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縣真武閣斗拱部分的昂為什麼要伸出那麼長?
這在古建築中有什麼講究? 為什麼其他古建築的昂越來越小,而真武閣那種昂卻如此巨大。難道是有力學上的考慮?並且還是斜著向下垂的,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添加了一個圖片:=================
這個圖片中的支出部分。我猜測這個是不是有力學上的平衡的考慮。因為直接看的話我覺得可以不要這部分都可以的。你看每一層重疊的「栱」都伸出很長,栱的受力都是斗傳遞下來的。在除了最下面一層栱,其他栱和柱子接觸的地方,受力應該是往上。那麼為什麼外面還要加一個昂來,加了昂不是使這部分向上的力更加大了么? 裝飾我也覺好像說不過去——為何下層一樣的斗拱結構卻不加昂。========感謝分割線=====首先謝謝大家的回復!
我是傾向於探索和發現這種形式背後的物理意義或者其他民俗信仰方面的作用。因為這個真武閣是屬於道家的建築,它背後可能有一些道學思想,可能不是一般建築師所能考慮得到的。比如它裡面的幾根柱子是沒有落地生根的。這麼做恐怕不是一般建築師臨時變通的結果,或者出於美學的思考。還有流傳據說真武閣的樑上不落灰塵。這網上已有說是設計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等等,簡單說就是被風吹走了~。OMG,這種解釋就跟走進科學解釋峨眉某寺在叢林中屋頂卻不積落葉的結論一樣一樣的。探索止步於「常識」,認知局限於「以今度古」。而恰巧,我們今天只懂得物理化學,很多東西被當做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後被拋棄掉了。當然,我並不是執著於發掘一些神話故事,如果有固然好,豐富一下單一的思維。如果最速降線的原理沒有被證實,可能去問「古代中國人建造的房子屋頂為什麼是向下彎曲的弧面?」,得到的答案必然是「這是中國人的審美傾向」這麼簡單直接的結論,而忽略了可能古人有實際的經驗:大面積用瓦鋪就的其他屋頂在下大雨的時候會有屋面走水不急而發生溢出漏雨的情況。還有就是絕壁上古棧道的建築形式。棧道的路面下方沒有採用我們現在常見的三角形支撐結構,而是用的類似於斗拱的方式,層層把壓力通過力矩轉換的方式逐級向岩壁靠近,以增大支撐結構所能承受的力矩。三角形結構的每個結合點上都要考慮接觸面的壓力方向和摩擦力的作用,而類似斗拱的方式的接觸面全是上下接觸,不存在橫嚮應力。仔細考量之後才發現古人的建築方式竟然有如此用意。絕對不是古人不懂三角結構這麼簡單武斷結論所能理解的。再次謝謝大家~
就事論事。
昂有真假之分,真下昂在柱頭上可以起到平衡屋架內外負荷,降低鋪作高等作用,除了官式硬性做規定,否則昂的形狀、長度可以千變萬化。而假昂沒有結構功能。
先舉幾個例子。初祖庵大殿柱頭鋪作,北宋晚期建築,最接近宋官式北方底本的建築,按期規定,柱頭鋪作昂嘴平出長度不會超過23分,角昂、由昂平出不會超過32.5分,大概就是這種視覺效果。大周資聖寺,宋早期建築,尚有唐風遺韻,批竹昂尖峭頎長,比初祖庵大殿長的多。所以昂的長度不是定式,地方風格影響下長短多不一樣。當然這都是真昂,真昂的結構決定了其昂尖到昂尾都呈一定斜率,所以昂尖自然傾斜向下,而假昂/插昂就不是這樣。
從上面知友的回答中可以輕易知道真武閣的昂是假昂。如圖,假昂本身是一個平置構件,後尾處理一般與華栱無異,結構作用已失去,但為了保留昂本身極強的裝飾作用,雕刻出了斜向下的昂嘴形象。當然斜向下的昂嘴不能過長,因為太長就找不到那麼大的木頭雕刻出來了,所以假昂的昂嘴長不到哪裡去。-----------------------------------------------------------------------------------------------------------------------------但是真武閣是個意外。然後明代開始真昂基本要退潮了,假昂開始風靡。
廣州光孝寺,明代重建之結果,假昂,昂嘴依然很長,且扶壁慢栱也斜出昂嘴,足可見對昂的裝飾性之重視。昂已全部更替為假昂,但是上面還保留了一條下劃線,暗示這是斜置的」下昂」和華頭子,其實不是,是假的,構件本身是平置的,類似的還有北京明代智化寺萬佛閣,上面保留了華栱里跳六分頭,刻了兩條斜線,暗示假上昂,其實不是。-------------------------------------------------------------6、昂嘴斜度大,近乎垂直
