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定量測試耳機解析力的方法?

很多人用《渡口》《加州招待所》之類的歌...但這些說的太玄乎,或者籠統了...比如鼓聲干或者破...人聲好像在你身邊...不同人感受是不一樣的,幾十的耳機可以腦放到上千的效果...那些測評文章換成不同的耳機都可以適用。

對於沒有專業設備和訓練的小白們,有沒有對耳機進行簡單定量測試的方法...比如某一首歌幾分幾秒開始有10個鼓聲,只能聽到第6個說明耳機的低音是百元級別的,等等。

如果沒有的話...那是為什麼?

題主在2017年6月再次修改,不知道為什麼回答的大大們自己吵起來了,唉~


有。

頻響瀑布圖

瞬態響應

階躍響應

方波響應

諧波失真

隔音性能

看看about Golden Ears

Full-Size Open Headphone Reviews

Evaluating Headphones

這三個網站,他們有一套自己的測試流程和儀器,專業程度比國內的評測網站強很多,而且數據可信。

至於你說的「解析力」能不能被數據化,我認為是完全可以,而且勢在必行的。

比如"瞬態響應",就是一個瞬間的高電平送過去,看耳機的震蕩形式。理論上耳機應該完全沒有震蕩產生,並且發出聲音和脈衝完全同時;實際上由於振膜有質量,有質量就有慣性,所以不可能消除所有震蕩,也不可能沒有任何延遲。一般來說,震蕩延續時間越短,代表動圈單元懸掛系統內阻(我用了"內阻"這個詞,實際上指的是折環和定心支片共同提供的阻尼係數)更高,聲音越「乾淨」,但是這樣的單元一般靈敏度不高......

比如隔音性能曲線,你可能會說「我不需要隔音性能」,但是實際上這個曲線可以看出耳機會不會對某個頻率的聲音產生共振,產生奇怪的雜音......

比如方波響應,過沖太強代表極高頻響應過強,下降太快代表低頻響應不足......

不多說,自己去看吧。我相信如果你徹底懂了上面每個圖表的意思,試聽過10款以上的耳機(涵蓋10-10000的價位區間),你就會形成一套自己的判斷,知道哪個是真的強悍,哪個是冷門神器,哪個是吹逼,哪個是騙小白了。


看到那位樓里自顧自的「解釋名詞」給我聽就覺得好笑,自己立靶子自己打有意思嗎?

王某:「我就問你這個測試結果出來測的是啥,是靈敏度不?是聲壓級不,是信噪比不?是阻尼係數不?但是測出來有沒有直接告訴你這耳機這箱子解析力是多少?」

按照某些人的邏輯,還真是無懈可擊呢,解析度本來就是個人造的概念,人造的概念還不許人家通過各個數值來綜合得出結論咯?我問你腦子好不好用,你告訴我你IQ正常,那請問IQ測試直接告訴我你腦子好不好用了嗎?測出來的是啥?是你的邏輯分析能力不?是你的判斷能力不?是你的讀圖能力不?

有的人吶,就是嘴硬,說某些人是業界Cancer真是一點沒錯。

這就是某些人,說了一頓合著一個字都沒看進去,不想說啥了,各位自辨。

嗯,放條狗狗的照片都能被人拿來當靶子,就這個素質,還真不是Cancer呢。

=====以下是原回答=====

實名反對以上所有出現「無法量化」觀點的答案。

看了一下,持有這種觀點的有部分普通燒友這個可以理解,畢竟知識是需要一步步積累的,但尼瑪居然還有行業相關人士,「音響工程師」居然不知道業內標準的量化測試,簡直是業界Cancer。

先表明我的觀點:

不但能量化,而且早就已經量化了,甚至在設計的時候就是靠無數的數據堆出來的,只不過由於商業機密,以及相關測試的昂貴與專業程度,消費者不可能接觸到,也不可能看得懂這些數據。

舉個栗子,Klippel是業內極有名氣的一家生產RD測試系統以及相關模塊的公司,各位可以自己看一下,現在的測試精細化與量化已經達到了什麼程度,過去頗為高端的全息干涉檢測用在單元與系統上都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各種新的檢測層出不窮,這可不是什麼掃個頻譜就能出來的結果,幾千上萬個數據點才過一個測試,花錢如流水,真以為是鬧著玩的?

(配圖來自Klippel,單檢測項目,給某媒體演示測試流程,圖上為低精度激光掃描結果。)

(手機回答,湊合截個圖)

看看這麼多檢測模塊吧,「解析度」這個模糊不定的詞早就被拆分成為無數個量化數據了,別說人耳能聽見的,就算是人耳聽不見的儀器都能檢測出來並量化,而這些恰恰是某些系統細節表現力的關鍵所在。

這麼多年的測試,早就積攢下來了大量的技術資料,怎麼測,測什麼,測出來的標準是什麼,這些還只是公開給大眾能看到的,內部收費的資料又有多少?

現在變換一下話題,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測試,消費者卻仍沒有可靠的比較標準呢?

