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有能力設計並製造敞篷車?

我注意到敞篷車可能都需要進口。


BJ212笑了


在中國,敞篷是比2門還難讓人接受的車,小眾中的小眾,我們4系群里敞篷和非敞篷的比例可能要到1比10,而4系一年才賣多少輛?


一晃都十年了前的事了。。。


謝謝邀請,敞篷車有兩個關鍵的技術點,第一就是在設計敞篷車的時候,安全因素很重要,在敞篷的時候,沒有車頂的支撐,車身鋼性的保持,還有車內成員的安全,都要得到充分的保證,所以增加了設計難點,第二,就是車頂收起和關閉機械機構的設計,這點其實不難

這兩點,我想國內的車企還是有能力設計和製造的,只是研發成本相對多一些,但是生產出的產品,會不會賣的好,就很難說了,所以,國內車企還是沒精力去研究這個呢


敞篷控答,國內產商有能力生產製造並銷售敞篷汽車,說到國產敞篷車可能大家都會想到當年的那部 一起來看雷陣雨的男主角,開的就是名爵MGTF ,但有人會說名爵車其實還有英國背景,那我們來看另一輛比亞迪S8

但有多少人在大街上看見過著車呢?說真的,看見一輛比亞迪s8或者MGTF不會比你看見一輛布加迪的幾率大。而以上兩輛車其實已經證明了國內產商有能力製造敞篷車,但現在這輛車的命運一樣,已經是停產多年的狀態,原因?當然是銷量問題,買這兩種車的人和買紅旗L5的人數差不多。

產商是看利潤的,一輛車型如果看不到利潤,那結局自然是停產,沒見邁巴赫現在都已經被改成梅賽德斯賓士S邁巴赫了嗎,有這兩輛車的前車之鑒,其他品牌自然會對製作發布敞篷車有顧慮。

其實進口品牌的中低檔敞篷車早就進入了國內市場,法國標誌206CC,307CC,308CC;雷諾梅甘娜CC;馬自達MX-8;中高檔有賓士寶馬奧迪各系列以及現在的保時捷718,從大街上的曝光率來看,中高檔出現的頻率完爆中低檔,這我就不得不吐槽也很早就想說,這是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敞篷文化。

在大部分人眼裡,敞篷車代表的是 有錢,張揚,好撩妹。 而在真正喜歡敞篷的人們眼裡,它大概代表的是 自由,浪漫,樂觀。 即使BBA的敞篷車銷量樂觀,但大家在街上基本就看不見幾輛敞著蓬的車,為什麼大家都買了卻不敞呢?因為你敞了,大概就成了異類,我曾聽過無數人說,天這麼熱敞篷是不是傻? 天這麼涼敞篷是不是啥?大晚上敞篷是不是傻?路這麼堵敞篷是不是傻? 而很多敞篷車主自己本身也會覺得,天熱敞篷太曬,白天敞篷張揚,晚上敞篷沒必要,買了一輛敞篷車,只會在人少的山區,海邊才會偶爾打開,在電影里出現的街上各種敞篷車開過,大家習以為常的場景根本就不會出現。

這種情況就會讓原本對敞篷感興趣的人產生動搖,連奔寶奧都會被非議,更何況是國產車呢?畢竟在當今社會,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進口車有面子,買一輛國產跑車或者中檔跑車都會被人說成什麼窮人的跑車。每個人都會好面子,就這種情況下有人會選擇買國產敞篷車才怪。

希望以後我們國內也會慢慢興起我們自己的敞篷文化,我們是想要拉風,但不代表我們多麼張揚,我們沒想炫耀,我們只是單純的喜歡享受在陽光底下風聲吹過耳邊的愜意。


1:首先可以肯定有這個能力造

2:基本不會有自主品牌短時間內去做敞篷車型這個市場

3:做出來賣給誰?怎麼賣?賣多少錢?高了被罵 低了更沒人買

4:以國內大部分城市的通勤狀況 基本買敞篷車就是吸尾氣的狀態 除非你不開敞篷 但是不開你買他幹嘛?


能!

