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話的否定副詞應該寫成「弗」還是「勿」?


用「勿」是延續了明清時期吳語白話小說的用字傳統,大量合音字如「覅」「朆」「甮」也是那個時期造出來的。到後來一些語言學家喜歡用「弗」表示feh,「勿」表示veh,以此區分不同吳語方言的語音差異,甚至同一種方言內部差異(有時候同一種方言裡面也會出現清輔音和濁輔音的分讀,如台州話)。

其實上海話「弗xx」的連續變調走的完全是陰入開頭的調型(3-55-21),而非陽入型變調(1-22-23),這已經很好地說明了上海話否定詞原本也是清輔音的feh,讀陰入調,這樣也就不可能來源於與讀陽入的「物」同音的「勿」字。

如今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勿」更多只是個俗字,一方面是因為從古至今「勿」都是"不要"的意思,從未有過"不"的意思,從漢字表意性上根本說不通,而「弗」作為否定副詞頗有歷史(如成語「自嘆弗如」);

另一方面是明清的小說用字並不足以奉為圭臬(《海上花列傳》裡面,蘇州話第一人稱複數「倪」,第二人稱單數寫「耐」,第二人稱複數「俉哚」,否定寫「勿」,都是明顯借音俗字,今人改為「伲」,「倷」,「爾篤」和「弗」,雖說並非追根問底復原本字,但已然比前人用字講究許多)。

其實吳語否定詞本字就是「不」, 但是現在「不」字作為新層次讀peh(如「不過」),也就不好繼續用「不」字了。

這時候還是推薦用「弗」字書寫比較好,與文言文和書面語保持一直,避免破壞漢字的表意性,同時也彰顯吳語本身的特色。


其實就是「不」字,「不」字讀輕唇是吳語的一個重要的具有排他性的特點。並且有個神奇的現象,我翻了吳語區大多地方的同音字彙,發現吳語區「弗」與「勿」都是同音的,要麼都是輕擦,要麼都是濁擦。當年北吳人士由於官話「不」是重唇,所以自個兒不知道自個兒的否定副詞就是「不」,要找個另外的字,於是就找了個「勿」而不是「弗」(不知為啥),你看什麼「覅」啊什麼的都是蘇州人造的,人家還是輕擦呢。用「勿」應該算是延續前人的做法,但是大家總覺得用「勿」很怪,一般都覺得「勿」=「覅」的,因此喜歡用「弗」。


推薦閱讀:

周恩來說的話是什麼口音?
聽不懂女朋友家鄉的方言怎麼辦?
廣東話為什麼這麼難學?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音韻學?並且還熱衷於中古漢語擬音和朗誦?
各地方言說一個吃飯的小故事得有方言特色搞笑的那種?

TAG:上海話漢語方言 | 方言 | 吳語 | 音韻 | 漢語方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