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音市場有多大?

國外的DJ,萬人演唱會。 天王天后助陣。粉絲排完一環排二環。國內的DJ。小酒吧。小舞池。打了一輩子的碟認識的人就那麼一點。國外的DJ。有自己的團隊。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御用歌手。國內的DJ。工資低。工作不定。難受人尊重。國外的與國內的相比。猶如文革期間美國與中國相比。國內電音市場處於那麼原始版的狀態。裡面的價值這麼會到現在還沒有人看到?


大得一逼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先看一個視頻,這個很重要

微博視頻

基本都是國外大熱EDM曲目,通俗易懂不用說了吧,但是看看台下觀眾的反應,大寫的一個尷尬。

說明什麼?(以視頻這個不是北上廣的一線以外城市為例,既更為廣大的二三線城市中國人口基數)

1 大家不懂EDM,更遑論談論電子樂,電舞,甚至地下舞曲

2 大家不知道DJ在幹什麼,這個MC也好累

3 大家不知道這件事的意義在哪裡,好沒意思啊,坐在這裡干神馬

所以,中國的電音市場好比鴉片戰爭前夕閉關鎖國的中國,咱就小農經濟自給自足,對外面的東西完全不知道,不了解,不關心。這就意味著,這是一片未經開採的巨大礦藏,一旦被發掘,那會孕育著多麼豐厚的財富。

談論電音市場,很多人把邏輯順序顛倒了。

既然說市場,那也不用講那麼多不相關的東西。市場就是需求和供給,大家需要音樂,製作團隊就做音樂,相應的就有團隊和公司策劃這些活動。

需求:普通群眾需不需要電音,電音是否能融入日常生活娛樂?

顯而易見,答案是悲觀的,大多數人不知道,不了解,不需要。寧可去聽哈韓,歐美流行。

供給:就是廠牌製作人這一塊,規模,知名度可憐,且如前所述,目前沒需求。

相關電音活動:戶外國內大型電音節,本人和身邊好友為例,真心的,外國人佔據多數。在一些Club、小趴來講,因為DJ比較固定,會相對集中DJ的粉絲樂迷為主,這塊倒是自己人多。

電音時外來品,我們本身沒有這個土壤,沒有群眾基礎。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宣傳,宣傳,宣傳。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去接觸,現在除了這個,弄啥都是虛的。

PS:別和我談什麼dj,廠牌,club,電音節,喜歡電音的,這些東西誰也不會了解的少。但是club弄得再好,曲子做得再牛,電音節請的明星再大牌,沒人聽,沒人去,然並卵。


賣曲兒的賺的不如賣音源的。


市場很大 風氣不好


電音本土化需要結合廣場舞。


現在在個別音樂軟體平台上有一些十分優秀的獨立音樂人 電音、DJ

他們兩個是夥伴,一起編的曲子超級棒

十分有態度的音樂人

都是十分國際范兒的比如

——截圖來自網易雲音樂

這個時候就要提到吳莫愁,雖然不是粉絲但是她在15年發行的專輯《90》很值得聽聽,是她打破常規與某平台上的年輕獨立音樂人(圖中就有些)共同製作的專輯,而將來的年代就是不固化的,對她的看法也可以轉變。

現在已經有很好的開始將來就更說不定了


謝邀。感覺電子樂應該是現在的音樂潮流或者趨勢吧。畢竟電子樂呈現了那麼多種不一樣的音色。國內有一些廉價電子樂導致大家想到電子樂就想到了舞廳的動次打次。這其實還是一種落後,還是由於音樂產業不發達。就像看了《瘋狂動物城》之後再回過頭來看中國動畫,就會覺得真的不光是藝術創作的問題,技術就落後很多啊。不過藝術這個東西,我覺得還是靈感和創造能力比較重要,技術還是應該放到第二位(當然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該努力提高技術水平)。所以我覺得中國的電子樂市場很大,特別大,超級大,如果把版權的問題再重視起來,中國絕對是世界上音樂市場最大的國家。


最近一直在關注線下娛樂行業的投資機會,經過測算,結合演出場數、票價、出場人數,以及潛在電音消費者人數和意願的平均付費支出等假設,2017年中國電子音樂市場規模很小,只有5-7個億,但可拓展的空間約為70億元。

2015年國家統計局抽樣的數據顯示,中國15-29歲之間的人口數大概是3個億,西方電音比較發達的國家英國、荷蘭、西班牙,過去三年有參加電子音樂演出的比例為14%-33%之間,平均每一個電音愛好者在電音現場門票、流媒體付費以及電音相關的衍生消費在500元左右。按照3億受眾,14%的近三年線下參與率,人均消費500計算,中國電音在市場成熟時的規模為70億元。

