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6歲了,幾乎不跟別的小孩交流,家長應如何干預?

這個問題真是困擾我很久了。先說說大概情況:兒子目前5歲10個月,上幼兒園大班,我是獨生女,先生有個妹妹,目前全家只有他一個小朋友。上幼兒園前孩子由我父母帶,上幼兒園後我父母回老家,由爺爺奶奶帶,周一至五晚上和周末跟我們。

小朋友1歲半後,我們就發現他不願和別的小孩玩,看見別的小孩他就繞路走。我們當時請教幼兒諮詢師,她建議我們讓孩子建立固定的夥伴關係。於是孩子外公外婆白天都帶著他跟帶小朋友的家長一塊玩,我們到周末也時常跟小朋友聚餐,但收效甚微。他要麼自己玩,要麼跟大人玩,實在需要跟小朋友說話了,就讓大人轉告。

上幼兒園後情況還是一樣。他沒有表現出不願上幼兒園的意思,每天回來還跟我說幼兒園裡發生的事,看的出來,他對班上的人和事觀察的很仔細。但還是不願和小朋友交流。老師說他一天幾乎都不跟小朋友說一句話,必須大家一塊做的遊戲他也參與,小朋友自由活動時他就到一邊掏螞蟻、自己畫畫或就這麼坐著。

我們平常經常請小朋友來家裡玩,他毫不熱情,偶爾說兩句,有什麼事還是讓我轉告,別人玩什麼他也漠不關心,推他去他也不去。但小朋友一走,他往往又拉著我把別的小朋友玩過的遊戲再玩一遍。他也跟我說,幼兒園裡哪個小朋友人很不錯,哪個小朋友很可愛,我說你喜歡可以跟他們玩啊,小朋友會很高興。他就搖頭說,我懶得跟別人說話,自己玩好玩。

客觀的說,到目前為止沒有見過讓他表現出感興趣的小朋友,甚至幾乎沒見他跟別的小孩直接說過話。但他對大人很放鬆,在幼兒園和老師也說話,去朋友家也和我的朋友打打鬧鬧一塊玩。而且,他在外面幾乎不說話,在家裡卻滔滔不絕,活潑淘氣,內外反差太大。

我們自己分析原因:一是家裡沒有別的孩子,他從小都跟大人在一塊,同孩子接觸少,有畏懼心理。二是老人帶法不一樣。孩子外公外婆比較嚴格,什麼事都必須有規矩,但後來爺爺奶奶姑姑又太溺愛,幾乎有求必應,不管合理不合理,不同的帶法是不是讓他產生混亂?三是他說我公公婆婆的老家話,別的小朋友聽不太懂,跟他溝通困難,我讓他說普通話,他明明會說,但除了老師提問死活不說。第四點我覺得可能是最主要的。我脾氣急躁,一旦他淘氣太厲害就會發火甚至揍他,這是不是也讓他對強勢的人和事膽怯?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刻,他剛上幼兒園的時候,被一個同班的小女孩,姑且叫L吧,撓得非常厲害,整個臉都撓腫了,眼角甚至都充血,老師當時在裡屋,他只要一叫,老師肯定能聽見,但他居然一聲沒吭,後來老師氣的罰L站,他居然對老師說:她是喜歡我才抓我的。現在他上大班了,只要L讓他幹什麼他總是乖乖照辦,不管願不願意。前幾天L甚至在廁所里逼著他看她尿尿,然後把他褲子全扒了,他居然也沒反抗,就是回來跟我訴苦,讓我幫他告訴老師。我很生氣,問他為什麼不反抗,要知道L比他矮半頭,他但凡拿出家裡的潑辣勁,根本不會成問題。他嘀嘀咕咕的說我怕她抓我,太疼了。第二天我跟老師說了這個事,我和老師正在鼓勵他,L正好也看見他,直接橫著眼睛說你給我過來,老師和我就站在他旁邊,他居然還是苦著臉垂著頭走到L那。這件事讓我很挫敗,為什麼會這樣?

