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彈一手好鋼琴一定要經歷特別枯燥無聊的練習過程嗎?

聽過不少學音樂的人說過學鋼琴的苦,長期大量重複同一個技巧同一首曲子很枯燥無味。

但是也有老師告誡彈琴的時候一定要在心情好的時候練,心情不好不要練,覺得累了不要練。

問題:請問這個枯燥無味的過程是必須的嗎?還是說真的心情好有感覺的時候練事半功倍以至於可以輕鬆愉快的把鋼琴練好?


想練好鋼琴一定要輕鬆愉快

話說朗朗,小時候被呆地逼著練琴,整天精疲力盡,終日以淚洗面。突然有一天他意識到,既然不能改變世界,就應該享受世界,於是本來枯燥無聊的練習在少年朗朗的眼中開始變得輕鬆愉快了,每重複一遍,就愉快一分,手上每疲勞一些,心情就輕鬆一點,於是在日復一日的輕鬆愉快中,朗朗的鋼琴越彈越好,事倍功倍地成長為著名鋼琴演奏家。


題主,我四歲開始學鋼琴,確實也是很喜歡,但流過的眼淚可以用桶裝了。我後來十一歲的時候學大提琴,面板上的淚痕一條條的也清晰可見。

小時候有段時間喜歡郎朗,看了一本寫他學琴的書叫做《爸爸的心就是這麼高》,裡面寫郎朗的爸爸逼他練琴,讓他做選擇,要麼練琴,要麼跳樓。

我堅信,每一個堅持下來的琴童(除莫扎特那樣的天才吧),都是棍棒下面練出來的。

願望是好的,優美動人的音樂從指間下流淌出來,過程是及其艱辛的,沒有捷徑,只有時間堆砌才能出成果。當你發出噪音,不和諧音符(弦樂),或者單調的音階,左右手分開一點點的邊數譜子上的糖葫蘆般一串的和弦又悲哀的發現自己忘記升fa的時候,我覺得你會百分之二百會覺得很枯燥。但就像爬山,爬著爬著就看見遠處美麗的風景了,爬著爬著就看見山頂的霞光了,什麼事情不都是要經歷枯燥的過程最後才成功的么


不論是從剛開始學琴,還是學了N年琴,都必須經歷長期練琴的經歷。

學琴初期必定會經歷枯燥乏味的基本功練習,指法姿勢音階曲子重複練習。

基本功很重要,尤其你提到「彈一手好鋼琴」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是不現實的。

所謂「心情好壞對練習效果的影響」是存在的,說白了就是你練琴時的心態,比如你當下的心思在什麼地方?是否足夠的專註?是否足夠的認真努力?

如果你特別喜歡某一首曲子,那麼你肯定會變被動為主動,產生了興趣便不是太大的問題。

我現在每天堅持至少1個小時練琴,由於比較喜歡流行樂,所以彈起來可能心情還是相當舒暢的。

興趣是第一驅動力,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情,當然會枯燥無聊。

當你自身對音樂或鋼琴充滿濃厚興趣的時候,你會不由自主的進入音樂的世界,通過好奇心和好勝心去捕捉征服每一首你喜歡的曲子,那種成就感不言而喻。

練琴是一門修行,只有通過不斷的試錯修正才會更完美。

如果你真的喜歡鋼琴,是否會像我一樣看見鋼琴就像看見美女一樣興奮呢?

——謝邀


答案是肯定的。

就算是頂級鋼琴家,依然需要大量的時間修鍊自己。只不過和普通人彈琴面臨的不是一個層次的問題。


「長期大量重複同一個技巧同一首曲子很枯燥無味」

搞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做,練習過程就不會枯燥無味了。如果還覺得沒意義或者無聊可以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比如就是要擼得爽不管做出來的東西對不對甚至好不好聽),或者乾脆放棄學習。

大量重複的目的是要以最小的注意力獲得最大的效果。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練習的目的,不知道自己練習有沒有進步,不知道自己想達到怎樣的效果,這樣枯燥無味的練習(其實應該叫「重複自己的錯誤」)還不如不練。所謂的「練油」就是這種無效練習造成的。

從最基礎的練指法和音階開始就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注意自己的感覺,注意發出的聲音,並且試著感受和分析,這樣絕不會「枯燥」。

