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的孩子缺的到底是什麼?
缺的是一個最想要的依靠,一把遮擋內心最深處脆弱角落的保護傘。
第二季《中國好歌曲》播出的時候,西北鼓王趙牧陽參賽,滿座皆驚。他的出現讓很多人感動到流淚,流淚的人里也有我一個。但我的感動點很奇怪,和音樂無關,我感觸最深的是他說的一句話。說到他漂泊多年最終回家的時候,他講:「人在失落的時候只能回到自己爸爸媽媽那裡。」
這句話很大程度上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人難免會有失落,壓抑,難受的時候,單親家庭的孩子尤其多。但生活在完整家庭的孩子,不管遭遇什麼,心底里都會有一個終極的依靠,因為有爸爸媽媽在,有家在,他們會覺得天塌下來也有最親愛的人陪著自己扛,所以不會特別脆弱。
可單親家庭的孩子呢?他們從小到大受過最大的傷害,正好來自於父母。儘管家裡還有爸爸或是媽媽在,但遇到什麼難過的事情,受到什麼打擊,都不敢去訴說了。在他們內心的最深處,那把保護傘已經破了,對於曾經給過自己傷害的家庭,哪怕自己可能都不覺得,但其實心裡總是在逃避,總是在拒絕給自己的內心留一個安放的地方。
這就和很多人在戀愛中遭遇劈腿這種嚴重的傷害而開始不相信感情了一樣,哪怕後來依然會戀愛,依然會結婚,哪怕對方是世界上對自己最好的人,自己卻已經失去將所有真心交給對方的能力了。
因為沒有依靠,沒有保護傘,單親家庭的孩子在表面上愈發顯得堅強,可他們自己知道,那種真正無助的感覺是多麼讓人窒息,那種孤立無援的感覺是多麼痛苦。
你無法讓他們在被世界以痛相待後還要報之以歌,沒有相同的經歷,哪能真的感同身受。
只盼望所有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成長中,都能感受到更多的愛,都能明白,儘管自己被傷害過,但還並不是那麼孤獨。
這世界不那麼美好,但依然值得我們大家去奮鬥。我倒覺得缺少的是不知道男女之間是如何相處的。不知道吵了架還可以和好,不知道媽媽生氣了爸爸還會去哄。不知道男方會習以為常女方的碎碎念,不知道一段關係可以小矛盾不斷還仍然可以維繫。因為沒見過。
你看,因為沒見過,連描述起來都這麼生澀。
先說結論:一是對自我評價的客觀性,二是性別角色在親密關係中的正常範本。
- 一缺對自我評價的客觀性
特別是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且總是會放大那些消極評價。十個人誇你的快樂會瞬間被一句損你的話擊敗,哪怕那只是別人隨口一說或者說話的人是個傻叉。在你的價值觀里,一個好的人就是要讓所有人都滿意都喜歡,只要沒做到,肯定是自己出了問題。
因為在童年成長試錯階段,家庭里只有一個聲音(父親或者母親都是一個道理),一邊倒,沒有兩個勢均力敵的博弈,它說你錯了,你就會認為真的錯了,沒有人站在你這邊跟你說不用百分百當真,你其實挺好的。你只能唯一的且必須的在意它,然後服服帖帖的改正,成為它想要你成為的樣子,你整個性格塑造期都活在這樣一個單方面的評價標準里。
這種評價標準帶有獨裁性質,沒有制衡與意見,並且常常帶有濃重的經驗主義和情緒化特徵,所以很難健康和客觀。這也是單親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極易出現兩極分化的原因。要麼出人頭地,要麼破罐破摔。
即使長大後,離開了原生家庭,你以為你已經逃離了那股力量,卻發現這種模式已經固化下來,每一個你在乎的人在乎的事都會被你自動套進去,就像一隻賤狗,從出生開始一直被拴著,沒有人幫它打開束縛舒緩一刻,長大了,舊的項圈被撐破了,它走到大街上,看到個繩套就把頭鑽進去等著繩子收緊重新體會被拴著的感覺。你知道這種感覺很窒息,你不喜歡,但你習慣,你軟弱到不敢走出這種不健康的評價體系。你誰都想討好,寧願犧牲真實的自己,不過說白了這有什麼的呢?你所謂真實的自己,其實從未在現實里出現過,它只是你想掙扎又不敢時,內心YY出來的一個虛影而已。
- 二缺性別角色在親密關係中的正常範本
女生表現為不會撒嬌,男生表現為不會安慰人。為什麼?因為在長達十多年原生家庭的生活中,你沒有見過體會過真實健康的兩性交往狀態。
在你的出招表中,壓根就沒有這種操作。
