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真是亡於農民起義嗎?
一讀史書,便想到「天下苦秦久矣」,「暴秦」暴政「,這些辭彙幾乎成為了秦國的另一個標籤,秦國真的有那麼暴虐嗎?真的是亡於農民起義嗎?陳勝吳廣點燃的是什麼樣的星火燎原?
1.秦國真的有那麼暴虐嗎?秦肯定沒有那麼暴虐,秦是按《秦律》以法治國。漢朝基本全盤繼承了秦的制度,如果秦暴虐的無以復加,那全盤繼承秦制的漢豈不是一樣?2.秦絕對不是亡於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起義是失敗了的。誰成功了?六國貴族餘孽!六國遺留的貴族登高一呼,萬人響應,六國紛紛復國,最終打敗秦國的也正是六國貴族武裝,不是什麼農民軍。這從另一個側面證明秦沒那麼暴虐,六國貴族殘餘勢力極大,秦根本沒有徹底清算他們。比如說連項羽家這種世代反秦的世家大族都沒被秦清算,項家在江東地方上勢力極大。
秦滅的原因就是滅六國太快,還沒消化的了就又急於修長城,遠征嶺南,結果內部空虛給了六國殘餘勢力機會。如果秦先在國內搞幾次鎮壓反革命再干修長城這些就啥事也沒有了。
3.陳勝吳廣點燃的是什麼樣的星火燎原?答案是什麼也沒點燃。「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追求的任然是成為「王侯將相」。沒有任何新的政治理想,新的革命理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秦朝通知內部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始皇暴斃、二世即為、趙高專權等等。僅僅靠農民起義是不可能滅亡秦朝的,以當時秦國軍力平息起義只要一個章邯就夠了。
陳吳第一次以正面的形象告訴大家,戰爭不是貴族的遊戲,貴族更不是一成不變的家族。
秦能統一天下,說明秦法沒錯,所謂嚴苛,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和人民開化程度來說也不一定就比六國暴虐。把秦的滅亡扔給秦法乃大謬也,只不過是一個支持後世人治而有意為之的謬論。回頭說,法背了鍋,真正的原因在於何處?一,確實還是秦法本身存在的致命傷,君王。秦法的推行離不開幾代秦君的堅持,反過來說,法令的生死依然在君王手中,這個肋眼被權臣看在眼裡,尤其是始皇帝身邊的趙高,掌控君王就能決定秦法生死,所以有你商君徙木立信,就有趙高指鹿為馬,這背後站著的其實是王權和法權的話語權,可以說,指鹿為馬之後,秦法已死,一死法何以滅國?第二點,各種陰差陽錯的歷史"意外"。陰差陽錯的歷史機緣巧合的給這兩位暴露本性創造機會,無後,蘇公子貶赴北境,蒙毅離營,皇帝急病暴斃,甚至後期的扶蘇自盡,蒙恬伏首,樁樁件件,因緣巧合,唏噓不已。第三點,人性弱點暴露無遺。趙高之奸毋需多言,李斯鼠性亂國滅己,亥公子之腦殘和對老師之史無前例的"信賴"也是古來罕見,同時蒙毅蒙恬扶蘇公子的人性中的懦弱(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對君權的順從)也讓秦帝國最後的希望蕩然無存。有時會為秦帝國惋惜,不是因為帝國本身,而是二世而亡,讓後世給法治下了一個暴虐的定義,之後歷朝歷代行披孔儒家外衣,人治立於廟堂行法家而治萬民,皇權至高,人治為大,兩千年的人治時代。
秦帝國迅速崩潰,根本原因是小範圍區域性的管理政策,隨著地域的無限擴大以及人口的無限增長的不適應性。
舉例來說,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從南方徵調民夫到北方,這政策現在看來很腦殘,但其實就是戰國初期老秦國政策的延續:那個時候就是從最西邊隴西徵調農夫到最東邊河西的啊,沒毛病。可是當這個政策擴展到整個中華版圖,擴展到所有華夏百姓,就出了很大的系統性危機。
秦國法令嚴苛,民眾有小的過錯,往往會被嚴懲。也不體恤民力。秦朝長期進行大工程建設,如修長城、修陵墓宮殿。也常年對外征戰,包括打匈奴,征南越,造成民不聊生。戍卒、罪犯等都成為反抗秦朝統治的主力。秦國統治不得人心,最後是天下皆反。
秦始皇僅僅統治了12年就去世。此時秦國的統治基礎還很薄弱,六國舊貴族、舊官吏還在世,六國人還沒忘記故國。繼任者若能調整統治政策,修養生息,收攏民心,秦國就能長治久安。偏偏,秦二世繼續嚴酷統治,甚至變本加厲。更嚴重的是,此時秦國內部還發生了大清洗式的內亂。大批秦國名相、名將、皇族被誅殺,包括李斯、蒙恬、蒙毅等。這極大的削弱了秦國的力量。全國各地起義如火如荼的時候,秦國內部還在自相殘殺,如此豈能不亡國?1. 秦國真的有那麼暴虐嗎?
