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俄系戰鬥機,比如蘇27系列,歐美戰鬥機上怎麼看不見、或者說沒有顯目的紅外/光電探頭?

就是座艙前那個圓泡


...............

F-8E ,F-4B, F-111B,F-14A, F-101, F-102/106,YF-12B, F-16E, J-35, Rafale, Eurofighter, Gripen-E:

"喵喵喵?」

---------------------------------------------------------------------------------------------

下面有人提到有關F-22的IRST,

放到前面來吧:

我們知道現在服役中的F-22是沒有單獨的IRST的,只有六個AAR-56 MLDS ((Missile Launch Detector) )周視紅外成像提供告警(有說法AAR-56能提供一定的SA索敵能力)

回到80年代末期的ATF合戰時期,ATF在dem/val之前是要求有先進IRST的。

Lockheed贏得dem/val的090P和之後的一系列改進構型中,IRST的位置是在機頭邊條或者翼根處兩側,每側各一個。

這個設計很可能延續到YF-22的設計。

後來的F-22 EMD 相比YF-22有一個不起眼的改動,機翼前緣LEF的位置往裡延伸更加靠近機身。

有說法是由於F-22去掉了原本留給翼根處IRST的位置。

ATF dem/val階段不光是四架PAV的實飛驗證,

兩架航電testbed之間的對比測試同樣重要(佔到整個dem/val的1/3)

YF-22 team 改裝了一架Boeing提供的757---------不是之後尖嘴的F-22 testbed-----

下顎部吊艙里裝的就是翼根處IRST的樣機(只有右半邊)

可以看到平面化的外罩

而YF-23 team改裝的BAC111,同樣在下顎部有IRST的測試樣機

F-23 EMD的IRST是在機鼻下方

----------兩架如此重要的test bed,留下的照片和相關資料卻是如此之少..........

ATF 進入 dem/val之後由於二等人開發成本和對IRST效能的考慮被放棄了在ATF上安裝IRST(一等人肯定不會),他們相信LPI的APG-77能夠滿足理想中的效能。但是同時,在F-22 EMD上,IRST所需的空間,重量,電力和cooling system卻被保留住了。(Jane"s, 1997)

事實上在1997年前後,LM和USAF Wright Laboratories 仍然在對F-22上裝設IRST進行開發工作

此時被稱作Advanced IRST (AIRST,AirStar)

位置被改為機鼻下方

(圖中的機鼻是倒置)

----------------------------------

換句話說,如果有強烈的戰術需求的話,F-22重新裝回IRST,並不是不可能。

--------------------------------------------------------------------------------------------------------------------------------------------

F-8E

F-4B

F-14A/D

F-101:

F-102:

F-106:

F-16E/F:

J-35:

Rafale:

Eurofighter Typhoon:

Gripen NG

---------------------------------------------------

F-111B 和YF-12B我沒有放上去,畢竟不是服役的型號

其他改裝的實驗型號和紙面方案多如牛毛,貼圖要死人。


高票已經講得很好了,其實西方戰機上也有類似的裝備,這裡著重講一下我貓的吧。

早期F-14A的生產型是裝備有AN/ALR-23 紅外探測吊艙(InfraRed Detection Set)的,AN/ALR-23 可以獨立操作或是與雷達系統混合使用,能提供目標的大致位置與距離,供不死鳥導彈與響尾蛇導彈使用。在多次的的演習中,IRDS 曾多次發現高空中開加力的目標與遠距離外的巡航導彈。但根據伊朗空軍說法,他們認為ALR-23不可靠,便沒有裝備,等待 F-4E 上裝備的 ASX-1 TISEO 電子光學感測器,諾斯羅普的 AN/AXX-1 電視照相裝置,當然這玩意研製成功已經是八十年代初,伊朗已綠化。

然而,與美國的 F-14 不一樣,伊朗的從未裝備 ANALR-23 IRDT(紅外掃描追蹤)系統。雖然經常可見為伊朗製造的第一架 F-14 裝備了一件該裝置。阿里少校回憶到:

  「五角大樓真的希望把 ALR-23 買給伊朗,但伊朗空軍知道它的作用距離有限,提供數據的質量非常有限,而且經常錯誤的識別紅外發射源。

(以上引自中東空軍研究專家Tom Cooper所著的伊朗F-14雄貓戰史)

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在block95批次後的雄貓就換裝了TCS,就是這玩意:

諾斯羅普公司(Northrop)發展的電視攝像組件(Television camera set-TCS)