而對於感情的設定和期待,更多的是基於年少時期少量視聽作品然後加入大量主觀臆斷和想像成形的。你認為兩個人既然相愛就不應該也不會吵架,你認為哪怕一丁點背叛都是絕對無法原諒的,你認為悲傷的時候別人是無法通過言語幫你分擔的,你認為撒嬌是一種無理取鬧麻煩別人的行為。
敏感的內心讓你能準確的判斷出兩人關係所處的狀態與需求,但致命的是,你不能將當前狀態與你所需要採取的行為建立聯繫,因為你的親身經歷缺少兩性相處這一類型「刺激-反射」的模板。比如說看到女生哭你知道應該安慰她,但潛意識裡你沒有那種自發可以啟用的安慰辭彙庫讓你使用,你只會在心裡默默心疼她,然後外表卻一個屁都蹦不出來。
還容易走到一種理性的極端。
分手時,我不是因為氣的沖昏了頭我才說我們結束了,而是我在心裡對你的評分低過紅線了。從在一起開始我就在心裡偷偷的給你計分,你做的我不喜歡我會減分,做的喜歡我會加分,我的心裡有一套對於這個的評分體系,你不用管我科不科學,反正我也不會跟你說這件事,直到有一天你在我心中的分值低於紅線,那我就毫不猶豫的離開。不是衝動,而是理性。
戀愛中這一絕對理性造成的後果就是將關注點壓在具體行為對彼此利害的正負屬性上,而忽略了行為背後感情的濃淡深淺變化。舉個栗子,有些女生喜歡翻看男票手機,正常來說,這一行為是出於在乎對方,所以男生雖然生氣但是女生道歉過後也基本能原諒。但是極端理性就會將這「記錄在案」,然後根據這個來評價下一步要不要繼續走下去,你對我好是一回事,但翻看了手機這個事實就會被我劃為不信任,我就要按照設定給你扣分,這一項可能直接就把分扣到了底線,直接拜拜了。從這能看出來與一個缺愛的人談戀愛有多難了吧。
實際上,這是一個將自己的不安全感擴散和過繼到伴侶身上的過程。
- 總結
那缺了這兩樣看起來是不是就不可能幸福了?
沒有這種道理。注意,真的沒有這種道理。
不要躲避自己的標籤,這個標籤像拴在你肩頭的風箏,你越是想撇清關係,越是容易帶著它走和它同步。改變的第一步是接受。你都不承認你缺愛,不願意向世界承認你的原生家庭給你的性格造成了不可忽視的缺陷,你怎麼可能正視現在你在社交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呢?只會把出現問題的原因都推給別人罷了。
你需要做的是接受自己,有意識的對比健康的親密關係,並且針對性的嘗試改變觀念,過程可能會很慢,但結果會美的讓你意外。
與自己和解,可能是你這輩子心靈上最大的成就和幸福。
------下面是想對伴侶正好是單親出身的小夥伴們說的-------
並不是單親家庭的人就不宜室不宜家,人每一刻都存在改變的可能。真正悲催和可怕的是那種一直沒意識到自己因為家庭原因而在相處關係上設置了一些莫名其妙原則的人,只要他不承認他有這個問題,那麼你再多的陪伴和忍讓,都只會把你也拖進黑洞而已。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原生家庭極其極其極其幸福的人,擁有毫無顧忌的去愛一個人的能力,那麼不用在意上一段話。在最放肆最無所顧忌的信任與寬容下,即使再缺愛的人,也能被溫柔慢慢拯救。
1,安全感。感覺這是最缺的,尤其是我從小就在日記里寫我爸不好。我媽去世後我失掉了全世界所有可以進行情感交流的人,後來我很容易喜歡別人,為了感情做一些令人覺得髮指和瘋狂的事情(比如放棄一個城市所有的積累跑去另外一個地方),但是,現在,最後的安全感和信任已經用盡了。好像已經完全建立不起來對別人的信任了,除了網上誰都不認識誰的情況下。
2,愛一個人的能力。我是花了很久才發現自己不太懂和異性相處的,儘管我比較幽默有趣,但是我還是喜歡純目標性的溝通方式,而女孩子都是感性動物。因為從小我就和女性情感上的溝通不是太多,我真的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裡。3,有關親情和家庭的價值觀。我是一個遠離各種親戚的人,因為我怕麻煩別人,因為小時候什麼事情都不能往家裡說(即使意外受傷這種我自己不可控的事情往家裡說就會被打),我對血緣和家庭毫無感情,根本比不上朋友,有些朋友為了兄弟姐妹做了很多事情只因為他是我哥/姐姐/弟弟妹妹,我確實做不到。4,親密關係中的勇敢和寬恕別人的能力。對我來說,說謊基本上一票否決一個人的,一個傷害過我哪怕一次的人我都再也不想給他一次機會了(利益關係除外),因為沒有支持和受傷太多,再也沒有勇敢去面對一個人,或者去包容一個人。看看窗外的黎明,明媚的陽光撒進屋裡,金色的秋天又來了。