一提到電音人們往往會想到DJ,腦海中蹦出來的畫面可能就是夜店歌舞廳打碟的,實際上電音發展到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龐大的體系,已經成為了現代年輕人(泛指95後)標榜自己,彰顯個性的潮流了。作為一個落伍的「老年人」,本文參考了網路多方信息給自己做了一些科普。

一、電子音樂概況

(一)概念介紹

(1)電子音樂、DJ、製作人、廠牌

電子音樂是一種音樂風格,而電音世界中的DJ是一種職業,而把電音等同於DJ這一行為被稱作土嗨。

具體說來,電音是使用電子樂器以及電子技術來製作的音樂。製作人(Producer)負責電音的製作,通常一位電音製作人會身兼多職,如作曲、編曲、填詞等。DJ是Disc Jockey的縮寫可譯作唱片騎士。DJ並不負責電子音樂的製作,而是在現場進行表演,編排、剪切多首不同的(製作人製作的)電子音樂以調動現場的氣氛,DJ的工作過程就叫做打碟。製作人多在幕後,他們的作品為DJ的再創造提供了原材料,當然很多著名的DJ本身也是著名的製作人。

電音風格分八百多種,最常見的風格有Bigroom/Electro House/Deep house/Trance/Dubstep/Brostep/Dutch

house/Progressive house/Trap/Future house/Future bass/Bass house等等。

(2)EDM

EDM(Electronic Dance Music),這個概念是包含在電子音樂範圍內的,從字面翻譯看是電子舞曲的意思,比較容易讓人跟著節奏跳舞,是目前電音領域最受歡迎的一種音樂類型簡稱。這個詞語大約在2008-2010年間產生,在概念上和80年代開始出現的傳統電子舞曲(dance)有所區別,簡單理解即為借鑒了傳統電子舞曲(dance)的結構、元素,更加流行化、商業化的電音作品。同時雖然流行化了,但在聽感上和傳統流行舞曲(Pop dance)也有所不同,吸引了大批聽眾。

(3)嘻哈音樂

廣義而言,所有使用電子樂器、電子技術製作的音樂都可以算作電子音樂,因此嘻哈往往可以被歸為電音一類。但嘻哈最鮮明的特色是說唱,即Rap(但說唱不一定是嘻哈音樂的必要元素),所以有時也並不歸為電子音樂一類,且有些樂迷很反感將嘻哈與電子音樂混為一談。不過,各類音樂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融合的趨勢。

(二)百大DJ榜榜單

百大DJ榜榜單有多個版本,其中討論較多的是DJ Mag的版本,大家提及百大DJ榜通常引用的也是這個版本。此外還有業界的Mixmag雜誌、致力於地下文化的Resident Advisor的DJ評選榜單等。

DJ Mag版百大DJ榜是專註EDM與DJ話題的英國雜誌DJ Mag推出的DJ/製作人年度排名榜單,從1997年起推出,早年由電音領域專業人士評選,後來改為由公眾投票選出。DJ Mag打造了EDM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百大DJ榜,是目前商業DJ較有參考價值的榜單。

2017年中國籍DJ/製作人DJL登榜。

二、中國電音市場規模

電音市場在過去的10年間逐漸增長,以流行化、商業化的EDM為消費主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發展。其中,線下以舉辦電音節、倉庫派對等形式為主,線上交流平台較有影響力的是網易雲音樂,其次資訊類用戶較多的是微信公眾號電子音樂資訊。

規模測算

根據國際音樂峰會發布的2016-2017全球電子音樂產業報告,2016全球電音產業的年產值已經達到了71億美元,預計2017年達到74億美元,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和南美地區的一些國家正在成為電子音樂產業崛起的新勢力,亞洲的電子音樂市場也已達到10億美元量級。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2016年中國電子音樂節數量為32場,預計2017年將舉辦86場,2018年國內電音節數量或將超過150場。這份統計應該主要關注了中型、大型的音樂會,除此以外,還有眾多的倉庫派對,即所謂的室內音樂節,是在室內較大的場地舉辦的派對,可以容納幾千人,目前兩三千人規模的倉庫派對是主辦方門較為青睞的室內派對模式。

票價方面,邀請到百大DJ等國際著名電音明星的電音節票價一般都會高於平均水平。

2015年國家統計局抽樣的數據顯示,中國15-29歲之間的人口數大概是3個億,西方電音比較發達的國家英國、荷蘭、西班牙,過去三年有參加電子音樂演出的比例為14%-33%之間,平均每一個電音愛好者在電音現場門票、流媒體付費以及電音相關的衍生消費在500元左右。按照3億受眾,14%的近三年線下參與率,人均消費500計算,中國電音在市場成熟時的規模為70億元。