真的。2. 真的是亡於農民起義嗎?其實是亡於農民起義和舊貴族叛亂,兩方面因素都不可少。3. 陳勝吳廣點燃的是什麼樣的星火燎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此處應有老秦人饒舌———————
匿名用戶的回答有心無心把我逐條批判了一番,我決定和他講道理,所以就不匿名了。
1. 我的回答過於暴力,首先來自我解釋一下。因為楚漢士大夫們整天對暴秦口誅筆伐,加上「失期法皆斬」「殺70萬囚徒」這等明確記載的實事,暴秦大概是「常識」。
匿名用戶說秦國按秦律治國,結合其上下文用意在於說明「秦律不至那麼暴虐」,這便是我要講道理的核心點。① 秦律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是不斷有增刪修改的。先前已有他人考據,依秦法,失期不至於斬首。不過其人列舉的秦法不一定與秦二世元年大澤鄉起義時的秦法一致,試想趙高奸佞之徒,胡亥昏暴之君,增秦法一條「失期法皆斬」也在情理之中。②秦律適用於戰時,但不一定適用於和平年代。賈誼在《過秦論》中就提出過類似的觀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現在看來,戰國紛亂時期,秦律增強秦國軍力,改善治安,戰爭中調動士兵積極性,吸引六國人才入秦。和平年代,自然談不上吸引外邦人才,加上秦始皇統一天下步伐太快,秦律對占多數人口的六國遺老起不到調動戰爭積極性的作用(正如其所說沒來得及消化)。綜上①②,我為這兩個觀點提供了合理性,因此所謂「秦律不至那麼暴虐」是不一定成立的。回到我的原回答,①②兩點可以佐證該回答的合理性,而該回答本身取材於史載,其合理性所受質疑主要來自「儒家刻意抹黑秦國」之說。關於這方面,我認為沒有任何線索能暗示漢書、史記對秦國暴虐的記載是假的,因此當取史載為實。至於匿名用戶說「西漢全盤接受了秦國的制度」……我有點方,敢情約法三章被您吞了?這有點荒謬了。綜上,我認為秦國的暴虐於情理中雖可能有假,但無證據表明,因此當為真。2. 說文上的差異而已,略過。
3. 既是問點燃了什麼火燎了什麼原,那就是問大澤鄉起義的歷史意義,而不是只問政治抱負。其實平民參與政治在先秦便屢見不鮮,戰國後更是越來越多,但等級制度仍事實存在。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引發連串社會變革,便是徹底打破了等級制度和貴族政治。一讀史書,便想到「天下苦秦久矣」,「暴秦」暴政「,這些辭彙幾乎成為了秦國的另一個標籤,秦國真的有那麼暴虐嗎?
得罪了讀書人都沒好果子,歷史上的秦皇漢武,雍正,當代高祖武皇帝概如此。打不過你黑你個昏天黑地的本事是有的。
秦是嚴格的依法治國,只是秦法適合戰爭時期,和平時期法和民眾之間要有一個道德觀念來潤滑,而這個道德觀念必須是社會各階層都認同的,剛剛統一的帝國只是被武力極致的撮合到了一起。始皇帝試圖做過文化上的溝通,但是文化人(齊魯魏)太牛逼看不起原來給天子養馬的外來戶。怎麼辦?由著那些文化人的觀點回到分封制歷史就沒進步了。始皇帝目標對,但是方法不是他能力所及了。他採用用更大的疆域更強的軍事實力來證明給他的國民看,所以蒙恬30萬打擊匈奴,但是這陷入了惡性循環,戰爭耗費是本來已經被戰爭耗費的精疲力盡國民更加無法生存下去,國民對這個朝廷更不認同。到最後始皇帝基本破罐破摔,不服就來硬的,結果……
秦不是亡於農民起義,其實農民起義作用在某個時期被抬的太高了。其作用頂多是個炮捻+炸彈的作用,秦亡在秦法,當然秦統一六國也成於秦法。從歷史大跨度來看,秦的短命是無法避免的,一個動蕩了幾百年歸於統一的國家,制度,文化,度量衡,貨幣都各異的國家,秦能做到大多數統一起來已經很很很不錯了。任何事情都有副作用,而做到這些負面的影響都要秦,或者始皇帝來扛。
漢末三國動蕩後的晉是短命。南北朝後的隋又是短命。五代十國後的宋雖然命還行,但是根本沒有真正統一全國,更有靖康之恥和南宋半壁江山的苟且。大動蕩之後的思想文化統一比武力統一疆域難的多,況且後世這些都是在始皇帝已經打好體制框架的基礎上做的,相比之下始皇帝可以說是從0開始,做到統一行政制度,貨幣,度量衡,已經完美完成歷史使命。他註定是個悲劇帝王。
不是。
我們先來回答一個問題:大秦帝國強盛的原因之所在是什麼?
