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規律具體是哪些規律?

在 「如果你擁有一星期賺一百萬的能力,你的人生觀會改變嗎」 問題的回答里:

以我對身邊創業者的觀察,那些從沒有收入到學會賺大錢的創業者,通常有巨大的變化:他們獲得了一種巨大的自信,就是通過自己的摸索找到了這個世界的一些真實的商業規律,而只要他們做符合這商業規律的事情,公司就發展得更好。


以上各位的答案都是對的:真的商業規律是需要自己去驗證的。

但容我稍微講解兩句。

我做了八年的商業記者,之後又做了三年的投資,我經常納悶一件事:商業已存在千年,為什麼從來沒有像經濟學一樣集大成的理論著作?

現階段,我的答案是這樣的:商業世界,有兩種觀念性的東西,一種是常識,一種是創見,前者寫了別人不以為然,後者沒法批量生產。

先說創見,創見很罕見,因為真正有創見的人很少,即使最牛的商人,一輩子能出幾個想法也很不容易。比如,Coco Chanel 重新界定女性的服裝,是個了不起的創見,Mattel 在所有人都做布娃娃的時候做塑料的 Barbie 也是了不起的創見。但這種東西很稀罕,每一個可以演變為幾十億美元的大生意。誰能天天編出這玩意兒?

再說常識,它的問題是,人人皆知,但知易行難。

比如,我們說,創業需要專註。這句話,稍微有點常識的人不會反對,但全世界有幾個人能真的做到專註?

再比如,創業需要想清楚你的目標用戶是誰。這聽起來也是一句屁話,但,我見過的最好的創業者,無一不再這個問題上想很多、像很透。

常識不同於創見。常識是做事的基礎,而非成長加速器。中國人喜歡創見,因為它聽起來更速成,更奇技淫巧。可真實世界裡,很多創業者只有常識而無創見,公司做得很紮實很穩。

這帶給我一個很大的感慨:中國創業者通常缺乏常識,卻經常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尋找創見上。由此,我覺得我應該慢慢整理出一些我看重的、常被忽視的常識,再用案例詳解之,分享給更多人。

初步計劃是這樣,但我的精力有限,這件事也許做得很慢,請見諒。


始於與世界為敵的桀驁,

一怒拔刀砍翻樓下好喝不飽雞湯流水席。

視商業規律為遊戲,就三關:

  1. First Mission:搬磚逆襲
  2. Mission Two:守城攻心
  3. Final Misson:撕裂邊界

▲Press Start!

First Mission:搬磚逆襲

負手望窗,今晨有霧。

弱肉強食的商業世界,他背景霧裡,你背影霾里:

官商二代指點父輩江山,你死跑龍套給大爺們搬磚。

商業規律殘酷:

  • 以大多數人天賦之低,基本只能拼努力程度。
  • 不努力,淪為奴隸:打工換取逛、吃、睡、閑聊、電影、遊戲片刻歡愉,之後無限空虛。

  • 努力,照樣是奴隸:搬磚又好又快,你就能當上工頭?

    對不起,(1)誰都可替代(2)創造價值有限的你並無未來。

以與世界為敵的桀驁,逆襲商業規律,趁搬磚建起你的城池:

  1. 殺招

    今天搬磚,為明天不搬磚。

    為此你應關注大局,磚為什麼搬為什麼不搬;也關注細節,磚如何搬——向天下武功學一招半式,當轉身登峰造極,試問誰不失驚?

    市場營銷殺招,見《什麼是營銷專業能力》及《如何學習營銷理論》

    市場營銷之外,問別人。
  2. 兇器

    請你動手晚一點。

    直到偶遇或發明為之癲狂的殺手級產品。

    若你都不癲狂,怎可讓人癲狂。
  3. 強援

    藉機與他們親近:

    內援,誰願陪你改變世界?

    外援,上游供應商與下游分銷商無價(余皆錢能搞定)。
  4. 弱敵

    出梟雄。

    哪塊市場,哪類產品破綻百出,彼可取而代之。

  5. 順民

    發現錢多人傻,就速來此地。

    藍海市場有肉,利基市場有湯。

何不逆襲商業規律?

少壯屈腰搬磚,老來喝血梁山。

Mission Two:守城攻心

終於,你搬來一座城池。

喜歡童話的,就看到這裡吧。

敵人招招進逼,潛在敵人蠢蠢欲動,顧客紛紛擾擾。

商業規律愈發殘酷:城戰同時心戰。

城戰

戰場在市,守住你的城。

商業規律,無非讓敵人進不來,讓顧客出不去。

  1. 護城河,防住敵人。

    看不上:前期幾千萬市場容量,不夠巨頭塞牙縫,夠偏安一隅等風來。

    看不懂:以價值鏈與商業模式差異化聚焦。(實操見《雕爺牛腩的營銷策略》)

    學不會:把自己逼瘋,之後把對手逼死。(實操見《為什麼海底撈你學不會》)

  2. 城門,關住顧客。

    開門:用大數據對受眾、顧客、粉絲會心精準一擊。(實操見《如何用大數據指導營銷》)

    緝盜:用CRM為人性天羅地網勢,玩弄顧客股掌間。(實操見《如何通過 CRM贏利》)

心戰

戰場在心,攻下他的城。

商業規律,可以是USP理論、品牌形象理論、定位理論……但理論只是理論。

以與世界為敵的桀驁否定上述上帝視角,誰也不是上帝。

然後通過引燃爭議、劫財騙色讓消費者記住、愛上、購買、分享。

  1. 靠策劃引燃爭議,
    你敢玩多大,就可能賺多大。(實操見《如何學習策劃》)

  2. 用促銷劫財騙色,讓顧客馬上掏錢買,一心一意愛。(實操見《促銷無非劫財騙色》)

何不戰勝商業規律?