或許又是收穫的一年。但是,有時候想起,牽著我媽的手,她告訴我別怕有媽媽在,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時候想起,牽著她的手,她告訴我,別怕還有我,也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對於單親家庭來說,最大的缺失和最大的收穫就是,在心靈上,你沒有一個家,所以你經受不了失敗。最大的感受是,我不需要任何人
無非就是:
1.安全感。不知道別人怎麼樣,我就是睡覺一定要在床內側,面朝牆,把身子蜷縮成一團,而且睡覺必用被子蒙頭,無論冬夏。(現在好多啦)2.缺乏愛一個人的能力。
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
對家、父愛母愛等詞沒有概念,中學時期寫這類作文時咬破筆頭也憋不出來,所以就算是大學選擇了離家兩千公里外的遠方,也從來沒有體驗過想家這種情緒。不在家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緒,懂事後就一直是平靜冷淡。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就是一個人,所以任意來去,反正孑然一身,到哪都是一樣。在交友方面,看似每天臉上掛著笑,與人人都交好,實際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內心的冷漠疏離。
不願意主動加到一個圈子裡廣交朋友,覺得是件費精力的事。不太熱衷女生間轟轟烈烈的青春與友情,嚮往君子之交淡如水。感情慢性病患者,很難喜歡上一個人,就算一瞬間冒出了喜歡,那也僅僅是曇花一現,不得長久。
不敢去開始一段戀愛關係,沒有信心去經營一段美好的感情,總覺得會被這種性格的自己搞砸。3.自卑。
擅長自我否定,悲觀主義者,沒有幹勁去追求一些東西,容易妥協,和自己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算了吧。」其實我是單親還窮,父母離異後還有很多矛盾,還經常牽扯到當時還年紀尚小的我。
比如初二我媽不願意給撫養費了,我爸讓我自己去要,我媽說要和我斷絕母女關係什麼的。諸如此類,還挺多的。但很奇怪的是,我自動屏蔽掉了一些東西,比如他們那些事兒扯到我,我就會想:「你們倆的那堆疙瘩事兒幹嘛扯到我?干我屁事。」我的思想也一直與他們說的「要懂事、要聽話」背道而馳,因為我一直覺得懂事的孩子沒糖吃[攤手]所以我到高中畢業,也沒體驗到多少自卑的情緒,所以說懂得自我排解還挺重要的。我媽和我說過,大學裡遇到好的男孩子可以主動去追。我當時聽著只覺得好笑,我當時也不會想到,現在的我,遇見喜歡的男孩子第一感覺竟然是「我配不上」。可見有些東西還是刻在骨子裡的,會隨著後來發生的一些不太愉快的事,像氣泡一個個冒出來。希望以後會好起來吧。
我最近情緒就挺不好的,衣服換來換去就那麼幾件,情緒排解來排解去也都是壞的。(我每年都會有這種情緒極度消極期)
我有時候會想,我爸媽如果不離婚,不說精神層面的東西,只說在物質方面,家庭條件可能會好一點,那麼我很多情緒就不會有。
那些小時候沒得到重視的特長,說不定會被擺到檯面上,商議一下培養的可能性。我現在也不會有這麼的意難平。而寄人籬下的那些不愉快的往事,也不會在我腦海里存檔,導致我現在點開那個文件夾,還能象徵性的紅一下眼睛。而我每年放假回家只能住各種親戚家、那種沒有家的落寞,或許也不會有。但是也只是想想啦。最後借用李誕的一句話:開心點吧朋友們,人間不值得。(之前想說什麼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但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還是算了吧。)………………………………我是分割線…………………………缺一個公平的社會認知。
你們有沒有想過一天到晚說單親的孩子不好不好,這個不好到底有多少是來自家庭本身,有多少來自社會的看法?