這幾年來我們想了好些辦法,帶他跟別的小朋友聚會,報興趣班、合唱團,揀他喜歡的項目組織小朋友一塊玩,興趣班表演節目他也很大方很配合。但是他還是那句話,再好玩我也喜歡自己玩,自己玩有什麼不好,我懶得跟別的小朋友說話。這話我相信是發自他內心的,他的確沒有和別的小朋友交朋友的訴求。他喜歡田地、動物、管道溝渠,一到周末我們陪著他要麼在郊外,要麼在工地,看抽水澆地、水井、管道、牛羊什麼的,一呆就是一天。

但是今年下半年他就要讀小學了,我們越來越擔心,小學一個班80多個孩子,他不願和小朋友交流,又對厲害的小朋友逆來順受,一旦有類似L的孩子出現,他怎麼辦?沒有朋友幫他,孤獨軟弱的小朋友很可能會被所有人排擠欺負,要知道小孩子的從眾心理比大人還厲害。一旦被排擠欺負,他怎麼辦?我們該怎麼處理?這隻能從他自身改變,但目前我們甚至沒找到行之有效的辦法,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讓他願意和別的小朋友交流?


非常感謝你寫了如此多的細節,辦法主要從以下幾個細節入手:

1."他居然對老師說:她是喜歡我才抓我的。"

這句話看得讓人想流淚啊。

你看會不會有這種可能:你火大揍他以後,沒有立刻道歉,其他家庭成員為了緩解氣氛,對孩子說:「你媽打你,也是為了你好啊!你看媽媽平時多喜歡你啊,總是給你買玩具/零食/帶你玩,這次如果不是你***,媽媽也不會打你。」

這種話會發生在很多人很多家庭裡面,大家都覺得正常,但是不代表這樣是對的。

孩子可能會發矇:被揍-&>喜歡我-&>我的錯?大人會覺得:這怎麼可能呢?他怎麼會這麼想?可是小孩子思維會丟失重點,或者只聽進去半句,還可能把任何亂七八糟的東西攪在一起。想想他如果每次被揍,哭哭啼啼的就記住了:媽媽喜歡我,都是我的錯,會不會有可能把這幾件事攪在一起:被揍-&>喜歡我-&>我的錯。

我們都知道/聽說過:很多孩子,都會覺得:爸媽吵架都是我的錯。就是因為我,爸媽才會吵架,才要離婚。再長大一點,小朋友一交流,哦,原來大家爸媽都打架,哦,這就是生活,理解人都有情緒,不搭理他們,愛怎麼打怎麼打,反正離不了。

再回到你家裡,可能你們是非常認真負責的父母,平時對孩子的愛很深,表達的也很好,只是偶爾會揍他,他也非常愛你們,即使偶爾被揍,也不影響你們之間的感情。然後缺失了一塊:從來沒人和他說過揍人不是愛的另一種形式,他又不愛和小朋友交流,不知道別的小朋友在家裡也會被揍。慢慢演變成了,愛我也會揍我,揍我的人就是愛我,攪成一團。

如果有可能有這個因素,解決的辦法: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揍他;忍不住揍他以後一定要及時道歉;誰都不能打你,誰打你的時候你都可以反抗,自我保護。

2.「他說我公公婆婆的老家話,別的小朋友聽不太懂,跟他溝通困難,」

他很可能會這樣想:我為了聽懂爺爺奶奶的話,就去順應他們,大家不會為了和我溝通說普通話,你們為什麼不來順應我?我為什麼和你溝通要說普通話?普通話=親近的人,老家話=不親近的人。

這裡不是指責你家老人不對,而是可能孩子鑽牛角尖了,還沒有即時引導,增加了負面行為。

3.「他喜歡田地、動物、管道溝渠,一到周末我們陪著他要麼在郊外,要麼在工地,看抽水澆地、水井、管道、牛羊什麼的,一呆就是一天。」

這可能是你家孩子的特點,他本來就是個熱愛大自然的人,可能他就是梭羅或者袁隆平。大自然可以讓他完全放鬆,和人交流總是有點壓力。尊重你的孩子就是獨一無二的人,還要繼續多帶他出去玩,去他喜歡的地方,幫助他減壓。

父母及家庭成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去標籤」。任何人不要說,強調,提起:我家孩子就是不愛和別人玩,這句話。類似意思的話也不許說,你們越說,越是貼標籤,他越覺得我就是這樣,我就是一個不愛和別人交流的小孩。

