至僅僅是穿越叢林,他們的笨手笨腳都會引來部落人的嘲笑。
原來我們自認為更高的智能水平,只是建立在從小接受訓練的基礎上而已。我的孩子不到2歲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從app store裡面下載遊戲了,你說他的智能水平高么?但他連尿尿都不能及時的說出來。許多傳說中的神童,3歲就可以背誦唐詩三百首,或者是演奏小提琴。其實也是因為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接受了這樣的教育熏陶,並且讓他們對這件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不斷的通過完成指令獲得許多物質和精神上的獎賞。這種反饋機制繼續強化,造就我們所看到的「神童」。而真正到了上學的年齡,在同樣的陌生領域,他們就並不一定能顯示出超凡的能力了。當然,也不排除小時候的教育讓他們養成了不斷學習的習慣和優越的學習技巧,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還有兩個這樣的例子。城市的孩子常常見過許多農村孩子沒見過的東西,當孩子們掏出變形金剛和芭比娃娃一起玩的時候,你會覺得城市的孩子更加聰明和自信。然而如果玩跳皮筋和踢毽子這樣大家都接觸過的遊戲,甚至下一盤象棋,城市孩子的優勢立刻喪失殆盡。還有,有許多美國家庭,他們熱衷從中國或者非洲,收養孩子。這些被收養的孩子,他們的親身父母文化程度都很低,生活慘淡到沒辦法養活自己的孩子。但是這些孩子在美國的中產家庭里長大,往往學習成績優異,大大領先同齡的美國孩子,最終成長為醫生或者律師這樣的高技能職業。這也就說明,現有的生活狀態並不能成為評價聰明與否的標準。如果把一個部落嬰兒放到現代人家庭去培養,不僅不會差,反而可能更好。
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以下兩點原因可供參考。
從遺傳學角度上,就要提到著名的《進化論》和《細菌槍炮與鋼鐵》這兩本書。決定人類是否更加聰明的,應該是進化。那麼現代人和部落人都經歷了怎樣的進化和自然選擇呢?現代文明社會相對穩定,人口稠密,人類死亡的最大原因是疾病。這不僅包括威脅現代人生存的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更包括曾經肆虐的各種傳染病和瘟疫。於是乎,更強的免疫力,成為了自然選擇的重點。至於是否聰明,佔得比重極小,相反,許多不聰明的人,在現代社會的保障體系內,往往生育了更多的後代。再來看看部落人,他們社會並不穩定,饑荒、部落戰爭、意外事故是他們重要的死亡原因。因此,自然選擇出來的個體往往都是更加機制敏銳,可以在饑荒和戰爭中存活下來的個體,然而那些笨拙、反應慢、懶惰的基因會被無情的淘汰。從另一個角度說,原始人需要很聰明,才能活下去;而現代人建立了完善的保障體系,不需要多麼聰明都可以生活的很好。
再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上來說。人類的許多能力都在面臨退化,這一點可能每個人都有親身體會。比如兩三位數的加減法,你也要掏出手機上的計算器戳戳搗搗一番才能確認;一點點小事,你都要用手機設置鬧鈴;曾經可以熟記親朋好友的一長串電話號碼,現在連自己的密碼都記不住了;去過好多次的地方,居然不用GPS導航還就真的找不到。因為有了現代科技的幫助,我們的計算力、定向力、記憶力和理解力都不斷衰退。動畫片佔據了孩子的大部分時間,而成年人則是在不停的刷新朋友圈,或者是看肥皂劇打發時間,大部分的時間都活在自己的「舒適區域」里。
有人一個著名的假設,如果現在人類在一夜之間被剝奪了全部科技。雖然自身毫髮無損,但是,再回到那個遠古時代,還能創造現在的科技么?如果可以,又需要多長時間呢?我們需要打獵和採集野果,再用基本的農耕養活自己,然後勘探開採礦產,冶金鍊鋼,製造工業品。這個話題曾經被廣泛討論,但是大部分的結論是我們依然可以,因為現在世界上的知識體系基本完全。
再過一些時日,等到全球的機械化,甚至信息化完成,這個問題的答案就不好說了。那時候,只有書上記載了如何耕地種田,但是並沒有人真正試過。你有沒有想過,你自己的職業,那時候還能起到什麼作用么?或者只是個空架子?比如你是最牛的程序員,可惜沒有電腦;你是最牛的醫生,可惜沒有藥物。
寫到這裡,並不是要否定現代科技,我們也並不用擔心現代科技的突然消失。但是,那些傳統的技能,是否因為我們現在用不上了,就讓他永遠的消失呢?
回到聰明的問題,其實我們有並不比部落人聰明,其實我們所謂的「聰明」,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當你狂妄自大的時候,不妨想想,離開了這些資源和財富,你真正能做的有什麼呢?在你心存謙卑的同時,也不妨問問自己,人類千百年的積累如今交到你的手中,你又要拿去做些什麼呢?
延展閱讀:
100年後的醫學,會是什麼樣? - 知乎專欄沒有遺忘的世界,將會變成怎麼樣? - 知乎專欄一言不合就開車,從物質加速奔向虛幻,我們一開始就沒有設計剎車? - 知乎專欄為什麼說人工智慧一定能取代醫生? - 知乎專欄水稻時代的東方領先,肉食時代的西方霸權,下一個時代將會怎樣? - 知乎專欄
目前有兩個專欄,很高興和你一起分享!
