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類對於未來科技的預期是否過於樂觀?

以前的人們許多對今天的科幻構想在現在看來依舊有些遙不可及,是否可以認為人類現在的預期也過於樂觀? 我覺得就算不看過去,現在的預期也算太超前了。


有過於樂觀的,典型的例子是Star Trek。那裡面設定在90年代已經掌握人類基因改造和深空載人,以至於可汗可以統治半個地球並在失敗後潛逃。後來的幾個系列逐漸把這些時間推後推後再推後。我覺得是冷戰時期航天的飛速發展讓人覺得很快就能搞定這些,誰知道後來蘇聯頂不住了。

當然也有很多反烏托邦的科幻片,那裡面21世紀就人類自毀了。


主要是因為上個世紀產生了太多科技了。所以啊,那時人們根據當時科技發展速度預測,當然會樂觀了。

一戰、二戰、冷戰全在上個世紀。戰爭和冷戰本來就催化科技發展。

現在是資本驅動技術發展的。但資本厭惡風險,所以資本更喜歡改良技術,而不是創造技術。

但上個世紀,最大的風險來自戰爭敵方,資本虧本風險相比不值一提,燒錢簡直算不上什麼,最大的風險來自敵方。所以要拚命地創新,發展新技術,指不定敵方就創造出什麼厲害武器,厲害科技把你打敗,讓你跪下唱征服。

你看看現在大部分科技產品,什麼微波爐、手錶、飛機、飛船,等等全都是上個世紀產生的。

現在承平已久,有核威懾在不敢世界大戰,也沒有冷戰,哪裡會拚命創新。

資本厭惡風險,所以現在更傾向於改良技術。

就好像現在可控核聚變,需要投入資金很多,但收益卻很不明朗,永遠的估計五十年,現在各個國家都不太願意再燒錢投入了,據某核聚變專家說,國家都不太願意燒錢了,未來20年是可控核聚變最後黃金期,如果再沒有一個可行的示範堆的話,那麼核聚變將會失去和其他新能源競爭的優勢,被冰封起來,直到星辰大海再解凍。

但同樣是核能技術,你看上個世紀,愛因斯坦自己估計,要利用核能恐怕還要好幾百年,但美國為了防範德國,要先於納粹德國造出原子彈,拚命地燒錢,投入科學家,搞了一個曼哈頓計劃,花了3年就研製出來原子彈。僅僅3年啊。

與現在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各國互相推諉,不太願意投入資金,真是形成鮮明的對比。

現在本來就是資本驅動技術發展,但技術本來就是有風險,那麼資本更有可能去哪?去一些很明確有產出的地方。比如投入發展已久的IT行業。可能一兩年就回本了,互聯網行業動輒估值幾十個億。

唉,核威懾在,世界大戰是不可能了,冷戰嘛,我國政府很保守謹慎,不可能陪美國玩冷戰的,歐盟更不可能。所以還真不知道該怎樣科技才會像以前一樣突飛猛進?

所以啊,不是過於樂觀,而是上個世紀本來就產出了很多科技,各種科技層出不窮,所以人們心態難免樂觀,但現在和平時代,沒有了最大的戰爭風險,資本逐利避害,只會傾向於改良技術。

我一直在想個問題,有什麼可能性不戰爭不冷戰,也能極大推動技術發展呢?

一想到未來幾十年,很可能技術發展會非常緩慢就不爽。但目前來看,好像這是最大的可能性了。真不想看見這種可能性,但很有可能這就是事實……

除非有什麼比資本風險還大的風險,逼得不得不創新。

現在看科技新聞,一水的全是手機和互聯網,我都替企業媒體尷尬,當然,手機、互聯網,也很牛逼,這是源於上世紀的信息革命紅利。

但這幾十年來,除了電腦手機,好像也沒有多少值得稱道的科技產品。當然說這話可能會被罵,你會舉出各種例子,但相比上個世紀那樣層出不窮的科技,不得不說,真的科技發展速度減緩了很多。

對於未來新技術預測。你看看企業媒體啥的。

要麼是無人駕駛、AR、VR,智能家居、工業物聯網啥的,全是跟IT和集成電路有關的。不是不牛逼,而是好歹來點新花樣啊,不要總是跟信息技術有關行不?

上個世紀預測的飛行汽車呢?納米機器人呢?生物醫學技術呢?癌症艾滋怎麼治癒呢?星際航行呢?

我真是都有些無奈急切,平時挺關注科技發展的,以前在這方面很激進樂觀,現在越來越保守了。

我很想看技術大爆炸,可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了,有生之年。

有人反駁我,說科技發展沒有減緩,是前沿科學太高端,轉化為技術產品難度,相比過去升高了不止一個數量級。

那小的創新,小科技產品總不會是因為前沿科技太高端難以轉化而產生不了吧,那你指出近幾十年來,除了IT方面,湧現了多少小科技玩意。

檯燈、墨鏡、尼龍、手錶、微波爐、青黴素、步話機、現代冰箱、芬達、瑞士軍刀、ZIPPO打火機、民航飛機等等生活中常見的小事物都是那時候湧現出來的。

認為科技發展沒有減緩,那指出我們生活中有多少小科技玩意是近幾十年湧現出來的,除了跟IT信息技術和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相關的。

為什麼那時就能湧現那麼多小的科技產品、大量創新,現在就產生不了?如果你說大的科學成果難以轉化成技術,所以有科技減緩的假象,可是很多小的創新產品相比過去也銳減,這是為什麼?


