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婦女不用坐月子?


拋去方肘子的為人不談,他關於坐月子的文章還是值得一看的。

 古人把生日稱為「母難日」,這指母親不僅在懷孕、分娩時要忍受痛苦,而且面臨著很大的生命危險。在古代,孕產婦死亡率高達1.5%。一個女人一生中通常要經歷5~8次生產,這意味著一個女人在一生中由於生產而死亡的可能性高達八分之一。如今,隨著現代醫學的進步,發達國家的產婦死亡率已降到萬分之一左右。

  有許多原因能導致產婦死亡。有的是難產或分娩時大出血而當場死亡。有的則是在產後由於感染而死亡。如果在分娩時沒有進行消毒,例如用未消毒的剪刀、菜刀切斷臍帶,就可能發生破傷風。又由於產後子宮頸口處於開放狀態,細菌容易進入子宮內導致子宮內膜、子宮肌層發炎,甚至進一步通過輸卵管到達盆腔,引起輸卵管、卵巢、盆腔發炎。因此產後如果不衛生,容易發生大面積感染,最終由於敗血症而死亡。

  嚴重感染時人會發高燒,發高燒時身體會打寒顫,就跟在寒風中一樣。中醫不知道這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以為是「傷風」、「受涼」。為了避免「傷風」,產婦不僅要閉門不出,坐床不起,而且要緊閉門窗,密不透風。產婦還要頭戴帽子或裹毛巾,穿厚衣服,即使是大熱天也必須如此。為了避免「受涼」,產婦不能洗頭、洗澡,不能沾水,連刷牙都不行。產婦也不能喝涼水、冷飲,不能吃「涼性」食物,例如水果。

  這就形成了坐月子要忌風、忌水、忌動、忌口的習俗,而且長達一個月。忌風、忌水不講衛生,反而增加了細菌感染的機會,而忌動、忌口又降低了免疫力,因此坐月子的結果反而更容易「傷風」、「受涼」。越是容易「傷風」、「受涼」就越看重坐月子,形成了惡性循環。坐月子對產婦來說其實是很痛苦的事,在夏天時尤其如此。為了逼迫產婦就範,又有了一套嚇人的說法,不坐月子或月子沒坐好,以後就會得「月子病」,例如頭部吹了風或洗了頭就會一輩子頭疼,刷了牙以後牙齒會一直酸痛,身體哪個地方沾了水哪個地方就會疼等等。

  這些做法與現代醫學格格不入,恰恰是對著來的。如果是在西方國家,產婦分娩後,護士往往就給她冷飲。分娩當天,護士就會讓產婦洗澡,而且會逼著產婦下床運動。孕產婦體內的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如果長時間躺著、坐著不動,容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如果血栓隨著血液流動到了肺部,栓塞肺動脈,會導致產婦猝死,難以搶救。在發達國家,產婦由於難產、大出血或感染死亡已很少見,最主要的死亡因素就是血栓栓塞。即使產婦老大不願意也要逼著她們運動,就是為了防止血栓栓塞。適當的運動也有助於產後的恢復。

  西方國家的這種做法在許多中國人看來很不可思議。他們把這歸結為白人的體質比較好。且不說白人的體質未必就都比中國人好,西方國家的居民也並不都是白人,還有黑人、印第安人、亞裔,還有很多華人,他們也都不坐月子。除了西方國家,其他國家,包括東方國家(例如日本)也都不坐月子。難道只有在中國的華人是世界上身體特別虛弱的特殊人種,非坐月子不可?一旦被指出了這個事實,又有人會說,正因為外國女人不坐月子,所以她們老得快,或者老了疾病多。好像這些人做過調查統計,發現不管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女人到老年都比中國國內的女人不健康似的。

  「不坐月子,別看現在沒事,以後就知道厲害了。」這是常見的說法,讓一些產婦不敢不從。也的確經常有人現身說法,說當年由於月子沒坐好,所以落下了什麼「月子病」。而什麼病都可以歸為「月子病」。我聽過的一個很搞笑的說法是,由於當年坐月子是在夏天,穿涼鞋沒有包住腳後跟,所以老了腳後跟皮膚就裂了。反正人老了甚或還沒老都難免會出現各種疾病、不適,只要以前坐過月子覺得某方面沒做好,就都可以歸為「月子病」。難道沒有生過小孩的女人就不會得這些病?「月子病」也可以說是一種心理疾病,是疑神疑鬼亂聯想導致的,只有那些坐過月子的人才會得,不坐月子的人沒有這方面的心理負擔,反而不會得「月子病」。