我就說吧,假如這個社會就是實行單系家庭,就是一方帶孩子,是主流,還有沒有這麼多單親孩子有問題的說法。假如有那麼幾對家庭非要秀恩愛兩個人一起帶孩子,就那些單系家庭的唾沫星子就能讓他們不正常你信不信。但凡稍微對生活,對他人家庭有點觀察和了解的人,都不會問這麼懶惰的問題。
任何人身邊都會有很多單親家庭下長大下的孩子。
你會發現他們,性格迥異,雙商迥異,興趣愛好也迥異。就算是同樣家庭長得的雙胞胎,他們日後成長的性格可能差之萬里。基本上來說,單親家庭不是關鍵。
關鍵是環境的影響。比如父母就是環境。父母是個怎樣的人很重要。品德如何,修養如何,雙商如何,這個最直接影響孩子。我見過有單親家庭下長大很優秀的孩子, 也見過幸福美滿家庭下孩子出來的壞孩子。
重點是父母是怎樣的人,懂不懂教育很關鍵。父母和家庭基本能決定一個孩子的一半的命運。但另一半,就要看後天的造化了,運氣好,可以遇到貴人,遇到導師,遇到學習的機會,遇到長見識的機會讓自己超越。
這都不好說。我不認為一個單親的孩子缺什麼。
每一個人都在不斷的自我完善,走向自我成熟。而心靈成熟沒有終點。總結,你是個怎樣的人,會受到父母加上後天遇到的人和事的影響。
至於你缺什麼,這個是個偽問題。每個人都缺一點東西,不然的話,就不會去追求了。如果不缺,就不會有慾望了,就不會去尋求滿足了。1.缺被平等看待的目光和被理解。
自認為無論以地域、性別、人種看待一個大群體都不客觀。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懷以不同目光的人意識到了,而受此影響的人也可以意識到並且更拚命的去改變。以此來判斷一個人「他心裡陰暗因為單親」「她那麼高冷因為單親」有失水準。
甚至有時候不理解來自於自己的父母。我在遇到因不自信帶來的難題時求助於父母,我的父母脾氣急躁,在一聽到自己孩子不自信的時候是先責問我有什麼可不自信的,你畏畏縮縮的樣子很讓人不喜歡。不僅不自信反覆循環,因為不被父母理解也不願意再去求助任何人了。自行消解。
會特別喜歡身邊溫暖對待他人的人,會不自覺的靠近這樣如太陽般的人,會特別想成為這樣散發魅力的人,會覺得自己很清楚自己成為不了這樣的人。
心裡沒有太多的愛,有一點來自外界的愛就變得貪婪,還怎麼去給予他人愛。2.缺對自己也可以被愛的認知。
不否認單親對個人的影響,一定也有很多人可以意識到,單親總會缺失某位角色在人生中的參與感。像跟媽媽長大會對男朋友/男性角色依賴程度極高,因為人生中比較缺失來自男性的愛。
尤其在戀愛時會更加顯著,反覆的不敢相信自己被人愛著或者對方一件小事情就可以聯想到不愛的結論並因此而反覆求證。換句話說就是「你愛我嗎」「你不愛我了」「你這樣做不是不愛我還能因為什麼」因為這是一個過於驚喜的依靠,像流浪狗得到了一根肉腸,太小心翼翼也太想狼吞虎咽。也就更加不懂如何和自己的另一半相處了。
不過通常願意慢慢引導你,耐心帶領你克服這一點的較為成熟的另一半可以把這個特質化解掉。
3.對於婚姻更加恐懼和排斥,認為婚後感情一定會減少。
然而其實,排斥的背後是過多的對婚姻的希望,才不敢輕易冒險。因為已經承受過一次不是來自自身的婚姻失敗的結果。
而如果邁出了這一步,是相比於大多人來說加倍盡自己最大努力去經營一段婚姻的。這是一個自小的願。「人終究會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擾一生。」
:)只是希望,如果你會因此而被影響,希望你可以像願意尊重你的人一樣,帥氣的接受不理解你的性格而離你而去的人,沒有人有任何義務幫你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只是就算一切都是你的努力為準,也願你遇到一個願意幫助你的人,溫柔的陪你把你厭惡的這個自己趕走。你可以被耐心的教會怎麼接受愛,怎麼愛上自己,也就愛上了世界。高二,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略帶倦意,班級里很安靜,老師清朗的聲音回蕩在不大的教室里。
