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很多生物)對子女的愛大於對父母的愛,這是種本能么?
很多人都說是物種延續的需要。從心理學或其他角度來看,有什麼可以解釋這個現象的么?
我覺得不能算本能。也是後天學習的結果。
人們都喜歡能給自己正反饋的人。
為什麼多數人都喜歡小孩子?小孩子一生下來多數是可愛的,給點兒好處就會笑,會很乖,會對父母忠誠,會立即給父母正反饋。為什麼一些人不喜歡老父母?
一些老人越老越不懂事,不管孩子多麼孝順,自己都覺得理所應當,甚至頤指氣使,太把自己曾經的「恩情」當回事,孩子慢慢會覺得「累覺不愛。」另一種可能是,一直被父母尊重、與父母的關係更像朋友而非「老子與兒子」關係的那些孩子,會與父母關係一直親密,他們不會講「孝順」,但會一直與父母關係融洽,從來不會出現「不孝」的問題。那些「不孝」的孩子多是成長在專制或是溺愛的家庭中,一直活得很壓抑,一直對父母心存憤怒但無法表達,自己往往也並不太理解憤怒的原因,等某一天大了,翅膀硬了,自然就會反抗。對這些孩子來說,重點不是不愛父母,而是曾經被父母傷害的太多,自己內心的傷痕從未癒合,所以才想逃離甚至是報復吧(相對許多父母對孩子的傷害,孩子的報復往往還是很輕的。因為多數情況下孩子愛父母大於父母愛孩子。)所以「許多人不孝順」更像是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產品:因為心理學、教育學普及程度不夠,因為生產力不夠發達,所以許多父母自己內心沒有安全感,一心想通過控制子女來獲得一種存在感,孩子受傷太深,只要有可能就想要逃離,父母覺得自己「付出的沒有回報」,開始用倫理來與孩子較勁,結果把孩子越推越遠。(愛你,才傷害你的啊)
但現代社會已經有越來越多(雖然暫時還不夠多)的人已經做好了與子女分離的準備,他們一開始就想著「生兒育女本質上是為了傳承幸福,為了一起成長,為了讓我成為更好的人」,對成長之外並不求其他「回報」,結果將是遠好於「父慈子孝」的更大的和諧。
————————————
下面再站進化角度聊幾句。輕易給許多看起來美好的事情定義為「愛」,像是一種以己度人的自我中心(人類中心)吧。
利於種群繁衍的行為會有更大可能被生存競爭所篩選出來成為一種「遺傳特徵」,反之則因為傳不下後代,慢慢地絕種或是至少在數量上下降。
不管人類還是其他哺乳動物,喜歡可愛的小孩子,說到底都不過是一種催產素(男性也會分泌催產素)及其他一些生物機製作用下出現的本能行為,而已。這種行為本來不善不惡不好不壞,人類給了這個現象一個名字/標籤叫做「愛」,但「愛」從來都不是根本原因。
生存才是第一推動力。
所有看起來有趣或無趣的事情,說到底不過是:
1 我想活著,活下去,活得更好一些,更久一些;2 我想讓我的DNA活著,活下去,活得更好一些,更久一些。事實上,孩子對父母的愛是與生俱來的本能,這種本能一般是大於父母對子女的愛的——父母愛的是生養的眾多子女中自己最看好的那一個,對其他孩子並不會傾注所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所有人都只有一對父母。子女永遠無法挑選父母。但我們都需要去愛自己的父母,以獲得自己的存在感。
一般情況下,如果父母相愛,孩子往往會深愛自己的父母兩人;如果父母間宿怨很深,生孩子只是因為不得已,或者不懂避孕常識、避孕失敗(女生初夜應該做哪些準備?)甚至強姦,孩子可能會深愛其中對自己好的那一位親屬,並與之並肩站到另一親屬的對立面上。為什麼多數孩子都會深愛父母?
