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東西方的古代文明程度能否量化對比?


瀉藥,承蒙厚愛,把握專欄里的答案粘過來。雖然我不覺得它有太大價值。

我們中國人一般是通過古代史來培養民族自豪感,通過近代史來培養民族仇恨的。我們認為我們有5千年歷史,古代長期完爆西方,據說鴉片戰爭時,我國的gdp佔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可見我們有多牛逼。

不光是中國人,西方人也是這麼認為的,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各個嚮往西方,拜孔子為大神,直到傳教士、外交官等真的踏上中國的土地,才開始失望,然後又怪罪於滿洲人糟蹋了華夏的文化。

這裡邊最有名的是英國學者李約瑟,李約瑟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古代中國,科技水平完爆西歐,但是科技革命和現代化卻發生在西歐?

李約瑟難題有很多解釋,也有很多人認為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偽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工業革命以來,整個世界的經濟增長就開始爆炸了,而在此之前上千年,人均產出竟然維持長期不變,所以這個深刻的變化確實是存在的,而且起源於西方。

於是就有了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西方牛逼,從一開始就被決定了;一種認為,西方牛逼,是個偶然現象,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完全有可能率先發展壯大。

我手頭有一本美國歷史學家莫里斯的書,叫做《西方將主宰多久》,企圖採用量化的方式來研究東方和西方的力量對比。

首先說一下結論,這本書的數據表明,在人類產生以來的大部分時間裡,西方都是比東方更牛逼的,但是在公園5世紀到工業革命前夕,東方一直比西方牛逼。

作者首先從人類的起源和遷徙來分析了一下東西方的差距。有人根據北京猿人和西方的穴居人例如尼安德特的差距來解釋東西方的差距,認為人種決定了以後的發展模式。但其實這都是錯誤的,因為我們根本不是他們的後代,我們的祖先是現代智人,我們的祖先最後生存下來,而那些直立人被淘汰掉了。

那麼,現代智人的發展上看,東西方有什麼差別呢?

作者給出了一個考古發現的東西方文明特徵的時間表:

這個表很有意思。首先,它說明西方有的東西,東方同樣有,只不過時間不同;其次,連接相同的東西,發現很多線的斜率差不多。這說明這些東西,東方集體比西方晚了兩千年。

這樣我們就可以用一個結論來終結全書:西方註定比東方牛逼,因為文明遵循同樣的發展路徑,而西方比東方早了兩千年,所以每一個發明也都比東方早兩千年。

我相信你我都對此不滿意。主要的缺陷是,器物不能單獨拿出來比較,同樣的器物嵌入不同的社會中,可以有不同的意義。例如日本的網購落後於中國,說明日本落後中國嗎?其實恰恰相反,是因為日本比中國先進,所以它的零售業非常發達,而且電話訂購的服務遠遠好於網購。

因此作者想要採用量化的方式,來比較兩個文明哪個更牛逼。

怎麼量化呢?作者選用了四個指標:

1、能量的獲取

2、城市化

3、軍事能力

4、信息化

一個國家要牛逼,必須學會使用能量,這種能量不但用於養活它們的人民,也包括提供給衣服、武器、交通等,總之,使用能量是國家牛逼的關鍵。作者計算能量獲取的方式是引用以前有哥們做的數據,以及通過我也不知道怎麼算的方法算出來的。

但是,有了能量還不夠,要想有效使用它,需要一定的組織能力,因此城市化就用來體現這種組織能力。作者採用核心地區最大城市的人口數來衡量它。

最後,能量的使用和組織能力,都需要高效的信息傳遞,以及國家真正牛逼,軍事力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所以作者也採用了這兩個指標。

然後把這四個指標降維成一個指標,需要給它們賦權,作者認為,沒有理由認為這四個指標哪個更重要,所以他給每個指標0.25的權重。

這是作者計算的人類歷史上東西方牛逼程度的曲線:

從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什麼來呢?我們啥也看不出來,東西方好像幾乎是一樣的。

這是因為這張圖有指數增長的性質,為了看得清楚我們可以改變一下刻度,但是請注意,改變刻度是數據說謊的重要方式,我們必須警惕,總之,為了看得更清楚,我們得到下圖:

可以看到,在人類發展的幾乎90%的時間裡,西方都是領先於東方的,只在中間一段時間被東方超越了。這幾乎符合我們通過世界歷史學習到的知識。

然後看關鍵年份,就有了下圖:

這個圖非常有意思。它體現了東方和西方的此消彼長。可以看到,西方在較早的年份一直比東方牛逼,在羅馬帝國時期西方達到頂峰,後來逐漸衰落,而東方開始興起,在宋朝達到頂峰,又開始衰落,但仍然比西方牛逼,最後,工業革命到了,就開始虐東方了。

但這個圖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在工業革命之前,指數的變化都不大,尤其是最高值,都是在40多,在這裡都沒有突破這個值,反而迎來的衰落,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在差不多的最高值開始衰落。

這不禁讓人聯想:或許東方和西方就是差不多的,只不過一個更早達到了最高值,一個更晚達到了,這樣就錯開了,等於經濟周期的衰退期和另一個國家的繁榮期湊在一起,你不能因此判斷哪個國家經濟發展得更好。

然後作者花了本書的大部分內容,把這些時期詳細的描述了一遍,以弄明白此消彼長的原因。我就沒有看。

我覺得這個研究比較有意思的是,任何粉絲都可以從這個數據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如果你是美分,你會覺得你看西方90%時間都比東方牛逼,東方是落後的民族,還是西方牛逼呀。如果你是五毛,你會覺得原始社會管我鳥事,我們之所以是中國人不就是漢唐宋元明清,這時候我們牛逼就行了啊。

但是我更關心這個數據的質量如何。可能批評有三種:一是這些指標能不能衡量牛逼程度;而是即使能,你選擇的測量方式能不能反應這些指標;三是即使都能,這個權重又是如何分配的。

首先我要說一下,我個人感覺,這四個指標,出了城市化以外,可能都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看,能量的獲取。這個我從他的書里沒看懂他是怎麼算的,不過他的描述經常有這樣的話:

這給我一個很壞的聯想:這個數字是他們根據歷史事件的描述和比較,猜出來的。由於我沒有仔細看這本書,也沒有看它具體怎麼算的,所以持保留意見。

但是軍事實力的計算肯定有問題。其實軍事力量怎麼量化確實是一個難題,但肯定不會是作者這樣計算:

作者首先比較了2000年中美的軍事差距,包括軍事開銷、航母和核彈的多少,得出一個比例並分別賦值。然後反推。怎麼推呢?因為1900到2000,西方大炮火力提高到20倍,綜合其他因素,他認為要除以50;東方呢?1900年英國的海軍噸位是日本的6倍,綜合其他因素,東方要在西方的基礎上除以5。

不知道你們怎麼看,我感覺這種演算法有點搞笑。

不過作者自己也說:你們可能不認同我的做法,但是你們要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變得很小,所以即使有誤差,對整體的影響也不大。這個問題後邊說。

作者為了應對批評,做了一些穩健性分析。主要有兩條:

第一,就是假設它不靠譜,我們把東方的指數抬高10%或者20%,以及把西方抬高10%或者20%,然後看看這個指數反應的力量對比符合歷史事實嗎?最後說,不符合,所以這個數據是靠譜的。

我感覺這樣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你的數據如果是客觀的,當然可以根據「符合不符合事實」來判斷合理不合理,但是數據很有可能是根據歷史事實得到的,例如如果當時東方比西方牛逼,你就給東方的更多的賦值,那麼最後你算出的來的東西,必然是符合事實的,你再調高或者調低,當然就不符合事實了,但你是同語反覆,得不到什麼新的信息。

總之,如果你的數據就是從歷史事件中來的,你再用數據符合歷史事件,來證明你的數據是正確的,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

第二,作者認為有些人批評說,組織能力、信息能力和軍事能力,都是獲取信息的能力,所以我們只用這一個指標就夠了,於是作者只用這一個指標重新做了一遍,發現對結果的影響不大。

這個貌似很「科學」。但是就像我前邊提過的,他的信息能力和作戰能力,其實隨著時間的前推下降得特別快,最後降到可以忽略的程度,既然如此,他通過四個變數求出的一個指數,和僅僅通過能量獲取一個變數,其實變化也不大。

