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部署深空通信?怎麼解決跟蹤、定位問題?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空間技術揭秘,更多與空間技術、航天工程的問題歡迎關注討論。
深空通信的幾個特點:距離遠帶來的信號弱、傳輸時延大;航天器相對地球高速運動產生的大多普勒頻移;地球自轉帶來的目標跟蹤不連續或者覆蓋缺陷等。
解決信號弱的幾種方法:
1. 增大天線口徑,這就是為什麼深空測控天線口徑都寬達幾十米;
2. 提高發射功率,地面還比較容易做,深空站發射功率大都可以做到10kw以上,但星上提高就比較慢了,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功率比較低,核能嘛,還沒普遍用;3. 降低碼率,信噪比低的話為確保誤碼率不超限,可以降低碼率,火星距離上最大碼率一般在4~8MHz吧;3. 增加信道編碼、採用高增益的LDPC編碼技術等,純通信上的事,不太懂。時延大暫時沒法解決。
多普勒頻移可以根據航天器運動的軌道進行預報,現在不是什麼大問題。
至於題主說的問題,主要是與目標跟蹤覆蓋率相關的。對於深空目標,地球自轉效應會使得單個深空站只能對目標進行一段時間的觀測(時長主要取決於深空站緯度和目標赤緯)。因此,地基方式要對航天器進行連續跟蹤的話就要採用接力的方法了,即在地球上每隔120度(經度)建設一個深空站,理論上可以對航天器進行無縫跟蹤覆蓋。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下圖中美國三個深空站的布局原因(南北半球也要兼顧,目的是覆蓋更廣的赤緯範圍)。
當然以後也可以採用天基衛星跟蹤,比如利用太陽同步軌道,理論上可以擺脫地球自轉影響(但還是會受公轉影響,公轉也會影響跟蹤,特別是凌日的時候,航天器——太陽——地球一條線,太陽雜訊會嚴重干擾信號)。然而,在把口徑辣么大的天線搬到天上成本太高,現在沒人弄。
跟蹤的問題解決了,定位的問題就是常規的航天器定軌理論羅。近地航天器測定軌一般採用測站獲得的測距、測速值(現在GNSS定軌手段更方便,精度更高),對於深空航天器,則一般還要加干涉測量值(即兩個站同時觀測航天器,獲得航天器信號到達兩個測站的時延差,根據幾何關係測得航天器的角度位置)。測距、測速對航天器徑向運動敏感,干涉測量對航天器橫向運動敏感,兩者結合就可以得到高精度的軌道信息。當然,其它還有自主定位手段,比如視覺定位,通過拍攝要探測的行星(太陽系內行星星曆都非常準確)來確定自身相對行星的位置,等等。不再贅述。可能是問題太專業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回答。不過上面@Joey朋友回答的蠻好的。我結合著咱們國家的「嫦娥工程」稍微做一點補充。以下內容應該不涉密,網上都可以查到相關資料,很多國際會議也可以找到相關文獻。
一般來說出了地月系才算深空探測器,所以目前我國只有「嫦娥衛星」才算深空探測器。據我所知至少有四面深空天線用於接收嫦娥衛星的數據,天線的口徑確實都很大,都超過40米。其中兩面是屬於中科院的,分別位於國家天文台和雲南天文台。「嫦娥衛星」所採用的信道編碼確實是LDPC碼,是清華大學設計的。以前看過NASA關於深空網的一些比較老的技術文檔,他們以前的深空探測器好像都是用RS碼。現在LDPC性能這麼好,不知道NASA新的航天器是不是也採用了。
當然作為深空探測器「嫦娥衛星」距離地面的距離其實非常近。當深空探測器非常遠的時候,即便是大口徑天線所帶來的增益也許還是不能抵消極弱的信噪比,這個時候可以進行天線組陣,把多面天線收到的數據進行合併,這樣可以帶來分集增益。但由於深空天線之間距離都非常遠(通常至少幾百公里),天線陣列間如何進行高精度的時間同步是個非常麻煩的問題。
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像美國那樣在全球範圍內部署深空站,所以嫦娥衛星的跟蹤還是藉助了國外的天線的,好像藉助了日本和智利的。
定位的話,目前嫦娥衛星的軌道定位是USB+VLBI兩種手段組合使用的。USB是統一S波段的簡稱(以下解釋來自網路博客:統一S波段(USB)航天測控網是指使用S波段的微波統一測控系統。這裡的微波統一測控系統是指利用公共射頻信道,將航天器的跟蹤測軌、遙測、遙控和天地通信等功能合成一體的無線電測控系統)。USB能定出深空探測器和地球之間視線方向上的距離,但是對與視線垂直方向的變動不敏感。而VLBI技術可以測量與視線垂直方向上的角度的改變。所以USB+VLBI相互輔助可以對深空探測器進行高精度的定位。
推薦閱讀:
※恆星級宇宙飛船從地球出發飛向其他星系,半路遇上隕石,小行星的概率有多大?
※如何看待 SpaceX 剛剛發射的 Zuma 衛星?
※歷史上有沒有在外太空喪生的宇航員?
※2017 年航天界有哪些值得被記住的事件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