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學角度看,雙十一什麼也不買,是種損失嗎?


雙十一是二級價格歧視:

首先明確一點,時間和金錢的換算比例對每個人是不一樣的,平常沒有活動的時候,大家去淘寶購物,按照正常的流程花的時間是差不多的,但是這同樣的時間,對每個人來說是又不一樣的,因為有的人的時間貴一些(他生省下來這些時間可以做一些其他創造收益的事情),有的人的時間便宜一些(省下來也產生不了太多的收益)。並且時間比較便宜的用戶購買力相對低一些。

平常,商家沒法區分一個個ID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消費者,只知道他們「買了」,但是其實還有一大批人在買和不買邊緣糾結著,「再便宜一點就好了」,如果商家明確的知道這些人,他們願意提供稍微低一點的價格賣給出去,但是苦於兩點:

  1. 商家不知道具體是哪些人「想買沒有買」

  2. 商家也無法單獨提供更低的價格,因為否則的話所有人都會聲稱自己是屬於「便宜一點就買了的」類型,所以商家必須統一降價,那麼商家將在購買慾望旺盛的客戶那裡損失一大筆收入。

那麼雙十一來了,給商家提供了一個契機區分這兩種消費者。商家可以通過設定一個足夠長的等待時間(或者足夠複雜的機制,不論如何,就是要讓消費者購物變的麻煩)讓消費者選擇是否願意用這種麻煩,耗時的方法購物。如果消費者選擇了這種耗時的方法,那麼這個消費者就是屬於時間不太金貴的消費者,那麼我可以降低一些價格,而消費者如果不等待,不湊雙十一的熱鬧,那麼這個人顯然就是時間金貴的消費者,商家可以原價賣給他們,避免了統一降價的損失。

這樣商家在擴大了自己用戶群的同時,儘可能的避免了對高級消費者也降價的損失。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這是不對稱信息下的screening,也就是通過一個機制,讓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如實顯示出自己的類型。

二級價格歧視,一般來說是對社會福利有促進作用的,所以雙十一的出現基本上是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福利。

回到你的問題,是不是不買就虧了?如果你是理性的,那麼無論你買不買,你都不會虧的,因為如果你不買,說明你是第一類消費者,第一類消費者本來就不會買;如果你買了,那麼說明你是第二類消費者,那麼第二類消費者在雙十一確實傾向於擴大消費費。

當然,如果你的偏好折現不是理性的,那麼虧或者不虧都有可能,那就是行為經濟學的問題了。

關於非線性折現的消費者,可以看我的專欄文章《為什麼我們的價值觀中,有些東西是無價的?》

鏈接在此:知乎專欄


我覺得對於消費者來說既不損失,也不賺。因為除了雙十一之外,店鋪還有很多理由搞活動,各種節假日,商店慶典,品牌周年紀念,老闆心情好等等各種理由都可以促銷。如果消費者購買的待選目標有好幾個品牌,那麼幾乎全年的任何一個時間都可以找到一個正在促銷的滿足自己需求的產品。可以到比價網站看看,大部分商品全年有90%的時間都處於一種「打折」狀態,只有剩下10%是為了「打折」在某些天提高價格而已。也就是說為了購買打折商品,只需要避開那10%的高價時段就可以了,稍微等待一段時間就好。我覺得除了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比如地段很好的房子),消費品都應該是在需求的時候再購買,因為社會的生產力是在不斷提高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工資的購買力也是不斷提高的,那麼不屯東西才是明智的。

對於商家來說雙十一是個騎虎難下的活動,因為一旦一家搞雙十一促銷,其它家不搞,顧客就都流向促銷的商家,不搞活動的商家就會少銷售。但是從全年的角度來看,顧客的總購買量並沒有因為雙十一的增加就增加。雙十一實際上是導致整個十一月份和十二月份的銷售額趨於往一天上面集中,這導致這天的銷售量變得非常大,但是其它時間的銷售量下降。

雙十一和聖誕節,情人節這些節日不一樣,雙十一自身並不製造新的消費需求,不像聖誕節可以多銷售出去聖誕樹,情人節可以多銷售出去玫瑰花。所以這個節日對於經濟增長並無益處。但是最先想出來雙十一要購物的阿里集團還是賺的,因為它是首創者,所以每次雙十一的時候它賣出去的東西總是比別人家更多的。


你們一個個都不認真審題!!(敲黑板......)