還有時間。他經過了這麼多年形成的一些東西,至少也要花費同樣多的時間才可能去除。千萬不要急,覺得上學之前一定要給他改過來,越急,效果越差。上學以後可以考慮找志同道合的家長一起郊遊,到你家孩子喜歡的環境里,自然的玩,經常的玩。只要找到一個小朋友慢慢變成好朋友,無話到有話,以後就會慢慢變好的。

相信孩子。


個人認為,這麼小的小孩子心理出現了毛病,家長要負100%的責任。

實際上人作為社會動物是有本能的,放棄和同類交流是一件異常痛苦的事。

小孩子的大腦迴路都是簡單的條件反射

1,為什麼放棄人際交往,特別喜歡自然、藝術、機械這些客觀存在的事物。

只有當他嘗試過許多次卻摸不到規律,而且得到非常多的傷痛時,他才會放棄。

對客觀的事物顯得特別好奇,是因為他認為人際交往沒有規律,放棄探索這個領域。

他就像被裝進一個封閉的箱子里,外面不斷的有人拿刀隨機插進來,他摸不清楚規律,所以在被捅了N次之後選擇站在原地任由別人傷害自己。

而正常的小孩則認為刀子不會隨機的捅到自己身上,可以迴避掉,遇到有糖丟進來還可以吃掉。

這種情況的出現,主因是家長的喜怒無常,其次是暴力之後,不解釋。

小孩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情況下家長會翻臉,什麼時候不會使用暴力,什麼情況下會使用,什麼情況下會表揚。

可能你曾經這麼教育過,但自己根本就沒遵守規則,隨意發脾氣導致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完全消失。

沒有規律就沒有安全感,所以他本能的從自然規律上補充安全感。

2,限制太多

如果你的暴力是為了限制他的行為,而且目的是為了自己省事,而不是讓孩子更好。

那麼小孩就會覺得自己如果沒那麼多「事」,就不會有痛苦。

人是有慾望的,你的孩子可能在不停的限制自己的慾望,因為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

「事兒逼」當然會煩到家長,他為了不煩你選擇了逆來順受,而且從被小女孩欺負的現象看得出來,他對外人同樣逆來順受,沒有自己的慾望也對自己不進行任何防禦。

3,他對傷害他的人沒有憤怒。

一種可能是符合第二條,他不想給傷害他的人「添麻煩」。

第二種可能更可怕,這說明他在家庭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被人忽略的,即使有人來傷害他,也比忽略他強。

解決方法:

1,家庭里更多關心。不需要對他好或壞,而是做什麼事都帶著他一起做,增加他的存在感。

2,引導他去陌生的環境進行人際交往,而且要讓別的小孩先對他主動示好。

3,立下規矩,嚴格遵守你制定的賞罰,讓他覺得有規律可循。

4,小孩現在還是幼年,等到青春期的時候,支持他戀愛,是最後一次扭轉性格,變成正常人的機會。否則他成年後得抑鬱症的可能性基本是100%。

他現在有點向無情型人格發展得趨勢。

可能會變成專註於自然規律,漠視人際的變態科學狂魔。

可能會變成兩面三刀,八面玲瓏並存的絕世小人。

可能無情無欲,一生隨遇而安,成功失敗都不在乎。

可能會變成馬加爵那種變態殺人狂報復社會。

可能覺得活著和死了沒什麼區別,都那麼無趣然後直接就自殺了。

另外我想問一句,你們把他生出來就是為了折磨他的么?