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作者的預言,作者用我不知道怎麼算出來的方式,算了一下東方什麼時候壓倒西方,他給出的結論是2103年,也就是下個世紀。但是按照他的計算,我們在2103年將出現1.4億人口的城市,人均能量130萬千卡,作戰能力提升5倍,而信息技術的變化更加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最後作者怎麼解釋的呢?作者只好把這本書改成了科幻小說,他認為下個世紀我們會有星球大戰、機器人,以及和大腦連接的計算機,他還講了各種腦洞大開的科技發展,我就不轉過來了。。。。

此外,關於現代中國什麼時候獲得經濟統治權的部分也是粘過來吧,也是來自我的專欄

昨天和劉江楠對共同關心的國際熱點問題s深入交換了意見,忽然想起來以前為了消遣看的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大預測:未來20年,中國怎麼樣,美國又會如何》;我更喜歡它的英文名字,叫:黯然失色:生活在中國主導世界經濟的陰影之下。

這本書是2010年美國一個智庫寫的,其中心思想就是預測世界經濟主導的異位。最終的結論是,2020年,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並且起地位比過去全勝的大英帝國和美國更牛逼。

作者給出的數字是:2020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例是25%,這個數字和美國全盛時期差不多(而2020年美國只佔12%),比大英帝國全盛時期高;而中國的貿易量將佔全世界的20%,比美國全盛時期大(而2020年美國只佔7%),但略小於大英帝國全盛時期。

但問題是,什麼才叫經濟主導,又如何來衡量呢?我可能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朦朦朧朧有這個概念,但是一旦你要我們說一下它的確切定義,好像又說不上來了。我的理解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可以使它在國際上對其他國家施加有效的影響,這就體現了它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最牛逼的國家,就是主導經濟的國家。

就像這本書一開始舉的例子,美國正式代替英國主導經濟的一個典型事件,就是蘇伊士運河事件。1956年,英國想要保持蘇伊士運河的主權,然後打仗,最後政府債務劇增,英鎊也面臨貶值壓力,於是英國政府不得不尋求美國的經濟援助,美國當時剛剛結束朝鮮戰爭,想要營造一個和平的氛圍,於是說,給你援助可以,但你必須停火,放棄對蘇伊士運河的爭奪。英國只好照辦了。

這個例子很有趣,它採用了經濟手段來達成了非經濟的目的,事實上,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問題都是這麼解決的吧?以後我們還會回到這個例子來。

不過現在,讓我們接著談下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衡量經濟主導?

這本書構建了一個綜合的係數,給不同的指標以權重。選取了什麼指標呢?這本書首先列舉了衡量國家實力的諸多因素,例如財富、軍事力量、財政收入、貿易、貨幣地位、債權債務關係、科技水平等等。最後從這些因素裡邊選取了三個指標:實際gdp、貿易量和債權債務關係(凈債權國的經濟主導能力強,例如蘇伊士運河事件,體現的是英國淪為債務國而美國成為債權國之後的關係不對等,英國不得不向美國尋求減少利息或者增加貸款)

很多因素被剔除,是因為,例如gdp可以代表軍事實力和財政收入等原因,換句話說,它們有很強的相關性。很多人也許會爭論,這三個指標也有很強的相關性,例如gdp和貿易的關係,這是我們下文要提到的「引力模型」的基本結論,但這也許並不重要,因為作者採用的是比例,而不是水平值,例如中國的進出口佔gdp的比重大於美國,說明從比例上看,也許貿易更多是由開放程度決定的。

當然我感覺,其實應該出於穩健性,作者把其他指標也用上,看看影響不影響結論。

當然,作者採用這三個指標,其實有一定的原因是,在真實世界裡,imf就是依靠類似的邏輯來劃分勢力範圍的。

因此,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對這些指標賦予權重,作者分別採用多種賦值方法(例如imf的權重設置),這樣就能得到一個單一的數字來衡量不同國家的經濟主導能力。

在說結論之前,需要提一下,與經濟主導相關的一個問題是貨幣主導,一般而言,貨幣主導是伴隨經濟主導而來的,但也會有一定時滯,例如直到二戰,英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儲備貨幣,而美國早就取得了經濟主導。那麼,影響貨幣主導的因素又是什麼呢?作者發現,採用上述三個指標去擬合貨幣主導的變化,可以解釋70%的貨幣主導變化,所以這三個指標也同樣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的貨幣實力。

這一套測度能否用於預言未來的經濟主導變化呢?衡量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用以前的數據,看看它能否擬合歷史上的經濟主導變化。

