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於愛好讀書的你來說,「豆瓣讀書」的功能夠全面了嗎?

豆瓣讀書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包含整理已經閱讀的書籍,書籍評論,書籍購買等一系列功能,是否已經滿足各位愛好讀書的朋友的需求呢?

豆瓣讀書≠豆瓣閱讀


我只想說,豆瓣猜和圖書250弱爆了。

兩年前圖書250還能看,發現了很多好書,現在幾乎成了暢銷榜,《悲逆》這樣的排在前幾位。幾乎不看了。

豆瓣猜什麼原理一直沒搞清,以前還給我推薦《古格拉群島》、《巨流河》這樣的好書,現在評分5點幾的書都給我推薦的,亂七八糟的見都沒見過,我可從來沒給評分那麼低的書好評過。讓我懷疑它純粹是按興趣推薦的,用戶評分什麼的直接忽略?

一本書下的豆列推薦也很渣,比如一本歷史書,它推薦的豆列往往是「大學四年讀書清單」,「閑著沒事讀讀書」,根本發現不了關於歷史的好書。

可能我太閑了,關於書籍的整合不太滿意,做筆記在網頁上很麻煩,不過有個app叫賭書潑茶,類似於豆瓣電影,可以做筆記哦。


我覺得從我個人角度已經夠了。我是那種從手頭讀過的書去拓寬閱讀範圍的人,或從作者,或從書里提到的作家和書,或從出版社,再或者從領域或者逛書店。這樣下來書基本都讀不過來了,沒什麼必要再去排行榜上安排閱讀目標。在豆瓣讀書更多的是看書評,豆友之外,就是標記完自己的已讀之後翻翻熱門書評看看其他人的消化。有的時候也會根據推薦或者標籤去無目的看一下有哪些好書可以列到閱讀計劃里,一般是綜合各種消息來源來確定自己接下來一段時間看的書。豆列看的都少,自己讀書又比較有限,也不好意思創建豆列獻醜。但碰到新的有意思的豆友和隱身江湖的大牛,會特意去看ta的讀書頁面去看ta都讀過哪些書。

我理解豆瓣自身在讀書的運營和發展上可能希望把目前已有的大量的優質資源推向更多用戶,從而向各種電商導流量。但對一般讀者來說在閱讀上消耗的時間應該遠高於在豆瓣上。對於大多數讀者而言,使用豆瓣讀書更多的是消費內容,而非生產內容。當然,書評聖手不在此列。

對我而言,豆瓣讀書作為大豆瓣的一部分,和其他豆瓣產品共同展示豆友愛好和虛擬人格。所以,從工具性上來說,豆瓣讀書的功能已經非常完善了。至於跨產品的數據挖掘和推薦演算法的問題,超出了問題範圍。

PS:我一般是先看書後看書評的,但我身邊有朋友是先看書評再看書,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讀者使用豆瓣讀書的方式應該略有不同。當然,在完全沒有經驗和知識儲備的領域,我也會先看書評,然後可能會去深入書評作者去看ta的「已讀」,然後再去買書來看。

以上。


曾經啊……我聽過一個PM培訓的課(當然我本人並不是PM),主講人曾經說過,你不要問用戶「現在還有什麼功能你想要,但是還沒有」,因為用戶自己根本想不到那些功能,你要為用戶製造新的功能。就好比馬車和汽車的故事,在汽車發明前,人民群眾只是希望馬能再跑快點,永遠不會提出「我想要汽車」的概念。

好了言歸正傳。其實豆瓣讀書的功能現在主要就是兩個用途:

1.標記想讀已讀在讀(包括購書單功能)

2.看書評,發書評

而這兩個功能,都必須和社交(也就是豆瓣廣播)結合,才能發揮作用。有點類似朋友圈的「曬」,只不過更高端一些而已。很多豆瓣用戶,一上去標記一堆書影音,結果發現沒人關注自己,標記的興趣就急速下降了。