但是國內品牌在這個階段,誰都不想輕易走高端。

別看平時對媒體憧憬的未來多壯觀,至少現在是沒有哪個廠去願意玩「敞篷跑車」這一類的。

曾經比亞迪宣傳的鋪天蓋地,「中國第一款硬頂敞篷跑車」,其實就是做了個能看不能用的玩具。

不過那是曾經,曾經國內技術可能真的不行,但是現在明顯是可以做到了。

各品牌的思路不談,如果今年出來國產敞篷跑車,除了話題點可以會熱,人們真的會買賬嗎?別忘了開跑車的是什麼人群,開跑車又是為了什麼。


對於敞篷跑車的性能先不說,能不能先造的好看一些?都說比亞迪,比亞迪造的那款車能看嗎?簡直辣眼睛。能不能先模仿日本,先造款便宜好開的小跑,以現在的技術是可以達到的。


一台正統的中置後驅軟頂敞蓬,到頭來只是一個讓人傷心的故事。

我知道的太少不知該從何說起。

圖自:MG F / MG TF - Wikipedia


怒懟一下 @一苒 同學對於敞篷車的理解。

敞篷車跟Sedan表面看起來可能一樣,但本質上完全是倆車好不好。

首先從造型上就得重新來一遍。你看著倆車好像車頭一樣,但是屁股那不多的變化,就導致這從設計的角度而言就是倆車。所有該乾的活一個都少不了。

除了設計,總布置、調校也得重新弄,因為前後的載荷比完全變了。否則會給用戶開起來完全兩個車的感覺。

真正最難的是敞篷的摺疊機構。國內有哪一家OEM說敞篷機構我們敢做?以前奇瑞很久之前試水過,成本搞不定。

你說大眾、克萊斯勒、標緻、雪鐵龍他們自己搞的定嗎?講真,也不太好說。

世界上最大的敞篷車代工廠和供應商叫Karmann。它代工過甲殼蟲敞篷、大眾尚酷、高爾夫敞篷、奧迪A4敞篷、賓士CLK、克萊斯勒Crossfire、路虎衛士、保時捷356、保時捷914、保時捷968、梅甘娜CC……


紅旗有款敞篷車


有能力設計和製造,很少有的原因很簡單:不掙錢。

品牌不能支撐高售價,造了也沒人買。

其實有個很簡單的例子可以說明國內市場的特點:五菱宏光、寶駿730算MPV嗎?從汽車整體設計來看,跟奧德賽,別克gl8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理論也算mpv,然而在國內它們只能叫麵包車。同理,如果國產廠商造一台10萬的敞篷,嗯,這也不叫敞篷跑車,叫:垃圾。


在中國賣的車,特別高檔車,都搭載去pm2.5的空氣凈化系統,你知道嗎?你敞篷和騎電動的一起吸霾,你可真能作死……


大概是五年前,我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開740的妹紙發文鄙視一個開敞篷308cc的男生。恰好那個男生我也認識,條件並不比那女生差啊。


決定企業生不生產某種商品的最根本的因素,是這款商品能不能給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畢竟企業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賺錢盈利,情懷也是服務於利潤的。

所以對於自主品牌車企來說,以現在的情況研發一款敞篷車(敞篷跑車)從資金和技術角度來說應該是不存在什麼難度的,但是現階段絕大部分自主品牌車企應該不會這麼做。

因為當前中國客觀汽車消費市場的狀態使然。

那麼當前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現狀是什麼?我認為就是普遍消費者剛剛步入享受汽車這種商品的初級階段,該階段大部分人購入的是家庭甚至是家族第一台車而且是唯一一台車。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即便有同普通轎車價格相當的敞篷車可供選擇,也不會願意購買。因為購買敞篷車的機會成本是無法為家庭和家族成員提供便利,實在太高。

所以基於這樣的客觀市場,自主車企如果向市場大量投入敞篷車,勢必會導致虧損的出現。這是企業股東萬萬不能接受的。

其實何止是自主品牌不生產敞篷車,合資車企也從來也不國產敞篷車,原因同上。所以題主也發現了即便是國外品牌投放中國市場的敞篷車也都是以進口的方式,而不是國產。

最後話說回來,其實我認為自主品牌研發一款優秀的敞篷車是非常有戰略意義的。通常自主品牌一直是低端廉價的代名詞,研發一款敞篷車對於提升品牌形象來說有很重要的作用。也許當下投入的產品會帶來暫時的虧損,但是從長遠來看的話對於整個品牌的貢獻是比較有積極意義的。

因此我認為,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某個或者某些自主品牌會打出一張跑車、敞篷車的好牌。期待!