上圖是作者採用imf權數計算的指數,用儲備貨幣權數計算的指數和這個差不多。原諒我用掃描版截圖,灰色的矩形看不到,不過可以通過它名字的高度判斷。

作者選取了幾個關鍵年份世界上經濟主導指數的前三強,選取的年份分別為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1870年,一戰前夕的1913年,大蕭條前夕的1929年,二戰結束後的1950年,1973年(因為布雷頓森林體系?),以及2000和2010年。

可以看到,在1870年,英國遠遠大於老二和老三,擁有對世界經濟的絕對主導,而美國並不在前三名(當時美國的gdp已經是第一了,但是貿易水平不夠,債權也不夠,美元也不是主導的儲備貨幣);在一戰前夕,英國仍然是老大,美國和德國也比較厲害;在大蕭條時代,美國已經取代英國,成為經濟主導能力最強的國家,但是差距不是太大;而二戰之後,美國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成了全球的絕對主導,英國屈居第二,蘇聯也很牛逼;到1973年,英國不在前三,日本德國發展起來,成為三強,這個關係一直持續到2000年,而2010年,美國仍然最牛逼,但是中國已經快要趕上了,第三名是日本。中國的經濟總量和貿易總量和美國旗鼓相當,但是中國是凈債權國,而美國是凈債務國。因此在另一個權重體系里,中國略高於美國,第三名是德國,但是總體差別不大。

應該說這個指數很好擬合了歷史上國際霸主的權力更迭。

好了,有了這個指數的建立,剩下的就是把未來的數據代入。這就關係到預測問題。其中債權債務關係非常難預測,於是作者採取了imf給的2010到2015年的經常賬戶情況,因為它被認為可以持續到2020年,剩下的年份作者只好採取保守的估計。

剩下兩個指標是:gdp和貿易量。

具體的模型我沒有看到。根據作者的描述,它分別採用「收斂理論」和「引力模型」來預測未來的gdp和貿易存量。

所謂收斂理論,就是窮國比富國增長得快,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小,增長越慢。這也許不適用於全世界,但是對於東亞國家是完全符合的,無論是日本還是四小龍,都符合這個規律。最後作者給出的從2010到2030年的平均增長率是5.9%。這個增長率低於現在中國的增長率,也低於很多機構預測的增長率。(我覺得過了今年各大機構要下調了?),因此在當時看是比較保守的。

所謂的引力模型,其實是一個貿易決定的公式,這個公式可以類比物理學上的引力公式:引力和兩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而兩個物體的距離成反比;而貿易上的引力模型則是:貿易量和兩個國家的gdp成正比,和兩個國家的距離成反比。在國際貿易的領域的實證研究證明這個模型的解釋力是非常強的。

可以看到,在2020年,中國就取得了絕對的優勢,成了當之無愧的經濟主導國,在2030年,中國與美國的關係幾乎是1973年美國與日本的關係。

當然,對於很多人,這似乎是說了一個早已知道的故事,因為如果gdp是衡量經濟主導的唯一因素,那麼中國現在就有了超過美國的實力。但這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例如對於未來增長率的測度上,中國有沒有可能陷入停滯?作者認為其實不大可能。一提到這個問題,很多人首先想到了日本的經濟停滯,但是日本經濟增長率下降的時候,已經和美國一樣富裕了,然而現在的中國,即使按照ppp折算,人均gdp也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而歷史上人均gdp在美國四分之一的國家,如果以前是高速增長的,以後也並不會慢下來,一般直到人均gdp成了美國的一半,才會有明顯的降速。事實上,在日本和美國一樣富裕之後,日本仍然在很長時間內保持了3%到3.5%的增速,而當時美國的增速只有2%,因此,日本經濟停滯不奇怪,還停滯得晚了。而中國,還沒到那個時候。

作者比較了人均gdp在美國四分之一左右的國家,這些國家必須對中國有可比性,所以去掉了小國、石油輸出國家等,得到了25個樣本,這25個國家在人均gdp佔美國的比例和中國相近的時候,在未來20年的增長率高於作者預言中國的增長率的,有8個。

另外一種比較方法是,看看人均gdp達到美國四分之一之後,這些國家未來20年的增長率下滑了多少,有沒有作者預言的下滑那麼大。這樣我們就必須獲得人均gdp達到美國四分之一之前的數據,這樣我們的樣本容量就只有7個,這7個國家裡邊,有6個的下滑小於作者預言的。

