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聲音那麼小,在現場交響樂演奏時後排怎麼聽的到聲音?

吉他阿蘭胡埃斯協奏曲,相比提琴部那宏亮的聲音,一把吉他是如何讓整個會場的人都聽的到呢?都說用拾音器和麥克風,可是在18世紀這些都沒有吧!


謝邀!

  1. 專業音樂廳類劇場,對室內的聲場設計,就是要求能讓最後一排觀眾也可以清晰地聽到舞台上相當細微的聲響的。
  2. 同時,大部分音樂廳會在此類演出時,在舞台上安裝反音罩,以補足聲場不足。
  3. 國內新建的不少大型劇場,聲學設計不一定到位了,而且往往追求大座位數量,這種情況下,往往會在舞台上安裝話筒來彌補,但是這需要有足夠豐富經驗的音響設計師,在現場經過仔細調試才能確保各部器樂的生產平衡,並免除干擾。


1.西方音樂史上,18世紀正是巴洛克時期(1600-1750)和古典主義時期的交接,鋼琴正在取代大鍵琴,而這個時期的比維拉和魯特琴逐漸從文藝復興時期的貴族必玩逐漸退燒為沙龍樂器,樣子和現代吉他差別很大。

2.現代吉他(特指古典吉他)的七音梁結構,請感謝托雷士,這是一位19世紀的制琴師。

3.十九世紀的偉大的吉他作曲家,請記得塔雷加,索爾,朱利亞尼,當然還有國內家喻戶曉的卡爾卡西。然而這些吉(xiao)他(zhong)作曲家都沒有j.s 巴赫這個名字更屌。

4.個人認為吉他(特指古典吉他)登堂入室,由沙龍樂器進入音樂廳,還是自塞戈維亞(Andres Segovia,1893.2.21-1987.6.2)起,吉他(古典吉他)進入第二個黃金時期。

5.阿蘭胡埃斯的首演是1940年(手動加粗)

6.馬丁吉他的貼標是since 1833(普遍認為現代鋼弦吉他的X音梁結構是來自他)

7.我看過耶佩斯和羅梅羅版本的視頻,這兩個吉他都是有擴音設備的。但是我個人覺得也許是為了現場錄音的需要。

8.我近年來聽過的吉他音樂會(古典吉他),雖然都是有話筒拾音的,但是我坐中靠後排仍能清晰直接地聽見演奏家手指摩擦弦的聲音。

更新補充:(吉他三大協奏曲,來自度娘)

1,西班牙作曲家羅德里戈(1901-1999)的《阿蘭胡埃斯協奏曲》。(1939年寫成)

2,墨西哥作曲家馬努爾·瑪利亞·龐塞(1886—1948)《南方協奏曲》。(1941年)

3,巴西古典音樂之父維拉-羅勃斯(1887—1959)《吉他協奏曲》.(1940年)

簡單說,你聽過的登堂入室的古典吉他作品,尤其是協奏曲,基本都可以說是20世紀以後的事情了。

在西方傳統弦樂樂器上,個人覺得吉他(僅說古典吉他)是幾百年來變化最大的樂器,光就這100年,變化就夠大了。從尼龍弦,到紅松面板,到雙面(背,側)板,網梁結構等等,各種新材料新結構的作用,都是指向一個問題,那就是音量,這是吉他最大的軟肋。

綜合言之

1.18世紀的吉他,不具備現代吉他的結構,聲樂特性更差。

2.題主提到的協奏曲,18世紀還不存在。

3.吉他這類「室內樂」,在沒有擴音設備的前提下,只能滿足小型編製的演出,現在如此,18世紀的情況只會更糟糕。


1用擴音設備,

2安排很多個吉他合奏

3加一些共振體(比如下面放木箱)


前面很多答覆已經講過音樂廳聲學設計因素了,但對吉他這件樂器本身的要素沒有怎麼提及。其實古典吉他的聲音聽起來似乎不大,但遠達性還得可以的。另外古典吉他在設計上根據用途目的會區分不同的型號,像「音樂會」級的吉他自然是為音樂會而設計的,音量和遠達性通常會更強。

再回到吉他協奏曲上,早期的樂器配置編製相對而言不會那麼大型,而且吉他協奏曲在曲子結構上通常會盡量錯開吉他主旋律與協奏部分的齊鳴。

然而無論怎麼設計,個人仍然認為吉他不是一件適合與管弦樂器配合協奏的樂器,這跟古典吉他樂器本身的箱體共鳴和不同琴弦本身的共鳴特點緊密相關,加上管弦樂器尤其指的是成編製的管弦樂器,那就完全破壞了吉他的音色共鳴體系,此時吉他的聲音會顯得比獨奏或吉他重奏時乏味無趣。


你可以觀察幾乎所有吉他協奏曲的現場,吉他都是用麥克風擴音的。無論什麼樣的音樂廳配什麼樣的吉他,吉他的音量是有限的。

截止目前,好像唯一沒有用擴音器的就是山下和仁在一次和小型的10人樂團合作時,沒有用麥克風,而且聲音還不輸樂團。這已經是極限了。


頂級的音樂廳的聲場,你打個嗝都聽得很清楚


電吉他據說就是一個吉他手發現自己的聲音總被其他樂器掩蓋而發明出來的


一般情況下都是使用拾音器,在木吉他演奏過程中如果不是電箱吉他,一般在吉他音孔處安裝上拾音器,鏈接音響就可以使用了。


演奏會專用的吉他聲音還是很大的,題主提出的「吉他聲音小」是個偽命題。


拾音器啊


多簡單啊,吉他有拾音器的,我的就安了個,想擴音了接上音箱就好了。


推薦閱讀:

求科普為什麼ikon粉絲那麼討厭宋閔浩?
瑪利亞凱莉,惠特尼休斯頓和席琳迪翁全面的對比?
李宗盛的作詞水平如何?
當代影視配樂作曲家的作曲水平究竟如何?
为什么每首歌曲一定要以基音(tonic)结束?为什么说基音(tonic)最稳定?最稳定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古典吉他 | 協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