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鏡頭,在移焦時,為什麼會有畫面被拉伸的感覺?

很多電影都有這樣的效果,比如1992年的《本能》

搜狐視頻連接 http://my.tv.sohu.com/u/vw/20134702

這個轉換鏡頭 從91:55秒到92:02秒左右結束

人物對話的鏡頭中,跟焦造成的拉伸效果會特別明顯,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還有更多的片子我一下子想不起來,想到了會再補充進來

這是物理(鏡頭光學)原因還是一個特效呢?也許器材黨可以用單反拍攝一段類似的視頻比較一下?


不!會!吧!這不是呼吸效應啊喂!!!高票回答已反對…… 呼吸效應指的是當改變鏡頭的像距的時候焦距也會跟著輕微變動,不會改變像的寬高比。題主圖中所示的現象和這個無關。

題主說得這個問題是因為這個電影拍攝時用的時候用的寬幅鏡頭,意思就是說這個鏡頭會把 2.35:1(比如) 的畫面拍到 4:3(比如) 的膠片上,放映的時候要用相應的放映機鏡頭再把畫面還原到 2.35:1. 但是這樣有一個問題,就是焦外失去了對稱性(因為鏡頭本身就沒有足夠的對稱性)。

&

模擬了一下,渲染器是 unbias 的,

&

比如如果你用普通的鏡頭拍攝一個圓,當圓在焦外的時候應該是這樣的:

但是如果你用寬幅鏡頭拍攝的話就會是這樣:

看起來就好象圓被拉伸了,不信你仔細看問題里的第一張圖。順便說幾句,

  • 這種現象不僅在老電影里有,最近的電影里也有,Intersteller 裡面就能看到這種現象

  • 很多電影里的鏡頭星芒不是照片里常見的六道八道十二道,而是水平的一道,光暈也會是橢圓的,也是對稱性喪失的原因。星芒的道數應該是光圈瓣數的兩倍或者等於光圈瓣數,星芒的對稱性由光圈的對稱性決定。一旦用了寬幅鏡頭,鏡頭本身更低的對稱性(Z(2))就覆蓋了光圈的對稱性(Z(N) 或 U(1))。


前面已經有很好的答案了,我只是補充。

這個現象就是所謂鏡頭的「呼吸」。

一般來說,鏡頭調整聚焦對象(racking focus)和變焦(zooming)是兩個不同的過程,但因為鏡頭設計中的實際情況,兩個過程會互相影響。一個變焦鏡頭相當於一套非常複雜的光學器件,是由很多個不同功能透鏡組合起來的系統。當你想調節整個系統的焦點變化時,讓它的聚焦元件發生移動,這時會相應導致系統總焦距也發生不情願的變化,於是造成輕微的變焦效果。

這種視場的變化,被形象地稱為「呼吸」,其實是鏡頭設計的缺陷。

「呼吸」的量化一般是用視場差來衡量:

Focus breathing
(%)=(Winf-Wmin)/Winf

Winf是無限遠處的視場。

Wmin是最小距離處的視場。

在設計上,縮短聚焦元件工作時的移動距離可以緩解這種不良的變焦效果。

一般來說,變焦範圍越大的鏡頭,「呼吸」越嚴重;體積越小的變焦頭,「呼吸」越嚴重,因為鏡頭體積越大,越有空間進行補救、校正;越是近距離對焦的鏡頭,「呼吸」越嚴重。另外,老式、低廉的變焦電影鏡頭,「呼吸」會較為嚴重,現在的高級鏡頭理應能夠避免了。如果是用單反相機鏡頭來拍視頻,「呼吸」也會很厲害,因為單反鏡頭本來是用來拍照片的,設計上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何況它相對於電影鏡頭來說,實在是輕便廉價。


這是老式的潘納維申攝影機變焦鏡頭在改變焦點時都會出現的光學變形現象。

具體細節憑回憶也有些模糊了,還是煩請@magasa 或@talich 兩位老師回答吧。


多少連變形鏡頭都不知道是啥的人在這裡強答……

替 @地鐵風 感到不平


這個叫做鏡頭的呼吸。照相機鏡頭或者在工業設計上沒有過多考慮的電影鏡頭,在跟焦的過程中會發生呼吸現象。這種現象最明顯的是發生在現在最流行的單反拍視頻中,因為單反鏡頭設計時完全不考慮該要素,所以導致有些鏡頭在進行從無限遠到最近對焦點跟焦的過程中甚至會產生焦段也在發生改變的錯覺。在有些嚴謹的攝影師看來,這種"呼吸"是完全在專業素質一下的表現<包括我個人,雖然我不是攝影師>。所以說通常電影鏡頭除了在光學素質以外,但從工業設計上<包括無級光圈等>和做工上完全和其他類型鏡頭,比如相機鏡頭、cctv鏡頭,不是一個層面上的產品。這也是為什麼蔡司能做醫學和航天領域的光學儀器。同是也解釋了電影鏡頭隨便就能賣到6位數的原因。


