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欣賞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以及理由?

文學作品體裁繁多,隨便答嘍。本人讀書不多,先拋個磚。

選擇答案的時候糾結了一下,在基督山伯爵和阿托斯之間。最終還是選定了《三個火槍手》里真正的主人公,沉默寡言、隱姓埋名、嗜酒如命、沉著冷靜、捨棄身份化名為阿托斯成為一名火槍手的拉費爾伯爵。阿托斯和基督山伯爵是兩個方向的高貴,很顯然埃蒙德.鄧蒂斯的人生軌跡是上行的,而阿托斯從貴族圈墜入凡間。以財富來換取廣泛的文化上和價值上的認同是土豪把自己洗白為高富帥的慣用手段。雖然我很欣賞基督山伯爵的貴族氣質和文武兼修的才能,但是為了表明立場我還是選擇阿托斯。


《紅樓夢》 史湘雲

理由太多,湘雲這個角色集大氣、才情、真實、嬌憨、清醒、從容於一身。

她在書里「蜂腰猿臂,鶴勢螂形」,瘦高挑的身形,並不算美人。

湘雲的美,在於魏晉氣度,名士風骨。

蘆雪庵吃鹿肉,她潑辣瀟洒,說出「是真名士自風流。」回去聯詩時才情大發,幾乎以一當十。

是的,該給她加半句: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我欣賞 並且希望能夠成為《紅與黑》中 於連 那樣的人。

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十分欽佩於連這種精神力強大並且能將信念付諸於行動的人。

我看到了他善於隱忍,將自己澎湃的激情和野心、鬥志轉化成了內在的力量,而這,恰恰是一般人最難做到的。

在我看來,我們習慣於將自己的理想大張旗鼓地展現於世人面前,似乎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能幻想到實現理想的成功滋味,或者說,向別人吐露自己有多麼地努力,以此獲得他人的欣賞,而事實上卻容易成為失敗者或流於平庸。

這種過度釋放的激情是最沒有力量的,要實現理想抱負應該學會隱忍,學會控制這股激情,將激情內化,成為真正有厚度的人。


瑪格麗特 米切爾《飄》中的女主人公 郝思嘉。

這部書,我從小學到高中,看了整整十一遍,應當算是到目前為止對我的人生影響最大的書了。

嗯,是的,我愛思嘉。

這種愛里,包含著純真的少女心,包含著成長的嫉妒與焦慮,包含著心疼與鄙夷,包含著許多的不可排解,包含著希望與無奈。換言之,包含了一切。

郝思嘉真實的赤裸裸,連虛榮和虛偽里都透著一顆真心。

《飄》的開頭,瑪格麗特這樣寫:「那郝思嘉小姐生的並不美,可是極富於魅力,男人見了她,往往要著迷。」讀完了《飄》的人再看到這個開頭,必然會會心一笑吧。

人生進行到現在,18歲,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但一直在追尋,難免頭破血流。 除了生活的一切外。我清楚自己的自私逃避可悲自負,我清楚自己傷害過別人。 我能做到冷眼旁觀,也會在深夜鞭撻自己。郝思嘉不是也一樣。

《飄》終究是個愛情悲劇,是一闋悲涼的文明輓歌,是悲劇呀。

我能理解一段文明逝去的無力,能理解思嘉愛著的「那個」希禮,愛他憐憫他,能體會到他的悲哀,媚蘭的悲哀,瑞德的,以及思嘉想起媽媽時的心情。

但是——

看看思嘉,看看思嘉啊!保衛陶樂,保衛家人的思嘉,享樂的思嘉。這樣可勁兒折騰的人生,旺盛生命力,精明又天真,作死不息,我不覺得這樣不好。或者說,就是要這樣作死不息,生命不止吧。

曾有人對我說:You are throwing away happiness with both hands,and reaching out for something that will never make you happy. 那是一次很悲傷的對話。後來我才想起這句話出自《亂世佳人》,蠻諷刺的,但是,我還這麼年輕呀。

想起毛姆《面紗》里的那段話:我對你根本沒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的勢利,你的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

這幾天重讀《名利場》,看到薩克雷寫利蓓加「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時依然心裡一顫。就像是晴雯撕扇子做千金一笑,就像是《失戀巧克力職人》里艾蓮娜瀟洒離開。