城戰心戰,守住你的城攻下他的城。

Final Mission:撕裂邊界

視商業規律如遊戲。

上述有限遊戲之後,無限遊戲繼續:

  • 升級升價不如升維,iPhone 4實為微電腦,天然俯視智能手機。

  • 跨行跨業不如跨界,當華碩聯姻蘭博基尼,賦筆記本跑車屬性。

  • 當局離局不如破局:加多寶曾對王老吉說對不起,你深感悲情。

  • 順勢借勢不如造勢:本來生活,讓韓寒收到褚橙,一個就夠了。

最後,搬磚逆襲、守城攻心都在於自勝:

以與世界為敵的桀驁撕裂商業規律邊界——

一笑收槍,

遊戲繼續。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商業規則是不斷變化的,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

比如,過去在資本的驅動下,企業單單通過投放央視廣告這一種行為,就可以使銷量增加數倍。

而持續的資本推動,甚至可以幫助企業樹立行業領導者的地位。

此時的行業競爭基礎,往往取決於資源要素,想要把企業做好,只需要更多的注重管理學方法—比如協調資源、聯絡渠道、高效溝通、控制預算等。

如果這時將企業的品牌拿走,只要給它留下廠房、員工、資金、渠道等要素,企業仍然能夠東山再起。

可現在,如果將任何一家企業的品牌拿走,只剩下員工、渠道等資源要素,往往很難發展。

因為在高度同質化的行業競爭下,企業更需要依靠差異化的競爭手段。

此時最重要的價值除了有形的企業資產之外,更多的是品牌價值。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變化呢?

我認為本質上源於科技的發展。

曾經看到過一位前輩對「科技」的解釋,我認為非常經典,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Technology increases access to what is scarce」,意譯大概就是「科技為人們提供了接近稀缺事物的途徑」,也就是說:科技具有反稀缺性。

我們知道,任何的經濟運作和商業模式都是圍繞著稀缺資源進行的,只有稀缺才會擁有價值。

而科技的發展,降低了我們獲取稀缺資源的成本,讓原本稀缺的事物不再稀缺,也就改變了價值的流向,重組了原本的供求關係。

我們以最明顯的媒體行業為例,在傳統的媒體行業中,稀缺資源是內容、發行渠道和廣告主,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自媒體的出現最先改變了傳統媒體的發行渠道,用戶不再需要通過紙媒體觀看新聞,無數的微信公眾號、媒體類app改變了用戶獲取資訊的行為。

此時我們可以看到,通過微信公眾號,所有人都有機會產出內容,所有人都能夠觸達讀者,所以大量的人發現機會,無數的公眾號也就應運而生。

而由於人們發布和獲取內容的高度便利性,現在所有人又發現:內容太多、打開率明顯降低、公眾號不再好做了。而再往後,越來越多的人又會發現,做公眾號根本賺不到錢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互聯網的發展,使原本稀缺的發行渠道如今不再稀缺,而此時的稀缺資源就變成了優質的內容和用戶的注意力。

所以我們常常聽到身邊人都在說: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

說了這麼多,到底什麼才是稀缺資源呢?

我認為:「在任何行業內,交易雙方討價還價時的籌碼就是稀缺資源。」

比如說在自媒體行業,咪蒙公眾號的一條廣告費用會達到幾十萬、上百萬,而她交易的籌碼就是巨大的流量、獨特的內容風格以及超高的粉絲認同感......

這些籌碼,就是咪蒙的稀缺資源

......

回到本文開頭的話題,究竟是怎樣的科技變化,導致了大部分行業的競爭基礎,從「企業資產」轉移到「品牌資產」?

我認為,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萬物互聯,我們從過去的「被動選擇」時代(比如渠道上有什麼我們買什麼、央視打什麼廣告我們選什麼產品),走到了如今的「主動選擇」時代。這就意味著,傳統依靠資本驅動的商業,比如大量的廣告轟炸、渠道鋪設等,已經不能夠控制用戶的選擇。

此時商業社會的稀缺資源就是「用戶的注意力」。

而那些最成功的企業,則往往是利用「用戶注意力效率」最高的企業。

「何為用戶注意力效率?如何理解這句話?」

可以思考一下:我們是如何選擇一款產品的?

大多數情況下,當我們在產生對產品的具體需求之後,會首先意識到:我需要一部手機、一台電腦、一件衣服,還是一個耳機......

其中「手機、電腦、衣服」,都是產品品類。

之後,我們才會在產品品類中搜索相應的品牌,比如蘋果、三星;

也就是說,消費者以品類表達需求,並以品牌來承接最終的購買決策。這也就意味著,不管是什麼新產品或商業模式,想讓消費者最終購買,首先要回答的問題就是:你屬於什麼品類?

但很多時候,我們發現:有些成功的品牌即使在消費者的大腦中沒有明確的品類,卻仍然不影響用戶對他們的認知以及購買。

比如無印良品、網紅自媒體,我們幾乎很難給這些商業體一個明確的歸類,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它們清晰的認知。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即使我們不知道它們屬於何種品類,但我們清楚的知道,我該在什麼時候選擇它們。

也就是說:它們清晰的定義了自己的消費場景:

當我們覺得辦公桌有點單調,想增添一些設計感的時候,會選擇去無印良品逛逛;

當我們覺得很焦慮,想要充實自己的時候,會選擇上得到學習音頻內容

......