這是白給分的題啊?!

人家問的是從純經濟學角度分析,你們一個個的又是前女友又是狗糧的,還能不能認真搞學術了!

其實,如果某個東西你需要等到打折促銷再買,那麼多半情況是你根本不需要這個東西!


經濟學不怎麼懂,個人覺得,能否定義為損失取決於你的支出(金錢)與收益(購置的物品所產生的效用)哪個更大。(說人話...)

通俗的說,就是你買的東西,你是否用得到:

* 如果用不到,收益為0,則無論支出有多少,只要支出不為0(支出不僅僅體現在金錢上,包括時間、精力等,舉個例子說,就是說馬路上有個人給你送一個東西,只需要你填一張表,如果送的這個東西,你用不到,雖然你沒有付出任何經濟成本,你也是損失的,因為你失去了時間),都是損失。(切記不要衝動消費啊)

* 如果用得到,此時就要用產生的效用放到你的價值評價體系中(至少我覺得這是一個很主觀的判斷,同一樣東西,有的人覺得值,有的人覺得不值),效用是否大於你的支出,效用大於等於你的支出則不損失,反之則損失。

其實我覺得很多人,之所以有一種{雙十一我沒參加,是不是虧了}的感覺,主要是因為感覺雙十一有便宜(至於實際有沒有,呵呵... ...),但是自己沒有佔到,就是那種有便宜不佔會死星人。但是反過來想,一毛錢賣你一樣東西,雖然很便宜,你也確實佔到便宜,成本價都遠高於售價,但是這個東西你是永遠都用不到的,那試問這一毛錢是不是就浪費了呢?雖然你獲取東西的時候,有溢價,你可以把這個東西轉手再賣出去賺取差價,但是這個過程也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花費的這個時間成本是否與你最終的經濟收益匹配呢?


1.你想買的東西打折了,比平時便宜很多,你不買,日後想起來想買,那麼你就虧了。(比如我這次想買幾件優衣庫的內衣,然後雙十一5折,我如果不買的話,等到天氣冷了,我才想起來去買,已經不打折了,就虧了)

2.你很喜歡的東西,但是一直覺得太貴了,徘徊在買和不買的猶豫中(比如我老婆的化妝品和包),雙十一打折給了你一個推動力,你買到了喜歡的東西,又省了一部分錢,何樂而不為呢?

3.對於那些你不需要的東西,雖然打折力度很大,但是你買了也是用不到,那叫浪費。

4.對於題主覺得「什麼也不買是損失」,是不是存在著題主想買的東西卻因為價錢或者其他因素而沒有買的商品?對於題主的擔心,其實是因為題主和其他有類似想法的人覺得,打折的時候不買,等到不打折了我再去買豈不是多付了錢?想起一個笑話:

某某要買一個包包,平時要2000塊,打折搞活動1000塊,我買下來了就是我賺了1000塊啊!

老婆經常罵我亂買東西,比如買了很多零食,吃著吃著吃厭了,到最後過期扔掉,比如廚房裡買了個什麼看起來 很牛的新設計的廚具,結果發現用起來特別麻煩,沒幾天就扔儲藏室去了。

所以買東西是個學問,自己需要什麼,真正喜歡什麼,不要衝動消費就好了。

現在消費者越來越精了,商家也知道不真的便宜打折的話人家也不買賬,所以在雙十一的時候買你需要的和喜歡的商品還是很合算的。

PS.當然我也不是學經濟學的,無法用經濟學的理論來說。。。從一個普通消費者給一點見解。


很多人在雙十一其實是多花了錢的。

不提那些先提價再打折的無良商家,就算你已經把要買的東西放進了購物車,然後等著雙十一那天降價購買(此時還算是節省了一些錢的)。可是,在完成支付後,你又會被無處不在的各類雙十一廣告所吸引,然後就到處瞎逛,等你關上電腦的時候,你可能已經不知不覺又買了一堆東西了,當你感到後悔時,你就會選擇退貨,這也是為什麼每年的雙十一之後都會有大量退貨的原因,那些退貨可不全是刷單的。


