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不存在這種可能,軍機偽裝作客機利用國際航班進行空襲甚至大規模入侵?
有啊,1981年以色列空軍讓首次出戰的F16名震天下的巴比倫行動遠程空襲伊拉克的實驗性核反應堆就是一個經典戰例呀
以色列空軍的14架F15與F16混合作戰部隊用空中密集編隊偽裝成大型民航客機的雷達回波騙過伊軍雷達
整個行動過程從策划到實施,簡直是現代空軍長途奔襲的典範!
透露一個小八卦,據說當時由於長時間(15:55起飛,17:35空襲成功,19:10落地)超低空目視密集編隊飛行對飛行員的體力和精力要求太高,任務完成後,機組人員精疲力竭,是被人抱著出機艙的
更新一下:這次行動的正經名字叫operation opera歌劇行動,也被稱為巴比倫行動operation babylon。想了解細節的可以自行去翻牆搜索
(以下部分文字均來自網路)
編隊飛行的核心部分
「 1981年6月7日,14架塗著偽裝色彩的以色列F—16和F—15戰機在埃拉特港附近「月亮山谷」中的埃齊翁空軍基地整裝待發。15時55分,機群升空。
在本國上空再次加油後,14架飛機緊貼近千公里長的約沙、約伊邊界低空飛行。
進入伊拉克領空之前,沙特防空部隊發現了他們,要求他們說明國籍,機上飛行員用流利的阿拉伯語回答:這是約旦飛機,正進行例行的飛行訓練。當他們被另一批地面部隊發現時,他們用國際商業班機通用的英語回答:「尊敬的指揮官先生,您在雷達屏幕上看到的是一架大型商業噴氣式飛機。」就這樣,14架戰機矇混過境,直抵巴格達。 」
以下完整的行動過程描述來自網路
以色列空軍受命空襲
1979年10月,時任以色列總理的貝京下令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部制定一套行動計劃,摧毀伊拉克的「塔穆茲1號」核反應堆,而作戰方式很快就確定為採用空中突襲手段。
根據美國提供的衛星照片和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的情報,以色列空軍在沙漠中建造了一個類似「塔穆茲1號」核反應堆的建築,這樣就可以供以軍飛機進行有針對性的模擬演練,並且檢驗轟炸的效果。1980年4月,以色列空軍在使用F-4「鬼怪」戰鬥機進行了一次預演之後,接受了空襲伊拉克核反應堆的使命。
選定F-16
以色列空軍在行動前,進行了精心策劃和準備。負責對核反應堆主攻的戰鬥機最終選定為新從美國採購的F-16,而同樣從美國採購的F-15則作為本次任務的護航戰鬥機。
以色列空軍的F-15、F-16當時還沒有空中加油的能力,此次行動單程飛行距離1100公里,已經接近了F-16戰機航程的極限。另外,在此之前F-16戰機還從未參加過實戰。
為了保證空襲的成功,以空軍挑選了20多名一流的飛行員組成空中突擊隊,並任命第一個從美國接受F-16戰鬥機訓練歸來的雷茲上校為隊長。編隊中最年輕的飛行員伊蘭·拉蒙後來成為以色列的第一位航天員,他在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中遇難。
行動時間定在星期天
行動時間定在了6月7日星期天,因為這一天法國工程師將離開工廠休息,負責防衛的伊拉克軍隊也同樣會因為休息和禮拜而放鬆警惕。行動前,突擊編隊的飛機都用從美國進口的戰時偽裝塗料進行了塗裝,同時塗上約旦空軍的標記。
行動經過
落日時分發起攻擊
1981年6月7日星期天下午16時整,塗著偽裝的以色列空軍8架F-16(分成兩組)和負責護航的6架F-15戰機,從西奈半島的埃左恩空軍基地(現已歸還給埃及)起飛,拉開了空襲行動的序幕。