中國人口結構圖

三、中國電音和國外的發展現狀

(一)電子音樂在中國的發展

在內地,電音最先出現在北上廣等城市,其中廣州因為距離香港較近,傳入較早;起初電音以俱樂部和派對的形式小圈子傳播,比如從90年代起出現的北京的電子音樂俱樂部DD『s、熱點、88、絲絨等;派對也逐漸盛行,如1998年首辦的長城電音派對,04、05年的長城電音派對等,初期多數派對更偏向小型私人派對,參與者多為熟人、朋友。

2009年,「針刺療法」團隊在北京的798舉辦國內的首個大型電子音樂節INTRO,該電音節為文化部下屬項目,當年約六七千人參與。

2015年,中國DJ Chill登上UMF(Ultra

Music Festival)日本站主舞台,是第一位登上UMF主舞台的中國人。

2016年,中國電音製作人DJ Chace登上世界最大電音節Tomorrowland Barong

Family舞台,17年登上Tomorrowland主舞台。首次有中國國籍的DJ登上這個巨大的舞台。

2017年,中國DJ兼音樂製作人DJL,華裔DJ

Carta入選2017年百大DJ榜,首次有中國籍藝人登榜。

2017年10月,中國電子音樂節INTRO作為2017

ADE(阿姆斯特丹電子音樂節)官方的開幕活動與全世界的電音愛好者見面,中國電音節首次登上國際舞台。在這期間將放映記錄中國電子音樂二十年的發展歷程和場景現狀的紀錄片《Break The Wall》,並舉辦由麥愛文化主理的五場電子音樂高峰論壇,意在打破世界與中國電子音樂的隔閡。

(二)國內外電子音樂節

音樂節是推廣電子音樂的最好手段,它們讓參與者跟隨眾多電音愛好者直接感受電子音樂的魅力,從而壯大電音樂迷的隊伍。

國內外有許多知名的電音節品牌,國外有Tomorrowland,UMF(Ultra

Music Festival),EDC(Electric

Daisy Carnival)等。國內原創品牌有INTRO電音節,風暴電音節,叢林音樂節等,此外還有許多外國音樂節品牌進入國內。

四、中國電音的發展方向

目前在國內,電音市場一直算是較為小眾的市場。電音在國內的發展,特別是與歐美的發展形勢相比,主要面對著如下一些阻力:

(1)電音概念普及度低,且因文化環境與政策影響推廣有難度。

相比國外的派對文化的盛行,國內的環境顯然迥異,自然造成多數人(特別是一般對夜店文化存在認知偏見的人)對這種文化的不理解,而沒有適合的土壤,音樂也難以推廣。正如業內人士指出,我們與外國電音發展的差異主要並不在技術上,而是在文化背景與生活方式上,大家對電音、消費電音的理解有差異;真正平常出來消費的人並非是消費文化,而是消費喝酒、泡妞文化,本身可能缺少對電子音樂的理解。

國內法規對大型活動參與人數的限制,一般單日人次在2-3萬左右已是上限,相比於國外電音節幾日人次過幾十萬的火爆情形還很遙遠。此外,在北上廣舉辦電音節需要完成一系列較為費時、詳盡的報批手續,批文、安全、消防都有著嚴格的要求,今年都有已放出舉辦消息的電子音樂節因手續等問題而取消。並且在由於政策管制,通常音樂節上用來助興的噴火、煙花等道具以及酒水等都會受到限制。

這種推廣的困難在增加舉辦風險的同時,也對舉辦方的財力提高了要求。既要有耐心培養音樂節品牌,也要注重人員、設備、舞美等的配置給參與者好的感受,更要注意保證現場安全。

(2)過於依賴外國知名DJ,缺少本土電音明星。

目前,國內舉辦過的多數大型電子音樂會,如風暴、Ultra China等,都會在宣傳時以邀請百大DJ為噱頭吸引受眾,而在真正舉辦時,宣傳中的一些大腕可能因為諸多原因無法到場。這一現象也反映出國內目前缺少影響力大、號召力強的本土電音明星(主要是DJ、電音製作人),不得不依靠外來頭部DJ。雖然近年來國內也有冉冉上升的電音新星,比如冷弦忱(Curtis)、徐夢圓、DJL、Panta.Q等,但國內市場還不夠成熟,建立鞏固自己的粉絲、宣傳自己的音樂都需要時間,因此需要利用成熟的外國電音市場的元素開拓國內受眾群體,吸引更多的潛在消費者。