沒錯,為產品找到一個清晰且明確的消費場景,並和品牌建立牢固的關聯,同樣可以讓消費者產生購買。

可我們知道,在絕大部分情況下,產品的品類和消費場景已經定義的非常清晰了,但是存在大量的同類競品在爭奪市場,所以此時,為消費者提供獨特的購買理由,是無數品牌所要努力的方向。

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品牌宣傳口號:怕上火,喝王老吉;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

通過挖掘產品的屬性、利益,為消費者提供購買理由

…………

看到這裡,大部分讀者應該已經發現,我前面的內容,是從「品類」、「消費場景、「購買理由」三個維度闡述了「品牌究竟應該如何利用好消費者的注意力效率?」

因為這三個維度,是距離用戶需求最近的要素,回答清楚這三個問題,才有可能在如今的商業競爭中,為品牌獲取一席之地。


以上是我的理解,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nick說」,在這裡,我會經常分享有趣的商業洞察,期待我們共同成長。


張亮所說的那些人「找到了這個世界的一些真實的商業規律」,指的是,這些人找到了穩定賺錢的「方法論」。

而絕大多數人孜孜以求的,是穩定賺錢的「方法」。包括樓主問這個問題,可能也是想得到一個「方法」。

所謂「方法論」,就是「創造方法的方法」。

執行「方法論」和執行「方法」是不同的。

執行方法,如果結果錯了,那就說明方法錯了。

執行方法論,如果結果不對,那有可能不是方法論錯了,而是你根據這個正確的方法論所設計出來的方法錯了。

舉實例說明:

張亮說的「創業需要搞清楚你的目標群體是誰」。這就是創業成功的方法論之一。

如果你把它當做是創業成功的方法。那麼,你試著去找自己產品的目標群體,做了針對性宣傳,但你產品還是賣得不好。然後你又看到其他的某某公司,輕鬆推的一個產品,突然火爆了,老少皆宜,好像沒什麼特定的目標群體。這樣,你就很有可能會覺得「尋找目標群體」不是那麼重要,而其他的一些東西更重要。所以你就會把精力投入去琢磨別的方面。就這樣瞎折騰。最後把錢造光。

而真正領悟這個方法論的人。當他去試著找了自己的目標群體,做了針對性宣傳,但產品依然賣得不行。他立刻就會明白:要麼就是目標群體找錯了,要麼就是自己產品所針對的需求根本就是偽需求。於是他就遵循著這個道路深挖。直到真正找到自己的目標群體,並且真正滿足他們的真實需求。然後自然賺錢。

所以說,你把一些基本的商業規律當作方法來執行,遇到挫折就容易放棄。但是當作方法論來執行,你就會堅持下去,然後賺到錢。

-------------------------------------------------

相關文章及硬廣:

如果您有任何情感、戀愛、兩性關係、個人成長方面的問題,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xuexizhuinvhai(「學習追女孩」的拼音)並直接提問,賬號君會在24小時之內回復你。

如果你想要科學系統地學習兩性關係知識和技巧,請關注我的連載專欄:寫給兒子的泡妞書,寫給女兒的挑男計

如果你想要提升戀愛技巧,追到心儀的男神女神,歡迎參加我在全國巡迴開辦的約會課程:劉念約會教室課程表。(劉念約會教室的課程都可在聽完之後申請無理由全額退款。如果你上完課感覺不適合你,我們不會收取你一分錢學費。)


舉例一個我所相信的商業規律:你的產品或服務產生了真實的社會價值,你就可能取得相應價值的社會回報。


《上士聞道,勤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老子

斯人以為,「商業規律」實質上就和成功學有點類似,很多所謂的「商業規律」比如馬太效應啊;一天前進百分之一啊;木桶定律啊等等等等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關鍵就在於一個「知易行難」,說到底還是得看人。

我一直認為成功是不可複製的,也認為成功是可以複製的,被繞昏了吧,下面詳說:

成功是不可複製的:就是每個人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當然是指那種巨大的成功),當然我也是喜歡觀看牛人傳紀的,感慨偶像們傳奇的一生,但是要代入複製?我只能「呵呵」了!市面上充斥著各種《成功學》《勵志書》《看完這本你會XXX》之類的各類勵志書,千篇一律的大道理、小計謀,間接助長人際間爾虞我詐的不和諧思想,人人勵志,難道就能以流水線模式製造成功人士,社會天天「大躍進」嗎?

好比上面提到的木桶理論就是沒用的,很多牛逼哄哄的人,缺點和優點同樣的明顯,他們之所以做成大業,無一不是把自己的天賦優點全然綻放的人,而不是靠著彌補不足做成的事。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若是絕大部分人(不包括天才)以絕大部份寶貴的時間,用於去彌補自己的短板,只是得到一個全面平庸的下場。

成功是可以複製的:很多人說這廝就是遇上了天時地利人和才會成功(同指巨大的成功),所以坐著都能賺錢,對於這種觀點我只能真心地「呵呵」,敢情兒都是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的主。個人以為,所有的國事;政事;商事說到底都是人事,人才是決定因素,所謂一理通百理明,當一個人的知識網構架完成以後,哪怕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依然能掌握到正確的方法。

好比白起要是穿越到二戰就成二逼了?我看不,私以為白起定睛一看,乖乖,這坦克不就是加強版車陣嘛,這湯姆遜不就是加強版強弩嘛,欣喜落狂照樣可以給你打出花樣!一句老話總結就是:金子在哪都發光!

其實我個人以為,所謂的商業規律都是一種總結,你可以借鑒可以學習但是不能覺得這是積木搬可以照搬照用的事情。

喬老爺子說得好:「讓職業規劃見鬼去吧!」,確實,對於個體而言,要想獲得巨大的成功,計劃真的沒有太多用處(指動輒就是十年的長期規劃)。我在券商做投顧,接觸過好些大客戶,和他們交談下來聽得最多的就是:以前我根本不會想到今天混成這樣;擱十年前我根本不會想到現在我會開這麼好的車,這是實話。比如馬雲創業前根本不會想到會成為C2C寡頭,也不可能做出長期規劃未來我們要做阿里雲要準備支付寶等等等等。很多大人物都表示其實當年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成功的,就是一步一步的走好,一點一點的工作,有機會就抓住,沒機會就努力,等到某一天回望的時候才發現不知不覺間已經取得了如此成就,這樣的人,難道會因為換個地方換個行業就不亮了?