首先明確定焦在相同光學素質上價格相對變焦便宜,這不一定對但它是一個傳統觀念。


所以不管攝影還是視頻,優先使用定焦是一個常見習慣。


但是攝影在很多時候使用變焦,主要是因為對要拍攝的東西沒有預見性。你很少見到商業人像攝影和產品攝影使用變焦。


回到拍電影上,電影的場景基本都是事先確定的,需要移景時鋪設軌道比買變焦頭便宜多了。


視頻封面18-55 鏡頭的呼吸效應視頻

這是我拍攝的一段視頻 ,拍攝時機器被穩定的放在桌子上。請注意邊緣的黃條與白牆的變化。

感覺這就是鏡頭的呼吸效應,即在對焦時視角略有變化。


我個人覺得這個情況是變形寬銀幕導致的現象,是呼吸效應,但和通常情況下我們評價廉價電影鏡頭時說的「呼吸效應」不一樣,這裡的呼吸效應就是變形寬銀幕的一條性質。

呼吸效應就是變焦點時,有推拉式的變焦的效果,現象為邊框被壓縮、被擠壓,給人感覺畫面移動的效果。

看截圖感覺這個電影像變形寬銀幕鏡頭拍的,所以有呼吸效應。

變形寬銀幕就是這種效果,兩倍壓縮、橫向藍色眩光、橢圓形焦外光斑、廣角畸變、變焦呼吸,反正我上學是這麼學的。作為虔誠的學生,我也在想,這些特徵究竟好在哪呢,尤其是那個橫向藍色眩光?可行業和歷史就是這樣的。

我以前看《致命ID》假警察和妓女之間變焦點時、看《新木乃伊》沙漠里打架變焦點時,說潘納維申怎麼呼吸效應這麼重,連三陽都不如;看《盜夢空間》男二和女二在大樓里走,說怎麼鏡頭畸變這麼重,柱子都歪了。後來知道了變形寬銀幕之後,慶幸當時沒跟別人說我當時的想法。三個電影都是潘納維申,本來想黑一次潘納維申的。

寫完上面的答案,我負責任的去IMDb搜索了一下,該電影確實是35mm的潘納維申+變形寬銀幕。


上兩位回答似乎有些偏題。如樓主所述,確有此現象出現。焦點在近遠端間轉換時,景別確實有微小的變化。


我查了一下,看到的都是攝像機的連續自動對焦功能,看一些影片的時候,鏡頭也不是一下子快速切換過去的,而是慢慢地移過去,讓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我拿自己的單反試了一下,開啟自動對焦功能後,9點對焦都是能跟的上,只要不是太快。

我看了一下本能這個片子,發現一些問題,正想寫看你已經上圖了。

這裡要從兩點來解釋:

一是專業攝像機和民用DV有比較大的區別,最大的區別在於專業攝像機的鏡頭上有聚焦環,可以通過自動或手動調整聚集環來重新聚集。單反鏡頭上也有,是靠近鏡頭部分的窄圈,用於微調的。

二是在變換焦距後,景深發生變化,焦外景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或由模糊變為清查,或由清晰變為模糊。

從你列的圖中可以看到,鏡頭是有稍微向左移動的,男主角的右臂距邊框有了一定的變化,女主角與男主角之間的間距也變小了,而且焦點周圍的景物也是由模糊變為了清晰。要說拍攝技巧,那就是攝像師嫻熟地利用鏡頭上聚集環的自動聚集功能做了一次 平移+變焦+重對焦

開始的時候焦點是在最右邊

移動之後焦點是在最左邊

用單反加變焦鏡頭也能實現一樣的效果,就是不可能這麼快,步驟是

1. 兩個物體右前左後地擺放在一起,兩者的橫向間距不能太大。

2. 用三角架固定相機,保持水平

3. 設定對焦方式為手動,選擇最右邊的點為焦點。

4. 對準右前的物體,手動微調對焦環,拍攝。

5. 重新設定焦點為最左邊的點。

6. 下面三個動作我是分步做的,

6.1. 水平移動鏡頭朝向左後方物體,

6.2. 調整焦距,

6.3. 微調對焦環,使被攝物體清晰,

靜物攝影可以慢慢的一步一步來做,如果是攝像的話,這三步就要同時來做了。

實際拍攝時,專業攝像機除了有攝像師之外,也是有助手幫忙的,而且鏡頭也是自動對焦,能省去不少麻煩。


變焦,就像放大鏡成像一樣,調整了放大鏡的位置,自然會導致最後成像的大小有所差異(橫向縱向的拉伸或者縮小)。簡單物理原理。

現在好多據稱裸眼3D的動態圖片或者鏡頭,就是多次取鏡,然後拼接。最終結果就是,當目標物體移動時,相關的背景都還能繼續保持多點都很清晰。避免單個焦點,造成的視覺被束縛以及被動遷移目標不適,這樣跟貼近真實的人眼看景的效果。


題主多慮了,這就是一個跟焦。

電影鏡頭是成像極好的大光圈定焦鏡頭,拍攝電影的對焦過程全部是人為的,不像單反有自動對焦。

好萊塢電影拍攝一般至少有3人操作一部機器:一人負責裝片、換鏡頭、推軌道、搖升降機;一人專門負責跟焦,就如題中所示,按照攝影指導的意圖,在適當時間將鏡頭焦點精確對準於某處,在拍攝前需要拉皮尺測焦點;另一名攝影指導,負責構圖及機器的運動,甚至很多大師攝影指導不需要操作,只動嘴指導就行了。

題中是典型人物對話場景的拍攝方法。首先用大光圈、中長焦、適當拍攝距離形成淺景深後,在需要強調畫面某部分時,跟焦員將焦點聚實在那裡。


鏡頭的天生問題,用機械手動頭的時候會發現調整焦點遠近的時候鏡頭會變長或者變短。

焦點無限遠的時候鏡頭最短,畫面會大一點。

焦點最近的時候鏡頭最長,畫面會小一點。


推薦閱讀:

文藝作品中有哪些「撓人胳肢窩」的搞笑方式?
是不是喜劇創作最難?如果是,為什麼?
如何評價電影《柏林》?
如何評價羅伯特·布列松在法國電影史中的地位?
為什麼電影畫面總是做的比較暗呢?

TAG:電影 | 攝影 | 攝影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