我愛思嘉呀。即使悲劇也酣暢淋漓。


《紅與黑》里的於連。看了3遍,一次比一次感覺不一樣。第一次覺得一個窮孩子靠自己的樣貌和才華好不容易躋身上層社會,最後為什麼毅然決然去死?第二次讀開始從性格方面分析,他雖然出身低下,但卻是如此驕傲的一個人,他崇拜拿破崙,野心勃勃的要干出一番大事。他藐視權貴,即使在追求貴婦與名媛的時候也不曾失去人格。他圓滑虛偽,為了自己的前途拍牧師和老軍醫馬屁,在自己最好的朋友面前也沒表露過真實的自己。他還溫暖善良,喜歡情人的孩子,真心的愛那兩個愛他的女人,無關權勢。這樣的一個人是註定無法和那些權貴們同流合污的。第三次讀,主意到了法國當時的大背景,保王黨們已經日薄西山,革命黨們身居高位卻忙著中飽私囊。兩股勢力相互博弈,受苦卻是普通民眾。而此時他們最怕的就是底層社會裡那些有思想,有報復的青年才俊。於連就是這樣的人,對這兩股勢力沒有畏懼,只有深深的鄙視。所以,要像這些人求饒才能抱住性命,我讀到這裡,覺得要是自己,我也會去死。因為一旦告饒,你就成了和他們一樣的人。


《白鹿原》里的朱先生。


《了不起的蓋茨比》里的傑伊蓋茨比。

書里有這麼一段:「假使人的性格是一串連續成功的姿態,那麼這個人的身上有就一種魁麗的色彩。他對人生具有一種高度的敏感,類似一台記錄萬里之外的錯綜複雜的地震儀器。這種敏感和通常美其名曰創造性氣質的那種軟綿綿的感受性毫不相干。那是一種異乎尋常的永葆希望的天賦,一種富於浪漫色彩的敏捷。這是我從別人身上從未發現過的,也是今後不太可能再會被發現的。不,蓋茨比本人到頭來倒是無可厚非,令我對人們短暫的悲哀和片刻的歡欣暫時喪失興趣的,是那些吞噬蓋茨比心靈的東西,是在他的夢幻消逝後跟蹤而來的惡濁的灰塵。」

還有這樣一段:「他心領神會地一笑——還不止心領神會。這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笑容,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表情,這是你一輩子也不過能遇見第二次的。它面對——或者似乎面對——整個永恆的世界一剎那,然後就凝注在你身上,對你表現出不可抗拒的偏愛。他了解你恰恰到你本人希望被了解的程度,相信你如同你樂於相信你自己那樣,並且教你放心他對你的印象正是你最得意時希望給予別人的印象。恰好在這一刻他的笑容消失了——於是我看著的不過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年輕漢子,三十一二歲年紀,說起話來文質彬彬,幾乎有點可笑。在他作自我介紹之前不久,我有一個強烈的印象,覺得他說話字斟句酌。」

用《麥田裡的守望者》的話說,蓋茨比真是個堂堂正正的人物。


塵埃落定裡面的傻子


冰與火之歌裡面的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

蘭尼斯特巨人,真正的蘭尼斯特雄獅,頭腦睿智,極富謀略,擁有著出眾的才幹與能力。對敵人兇殘,但是對和自己有著類似境遇而遭受歧視的人時常懷有同情之心。

可惜老獅子看透了一切就是在自己的兒子身上犯了個大錯(也是因為一生摯愛的妻子因其難產而死,恨屋及烏吧)。

我唯一的罪便是生而為侏儒


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實在也造作得很了,跟金庸的武俠是一個級別的。我真不知道一部連主要人物形象都存在割裂的小說,阿托斯是怎麼在題主筆下變得如此豐滿的。


傑克倫敦的《馬丁伊登》的主人公,馬丁伊登。這傢伙可以說對我的人生觀影響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福爾摩斯探案集》里的福爾摩斯與華生,他們從未出生,也永不死去,「遊戲開始了」。


謝女神 @貓咪蒲公英邀,我知道你最近在看城堡,不過我的最愛不是卡夫卡筆下的角色……

《睡美人》中的江口老人——川端康成

「年近七旬的江口老人來到一家位於海邊的神秘旅館。在那裡等待他的,是睡得不省人事的少女。在鮮活年輕的睡美人身旁,老人找回了生之喜悅,往事與夢魘卻也紛至沓來……」

川端先生晚年的這部作品,已然脫線到有些變態的地步了,小說中有一個秘密的「俱樂部」,供給老年人尋找「靈魂的鮮活」而用的,把年輕漂亮的妹子灌上安眠藥以後陪老人一起睡,而這個老人可以放心的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別想多了,啪啪啪是不可能的,他們太老了老人們只是觀察眼前這個新生命的每一次呼吸、動作,近距離觀察、撫摸,也不必擔心她有任何反應.