我反而覺得成功的規律不是掌握了什麼什麼商業必勝的知識,說到底,就是把人做好了!每天努力做好每一天的事情,活在當下,以待時變!我認為這才是成功的規律!

最後一句,與各位知友共勉,希望和大家和知乎一起收穫和飛馳!

「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富蘭克林


商業的本質是交換。

在工作和與人談合作的時候,只要時刻在心裡問自己,他想做什麼?他需要什麼?我能為他帶來什麼價值?我能為他帶來什麼好處?我能從他身上得到什麼?

想清楚這些事,工作和生活上的商務合作和人際交往也就能相應的流暢許多。

接下來從宏觀層面上說說商業社會的邏輯吧。

根據美國伯克利大學經濟學家德隆的研究,在人類歷史上,從舊石器時代到2000年的250萬年間,人類花了99.4%的時間,即到15000年前,世界人均GDP達到了90國際元(這是按照1990年國際購買力核定的一個財富度量單位。)然後,又花了0.59%的時間,到公元1750年,世界人均GDP達到180國際元。從1750年開始,到2000年,即在0.01%的時間內,世界的人均GDP增加了37倍,達到6600國際元。

換句話說,人類97%的財富,是在過去250年——也就是0.01%的時間裡創造的。

如果把德隆的研究畫成曲線圖,可以看到,從250萬年前至今,在99.99%的時間裡,世界人均GDP基本沒什麼變化,但在過去的250年中,突然有了一個幾乎是垂直上升的增長。世界最主要的發達國家也是如此,無論是所謂的西歐衍生國,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還是西歐國家本身,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等12個國家,還是後起的日本,經濟增長都主要發生在過去一二百年的時間裡。

我們的祖輩,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的普通的中國人,能夠消費的東西,和古代秦漢隋唐時期沒多少區別,甚至還不如宋代。在歐洲也一樣,一個普通英國人在1800年時能消費的東西,古羅馬人都能享受到,甚至羅馬人比他們享受得更多,而我們今天能消費的東西,是過去的100年前的人無法想像的。

為什麼人類的奇蹟在過去的250年里出現,而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在過去30年里出現?是不是人變得比原來聰明了?

當然不是,人類的智商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沒有太大的進步。今天的中國人德國人再聰明,估計也能幾個能超過孔子和愛因斯坦,人類的智慧在過去兩三千年內沒有太大的變化。

難道是資源變多了?也不是。人類的資源不僅沒有變多,箱單,與土地相聯繫的自然資源還在慢慢減少。

唯一的答案是,人類實行了一種新的經濟制度,既市場經濟。

為什麼市場經濟能創造巨大的財富?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里指出,市場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將每個人的」利己之心「轉換為」利人之行「,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中,一個人只有為他人創造價值,才能獲得自己的利益。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奇妙之處。

在市場經濟中,每個人都處在社會分工體系的鏈條中,為交換而生產,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大以及他能分享多少,是由別人說了算而不由他自己說了算。在市場上,任何人不為別人創造價值,就不可能獲得收入。所以你必須努力為他人創造價值。

價格就提供了一個信號,什麼東西有價值,什麼東西沒有價值,要在市場上考驗。舉個例子,你說這個東西非常重要,但如果沒有消費者為你出錢,就證明這個東西沒有價值。

市場經濟又被稱為商業社會。商業社會是陌生人之間的合作。在傳統社會中,合作往往只在熟人之間、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進行,比如兄弟姐妹,或者同一個村莊、同一個教堂的人進行合作,很難找到陌生人之間的合作。(可參考羅斯柴爾德家族、歐洲各大奢侈品家族的發家史)

而人類今天的合作早就超越了地區,超越了國界,走向全球。今天我們所消費的商品,99%的生產者你不認識;一個企業的產品賣出去,絕大部分消費者他也不認識。正是這種大規模,大範圍的合作,使全世界的財富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但要使陌生人之間達成合作,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必須解決,那就是信任。如果沒有信任的基礎,陌生人之間的合作就沒有可能,人類就沒辦法享受市場經濟的好處。

那麼我們怎麼達到信任?

請大家反思自己在進行消費行為的時候往往忽略的心理動機。

當我們直接用支付寶向淘寶賣家付款購買商品的時候,我們的錢變少了,但是我們相信在三天以後,賣家一定如約把貨物送到我們手上。

為什麼?因為我們相信國家出台的七天無理由退貨條款,我們相信淘寶的介入,我們相信只要賣家違約,沒有把貨物發給我們,我們只要點擊退款按鈕,我們的錢就能原封不動地回到我們的賬戶上。

為了達到信任,為了匹配上高速發展的商業社會,人類社會衍生出了兩大系統——法律系統和經濟系統。(法學院和商學院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經法不分家」,一個法學生多多少少都會懂一些經濟學的知識,反之亦然。)

先來說說法律系統。每個國家都會為人類的商業活動配備最基本的法律:合同法、稅法、商法、公司法等等。為的就是規範這龐大複雜的商業活動中可能出現的違約隱患,只有通過帶有國家強制性的法律去保證每一個人的利益,人們才會有勇氣去做生意,去談合作。

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中國的一線城市是全國商業效率最高的城市,不像小城鎮在談合作的時候需要來來回回請吃飯搞人情,一線城市的談合作就是一紙合同的事,省時省力,效率奇高。

接下來說說經濟系統。在經濟系統中,一個最重要的參與主體就是公司。

我們能實現無現金生活靠的不是馬雲,靠的是阿里巴巴這個公司,只有公司才有能力和資格保管著幾億人的資金。

我們出門就有單車騎靠的也不是個人,而是那兩家又橙又黃的公司。

微博能坐擁幾億用戶,這些資源也都隸屬於新浪,而不屬於任何一個人。

公司所有人,和公司,在實際的經濟運作上,具有非常不同的意義,要區分開這一點。

公司這個主體坐擁著比個人更多的資源,也承擔著比個人更大的責任。個人在公司身上消費後,要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最後都可以回溯到公司身上。就好像你在淘寶購物的時候出現了問題,就可以直接打電話給淘寶客服請求幫助。