這樣當然很累,但是比不動腦子練琴要高效得多。還有就是大量地聽音樂和閱讀也很必要。


練習的本質就是一種大量重複的活動,而大量重複和枯燥自然脫不了干係。但是枯燥是一種人類心理,所以你完全可以採取一些手段讓自己不覺得枯燥。

不要問我有什麼手段,我就是不愛練琴才搞理論的(當然實際上不止這一個原因)。

另外累了是不能練琴,但是心情不好時其實很適合練琴。


對音樂有理解之後練是最好的。但是那時候我估計已經年歲已高了。所以還是從小逼比較好。等長大就自然懂了。


我覺得學習任何一樣學問最初都要有一份熱忱在,這樣的興趣會讓你在面對學琴挫折和阻礙的時候還可以繼續堅持下去。

我是四歲半開始學鋼琴的,到現在彈了20多年了,其中的酸甜苦辣都讓我覺得這是值得的。過程中肯定有枯燥難耐的時候,想當初我媽要求我早上六點起床彈半個小時的哈農才可以吃早飯,彈巴赫二三部創意曲的時候無數次眼淚模糊了視線,小時候每年夏天大腿上都是做出來的痱子,一彈就是8+小時。但是堅持下來的話,你就真的可以彈出悠揚的曲子,並且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也會對音樂和藝術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曾經看過一段話「 學藝術,不是像學泥瓦匠一樣學一門手藝,而是讓這個人哪怕最孤獨,最具挫折感的時候,活得有尊嚴,活得自己有樂趣。」 我想是因為在學習彈鋼琴的過程中,一個音符一個符號很多小細節的處理,都在培養和修鍊一個人,到最後就會磨礪出很好的音樂和人格的。

希望所有走在音樂鋼琴學習之路上的朋友們都不要輕易的放棄,如果你真的熱愛它,即使進步的慢一點,也別放棄,堅持下去你真的會遇見它的美。


我能講這是一個關於方法論的問題么~

初學的人大部分都是因為興趣,點到而止的興趣人人都有,如果把興趣上升到一種樂趣絕對是要受到洗禮的。

一種技能從初學到入門必須伴隨著大量的練習,無非是有天賦的入門快,得到讚揚和肯定多自信心就多,天賦少一點的入門就慢,得到讚揚自信心就少一些。 關鍵就是投入和堅持,一旦兩者都入門了,找到練習中的樂趣了,他們也就都不會覺得練習枯燥了,反而認識到那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方法,甚至會分化出研究音樂的樂趣和研究練習技巧和方法的樂趣。(這裡簡單舉例一下初學和入門兩種人聽一場普通音樂會的反應,初學:呀,真好聽,我也要彈這個,好歡樂!!入門:唉呀,他彈這個曲子了,十度每個音都這麼準確,我也要挑戰一下這個曲子!嗯?這個他怎麼這麼彈?體力不支了吧!哎喲,這個音是要砸死豬啊哈哈哈哈,好歡樂!!)

這裡指的興趣是對音樂大而寬泛的了解和好奇,而樂趣是指對能發現音樂內部的各種細微表現和連接。(不知道這樣表達合不合適)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最關鍵的點就是老師,好的好的老師能弱化你對練習的枯燥感覺,能引導你自發而主動的解決技術上的難點,能指引你走到一條重音樂性而不是重技術性的音樂學習道路上來。

有了音樂性做基礎,你會覺得任何技巧練習都只是一個過程,枯燥嘛?一般般了。在入門前過分重視技巧練習想不覺得枯燥都難,放棄學習的大有人在。

本來想短答,結果發現短不了,如果不是手機答可能更長…


不管學什麼,除了吃飯睡覺,什麼是容易學的?

彈著玩發幾個音是容易的,要彈得流暢就肯定要花不少時間。


枯燥是肯定的,但是沒有後悔過。

枯燥是一種過程,必須的過程,避免不了,尤其是你想專精樂器的時候,這是一種磨練自已與琴藝的過程,為什麼說愛好變成工作後就會很糾結,因為愛好時你只會接觸最快樂的一面,但是你把它當成工作後就要打磨各處細節

你老師的話不知道是在什麼情況下對你說的,我老師對我說,如果今天死活不願意練,那就不練,但是也不可能每天都有這種激烈的不想練琴的心情吧,要是有,第一天可以休息,第二天……忍著繼續練= =

一個音樂專業的演奏者(包括學生和成人)肯定每天都大概會有3個小時以上不封頂的練琴時間

當練琴的快樂過去後,更多的是耐下心來,忍受寂寞和枯燥,一點一點的鑄造自己的音樂世界。所以也有人說練琴的同時也在磨練心性。

不太同意樓上朋友說的 如果真喜歡彈琴,哪怕音階和琶音都會帶來快樂而不是枯燥的感覺 這句話。

練琴必必須須會有枯燥的時候,這是它的一部分,除非你想每次興起就練琴,不想練了就不練了,那你會非常快樂,但也不會出太大的成績,當然,那種少數的天才不算在裡面。

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方可成才


學琴之前吧,我覺得我愛到就算每天練8小時音階都會開心得不得了~

後來......練一小時音階就要抓狂......

