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羅伯特·布列松在法國電影史中的地位?

戈達爾贊曰:「布列松之於法國電影,猶如妥夫之於俄國文學。」

塔可夫斯基贊曰:「若是布列松為第一導演,那麼其他導演也只能退居八九位了。」

請問是羅伯特布列松到底擁有如何的貢獻而其電影如何之偉大才得到如此的評價呢?


Lz先是一票否決了「極簡主義」、「宗教思考」等陳詞,可我猜戈達爾和塔可夫斯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布列松電影中無比深沉的宗教性而對他充滿敬意。越是大師導演,就越容易浸入靈魂深處而非停留在美學表面,想想卓別林在大師們心中的地位即可知曉此點。

而且lz說極簡、宗教等與純粹藝術無關,我不清楚您所謂的純粹藝術為何。極簡是一種藝術風格的概括,而宗教性則同樣是一種藝術風格的體現和反作用(德沃夏克:《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

再來說下電影史的地位,這個也很難下定論。對於不同的話語體系來說,布列松的地位也不盡相同。偏大眾的話語體系可能比較忽視他,而「精英階層」「往往推崇。但有一個可供參考的現象,即後來影人對其風格的趨同。我可以想到這些:皮亞拉、哈內克、杜蒙(他們自己曾經表達過布列松的崇敬)、科斯塔、蔡明亮、泰國阿邦……這些導演的共性應該就是布列松之偉大的一部分原因吧:更多的沉默而更少的表現,更多的冷靜而更少的抒情,更為簡潔、形式的電影語言,儘力地從人類的普遍審美以及普遍感情中抽離而更接近深層概念的表達……

當然,如果上面所說的這些都不是您所謂之「純粹藝術」,而純粹就是形式細節。那就可以換一種表述方式:畫框中以細節指涉整體,真正發生的東西在畫面之外;從布景、表演到剪輯,把所有修飾性的東西全部剔除(這是所謂的「極簡」,實際上布列松不僅僅極簡,他是隱藏,甚至把必要的東西都隱藏起來;剔除一切表現痕迹的鏡頭語言(沒有誇張的運鏡,剪輯則遵循很簡單的程式),但異常精準地直擊事件內核,等等等等


局限在法國格局太小,我覺得在三聖之上。


地位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就說說布列松的電影為什麼卓然不群。

桑塔格在其《反對闡釋》有篇評布列松的。題主可找來一讀。我這裡也「簡陋」地綜述下這篇評論。

一,布列松的電影好在延遲觀影人情感共鳴的產生,進而促進理智的反思。觀影時產生情感上共鳴達到的是簡單和低級的滿足。

二,布列松在訓練演員上,也是獨樹一幟。他禁止演員戲劇化地自我的表達角色,而要求演員「生硬」地展示和表達角色。在布列松很多電影里,演員的表情和肢體動作都不誇張,特意營造一種觀看陌生人的氣氛。布列松這麼做的緣由,在於他阻礙了觀影者通過想像力帶入角色的趨勢。回到第一條總結,布列松希望觀眾「輕情感,種理智」。

三,布列松的電影如谷可多的電影,表達精神上的道德。但不同於谷可多從美學來表達,布列松從理智來講述。布列松的理智,是反浪漫的和沉重的。

四,布列松電影里講述的故事,帶有非偶然和的別無選擇的特徵。(這也解釋了觀看布列松電影后,觀眾很難想出其他講述其故事的方式和內容)。布列松的電影敘事是確定的。


買本《電影書寫札記》,小冊子

他的思考在書里寫的很清楚


所謂大師,一定是在電影形式和內容表達上都有開拓。

內容不必談了,他的電影涉及到的命題幾乎都是宗教啦、殉道啦,自由啦,意志啦,特殊的生命現象啦等等。

他更大的貢獻是在形式上,表演和視聽及其簡約——演員的表演幾乎是沒有表情的,而且能一個鏡頭拍的,絕對不用兩個鏡頭拼接。這是對自己所講內容的高度自信,觀眾可以自己生髮出來情感跟故事和角色有互動。做的太滿,對觀眾只是填鴨,沒有參與感和代入感。

這種開拓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相比更早或同期的導演,他更言之有物,沒有阿倫雷乃的縹緲。

可惜的是,他轉拍彩色之後,似乎失去了方向。這點跟「三聖」比確實遜色很多,尤其塔可夫斯基和伯格曼,黑白彩色來去自如;費里尼稍遜風騷。

法國是電影的故鄉,電影史上也人才輩出,但布列松絕對是一個老實本分真誠的藝術家,這一點可以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因為他有思考和情感。

而法國大部分導演,以「只手改變電影史」的戈達爾為代表,他們或多或少都有雞賊的成分,聰敏勁兒太過,甚至很投機。(當然侯麥也很老實)。

在我心中,別說在法國電影史中的地位,在世界電影史中都名列前茅,差不多和安東尼奧尼一個段位。(順便說一句,安東尼奧尼也不會拍彩色,《紅色沙漠》被譽為真正彩色電影的開端,實在可笑。)


布列松是法國影壇的詩人和哲學家


推薦閱讀:

為什麼電影畫面總是做的比較暗呢?
什麼制約了吳京成為更優秀的演員?
《驚天大逆轉》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哥哥死了嗎?
電影中,什麼叫人物形象扁平化?
驚天大逆轉最後彩蛋的手是誰的呀?

TAG:電影 | 電影史 | 如何看待評價X | 羅伯特·布列松RobertBres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