隨著新一代的95後和00後不斷的成長,在他們的帶動下,電子音樂會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前瞻性的投資機構已經嗅到了這個商機,我判斷,國內的電子音樂市場在接下來的幾年內會跑出一些初具規模的電音品牌,一年的參與人次可能會到50萬級別。

以上回答由青銳創投負責電影行業研究的投資經理黃明偉@莪發哥提供,我們也在自己的同名公眾號『青銳創投』更新自己的行研和觀點,歡迎知友們關注與交流。

感謝實習生陸曉敏對本文的幫助

參考:

1. DJ、Producer(製作人)兩者的區別是什麼?http://music.163.com/#/topic?id=14630050

2. 微信文章:麥愛文化全方位登陸ADE,讓世界認識中國電音

3. 紀錄片:涉夢而行-電子音樂在中國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129453/

4. 微信公眾號:電子音樂資訊

5. 36氪新風向 | 中國有「嘻哈」,中國會有「電音」嗎?http://36kr.com/p/5096463.html

6. 除了審美,再次出發的蝦米音樂「尋光計劃」有什麼不一樣。http://www.jiemian.com/article/1298881.html

7. 「尋光計劃」遭遇刷票尷尬,平台推新如何抓住行業「痛點。http://news.kejixun.com/article/OW13hQQfwxjCBNzr/

8. 當初為什麼要做嘻哈?聽聽《中國有嘻哈》總導演怎麼說http://www.51555.net/home/html/news/notes/2017/0726/22457.html

9. 2017年中國人口結構現狀及人口年齡結構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分析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10/458481.html

10. 電音音樂節Tomorrowland落幕 全球百大DJ助陣http://ent.163.com/17/0805/01/CR1OP04V00032KMI.html

11. 風暴電音節網站 http://www.a2storm.cn/

12. Alan Walker攜全球神曲《Faded》親臨

熊貓直播叢林電音節http://yue.ifeng.com/a/20161104/39766631_0.shtml

13. 艾媒報告 | 2016-2017年度中國電子音樂市場研究報告http://www.iimedia.cn/56632.html

14. 2017-2023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http://www.chyxx.com/research/201707/542843.html

15. 2016年中國音樂行業市場規模及投資前景預測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2/389704.html

16. 電子音樂狂潮正席捲全球,亞洲勢力崛起http://www.jiemian.com/article/682919.html

17. 2017年中國音樂市場規模預測及行業發展趨勢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11/470440.html


電子樂所呈現的美妙音色和通過混音創造的奇特效果都算是其在全世界大受歡迎的原因吧,中國的製作人在這電音製作這塊還是比較弱,音樂風格還停留在幾十年前。《小蘋果》音色用的多土,國外電音的音色聽著多舒服;對音色的調製本身就是個很複雜的過程,除了理論、經驗還得有耐心,才能創作出耳目一新的音色;這點跟原聲樂器差別很大。中國的市場電音市場是很大,但中國也沒有多少像樣的電音,某一線歌手做張電子風格的專輯,宣傳時還要加句「請國外某某大師混音」。所以,在混音技術上是落後國外很多的。而且混音的門檻也稍微有點高,你得有個聲學環境好的工作室和專業設備——這些都不便宜。


中國電音環境是不怎麼樣,我認識的DJ跟我聊都是說電音很好,中國市場很大,但是圈子太亂。

但是說起來,喜歡電音的95後00後越來越多,去club去電音節的90後也越來越多,電音的前景是很好很好的。

但是中國DJ具體能做到怎麼樣真的很難說。

畢竟中國人口密度太大了,群眾的接受程度也還沒到很高的地步。辦個電音節都找不到一個空曠的場地來做到不擾民不被舉報。

很多電音節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延期甚至取消。因為在中國這個大基數的主場來說,我們只是小眾,永遠要為大眾讓步。

現在國內很多小型電音聚會的主辦方都是在虧錢舉辦,賣的都是情懷和熱情。只能盼著,中國電音早一點崛起,再早一點。

不過說起來,電音粉都是矛盾的。

希望自己喜歡的DJ,喜歡的音樂大紅大火讓所有人看看勞資喜歡的是多麼有逼格的一個東西。

又希望這麼有逼格的東西我自己知道就好了。

我只能說這種想法的都不是真愛,

姐姐就想我喜歡的DJ全球聞名所有人都愛他賺很多很多錢想怎麼花怎麼花想怎麼玩怎麼玩,做音樂已經很辛苦了!生活一定要過得比其他人更開心一點!我對苦哈哈的音樂敬謝不敏。