以色列空軍之所以選擇下午起飛,是為了保證當突擊編隊在由西向東飛抵目標上空時,「塔穆茲1號」核反應堆剛好處在落日的餘暉中,飛行員背向太陽投彈,便於看清目標,而防守反應堆的伊拉克防空火力將處於逆光狀態迎敵,射擊精度將大打折扣。
密集編隊、超低空飛行
F-16編隊中第一組的長機是雷茲上校。參戰的飛行員中,除了時年25歲的伊蘭·拉蒙外,都是具有實戰經驗的以色列資深飛行員。作為編隊中唯一一個沒有結婚、沒有小孩的飛行員,拉蒙志願飛第二組最後一架飛機,也就是整個飛行編隊最危險的位置。
為了秘密飛越伊拉克的盟國——約旦和沙特兩國領空,突擊編隊選取沿約旦、沙特邊界的雷達盲區作「波浪式超低空飛行」,並採用了精心設計的密集編隊隊形,充分利用兩國雷達警戒範圍的空隙。
做密集編隊飛行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使對方的雷達發現飛行編隊時,誤以為是一個大型民航機,而不是一個編隊機群。
整個飛行編隊快速、隱蔽地突入伊拉克領空。
炸彈以35度角落下
在飛抵目標前,以色列戰機一直處於超低空飛行狀態,飛行高度30到150米。接近目標後,F-16編隊迅速爬升,從2800米左右的高度自西向東俯衝進入轟炸航線,飛機俯衝到1200米高度投彈。
每架F-16掛載兩枚2000磅(907公斤)美製MK-84炸彈,這些炸彈都是沒有任何制導裝置的「鐵炸彈」,以軍飛行員是通過目視瞄準投彈的。
為了使炸彈在洞穿目標後爆炸而不發生跳彈,以軍飛行員讓炸彈以與地面呈35度角的軌跡落下。在高空的F-15護航下,兩個F-16小組依次投入攻擊,各機之間保持15秒間隔,整個投彈行動持續了2分鐘。
飛在長機位置的雷茲上校投下的第一枚炸彈就把核反應堆的圓頂炸出了一個大洞,每一個飛行員投下的炸彈都命中了目標。僅僅2分鐘時間,「奧西拉克」核反應堆就被徹底摧毀了。投彈完畢後,以戰機迅速爬升,以12000米的飛行高度返航。
整個行動中,伊拉克以戰鬥機、防空導彈和高射炮組成的高、中、低空三層空防火力網幾乎沒有做出任何反應,沒有發射一枚防空導彈,也沒有起飛一架戰鬥機進行攔截,只是發射了零星的防空炮火。
以色列空軍編隊取得完勝,在毫髮無損的情況下直線飛越約旦領空回到以色列。
戰例評述
以色列空軍長途奔襲上千公里,一擊得手,一方面由於參戰人員擁有極高的戰術素養、行動前策劃周密、情報保障工作到位、行動期間隱藏得好;另一方面也充分暴露出伊拉克軍隊的致命問題:伊拉克沒有與周邊的阿拉伯盟國建立有效的情報共享機制,使得以色列人鑽了空子。
另外,雖然薩達姆斥巨資從各國引進了大量先進的導彈和戰機,在購買預警裝備上卻惜金如命。伊軍沒有遠程預警雷達和預警機等先進的預警裝備,裝備的都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式預警雷達,探測距離短、探測死角大。只要敵軍飛機作超低空飛行,伊軍雷達就發現不了。預警遲緩,預警時間太短,使得貌似強大的伊拉克空防力量完全成為擺設。
上面有人貼出了通過密集編隊偽裝成科技雷達信號的戰例。
我再來介紹另一個偽裝方法:戰鬥機隱藏在客機的雷達信號中。
簡單的說,就是對於客機這種大目標來說,民用雷達的顯示是不會很精確的,如果客機的機腹下有一架戰鬥機,普通雷達是發現不了的。
據說冷戰時期北約和華約飛行員都進行過類似的訓練,也執行過一些利用客機掩護的不可描述任務。
2011年的電影《空中決戰》對這一技巧有過全景展示。演示者是幻影戰機,出現在電影的開頭部分。
一架黑色的幻影出於不可描述的目的貼在了客機身下
雷達無法發現
主角接到任務,前往搜尋,只看到客機
主角很有經驗,顯然是練過
法國飛行員受過良好的訓練,能夠熟練使用四則運算
潛伏者被抓出來了
後面的情節就不劇透了,電影值得一看
布拉格之春
一個飛機幹不成啥事,一堆民航飛機在一起飛聞所未聞
題主,敞開了說,你就是想問解放軍客機運兵打台灣能不能實現是吧。不用遮遮掩掩
