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明理学中道和性是一致的,王船山却说“道大而善小,善大而性小”,到底有什么用意?


这句话出自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五章第二论。

下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区区学问粗陋,不免纰漏,还请诸位贤君子不吝赐教。

本论主要是王夫之对《易经·系辞》中“继之者善,成之者性”这句话的思考与阐发。

这篇文章的要点,就是反对宋明理学语境下孟子性本善的理论,赞同孔子性相近的心性论,构建船山先生自己的心性论,因此当然与宋明理学的道性一致论不同。

宋明理学语境下,天理本身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德行,天理是先验的、伦理的,天理流注现实世界借助气化而成就万物及人,在人物生成的过程中,将本性赋予人,人的本性完全等同于天理,是至善的、是同一的,而现实世界中人善恶灵蠢的差别,不是由于天理之性的造成的,而是因气质之性的不同造成的,欲望也是由气而生的,因此人所要做的,就是去除气质之性以及外物带来的欲的遮蔽,去找回天理于我们初生时赋予的先验的、完整的本性。

船山先生是反对这一论述的。

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船山先生对于道、善、性的定义。

一、何者为道

首先我们看看周易系辞原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船山先生的气本论,主要观点是乾坤并建,即阴阳二气共同构成这个世界的本源,两者既是严格区分但却又是和顺统一的,是“至密而又大辨”的,既不是像老子一样将两者“分析而各一之”,也不是像释氏一样将两者“抟聚而和之一”。

同时,天地之间皆是此阴阳二气充盈,“盈天地皆气也”,连玄释所谓的虚空也全是气,故而从存在上说,有作为独立实体的“道”存在的空间,亦即“道”、“理”并非是独立于气之外的实体,是寓于气之中,以气为体的

道者,物所众著而共由者也。物之所著,惟其有可见之实也;物之所由,惟其有可循之恒业。既盈两间而无不可见,盈两间而无不可循,故盈两间皆道也。可见者其象也,可循者其形也。出乎象,入乎形;出乎形,入乎象。两间皆形象,则两间皆阴阳也。两间皆阴阳,则两间皆道。(《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五章第一论)

那么,阴阳二气又是如何“其著而由之,以皆备而各得邪”?

船山先生认为“道”是寓于阴阳二气,而又“主持而分剂之”。

所谓主持分剂,就是根据阴阳二气不同的特质,不同的运动特征,在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转化、摩荡衡激、错综变化中“有时而任其性,有时而弼其情,有时而尽其才,有时而节其气”,进行节宣调剂,从而使得两种性情完全不同之气得以从相仇相争而变为“和以不争”,以生成万物

由此可见,道以二气为体,又主持调剂着二气的运动变化,两者是不能分离的

一之一之而与共焉,即行其中而即为之主。道不行而阴阳废,阴阳不具而道亦亡。(《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五章第一论)

道具有普遍性,它并不是先验的、伦理的,乃是至善无恶的,因为失去了恶这一对立面,因此不可以称作善,只可以称为至善,具有超越伦理的属性(这里和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有所区别),因此道是无可无不可的。有些在人看来非常荒谬妄诞的现象或事物,对于广大的天道来说是正常的,是其应有之义,是“无妄”的。

二、何者为善

阴阳之相继也善,其未相继也不可谓之善。(《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五章第二论)

那么什么是“阴阳之相继”?

和以不争,则善也,其有物之生者此也。(《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五章第一论)

即阴阳二气在道的主持调剂下,生成万物的过程。

所以船山先生说“继之者天人之际也”,天人之际就是天人授受之际,即由阴阳二气成人之形、性之际

善是在阴阳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化合成物的过程。

这一过程最为重要的便是生生不息,阴阳的摩荡转换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是没有“间”的,不断地生成万物,不断地天人授受,即是“日新日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善是延绵不绝、日新日成、生生不息、永无间断的

三、何者为性

成之而后性存。(《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五章第二论)