很多人會抱有保守的態度,因為戰後真正完成工業化進入高收入的國家,只有7個,所以如果任何國家都是同質的,那麼中國成為高收入的國家只有200分之7;然而問題是,中國並不需要成為高收入國家,它僅僅需要成為中等收入國家,就能夠獲得經濟的主導,而這個概率,會是25分之8甚至7分之6。

還有一種批評是,也許美國經濟會騰飛。於是作者採用了高估美國增長率和低估中國增長率的方式,發現對結論影響不大,中國毫無意外會主導經濟。而且高估美國增長率會帶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高估美國增長率,必須同時高估中國增長率。因為中國作為後發國家,是靠吸收發達國家的技術擴散來獲得增長動力的,所以美國的增長也許會帶來中國更大的增長。

總而言之,作者認為他們的結論是穩健的。於是作者給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主要結論是,美國應該在貿易領域和中國交鋒,而不是搞什麼金融貨幣的合作和交鋒,應該以wto為多變舞台而不是以imf,如何與中國交鋒呢?作者認為應該以雙邊交鋒替代多邊交鋒,例如,不是要中國為美國削減關稅,而是多個國家一起談判,讓中國承諾在wto向會員國一起削減關稅。具體國際政治的東西,也不懂啦,所以只是說說。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對中國還是抱有友好的態度。例如他認為我們對中國的擔憂其實都是可以改變的,中國在主導人民幣地位的提升,必然會推動金融的開放和正規化,與此同時,中國也不能夠再採用貶值促進出口的重商主義策略,等等。

當然,就像我擔憂的那樣,當中國主導世界的時候,它仍然是一個中等收入的國家,而以往的英國和美國,同時也是當時最富有的國家,無論科技水平、政治制度、文化繁榮程度,都是當時世界一流的,恕我直言,文明程度也是最高的。但當我們迎來第一個人口巨大的中等收入國家成為世界霸主的時候,它帶給世界的到底是什麼?而且不要忘了,這不會是最後一個,稍後而來的就是印度。。。。


東方西方分別是什麼意思?

如果東方是指西歐以東,那麼如果把古代限定在地理大發現甚至工業革命之前,這個問題的答案都很明顯。

如果西方是指我國以西,那這個問題的提出本身就已經極大地滿足了我國的民族虛榮心(斜眼笑),再怎麼論證西方古代文明完爆東方,都毫無意義了。


很難。

因為古代很少有統計數據,即使有的一些數據也多是城市或國家人口(也是估算),以及政府的稅收等。具體到某個農產品或手工產品的年產量之類,或書籍出版的數量等,根本就不會有數據。

以上,沒有數據,怎麼進行量化比較?


經濟可以用GDP衡量,文明可以用edp來衡量.e=能量.

看誰耗能更高了,而且另一方面,耗能更高的一方,往往又有更好的節能措施,所以文明差異的倍數會高於能量消耗的倍數.

就是不好統計...


不量化難道就不能對比了?


個人覺得,還是有可能的,需要具備以下幾方面基礎條件:

1,專項課題資金。。這個需大量的時間,精力,資料收集和考證。

2,具備很強的文理科知識,中文外文能力。必備的學科知識應包括但不限於: 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等——這是文科方面,是對比的基礎;數學和數學模型——這是理科方面,這個非常重要,是合理量化的關鍵;既然是中西文明對比,沒有一點外文能力肯定也是不行的。。。此外,世界範圍的地理,氣候,能源等等都應有了解。。

3,順便推薦一本書《槍炮鋼鐵和病菌》,網上可以下載。主要就是討論世界範圍內文明的發展問題的,包括地理、氣候、動植物馴化(糧食,騎兵,對病菌的適應等)、社會組織、文明發展方向等,均有很好的論述。。至少可以定性了解文明發展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夠清晰,且文明的判定也並不是那麼明確,再而世界多樣性的存在並不是能那麼客觀比較的,結果還受到人本身各方面的影響,即使有人給出結果也只是對上某部分人的胃口的。


昨天在日報上看見這則我就想罵街,今天來這邊,又看到了,就不罵不行了,

極其厭惡那些打著學者旗號,卻以「獨樹一幟」為目的,毫無嚴謹、邏輯作風的作者!