安裝了 TCS 之後,F-14 的飛行員獲得了遠距跟蹤與識別目標的能力(能見度良好的情況下能達到 3~5 公里),在有些 F-14 乘員的報告中提到可以識 別14 公里之外的飛機。TCS 可以隨動於機載雷達,在雷達發現目標後,TCS 自動進行搜尋、捕獲與鎖定。TCS 生成的黑白圖像可顯示在飛行員與雷達截獲官座艙下顯中,另外可以被儲存在戰術數據記錄系統(Tactics Data Recording System-TDRS)的磁帶式錄像機中。在1989年VF-32劍士中隊與利比亞的米格23MF的衝突中,利比亞方面聲稱美軍惡意攻擊了沒有攜帶武器的,執行偵察任務的米格23,然而F-14A上的TCS清晰地拍下了米格23MF攜帶AA-7導彈的畫面(圖我看過,但現在找不到了)。

當然根據國內研究,對F-14A的這個紅外設備的說法是這樣的:

美國休斯公司於七十年代為美海軍 F- 14A 戰鬥機研製了 AN/ AWG - 9IRST S 系統。由於 F- 14A 機載航空電子與火控系統具有遠距目標探測能力 ( AN/AWG- 9 雷達探測距離最大可達 213 公里) 和多目標探測、跟蹤與攻擊能力, 因此 AN/ AWG- 9 IRST S 具有遠距離和多目標探測能力。它可用於 F- 14A 發射所有機載導彈, 包括制導主動發射的 AIM-54A 「不死鳥」導彈, AIM- 9G/ H 「響尾蛇」導彈和使用連續x 波照射器制導發射的AIM- 7E/ F 「麻雀」導彈。IRST S 的分辯率比雷達高得多, 有利於輔助雷達工作,對目標進行探測與跟蹤。AN/ AWG- 9IRSTS 是一個獨立系統, 可以獨立地對目標進行搜索與跟蹤, 也可以與雷達互相拖動執行對目標的搜索與跟蹤, 尤其適合於獨立搜索高空高速戰鬥機目標。

    以上引自:

    當然個人對真實性表示一定懷疑。

    到了1988 年,海軍要求馬丁-馬利埃塔(Martin-Marietta)和通用電氣為 F-14 開發新型光電吊艙,將 TCS 與紅外搜索跟蹤(IRST)整合在一起,並在F-14B的原型機上進行了測試:

現在這架F-14B原型機停在美國「勇猛」號航母博物館上。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F-14D安裝了AN/AAS-42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

雙吊艙是主要特徵。

AN/AAS-42可在極遠距離外對發熱目標進行多重掃描,彌補傳統戰術雷達提供的信息。它使用一系列複雜的濾波技術及軟體運算,篩選出待探測目標,排除背景雜訊,讓飛行員在屏幕上看到確切的目標。 F-14D的AN/AAS-42安裝在機鼻下方,內有光學組件及長波掃描線性陣列構成的紅外探測組合件,以三軸式慣性穩定環架支撐,系統可自動或由飛行員手控進行精確的區域掃描,不論是水平、垂直掃描視角,或是掃描範圍,都可由飛行員單獨設定並獨立操控。當然我貓退役後,AAS-42就繼續安裝到了F-15K和F-15SG上,位於狙擊手吊艙掛架的前端:

另外給高票稍微補幾張圖:

這是颱風的海盜系統的顯示圖像

這是颱風的海盜系統的組件

這是陣風(評論提醒)在模擬交戰中咬住F-22的紅外截圖

這是F-101的紅外頭

以上大部分圖片來自空軍之翼。

現代戰鬥機的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上)- 空軍之翼|afwing.com現代戰鬥機的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下)- 空軍之翼|afwing.com


IR探測器怎麼可能沒有,只不過搞得和毛子一樣試圖探測遠距離甚至引導中距彈的,確實沒幾家,因為那東西測距有難度,中遠距離很難獲得什麼真正意義上有效的導引數據。

颱風也有性能上基本接近毛子那種大型紅外探測器的類似設備,雖然性能的確還行,但也沒有紅外中距彈,只是個補充探測設備。


先問是不是很難系列


是有一部分機型沒按那些東西的但是答主你看看它們機腹掛架上那個光電吊倉


人家都是各種吊艙,可視吊艙,紅外吊艙,功能強大,。


推薦閱讀:

求科普飛機中的(氣動中心,升力中心)(壓心,焦點)間的聯繫和區別以及一針見血的判斷方法?
我軍七爺59之類老裝備的各種魔改真的是完全出於理性考量嗎?
駕駛戰鬥機是怎樣的體驗?
如何評價17年金頭盔比賽中殲11B壓倒殲10B?
中國的戰鬥機水平現在在世界上究竟是什麼水平?

TAG:航空 | 戰鬥機 | 軍事裝備 | 光電感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