忽然,走廊上傳來一陣腳步聲,隨後就看見一道人影唰地掠了過去。之後是老師的喊聲「快跑」。
班級里昏昏欲睡的同學紛紛驚醒,都朝門外看去,接著是另一道人影,跟著後面,也是風一般地掠去。
再後來,隔壁班級的班主任,也是我們班的英語老師,她跑出來,拍著起伏不定的胸口,驚慌無措,對著樓下大聲喊,W,你站住。
學校這麼大的地方,凡是驚起一陣波瀾,必然會掀起一片漣漪。
事後,我們才得知,7班的一個男生W拿著砍刀沖向了我們隔壁班也就是12班,去砍另一個男生X。
當時他們班課上到一半,行兇的W衝進去,班級里50多個人,他一時沒認出X,他大喊,X你出來。
趁著個功夫,發愣反應過來的英語老師立馬衝上前,從背後死死抱住他,然後班裡幾個男生也反應了過來,也上前攔住他,然後英語老師說,X,你快跑。
X反應也很快,立馬從後面多門而出,從走廊跑下樓;之後W掙脫了老師,提刀發奔而去。
之後結局還好,X沒有受到傷害,W也被相關人員帶走。
了解之後才發現,行兇起因是——X談了一個女朋友,感情很好,後來W不知怎麼看上他女朋友了,然後追求;中間有段時間X和他女朋友鬧彆扭冷戰,然後W和他女友就曖昧了還是吃飯還是怎麼回事。多數只是坊間傳聞。具體我也不清楚。
後來X和他女友和好了,W不幹了,提刀去教室里砍人。
這事發生在我上高二,X和W我都認識。
X是我初中班級的班長,品學兼優,人很踏實,也很上進。我初中和他交集不深,但是作為我們班級三年的班長,總體還是風評很好,人緣很好,大家都很喜歡他。
W是我高一時的同學,高二分科分班就不在一個班級了。雖然我和W只做了一年同學,但是他坐在我後排坐了好幾個月,相處有些時日。
他是個單親家庭的男孩,一個有時候行為表現略微奇怪的男孩。
剛升高一,開學分座位,他就坐在我後桌。
剛開始,他很害羞,不愛言語。他同桌恰好是我的初中同學,我經常找他同桌聊天,後來也和他漸漸熟悉,也愛打鬧。
我的同桌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大眼睛,明眸善睞,有點冷傲,有時暴躁。
這個W,和我們關係很熟了以後,就開始稱呼我同桌為大老婆。
同桌性格冷慢疏離,不搭理W;後來W就喊稱呼我為小老婆。
我性格喜人,我只是對他說,我有老公了,你不要亂喊,小心她打你。因為當時我們班級里有個女孩子,女漢子類型的女孩子,經常喊我小老婆小老婆。。。
W下課的時候經常請我和我的美女同桌吃零食,我同桌是不理他的,我倒是不客氣,拿了之後分給同桌一起吃,再還給他。W就會說,小老婆小老婆,你喂我吃嘛。
我說,喂你個頭。就扭過頭不理他了。
有時候上化學課的時候,W會在後面戳我,遞給我一本化學筆記本,上面寫著,小老婆小老婆,你幫我抄筆記吧。
我在他的筆記本上畫個鬼,然後還給他。
他有時候會嗲嘻嘻地伸出手,說,抱抱,小老婆,過來抱抱。
我就一跳老遠,我說,去抱你大老婆。
他就對他大老婆說,要抱抱。我同桌脾氣不好,基本上就狠狠罵他,然後讓他有多遠滾多遠。W就熄火了。
冬天的時候,他會牽著我的圍巾說,小老婆,天氣好冷,我也想戴你的圍巾。
我就嗆他,我說,你上吊用嗎?
有時候晚上他會給我打電話問作業,我說,你能不能上課好好聽???夢遊嗎???
他皮膚白凈,個高,清秀,有時候講話聲音嗲嗲的,平時愛穿顏色鮮艷的衣服,愛用餐巾紙,指甲修的平整,下課的時候喜歡圍繞著女孩轉,很少和男生勾搭。所以男生也覺得他娘炮,很少和他玩。
我就經常看見他坐在座位上看動漫,或者是趴在走廊桿上發獃。
有天下課,他心情不是很好,默默地站在走廊上。我在和我的小老公打鬧,見他呆萌呆萌的,我走過去,拍拍他,我說,是不是來大姨夫啦?
他忽然就轉過身伸出胳膊,把我抱住了。
從那天起,我就沒理過他。
W見我不理他,就找我同桌,我同桌那時喜歡一個高年級的男生,長得很帥,像韓庚;W知道後,就嚷嚷要去打他;同桌說對W說,你要敢動他,我弄死你。
W不吭聲了。又來找我。
元旦的時候,他在紙巾上寫了一封道歉信給我,我也沒看,就扔進垃圾桶了。後來我覺得我做的有點過分,就把他的化學筆記本拿過來,給他抄筆記,我們就算和好了。
從那天起,他依舊每天給請我吃零食,每天仍然是大老婆長小老婆短的。
有天我問他,你有幾個老婆?