這不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綜合症么,與教養方式無關,天生如此,就像有的人是敏感性皮膚,有的人是色盲一樣。

發揮長處,適應外界,與阿斯伯格同行,具體的要家長自己去學習了。

當然你可以去兒童發育門診去看看,他們的經驗比較豐富。


題主描述了很多,顯然您對於孩子的事情很是焦慮,從最後一句中也可以看到您希望有一個方法讓孩子自身能夠改變,去消除您以上描述的所有的問題;

但您要明白兩點:1孩子的問題有時其實是我們認為的問題;2孩子身上的問題來源於她的家庭,她的父母;

1孩子願意自己玩,這是孩子自己的意願,她能從裡面找到自己樂趣,這就挺好;每個孩子的發展是不一樣的,有的內向,有的外向,沒有好與不好之分,關鍵在於作為父母我們的認知是否在期望孩子是什麼樣子的,孩子先天比較內向,父母期望孩子外向的,於是刻意創設環境逼迫孩子做出改變,那麼結果是孩子和父母都會特別痛苦。所以在這裡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思考自己的認知,情緒,接納孩子當下的感受,給予孩子持續溫和的愛意表達,孩子願意自己玩兒,而且玩兒很開心,那就尊重他的決定。

2題主給孩子的評價是孤獨軟弱,逆來順受,我可以理解為一種貼標籤行為,當你帶著這種想法和孩子去溝通時,會投射的哦。

現在題主不是做一些處理讓孩子自身改變,而是要從自身開始,一起帶動孩子成長,在幼兒園L抓孩子,孩子認為她是喜歡她才抓的,是否和媽媽是愛我,才打我的一樣呢,在這裡向孩子傳遞媽媽是愛你的,支持你的,然後當你自己能夠控制自己情緒,不急不燥,無論孩子做什麼,是什麼你都能給予她愛的關懷,你會發現一切問題都是浮雲!

所以,感覺你現在著急的不是告訴孩子如何和別人交流,而是調節自己的情緒,告訴孩子不管你怎麼樣,媽媽始終愛你,用行動給予她愛的支持。


你問了這麼多關於孩子的問題,可是沒有一個問對了方向。其實問題最大的,是你自己的行為啊。

1. 現在的家長們有一種非常錯誤的觀念【內向是不正常的,外向才正常】。

孩子是內向性格,但內向性格有內向自己獨到的力量,與外向性格一樣各有千秋(有興趣可以百度ted內向性格的力量)。

但如果你明知孩子內向卻使出你吃奶的勁去逼迫孩子表現為外向,並不斷給他灌輸「內向不正常,外向不正常」這種觀念,你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性格產生羞恥感,開始隱藏自己,主動向你描述幼兒園裡的事這種情況就再也不會發生了。

2. 「她是喜歡我才抓我的。現在他上大班了,只要L讓他幹什麼他總是乖乖照辦,不管願不願意。」

試著把L換成你自己的名字,看看是不是依舊符合事實?

你的孩子已經對這個暴力的女孩子產生了一種感情,把她當做了另一個「媽媽」。而且這個L實在不簡單,「 前幾天L甚至在廁所里逼著他看她尿尿,然後把他褲子全扒了 」,你聽說過sm里的調教么?

建議你找個有能力的人給孩子一些溫和的引導,不然這件事會影響孩子以後的性衝動。

3.「家長該如何干預?」

別先想著干預孩子了,先干預一下自己吧。

你有干預自己「不再脾氣暴躁,不再打孩子」的能力么?

如果沒有,你何來的干預孩子性格的能力?

真心希望你的孩子能有個美好的童年


強勢的父母培養出懦弱的孩子,示弱的父母培養出強勢的孩子。

我覺得跟孩子相處最重要的是以平等的心態去看待他,不強勢也不弱勢。

他不願交朋友,並不是把他帶到夥伴家玩,放到人群中就可以解決的,而是你們帶他的大人呢?沒有經常和發小聯繫?沒有在他面前展示你們和朋友的友誼的珍貴?有些事情不但要嘴上不斷地 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道理,更要在生活中以實際行動來向他證明那些說的都是實實在在正確的。

或許,可以考慮給他生個妹妹吧,人的天性一定會讓他有好的變化。

即使這些都還是沒什麼效果,只要不會產生太嚴重的後果,題主也不必太過於擔心,更不能產生恨鐵不成鋼的情緒,我小時候可能就是你說的L那一型的吧,班上有幾個同學被我"馴化"成"坐騎",每天背我去這去那,跑到我這裡背誦課文,背不出來就學老師 大人拿中指大關節那裡敲腦袋。而現在,這幾個都是我最鐵的發小,他們發展比我好多了。所以,我覺得你已經有這方面的意識了,以後都帶他走走你長大的地方,見見陪你長大的人,說說你們童年的故事,慢慢他應該能懂得有小夥伴的童年才是最珍貴的。