極其厭惡那些打著學者旗號,卻以「獨樹一幟」為目的,毫無嚴謹、邏輯作風的作者!

極其厭惡那些打著學者旗號,卻以「獨樹一幟」為目的,毫無嚴謹、邏輯作風的作者!

強調三遍,然後來描述一下我的看法:

1.量化可行性

作者用了四個量化標籤,能量的獲取、城市化、軍事能力、信息化,

我們連現代,這個幾乎所有數據都有的時代,都沒辦法做到真正意義上評價兩個級別相當的國家到底誰強誰弱;用四個標籤,就可以把歷史裡,那些連相同時間數據都沒有的東方於西方進行比較?

在東方和西方都曾經發生過類似故事,群雄割據時,一個國家被其他國家欺負,然後另外一些國家站出來幫弱國,但結果是,他們可能只是輿論上、資源上支持,但並沒有發動戰爭;

為什麼不發動?因為誰也沒有打贏的把握。在同時,雙方都不能判斷出彼此的強弱,你一個晚出生幾百、上千年的人,就判斷出來了?我就呵了個呵!

國家與國家尚且無法量化,何況東方和西方?這東西得有多嚴格的定義?數據哪來的?完整么?維度一致么?搞笑!

2.量化科學性

我們退一步,就說,這些數據能量化,那麼,四個維度就行了?有個遊戲叫《文明》,你要是玩兒過,你就知道,想文化勝利,那麼您就別太發展軍事,同時科技不能太差;想發展軍事,您就別想著科技和文化能太發達;國家資源永遠是有限的,必須有側重點,而這個側重點在每個時代,甚至每個朝代都不一樣,可能幾年、十幾年就變了,然後至少結論是,軍事、文化,經常相互制約,很難做到兼得,再加上科技,再加上經濟,再加上別的維度,我又呵了個呵,這是要有多少維度?

能量獲取?有些文明,基於地利優勢,根本不需要獲取太多能量;

城市化,元朝曾經那麼大疆土,人家游牧民,你跟我提城市化?

軍事能力,文化高度繁榮的國家,在和平時期,需要軍事么?

信息化,更是個模稜兩可的概念,國家越大,往往信息化越差,中國一直很大,歐洲一直都是很多小國家,你跟我提信息化?先統一了再說好么?

3.對比可行性

再退一步,咱們假設,這些東西,仍然可以量化,可惜,數據反映的能力往往很差,

軍事能力?絕對戰鬥力么?大哥您知道赤壁之戰誰贏了么?大哥您知道桶狹間之戰么?大哥您知道漢尼拔么?

軍事能力,固然反映一個國家的強弱,但,真正意義的強弱,只有打了才知道,不打之前,數據毫無意義。好幾個璀璨的文明被滅亡,都基於太文明,而軍事實力不足,於是被滅亡,這不僅僅發生在東方,更有很多發生在西方。

同理,能量獲取,有的民族挨著海,有魚群,有的民族挨著山,有果實,人家可能根本不需要礦產,或者很少的礦產就夠了,而,獲取的能量少,這民族就弱了?能量這個詞,到了工業革命以後才有意義,以前大家都是因地制宜的好么?

4.對比科學性

有些東西,確實可以對比,但是再退一步,比如,弓箭手,500人,好,大哥您知道長弓、短弓的差別么?知道為啥西方用長弓的多麼?因為加工工藝不行!短弓好攜帶,殺傷力還不低,長弓射程遠,但靈活性差,你說都是500個弓箭手,誰強?

北京2000w人,中國一共13億人;紐約800w人,美國一共3億人,你說這倆城市誰大?

甚至來說,城市面積就能表現國家能力么?您知道摩天樓是有建築難度的么?科技沒點滿,造不了高樓,於是只能擴大城市面積,你說哪個城市化高?

我這僅僅只是說了說最基礎的邏輯,因為可以反駁的例子多如牛毛、不勝枚舉,憑一個人,往多了說十幾年的時間,就妄圖評論東西方強弱?

我再次呵了個大呵!


推薦閱讀:

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成正比嗎?
有關美國經濟發展史的書有哪些推薦?
如何理解進化理論和工業革命的關係?
推行自由貿易是世界霸主英國、美國經濟繁榮的原因,還是結果?
如何評價吳曉波?

TAG:經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