他抬起眼皮想了想,說七個,Z(我同桌)是最大的,你是最小的。
我哈哈大笑,我說,你學韋小寶嗎?不過是不是她們都像我們一樣,不搭理你。
他不吭聲,算是默認。眼神暗了暗,有點失落。
期末開始成績出來那天,他說,小老婆,你放學等等我,我請你喝奶茶。
我說,不,我要回家打遊戲。
他說,你就等我一會。
後來,我就端著奶茶和他走在學校後門。我問他,這個大好的日子幹嘛不回家。
他說,他考的不好,怕開家長會他爸發火。
我說,那你讓你媽來。
他說,他爸媽在他出生就離婚了。
我說,那你喊你奶奶來,不識字的那種奶奶。
他輕輕嘆了口氣。
高一下的時候我們換座位了,他的大老婆同桌為了高年級的男孩不停自殘,胳膊看著揪心。
W也不坐在我後面了,只是看見我的時候,還會喊一句,小老婆好啊。
我也在渾渾噩噩的為分科考試忙碌。
高二分班了。很少見他。
他也不再亂喊我名字。
直到那個下午,在走廊上聽到他的名字被尖銳地叫起,W,你站住。
才從恍惚的記憶里想起他。
砍人未遂事件,給整個年級都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他被記了處分,依舊上學。
同學們很快就慢慢淡忘了這件事,我也是。
再後來,他在做什麼,在哪裡。
了無音訊,泯然於世人。
只是事隔經年,想起這個靦腆又偏執的少年,心中不免一驚。
有時候我也會想起,15歲的自己,不諳世事,不懂人事憂愁。
那個缺愛又憂愁的少年站在我面前,心中敞開的一個巨大而寒冷的窟窿,我只是漫不經心地看著。
卻沒有給予一點兒溫暖。
如果,如果那時,我可以看完他紙巾上寫的東西,能夠安安心心地陪他喝完一杯奶茶,能夠在給他抄寫了化學筆記之後再給他講解一下(雖然他化學比我好很多。。。)。
那麼會不會高二那個下午,就不會有一把明晃晃的刀,落在那裡,落在我的記憶里。
所以,從那天起,我再遇到單親家庭的男孩,或者男人,我都不會那麼冷冰冰像把刀。首先,缺少一個完整的家庭。我們都知道家庭是孩子早期經驗的主要發生環境,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有很深遠的影響。孩子的性格、人格發展都是在家庭的環境下發展起來的,家庭環境成為了孩子發展的培養基。而一個家庭中最基本的是夫妻、親子之間的關係,孩子會從家庭成員的關係中學習與人交往的方式,併產生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母中一方的陪伴,便缺少了向父親/母親學習什麼是女性/男性的機會,也缺少了如何去與其他的男性或女性相處時的方式以及對他們的認識。因為單親家庭中與孩子一起生活的家長,需要在生活中同時承擔兩個人的角色,這樣就使得孩子對事情的定義、對責任的認識上完整家庭的孩子有了不同的理解,這份不同的認知會在孩子今後的生活中始終深深的印在孩子的腦中。
其次,缺少安全感。穩固的家庭關係和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會讓孩子有強烈的安全感,安全感會使孩子大方、開朗、積極、樂觀、純真、自信。有安全感的孩子不會內向自卑,也不會在人多的時候畏縮膽小,更不會情緒極端化且反覆無常。我們說單親家庭的孩子一定沒有安全感,但不是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都是單親家庭,這一點是要分清楚的。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在成人後的兩性關係中很容易被某一種感覺「一葉障目」,從而導致在這段關係中受到重大的心理傷害。
最後,缺少信任的能力。信任是家庭關係中重要的紐帶,核心家庭成員間是在這世界上最為親密的關係,是孩子信任的溫暖港灣。單親家庭中,孩子缺少家長一方的陪伴,缺少基本的安全感,就使得孩子很難去對其他人產生信任,缺少對他人的信任也會使他在今後的生活中變得多疑敏感,焦慮不安,對孩子將來的人格發展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因此,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少了家人間的關係、缺少了安全感、又無法信任他人,在這樣的生活中,孩子漸漸的失去了愛的能力,不懂得愛自己、不懂得愛他人。相反會變得極端、固執,甚至偏執。