“可见,阴阳生化之妙,必须凝成于人物之体,而后人物才有性之可存。”(王孝鱼《周易外传选要译解》)

成乎其体,斯成乎其为灵。灵聚于体之中,而体皆含灵。(同上)

“成其体,才能成乎其为灵而称之为性,灵性凝聚于人物的自体之中,从而全部自体无不合有灵性”(王孝鱼《周易外传选要译解》)。亦即有了具体的器物之后,方能够言性。不能说性是先验的,由性而后方生成形质。

性则敛于一物之中,有其量矣。(同上)

性是具体的,不同的,受制于其所在之形的量。

性存而后仁、义、礼、知之实章焉,以仁、义、礼、知而言天,不可也。(《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五章第二论)

有了性之后,方才有了儒家所谓的德,反过来也可以说,仁义礼知信五德是人所独有的,不可以将之无条件的推广到天地万物上去。

四、道善性的关系

惟其有道,是以继之而得善焉,道者善之所从出也。惟其有善,是以成之为性焉,善者性之所资也。方其为善,而后道有善矣。方其为性,而后善凝于性矣。(《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五章第二论)

我们可以看到,船山先生的学说中,将“道”、“善”、“性”作了区分,三者不在同一层次上。

“道”生“善”,“善”然后“性”,前者较后者层次高,并为后者的来源与根据。

因此,

道无时不有,无动无静之不然,无可无否之不任受。善则天人相续之际,有其时矣。善具其体而非能用之,抑具其用而无与为体,万汇各有其善,不相为知,而亦不相为一。性则敛于一物之中,有其量矣。有其时,非浩然无极之时;有其量,非融然流动之量。故曰“道大而善小,善大而性小”也。(《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五章第二论)

“道”是无可无不可的,超越伦理的,无限制的;而“善”则是有条件,因时与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质,且由于是授受之际,未能成其体,故而无法自由运用;而“性”则是成形成质以后方有的,是具体的,受到所寓之“器”的限制的,因而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无全然等同的“性”。

现实的人性与人性的本源是不同的,其不同在于,在宇宙论上,从人性的本源到现实的人性已经经历了一个从“一”到“分”的演化过程,从而使现实中的人们的人性不再是相同一致的,而是相近的。(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阴阳是不断对立转化、摩荡衡激、错综变化的,是不断运动的,这是“道”的属性,而作为由其而出的“善”,也具有这一属性,并且只有不断生成万物的阴阳二气方可称为“善”。

同理“性”也是如此,人性不是由“道”一次性赋予完成的,是日新日成,每日不断接受道的“授受”,因此我们修身养性,不是恢复先验的“本性”,而是保证“道”、“善”日新日授的过程不间断。

这是船山先生对于心性论的基本观点,后期仅作了一定的微调,如在《读四书大全说》以及《四书训义》中,以“”代替了“继之”

天之所用为化者,气也;其化成乎道者,理也。天以其理授气于人,谓之命。人以其气受理于天,谓之性。《读四书大全说》

自天之于人者言之,则曰命;自人之受于天者言之,则曰性。命者,命之为性;性者,以所命为性,本一致之词也。《四书训义》

无疑,这种心性论是和宋明道学尤其是理学的心性论是极为不同的。

这是由于船山先生构建了体系严密的气本论,并将气本论贯彻至了心性论中,而心性论的构建也无疑完善了其气本论。

气本论一个要点是“虚实皆气”,即人不可见不可闻的“虚”是实有的、是充盈着气的,气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是否可以感知(但是发现、认知、利用其中之道仰赖于人万物的生成是气的“聚”,死亡是气的“散”,人本身也是这气聚散的产物,因此人的心性论在存在上不可能先于主持调剂二气运行的“道”。又因为人只是天地生成万物中的一类,虽然是特殊的一类,但并不能代表全部的自然现象,且具体的个体必然无法与普遍的“道”等量齐观,故而人的“性”不能等同于“道”。