---------------------------------------------------------------------------------------------至於為什麼下面兩層沒有昂,這是因為重點裝飾是中國古建築的習慣,就好像獨樂寺觀音閣上檐以雙抄雙下昂作為裝飾,而下檐全是卷頭,沒有一個昂一樣;就和佛光寺東大殿前檐補間裝飾翼栱,而左右兩山、後檐都沒有一樣,不是吝惜幾塊木頭,不這樣的話,無法顯示出等級、層次的差別,整個建築就沒有上下節奏變化。從剖面圖看,這座建築的昂完全是虛假的形式,就是在出挑的耍頭、插栱(實際上層的類似枋木了)前端,各安有一裝飾性假昂,具體形態是基於當地建築審美的一種地方式做法。至於為什麼只有上層裝假昂,中層下層沒有,還是出於裝飾性和審美上的考慮,避免外檐枓栱形象劃一而顯得單調。
這座建築上兩層斗栱本身的處理手法也是比較「不正規」的。一般的斗栱都在每跳或隔跳的栱頭上放一個小斗,小鬥上開「十」字口,承托上一跳的華栱和與之十字相交的橫栱——「瓜子栱」(或簡稱「瓜栱」);瓜子栱上再放三個小斗(中間及兩頭各一個)以承托又一層較長的「慢栱」或橫枋,從而將左右並列的各朵(即各組)斗栱聯繫起來,取得彼此扶持的穩定作用。但在這閣上,各跳華栱都沒有左右聯繫的栱、枋,層層相迭挑出,越挑越遠,到了最遠最高的一跳上,又不用任何枋子或替木之類輔助穩定的構件,就把挑檐的圓材——挑檐桁直接放在上面,好像輕輕一推就可以滾下來的子。此外就在更高一層的枋子上,在檐深一半的位置,立一根瓜柱(矮柱),上面又放一根圓材。這兩根圓桁都是各組斗栱間僅有的左右聯繫的構件。
中層檐的斗栱由華栱三跳組成。最上一跳的一面還有一層耍頭(枋),以代替一般的梁頭。在耍頭的枋頭安放挑檐桁;但在耍頭枋身長約一半處又立瓜柱,瓜柱上端又穿插一枋,穿過檐柱直至金柱;瓜柱頂上又安放一桁(檁)。下兩跳華栱栱尾僅僅插入檐柱,第三跳華栱尾和其上兩層枋的尾端都穿過檐柱再插入懸空的金柱。華栱出跳的長度都比一般傳統比例長得多。栱的斷面不是一般的1:2之比,而接近:1:4之比。因此宋「法式」的「材、栔」和清做法的「鬥口」等模數都難以適用。栱斗不分瓣卷殺,而是一道光滑的弧線。第二、第三跳栱身的前半還剜刻{形的栱眼。上層檐的斗栱共出四跳,第一跳是華栱,以上三跳是昂。但這些昂都是假的,實際上它們和中層檐的華栱一樣,是三層水平的栱(或枋),僅僅在栱頭(或枋頭)上另加一條象尾巴那樣下垂的昂咀(圖十三)。最上層昂之上還有兩道枋,與中層檐的兩道枋完全相同。——梁思成《廣西容縣真武閣的「槓桿結構」》
謝邀。
我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昂,第一反應是假昂,而又不太確定。看了前面那位匿名大神轉載的梁先生的文章,獲益良多。又看了第一位大神所寫,才得知閩南地區的昂自古很長,又是學習到了。
據此我講一下我的猜測,如有謬誤,煩請不吝賜教。
此乃孤例。若果真是孤例,則不可用營造法式或做法則例等去評判它。而這一做法又未見得有什麼力學或結構上的必然性和唯一性,因此我猜想,這可能是業主或匠師為追求美或特色而做的一次嘗試。
就好像我們現在為了立面效果而做的一些線腳,並不是沒有這些線腳,建築就會倒塌,只是甲方或者我們自己認為這樣會更豐富有層次。而且,如果很多人重複使用同樣的線腳,這種手法就變成了一個有名字的流派,而你就成為了創始人。反過來,若沒有人使用這種手法,你的建築便成了孤例。
我想如果能找到真武閣的兄弟建築,這個問題會有新的解讀。我猜,跟真武閣二層中間4跟柱子是懸空的。不起支撐作用。這個有關。外面的假昂起到微調槓桿受力平衡的作用。
這是假昂,是華栱前端被做成昂的形狀,不起力學作用,只是形式需求。
象拔昂
這是古代某時期的制式之一,
也可以視為該地區的審美特色,兩者說法的對錯無從判定,因為現存的古建(哪怕包括歷史照片)太稀少了,資料和實物的存量樣本,不足以用統計學方式支援任何一種說法。另一現存的象拔昂範例,恰好也與此地相距不遠。————肇慶德慶學宮大成殿啊啊啊,看到真武閣了,原來現在還有人這麼關注這個建築!
明顯的假昂。純裝飾用的。
推薦閱讀:
※石拱怎樣承受荷載產生的彎矩?
※為什麼建築結構柱網距離通常都是 8400mm?
※為什麼學建築學要練仿宋字?
※關於「江西水泥護欄內驚現泡沫」想了解一下水泥建築是否需要加入整塊泡沫?
※隨著裝配式建築的發展,現澆混凝土結構會不會日後被鋼結構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