而書評,現在上豆瓣的人比較多樣化,很多書根本沒什麼書評,也沒什麼參考價值,可能都還不如亞馬遜上的評價來的實在,有參考性(也可以理解為,在豆瓣寫書評能獲得的代償太低了,大家都不愛寫了)

說點實在的吧。雖然個人真心不喜歡「場景化」這個說法,但是我覺得這裡還是可以再提一提的。

很多人抨擊「猜你喜歡」,因為它永遠 猜不中。為什麼猜不中呢?因為它不知道你現在心裡想啥啊對吧……我覺得豆瓣也是時候把這種文藝小清新的「猜」式功能取消,換成點實用的了。

舉個例子,一個大學畢業剛開始入職的產品經理,完全不知道產品經理是幹啥使的,想看點書,對伐?能不能根據「產品經理入門」這個標籤,給出排名前10的書,並附上其它產品經理大牛們的評語和推薦呢(類似知乎的相關經驗),而把一些莫名其妙的水軍和根本不懂產品亂看的人的評論放到後面顯示。

現在的豆瓣標籤都是按風格分類的,這個和我以前回答美麗說某題是一樣的。為什麼就不能增加一些實用性分類呢?比如現在亞馬遜賣的比較熱的書,除了個別雞湯類,其它都是經管實用工具類,但豆瓣就一直走這個莫名其妙憑心情的清新路線,可還行?

再舉個變現的例子,有很多書絕版多年,好多人只能在網上買複印本,還有好多外國小說,國外風評特別好,國內就是不引進。能不能出個眾籌平台,用戶可以支付一點預售款,出版社引進,再版。如果沒成功錢再退給用戶這樣。

我再舉個例子,現在都說大數據。你為什麼就不能根據用戶廣播里的關鍵詞給推書呢?明明有SNS入口,為什麼不用啊?(對,我們要小清新,不要大數據,嗯)

反正歸根到底一句話,調性不對。


我愛讀書,就不用豆瓣


我仔細地觀察了豆瓣讀書的頁面,竟然發現沒有讀書豆列的入口,而且豆列根本無!法!搜!索

豆列只有在查詢具體某一本書時,右邊欄才會顯示「以下豆列推薦」,也就是說,我只能碰運氣通過一本書發現更大的世界。

《創始人楊勃說,豆瓣要變成一個簡單的地方》一文中提到,

豆列背後更重要的變化是,它打破了之前豆瓣圖書、電影、音樂三個垂直領域,加上小組、日記、相冊等等 UGC 功能的分割。

豆列是一個標題裡面什麼都有。豆列裡面既可以是一本書,一個有評論的電影,也可以說是一張照片,關於攻略的日記,就是它相當於將豆瓣里各式各樣的內容都集中到豆列裡面。這個是最大的變化。

你說你要發現興趣我忍了,你說你要多元我忍了,但是那些一心只關注垂直領域的人被你玩死了。豆瓣真正的價值在於熱愛豆瓣的人會留下不斷產出內容,以吸引更多的人來豐富彼此的精神世界,但你無法保證蜂擁而至的人群都會如前者這般熱忱(略像早期的知乎)。

現在用戶雖然能通過導航欄的入口進入豆列,但不能搜索豆列關鍵詞,也沒有純書目豆列的提示。如此,更不要提在一堆豆列(尤其是多數用戶為「馬克」而創建的,沒有推薦意義的豆列)里尋找感興趣,並有價值的那一個了。

有時候我在意的不是一本書被多少人推薦過,評分有多高,而是理想中的豆瓣讀書該不同於圖書館的一排排書架,讓人望不到盡頭。

能有一盞燈指引我,該多好啊。

P.S.