1 靈長類及一些其他哺乳動物對母親有天生的依戀。換句話說,所有孩子都生來熱愛自己的母親。只有那些極少的甚至不到10%的孩子,因為受傷太深,無法再愛。這些孩子一有機會就會毅然逃離,這是動物求生本能決定的。(一般情況下,生存是最大的動機)2 自我概念需要一個固著點。對於普通人來說,「我是XX的孩子」是自我概念的最大來源。語言、邏輯、自我形象塑造等都會強化個體給自己扣帽子的行為。
如果有強烈的自我認同,會給自己扣上artist, writer, musician, painter, composer, scientist等等帽子,於是有了心安,空虛的時候知道從這些精神毒品中獲取滿足。(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工作成癮(發自內心熱愛自己的工作)與藥物成癮的機制是類似的,最終都是給自己一個靈魂棲息地)。如果一不小心一直找不到其他帽子,一旦閑下來就會感受到那種被空虛侵蝕的感覺,人們會回到童年尋找安全感,即心理上的「落葉歸根」。由上,子女對父母的依戀是本能,與斯德哥爾摩存在類似,但並不是同一件事情。斯德哥爾摩是說通過愛上施害者,抖M獲得更大的存活概率;子女愛父母這樣的事情,對小孩子來說,是提高存活率,對成熟獨立後的人來說,則是獲得精神的歸屬感(話說回來,許多人會用「孝」來評估他的「人品」,所以做出「孝」的姿態也可以間接提升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間接來說仍然是提升生存概率、生活品質及生存質量,等等)。
回到題目,不管愛父母或不愛,所有成人都是期望幼者得到最大的保護的(祖父母溺愛小孩往往超過父母),所以即使是愛父母的年輕人,也會顯得好像「關心子女多於父母」,這並不一定代表「愛小孩大於愛父母」,也可能是順從/孝順的表現。
另外,作為思想獨立的成年人,本來可以找到許多有意義的事情來做,非要強求身強力壯還有奶娃待養的成年子女用「陪伴」來傳達「愛」,其實也會顯得不夠理性——青年人的時間精力確實是有限的,不能由陪父母時間少於陪子女這一點就輕易判定「不夠愛」。許多父母會在子女對祖輩表現出不孝時動粗,其實也是深愛父母的表現。最後,「愛」是一個極為抽象無法量化的辭彙,如果沒有深入調研,就先入為主地提一個「有這樣一個事實的存在,可以給這個事實一個解釋否」這樣一個問題,其實也是不夠理性的。
在許多不發達地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似乎只有一種:不是你跪著,就是我跪著。
但生在這樣一個新時代,其實我們還有另一種選擇:大家都坐下來,尊重,平視,好好說話。
以上。謝邀,有句老話叫養兒才知報父母恩,其背後含義就是孩子是你親生的,你知道生下這個孩子有多辛苦,你自然就會珍惜你辛苦的成果。但父母的辛苦是沒養兒的人體會不到的
是不是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對個體而言,愛孩子要比愛父母未來可預期收益更高。
說句沒人性的話:愛孩子是投資,愛父母是還債
因為付出更多所以被自己騙了吧。人類其實是會投入更少精力在對自己好的人身上。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首先,相較於父母,對孩子投入更多的愛,確實有利於物種的延續與繁衍,讓我們的後代和基因有更大可能性延續下去(想插入一個觀點是:人心理因素中有自戀這一說,比如說往往對自己有相對比較高的評價等等,下一代身上更多的延續的是我們的基因,因此我們應該會傾向於投入更多的愛和關懷)。
其次,相較於父母而言,孩子在我們眼中更多是像「一張白紙」,換個說法是很天真可愛很純潔,製造的麻煩是無心的,我們更容易原諒孩子的過失,也更容易傾向於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並且,滿足孩子的需求和滿足父母的需求,我們得到的滿足感應該是完全不一樣的。滿足孩子時:一點點滿足,孩子好激動,我們在心理上容易體驗到比較多的「獎賞」;孩子對父母天然的依戀,也會讓父母有更強烈的動機來滿足孩子。滿足父母就比較不一樣,最大的一點區別應該是我們所做的是「我們應該做的」,從「想做」變為「應該做」,得到的滿足感會少很多很多。此外,我們會用不一樣的標準來要求父母和孩子,對孩子我們寬容得多。
再次,正如谷原君說所,我們在孩子身上所投入的精力和成本,會加深我們對孩子的愛的感覺。邏輯性太差,可恥地匿了。有深度的問題以為粗淺的認識,是跟遺傳有關係的。重量眾多的嬰兒代表著未來更大的競爭力。 所以人們會優先選擇照顧幼兒。 就是現在在某個突發事故中,也是倡導先就小孩跟婦女(因為他們要撫養小孩)
一個個體最能好好去愛的人就是他自己,所以母愛應該是最早的也是最深的對他人的愛,因為母愛直接起源於自愛,因為母親明確知道,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愛孩子就是另外一種愛自己。而父愛的出現就要晚一些,在原始階段人類確實一度有過「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拔屌不認賬現象,,原因可能就在於父親感受不到那種直接從母體脫胎的強大視覺衝擊力和絕對說服力吧。個體根本上只會在意自我的生命的延續,母親會去愛孩子,根源上是愛自己的生命而希望它延續,母愛實現個體生命的延續。而孩子對母親卻無法也有相同的認知,因為孩子對母親的愛並不實現個體生命的延續。即,在母親看來,孩子就是她自己,而在孩子看來,母親只是一個對她好的女人。所以孩子愛父母往往不如父母愛孩子那麼儘力,畢竟這種反向的愛不是起源於自愛,確更類似於起源於聚居的相幫相助的愛。
個體一切行為的根本動機,只能是為了個體自己
也許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對於一個生物個體來說,負責傳播和延續它基因的是子女而非父母,因此,將更多的資源給予下一代更能保證物種的延續和發展。不過話說回來,我們還是要孝敬長輩,這是人不同於動物的地方。
應該是因為孩子是父母自己創造的 更有感情
本來就該這樣才更符合生物本能⊙_⊙
推薦閱讀:
※為什麼沒有負熱量食物?
※什麼事使你感覺人體是那麼美妙、奇妙或者那麼逗逼?
※為什麼外國人很容易患各種過敏症?
※为什么哺乳动物基因组比植物的庞大,但编码蛋白的基因个数却少?为什么植物需要如此多的编码蛋白基因?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有科學依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