但是我們還是會發現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家長的悉心陪伴下不存在以上的問題,可見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那麼在完整家庭中家長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陪伴的話,那麼孩子同樣會出現以上的問題,所以為了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好,我們家長要對孩子有更好的關係和足夠多的陪伴。缺的是自信。
每個孩子都承襲了父母的基因,性格,長處,短處。
父母的和諧,甚至是相親相愛,令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身上一切遺傳而來的都受到保護和培養,慢慢建立起自我完善機制,可敵塵世風霜。而安全感,快樂因此皆一概而全。
相反若父母交惡,對孩子產生的是自我懷疑,否定,無法良好地自我定位。其患在此。
十二歲時父母離異,至今天隔一方,不相往來。當年他們在我面前數落對方。
我一視同仁,&< 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就是唯一的態度。因為外婆曾跟我說 : 孫兒,以後你要靠自己了,因為你爸媽要用一輩子去仇恨,懲罰對方,沒有空愛你了,別怪他們。自己抬起頭,挺起胸。。走自己的路。我聽進去,記得住,做到了。。
好想外婆,過陣子重陽節,買上她老人家最喜歡的荔枝,番薯糖水,為她點一注清香。
以上。缺你們把他們當成正常家庭的孩子看待。
我就是單親,大家覺得我好像很開朗很樂觀很陽光,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的內心有多麼冷
看了好多回答,有些感慨,可能是單親家庭都有一些類似的地方。
我爹在我4歲的時候出軌了,然後爹媽離婚。我爹在法院判決的時候說,不要我。據我媽講,當時我媽意思讓他先帶我兩年,等我媽條件好一點的時候在把我接走。然而礙於我爹新歡的阻撓。我爹並沒有答應。據我伯父,也就是我爹的二哥意思,他當時跟我媽說收養我,畢竟,我爹那個家族在現在看來也算是個條件非常好的家庭了。然而我媽也沒有答應。所以,我媽就帶著離婚後分到的幾件破傢具,帶著我回到了外婆家。5歲提前上小學,按照我媽的意思,問我爹的所有問題,都以「他被車撞死了」回答。懵懵懂懂的孩提時代,差不多就充滿了這些問題,以及我媽對我學習成績無比期望中渡過。當然,離婚這事兒,對我媽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以至於這種對學習成績無比期望,希望我能出人頭地的心態,開始變得有些極端了。以至於她對我的教育始終停留在棍棒之下。所以,我也是一個號稱被打到大的孩子。反正不聽話的時候,打一頓就好了。後來長大一點,我媽就慫恿我去我爸那要生活費,93年離婚,法院判每個月50塊錢的生活費,半年付,我爹都能拖欠。我媽臉皮薄,所以只有我去了。當然,本屌可能天性上繼承了我爹那種糊塗腦子,再加上仍然對法當年判決時候我爹的表現耿耿於懷的我,還是去了。大概本屌又繼承了我爹當年還算帥氣的面貌,在我爹家裡還算得寵,奶奶,爺爺,幾個叔伯都很關心,這使得本屌的虛榮心膨脹,也干出了一些惹得我媽不高興,甚至恨不得打斷我的腿的事情。不記得的哪年放假,我媽送我去我爹那,我爹可能心情好,買了好多新衣服,吃的,玩的,收假送我回我媽家,我抱著車門嚎啕大哭,捨不得他走。本屌只是單純的捨不得遊樂園,還有吃的啊。然後我媽當著眾人的面,罵了我一句下賤。雖然本屌腦子糊塗,但好歹知道下賤是什麼意思。鬆了車門,目送我爹離開,自己坐在老屋門口的石凳子上黯然神傷。我還記得當年我晚飯都沒吃上。能怎麼辦?所以你需要一個外婆。感謝外婆。在長大一點上高中,時不時的還要去我爹那加加餐,我爹年齡其實比我媽大很多。我上高中的時候,我爹應該已經50多了,舊社會體制下雖然有個鐵飯碗,但對於高速發展的現在,也只能夠他自己。我時常在想這個問題,那個周末吃完飯就在沙發上打瞌睡的發福的中老年男人,當年為什麼不要我。後媽?嗯,當時還挺流行這個詞的,後媽虐待小孩,後媽的小孩才是親身的之類的事情,到沒有在我身上出現過。大概是我覺得她可有可無,她覺得我可有可無吧。我一直喊她阿姨,過節吃飯,桌上總有人慫恿我喊她媽,這個到是真喊不出來。我哥,同父異母的大哥,改口喊她媽好多年了。每次只要桌上有人起鬨,就有人逼著我喊。可是本屌做不到啊。好在,她也識趣。再後來高中畢業,出門上大學,就再也沒回去過那個家了。總的感覺,好像那個家對我而言,真的可有可無。換個角度說,我對那個家而言,也應該是這樣的。所以要說單親家庭少什麼?
我還真就說不清楚。放學沒人接啊,家長會老師老問你爸爸去哪兒了,甚至還有當時暗戀的女生開玩笑說你爸爸都沒有之類的。回想一下,缺少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總的來說:就是心靈上的缺失!