謝邀~

很有意思的題目, 可能不同領域有不同的見解, 在這裡我用一些行為經濟學和消費心理學的內容試圖回答這個問題。可能回答的角度並不符合樓主的期望。僅供參考。

首先,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 雙十一沒有買東西不會對你造成任何經濟損失, 因為「」擔心遭受損失「」的潛在的心理狀態實際上是一種心理暗示, 這種心理暗示是被操縱從而使消費者產生購買慾望,進而達到刺激消費的作用。 但不是計算實際經濟損失的有效依據。 所以我們需要認清的問題是「認為遭受損失」這個心理認知(cognition)到底是怎麼被激發的?發生在什麼時間段最有利?到底在整個購買鏈中起什麼作用?為什麼對我們今後的生活沒有顯著影響?

與國外(特別是西方國家)的 boxing day (12 月26日) 和 Black Friday(感恩節第二天)相類似, 雙十一作為中國的人造購物狂歡節已經越來越被消費者接受。除了人們日常的必需品(necessary purchasing),商家更願意看到消費者購買大量的非生活必需品被搶購一空。 但非需品的傾銷並不一定是價格槓桿就可以啟動的。 因為理性的消費者在面對非需品會謹慎的(花時間)對比商品價格和收益再(有幾率的)做購買決定。顯然這和商家希望消費者不顧一切大肆消費的期望背道而馳。那麼如果你是商家會怎麼做呢?

答案是誘導情緒讓理性的消費者變得不理性。Clark(1982)和 Clark Isen (1982) 在究消費者心理時指出,消費時的情緒會參與人對商品的認知,影響購買慾望(不同情緒不「同向「」影響購買慾)。Hill Ward (1989) 之後通過實驗引導,操縱,和引誘實驗對象當前的情緒得出:消費者當前的情緒狀態變化直接影響人對商品的考量進而改變人的購買行為。Sherman Mathur (1997) 進而運用情緒這一人類自然的「生理現象」,結合心理學中「刺激-機體-應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Mehrabian Russell 1974) 發展出一套商業消費模式。即通過心理暗示,誘導,營造消費氛圍,使消費者情緒產生偏差進而積極的推動消費行為。而營造這種氣氛的手段也很簡單,除了大幅度降價(甚至是先提價後降價),無非就是限時降價促銷,商品有限供應,通過各種社交平台直接或者間接(廣告,心靈雞湯,假新聞等等)向人們輸入「不買就會吃虧」「想要不吃虧就要買就要快「之類的概念讓消費者有一種緊迫感,壓迫感,激素上升之類的生理心理反應

理解了上面的研究我們就不難認識一個現象,在雙十一過後很少有人哭天喊地的抱怨為什麼我雙十一沒有買這個東西那個東西。相反,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一般都是「回家吃土」「窮」「沒錢」之類的抱怨。是的,「害怕雙十一沒買東西會有損失」 這個心理認知是最有可能發生在打折開始之前和之時的。因為在這個stimulus(刺激)時間段正是消費者受到各種引導和誘惑的時期。

最後我要根據兩個假設從兩個方面回答為什麼「雙十一什麼都不買不是一種損失」。

假設一:你是一個理性的消費者。作為理性的消費者,在商品打折期間不買東西說明1:你沒有生活必需品要購買。2:你理性計算了非必需品的價格和他能給你帶來的滿足度(utility ),然後決定不買。結論:從任何角度都談不上有損失

假設二:你是一個非理性消費者。非理性消費者是被情緒影響了判斷力和擁有欲的一類人。根據上面的推導,這個情緒又是受雙十一時段和聲勢影響的暫時性產物(沒有人可以被情緒支配一輩子)。所以1:如果你忍受不了誘惑,便花錢撫平情緒,這是人之常情。2:如果你沒有買東西,則時間和理性會免費幫你撫平情緒,那又談何遭受損失呢?

