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德味和日系攝影風格?
ZA和ZE,ZF鏡頭的色彩風格一樣嗎?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德味:
卧槽這暗角,卧槽這暗部,卧槽這過渡,卧槽這焦外,卧槽這藍調,卧槽這對比,卧槽這油潤,卧槽這銳度,卧槽這通透,卧槽這深邃鍍膜,卧槽這重金屬鏡片非環保玻璃……通常照片里見不到光源。
日系:
直方圖往右,往右拉!減對比,加明度,降飽和!要想照片過得去,照片就得帶點兒綠!通常照片都是逆光。
通常而言,德味一般說的是鏡頭,而日系一般說的是後期風格。這兩種所謂攝影派系很難放到一起比較;而最終呈現出來的差別,個人以為,是因為德系器材和日系器材的市場地位不同造成的。
就整個攝影發展史而言,德系品牌的積澱強於日系品牌;但以單反的普及為標誌,尤其是數碼單反時代,是日系品牌的成功拉低了門檻,並使攝影變成了一個雖然有些燒錢,但終究大眾消費得起了。很像汽車行業對不對?不過在攝影界,德國始終沒有出現一個大眾。
這種格局造成的後果就是,佳能、尼康,憑藉他們自己,能否在光學領域造出性能匹敵徠卡蔡司施耐德的鏡頭?當然可以,就像凌志、英菲尼迪和謳歌的車實際上並不比BBA差,GTR是戰神,Type-R是傳奇,豐田皮卡是開遍全世界的大Bug。但是他們在豪華車上,能否享受與BBA,乃至賓利、RR這種級別的牌子相近的溢價嗎?極難。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佳能也能做 50 0.95,尼康、奧林巴斯也能都做 55 1.2,可就都是賣不出Leica Noctilux的價格:日本鏡頭,就是賣不出德國鏡頭的價格。這就是市場,這就是德國人幾百年來攢下的底子和家當。Zeiss一找確善能代工,好多粉都在捶胸頓足……幸虧Leica一直沒搬出Wetzlar,不然這不是逼我為了保持逼格強行硬上ALPA嗎。
所以與更加精益求精,從設計、用料到製作都下血本的德國人不同;日本人把他們家電等消費品的經驗搬到了攝影器材上:物沒那麼的美,但是價格確實廉。那年走在柏林街頭,肩膀上掛著5D2+85L,手裡拿著M9 + Leica Summilux-M 75——回到酒店把照片往電腦里一導,你說差別有多大?DNG和CR2下,風格取向差異很明顯;但是孰優孰劣,還真沒那麼太大差距。5D2+85L那時兩萬五左右吧,而Leica一套的價格是這個的三倍。
所以我打算今年找時間去趟東京,一是看看熱不熱,二是看看A7R和奧林巴斯55 1.2能不能讓大法煥發出日系的風采。想到這裡,我此起彼伏,左手舉著苞米,右手扣著腳丫子,閉上眼睛想想一會兒再瞅一眼屏幕,卧槽滿滿的大碴子味兒。瀉藥。
德味通常是指鏡頭的成像風格,而日系攝影風格通常指的是最終成片的風格,也就是常說的日式小清新。ZA、ZE和ZF鏡頭的成像風格是存在差異的,這也導致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有人質疑索菜是否真的由蔡司設計,但這並不代表鏡頭的性能優劣。居然沒一個人講的靠譜的。。。。
德味最初指的是萊卡的味道,最後引申為萊卡風格;出片比較重口,常見是偏藍,偏紫,大片的黑,但又不失細節就更好了,但往往四角偏暗。還有一個,成像的油墨感比較重,有人說是油墨畫的味道,差不多吧。日系,就是小清新,和德味基本上相反,照片一般比較通透,拍出來的女孩子么,一般都看不見臉上有斑點,有瑕疵什麼的,過爆了唄。
買個大M玩玩你就懂了。
這照片算是德味,鮮艷、油潤的色彩,鏡頭是主要因素。
德味不懂。日系:1. 對比度低,過曝2. 簡約和留白
3. 色調有偏綠偏黃,膠片的感覺
所謂德味,在我理解看來是暗部細節豐富,雖然感覺欠曝但細節並不會丟失(不是死黑那種)。並不覺得泛黃是德味,德味應該是暗部泛著空靈的藍色調~
關於日味,我覺得Treee那邊引用的菲林日記館的文章講得十分到位所謂的德味:
照片一股性冷淡的味道,泛藍,大多欠曝,人像和建築更能體現德味,嚴肅且真實。代表品牌:萊卡、賓得理光所謂的日系:
一般泛指照片的後期,更多指的是照片的白平衡、濾鏡所帶來的變化,暖色調,過曝為主,一股股粉色,白色,黃色的色彩交織,街拍和小品為主。代表品牌:奧林巴斯、富士實際上個人感覺,還是取決於白平衡和各家對色溫的理解,如奧巴藍,富士綠。
相信我,不管什麼色調,味道,拿台富士機器,都可以調的出來。
我想他們的風格的不同主要是他們背後的文化不同。
軟潤有細節層次偏暗調通常被描述為德味,總之很高大上的都可以叫德味。像被福爾馬林泡了幾個月的發色就是日系啦啦啦啦
德國鏡頭的的設計製造標準高
推薦閱讀:
※成為一名攝影記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電影 her的畫面風格是什麼 為什麼看起來那麼唯美?
※可變反差放大機的類型,以及目前有哪些推薦機型,比較好的購買渠道?
※機身是尼康D90,鏡頭是AF-S VR 105mm f/2.8G IF-ED,拍紫色為什麼偏藍色?
※win10壁紙hero為什麼要用拍照的手法?
TAG: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