缺失健全的家庭環境和教育,缺失完整的成長經歷,缺失父母雙方的教育方式,缺失部分家庭人格的建立。對同齡孩子唾手可得的東西,無比奢望。但本屌可能受上天眷顧,雖然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都比較多,但總的來說,還算勉強找到了彌補這些缺失的方式,但也只能是彌補,不能替代。這種缺失,是一種永久的缺失。但是這也帶來了一些好處,起碼覺得世界仍然是美好的。所以,朋友問起這事來,也能夠坦然面對。祝願各位單親的同學們,都能找到彌補心靈缺失的方法。從小生活在離異家庭的孩子,長大了是真的不清楚一個正常的三口之家是如何運作、每個人都是如何自處的。這也導致了在二人親密關係中,不知道該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一不小心就會用力過猛,太過卑微,反之又可能會被對方指責「你根本不愛我」。在我偶爾接觸到朋友一家幾口人其樂融融的場景時,會不自覺的觀察,想把自己帶入其中。
然而並沒什麼用,我還是不懂。缺錢
極度的自卑和自負
只喜歡火車卧鋪一樣的床還想貼著牆睡該懂得都懂,不該懂的都知道無比敏感輕微的社交障礙不太懂怎樣去愛一個人,感覺失去了這種能力渴望自由,希望活的洒脫表面上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稱兄道弟,其實心裏面埋不住的嫉妒知道別人幫你了是情分,要記住,以後都是要還的更愛和同類呆在一起大概是同性戀吧------------------------------
這麼長時間了就再寫點吧:比起其他承諾更想要經濟獨立不相信婚姻,恐婚絕症晚期不想要孩子,不是害怕生育,而是害怕無法承擔起一個生命的責任幫與不幫,是情分是本分,別要求其他人害怕自己成為累贅,不想麻煩別人想一個人養一隻貓,揮霍餘生於我而言,我想是退路吧。
五歲的時候父母離異,雖然他們沒有再婚,但是有一起生活的人。
我小學的時候跟爺爺奶奶一起住比較多,初中大概在爸爸媽媽姑姑家輪著住,高中在學校附近租房子,跟姐姐一起生活一陣子,後來姐姐結婚我自己住,然後就是大學到現在出國。我沒因為父母離異經歷過太悲慘的童年,比如被繼父繼母嫌棄,父母對我置之不理等,我跟我父母的關係一直很融洽,甚至跟對方的另一半關係也很好。我對他們有另外的人一起生活這件事情的態度是誰來我都歡迎,誰走我都歡送。
但是我明確的知道一件事情,不管在哪我都是一個客人,我沒有家。
因為跟著爸爸,我爸賺錢所以我沒有什麼寄人籬下的心情。但是我不會隨心所欲,不會因為今天遇到什麼讓我不開心的事情回家就臉色不好,不會因為今天不舒服吃完飯就不張羅收拾桌子洗碗,慢慢學會察言觀色,讓彼此都開心。我記得小時候,很多書中都會描寫家是港灣,可是我從來體會不到,對我來說,家只是一個留宿的地方,跟宿舍,酒店沒什麼區別,所以我也算處處無家,處處是家。
現在在國外,剛剛找到工作,一個人在外面不容易,但是我從來沒想過要放棄。有人問過我你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我說可能是因為覺得無路可退吧。最高票答案就是正解。那些說失去了自信,愛人的能力什麼的,很大可能都是扯,那是「你以為自己失去了那些東西」。這個問題必須是「父母離婚的人缺少了什麼」,而不是「父母離婚的人相較於父母沒離婚的人缺少了什麼」。有些父母天天打架或者二十年一個屋檐下沒說過話的那倒是沒離婚呢,就不缺愛不失去自信了?
人越覺得自己是什麼樣,就算你本來不是那樣,你也會變成那樣。這個是有很多證實的。
首先你自己一定要破除「我父母離婚了,我缺愛,我和別人不一樣」這種想法,不管別人會不會給你貼標籤,你自己不能這麼想。
父母離婚沒什麼不好,我獲得了十多年自由成長的經歷,簡直是棒到不行,讓我變得無拘無束,擅長獨立思考,不容易受到他人影響,而且有很強的同理心,簡直還有數不盡的好處啊。當然,確實是和紙老虎戰鬥了很久,但我已經贏了。現在很輕鬆。至於我失去了什麼,我又沒見過我失去的那些東西,我怎麼會知道我失去的東西是不是我想要和需要的?現在已經完全不想這些事了。推薦閱讀:
※現在心裡很亂,生活在一個比較悲劇的家庭中,我應該跟我爸爸斷絕關係嗎?或者應該輟學嗎?
※單親家庭的女孩有著怎麼樣的性格特徵?
※父母在家吵架、形同陌路對孩子傷害大些,還是離婚對孩子傷害大些?
※為何大多數人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有看法並認為他們將不擅長過好自己的人生?
※如何與單親家庭成長的女生交往,單親家庭的女生有什麼心理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