1. 基於豆瓣的書單「讀遠」是在做的……

2. 知乎上那麼多書單,用評級豆列呈現就好了T^T

豆列舉例:

關於史鐵生,「讓死活下去」書單

開智作者群書單

心理書單:踢開心理學的門


自從接觸上豆瓣讀書以後,我每次讀一本書之前都會先在豆瓣讀書上看看評分和評價人數。經過不斷的標記,養成了堅持讀書的習慣。

豆瓣讀書教會了我三件事情:

只讀正版書;

買書選最好的版本;

選作者的代表作。

作為一個四年的老用戶,下面開始說說豆瓣讀書的功能問題。

1.你是不是要找死

例如,我很喜歡張鳴的《重說中國近代史》,想看看他有什麼其他好看的書,搜索「張鳴」,我們看到的是這個

真是日了狗了,「長命」是什麼鬼?而且搜索到的都是作者的不知名作品。

2.豆瓣猜不透

推薦的書部分還是不錯的,但是推薦的豆列一個靠譜的都沒有。

3.豆列逗你玩

豆列對於用戶來說很重要,但是無論是豆瓣首頁還是豆瓣讀書的搜索欄里都無法搜索豆列,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

比如我想搜索豆列「豆瓣評價人數超過一萬的中文書籍」,沒辦法只能去百度一下。

豆瓣在做出一些改變,儘管依然不讓人滿意。比如,在分類瀏覽里點擊「歷史」的標籤,可以看到關於歷史的豆列。

4.任性排序

在標籤直達里搜索「余華」,綜合排序的順序有些混亂,既不是按評分排序也不是按評價人數排序,更不是綜合二者的排序。

我們發現,僅僅是和豆瓣電影相比,豆瓣讀書的功能缺失就已經很嚴重了。如果這是因為電影受眾遠遠大於讀書,而豆瓣做出相應的投入預算,這多少令人有些傷感。


豆瓣閱讀APP的翻書動作匪夷所思,卸了兩次。

就翻書這一項就把我弄得沒脾氣了,其他沒緣分體驗,用過的閱讀軟體APP中,豆瓣基本算體驗最差的一個了。

(豆瓣讀書方面現在好像真的只用過閱讀了)


1、希望【豆瓣讀書】app增加書評和筆記的評論功能。

因為我有一個學習小組,是通過豆瓣筆記來發布統一的圖書片段和作業要求,大家通過回復來提交作業。

因為豆瓣的任何一款App都沒有提供這樣的功能,我們一群希望通過寫來將書化為自己的,通過彼此之間的交流的願望,就無法便利的通過獨立的app來實現。

雖然大家通過保存豆瓣讀書的網頁版到手機主屏幕或是乾脆選擇坐到電腦前,但是這都對我們讀書和學以輸出的熱情,大大增加了阻力。

2、希望豆瓣的圖書筆記,能夠增加添加到豆列及標籤功能。

因為我們這群人還有一個始終堅信的觀點就是某一本書只是圖書作者的邏輯,我們要建立自己的知識地圖。

我們會根據興趣,隨機翻看很多的書籍,只是看跟自己現在感興趣的某本書的某一章、甚至某一小節,把自己需要的內容節選出來,深入思考和加工。

而最終那個豆列下的是我們自己創造出的」一本書「。那個標籤下的是我們自己的深挖領域。

李敖在《潭畔尋思錄》中說:

杜甫詩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書的真目的,乃在於」下筆「,」下筆「就是寫寫寫。

光讀書而不寫作,只為消遣或進學而讀書,我是不來的。

更深一步講,我特別喜歡的詹姆斯·巴哈的《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中這樣提到:

記住一百萬個事實,也不會提高我的能力,更不會改變自己。

學習不僅是記住,關鍵是其內在的聯繫和規律;我需要把想法裝進知識框架,推導出將會出現的結果;我需要思考再思考,我需要解決問題,我需要掌握知識.....總之,我絕不能知識反覆的強化知識而已。如此學習,我才能增加知識量,變得更有力量。這就是我所說的」自我建設「,也叫做」自我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我們能成為什麼人,而不是能複述出什麼來。