當年以色列空軍轟炸突尼西亞巴解總部就是機群偽裝國際航線航班,躲過埃及,敘利亞等國的警戒雷達。
有啊,布拉格之春,蘇聯特種兵第一波就是坐偽裝客機的。
我不禁想起了86年的大韓航空007號航班被蘇聯軍方擊落的事。
有答案提到過布拉格事件。 我記得十多年前《世界軍事》雜誌有一篇文章特別講過這種戰術而且就是用布拉格做的例子。具體文章細節記不太清楚了,而且十年前的文章,有些技術上的問題可能和今天也不一樣了。
直接進行空襲可能性不大,因為就那麼幾架飛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真正的戰術是類似木馬計,一架飛機帶著先頭部隊拿下機場,然後引導後面的運輸機把大部隊運來。
能這麼乾的一個先決條件是,飛機欺騙機場很容易。機場確認民航客機是用問答的方式,大概是說機場問前來的飛機機型和航班號,飛機回答,機場在自己的記錄上驗證,如果確認無誤就準備讓飛機降落。如果是有意入侵的話,那麼挑一個本國航班號就可以了。只需跟機場說自己波音或者空客(將來也沒準兒是商飛)某某型號即可,實際落地的是軍用運輸機。雷達有能力對飛機成像,但是時間較長,繁忙的機場肯定接受不了,所以可以騙過去。另外如果沒有能夠假冒的航班,也可以去碰碰運氣,因為機場也不知道對方不回答是怎麼回事兒,沒準兒是一架危在旦夕的客機,也有可能允許降落的。
進攻一方飛機的選擇上要麼運輸機要麼客機,各有利弊。運輸機提前被發現的風險比較大,萬一不能取得突然性任務就可能失敗。客機使用起來沒有運輸機方便。運輸機和客機各種區別之一就是運輸機一定要自身裝卸,不藉助其他的輔助器。所以一般運輸機的機翼都在機身上部,這樣機身可以貼近地面,後門放下以後就是上下飛機的斜板。有的客機/貨機得依靠升降機來裝卸。所以用客機的話,先頭部隊從落地到發起進攻的時間也比較長,而時間就是生命在這種任務里。也不能帶重裝備。運輸機的話,帶點兒傘兵戰車還是有可能的。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雷達識別問題。作為曾經依靠雷達為主要監視手段的工作者我來說兩句。首先現代民航用雷達分為一次監視雷達(一次雷達/PSR)和二次監視雷達(二次雷達/SSR)。PSR就是我們最傳統最好理解的利用無線電回波全向定位目標的監視手段,其缺點也很明顯,易受干擾,可被吸收/散射消除,只能識別位置,不能識別身份,屬於被動獨立監視。SSR相比較而言更為數字化,是利用HF/VHF數據鏈發射至機載應答機,應答機根據實際模式(A/C/S)返回數字載波應答信號,也是早期因為作戰中敵我識別需求演變而來的技術,優勢在於可直接獲知機載數據中的位置,高度,速度,SSR應答機編碼(特情遇險時的7500/7600/7700就指此編碼),同時機載SPI功能可以做特殊識別,結合FDR資料庫可以實現飛行計劃數據和雷達信號耦合,直接識別飛行器身份和飛行計劃(計劃航線),屬於主動相關監視。也就是說即使現有的PSR+SSR合裝監視,如果經過編隊組織,其中開啟一台SSR應答機,且應答信號偽裝成某架符合飛行計劃的大航班,在排除目視識別的情況下,沒有任何手段能確認飛行器身份不明,也就是說,偽裝是可行的。但實戰中,尤其是我國的空域環境下,戰略打擊目標附近都有空軍駐紮,且有禁飛,限制區,又施行強制管制,想要偽裝成功後實現有效打擊的可行性,就不那麼高了。
布拉格之春 蘇聯就用民航機把特種部隊送進了布拉格啊
布拉格之春
入侵阿富汗
大毛最擅長這個我來說一個空難事件大韓航空007號航班大概的說就是這架飛機太靠近速聯...蘇聯領空,俄國人就把它和美國的偵察機弄混了,就打下來了可以百度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