是商鞅變法。
但是,請注意,秦後來滅亡的根本原因,亦是商鞅變法。
這種看起來很有歷史滄桑感的話題,其邏輯內核並不複雜。在商鞅之前幾百年,就已經有人總結過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商鞅變法的結果,是把秦國變成了一台戰爭機器。
這其中有很多主觀、客觀的原因,諸如秦國國內的公族世卿實力本來就不是很強大;秦人偏居西陲,開化程度不高,易於統治等等。
但這個結果,卻是當時各國所不及的。當時,所有的國家都指望通過變法富國強兵,但真正做到了的,只有秦國。其他國家的變法,或多或少都被廢除。
// 以戰爭來做說明:雖然各國都口號震天響,但真正能做到全國上下一條心,以打勝仗為目的的,只有秦國。比如著名的長平之戰,趙國那拙劣的表演和秦國的高效運作相比,孰低孰高一目了然。
商鞅的這套政策組合,令秦人能不斷強大,以至於最終能統一天下。
但凡事有利有弊,統一天下以後怎麼辦?
秦王政二十六年,秦滅齊,秦國上層開始討論統一天下以後的制度問題。如廢封建改郡縣,車同軌書同文,修馳道,改中央官製為三公九卿等在後世兩千多年中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制度,都是在此時提出的。
但是!這群好高騖遠的大爺們,偏偏就是沒有關心眼前的事:仗不打了,為什麼還養著這麼多軍隊?
秦國當時有多少軍隊?
具體的數字我們無法得知,但可以簡單估算一下:之前我們提過一次,王翦帶領六十萬軍隊滅楚的時候,自述這是秦王把他的全部家當都交給他了,可見秦國的軍隊,應該超不過一百萬。
可一百萬人也不是小數目啊!中國人民解放軍也就兩百萬出頭。歷史上養過一百萬軍隊的朝代,除了秦代,就只有宋代。在秦朝那樣一個生產力低下的時代,有這麼大規模的軍隊,絕對是舉全國之力供養的。
那滅六國以後,這一百萬人幹嘛去了呢?
蒙恬帶了三十萬去修長城;另有大約幾十萬人(《淮南子》里說有五十萬人,但孤證不立,此處謹備一說),南征百越(《過秦論》:以為桂林、象郡),這群人最終都沒回來,後來被趙陀用來割據了。剩下的人,應該是被秦始皇弄去修馳道,以及帶著巡遊天下去了;另外,可能還有一部分人留在關中捏泥人兒了。
嗯,看上去是都消化吸收了。
可是,這和讓他們征伐六國一樣嗎?