  坐月子是受中醫文化影響的一種最具中國特色的傳統陋習。這並不是說產婦不需要休產假。產婦在分娩後身體出現了一些變化,適當的休息輔以合理的飲食和鍛煉,是有助於身體復原的。更重要的是,產假有助於帶好新生兒。如果因為迷信坐月子,把自己搞得全身髒兮兮、臭烘烘的,對寶寶也不好。說了這麼多,也許還會有人問,那你的妻子敢不坐月子嗎?當然敢,在醫院時沒有洗浴條件,她從醫院一回家就洗頭洗澡,出門散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來自:http://news.sina.com.cn/s/2011-07-13/105622806299.shtml具體還可以看看它去年這個時候在微薄上關於坐月子的言論,還算有參考價值。

如果你覺得實在看不下去方肘子的文章,可以看看果殼的。

流言: 新科媽媽坐月子期間禁忌多,不能用力、不能做家務,要卧床休息,否則會患上子宮脫垂。

真相: 民間所說的「坐月子」,在現代醫學上對應的是產婦身體恢復產前狀態所需的「產褥期」。 產褥期確實是一些媽媽的多事之秋,很多產後併發症會在這一時期出現。新媽媽在產褥期需要得到呵護是沒錯,但月子絕不是「坐」出來的。在充分休息恢復身體的同時,應當鼓勵媽媽及時下床活動,這樣不僅可以使身體精力充沛,更可促進產後恢復。

子宮脫垂,可能有

支持盆腔器官的組織如果薄弱或受損,會使這些器官脫離正常位置,甚至脫出體外,這就是所謂的盆腔器官脫垂,比如子宮脫垂、陰道脫垂、直腸脫垂等。一般情況下,衰老是發生盆腔器官脫垂的主要原因,另外還有許多其他潛在因素,包括肌張力下降、絕經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多次經陰道分娩、肥胖、有家族遺傳傾向(結締組織疾病)、骨盆外傷或既往手術史、反覆負重,長期便秘,咳嗽等疾病。

老人常說,坐月子期間不能用力,否則會患上子宮脫垂。大概是因為舊時婦女大多都有多次陰道分娩的經歷。多次分娩加之助產技術的落後,容易造成支持子宮和宮頸的韌帶發生損傷,對子宮的支持固定力減弱。加上產後從事洗尿布、洗菜這類會使腹壓增加的蹲式勞動,更容易使子宮被推離正常位置,發生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示意圖

現今我國女性大多隻生一胎,助產術也發生了巨大進步,由於分娩時損傷導致的臟器脫垂已經大大減少。只要在產褥期避免搬運重物等需要屏氣用力的重體力勞動,適當的活動不但不會造成子宮脫垂,反而有利於子宮位置的恢復。相反,如果產婦遵照舊習俗,「坐月子」時一直卧床,會增加發生子宮脫垂的風險。

長期卧床,增加子宮脫垂風險

許多人認為產婦體質虛弱,需靜養,讓她們長期卧床,甚至連飯菜都端到床上吃,其實這種做法弊多利少。

因為膀胱肌張力降低,對膀胱內壓的敏感性降低,加上外陰切口的疼痛等影響,產婦容易並發慢性尿瀦留。這時如果長期卧床,在重力的作用下,充盈的膀胱會向後推擠子宮。再加上分娩結束後一段時間,子宮尚未恢復正常的前傾位,因此便更容易處於後位。這時子宮軸與陰道軸方向一致,當腹壓增加(如咳嗽、用力排便)時,子宮會沿陰道方向下降而發生脫垂。[1]

產後長期卧床,還會使得腸蠕動減弱。一些月子習俗常常使得產婦的飲食里缺乏纖維素。這些都容易造成產婦便秘。便秘時用力排便的動作會導致腹壓的升高,增加發生子宮脫垂的風險。