「老去如此殘酷,江口變得急躁,放肆,一個蒼老的軀體依靠睡美人感受著青春,卻顯得這麼可悲可笑」

「即使身體不會腐朽了,靈魂也需要保持鮮活」——《Psycho-pass》

多說無益,如果你但凡體會過靈魂腐朽的滋味,這段文字就會滲入你

以上


哈利波特是我的最愛,看到這個問題就想說一下對這本書的喜愛之情,貌似有點偏題。

還記得是高一的時候,借了本朋友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深深的被那個魔法世界所吸引,羅琳她用文學給世界的人編織了一個童話,有時候我甚至感覺在那遙遠的國服,或許真的有一個充滿魔法氣息的國度。

在哈利波特中,我感受到了親情,友情,愛情。詹姆和莉莉愛著哈利,所以他們犧牲自己也要保護那個幼小的生命,羅恩和赫敏愛著哈利,所以他們跟著哈利出生入死對付伏地魔,斯內普愛著哈利,因為他是他最愛的女人的兒子。(他的死讓多少以前對他恨之入骨的讀者痛心飆淚有木有!)他願意用一生加上生命來保護他。

我看到了書中對另一個世界的奇妙的想像,又看到了現實的影子。書中既有對愛與正義,勇氣與智慧的肯定,也有對邪惡與歧視,背叛與懦弱的否定。這些都能加深我對那個魔法世界的想像。

另外,我覺得這本書描寫的魔法世界非常詳細,霍格沃茨中的四個學院,學校的歷史以及建築概況,羅琳特別為此發明的魁地奇,校歌校徽,還有巫師世界的零食和各種好玩的玩具,各類咒語,都有很詳細的描寫,賦予讀者想像力。

願,各位都有像主人公那樣的愛的力量,面對困難,一直堅持到最後,迎來最後的勝利。

暫時想這麼多,送上一段話,哈親都懂的。

本書

      作為

        獻禮

      分成

    七份,

  獻給:

    耐爾,

      傑西卡,

        戴維,

          肯奇,

        迪,

      安妮,

    還有你——

  如果你

    始終

      忠於

        哈利

          直到

        最後的

      最後。


《老人與海》聖地亞哥

「你盡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我小時候以為這句話狗屁不通,都被消滅了怎麼可能不敗,也不能理解為什麼電視里被打趴街的英雄要一遍又一遍的站起來,做沒有意義的努力。

現在知道,人生本來就是沒有意義的啊,生命不過是為了死亡,世人所認為珍貴的一切不過是老人的魚,但他還是為它拚命奮鬥即使註定失去。

認清人生是無意義的仍努力活下去才是為人的尊嚴。


《百年孤獨》里的阿瑪蘭妲。一生活在無窮的愛意與無法戰勝的膽怯的殊死較量中,最終勝出的是她無來由的恐懼。

感覺和自己很像,沒來由的喜歡。


出乎意料地,寫了一封長信。再寫上一張,我就會停筆,到你那裡去。現在寫著這些,支配著我的腦海的,是今後該如何活下去的問題。以我現在的形姿,要與人比鄰而居是不可能的吧。居住在我當中的污穢動物的氣息,會使人混亂,從內心的暗處勾引出負面的情感。

  本來,一死了之,任其腐朽歸土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但是早苗的孩子絕對無法做到這一點。今後我將帶著這具扭曲的身軀,活在永恆的時間當中嗎?這曾經想過無數次的問題,每當自問,我就對自己不得不走上的黑暗入來,發出絕望的嗚咽。在無人的深山,或森林的暗處,我不得不與孤獨相伴。動物都會出於本能避開我吧。就在日出日沒當中,或許人類將會從地上消失,但縱使如此,我還是必須一個人活下去嗎?孤獨也好、絕望也罷,我以為自己都已經飽嘗,卻絕對不會對它產生耐性,只能任由它侵蝕著我的靈魂。

