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stein的分析系列(數學)?

stein先生的分析系列《傅里葉分析導論》 《實分析》 《複分析》和《泛函分析》作為普林斯頓的教材,大家對這套系列書的評價如何?


個人認為優點有以下

1.動機充分,以傅里葉分析貫穿四部曲,不會讓人讀著不知道幹什麼。2.行文流暢,證明思路很清晰。3.涉及的方面在同等級分析教材中算得上比較廣,比如第三冊講到分形和遍歷定理,第二冊zeta函數和素數定理,橢圓函數初步,Jacobi theta函數和4平方定理,第一冊最後講了有限交換群上Fourier分析和Direchlet定理,這些問題雖然古老但都很經典,思想值得學習。

------

要注意Stein是調和分析大師

如果你想學調和分析,這套書提供了一些入門的基礎。每個習題都它的目的,比如一些積分估計在以後就是要常用的結果。並且不是所有分析學的概念都要一一呈現,它只用簡潔的篇幅告訴你主幹內容,有的在結果放在習題里。他還把實分析尤其是微分理論和Hilbert 空間的技術,Pde,複分析,Fourier 分析聯繫在一起了,觀點十分統一,動機非常明顯,基本沒有割裂感。

------

Stein前三本:輔助Tao的An Introduction to Measure Theory,Ahlfors的Complex Analysis,第四本配合Adams的Sobolev Spaces。

準備學數論的本科生一定要好好讀前兩本最後幾章,和方程有關的就直接跳,這樣以後讀橢圓曲線,類域論什麼的就快很多。否則就疲於奔命了......補一堆分析的東西很煩人的......


謝邀。

這套書由淺入深,第一本傅里葉分析只要學過數學分析就能看了。個人建議就在學了數分大部分內容的時候去看這本書,是對數分知識的很好的訓練。倒是學完實變函數後可能會覺得裡面有些東西搞複雜了,可能因為學過新的積分方式再看老的總會覺得逼格不夠高吧,但是就是因為黎曼積分的特殊性,導致了一些問題的產生:比如平均收斂的黎曼可積函數可能收斂不到一個黎曼可積函數,導致了實分析中的新的積分的引入。書中許多章都是一個具體的問題,可能是PDE的方程,也可能是幾何的等周不等式,讀起來非常有目的性。

第二本複分析前面大約3章就基本把我們本科所學的內容都講掉了,雖然在深度上略有不足,但是我們可能很快地猜想到一般的結果是什麼樣的。第四章討論了Fourier逆變換成立的充分條件,引入了一個非常有用的技巧,就是切換積分路徑,把實軸上的積分抬高,可能就會找到一個非常合適的積分路徑,這就是漸近分析中最速下降法的一種體現吧。第五章討論了一個整函數與零點集的問題,這裡就感受到分析有時候過程不怎麼漂亮,或者說比較繁瑣,推導過程中充滿了不等式,但是結果是非常漂亮的,後面幾章基本是在講特殊函數,是對前面知識的很多應用,當然具體這些知識能幹什麼我就不太懂了。。。

第三本接著第一本的問題出發,定義一種新的積分方式,他是從歐氏空間上的測度和積分開始講的,沒有直接就講抽象的測度,秉承著一如既往的由淺入深的思想。前3章基本能和實變函數內容匹配起來,讀起來還是非常帶有目的性的。第四章之後畫風一轉,開始講泛函的Hilbert空間了。一開始讀到這裡我是懵逼的,好好的實變教材怎麼突然講起泛函了?實際上他是為了後面的問題引入的Hilbert空間,後面一章的弱解存在性之類的都要用到。(雖然還是覺得有點突兀,可能內容實在太多,編排上還是沒法很好匹配吧,當然講完L^1講L^2也算是比較自然的吧。)最後他回到了一般抽象測度的理論了,我們可以和之前的理論進行比較,發現抽象理論和之前的特殊理論的不同:構造測度的時候依賴不依賴拓撲。一般理論的威力就在於測度的構造不依賴拓撲,但是構造也能和拓撲(度量)產生關係,最後一章不僅展示了這一點,還介紹了分形中比較有用的Hausdorff測度。

最後一本我就沒看完了,可能不太有資格說。首先上來講的是L^p理論,是第三本p=1與p=2後的更一般情形,在調和分析中這是最基本的空間,主要介紹了他們的基本性質,比如嵌入關係,某種對指標的凸性等。第二章主要介紹的是調和分析的內容,運算元的插值理論和Hilbert變換——一個經典的奇異積分運算元的理論。第三章是廣義函數及其運算,是對之前幾乎處處有定義函數的補充,可以看到函數可以推廣到什麼程度。第四章是標準的泛函內容——綱定理及其應用,是我們本科也學的內容。後面幾章我沒看,從標題來看是概率、多復變還有振蕩積分,應該就是標題中的那些Further Topics in Analysis吧。我覺得我還是抽個空把他們都看了吧。

