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外國人很容易患各種過敏症?
我看英美影視或小說,有大豆啊、花生啊、核桃啊...草莓都有,各種怪異的過敏。為什麼我覺得我身邊或國內沒這種現象呢?是外國影視作品誇張了呢?還是我們沒注意自己身邊呢?
謝邀。我想如果有人熱衷於看韓劇的話,肯定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韓國人那麼容易得白血病呢?」如果熱衷於看港劇的話,「為什麼香港人那麼容易腦震蕩後失憶呢?」如果熱衷於看大陸劇的話。「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容易懷孕後嘔吐呢?」
因為電視劇裡面出現的病症都是需要考慮劇情需要的啊。
一個編劇不會讓男主角得卡塔格內綜合征或者乾燥綜合征或者紅斑狼瘡,因為容易造成太多不必要的情節干涉。而過敏是多麼好的疾病,沒有前兆,突然發作,威脅生命,可以治癒,沒有後遺症,圍繞這個劇情衝突可以至少展開一集內容啊,對於奇怪的東西過敏可以加深觀眾對角色的映象啊。所以從電視劇里觀察到的結果和現實的結果不能說是一樣的。而且,我相信樓主題目里說到的「外國人」,是指歐美人吧。對於亞洲國家來說人種和氣候是大致一樣的,而非洲人又會是另外一種情況。那麼不同人種易於過敏的物質是不是不一樣呢?過敏是人體對於接觸到的物質出現的特異的免疫反應造成的,有很大的個體差異。90%的食物過敏是由以下食物造成的:牛奶、大豆、雞蛋、小麥、花生、堅果、魚和貝類,剩下的10%會由千奇百怪的食物組成。在美國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是蝦和蟹類等節肢動物,其次是花生,再次是牛奶。對比中國來說可能花生在亞洲人中更少見一些。但這也是廣義上的概率對比。過敏是存在遺傳易感性的,容易在家族中聚集,但在人種差異上還有沒達到十分顯著的狀態。另外上面知友也有提到的」衛生假說 Hygiene hypothesis「:即當人處於過於乾淨沒有異物的環境時,免疫系統會對正常的物質產生不應該的反應,導致過敏的發生率會上升。這樣的假說已經被一些研究證實,可能也是歐美人更容易出現過敏的原因之一。
最後:中國人可能對於過敏這個疾病沒有那麼重視,群眾們對這個疾病了解還不深刻,因為過敏存在有自限性,如果不處理的話也會慢慢消退。而我們的醫療資源又不是那麼充足,往往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是有這種疾病或者知道了也不處理。我覺得和環境有很大關係。
我有個好朋友,在中國念完研究生出國(26歲左右),然後在美國念PHD然後工作。在國內26年從未過敏,在美國呆了5年不到開始對花粉過敏,每年春天都要吃藥否則就噴嚏鼻涕不斷。但每次回國內出差,過敏就自己好了,回到美國,就又過敏了。
他自己家裡沒有過敏史。
據說是因為太乾淨了,免疫系統就混亂了。。。。。。過敏這個詞對於普通的中國人來說也就是青黴素過敏海鮮過敏之類的東西,然而對於生活在「皿煮」國家的人們來說,過敏這個詞可是分分鐘要命的東西!記得有一次跟一些米國朋友去登山野營,肚子有點餓,剛想問旁邊的人要條士力架,人家滿臉狐疑的問我你對花生過敏么……我也是醉了,吃個花生都能過敏,「皿煮」國家的人們怎麼都這麼弱?