References

Clark MH 1982, A role for arousal in the link between feeling states, judgments and behavior. In M. Clark and S. Fiske (eds.) Affect and cognition pp.263-26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

Clark, M Isen, AM 1982,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eling states and social behavior, Hastorf A and Isen AM (eds.), Cognitive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Elsevier.

Hill, RP Ward, J 1989, Mood manipulation in marketing research: An examination of potential confounding effec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26, pp. 97-104.

Nevin JR Houston M 1980, Images as a component of attractiveness to intra-urban shopping areas,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 56, pp. 77-93.

Sherman E Mathur A 1997, Store Environment and Consumer Purchase Behavior: Mediating Role of Consumer Emotions,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vol. 14, no. 4, pp.361-378.


是損失。

原因是這個事情實際在考驗你的消費規劃。

首先雙十一前後加起來差不多有一個來月,你可以將90%以上的前一個月預購物品+90%以上後3個月的預購商品都統一在雙十一期間購買用於節省支出。

那你損失了多少?

假設先按照保守預估雙十一比平時優惠10%來計算(實際肯定不止),購物滿1萬元相當於節省1000元,這個金額可以約等於你的損失。

----------------

另外很多人糾結雙十一其實並不便宜的問題,如果要理性的回答這個問題建議去看第三方檢測價格檢測數據,但我可以給兩個參考:

1、今年雙十一天貓銷售1207億,全網大概1600多億,你相信這個期間消費的都是傻瓜不看價格不做對比閉著眼睛買貨嗎?

2、每年雙十一商家、平台都有KPI和數字目標,既然這個數字每年都要增長,那麼對於平台、商家來說他們是否可以不顧KPI,備貨量而任意漲價欺騙消費者?

3、不敢說所有的雙十一商家都是比平時買100%要便宜,比平時買平均便宜10%以上的商家,超過95%以上這個數字已經夠保守了吧.(還是那句話要查第三方數據)

還有很多人糾結雙十一產生很多衝動消費:

1、是否衝動消費這是主觀問題,不可以被評測,並且和理性消費之間並無標準。

2、線下商場打折買買買,周末逛街買了不少計劃外產品算不算衝動消費?

3、衝動消費本身就是人類消費最重要的消費特徵之一,因為不能假設所有的人消費都是完全理性的。

所以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就是理性的去看待雙十一消費這件事情,建議不要拿以上兩點主觀原因來偏題。


從政治學的角度來說,我不競選美國總統是一種損失嗎?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有50多塊錢的好倫哥,去吃298的海底撈是種損失嗎?去三亞有五千塊錢就能玩下來,非要花2萬到馬爾地夫,是種損失嗎?去東莞,200、2000、2萬一晚的小姐排成一排,消費200的人會覺得消費2萬的是一種損失嗎?

今年天貓雙11銷售額1200億,京東銷售額數據沒公布,只是說銷量提升了60%。這些平台基本上雙11一天幾乎相當於平時一星期或半個月。而2015年居民消費總額已經超過30萬億,這些電商的銷售額佔總量的10%強,是否其他的將近90%都是一種損失呢?顯然我們不能否認電商的優勢,及其帶來的好處,也不能簡單的認為只有做電商才是好的。

你要認識到,電商通過各種營銷手段,試圖讓消費者感覺到自己花了200元上了2萬一晚上的小姐,但是大部分消費者很清楚,自己上的就是200塊一晚上的。

類似的在互聯網屌絲經濟大行其道的時代,創造了小米的神話,但是小米也深陷屌絲經濟的泥潭,無力向市場高端發力。淘寶開始也是一樣,後來馬雲創建了天貓,然後又逐漸細分了若干市場。雙11還有618之類的網購狂歡節,本身也是電商向傳統銷售領域不斷滲透的方法。但是如果要買珠寶翡翠、買玉石黃金、買名表名車,你是否會從天貓買呢?除了淘寶天貓,還有其他很多平台,網路賣房,網路賣車。但個人認為,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電商的滲透率終究會到達天花板,並且會始終保持在某些固有的消費層級的市場上。


聽說人流打五折,要不要趕緊懷孕?