總之,這是四本從入門到精通的好書,也是丘賽的53,適合自學,也適合學的時候參考。如果有計劃要看完4的同學我建議還是大概就在學了數分大部分內容的時候去看吧,因為第一本書就適合那個時候看,其他幾本對第一本有一定程度的依賴關係,如果第一本覺得太簡單看的很快的話,可能就會喪失了對這套書脈絡上的把握。


只讀過其中的 Fourier Analysis 和 Complex Analysis,整體來說,Stein寫的書是十分不錯的,作者對整個分析學的介紹已經很詳細了。看了之後讓人覺得整個分析學體系就是一個整體,每個學科都有著自己關注的那一部分知識點,然後學科與學科之間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如果目前還是本科生的話,個人強烈建議去買一套這樣的教材來詳細閱讀,因為這一套書的質量其實已經遠遠高於國內的很多本科生教材了。如果已經是在讀博士生或者已經工作的人,買這樣一套書來收藏也是十分有價值的。


謝邀: 這是一套好書,它的好在於它的理念很好:分析是一個整體。作為一個利用分析工具做研究的人來說,這是不難發現的,一個問題它往往牽涉到不同層次的分析:實分析所關心的可測性問題,泛函分析所關注的「運算元性質」,具體計算可能又涉及一些基礎的數學分析技巧。 如果仔細看這套書,你會發現一個問題(比如,傅立葉級數)會在不同的分冊中多次提及,像是系列小說中的「主線」劇情一樣,讓你慢慢了解到「哇,原來是這樣」。 由於大學傳統的教學方式,各個層次分析:數學分析、實分析、複分析、調和分析、泛函分析都有不同程度的割裂。由於限制,不能對一個問題作更多層次的思考和挖掘。 往往只有一定程度的人才會刻意挖掘其中的聯繫。Stein的這套分析是對這個割裂現在的很好挑戰。而且,這套書是study by exmaples的。也就是說,這套書注重應用和例子,對於學習抽象分析的人來說這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具體的例子,大家對於分析才有「實感」,而不是一種空中樓閣式的理解,後者容易產生「能背誦很多定理」但是「做不了應用」的窘境。所以,對於有志於未來利用分析工具做為自己研究工具的學生來說,我是很推薦這套書的。當然了,它也不是完美的,比如在實分析中和泛函分析中的有些知識沒有涉及。你也看看rudin和其他人輔佐一下,但是,作為第一次學習,我認為是很好的教材。


丘賽五三

complex analysis寫的不夠深


總的來說,作為一個分析系列教材,渾然一體,幾乎完美。關於這點, @大倪Ni 說的非常清楚了,我要補充的是不足之處。

我不是按順序讀的,我先看的real,再看的fourier,最後瀏覽了一下functional和complex.

先說前兩本,fourier analysis好的沒法說。一般國內數分教材的傅里葉分析根本講的不到位。這本無論從體系,內容的深度廣度,還是習題的編排,都是非常好的。只是第一章初學可以跳過,我是學pde的時候看的這本書,所以讀起來格外爽。

complex analysis的話,我沒細讀。我學的是龔昇老師的簡明複分析,話說這本書一點也不簡啊啊啊,簡直虐死我了,一度懷疑自己的智商。後來看了看stein的這本,一下子感覺好失落,當初我要是學這本的話,複分析功底也許就好多了。龔昇老師的書不是不好,不過適合用作參考書,畢竟觀點比較高。stein的複分析里還有素數定理的證明,第一次看到這個證明是在陳天權的數學分析講義裡面,不過感覺stein寫的更容易接受一點。

real analysis是我最先看的。學這門課的時候我同時看了兩本書,還有一本是夏道行的實變函數。stein的書我唯一受益的是開頭講的lebesgue積分的動機。後來大部分精力花在夏道行上面,課後習題也刷了一遍(當然除了第一章的部分習題),因為我發現這本書是格外的好。他講的要比stein深刻,而且細節上的處理也要比stein好,比如利用cara...(那個老長名字的忘了。。。中文好像叫卡拉泰屋獨立)條件分離出可測集的做法。中文書里難得的好書。

stein的最後一本也是一樣,廣度上足夠,深度上遠遠不夠。感覺用夏道行的實變函數論與泛函分析代替stein的後兩本,以stein的後兩本作參考,就非常完美了。當然了,泛函分析的好書有許多,比如Haim Brezis的。其實把stein後兩本里關於fourier分析的部分抽取出來讀讀也就可以了,沒必要作為教材。


Real analysis 寫的非常好,現在只看到hilbert space但是讓我一個不喜歡分析的都開始感興趣了^_^


歪個樓,這套書的第二作者是個阿拉伯人,博士畢業以後沒做數學了。


推薦閱讀:

在佛羅倫薩大學就讀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大學績點重要嗎?
崑山杜克大學是個怎樣的大學?
国内的农业大学现状?
當年你為什麼不上北大,或者清華?

TAG:教育 | 書籍 | 數學 | 大學 | 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