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諾基亞可以生產這麼多種機型?

每生產一部手機供應鏈,原材料,設計的成本怎麼分攤?現在的主流廠商已經不生產這麼多的型號了


科技以換殼為本。

這就是為啥諾基亞能搞機海戰術但沒有被拖垮的原因。

諾基亞的絕大多數手機中的零部件都是能夠通用的:

舉個例子:諾基亞E7-00、C7-00、C6-01、E6-00、X7-00、oro這幾台定位相差懸殊的機器的核心零部件都是一樣的(CPU、多媒體處理器、ram、rom、甚至相機模組都是一樣的)就靠外觀和功能做差異化:

E7-00有cbd和HDMI輸出、C6-01有cbd和超敏感觸控、C7-00和oro有nfc、X7-00有雙揚聲器、E6-00有VGA顯示屏。

當然這就苦了設計們:雖然硬體參數都是一樣的,但是內部結構該重做的都要重做,軟體還得當個新手機重新適配和優化。當然消費者看不到這一點,所以就有了「科技以換殼為本」的惡名……

諾基亞起初搞這個策略就是用來節約零部件的成本,獲得更多的議價權,這樣才能以很快的速度推出新機,同時可以最大程度的通過不同的機型來滿足不同的人群(當然弊端是沒有完美的機器,也就是水桶機)。當年htc就是因為沒把這招學來所以被自己的機海戰術給拖垮了……

所以為啥現在沒人這麼幹了?

一是消費者不買賬,畢竟現在消費者更加精明,手機廠商不報個參數都忽悠不到人……

二是不需要,當年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都是有自己的廠房造手機的,所以才有這麼搞的動力。而現在的手機製造通常都在代工廠,生產的壓力都給了代工廠,手機廠商自然沒這個動力去搞換殼,畢竟換殼的機器不好設計……

不過換殼的靈魂還在:現在代工廠有個東西叫做貼牌機,也就是同樣的配置同樣的設計,今天貼這個牌,明天貼那個牌。這樣單獨局限在品牌的角度來看似乎不是換殼,但如果同價位跨品牌對比的話就會發現:「這些不同牌子的手機為啥都一個樣?」——這可能是另一種「科技以換(tie)殼(pai)為本」吧……


很多機型因為發售地、運營商不同而做的區分。

比如有的閹割了WIFI 有的閹割GPS 有的支持3G有的支持不同制式的3G!

舉個例子

5230一堆兄弟5233.5228.5235等各種閹割各種運營商的手機。


機海戰術是那個年代的運營模式。換殼是一種亂石打鳥的辦法,簡單有效。任何新事物在完善初期都會經歷一個百花齊放的年代。埃鳳之後手機基本都長一個樣。恰恰說明手機設計走向成熟。百花齊放的年代一去不復返。

以汽車為例。早期的汽車有三個輪子的。發動機後置的。

有4個輪子發動機中置的

有奇葩的公交車

有馬車底盤加個沙發的。

後來大家殊途同歸。都走向了船形底盤,前置前驅。


樣子相差不大,通用多,例如 5800 5803

5530

5531

5230

5233

e71

e73

...除了消費者看得到的,完全可以換個固件換個型號


推薦閱讀:

三峽水量那麼大,萬一潰壩會發生什麼後果?
華為的麒麟 950 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人類對於未來科技的預期是否過於樂觀?
如何看待美國對中國 4 家超算機構禁售英特爾至強處理器?
有哪些常見民用技術是從航空航天技術轉化而來的?

TAG:消費電子產品 | 手機 | 商業 | 諾基亞Nokia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