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食品安全,網上流傳著哪些謠言?某些消息有可信度嗎?

總是在網上看到一些文章,說的是食品製作的時候環境有多差,裡面添加了什麼!非常可怕!這些該不該相信,如何辨別真假呢?


這不是很簡單么。多看能提供科學知識的書,上網多上知乎和果殼,少刷朋友圈。

買東西吃的時候選擇大廠家知名度高的更有保障,小商鋪的還有啥自製的微商不要買,太便宜的也不要買。

給自己買好保險。

再簡單一點,朋友圈怎麼說的,你反過來照著做就行了……


不我是做食品商貿的,重點就是散稱,零食。

我就我自己的一些看法說兩點,不足或有錯請各位指正

1:網上的食品零食並非全是有問題,不新鮮的,購買前一定要注意看一下是否是廠家直銷,因為有問題的一般都是下面的經銷商

食品行基本沒有售後服務,也就是說:過期食品廠家不會退換,而保質期一直都是食品行業的重災區,只要產品不出現嚴重的變形,破損,網路經銷商改換產品日期的事並不少見

2:產品日期越短越好,一句話:日期長短和防腐劑的多少有著直接關係

3:盡量不要吃掛袋,因為這東西沒有保質期,到了日期都是重新換日期,上面說到的換日期是有次數或產品保存情況的限制,但這個,毫無顧忌!!

4:不管在什麼平台購買,15元一斤以下的請忽略,真的,我去過一些廠家的倉庫,但凡是這個價位以下的,使用的材料都是次品

剛玩知乎,僅為個人觀點,不當請批評


朋友圈的套路。圖片來源我女票,侵刪。

想了解食品安全最可靠的是果殼。


我的舍友曾經和我說過一句話。

「反正是學食品的,知道吃不死,那就隨便吃唄」

(′?ω?`)好好吃飯,不瞎折騰,比什麼都管用。


這可咋辦啊,開封菜還有白色蠕動小蟲呢。能避免的盡量避免比如小攤?辣條? 不能避免的,你瞧貝爺吃了那麼多不也好好的嗎


食品級的各種添加劑都是要錢的,都是成本啊有木有,正常的廠家腦子不會秀逗了往死了加。什麼你說小作坊?不在法律允許範圍內的添加物都叫非法添加物不叫食品添加劑謝謝。

食品添加劑都是經過毒理學測試的,添加限量都是考慮了食用量的,要還是不放心的話就少吃一點咯。畢竟食品添加劑是現代食品工業的靈魂,躲不開的。

添加劑實在是被嚴重妖魔化了。攤手


食品製作中其實沒有太多的黑幕,買正常的食品,不要貪小便宜才是真,不要過於的懷疑食品安全問題,其實沒有那麼多問題,現在的行業監管力度比以前更加嚴厲,沒有那麼多的問題食品流通的,至於添加劑,適量的添加劑會使食品可口,更受歡迎,而添加劑的檢測方法也越來越嚴謹,並且市面上流通的食品中的添加劑大多無毒無副,少數有毒有副的添加劑也嚴格控制數量,也就是說就算食品中有有害的添加劑它的劑量也是人體長期服用不會有任何問題的劑量。所以基本上只要自己不作死貪小便宜買三無產品食品是安全的,另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新食品安全法,是消費者保護自己的法律,遇到不法食品請訴諸法律途徑,總而言之,中國現在的食品安全是越來越重視,不用杞人憂天,微信上的那些東西看過呵呵一笑就好,認真你就輸了


我有幾個不科學但比較靠譜的辨別謠言的方法:

1、標題或內容包含很多感嘆號。比如【震驚!!!!!!!】【我們竟然被騙了50年!!!!!!!】

2、大多數謠言在文章中間,會有穿插一些小廣告,比如圖片的最下面一排小字介紹某某產品,或者叫你加微信加qq群的。

3、文章最後會有類似於【不轉不是中國人】的一句話。

4、整體文章非常多的地方在一個勁地強調某個觀念(而不是單純的給你看數據讓你自己判斷),就像洗腦一樣。

5、「我是為你好,所以你必須信我,你必須轉發,不然就是不孝子/漢尖/煞筆/冷血等等等等」


推薦閱讀:

「黃燜雞其實是老鼠肉」的傳言是真的嗎?
蘭州拉麵為什麼這麼好吃?
古埃及最早保存下來的文字中,泥土上面寫著「人心不古」?
為什麼常有人散播被狗咬後學狗叫這種低級謠言,渲染恐慌氣氛?
為什麼有時候闢謠比造謠難?

TAG:食品安全 | 謠言識別 | 食品安全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