更大的風險,可能危及生命

卧床不動,不單單是子宮脫垂的問題,還會有更大的風險。

產婦在懷孕和產後的一段時間裡,血液都處於高凝狀態。如果較長時間不活動甚至長期卧床,血液很容易在下肢靜脈等血流緩慢處凝集,形成下肢靜脈血栓,出現下肢浮腫、疼痛的癥狀。如果下肢靜脈血栓發生脫落,隨血流運動回到心臟,可能會阻塞肺部血管,造成「肺栓塞」。這是最危險的併發症之一,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儘早下床活動是非常必要的!

什麼程度的活動是合適的?

產後活動應當循序漸進,早期下床慢步行走即可,適應之後再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一般情況下,產後6-12小時就可起床輕微活動,產後第二天便可在室內隨意走動並練習產後體操,有利於體力恢復,同時預防便秘和尿瀦留。行會陰側切或者剖宮產的產婦可以適當推遲活動時間。等到拆線後傷口不感疼痛時,也應該練習產後體操。常用的動作有「橋」式運動、骨盆傾斜運動、伸展運動、收腹運動等,具體的操作建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2]

「橋」式運動

骨盆傾斜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s)。凱格爾運動俗稱縮肛運動,可以有多種練習方法,收縮並上提肛門10秒,再放鬆10秒是標準動作,媽媽們也可嘗試快速收縮肛門,再放鬆,重複20-50次。凱格爾具有加強盆底肌肉的作用,能預防尿便失禁和盆腔臟器脫垂,同時還能促進盆部靜脈血迴流、增加生殖器官的血流,據說也有預防痔瘡和改善性功能的作用。[3]沒事的時候自己縮幾下肛,別人也看不出來,何樂而不為呢。

結論: 產後應當儘早下床活動,但應避免屏氣用力增加腹壓的動作。常期卧床不但不利於產後恢復,增加子宮脫垂的風險,還有可能引起致命的肺栓塞。月子可真不是「坐」出來的!

參考資料:

[1] 樂傑主編,《婦產科學(第7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

[2]Catherine Cram, M.S. Postpartum Recovery: The First Six Weeks, Gentle Exercises to Help You Recover.

[3] Halbreich U, Karkun S. Cross-cultural and social diversity of preval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J Affect Disord. 2006;91:97-111.

來自:http://www.guokr.com/article/33172/

流言: 新科媽媽坐月子期間禁忌多,不能洗頭洗澡、不能刷牙、不能開窗吹風、不能出門,甚至不能自己開冰箱,否則就可能落下怕冷,怕風,出虛汗,關節疼痛的「月子病」,必須要再坐一次月子才能好。

真相: 關於「坐月子」、「月子病」的說法困擾著很多新科媽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呢,還是相信現代醫學,科學地進行產後護理呢,直接關係著媽媽和寶寶的身心健康。

什麼是坐月子?

從分娩結束到產婦身體恢復未孕狀態所需的時間大約是6~8周,這個階段醫學上稱為產褥期[1],民間俗稱「坐月子」。「月子」是一些產婦的多事之秋,產褥感染、產褥出血、產後抑鬱、產褥中暑等疾病都容易在這個階段發生,民間一些關於「坐月子」的風俗,也給產婦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新媽媽既要重視產褥期的護理和保健,也不必迷信「坐月子」的陳規舊俗。

坐月子的傳統觀念很多,其中的許多做法並不能起到保健和預防疾病的作用。究其原因,大多是由於以前對產後出現的一些不適癥狀沒有正確的認識,不知道導致這些癥狀的原因,流於表面經驗的形式,也就難免會有時代的局限性。比如:舊時,洗浴條件較差,寒冷的天氣洗一次頭也不容易干,反而容易受涼。此外,盆浴確實容易導致陰道感染,所以會得出不要洗澡的結論。現在,只要注意保暖,選擇淋浴,完全是可以洗澡的。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對各種產後併發症的發生原因有了正確的認識,我們不需要再拘泥於表面現象,更應該針對具體的原因,進行科學的護理和防護。

產後為什麼發「虛」呢?