在天涯上有個帖子,資水東流寫的,空間受限下的經濟危機和人類社會的熱力學平衡: 技術大進步的停滯

空間受限下的經濟危機和人類社會的熱力學平衡: 技術大進步的停滯

大概就是這種觀點,認為人類社會已經進入新的技術大停滯時代。

我本人持保留態度,因為他說的很有道理,奈何人類社會是不講道理的,黑天鵝事件發生也是沒有道理可言的。

反方向的論點就是知乎上人工智慧問題,謝熊貓君答主為我們展現了另一種可能。

為什麼有很多名人讓人們警惕人工智慧? - 謝熊貓君的回答


很多科幻小說、科幻動畫都高估了未來人類的科技

比如阿童木的出生日期應該是2003年04月07日


科幻作品本質是文學藝術作品,而不是嚴謹的對技術發展路線、速度的推理。過去的科幻作品中一些設想在現在看來太樂觀,大多是因為過去的科幻設想往往低估了部分問題的難度,例如認為弄個大火箭就可以載人登火星,發明一種萬靈藥就可以攻克癌症,甚至對一些技術是否可可能成為現實並沒有嚴謹的推敲。

現實世界中科技一直在加速發展,只是沒按照科幻作品設想的路徑而已。隨便列舉一下近期的科技成就:

物理方面 發現希格斯玻色子

天文方面 引力波探測

航天方面 可回收火箭,離子引擎實用化

生物技術方面 各種轉基因和育種技術弄出來的新品種。帶來低成本的大豆油,以及現在水果比過去好吃很多。

醫學 對有限幾種癌症已有可靠治療手段。受益於基因技術,對病毒傳染病的控制能力大大提升。

計算機方面 太多了 不一一舉例。

。。。


隨著科技發展和科幻創作以及公眾認知的進步,現在對未來預期其實已經很理性了。對未來科技發展預期最樂觀的其實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到20世紀初的一段時期。

一位法國畫家在1900巴黎世博會時創作的展望2000年的作品。

要是真能實現了,就不會有人為了不掛科拜春哥了。

雖然也有科學怪人這樣的作品,但那個時期的科幻作品,更多的往往是描寫科學技術如何造福人類和冒險家們開拓探索的故事。

大家熟知的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不過,那位法國畫家沒過多久,應該就看到了人們對科技態度的180°轉彎。

那個時期人們聽到探險家們一個接一個的到達各種曾經遙不可及的地理地標,讓人們以為科學技術可以戰勝一切,甚至是大自然。

結果鐵達尼沉了。

電話、電報、照片、電燈之類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讓一貧如洗的底層人民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巨大變化。於是人們樂觀又自信的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能解決一切人類發展遇到的問題。

結果一戰打了。

科學技術成了屠夫手裡最鋒利的屠刀,科學技術讓這場戰爭比以前任何一場發生過的戰爭都更有「效率」,以至於有人說,這是一場能終結一切戰爭的戰爭。

人們還沉浸在戰爭的悲痛中,但是汽車,電視之類的新東西又進入了普通人視野。尤其是航空技術的發展,催生了航空熱,甚至激發了普通人對外太空的想像,引起了科幻作品的太空熱。

結果興登堡燒了。

後來,尾舵上畫著萬字旗的興登堡燒了沒幾年,離那場終結一切的戰爭才過了21年。

二戰打了。再後來,人們對科學技術和幻想又陷入了迷茫。

因為人們都覺得美蘇的核彈在幾年內就會把人類消滅光,沒有未來了還幻想個P。

到了現在,尤其是好萊塢為代表的商業科幻作品往往離不開外星人入侵、機器人造反。

而科學幻想的目的和核心,也從描寫人類美好生活,變成了思考人類如何面對科技發展帶來的的機遇與挑戰。

所以說,目前科幻其實相對來說是比較理性的,甚至可以說有些悲觀。

不在程度,而是態度。


過去的科幻文學和科幻電影,把二十一世紀渲染得太美好。

現在人類的落差感很強。


上世紀7~80年代的時候,人類對於未來科技特別樂觀,但是事實上科技在這幾十年並沒有什麼革命性的進步


我覺得真是這樣。

在一些科幻題裁的電影中都能體現出來,年代比當下早十幾年,各種神奇的激光太空武器都出來了,簡直是喪心病狂。什麼月球大戰火星旅遊甚至還有外星人和人類一起生活。


機器人伴侶什麼時候實現不知道。

但是機器人伴侶早晚是硬需。

人類伴侶樣貌容顏身體的貶值,以及情感背叛風險。

機器人,一次花費,可能就再也不用花錢了,就算是一個高階的性愛機器人也比現在的真人和性玩具更好。

。。。

智能卡,最近新聞說因特爾的智能卡。

這玩意應該是應用在無人駕駛汽車上。

而汽車可能將來就是居住,辦公以及遷徙的一個綜合工具了。

。。。

很多事別說超前不超前,技術達到了立刻就貶值了。

當年誰敢想現在是個人手裡就有個智能手機玩呀。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美國對中國 4 家超算機構禁售英特爾至強處理器?
有哪些常見民用技術是從航空航天技術轉化而來的?
為什麼一些手機的低配版是降頻的CPU?真的是因為降頻的CPU是次品嗎?
為什麼俄羅斯陸軍會重視戰術彈道導彈,西方國家則不會?
騙子將自己的號碼偽裝成95588,如何找到他發送簡訊使用的號碼?

TAG:科幻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