我斗膽說一句,商業利益。

各大公司對每個單元,每個系統的狀態心知肚明,他們在設計時就已經知道每款產品的性能如何,但他們不能說,Hi-Fi被他們鍍金鍍成玄學,明明是科學,卻又常打太極拳,明明可以給出實際的分數,卻又不能說,如果把性能資料給了消費者,消費者能不能看懂是一方面,「玄學」破了是另一方面。

消費者想要自己獲得這些數據,難於登天,Klippel有Price-List,各位有興趣的自己看下吧,單RD系統的測試費用就讓我感覺一輩子都掙不回來這麼多錢。

(PS:我今天就是來打臉的~嚕嚕嚕~)

(不是俺家狗,圖侵刪。)


其實前面能說瀑布圖放乾貨的已經很良心很良心了。

如果不能數字化,沒有數字指標,怎麼生產?

那麼多耳機找產線大媽聽?當然可以。


參數什麼的說起來可能有點不夠形象,我打個不是非常恰當的比方。能說明意思就行。

就類比成照片或者電影吧,把聽覺類比成視覺。圖像的清晰度就好比聲音的解析力,技術的進步推進圖像越來越清晰,細節越來越豐富,這也符合絕大部分人的要求(有些畫面還是朦朧更有意境)。這個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標準來量化。

但聲音不同,聽覺和視覺是有很大區別的。人常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是因為大部分時候我們更相信看見的(雖然眼睛也會在某些時候騙我們)。而聽到的相對於看到的好像總是有點不夠真切,所以人類更依賴視覺而非聽覺。而很多動物恰恰相反。如果想量化聲音的解析力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只不過當前沒有太大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音響是玄學的原因。


參數什麼的,隨便看看好了,好的耳機就是自己聽著好聽的,這是買耳機的唯一標準。加上價格,惟二標準


這個和玄學不玄學沒關係,而是正如王旭所說,這並非一個確切的指標。

就好像我們說人的「積極性」一樣,這個東西可以直接測量么?但是大家都能感覺到高積極性和低積極性的差異吧?

我們沒有找到一個測量方式,不代表這個概念是不存在,或者沒有意義的。一味否定「不精確概念」的實際意義,和一味強調「主觀感受」一樣不可取。

解析力,你基本上可以理解為一幅圖片的「清晰」程度。

測試的話,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選擇,熟悉的歌曲+良好的錄音就可以。我聽新器材一般用的是那張特別俗的穆特版本的「流浪者之歌」和某個比較晚期錄音的德九作為試音碟……

補充一下:某位來打臉的朋友也只是列舉了若干「業界內部測試」的指標,而並沒有真正回答這個問題——「如何定量測試耳機解析力」,更不用說題目描述當中需要的是「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一些手段來相對客觀判斷耳機解析水平」(當然,可能他也是想要表達「普通人就別想了」這個觀點)。

這是對於題目理解不同而導致的誤差,我並不認為這個能夠稱為打臉。如果還是用圖片作為例子,我們可以說從源頭的角度我們怎麼做才能讓畫面看上去更清晰,我們也能夠辨認出哪些圖片是更清晰的。但是,這裡只是一個「比較值」,我們缺少一個量化的標準來判斷某張圖片的清晰程度是80分,另外一張是90分,我們是不存在這個打分標準的,只是當看到了A和B,我們就知道了A不如B,然後我們能夠找到相應的理由。

對於耳機來說,當你的輸入是一個耳機(的聲音)時,是否存在一個打分標準,能夠讓你通過一些測量來達到「客觀測試」解析度的結果呢?耳機的「解析力」這個概念正如劉潤澤所說,並非是一個擁有嚴格定義的具體概念,而是一個偏重於描述性的模糊概念——它來自於人類的主觀判斷。這麼一個指標同樣是只存在於比較,而不存在量化的。你當然可以說A比B好,但是你是無法描述出0分和100分的狀態,也無法設立一個客觀的量化標準。

更為有趣的是,人們對於解析力的評價是基於比較——在前端相同的情況下更換耳機,根據聽到的聲音的細微差別來判斷耳機的解析力。也就意味著,如果真的想要去量化燒友口中的解析力,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方式應該使用『耳機發出的聲音』作為輸入(也就是將耳機視為黑箱),輸出一個分數。理論上人耳能夠聽出區別,不惜成本的分析也一定能夠找到其中的區別,但是沒有人會那麼去做,這麼做也不能指導廠家造出更好的耳機。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解析力這個概念沒有一個量化標準,無法做定量測試。這個(燒友)唯一能做的「定量測試」,就是設立若干耳機作為標杆,從小到大排列,一個一個對比過去以確定手中耳機的位置。


耳機的解析度也叫解析力,意思就是聲音的清晰度和細節信息量的表現能力,判斷一個耳機的解析度可以靠耳朵來聽,之所以選渡口之類的歌曲是因為這些歌配樂比較複雜,你聽出來的越多,耳機的解析度就越好,

另外,如果你是木耳,還可以通過價格來看,相對越高,解析度就越好,逼測除外。

至於那些說水電,火電,核電的,看看就行了,不必當真,

提示,解析度高並不一定就越適合人聽(不解釋)

ps如果你根本就聽不出來的話,那就建議你不要搞這些東西了,買個好看的動次打次就行了,要啥自行車(手動滑稽)!


這個應該可以量化。只是量化的參量太多。。一般人沒法做。


推薦閱讀:

為什麼耳機線因為虛接的時候,會自動產生「除去主唱保留伴奏」的效果?
鈹振膜有何特性?
耳機上的R和L代表的是Rock和Light,還是Left和Right?
為什麼知乎上有很多人推薦舒伯樂耳機?
如何給耳機換線?

TAG:耳機 | 煲耳機 | 耳機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