懷孕對女性來說是一種應激狀態,產後這種應激狀態突然解除,會使女性對溫度和天氣等外界變化變得更為敏感。這種情況下也許正常人覺得無所謂的溫度變化就會讓產婦覺得熱或者冷。但這種狀態絕非是一種「病」,也和疾病的易感性沒有關係。產婦對環境的敏感本身就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此外,孕期女性體內各種激素水平大多都有程度不一的增加。由於鹽皮質激素的作用,體內會瀦留大量水分,產後這些瀦留的水分主要經腎形成尿液排出,也有一部分通過出汗的形式排出體外,稱為「褥汗」,是皮膚排泄功能旺盛的表現,不屬於病態。這些表現在產後一周內較為明顯,一周後就會逐漸恢復正常。

產婦更應該注重衛生!勤洗澡,勤刷牙

正如前面提到的,產後初期出汗較多。大量汗液留於皮膚表面給細菌生長留下可乘之機,不僅影響哺乳時的衛生,身上的粘膩感也會影響產婦的情緒。通常順產後4天由於傷口原因推薦暫時不洗澡,可以擦浴和洗頭,傷口癒合後就可以淋浴了;剖腹產的媽媽應在傷口完全長好後(通常需要2周左右)再洗澡,期間也可以擦浴和洗頭,但應注意不要讓水污染傷口。清洗身體後,新媽媽會感到神清氣爽,大大有利於恢復精神,解除分娩後的疲勞。需要提醒的是,盆浴是應當避免的,以防髒水流入陰道造成感染。

除去出汗,在產褥期產婦會有惡露經陰道排出,因此會陰部的分泌物較多,這時應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正常惡露初為鮮紅色,3~4天後顏色逐漸變淺,最後變為白色粘稠狀,持續4~6周,可有血腥味但無臭味,如果惡露有臭味或者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提示宮腔殘留或者合併感染,應該及時就醫。

在懷孕期間,由於激素的作用,頭髮的正常生長周期延長了。當分娩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就會表現出頭髮脫落。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是因為梳頭洗頭所造成的,因此新媽媽無需對梳頭洗頭有所顧慮。[3]

產後不能刷牙的說法更是錯誤的。舊時人們大多不注重口腔衛生,很多人患有慢性牙齦炎。在孕期由於雌激素的毛細血管擴張作用,會使得原有的牙齦炎症加重,牙齦腫脹甚至形成齦瘤樣改變,刷牙時容易出血。然而炎症和出血並非是由於刷牙導致的,而是原有牙齦炎症的加重,更應該注意口腔衛生。[2]新媽媽們在孕前就應當進行一次徹底的口腔治療,去除牙石、菌斑等,並且認真地進行維護。產後更是應當一如既往地重視口腔清潔,每日刷牙,飯後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產後不能開窗的說法也不靠譜。如果有親朋好友登門探訪道賀,家裡客人一多,空氣流通再不好,也很容易使產婦感染疾病。及時的通風換氣,保證家中空氣的清新,對於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還是很重要的。正如前面提到的,產婦對氣溫的變化比較敏感,這時注意保暖是應該的,但也不該盲目地閉門閉窗。

是什麼引起了關節疼痛?

產後的關節痛通常是生產過程造成局部肌肉和關節勞損所致,通過適當的休息和理療都可以逐漸緩解。部分關節肌肉疼痛是由於長期卧床不活動,深靜脈形成血栓所引起的,因此,產後應該儘早下地活動。關於產後活動,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見 《月子可不是「坐」出來的》

需要注意的是,懷孕對免疫系統也有影響。由於胎兒對於母體屬於異物,母體的免疫系統會發生一些複雜的變化,避免免疫細胞攻擊胎兒。一些女性如果有免疫相關疾病的易患素質,那麼可能會因為懷孕誘發免疫相關疾病的發病或者引起病情的活動。如果出現關節腫脹以及其它伴隨癥狀,如發熱、皮疹、口眼乾燥等,則很有可能是關節炎的表現,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儘早到專科就診接受正規診治。遇到這種情況,懷孕分娩只是打開了疾病的開關,即便是完全按照傳統坐月子的全套要求行事,也還是不能避免,但是不明原因的人常常會回過頭去找原因,歸咎於沒有好好坐月子。

結論: 不要迷信月子病,月子病只是一個傳說。神馬不能洗頭洗澡、不能刷牙、不能開窗、不能出門,通通破除!相信現代醫學,科學地坐好月子,盡享天倫之樂!