醫學周邊:外科醫生的日常 - 知乎專欄,生活雜記:美利堅遊學手冊 - 知乎專欄
微信公眾號【醫學江湖】,微博:Sina Visitor System
如需商業轉載均需要與作者本人聯繫,其他方式的轉載均視為侵權,作者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一小部分人當人類,大部分當畜牲,做到不難。
這個問題其實要分不同方面看待,如果你指的是對於自然的改造能力,那麼毋庸置疑,現代人比原始社會的人不知道高了多少等級,我們現在不說核彈,一個普通的炸彈就足以改變一個地方的地貌。
但是,如果說到對於周圍環境的理解和自身身體潛能的運用,那麼現代人不僅沒有原始人厲害,甚至可以說,被他們遠遠甩在了後面。
以色列青年學者尤瓦爾在他的《人類簡史》中說:為了讓日常採集食物的效率達到最高,原始人通常需要了解每種植物的生長模式,還有每種動物的生活習性。他們需要知道哪些食物比較營養,哪些有毒,哪些又能拿來治病。他們需要知道季節的變化,怎樣代表著雷雨將至或是乾旱將臨。他們會細查附近的每條河流、每棵核桃樹、每個熊的洞穴。每個人都得知道怎樣做出—把石刀,如何修補裂開的斗篷,如何做出抓兔子的陷阱,還有該如何面對雪崩、蛇咬或是飢腸轆轆的獅子。這裡面任何一種技能,都得花上好幾年的指導和練習。一般來說,遠古的採集者只要幾分鐘,就能用燧石做出一個矛頭。但等到我們試著依樣畫葫蘆,卻常常是手忙腳亂、笨手笨腳。我們絕大多數的腦袋裡都不知道燧石或玄武岩會怎樣裂開,手也沒有靈活到足以執行這項任務。
有證據顯示,自從採集時代以來,智人的腦容量其實是逐漸減少!要在那個時代活下來,每個人都必須有高超的心智能力。而等到農業和工業時代開展人類開始能靠著別人的技能生存下來,就算是低能的人也開始有了生存空間。
對了,4月23日《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來華做演講,好像優酷有直播,有人想一塊去現場看的嗎?
關於這一點我認同《極簡人類史》中作者的說法,現代人類的平均智商是不如「初始的富裕社會」的。原因在於社會分工的發展使人只需要掌握幾種或者一種技能就可以生存下來,而在原始的狩獵採集社會,個體需要掌握有關生存的全部的技能。舉個例子,一個中世紀的農民可能智商很低,但體力方面問題不大,那麼他完全可以順利從事種植作業,養活家人,傳遞自己的基因;而在原始社會,一個只有力氣卻沒有掌握追蹤獵物、偵查環境、分析境況、規劃未來、鑒別食物等複雜技能的人是很難生存下來的,也就無法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
未必。
我們現在自以為常的常識,是多少智商爆棚的人在各種努力和機緣巧合下獲得的精華。
這並非是我們憑藉自己智商和能力得到的,而是被灌輸的。
如果原始人自出生以來,就接受同樣的教育以及氛圍熏陶,我覺得未必會不如我們。現代人只是憑藉科技才擁有的力量。讓你穿越會都沒有的古代,你不懂狩獵,不懂導航(看星星或是看植物),不懂手工種植技術,甚至連鑽木取火的基本要領都不懂,空有一身基立與現代科技的知識與技能,你比古人強?
這些美的建築不是由於智商的原因產生的啊,是源於「愛戀」的情感,一種現代人喪失的情感。那些精美的手工藝品,刺繡,玉器,瓷器,金器充滿了「愛戀」。就如同現代人認為以前的東西一定是由於古人智力超群才能創造的一樣,現代人對於物已經不敏感了。
由於營養和教育,現代18歲的人平均智商要高於50年前,當然更好過原始社會。
現代人的大腦被訓練來進行系統的抽象思維,原始人沒有經過訓練,大腦要弱很多。
不會,我們比古人笨多了。如何評價一個人是不是聰明呢?我覺得,最終還是要看我們是不是較好的解決了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比如下一頓吃什麼?如何吃到?
現在好多人的通病就是糊塗。包括我。不明事理,偏聽偏信,對自己的事則火燒眉毛才著急,(紅臉)。我們總是聽一個人說「哎呀我都忙死了,追個劇的時間都沒有balabala,,,」也確實是這樣。我們的大量閑暇時間都用在手機上了,刷頭條啦,刷某乎啦,望著農藥啦,不信你看看自己,看看地鐵里的乘客。
那麼古人的閑暇時間都幹嘛呢?假設把你的電話沒收了你會幹嘛呢?胡思亂想?總會有一些時間思考人生吧。古人有數倍於我們的時間可以把白天,最近,以前的事琢磨明白。所以我們笨啊!遇事往往糊塗啊!不說了,逛某東某寶去了,,總的來說,人類的大腦一直是在變化之中,原始人的腦容量確實要比現代人大,通過測量已發現的頭蓋骨,腦容量都比現在的腦容量大,也許是原始社會更殘酷的生存競爭,淘汰了那些蠢人。現在人由於環境影響更小食物和醫療更發達逃過了自然選擇的剪刀。但現代人,由於分工的原因,經常活動使用的腦區變得更大,比如注意力。那些不經常使用的腦區更可能萎縮了。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你在一個領域花了太多的時間,另一個領域就啥也不是了,極端點的就是陳景潤能算1+2,但不會煮雞蛋。
推薦閱讀:
※現代科學承認「在進化的角度上看,人種有優劣之分」嗎?
※為什麼很多人會怕不會造成傷害的蟲子,動物卻不怕?
※人類本身進化到盡頭了嗎?我怎麼感覺人類在身體以及腦容量上停止了?
※恐龍稱霸地球的時間遠超人類,為何沒有進化出超越人類的智力?
※在未來的進化中,蝙蝠有機會戰勝鳥類並取而代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