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生意可以在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上做怎樣的創新?

本人畢業就直奔商海從事傳統布匹批發生意已兩年有餘。在紡織業整體行情不景氣的今天,很多從前的行業龍頭似乎也處於掙扎的階段。至於行業低谷的原因,有沒有大神可以幫忙分析一下?

我一直認為此類的傳統生意需要在根本上做出改變才能迎合如今的經濟潮流乃至對齊形成積極影響,可是又不知道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去革新,求大神指點!跪謝!(PS.我做的是童裝冬季系列面料批發,中低端市場跑量的那種)


正在工廠追銷樣,感受著強大的無力感,試著聊聊看法。

題注想說從根本上做出改變才能有突破,我的感受恰恰相反,面料行業不需要什麼從根本上改變,把基礎的東西做好,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提升。它的基礎就是生產出符合要求的產品,而這個要求以目前的狀態看,是令人失望的,面料產品普遍存在非常非常之多的問題,涉及到所有的工廠和所有的成品,好的工廠與差的工廠的區別,只是其疵品比例的多與少罷了,無本質區別。我所在是一家貿易公司,接觸較多的面料工廠,在這點上有較深的感觸。

何謂符合要求的產品,就是規格、手感、風格、顏色、縮水、毛羽、強力等滿足既定標準,雖然看起來要求很多,但所有的大貨生產,都遵循著先生產辦布(打樣)再生產大貨的流程,所以這些要求都是在辦布生產之後大貨落單之前就確定了的,不存在說突然有大貨訂單,才發現技術上達不到的情況。不可否認,有些面料的品質非常不穩定,即便辦布生產OK,大貨亦難以重現,但一來這類產品所佔比例非常之少,絕大部分的產品都處在品質理論上上非常可控的區間,二來即便是這類極難重現品質的面料,也會在大貨訂單確定之前就談妥相關風險,譬如我之前做過莫代爾4*2羅紋140g,了解的應該清楚其風格縮水規格的不穩定,所以在大貨之初,就會同客溝通好收貨範圍,客亦會接受這合理的要求,不然大貨不會開始。

然而這並不會杜絕問題。工廠在生產辦布時,普遍存在掉以輕心的情況,實際生產和品控流程,也會比大貨鬆懈很多,因為辦布無利潤,而且佔用大量的時間,所以成品品質就會漂浮不定,此時你會被告知做大貨無問題,只是辦布差一點,等到辦布批核OK生產大貨時,又會發現無樣可跟,導致辦布也好大貨也好,都處在看天吃飯的境況,產品的品質如何,一半靠品控,一半靠運氣。

以上所說可能有些誇張,畢竟每天有無數的產品誕生,工廠機器轟鳴市場喧囂熱鬧一片祥和,但性質上,這類看天吃飯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簡單些重複千萬遍的產品,因著大量的經驗,會少些問題,新開發的複雜些的,問題就很多,多與少不同,性質上卻是一樣的。

那麼問題在哪呢?根本在品質控制的嚴格與否上,理論上品質控制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從棉花到紗到胚到成品整個流程,每個環節都可以用數據加以評判是否合格,工廠無數的生產經驗可以確保每個環節都合格才進入到下一個環節,而問題就處在每個環節的品控上,以胚定後檢為例,胚定是決定氨綸布規格的生死線,工廠現行的檢驗方法是卡一個圈,沒有挑不同地方卡多個圈算平均,也不會剪一米算平均,所以如果有布重不均的情況,是完全發現不了的,而布面左中右的布重不均又是普遍現象(不均不等於品質不OK)。其他環節當然存在類似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普遍特徵是,本該繁複的,簡化了,本該品質優先的,變成追求產量了。

當然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工廠並非不清楚這些問題,品質批不過亦令他們頭疼。綜合判斷有這些原因:一,面料行業普遍的利潤率低,而機器的費用高,大批量面料的毛利能達到10%算是非常不錯了,所以必須儘可能加大營業額即跑量,不然整體利潤無法上去,而面料生產設備往往非常昂貴,以定型機為例,機器長達幾十米,一分鐘的耗電都是非常誇張的數字,所以工廠不願意停下機以等結果OK才繼續,往往簡化檢測程序以節省時間,一分鐘可定17米布,半個鐘頭就是500多米。二,從業人員素質偏低。這當然與利潤率低有關係,但不盡然,面料行業的工作環境很惡劣,織廠整日瀰漫毛碎,染廠污水橫流機器轟鳴高溫難熬,在其間工作的往往是學歷低待遇差,而且越是一線越是如此,相應的就會存在責任意識差得過且過的態度普遍存在的情況,這導致指令下達不暢,業務層面提出的很多要求,到下面發現根本沒有傳達到。三,市場原因,面料品質是否OK,即便專業人士也無法一望便知,需要專門的檢測才能發現,地攤貨所選用的面料,在色牢度、毛羽、強力等多方面肯定是不合格的,但穿起來也不是不能接受,三倍其價的面料做成的衣服放到一起,又能用肉眼發現多少不同?所以這會導致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反覆強調品質的是國家標準品牌標準,消費者自身反而不會過問。

總結:問題是根源性的,需要的不是根本變革,而是一點一滴的細節要做好,上面雖然提到利潤率低導致其他問題,但不要忘了以前的廠並無環保壓力,而一套污水處理設備也是天價,現在的廠照樣能夠生存,所以錢的壓力不能用來搪塞所有問題。其次是管理能力的提升,一線員工雖然素質相對較差待遇較低,但他們所做的都是規範流程的工作,而且降低次品率本身可以帶來大量收穫,工廠每年飛布(原本走海運)、補布、打折所耗費的銀子也是非常恐怖。第三是市場培育,小米的偉大在此也很有意義,消費者原本不會理會什麼跑分CPU切割工藝的,但現在也談的頭頭是道,所謂不明覺厲,凡客學小米,支數的概念被引入,消費者也是可以培養的。