真要造估計不是什麼難事,畢竟不是超跑,成本可能比國外有經驗的大廠要高,現在國內不少車企的設計也很好看啊,但是別看國內都眼饞人家各種小跑,真造出來了那也是看熱鬧的多買的少,現階段不少人還停留在家庭的第一輛車上,你車再拉風,再好看畢竟不實用啊。


造出來沒人買啊,品牌支持不了這種車。


賣給誰?

吉利上汽長城BYD,要造敞篷車很容易,董事會批錢就是。

但你真覺得會有人買嗎?

更新:

回@王洪浩老師的怒懟:)

您說的所有難處,花點錢能做到,找專業供應商就是。

就算沒有這些難處,國產品牌也不適合做敞篷車。

誰做誰知道。

下面就是大名鼎鼎的BYD,在2006年上海車展首發(當時叫F8),在2010年量產上市的BYD S8。

這款車的上市當年讓我印象深刻。說實在的,這是我心中BYD有史以來設計的最漂亮的車了。

問題來了,你們在路上真的見到過這貨色嗎?

參考資料:BYD S8 - Wikipedia

可能是全球最廉價的印度汽車製造商Tata 推出的 Nano 敞篷版


沒辦法,中國汽車工業落後了好幾拍。

有人說敞篷車製造難度大?你們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汽車都是敞篷車。先有敞篷車再有的非敞篷車。

這種車你說中國造不出來嗎?當然能,但是,造出來有P用。

敞篷車的軍備競賽絲毫不亞於普通車型。從二戰後到2000年,還有不少車能從一個車型平台上開發出四門硬頂,雙門硬頂,雙門軟頂敞篷,雙門硬頂敞篷等不同的車型,但是現在看來越來越少了。寶馬把4系從3系中獨立出來,為什麼?

第一就是結構問題。敞篷車是典型的非承載車體,硬頂車和四門車是承載式車體,受力完全不同。過去的車輛,如E46,用的是在硬頂承載式車體上,通過加強,修補的方式提高車體剛性。這樣有一個劣勢就是車身增重過大,結構強度分布無法達到最優化。所以從本田S2000,梅奔SL,SLK開始完全依照敞篷車的力學要求設計大架。這就帶來了異常高昂的開發成本。

第二,現在頂篷及收放機構也要求很高。除了Miata MX-5以外,現在誰還配手動收放機構,而要知道20年前的E36 M3,十萬美元的車子照樣配手動收放,塑料皮後窗。你現在再生產一台手動收放,塑料後窗的敞篷,還不被罵死?更別提現在基本普及的「收放硬頂了」。

所以,敞篷車的進化並不是三大總成的,而是結構。制約國內車企開發的因素是複雜性。的確,若是拿一輛自主品牌或合資品牌的A,B級別的車,砍掉車頂,加強柱,加強底盤,然後塞上一大堆防水防潮,電子增穩,配上手動收放,無加熱塑料片後窗軟頂,是可能的,但是這種落後30年的東西,能賣得出去就怪了。



推薦閱讀:

中國生產的日系車真的會比國外生產的日系車質量差么?
第八代凱美瑞的四連桿獨立懸架和第七代凱美瑞的雙連桿式獨立懸架在其性能上有哪些區別?
自創跑車手工作坊可行嗎?
性能車和跑車會在副駕駛位置做好相對駕駛位的「左右50:50配重」嗎?改成中舵不是更平衡?
為什麼多數的汽車選擇前輪轉向而非後輪轉向?

TAG:工業設計 | 製造業 | 汽車 | 汽車製造 | 汽車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