個人覺得,才華和人品都不是會因為生活過得幸福了反而衰退的。

國外的高中生大學生每周一個趴

國內的高中生大學生戀愛都不會

先從根本做起,

鼓勵早戀

中國電音分分鐘崛起


我覺得市場還是挺大的,但是發展得太慢,土壤差,需要做很多努力才能打開市場。

我覺得可以以其他的形式來打開這個市場,不一定要音樂節,或者發唱片,一件新鮮的事物都是需要事件來讓大家記住的,我剛接觸edm那時候也不熟悉,但是看了諾基亞在倫敦的發布會,就喜歡上了deadmau5,後來又在格萊美上知道了大衛庫塔,Skrillex,又認識了hardwell,都是一次次事件去了解並超生興趣,並逐漸熱愛起來,這樣的事件太少了,影響力也太少,就像起搖滾民謠,也要通過一些音樂節或者好歌聲的節目等去打開用戶的認知,但是這樣的傳播是緩慢的。

傳播還可以參與到更多的商業活動當中,這樣傳播會更有效,比如華為或者小米開個發布會,投一大筆錢包下所有陸家嘴大樓的現實屏窗戶等一晚上,搞一場演出發布會,邀請幾個知名DJ去搓碟,這樣外灘就沸騰了,第二天大家都知道什麼是edm了,然後又可以去長城搞一搞,到北京廣州香港街頭搞一搞,很快就會成為一場潮流~

當然需要深入人心還是需要日常培養這樣的氛圍,為什麼edm可以在國外火起來,因為歐美搞party都是自己播音樂自己當DJ,人人都可以成長DJ,他們喜歡跳舞,喜歡社交,開個生日party嗨一下,節日party嗨一下,假期嗨一下,這些都是能夠融入日常的要素,如果這種文化沒有生活為基礎,傳播再好也是曇花一現,文化的傳播就是前沿的一批人帶著後面的人去玩,告訴他們什麼好玩,怎麼玩,才能帶起來。

個人見解,第一次在知乎發表意見~


安利這個人的歌吧


中國14億人口的消費市場,當然不是14億人都會喜歡電音,但我確信會逐漸擴大的


1. 區分概念 DJ和製作人

國內DJ很多,可是稱得上是製作人的少之又少

國外製作人眾多,他們大都不喜歡被稱作DJ,因為他們可能不是DJ,但是你聽到的曲子是他們做出來的

2.國外電子音樂節眾多,例如ultra,tomorrowland,edc,群眾基礎好,設施到位,資金雄厚,幾天下來上百位DJ/製作人輪番表演,人流量龐大,觀眾跳到膝蓋脫臼

國內電子音樂節數量少,群眾基礎薄弱,設施進口,資金有限,請一兩個國際大牌已是上限,本土選手可以挑梁的基本沒有,登台演出的水平,曲子混的水平也都參差不齊

另外國外電子音樂節進入中國市場就好比國外電影在國內院線上映,是要通過廣電的文化審核的,所以少年近幾年能看見大牌來華就去吧

3.電子音樂(電子音樂≠電音,EDM≠電子音樂)在國內仍是小眾,很多人感覺聽電子音樂的人很多,其實是因為聽了這些音樂找到了一小群同樣喜歡的人的錯覺罷了

再者,電子音樂在國內被很多人誤解,這樣的誤解甚至被很多人傳播並接受,例如捏出來很多天馬行空的辭彙「輕電」(你給我解釋一下重電是不是就是220V?),「星空電音」(聽這曲子能上天?),這些辭彙你會在很多音樂平台的歌單名里見到,播放量居然還幾十萬,評論里還大肆讚賞「好愛這星空電音哦,太美妙了」,我……

4.總結如下,中國是有市場的,如果把這市場比做一個會展中心,那麼這個會展中心還很小,也沒有富麗堂皇的屋頂,本土能來參展擺攤位的青黃不接,宣傳冊可能都做不出來,國外的參展商來一兩個,另外前來觀看的人流量小,人群中能夠看明白參展商的也不夠多

sigh,就先寫這麼多吧,去聽會兒new age睡午覺了,最後感謝trance吧的諸神,從他們身上學到了這些皮毛,歡迎指正?(???????)? thx


推薦閱讀:

音樂節是否有必要擴大受眾?如何擴大音樂節的受眾?
如何評價2014年水星音樂獎?
黑膠能做成便攜的嗎?

TAG:電子音樂 | 音樂產業 | 流行音樂 | 音樂推廣 | 歐美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