來到美國,身邊對各種東西過敏的例子不勝列舉。除了最常見的果仁過敏症,有對蘋果番茄西芹過敏的,對奶製品雞蛋過敏的,對麵粉里的麩質過敏,對空氣里的花粉過敏,對陽光里的紫外線過敏等等,簡直難以想像。為什麼太平洋兩邊的人群差別這麼大?難道真的是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在北美,食物過敏的人數十年來不斷增加,其中成人增加了3%,兒童增加了7%。常見的過敏食品包括牛奶,雞蛋,花生,果仁,豆類,小麥,魚和帶殼海產。醫學界至今沒有發現導致過敏的真正誘因以及治癒的方法。
花生過敏的癥狀不是兒戲,非常嚴重,甚至危及生命,這個已經被現代醫學公認了。至於為什麼老外花生過敏這麼多,那就要看我們國家為什麼這麼少。
花生在明代時被大規模種植過,是很重要的口糧,按照進化論的途徑分析的話,很可能是幼童時期的花生過敏併發症被忽視(古代兒童死亡率也確實很高),導致這一基因的攜帶者被扼殺,類似短腿馬的遭遇……
一是美國人很喜歡用大量清潔劑,空氣清新劑,導致室內存留了很多具有刺激性的化學物質。這應該和Hygiene hypothesis一樣。
二來美國很多嬰兒食品都具有微量花生,有些是添加進去的,有些就是食品工業里殘留進去的。因為美國的食品工業往往規模很大,所以一個很大的設備會處理很多穀物和堅果還有花生。所以如果你在美國的超市裡買一盒餅乾,說明裡經常會說:警告:本品可能含有微量花生成分。哪怕花生並不是配料的一種。
北美對於食品過敏總的教育就比較深刻,美國FDA規定有八種:雞蛋,牛奶,大豆,花生,堅果,魚,蝦蟹,小麥。加拿大算9大,加個芝麻。再算上乳糖不耐受和麵筋不耐受(學名叫乳糜瀉,但我嫌它難聽)。
很多人說自己是某某食品過敏,其實只是因為有次吃了這種食物以後腹瀉或者皮膚出疹子了,但這並不能證明自己是對這種食物過敏,要確證過敏是要去醫院檢查的。
而且我和很多「老外」(如果我們這裡說的老外是指歐美大洋洲的高加索人種的後裔的話)都覺得,說自己對什麼什麼過敏,不能吃現在在歐美文化里是件很流行的事,有點像林妹妹那種嬌氣的味道。當然這就進入了文化的範疇了。
科學家認為,發達國家過於乾淨的水源和空氣,令人體內自帶的免疫系統功能降低,對外界的細菌源和感染源無力抵抗,而環保衛生落後的國家的居民通常免疫力更好。有的人剛剛移民來的時候很少生病。住得越久免疫力越低,不但每次回國生病,隨著年紀增長,在加拿大也開始對一些物質過敏。看來經常回國是刺激免疫系統保持抵抗力的方法之一。
目前所有過敏的醫療手段都是指望病人自我防禦避免接觸致敏物質,萬一引起過敏反應用急救藥物控制嚴重的話去急診治療。父母們為了安全起見,儘力讓小孩避免與過敏物質接觸,長遠來講這種辦法更加導致了人體對過敏源的抵抗力降低。
許多醫生認為,如果不是致命的過敏,在孩子成長期間適量接觸過敏物質,增加身體抵抗力,「以毒攻毒」,成年之後往往能夠降低或者擺脫過敏體質。
衛生假說是一種醫學假說,指童年時因缺少接觸傳染源、共生微生物(如胃腸道菌群、益生菌)與寄生物,從而抑制了免疫系統的正常發展,進而增加了感染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
翻譯過來就是說在小孩子小時候如果環境太乾淨沒啥病原體寄生蟲之類的,就會導致免疫系統出問題搞出各種亂七八糟的病來。所以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沒有仔細調查過,以下只是個人看法。
感覺上食物來源的過敏多半與人種/基因有關。在加拿大,任何含有花生的食物,都會明顯標明;飯店裡面如果有食物是花生油烹制,也一定會標明。一方面這是法律要求和企業自律/規避法律風險的做法,另外一方面也體現了高加索人種花生過敏人群的普遍性。
而環境來源的過敏,似乎的確同暴露於刺激源的時間和強度有關。我個人推測的理論是此類過敏,如果有長期的較高強度刺激,身體適應以後,反而無法引起強烈的免疫反應,比如國內;一旦長時間脫離了這個環境,身體漸漸脫敏以後,一旦接觸到,就會引起強烈的反彈,比如加拿大。來國外時間長,開始慢慢出現本地人的過敏癥狀,這種現象我也見過不少,但是不是有統計學意義就不知道了。而且此類現象很少出現在食物來源的過敏上。基因問題,一般是這麼認為的。但是我認為環境問題,肯定佔一部分。原因是我在國內從來不過敏的體質,在加拿大7年之後居然開始過敏,夏天的時候打噴嚏流眼淚耳朵不舒服。一回國,癥狀全消。有一個不負責任的說法是如果移民到北美,7年之後不過敏,就么事了,如果過敏了那就……那就過敏了,跟當地人差不多。雖然我很懷疑這個說法的正確性,但是,我也沒法解釋為何我突然開始過敏……至於為何這麼容易過敏,一個說法是環境太乾淨,免疫系統無事可做就開始自己找事。
歐美髮達國家確實有人對各種東西過敏,尤其對吃的東西。中國人也有過敏的人但比較少。有研究表明白種人過敏比亞洲人高出三倍:Connecting Race and Allergies
醫學認為過敏主要是遺傳問題。但近二十年過敏人群大幅上升,也有人提出是環境因素影響。