參考資料:

[1] 樂傑主編,《婦產科學(第7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

[2] 張志願主編,《口腔科學(第7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

[3] Labor and delivery, postpartum care (MayoClinic)

來自:http://www.guokr.com/article/34597/


產後休息是很重要的,但過去的一些坐月子的做法和說法其實是沒有科學的(或者說現在的條件不再適用)。我妻子當時就沒有按照中國的那一套做,該洗澡就洗(想想過去洗澡多冷?現在呢?),該吃水果就吃。都沒有事。


全世界好像只有中國和韓國有這個傳統


美國女性只是不把產後休息叫做「坐月子」,同時沒有那麼多不能喝冷水吹涼風的禁忌而已。我在美國生孩子,出院時醫院給的單子上明確寫著六周內不要提重物等注意事項。


女性產後有四十二天產褥期,這個過程要排惡露,恢復身體健康。

坐月子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切合當時的護理條件。

今天仍然需要坐月子,但是,規矩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進行適度的符合時代的變化的。

比如洗頭洗澡,在環境溫度和水溫都適宜的情況下,顯然洗乾淨了對健康更有利。

至於說怕風吹,說的沒錯。

可是產婦的房間也必須通風,不能空氣不流通。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每天產婦散步若干次,產婦在別的房間散步時候,給產婦的房間通風換氣。

高溫夏季不用空調,也是不對的。

但是空調絕對不能對產婦直吹。

所以可以把空調裝在隔壁,開空調後,溫度降下來,把產婦的房門打開就行了。

其他各種注意事項也都有其道理,也都可以隨時代變化而變化。

最靠譜的是:

1.遵醫囑

2.聽取專業護理人員意見(包括護士,金牌月嫂,金牌育兒嫂)

3.以產婦親身感受為準。

寫完才發現答非所問了,就醬……


國外尤其歐美的麻麻,根本不知道啥是「坐月子」好嗎?人家基本都是早上生完娃,晚上就抱著小東西出來溜達了,該咋吃咋吃,該咋浪咋浪,也沒見落下啥病根。

用爸媽那輩人的話說,歐美人的體質咱能比嗎?行,算你對!他們的體質是比亞洲人好,可就算放眼整個亞洲,也只有中國人和韓國人坐月子,日本人都不坐…

所以,這跟體質的關係真心不大,還是觀念的問題!照咱們的老傳統,坐月子有很多禁忌…可其中有不少條,用科學眼光來看簡直就是扯淡~


中國人在進化樹上走的最遠,為了提高智力,犧牲了體力,中國產婦和嬰兒的母嬰體重比是最大的,難產率高,單胎率最高,新生嬰兒平均頭圍最大,孕期最長,結果出生以後,成熟度還最低。中國產婦嬰兒要很長時間才能抬頭,翻身,行走,黑人嬰兒是發育速度最快的。

現在你知道區別了吧?白人產婦體重身高基本上都大於中國人,結果出生的嬰兒體重還沒中國人嬰兒大,撕裂產損就輕微。白人歷史上不是沒有出生頭圍大的孩子,由於他們沒有坐月子照顧產婦的行為,產婦死亡率大,久之就淘汰了,剩下的全是不坐月子也能活的品種。



最近川普的閨女生了孩子,人家只休息了三天就出門,該吃吃,該玩玩,一點影響沒有;


在正常的妊娠過程中,從分娩結束到子宮內胎盤剝離的創面完全癒合,大概需要六周的時間,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產褥期」,就是我們常說的「月子」。在老一輩看來,坐月子非常重要,有非常多的講究和禁忌,比如不能吹風、洗澡、洗頭等等。