我女兒兩歲半的時候就已經會獨立地走到旁邊不認識她感興趣小朋友面前牽手,擁抱了,我唯一做到的就是她去探索這個世界的時候只要不是危及生命的我都一般不制止,有受傷危險的我會站近一點保護,或許這是我看到的我們這一代陪伴他們成長的父母 爺奶最缺少的東西,這個世界的童年已經被混泥土和鋼筋割裂 劃傷了,他們不能再失去太多。

最後,作為一個還有兩個月就是三歲孩子的奶爸,祝題主放鬆心態,慢慢好起來,想改變孩子重要的是從改變他身邊的人開始哦。

祝好


感覺和我小時候很像,應該也是內向但內心世界豐富的那種。如果真的和我有差不多的想法的話,估計也是很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孩子。別小看了孩子,一個看起來很安靜愛一個人玩的孩子,體內可能擁有最豐富的世界和最響亮的聲音,只是他現在還不清楚如何表達出來。我喜歡一個人玩,因為覺得那些外向的小孩和我處不來,我不喜歡他們玩的東西,他們也覺得我講的東西好奇怪,即便我還沒有機會把我覺得腦海里回蕩著的最有趣的幾個觀點拿出來講過。

但這真的不是什麼問題啊,請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逼迫他改變自己作為內向者的天性,發掘這份優勢。比如他愛一個人觀察別的孩子,我也是,我會在心裡根據我觀察到的細節寫劇本,甚至分析他們之間的關係屬於真心還是裝的(小時候有些女生小團體也挺有趣的)。還有除了遇到願意傾聽他心聲的人,估計他耗時間去社交也挺累的。有些外向的同學看我一個人坐飯桌上覺得我可憐把我叫過來一起吃飯,這時候其實我才最痛苦。跟他們聊不到一起,一個人埋頭吃飯又太沒禮貌,還沒法像一個人的時候那樣暢遊在內心世界思考深奧的問題。。。總是超級尷尬

我也很喜歡自然,喜歡動物,編了很多和動物有關的故事,那時候很有成就感。

不要太擔心孩子沒有朋友,他只是還沒遇到適合自己的朋友,不要強迫,朋友嘛,可以不多,但是一定要是能夠深入了解交心的。如果他遇到了,一定也會去努力的。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舞台,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他的世界比你想像得要寬廣得多。

嗯,當我終於奮力一搏出國後,我突然就被很多人認可了,那種感覺真的很好。雖然我還是更愛獨來獨往,但是只要是我認定的好朋友和我覺得重要的場合我一定會參加的。甚至還有人覺得內向者很酷,因為外向者需要靠外界力量尋求幫助,內向者靠自身的力量更多,所以很多朋友聽了我小時候的一些經歷都覺得我是內心非常強大的人。


好像跟我們有點像啊


家長的個人經驗:

建議讓娃娃參加一些對抗性體育項目的培訓,比如網球(有條件的話)、羽毛球、乒乓、籃球等等,通過體育與小夥伴交流。


好像輕微AS,去諮詢一下兒童行為發育科


應邀!

家裡有沒有事情通過老人轉告他之類的?

晚上睡前講故事,聊天?

對陌生成人對話?

去看過兒科心理方面?

老師建議?


你確定他不是超智商小孩???你確定你能帶領他一起成長?你確定不是因為你太蠢了而無法與他溝通?我從小就覺得我父母挺蠢的,我思考的問題,他們全部都回答不了。。。一直到我遇到了一些超級成熟的同齡人給我答疑解惑以後,我才知道我不是我太幼稚而是我太成熟造成了我與同齡人無法交流


推薦閱讀:

孩子問「我們說保護動物,為什麼還要吃動物」,該如何回答?
如何看待金寶貝、小馬快跑、親親袋鼠這類早教中心?
如何看待「男孩偷拿壓歲錢拒不認錯,父母將孩子留在派出所接收管教」?
沒文化的父母怎樣教養讓孩子,才能讓孩子取得好成績?
小女21個月,還是不會提前預告大小便,怎麼辦?

TAG:兒童教育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