  我的心中猶如地獄。但是,即使在這乍見之下如同完全的黑暗之處,神明也隱藏了希望。即使是對我這種不見容於世上的存在,神明也準備了小小的救贖。在無止境地墮入無底的虛無黑暗之中,我能夠勉強地觸摸到那道光芒,就如同奇蹟一般。神明的慈愛,是多麼地溫暖啊。

  那是我淪為野獸,傷害秋山的肉體的那一瞬間。為暴力而恍惚而瘋狂的野獸之心,究竟是被什麼樣的力量所阻止了?穿過我的胸口,拯救了秋山的性命以及我的心靈的神聖力量的真面目,究竟是什麼呢?那一瞬間,洋溢在我胸中的,是少年時代的回憶。雪花覆蓋地面,一片雪白的大地是多麼的美麗。祖母種出來的白蘿蔔是多麼的可口。和朋友一起釣鯽魚的小河川,現在也還在嗎?讓父母牽著手一起去的照相館,現在還開著嗎?不,不只是故鄉的事。和杏子小姐、老奶奶、阿博一起渡過的短暫時日,是多麼的安詳。你有如和睦的親姊弟般為阿博講述故事的情景,正是讓化為野獸的我重回人類的關鍵。

  我流浪了令人幾乎發狂的漫長時間。今後,我也必須永遠和孤獨相伴。

  但是,你是否發現到了?你對我說過的每一句話,就像照亮黑暗的一盞明燈。你對我說出的每一句平凡無奇的話語,是這麼樣的溫暖了我的心。每當想起竭力地把我當成一個人對待的你,我就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個人。即使身處無盡的永恆黑暗,關於你的記憶也一定會成為一道光明,把我從迷惘救出。

  現在,我以誠摯的心情寫著這篇文章。

  杏子小姐,我深深地感謝你賜給倒在路邊的我的一絲慈悲。你親切地想要為我安排一個棲身之處的體恤,讓我不得不為你獻上祈禱。

  我曾經是個祈望永恆的生命,使家人悲傷,並傷害了他人的愚昧小孩。

  在往後漫漫無盡的歲月里,我會因懊悔自己的罪過,終致無法忍受痛楚而仰望夜空吧。但是那個時候,你的溫柔一定會拯救我、一定會撫慰我這頭悲傷野獸的孤獨。

  如果我是個人,我想永遠待在你的身邊。再見了,謝謝,願意觸摸我的人。


謝高冷女神 @貓咪蒲公英 邀。我是康莫敵的私人素質導師,他因為亂說髒話素質太差被封號了,所以我幫他回答這個問題。

十分抱歉和慚愧的是,儘管題主寫了這麼個高大上的人物(抱歉,我還沒有讀過大仲馬的任何作品。請原諒我的沒文化。)我卻沒能跟上題主哪怕一點點的腳步,因為我首先想到的是:關羽。

不是那個活在真實歷史裡的關羽(抱歉,我也沒有讀過《三國志》。)是那個活在幾百年流傳在民間和《三國演義》里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秒殺顏良與文丑,過了五關殺了六將的關羽。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並不是我自小樹立的偶像,而是近兩年來才樹立起來的偶像。我幼時便喜讀《三國》與《水滸》不過那時候喜歡的是曹操的「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以及李逵的」去那裡快活卻不好?「後來隨著年齡漸長,看到人更多,發覺曹操的胸懷和殘酷實不是凡人所能企及,連心嚮往之都談不上,只能遠遠的看著,而解憂的東西也實在太多,紅包萬寶路,葉子這些也都能給我解憂。李逵的到處風流快活也只是空想,世間拘束往往並非來自於他人,而是來自於自己。前些年我在國外某箇舊貨市場看到繁體字版的《三國演義》就信手買了一下。等到臨回國在機上毫無睡意,遂掏出一袋花生米,一邊嚼花生米,一邊看《三國》,讀到二爺敗走麥城那一段的時候,心生感慨:忠義二字從此絕矣。想想自己雖然跟忠義二字絕緣,但這個還是可以心嚮往之一下的。所以我最喜歡的文學作品人物第一就是關二爺。

再次請求原諒我的博愛,我還有一位喜歡的人物,是《老人與海》里的那個老爺子,許是跟他認識甚早,小學時候就跟他熟識,他的死磕脾氣也傳給了我一二,跟他也投緣。唯一不太喜歡的就是他那魚腥味,我受不了。

