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博科聖地大屠殺事件沒有巴黎查理周刊遇襲案受關注程度高?

近日,奈及利亞極端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在5天的時間裡,屠殺北部城鎮巴加的2000餘人;巴黎《查理周刊》雜誌社遭遇恐怖襲擊,造成12人喪生。兩起事件均是悲劇,就其事件惡劣程度講,博科聖地大屠殺遠勝於《查理周刊》遇襲,但兩者受關注的程度卻迥異。《查理周刊》遇襲案發生後,世界多地舉行了悼念活動、爆發了示威遊行及眾多媒體聲援之,而博科聖地大屠殺事件卻鮮有人發聲。

這是為什麼?

難道是因為一個發生在窮鄉僻壤的奈及利亞小鎮,一個發生在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巴黎?

難道是因為一個針對的是非洲貧民,一個針對的是西方媒體人?

難道2000餘個非洲貧民的生命不及十位西方媒體人?

相關問題為什麼奈及利亞「博科聖地」屠村事件的社會關注度這麼低? - 知乎


房價不是由建築成本(磚頭水泥)決定的,而是是地價地段。

同樣人命的新聞價值不是由死人的數量決定的,而是地段地位決定的。


鮮有人發聲那是你的YY,國際主流媒體都給出了頭版的位置來報道此新聞,否則你以為你是怎麼知道的?

再者,有人動輒上升到政治層面借題發揮,把人權、人生而平等拿來批判一番,大吃奈及利亞人的人血饅頭,也是醉了。每天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人死於交通事故,你會關心?但如果是你認識的人死了,你肯定會關心,而且會很關心。所以,說到底無非是親疏遠近的關係,西方世界雖然分屬不同國家,但整體上是一個文化圈,擁有相似的制度,是類似同盟的關係,所以一家人當然要關心一家人。只不過因為主流媒體是西方領導的,西方媒體一起關注此事帶動了全球媒體的關注而已。

再補充幾個理由:

1,奈及利亞死了幾千人你覺得新鮮,其實對西方而言早就不新鮮了。博科聖地的事兒西方早就連篇累牘報道好幾個月了,已經成為日經話題了。這次博科聖地屠殺平民是意料之中的事兒。這就跟ISIS隔幾天斬首幾個人你根本不會當回事兒一樣,早麻木了。與之對比,巴基斯坦學校被血洗事件就關注度高得多,無非是因為這件事發生的突然,確實是新聞而非日經。

2,西方國家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制度,所以西方世界發生這樣的MSL恐怖襲擊,說明這是全人類目前都無法解決的難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標誌性的意味。奈及利亞是個長期戰亂的國家,說不好聽點,不出這種事兒才不正常。

3,關注了也沒用。博科聖地的問題根子上還在奈及利亞政府那裡,政客們紛紛拿博科聖地當劍使。既然奈及利亞自己都懶得管,其他國家何苦去熱臉貼冷屁股?再者,哪個國家去管都是吃力不討好的角色。所以,說的好聽點,讓奈及利亞人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說的不好聽,讓奈及利亞自生自滅吧,別人也沒轍。希望奈及利亞人以血的代價能換來今後的一點點進步,呵呵。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but some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為什麼?

非洲自從1950年,幾乎年年戰亂

都聽了幾十年了,還有什麼新鮮感覺?

木了!


首先從事情發生的地方來說,一個國家富強高度文明的地方發生恐怖襲擊比起一個落後的偶有戰亂的地方發生恐怖事件,前者給公眾的震驚更大,所以新聞價值更高。另外從事件與大部分公眾的緊密度來說,言論自由權,公眾容易身同感受,而非洲內部鬥爭太遠離我們了。 最後從新聞媒體的利益上說,對於新聞同行,一天你同行突然因為你們一直覺得應該履行的職責,應該做的事而被殺,其中的傷痛震驚之大可想而知。


一家動物園大象突然失蹤,幾百米外的一家農戶的十幾隻雞鴨突然蒸發。全城只會關心大象到底去哪裡,怎麼不見的?同理巴黎處在現代文明的焦點,所代表的是文明和秩序。安全的脆弱性能讓其他現代文明城市的人所恐慌。對於落後的村莊,在越過這個發展點後。忽視它。

雖然,人不能和動物相比。很悲哀的是,人類已經在潛意思把人分了三六九等。就像看待不同的動物。


沒錢沒勢,人命在哪都這麼賤——《竊聽風雲3》


雀血惹人憐,魚傷無人知。有聲者幸也!

這還是話語權問題


Because men are not created equal.


某個貧民窯出了個謀殺案,你會怎麼想

某個公安局裡出了個謀殺案,你又會怎麼想


心理學現象 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對一個人悲慘遭遇產生的同情心會大於對一堆人悲慘遭遇產生的同情心。一個事件,媒體會渲染氣氛,報道很多個體的遭遇,例如他們正在快樂的聽著演唱會,突然被槍殺了;又或者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飯,突然被槍殺了。這些情景是每個人可以聯想到自己的。而一場戰爭,涉及人數太多,個體報道太少,反而很難引起人們的同情關注,覺得那件事離自己很遠,從而聯想不到事實的殘忍。


因為輿論的導向是按照政治需要決定的。西方現在又沒打算干涉,報道他幹嘛。浪費篇幅


或許非洲本地很關注大屠殺,但新聞卻很難傳遞到你的面前而己。又或說你根本沒有儲備相關的語言技能等,去有能力關注非洲!


東海岸死一人=西海岸死四人=歐洲死十人=亞洲死五十人=非洲死一百人

不是2000名非洲貧民不及十幾位歐洲人,而是報道他們的新聞媒體可獲得的利潤不同,關注度不一樣


新聞新聞。。。小嬰兒不會1+1正常。

大學數學教授不知道1+1等於2這就是新聞。。

期待不同。。

一群猩猩或者原始人會用電腦就是奇蹟。。

一個高級工程師突然不會開機了。。這當然讓人吃驚


推薦閱讀:

反對全球化,反對的是什麼?
【有系統的YY問題系列】十年二十年後,南洋華人能夠取代馬來西亞和印尼嗎?
世界各國人民對誰的評價更高,川普還是奧巴馬?
如何看待馬來西亞表示將出兵耶路撒冷?
大家对政治学家亨廷顿的著作 《我们是谁》(另译《 谁是美国人》)有什么看法?

TAG:新聞 | 國際政治 | 恐怖主義 | 種族主義 | 種族屠殺和反人類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