但是基礎建設就是這樣,比較枯燥無味,又不得不去做。就算是真愛,最開始的時候也不可能一直是輕鬆愉快的。

只能建議你在練習得很抓狂的時候,找一些你愛的曲子或視頻,想想:等到有一天,我也可以練到這樣,現在是在努力的路上.....

嗯~


當然。現在大四,學鋼琴17年。最高記錄一天練了14個小時。現在在美國上大學,學業非常非常忙,作業超多,課多,各種排練,伴奏,演出。在這種高強度的生活下,作為一個鋼琴專業的學生我還是保持一天最少4小時,周末最少6小時。準備音樂會前期,周內一天至少5小時,周末一天7-8小時。很想再多練一點,可是時間不允許。郎朗在國外開音樂會的時候,有空的話是一天練10小時的。想成為鋼琴大師,小時候打基本功的時候是最重要,最應該多練的。小時候可能聽不出來,長大了學大麴子的時候,基本功好的比基本功不好的學起來快了不知道多少倍,彈出來效果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練習過程一定是要有的,但是是否枯燥取決於自己,舉個例子:

我有個朋友是2次元愛好者,很喜歡各種動畫的片頭曲或片尾曲,於是乎便自學鋼琴,當時他19歲。由於我學過鋼琴,他便問我怎麼自學,我就讓他練練哈農啊、小湯姆森之類的基礎。當時我是想著鋼琴這種要一定基礎的樂器他可能無法堅持自學,但是後來每次去看他他都很高興的給我展示最近的練習成果,而且不但是哈農小湯這些基礎,他沒事就練練他喜歡的曲子,就算沒譜子也自己一個人聽著曲子找鍵盤。

到現在,他已經可以聽幾遍曲子就直接彈出來了,並且富有感情,流暢無比。

所以說,題主,正如別的回答所說的,興趣是極其重要的,是否枯燥皆取決於此


怎麼定義彈一手好鋼琴?如果說什麼曲子不管多難抓來就能上手,那必定需要非常紮實的基本功,並且是從小就開始練的基本功,這方面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如果說簡單的輕音樂和流行樂曲能彈得流暢打動人,那要求就低多了。每天半小時,日積月累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怎麼定義枯燥無聊?請問熟練彈奏優美的練習曲(如李斯特的音樂會練習曲)與磕磕巴巴把不知名小奏鳴曲敲出來,哪個更有樂趣?

如果真的喜歡彈琴,什麼樣的曲子,哪怕音階和琶音,都會給你帶來快樂而不是無聊枯燥的感覺。


不說鋼琴,哪一項技能是可以不用流汗流淚就可以達到一個自我享受愉悅他人的段位的?樓上好幾位都說到了,你完全可以把「枯燥」的練琴過程有趣化。枯燥的基本功過程不可避免,但可以提高效率。練琴不懂大腦,靠肌肉記憶是最低效也風險最大(上台猛然斷片兒了接不下去尷尬死你),練琴其實一半練手一半練腦,每次眼腦結合高度集中精神練練琴你試試---聽說過「心流」嗎,yes,到那個狀態你就很享受了:)


看大家的回答,大家都 好懂啊,對,練琴就是修行,周而復始,像太陽東升西落,像人們早起晚睡


要 愛


我覺得心情可以左右這一所謂的枯燥過程,還有你練琴的最終目的。如果能投入正面的感情,大多會讓你覺得輕鬆一些,但拋開天賦不談,可能不會縮短這一過程。其實個人認為在任何一個領域,如果想取得什麼進展,那麼「枯燥無味」的努力是必須的,也是應該的。


推薦閱讀:

不懂音樂的人可以作曲嗎?
有哪些開頭很引人入勝的古典音樂?
為什麼一個曲子彈多了運指反而越來越不均勻?
肖練各曲子的你最喜歡的版本分別是?
彈琴時如何觸鍵才能不顯生硬,不像砸琴?

TAG:音樂 | 鋼琴 | 古典音樂 | 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