另一位是蓋茨比,嗯,就是那個了不起的蓋茨比,可能每個男人終生都活在一個幻想里,一個對唯一的姑娘的幻想,不管那姑娘里現實里或多不堪,仍是他的夢中女神,是他夢中囈語的常用詞。但是這些也僅限於幻想和夢中,唯有蓋茨比敢於衝破這些幻想,直面慘淡的現實。這份勇氣,我可能曾經也擁有過,不過我始終沒回頭,我是個善於自省和趨利避害的人,所以活的比較辛苦。

《挪威的森林》中的初美也曽給過我感動,擁有著人類最本質對愛執著的姑娘。儘管我自己已經沒有了,但看到這樣的人物出現在書中,我也心生感動。我會極迅速的想到那個陽光很好的下午,那個裊裊婷婷的站在樓梯口的扎著馬尾的姑娘,然後更加迅速屏蔽掉這些想法。初美畢竟自殺掉了。

至於直子和綠子,抱歉,我從高中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沒思考明白。許是我實在蠢。

我另一位喜歡的人物是小說《從未來過》里的主人公「我」。因為這篇小說是我學生寫的,我實在不宜讚揚過多。

就是這樣。再次就 @康莫敵向你們鞠躬 素質低下向你們鞠躬致歉。


《局外人》默爾索。

理由的話用開頭的一句話就可以表達:「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搞不清。」

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愛的人已經去世了,那天我卻異常平靜,連一滴眼淚都沒有掉,第二天該上學上學,該和同學玩和同學玩。

從此之後來自其他親人最多的就是指責和說教,無外乎那些「我連哭都不哭一聲」的原因。

後來連我自己都覺得我過於冷血,覺得我應該為失去親人而哭泣,而悲痛至極,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昆德拉說的媚俗,反正一段時間我是這麼認為自己的。

直到我認識了默爾索,我發現了在他身上,無所謂善惡,無所謂道德不道德,也許我和他一樣,是個荒謬的局外人吧。


傑克?倫敦的半自傳作品《馬丁?伊甸》。如同電影《美國往事》,作品看完也就意味著人生已經過完。

先談情節。不同於一般自傳類作品,《馬丁?伊甸》的情節發展讓讀者感覺符合預期的同時,又讓人感覺完全違背當初的預期。在讀完作品之後,這種感覺尤其強烈。掩卷深思是讀完後的第一感覺,之後是心緒不寧,再是悲從中來,不願再觸及本書或本書內容,但又忍不住再細細品讀此書。

再談結構。讀前半段,感覺此書按套路出牌,不覺有何出奇之處。臨了,才發現正是前半部分的「按套路出牌」,才成功使讀者感到了末尾的「不按套路出牌」。四分之三的篇幅可為第一階段,後四分之一為第二階段。階段之間聯繫緊密,正是前文的「有聲」,才有後文的「無聲勝有聲」。

最後談主題。把此書放到面世的年代,主題顯現得最為透徹——特別從主人公的名字「伊甸」中就能看出。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譯者孫法理對書的深刻的研讀。進入了前面的天堂,但仍懷念後面的天堂;階級的上升是痛苦的——是精神方面的痛苦:新階級的模式自己本身不了解,熟悉之後卻又深惡痛絕;舊階級的模式自己已努力擺脫,十分懷念卻又十分不願再開倒車——尷尬卻又無奈。作品反應的這一點在今天仍具普遍性意義。

讀一本書不一定能改變價值觀。但如果這本書能夠讓你反向思考,讓你重新審視自己已經習慣了的、熟悉了的、已感覺不到但卻又時刻在支配著你的價值觀,那麼,這本書無論如何也要去讀。怎樣確定是不是這本書呢?這件事不能急,第一步便是:先把眼前的讀了再說。


挪威的森林,渡邊。溫柔,沉靜,有不錯的音樂品味,文藝范兒,和處事老道的永澤比,顯得更單純些。總體而言,他和我頗為相似,從他身上獲得了廣泛的共情體驗。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村上春树的《烧仓房》?
JK羅琳在最初就埋下了斯內普愛了莉莉一生的伏筆嗎?
如何評價作者墨香銅臭和其作品《魔道祖師》的營銷策略?
對於《冒死記錄》這本書大家怎麼看?
晉江有哪些作家比較火,求推薦?

TAG:藝術 | 科幻小說 | 小說 | 文學 | 外國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