同時,商業社會往大了說,會有投資併購、破產清算、債務重組等活動,這時候就需要公司提供它的財報、法律證明等一系列資料,按照法律規定一步步來。

以上就是商業的規律之一,跟有一些答案寫的厚黑學不同,教你怎麼八面玲瓏。這篇答案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做了一個粗淺的分析。

商業很複雜,但也很簡單,最後都會回歸到人性的兩個字:交換。

參考資料:

《認識商業》——威廉·尼科爾斯

《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曼昆


大夥說的所有邏輯都應該有一個大前提:私有製得到應有的保護與尊重,產權制度明晰。

然後再談:1、-供給與需求- 2、-稀缺性 - 3、-現金流 -4、人性好惡(自利and利他)

5、運氣與勤奮 6、勢與道 7、變化與恆定 8、技術與物理etc

思路一下子就勾起來了,有點亂,容我後面慢慢追加細節論述。


自己觀察到的,不知道算不算「規律」:

1、成都,天府新谷,工作餐市場逐漸細分的過程:

&>最初兩家供應商,一家在1樓,賣炒菜,一家在二三樓,大而全,從米飯、炒菜到麵條抄手,一個背靠背的雙寡頭格局【共同特點:難吃,就餐環境嘈雜破舊】。然後,7-11進入園區,用更好的食材(或者只是賣相好一點)佔據了一個細分市場,這個細分市場的消費群體對品質更敏感,又不需要供應商提供就餐位置(對7-11來說,相當於把就餐空間外包給了辦公室)。再後來,肯德基也入駐園區,佔領了另一個細分市場,對應的消費者對品質和就餐環境都有更高的要求。

2、需求稀缺

&>離開成都前以前,看到一家叫ZSS的賣鞋的小店結業了,我路過的時候,老闆正坐在門前,靜靜的望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

&>這條街的商業格局:很短的一條街,附近的居民購買力尚可,有幾家賣女裝的店,除了ZSS還有一家(或者兩家)賣鞋的店。按常見的雞湯,ZSS的商業模式非常有「猶太風格」,別人賣女裝我賣女鞋,消費者看上件新衣服正愁沒鞋子搭配,就會來我的店裡看一下。

&>ZSS的問題出在哪?我猜是【需求稀缺】。如果以消費頻度來排序 工作餐 &> 聚餐 &> 水果店 &> ... &> 女裝 &> 女鞋。消費者買鞋子的頻度是低於衣服的,然後,在同一條街上的門店租金向平均水平靠攏的話,走少而精路線的ZSS盈利能力就到了商業吃水線以下。

&>如何對抗需求稀缺:以上海常見的鞋櫃看,佔據好地段、大而全,用更高的資金占用水平來對沖需求稀缺。

3、什麼樣的店最不受時間影響:

&>時隔三年半重回上海,在浦東走了好久,赫然發現,當年路過的哪些24小時便利店幾乎都還在,印象特別深的是靈山路靠近德平路有家好德,那個位置很少會有外來客流經過,完全靠附近的一個小區支持,隔了三年半再路過,這家店還在。

4、需求的力量

&>一個位置上的店鋪總會有起起落落,個體經營差異也好、政策變化也好,開了又關總是難免。可是如果觀察的時間足夠長,經常會發現,相同的位置往往開同樣的店。似乎可以這樣說:社區周邊的商業格局,是該社區需求的體現,有什麼樣的需求就有什麼樣的店【舉個栗子:如果一家做了很多年的文具店經營不下去,您盤過來,一定要仔細分析下,社區的人員構成變了沒,如果人員構成沒變,最好不要貿然在原位置上經營新類型】。

5、經營小店的風險

&>如果您自己經營一家小店、

已經過了苦心經營的階段、

現在每天就是坐等收錢、

一定要多想想未來五年會不會被連鎖經營的同樣類型的店搶了生意【當然,轉型的過程中要考慮怎麼應對需求稀缺的問題】。

&>從一部老電影說起:《黑鷹墜落》,我傾向於從文明對抗的角度解讀這件事【及其演化】,把當地人的勝利看成是一個古老文明的最後一擊,這一擊換來的是什麼,是【不許人間見白頭】 -- 之後,這個文明安靜地、無人打擾地離開了。

&>再看ISIS,用互聯網+
招兵買馬,忙的不亦樂乎,似乎ISIS的決策層就沒想過互聯網+會反噬,會從他們手裡把下一代搶走。可能整個伊斯蘭文明的紅紅火火恍恍惚惚,都是《黑鷹墜
落》的放大版,中東資源國的逆向資金輸出,就是在重複索馬利亞的局部勝利,結局可能也是【不許人間見白頭】。中國人把4G網路建起來,把廉價智能機送到下一
代消費者手中的時候,就是這個文明逐漸消融的開始 --
咱們在中國小孩身上已經見過了智能機的威力:需要投入更多思考資源的傳媒形式,一定干不過需要更少思考資源的傳媒形式,最終就是世俗化對教會教育取得勝
利。

&>以上和開店有什麼關聯呢?我是這樣類比的:單獨經營的小店就屬於即將離開的文明,很可能會被連鎖經營取代,對整個社會而言,意味著經營成本降低,是個好事【壞處也有,歐洲的大城市就是例子,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商業街幾乎一模一樣,都是那幾個牌子,想吃魚NordSee、想
吃漢堡麥肯B...】。2012年離開上海的時候,百果園、來一份這兩個店貌似還沒出現,現在已經在成都、上海兩地大面積鋪開了 --
這兩家的特點都是位置決定一切、經營的時候不需要太多思考。一旦佔領某個點、只要背靠社區的構成沒有變化、就可以一直經營下去。

6、經營小店的機遇【沒有觀察依據做支撐,歡迎探討】:

&>一個發展中的城市,不同的區域總會有起起落落,注意觀察各個區域的變化,一旦某個區域因為社區人員出現結構性調整,通常,會有經營者適應不了變化虧本轉讓店鋪,這是個低成本介入的機會。想到這一點,突然覺得經營一家店和做期權很像,期權要等賣家出現失誤、開分店要等社區變化,都急不來。

7、《定位》的觀點在小店經營中如何利用【沒有觀察依據做支撐,歡迎探討】:

&>在同樣品類的店鋪集中的區域內【比如通信一條街】,要細分,要精專 -- 同樣品類的店抱團取暖,可以從本地社區以外吸引客源,不同的店能從客源中佔據一個細分群體就可以了。

&>「猶太風格」的話,細分只是品類上的細分,在品類內部還是要大而全【比如上面說的ZSS,和女裝店背靠背經營,鞋子的風格就要多樣化,每種的備貨都不能多】


我想談談自己目前對商業的理解。這件事對我個人很重要,我曾經一點都不喜歡商業,但卻也不知道自己喜歡幹什麼。所以糊裡糊塗地選擇了金融專業,學了之後發現自己更不喜歡商業了,但也沒什麼好的選擇。就加入了一家公司,幹了幾年,現在又在美國讀MBA,接受美式商業思想和管理方法的洗禮。如果一個人不喜歡一個人,又非得跟她/他在一起。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我想說的是,這個「不喜歡」有可能是由於你對這個人的客觀評價有失偏頗(比如你對她/她的偏見)和你對自己的不了解(比如你以為自己喜歡安靜點的,其實並不是)造成的。如果是這樣,也許她/他就是你的真愛,你們卻一直在錯過。這樣其實對彼此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希望這篇文章能稍微幫助像我一樣對商業有著一些「偏見」的同學提供一個不一樣的看問題的視角,並且大家能夠多多討論。真理越辯越明。

曾經年少無知的我,沉迷人文社科,對經濟或者商業嗤之以鼻,覺得經濟和商業就是貪婪、庸俗和不擇手段的代名詞。人文社科對於商業、資本主義的態度基本都是批判的。少有人站出來為它正名。大體都是商業導致了人類高貴本性的墮落、資本主義促使人類慾望的無限膨脹、娛樂導致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成為感官滿足的奴隸等等。我讀了這些書後,對社會和人類未來無限失望,自己也長時間處在一種憤世嫉俗或者悲觀無助的狀態(不完全只因為這個原因)。我曾經覺得比起自然科學,商業非常簡單;比起牛逼技術,商業就是和別人喝酒應酬;比起藝術人文,商業就是埋頭賺錢。現在我覺得我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在我工作中,我發現自己在人際交往上有巨大的問題,在思考問題時思路非常不清楚;又看到了很多比我聰明比我會領導別人又比我謙虛的人。更重要的是,商業不是一個喜歡批評空談者的地方,商業需要樂觀的態度和迅速的行動。這一切促使了我對商業和自我認識的轉變。

商業,拋開其表面紛繁複雜的財務和技術特徵,其本質上是一門社會科學,或者更進一步說,是一門「人」的事業。雖然商業的表象變化非常快,比如新技術驅動、商業模式創新、各種金融工具等等。但是商業的本質數千年來從來沒變化,就是滿足客戶的需求,並且賺錢。說白了,就是服務別人,自己也獲得回報。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物質和精神活動的一切都得到體現。比如個人價值實現、社會交往、學習和發展、物質積累等等。商業的根本目的是滿足客戶需求,而這個滿足的過程也完全是由人來展開,比如團隊協作、頭腦風暴、領導他人等等。這一切都是關於「人」的,而非關於「事」或者客觀的「物」的。這點是很多人沒有想明白的,包括當初的我。企業或者任何組織都是一個由人組成的集體,大家有共同目標,也有個人利益。至於那些花錢購置的資產或者現存的流程制度,則只是人手上的工具。公司的任何一個決定,都是有很多的個人利益牽涉在裡面,沒有一個絕對的對錯,或者理想的情況。人是動態的、多變的,不定的,商業也是。有的人在企業還是一門心思搞技術、埋頭苦幹,自己很難有長足的職業發展;反過來又看不起那些喜歡和老闆接觸,或者會擅長人際關係的。我也不喜歡浮誇或者只搞政治的人,但我們不該因此對「在企業里注重積累自己的人際資源或者積極與他人交流溝通」這件事整個產生偏見,認為技術和能力就是一切。一門好的技術,需要立足於客戶需求,需要內部管理者的支持,需要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看,一個看似客觀的事情,整個過程都是人!

在中國,我們的教育體系十分扭曲,十分痛苦地學了海量的抽象知識,比如物理數學公式,卻很少講他們怎麼應用(知識的應用就是一個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滿足自我或者他人需要的過程)。就連本屬於文科的語文、英語、歷史、政治,也是非常教條和抽象的。更不要說我們十分匱乏的社會交往方面的訓練,比如國外有的營地教育、小組討論、學生社團組織等等。我們的教育讓我們注重」技術」而非他人,甚至因為考試排名競爭視他人為自己的威脅和壓力。這真是一種悲哀。商業是一個體現人類亘古不變的合作和競爭的社會議題最好的地方。在這裡我們需要分享、合作,也需要競爭、甚至鬥爭。這就是人類社會的本質。並沒有一個永無鄉,在那裡人與人之間永遠相愛(想想夫妻之間都不可能每時每刻和諧美滿),人際關係非常簡單。管理和領導別人,管理和領導自己,這些話題是複雜的,是需要學習的,也是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的。並且也需要自己有自己的價值判斷,無論別人怎麼樣,自己都可以堅守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對人類合作和競爭的看法。越長大,我們應該思想上越獨立。