以上。


我畢業後就迷迷糊糊對進入了這一行,至今已經有四年,自己創業已經有兩年,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吧。我認為最重要的有三點,創新,服務和質量。

對於傳統行業的創新,著眼點不應該是互聯網,因為紡織產品不同對其他批發行業,同樣的規格、數值、材料,但做出來的手感質量還是有區別的,所以紡織業面對的客戶必須接觸到實物,互聯網只能是作為一個宣傳的平台,引導客戶走向線下。那麼所謂的創新,是指產品的創新。在大量質量參差不齊,利潤空間極小的市場,新進入者優勢微乎其微。市場需求大的產品看似美好,但優質的客戶都跟某幾家大的供應商合作,一些零散的客戶,就被剩下多如牛毛的供應商競爭著。更低的價錢,更好的質量,更長的結帳時間,這些都意味著利潤空間都被榨光,所以產品的創新顯得更重要。我自己的店鋪就是針對小眾市場而開發的產品,銷量不一定高,但利潤比較可觀。相對於市場的大眾產品,沒有可以參照對比的東西,所以利潤空間比較高,也不輕易受工廠或材料成本所影響,庫存壓力也沒那麼大。

第二點要的是服務,我以前打工的時候,經常在市場上逛,發現很多銷售的作用都只是報價、開單,好一點的會打電話聯繫客戶。而我當初開這家店鋪時,我就給我們定位為一個咨詢的角色,了解客戶的風格需求,介紹適合的產品,利用這些產品能怎樣設計,什至提供打好的樣衣,給他們視覺上的靈感。就如上面所說的,很多設計師和採購其實對面料並不了解,他們對面料的優勢和缺點並不了解,我們的角色就是教育他們,能他們明白這款面料的成份,織造的優勢在那裡,適合做那些款式。當客戶能從這裡獲益怎至賺錢,他們更願意一直跟我們合作。

最後一點是結合前面兩點的,既然選擇做高端產品,提供優質的服務,作為核心的產品質量必須跟得上,只有情懷沒有內容的產品,吹得再好也沒用。

就此先分享一點點經驗,不一定是正確,但都是這幾年走過的路所累積回來的。如果題主感興趣的話再分享一點。


你好朋友,只要適合自己,360行,行行出狀元,建議你多關注些趨勢性的行業,順勢而行,電腦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可是大多數人都把它當成玩具,今後電子商務將會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利用互聯網就可以把生意做到全國甚至全球,足不出戶在家輕輕鬆鬆的運作,也可交流,祝你心想事成。


紡織業行業低落與當下新興行業興起有必不可少的關係。因為行業開放,方式更自由,傳統行業如果不創新,不改革,會被甩得很遠。如果說互聯網行業是看起來有搞頭的行業,那麼我覺得得需建立在投資者是置身於這個行業當中,才能有效利用資源去隨大潮流。

紡織業也好,製造業也好,這類接近利用人力與材料的行業,應該及時與相關新興行業接近,並且合作,使自己進入一個交易區。一旦進入交易區,那麼就可以為自己營造更加機會豐富的環境,進入後再談如何突破。

突破起來需要包裝自己的行業,我個人覺得多穿一件衣服比換一件衣服要保險得多,如果要換,也要等新衣服做好放在面前再換。所以從根本上改革可能會走回頭路或者失去新生機遇。要知道現在行業通過膜某種創新,就可以以驚人速度甩掉很多傳統行業競爭者。

至於如何包裝,可能就需要資源整合,對已有產品進行有效分類。有效分類可能是針對於消費者需求,而如何知道消費者需求,需要你看要與怎樣的甲方合作,定位好了這些,就可以開始持續調研,總結,修改方案。

舉個例子吧:如果我是紡織業經營者,我手頭有棉麻,滌綸,絲綢三大類布料。我的可合作甲方可以是倡導舒適感的國風主題企業、需要工作服企業、高端定製設計企業產生合作。拿前者來說,我可以將棉麻按價位分類一次,按利潤可變化分類一次,分類剩下的進行再包裝再分類一次。將三種分類分別做紡織案例,帶著案例進行分類投放。

說了好久…好累…總之就是區域內營銷,與可以利用自己的又比較有產業前景的行業進行接軌…

好吧,希望這段文字有用。


我是做傳統日常洗滌行業的,市場非常不景氣很疲軟,很多坐商變成了跑商,市場價格也亂套了,商品賣不出,利潤也很小,嘗試過搭接互聯網但是失敗了,不知道怎麼辦


紡織品如何持續?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眾多從業者。國內面料生產技術含量低,操作要求不高,有點錢買點設備就能開工,行情不好就惡性競爭。從整個行業看,稍有點初始積累的企業,不是花精力去研究市場需求,而是投資其他快錢行業,結果是邯鄲學步,兩者皆不成。國內的企業領導者少有做好產品的精益求精的心態,較多的是追求利益。

每個行業都會有起有落時,可以引導競爭,淘汰落後。「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轉」這是企業可以生存的法則。了解自身生產特點,尋找市場空白,持續開發掌握主導。「模仿,跟緊,超越」開發創新的三個階段,可惜大部分紡織企業仍是停留在模仿。

是否有一個做企業做產品的心態,這是根本。開發創新,這是方法。國內企業要定下心來,好好學學德國/日本的產品意識!


推薦閱讀:

怎麼學習畫歐洲古典式的服裝?
什麼是重磅真絲?重磅真絲有什麼特點?

TAG:銷售 | 傳統企業 | 服裝面料 | 布料 | 批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