是損失。

上一次,女朋友離開,就是因為雙十一的時候,她準備好了一購物車東西,而我卻沒有準備好信用卡支付。

所以,現在別人都是過雙十一購物慶祝,我是過雙十一啃狗糧。


對於部分理智的消費者而言不是損失。可以具體分析一下。

首先,購買需求是一種人為引導的、特化後的隨機性意圖。舉例而言雙十一你本不知道買什麼,只不過圖便宜往購物車裡塞了5000塊死貓爛狗野雞潮牌衣服,就圖雙十一打完折3000省個2000塊。實際上你去年買的還沒拆封。這種就屬於大家所知的非理智購物行為帶來的資本沉沒。即便你很清楚你要買什麼,目的非常明確且理智,那你就面臨另外一個問題——

第二,雙十一的平均折扣力度其實一般,並不如以前一樣能刺激購買慾望,反倒採購這種行為本身的消耗逐年上漲。據悉去年各門類平均折扣力度在25%左右,而消費者必須付出相當的採購成本,比如雙十一之前半個月就刻意減少消費次數,因為怕買貴了(其實大部分也就是幾百的破事)而增加了心理負擔成本,數小時搶購、支付失敗的夜戰帶來的是健康的波動影響白天的工作和學習。而且如果說中國網購最大的優勢是快捷的物流,那很抱歉因為——

第三,雙十一減少了消費者的實際使用時間。舉個例子,有人雙十一買了件羽絨服,結果送到已是十天後,已經被凍感冒了。再比如,你手機壞了想買台手機,很正常理智的需求。但你的手機不可能剛好雙十一前一天壞了。你使用收益最高的時段和採購成本最低的瞬間不可能總是重合的,消費數碼類商家的促銷周期一般是一個月,因此平均而言如果你死磕活動降價大約有半個月左右的延後,外加雙十一物流延遲,而這對於使用周期僅為一年左右的數碼產品是個無形的損耗。

綜上,雙十一對於部分人而言,其實不是損失。


不要給自己加太多的枷鎖

其實優惠不了多少的

好好賺錢

錢不缺了

天天都可以是雙十一。


謝邀,

雙十一的優惠的必然存在的,原價現減,已經不是空口說白話了,大部分商家還是想在薄利多銷,不過雙十一的大量單量,必然會導致眾口難調,售後的問題必然會增多,出現問題肯定不像平時那麼容易解決,建議急需的東西還是去線下購買。經濟學來說你不買肯定是 比平時虧錢了,但是所謂的損失就不單單是 經濟學的問題了,這個「損失」涉及到了心理學,個人價值觀,這個一個哲學性的討論,用一句話來概括吧!千金難買你高興,損失與否看你價值觀的基礎想法。


謝邀,雙十一買不買東西,經濟學不懂是很懂。
雙十一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大型營銷活動,在這個時間段通過大量的營銷氛圍影響衝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發生了變化。

消費動機:

價格因素,雙十一給人的印象是品牌促銷、優惠券滿天飛,每年各種免單、五折的信息讓消費者對雙十一形成了「品牌集體降價優惠」的概念,在這個環境下:

  • 消費者合理化了自己的行為,因為品牌降價,購買產品是因為「省錢」,減輕購物負罪感,或者在這個時間段,為其他親友購買,利他的行為增加;
  • 因為促銷氛圍,平時壓抑的心理得到釋放,平時想買的心理在這個時候得到集體的釋放「狂歡」;
  • 官方發放了大量的限時的優惠券,既然品牌促銷,還有優惠券,過期可能會後悔,對後續自己「期望」的品牌或者產品價格沒有「安全預估」;
  • 大促的氛圍,導致「決策癱瘓」,這樣的氛圍下,一些快消品或者服飾箱包等低認知決策的產品,本來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理解成本就低,在時間、價格影響下,解決了客戶對產品的的決策成本,導致集中購買;
  • 時間壓力,限時+限量+折扣的促銷環境下,消費者所感覺到的只有這一單一信息,是對平時消費慾望或者預消費需求的釋放。

