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與蔣介石有何異同?

陳友諒與蔣介石有何異同?


陳友諒是湖北沔陽人,他活動的範圍大致在今天的江漢平原、鄂東南、江西和皖西這一帶。

蔣中正是浙江奉化溪口人。

1、其家鄉的特點和民風

湖北沔陽和浙江奉化,這兩個地方,在農業社會的條件下,說實話都不是很富庶的地方,但都是魚米之鄉。

先說沔陽:

①沔陽這個地方地處江漢平原的中心,但是元末時期江漢平原很有可能就是湖區,根本還未形成平原。湖區裡頭,都是湖汊水網和蘆葦盪,人往蘆葦盪里一躲,任誰都找不出來,到了現代新四軍都在蘆葦盪里和日本人周旋,更何況在六七百年前?在手頭無資料的情況下只能猜測元廷對這個區域的控制可能很差,想要橫徵暴斂應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並且政府控制力弱也方便組織會黨

②湖區除了政府控制的力度較弱,還有交通上的便利。農業社會的生產力條件下水運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方式。陳友諒出身漁民和出身農民很不一樣,水網聯通使他的活動範圍擴大,比一般的農民見過更大的世面,也有可能便於參與和組織會黨

③漁民和農民有些不一樣,漁民的生產、生活容易養成悍勇的氣質,農民則容易逆來順受。

④都說湖北佬是九頭鳥,在湖北的縣域關係中,又偏以沔陽這一片地方(包括漢川、天門等江漢平原的縣域)更為姦猾。不好說地方居民有這樣的秉性是一種傳統,並且筆者對這種說法也抱否定態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地方的人心眼多、心思活泛,膽子也比較大,也比較不服周。這種民風不知道能不能上溯六七百年,在此僅供參考。

再說溪口:

蔣公是近現代史的幾個中心人物之一,資料多的不勝枚舉,蔣公的特質也不一定完全受其家鄉的影響,在此列明幾個以資笑談。

①溪口不是一個交通很便利的地方,去過的人都知道從寧波坐汽車去溪口有直達班車,途中有好多山,以蔣公走出溪口的那個年代,交通應該還不是很便利。

②溪口相比內陸地方來有便利,溪口靠近寧波府,寧波在宋元那個時候稱明州,也是全國有數的大港口,靠海就有信息和經濟上的便利,這對當地的民風也有影響,以現在的發展狀況看,溪口那邊的發展在長三角地區中不算好的,但是相比內地又較好。

③溪口有一點工商業,但不算多,蔣公家裡是開鹽鋪的,家裡條件算不錯的。雖然蔣公出生的家庭和家鄉有著商業環境,但蔣公缺乏商人的特質,集中體現的還是武人的特質,這樣可能跟生長的地方是工商業發達地區中的工商業欠發達小鎮有關。

④關於會黨組織。會黨這個東西是潛伏在中國歷史中的一條暗線,無法在紙面上描述出來但是又深刻影響著中國歷史的發展,近代史上浙東這一片的會黨組織發展不是很了解,但想必也比較興旺的,也是出過不少牛人的。

其實到這,第一部分的重點已經呼之欲出,即陳友諒和蔣公第一個共同點是都參加過會黨,陳友諒加入過會黨,後來會黨起義就成了紅巾軍;蔣公也加入過會黨,雖然青幫沒有轉變成國民革命軍,但是同盟會就是個會黨組織(未經宋教仁改造和國民黨一大的改造,國民黨稱不上現代政黨)。

第二個共同點,參加會黨這件事體現兩人性格上的冒險主義和暴力特質。首先是冒險主義特質,會黨這東西就是地下社會,地下社會比起普通社會來更加強調嚴酷的秩序啊!其次是暴力特質,正史中稱陳友諒出身漁家,嘗為縣小吏,把他的早期經歷和他後期的行事風格一結合,他不就是沔陽當地一霸嚒?!至於蔣公,有人說他法古今完人,學的是曾文正,但是蔣公微時在上海灘也干過刀頭舔血的買賣,如反觀毛太祖,則太祖不具有蔣公的暴力特質。

(未完待續····)


我覺得從一定程度上說,蔣介石三觀還是比較正的。看他那一手字和筆挺的軍裝。

蔣雖然是個失敗的政治家,但其人其貌其字,不失君子作風。

陳友諒的話有點為目的不擇手段的感覺。殺人都不講個借口。屬於寧可我付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類人。

想西安事變這種事發生在陳友諒身上,張楊是絕不敢放虎歸山的,回頭把他們全家殺乾淨。

而張得以善終。從這點上說,蔣更勝一籌。


這是常凱申在知乎被黑的最慘的一題


蔣雖說也可以叫陰謀家,但他至少沒把許崇智搞死啊……


推薦閱讀:

中國北方對餃子的特殊感情是怎麼形成的?
為什麼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一個群體部落,都會出現一個領袖的呢?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都是如此?
山西人為什麼愛吃醋?有什麼歷史原因還是文化所致?
當皇帝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然而為何很多流傳千古的女子多是經史子集、琴棋書畫無一不通?

TAG:歷史 | 蔣中正介石 | 元朝 | 中華民國史 | 明朝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