而在西方,甚至沒有坐月子這個觀念。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科學地坐月子呢,傳統的坐月子方式,究竟是科學還是陋習呢?中西方坐月子方式的差別一、月子飲食西方:大多數西方女性生產後兩、三天,沒有任何忌口,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玩兒什麼就玩兒什麼,很多英國、美國接待婦女生產的醫院,在新媽媽們產下孩子之後隔三個小時,護士就會抱著新生兒來吃媽媽的奶,同時,依照每個新媽媽不同的飲食習慣,護士們也會送來冰塊、冰激凌、果汁等飲品。中國:產後第二天的新媽媽們只能喝小米粥。產後一星期左右,為了催乳,新媽媽還要喝雞湯、魚湯等等。二、生活起居西方:如果是順產,歐美新媽媽們會在24小時離開醫院,如果是剖宮產會稍微延遲一些時候回家,而一回到家中,她們走親訪友、不需要特別的護理,特別是在起居和飲食方面沒有任何的顧及。

中國: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可能會請媽媽或者是婆婆伺候月子,而有金錢實力的家庭則會請月嫂、或者是去月子中心療養。月子期中產婦會被要求不能洗澡、洗頭,不能吹風、出門等。中西方坐月子方式的種種不同,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這令不少新媽媽感到疑惑:是不是中國媽媽們就特別嬌貴?為什麼西方女性不用坐月子呢?編輯為您分析原因。為什麼西方女性不用坐月子?

說法一:西方女性營養好西方女性的飲食結構和中國人有完全的不同,各種乳酪、火腿肉和高品質的橄欖油是主要食物,這和中國人的飲食結構有著明顯的的區別。可能你會說,西方女性的飲食都是高熱量的食物,中國傳統營養學就講究營養均衡,從肉禽蛋奶和蔬菜水果的攝取中同樣各異攝取各種營養成分,在營養上不會比西方女性差。但是,老一輩的人們當時生活在一個相對艱難的時期,計劃經濟時代,物資短缺,更別說有很好的營養了。在加上懷孕,身體營養都被胎兒汲取了,因此月子期必須大補。中國傳統的坐月子方式是從那時人們的營養狀況決定的。

說法二:西方文化教育背景、生活狀況不同西方女性愛健身,身體狀況要比中國女性好。西方的少年兒童,一般只上半天學,下午幾乎都在健身房裡。西方影視女明星,幾乎個個堅持身體造型訓練,她們身上除了肌肉,少有贅肉。而在中國,會經常運動和健身的女性僅占極少部分,這從根本上來說也是國家教育制度決定的,從小升初,到考高中、考大學,中國孩子就活在功課和成績的重壓下,有空餘時間都拿去做功課和上補習班了,做體育鍛煉的機會少之又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女性的體質。

「月子」的爭論涉及到國人傳統的生活方式與受西方影響下的現代新觀念,傳統中醫是以養生為主的學問,它博大精深。而在西方是沒有養生之說的。但編輯認為,不管東方人還是西方人,女性懷孕期身體的調節和變化是相同的,生完孩子都必須休養。只不過,可能西方人平日飲食注重高蛋白、高脂肪的肉類,平時運動多,身體體質也比中國人強壯。因此,體質決定西方婦女不注重月子的調養。但是,編輯搜索了相關資料,很多西方女性步入中年之後各種婦科疾病的患病幾率比我國女性多,尤其是乳腺癌的比例。這些都間接證明了,女人們產後恢復期的調解與保養正確與否,跟女人的一生都密切相關。因此,編輯認為,產褥期是必須要正確對待的。


領教了,希望以後我老婆能接受新觀念


美國人的產後休養不叫坐月子,但也有休養,只不過沒那麼多禁忌而已。不是許多人吹噓的那麼玄乎。而且人家也是有產假的,更何況美國女人生了孩子直接當家庭主婦的壓根不涉及產假的比我們多得多。


推薦閱讀:

假如产后在月子中心坐月子,你对月子中心有什么要求?
凱特王妃不都沒坐月子,坐月子真的算陋習嗎?
有哪些全套月子食譜值得推薦?
沒有長輩幫忙,自己能否坐月子?
月子里腰疼是不是一輩子腰疼?

TAG:美國 | 女性 | 科學 | 坐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