我認為主要是個自然選擇問題。歐美髮達國家富足了幾百年,沒經過大饑荒。中國人歷史上各種饑荒,近的不過幾十年。如果有人這個東西不能吃,那個東西也不能吃,饑荒的時候肯定首先餓死。中國人的悲慘歷史,消滅了不良的過敏基因。
小孩子如果挑食,中國父母往往大為緊張。美國父母基本無所謂,不影響健康就行。這種文化差異,我以為是反映歷史上食物的稀缺情況。
補充:評論里有人提到美國大蕭條,專門查了一下。密歇根大學一項研究(Life and death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表明,1930–1933大蕭條之間,美國人的死亡率居然有所下降。1921, 1930–1933, 和 1938這些個蕭條的年頭,反而死亡率低。1923, 1926, 1929, 和1936–1937這些經濟增長的年頭,反而死亡率高。加州伯克利一篇綜述文章持相同觀點(The Health Effects of Economic Decline)
我不厚道的想,這哪是餓死的,都尼瑪是吃死的。雖然白人體質是易過敏,但是別忘了,中國人過敏炎症內分泌失調部分癥狀都統一叫上火
美國查得出來,中國沒有醫療保險,吃花生過敏死亡也就只能埋了
實在看不過去,居然有人覺得是環境太乾淨了,容易過敏。這舔的也太離譜了吧。過敏說到底就是環境對人不友好,有各種你接受不了的東西,講大了就是風水不行。古時候講蠻荒之地瘴氣重之類。國外開發的太晚,自然環境太複雜,生物多樣性太複雜。有很多人說來了5~6年才開始過敏而且好不了了,那就是你來的時候身體還沒那麼弱,現在你身體總算到位了。你吃的和美國人一樣,住的和美國人一樣,自然得一樣的病。食物太標準化了。蔬菜,水果,肉類就跟模子里做出來的一樣。所以不要老覺得人家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國外就是個賺錢多點的地方。還有室內空氣質量,地毯用太多了,幾十年的木頭房子,還愛鋪地毯,能好么。
事實就是,到美國就容易過敏,或者這兒那兒不舒服。一回國全好。這叫嘴上不說愛國,身體卻很誠實嘛。。。
我隱約記得有篇文章是說人的生活環境太衛生了,就容易過敏了。大概原理是抗過敏的那些士兵老沒有機會打仗所有都退化了,等過敏源一來就抵抗不住了。
問過美國大學一生物教授。他回答:你們中國人在地球上都待多少年了。。早就把這問題基本解決了。
剛才公司做調查,員工幾乎除了中國人和印度人之外都有過敏。這不能碰那不能吃的真的是醉了。感覺白種人隨便一下子就掛了,他們活著真不容易。
也可能是有些國人沒意識到過敏。我的臉到春天會出現紅色斑點,曾以為是青春痘的表現形式之一,後來去醫院檢查才知道是過敏
不說食物過敏的情況,每年春季全美大爆發的花粉過敏就是因為環境太乾淨。慣常說法來美至少第二年會開始有過敏癥狀,本人堅強多捱了半年終於倒下。在當感冒治了一周還不見好時終於去見了醫生。對方說第一年的時候我還在對新環境適應中,第二年身體已經"get ready"了。按耐不住好奇問醫生為什麼我在中國都好少這樣,美國卻這麼普遍無法倖免。對方小心斟酌字眼注意措辭,我索性搶答了天朝環境污染沒這邊乾淨!對方默認了呵呵。。。期望我回國後不藥而癒,確實不少人是這樣滴
我記得學免疫學還是流行病學的時候貌似有個說法叫衛生學原理還是什麼的,具體不是很記得了…大意是居住在衛生條件好的地方更容易患過敏性疾病,而生活在衛生條件相對差的地方過敏發生的幾率就會小一些,但是患感染性疾病的幾率也會相應的增加…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很奇怪。以前在國內不過敏,什麼都吃什麼都喝完全沒事,到了國外1年後發現自己有過敏跡象,越往後走越頻繁。比如我吃魚竟然也過敏,後來發展到喝牛奶也開始過敏,然後海鮮過敏,搞的自己什麼都不敢吃了。
就日本的情況,我認為是,太乾淨了!!
好像還真是太乾淨的原因。免疫系統未能得到充分的鍛煉。話說前幾年出過一個報告,說日本人的人均壽命下降了就是因為太乾淨。
不是外國人矯情對這個過敏對那個過敏,而且比較重視過敏,逐漸的形成了比較全面的癥狀收集,患者在知道自己對某種食物過敏時,大部分食品包裝都會列出過敏原信息作為參照。
國內鮮有傳出此類癥狀不代表「地溝油」真的是神葯,有病醫病,無病強身。
幾乎所有的國外奶粉都會註明過敏原信息,以下是我翻譯:樂之等國外品牌食品的外包裝上,一般都有過敏原信息,感興趣的可以找出看看。我也奇怪,我在國內從未過敏過,來了香港反而過敏了很多次。按理說香港根本沒有那麼乾淨啊。
推薦閱讀:
※为什么哺乳动物基因组比植物的庞大,但编码蛋白的基因个数却少?为什么植物需要如此多的编码蛋白基因?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有科學依據么?
※狗會不會進化成直立行走?
※相對於人類這種由碳元素構成的生命,基本元素是由硅元素構成的生命有何優勢?
※如果不生孩子,對於自己的基因的延續會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