現如今,商業已經高度複雜化了,早不在是挑著燒餅賣的年代了。在廣闊的商業圖譜中,各式各樣的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領地,無論是人工智慧科學家、還是鋼琴演奏者,都有自己的特長可以發揮。但別忘了商業的本質仍然是關於人的。我相信長期的商業成功需要卓越的領導力、好的道德操守、專業的技術儲備。我相信商業和人類發展的方向是積極正面的,就算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也不會帶領我們去到一條萬劫不復的地獄。好的管理激發人們向善的潛能,好的商業激發社會和人類向善的潛能。

商業是偉大的,充分體現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驅動著創新,創造經濟價值,進而推動人類全面的進步(有了錢我們才能去更好地追求)。好的商業給億萬消費者帶來便利,讓員工有錢能養活家人和投資自我,創造大量財富擁有者。好的領導者激發員工前者,傳遞倫理道德思想。好的員工堅持專業態度,為他人帶來價值,並以自己的職業為榮。我絕不認為商業就是完美的,但我們應該對商業的本質有個清醒和客觀的認識,最重要的是要用批判性思維形成自己的思考,而非人云亦云。我想教育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給人這種「自我糾正和修復」的能力,讓他形成自我的判斷,走自己人生的路。

發佈於 2017-09-23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文章被以下專欄收錄


—————已在下方更新

各位說的都太寬泛,有點不接地氣啦。

來說說我在做的事吧。。

首先,我把商業規律理解為:

只要個人/企業發現 - 理解 - 運用後,就可以在某個事情上穩定的比別人賺到更多錢。

我在初步創業中。。而且覺得不出意外就會成功。。這可能就是張亮所說的「 一種巨大的自信 」 其實,道理很簡單,在做題:「 2+3=? 」 你毫不猶豫填「 5 」 ,你知道這一定正確,因為你掌握了它的規律、公式。這就是自信的來源,商業亦是如此。

很難有統一或普遍適用的商業規律,但應該可以總結出適用於某一特定事情或行業的規律。

自從開始研究怎麼賺錢後,就一直在默默收集各種商業成功的案例,分析他們之所以比其他同樣做這個事的人更賺錢的根本原因。

此期間,我也發現了很多值得嘗試的事情,並且已經把它們列為我將來的創業項目(目前16項)

當然,我就是個三線城市的小小設計師。。野心沒那麼大。。所選的都是可以個人實現,投資不大,技術難度不大,不敢說賺大錢(當然,這得看造化),但給我個人帶來不錯收益的項目。

項目主要分為兩大類:

  1. 已經有人在做,但我可以做的比他們更好,擁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2. 市場有潛在需求,但還沒人做,或極少人在做。

這裡不分行業,只要對我來說可行的就可以進入項目列表,當然會排先後順序,擅長的排前。

說個題外話。

我從不關心現階段離我比較遠的事情。一切規劃都著眼於目前的個人能力。所以,你跟我討論怎樣創建一個公司打敗騰訊?我壓根沒興趣。但討論如何更好的賣燒餅?我的興趣就很大,並且會思考可行的方案。。當然,我不會去賣燒餅,但這屬於我有能力實現的。。

舉個栗子(第1大類):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保姆行業會越來越吃香。。

所以,我常想,如果我是女人,當個保姆,我會如何給自己創造更多價值?

我想,我會參加語言培訓,學門外語:法語、德語、日語等較為冷門的語言。因為中國老人常有個職責就是帶子女的小孩。打理完各種家務後,剩下時間,可以坐下教輔導孩子外語(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掌握一門語言吧?)當然,這對保姆的個人素養有足夠高的要求(不過這些都可以慢慢培養),此競爭力可想而知(特別是在北上廣的富人圈)。久而久之,工資高是表面的,更重要的是很快會讓僱主產生依賴。。其收穫有時會是意想不到的。。多年經驗積累以後,甚至可以成立個家政公司,專門培訓輸出這樣的保姆,此乃一個產業。。。

(當然,這事不在我的創業項目里,有可能已經有人想到在做了,這裡只是舉個栗子。。。其實我還想過。。如果我是個保安。。如果我是個計程車司機等等,我覺得培養這樣的思考習慣很重要

再舉個栗子(第2大類):

知乎上第一桶金中關於新生送地圖的這個案例:

你的第一桶金是如何賺到的? - 燕輕的回答

我認為裡面還有很多開發餘地。。完全可以挖掘更多需求。。就不細談啦。。大家在各自的城市都或多或少有大學。。不妨試試。。。這個項目在我的計劃之列。。如果還有誰要做,不妨開個帖子專門探討這個事吧。。

這些都是適用於某一特定事情或行業的商業規律(我更願意把之稱為優等生規律)

第一個是保姆行業的規律。

第二個是大學新生開學需求的規律。(適用於所有大學)

可能要根據不同城市、不同情況進行適當變動,但可以肯定的是,

一定會比多數人做的好,賺的更多。

我現在收集的案例,想法還很有限,無法把它們整理出一個統一、普遍適用的商業規律(我也不知道有沒有!)。但我覺得掌握髮現這種規律的能力更重要(魚和漁的關係)。有了這種能力,大到創業公司,小到賣燒餅油條,都可以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一年半後,給大家彙報一下吧————————————————————————————

前面說過,我給自己規划了16項創業項目,目的很簡單:改善生活,所以都是小項目。

這1年多時間,已經刪掉一些,還有10項保留了下來。

目前在進行第1項(初階段),第2項正在準備同步開始。月收入大概到了3萬。

這段時間的收入截圖(截至6月):

(7月過去15天,已超過17000的收入,這在3線城市來說,還是不錯的。嘿嘿,我都沒註冊公司,一個人賺多少都進自己腰包~)

有了較為穩定的收入,可以再投資到其它項目上。

妥妥的智慧創富啊~ 大家向我學習!O(∩_∩)O~給自己規劃的項目圖:(做了模糊處理,嘿嘿)