什麼也不買,是不是一種損失,消費者購買時為了滿足需求,購買能力的釋放,也是一種需求體現,客戶獲得相應的產品價值,自己也付出了相應的成本支出,商家與平台也以「量」來取得自己的相應價值,在需求與滿足需求之間其實是一個平衡點,如果什麼也不買,並不是刻意規避,或許沒有這類需求,你吃飽了,也會去買吃的,或許也不會去買吃的,為了囤積還是心理消費,各取所需...


雙十一買的東西今天才發貨,這才是種損失吧


如果在信息對稱的市場中,雙十一里生產者進行真實的降價讓利,消費者如果不進行掃貨,是損失。

但是,消費者跟網上商戶之間天然是信息不對稱的。比如說,網上只有圖片,消費者怎麼知道實物是跟圖片一致的呢?是不是真的好用呢?

於是,我們的淘寶配置了好評差評制度,店鋪鑽石皇冠制度。用別人的反饋來彌補這部分的不對稱。

很快,好評差評成為了商品好壞的信號。不良商家為了達到偽裝好商品的信號的目的,使用了刷好評的技能。很快,好評和差評制度也喪失了大部分的區分功能,消費者需要另找方法來分辨商品的好壞。

發展到這一步,消費者為了挑選好商品所付出的成本已經不低了,再加上機會成本,如果降價幅度不足以涵蓋這些成本,那麼消費者的剁手是虧本的。

然而對於守規矩的商家而言,如果平時賣的已經是微利的價格,降價的空間並不會很大。

降價玩得很大的(不考慮牌子店清庫存這種。折舊商品打折賣,是正常價格,消費者並沒有佔便宜。),往往都是一些不守規矩的店,用次貨來冒充正品好貨的。

在這種情況下,認真鑒別的消費者在支付了不低的搜索辨別成本和相應的機會成本後,得到了降價不大的正品,總體吃虧;

不鑒別的消費者得到了降價很大的以次充好的次品,肯定也是滿肚子吃虧的感覺。

所以,這種時候,不剁手是最優選擇。起碼不虧。


雙十一本來搞的就是屌絲經濟,有些人只會在有優惠券或者有優惠活動的時候猶猶豫豫買下了一些價格比較。。。的東西,手頭寬裕時間成本高昂的人根本不在意這些。想想如果時間成本高昂,那麼在需要一個物品時便直接購買,根本不會在意便宜個幾十塊錢的問題。


個人感覺並不是損失。

首先,很多所謂的折扣並不是真的便宜了,有很多商家在雙十一之前先提價再打折的情況存在;

其次,為了辨別哪些打折力度大或者說更值得購買,很多人會消耗很多時間和精力在網上(以我的舍友們為例),在我看來,這份時間成本遠遠超過了你經過重重努力省下的那點錢,是不值得的;

最後,在雙十一買的很多東西並不是自己當即最需要的,但是花的錢卻是當期甚至是未來(例如花唄…)的資金,從另一個角度看,是會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的。

但是,即使雙十一購物並沒有什麼好的,但是我也會繼續參與的。畢竟,生活需要點儀式感,我愛我的馬雲爸爸。

嗯,就醬!


推薦閱讀:

2017年全世界各國的國民財富加起來,換算成美元是多少?
我們總是聽說「社會財富不斷增加」,人類交易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錢)財富?錢不是等價交易來交易去的嗎?
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和節能減排、勤儉節約矛盾嗎?
中國和美國的經濟結構有什麼區別?各自的主體又是什麼?
英國脫歐對美聯儲加息有什麼影響?

TAG:互聯網 | 經濟 | 經濟學 | 消費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