个体的“性”是受到自身的形质限制的、局限的,如果以一己的“性”等同于天道,则无疑会加剧这种局限性,导致其本体论因为心性论层次的提高、范围的扩大而被推翻,这样就为老庄、释氏乃至泰州学派等异端学派提供了理论土壤。

五、理论意义

1.区分天道人道

对两者进行区分,从消极面说,防止人失去自主性,在自然规律面前束手听命,使得人性与犬牛之性毫无区别;从积极面说,天道待人发现、认识、利用,从而而实现其价值的完整性

因此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认识、利用天道,甚至达到“相天改命”的圣人境界。

2.日新日成

如前文所述,人性的善不是天道一次性赋予完成的,是天道每日每时每刻不断授予的,善本身是延绵不绝的、生生不息的,“恶”是由于中断了这一过程而产生的。

继之则善矣,不继则不善矣。天无所不继,故善不穷。人有所不继,则恶兴焉。(同上)

因此我们修身养性,不是恢复先验的“本性”,而是保证“道”、“善”日新日授的过程不间断。而男女饮食、兴利并不是天生是“恶”的,而由于佹得偶兴,于“继之”有间断而转为“恶”:

利者佹得佹失者也,欲者偶触偶兴者也。............利不乘乎佹得,安身利用不损乎义,惟其可贞也;欲不动于偶触,饮食男女不违乎仁,惟其有常也。(同上)

同样,一时的善念如果不能够“继之”那么也不能称之为“善”:

乍见之怵惕,延之不息,则群族托命矣;介然之可否,持之不迁,则万变不惊矣。(同上)

引申之,那就是要不停学习圣贤之道,不能中断。

学成于聚,新故相资而新其故,思得于永,微显相次而显察于微。(同上)

江河流逝而不担心其匮绝是因为有不断之源头,日月运行不乱,是因为有可循之轨道,人惟有“继之不绝”,方能够元气充沛,具备成为圣贤之可能。

天命之性有终始,而自继以善无绝续也。川流之不匮,有继之者尔。日月之相错,不忧其悖,有继之者尔。(同上)

3.肃清宋明道学玄释学说的影响

这段就不具体展开了。这是船山先生撰写《周易外传》的主要目的之一。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


主要是认识到了人的渺小和人性的微眇。养性积善,行善而和道。根本上还是为了突出养性的重要,道的浩大只有从精微之处才能顺道。


王夫之是强调人之初性无为无欲,无外在功利交换的本性之善,善行从不为人所知所以性纯且小,但无小善不行无大善不往,所以性小善大。道家: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刚在图书馆翻了翻船山的《周易外传》,叹息着没时间看了。

门外汉一枚,试以今语解之。

易是儒学最形而上的部分,对易的解读自然也是最能见明诸位大家分别的地方。尽管这句话不见得就能看出来船山的特殊之处,还是想从船山的路子来说明。

“道大而善小,善大而性小。”

船山其实大体继承了程朱理学,最核心的地方也就是把理在气先变成了理在气中。天不变道亦不变也即随之崩解。

理即是道,宋时理学也曾被称道学。按照理在气中,理气一体的想法出发,你看气(物质、欲望、实践)的特征,即明白道有多博大了,自不必说。理是气的条理,脉络,气的规则。

善为人心的本体,自然是从孟子的性善说来的。其实严格意义上区分心和性,可以成为心善说。善是心的本体,心未发动之端,心的特征。

性可以被视为在直观意义上,人心在现实世界的表征,诸如言语瞋笑,实践行动等等。是气在个体上的表现。

这样就能理解了。道大善小是相对于气大心小而言。善大性小是相对于心大行小而言。毕竟人心之本体如汪洋恣肆,而人的行动表现只即大海澎湃的几朵浪花而已。

我真的是闲。赶紧学习。

————————

此说似有谬。他日读了船山再来。


推薦閱讀:

對王夫之的著作和思想感興趣,應該從哪本書讀起?

TAG:宋明理学 | 王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