相信在3年內(29歲前),必然會達到百萬年薪。立貼為證哈~


信息不對稱,我知道而你不知道我就能賺你的錢。比如我會造原子彈你不會,我就能比你賺錢。我知道如何給手機解鎖,我知道如何讓錢生錢,我知道如何等等,而你不知道怎麼弄。。。哪怕你只是會一個ps,你就能找個p圖的美工賺錢。所以知識就是財富,亘古不變。同時數學教過我們等式,知識就是財富,那麼財富也可以是知識。。。我有錢可以讓聰明的你幫我造原子彈,幫我給手機解鎖,幫我p圖,幫我賺錢等等。直到今天才發現即使是你認為很簡單的東西,也有一大部分人是不懂的。門檻越高的東西越可以暴利。你若是掌握了一些大眾不容易獲取的而且是有市場需求的知識(資源)你就能好好利用賺很多錢。什麼努力勤奮都是謊言。哪怕你再努力也只是個勤奮的傻逼,像富士康的工人不幸苦么不勤奮么,沒有技術含量的是個人就能做的工作只能賣廉價勞動力價格極低。因為價格是供需影響的。做供需不平衡的事,提高個人價格。挖煤快又多是當不了煤老闆的。


根本不存在商業規律! 只有兩種規律存在,一種是客觀上的,可以說是技術類的,比如說 摩爾定律; 另一種是 主觀上的,可以說是 心裡學 ,比如說 《印象洗腦術》


專註用的痛點,哪些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就是商業價值點


我一直在打工,按理說沒資格回答這問題,但是自從被一首創老闆折磨過以後,我很認真的反思過了,所以,很想血淚的和各位創業的兄弟們說一句:

現金流最重要!

別管神馬規律,守住現金流,就有機會賺錢。

即使虧損到爹媽都不願意理了,只要還有現金流支撐,公司就能活下去。活下去才有希望。

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有機會了。

利潤率再高的公司,也會因為「資金斷裂」死掉。

所以看住自己真實可用的錢,這個最重要,其他都可以慢慢來。

不知道有多少創業公司掛在這個節點上。拿到一輪融資就以為歌舞昇平了,沒有計算過這一輪融資可以支撐多大的規模,多長的時間,沒有找好第二輪融資的點。

等缺錢的時候再去求人,和正在蒸蒸日上的時候去融資,哪個估值高?

可惜大部分人都要用到沒錢了才想起來融資。。

不缺錢的時候就要考慮錢從哪裡來,切記!


"你沒有過,你不懂。"

"告訴你,你也不可能領會。"

這樣的屬於智慧,我覺得@張亮 說"商業規律",是一種做生意的智慧。

智慧不同於知識。

智慧需要在實踐中才能領悟,領悟不同於知道。

智慧也許就是一句很普通的話如"做人要與人為善"

你知道了,但你大概也不會太在意要這麼做,只有在與人交往中吃了大,你也許才領悟到要"與人為善",才會開始與人為善。

同一句話,每一個的理解的深度都會因為經歷的差別而不同。

境界是難以言語的。

成功為什麼學不來了,因為生活你沒有經歷過你就不會相信,你不信就不可能真的做到。

少說話,多做事。


我有時候談一些身邊的人成功從小的到大的,總是有一群人在取笑,對吧?你也總喜歡嘲笑那種「我有個親戚」「有個朋友」「誰誰誰」

其實我想說:你在班裡排倒數,你就先複製第50名的成功之道。

等你到50名了,你就複製第30名的成功。

依此類推…………

可那些取笑的人也就是成功不可以複製的是想上來就複製第一名的,唉。


商業的規律歸根結底就一個,低買高賣。

所有賠錢的人都是因為控制不好成本,不服來辯。


恐怕是些講出來你會說「我早知道了」,但是實際中沒栽過跟頭就永遠想不起來的句子


1、三個要素:精神、法規、資本。比重應該是:50%、40%、10%。

2、企業文化的應變性和適應性越強,就越有利於企業管理,適應性文化:能積極影響行為和目標的價值;員工對領導有信心;客戶和員工對股東的重視;把競爭當作企業外部的競爭焦點。

3、沃爾瑪成功十大法則:忠誠於你的事業;與同仁建立合夥關係;激勵你的同仁;凡事與同仁溝通;感激同仁對公司的貢獻;成功要大力慶祝,失敗亦保持樂觀;傾聽同仁的意見;超越顧客的期望;控制成本低於競爭對手;逆流而上,放棄傳統觀念。

4、沃爾瑪準則:日落原則:今日事,今日畢。「比滿意更滿意」:超越顧客預期。「十步服務」:員工必須在十步範圍內看著顧客主動打招呼。「薄利多銷」:降低價格刺激銷售量,個體看起來無錢可賺,實際上數量的增加讓整個收入增加。

5、注重對人才的培訓與交流,以人為本。

6、決心、直覺、理想和熱情是企業家建設企業文化、企業理念的核心。

7、崇尚可持續企業經營,其最關鍵的部分就是與顧客建立良好的溝通——成為他們所需要的人。

8、一個人,為了尋找自己想要的,他走遍天涯海角,黯然回家時他突然發現,他踏破鐵鞋尋覓的東西原來就在家裡。

9、抓住穩定的顧客群,得到巨大的市場。

10、不要在水面上不切實際地浮浮沉沉,要深入水中,在波濤洶湧的商場海洋里搏擊。

11、自信、緊迫感、堅定。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 低效率的勤奮不如懶惰 這句話 請說出你身邊的故事?
大學數學學習是否應該經常和同學討論?
如何成為一個快速學習者 (Quick learner)?
如何強制自己對一件不感興趣的事花費時間和精力並認真做下去?
思維導圖本質是歸納法嗎?適用於解決數學難題嗎?還是更適合知識點多的學科?

TAG:創業 | 市場營銷 | 商業 | 經濟學 | 學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