區別大了去了。
征伐六國,能不斷獲得土地、財富、人口,可以用來充實國庫,也可以用來獎勵戰士,還可以用來賞罰激勵。而在統一了天下之後,修長城、征南越這種事,可就沒有什麼收益了。雖說這些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可這種規模的工程,都是以巨大的消耗為代價的。這種消耗,必然會導致社會動蕩。孟姜女的故事雖然是傳說,但通過這個傳說,我們也能看到一些歷史的真實:橫徵暴斂、家破人亡、生靈塗炭。
結果便是遍地乾柴,一點就著。「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揭竿而起,陳涉喊出了那句石破天驚的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然後,星火燎原。
秦始皇統一後,毫無疑問,秦國面臨的問題,是政策轉型,即從一個以戰爭為中心的國家,轉型成為一個以統治為中心的國家。這應該是秦始皇本人的歷史責任和使命,但無奈地是,他並沒有做好,甚至沒有做。——我們從史料的記載中,幾乎看不出秦國上層有過這方面的思考。
所以,當陳勝和吳廣喊出口號的時候,我們表面上看到的是民不聊生,但在本質上,卻是新的現實情形下,秦國無法維繫其舊有體制,而又不進行改變。
許多人扼腕於秦的二世而亡,認為秦人有很多的優秀品質和閃光點,諸如尚武、守紀,以及武器精良背後的工藝先進等,這些都隨著秦國的滅亡煙消雲散了,十分可惜。
但在個人看來,這些所謂的品質,其實都是商鞅變法的副產品,都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對其軍隊和子民的必然要求。一旦戰爭機器解體,這些經由戰爭所訓練出來的習慣,也必將消失。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對於秦國來說,進行戰爭的目的已經不復存在,維持戰爭所需要的守紀、尚武,收益又何在?
人都是好逸惡勞的。每個人都知道早睡早起身體好,但在沒有外界約束條件的時候,有幾個人能做到?同樣的道理,老百姓其實並不喜歡打仗,如果打仗有戰利品、封爵、土地,那可以去打;要是什麼都沒有,誰不想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呢?
秦人自律精神的喪失,並不是意外,而是一種必然。隨著天下統一,不再有征戰的時候,整個國家從上到下的放任,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就好像你剛剛經歷完一場考試,結束了一個項目的時候,不管再怎麼自我激勵,都是沒有辦法再回到備戰時的那種狀態的。
近代以降,也有國家如當年的秦國一樣,民眾自律且尚武,其產品無論軍用民用,工藝都極為精湛。——不錯,那是德國,但請不要忘記,這個國家,也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源國。一直到二戰以後,全球經濟形成一個整體以後,人類才為這種自律精神找到了一個新的收益,那就是工匠精神。在此之前,自律與尚武,永遠只是一個國家窮兵黷武的副產品。
「國雖大,好戰必亡。」
秦亡漢興,大漢王朝全面反思了秦的各種政策失誤,開始進行政策轉型:將大量的勞動力從軍隊中釋放出來,充實到農業生產中;在國家治理方式上,採用清靜無為的黃老之術。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這不是偶然或者意外,而是當時整體反思的結果,並專門記錄進了史料當中。
古人雖然不像我們,能用公司來做類比,能從管理學的角度進行思考,但他們亦用他們時代的語境和智慧,對亡秦之失做出了非常精準的總結: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註:以上,節選自個人文章:跟著司馬光混職場∣大企業的病, 關於秦興秦亡的種種故事,文章里有寫,但因為與問題無關,就不粘過來了,歡迎戳,歡迎關注。
回答被建議修改:
政治敏感作者修改內容通過後,回答會重新顯示恢復正常。為什麼回答會被建議修改?
(null)
秦的滅亡是多方面的因素。領導人不給力是一方面,主要是秦始皇太給力了,他的兒子們鎮不住這麼大的帝國,包括扶蘇也是。六國舊勢力未被完全根除也是一方面。耕戰制度無法適應新的形式。郡縣制步子邁太大,應該是沒有足夠的流官來管理,被填充進去的是六國舊勢力。和武昌起義最後卻拉了舊官僚來做總督是一個意思。通貨緊縮,秦半兩是挺好的,奈何產量不夠,引發了通貨緊縮。關中軍團覆滅,北方軍團和南方軍團卻各自打著小算盤。秦法太苛刻等等。大澤鄉起義只是導火索,它引發了諸多反應,然後秦帝國就塌了。
趙高和秦二世把秦的精英毀了。 公子扶蘇,李斯黨,蒙田蒙毅黨,秦的王宮貴族,被屠戮殆盡,到起義風起雲湧的時候,秦已經無人可用。
秦末秦軍主力一是在北方打匈奴,二是在南越殖民。國內根本沒有精銳力量守護,以至於章邯還要依靠犯人組成軍隊來平亂。這種情況下秦軍敗亡就不奇怪了
之前的奴隸被秦國佔領後成了自由民,這怎麼變成壞事了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會出現中華、印度、希臘、西亞 聖人迭出的「軸心時代」?
※國人崇洋媚外、缺乏民族自尊心表現有哪些?
※秦時明月裡面蒙恬用十人攻下雁門關,現實之中是否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