書只是信息的來源,而最終它是否對自己有用才是最主要的。如果最終它只是變成了一個個豆列里的展品,或是成為從想讀、流轉到在讀、最後塵封在已讀的貨物,就太可惜了。

每個人創造內容從來都不是問題,從小時候的日記,對圖書的輸出也不是問題,小學時就有一個作文種類叫【讀後感】。

那麼如何能讓相互之間的交流沒有阻力,如何讓產生內容能夠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體系,這是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做的事情。

為了答這個題,特意再次下載了【豆瓣讀書】app,要是不用卸載,可以在手機端寫我的讀書筆記作業就好了。恩,我要去打開電腦,寫今天的作業去了~~~


2年前發的微博,這演算法希望改進了…

ps:我沒有就此墮落啊,真的!


何以笙簫默能評四星你敢信?郭敬明韓寒的書都很靠前,這到底什麼標準?評分有些不信服


豆瓣猜有時候還是能推薦出不少好書的,至於豆瓣250名排行榜…還是算了,何以笙簫默這樣的也能進,醉人不?


沒怎麼用過豆瓣,看書和用豆瓣難道有必然聯繫……


現在我只有在收索電影相關信息時才上一下豆瓣,豆瓣讀書早已棄之不用了。但豆瓣讀書獨有的功能還是不能忽略的。我認為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書摘」和「書評」。還有就是它更像一個記錄庫,你讀過的和想讀到的,自己你的書評。所以它自身性質就是封閉性的,似乎怎麼改進也不可能像豆瓣電影那樣。


信息量太大,不適合閱讀。單純讀書而言,一定是kindle啊,現在電子書庫也很全了啊。根據自己的喜好推送書籍,這功能比梅西還逆天啊…看完一本書都不用思考下一本書該看啥就能找到目標書籍了啊

還有一點現在網路太發達,各種乾貨撲面而來,弄得自己所有乾貨都想看且看了一遍大家所分享的知識,可是最後皮毛都沒學會啊…等到需要用的時候還是要重新尋找閱讀吸收。很浪費時間的。私以為讀書還是要專註一本書,看完,然後寫讀書筆記感想之類的最好。


從來不用,認知品味志趣相投的人的推薦更好,更靠譜


有時候會去看看新書推薦 沒了


我用豆瓣讀書主要是收集自己讀過或想讀的書,簡單記錄一些觀後感,或者瀏覽其他讀者的評論。我覺得整體蠻不錯,我也一直在用,但還是有一些值得改善的地方。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同一本書,不同出版社時的重複枚舉。對我來說,書的內容和作者最重要,哪一個出版社發表、哪一年的版本無所謂。為什麼不把同一本書集合在一個頁面內呢?這樣既簡化了頁面,也統一了讀者的評論。看著更舒服吧。

另外一點是,如果我創建一本英文書,或者用英語評論,在顯示時經常把一個單詞斷成兩行。豆瓣這麼不重視雙語用戶嗎?

最後,如果有一個板塊方便志同道合的讀者交流的話,就更好了。

豆瓣的團隊會看到這些意見嗎?


作為一個不常用豆瓣讀書的人來說,連我都覺得不方便!不過好像說什麼書都能找到的樣子,這點很棒!


起初因為關注了幾位讀書種子,他們的閱讀動態成了我發現新書的最佳渠道。但自從友鄰的閱讀動態開始按日期歸類摺疊後,信息量大減,也就失去了價值。

現在只作為個人管理已讀書籍的工具而已。


理智上我要看的這裡都有了 情感上我不想按著別人的安排就這麼按順序看完了 有時候看書我想像艷遇一樣浪漫 對一本陌生的書莫名其妙地產生性慾 然後我毫不猶豫地把它看光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孤獨的時候,鬱郁不得志的時候特別喜歡去書中尋找安慰?
設計師的職場技巧或規劃知識?
怎樣讓不愛讀書的人愛上讀書?
不讀書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十五,六歲讀像馬爾克斯,卡爾維諾,王小波合適嗎?能從中得到什麼樣的體會?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