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夠讓自己徹底遠離手機?
我知道手機不好!但是有了手機就放不下,什麼都做不了!總想拿著玩,也沒有什麼玩的!怎麼樣才能讓手機對自己的吸引力減少?
——————————分割線————————謝謝大家的回答!大概總結了一下:
要遠離手機最重要的還是找到事情去做。放不下手機只是因為太閑。 的確,這個問題發出時我在放暑假,閑成鹹魚。現在已經開學了,基本上手機只是用來看時間而已。即使手機就在手邊,也會選擇去做作業,沒有碰它。
朋友,想想當年沒有手機的日子吧。
爸爸每天上廁所都要帶一份報紙。
媽媽每周末都要出去逛一整天的街。
你每天下午5點都會目不轉睛地守在電視機前。
一家人每晚都鎖定某衛視的黃金強檔收看最新影視劇。
花一夜用電腦下載小電影,再花一個小時導成AVI格式,傳到當時還算稀罕的mp4里,鑽進被窩享受溫暖和刺激。
中學宿舍打著手電筒在被窩裡玩沒有背光源的gameboy,沒電了就從床下面熟練地摳出兩節南孚按上繼續high。
看到什麼想拍下來的景色,總是遺憾沒帶相機。
上大學時周末一個宿舍樓的人搶那麼幾部公共電話給女朋友彙報思想工作。
為了買一張電影票或者火車票提前好幾天跑去十幾公里外的售票點。
跑步腰上別著超大塊的隨身聽,跑不了幾分鐘還要停下來按Repeat。
家裡沒有電腦,跑到網吧或者父母單位專門去搜資料、發帖子。
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在地圖和熱心市民的指引下,最終還是迷了路。
買一大堆書,累死累活地搬上樓來,發現不好看,又累死累活地搬進地下室吃灰。
想在路邊買點小吃填飽肚子,卻發現自己只帶了銀行卡。
是的,你一定明白我想說什麼。
現在的手機,已經遠遠擺脫了原有的桎梏,它不僅是一個行動電話,還是時鐘、遊戲機、mp3、mp4、照相機、DV、收音機、電視機、隨身wifi、手電筒、萬能遙控器、移動硬碟、電子羅盤、PDA、傳呼機、電子詞典、計算器、導航儀、掌上商店、數碼相框、錄音筆、迷你畫板、健康助手,它還是享之不盡、閱之不竭的圖書館,是可以隨時取用的電子錢包,是可以隨時隨地點播的VCD,有些手機甚至另闢蹊徑,成為了充電寶、小音箱、投影儀、振動棒……
科技本身就是為人服務的。想想你在使用上面那麼多物什的情景所耗費的種種,現在你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省時、省力、省心。
當一部手機可以取代上述那麼多的東西時,你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定然是上述那麼多東西的使用時長之和,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你發現,利用手中這小小的金屬塊,你可以在千里之外找到自己的知音,可以在陌生的領域暢所欲言,你發現了許多新興趣,掌握了許多新姿勢,解鎖了很多新技能。
於是你平時和朋友交流溝通感情的時間,也被盡數耗費在了手機上,你寧願和一個沒見過面的網友聊上一夜,也不願意搭理你父母半句。
當你發現,從某寶、狗東上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你停止了用雙腳繼續丈量你所在的城市的進程,哪裡又建了新商廈、修了新公園,你一概不知,反正你也不關心,哪怕是外出也是在小區門口用滴滴叫車,隨後一直低著頭直到目的地。
當你發現,你可以從論壇上知曉自己兒時所夢想去往的大洋彼岸的一切,你對全世界似乎都喪失了探索的慾望,大大的地球在你心裡一下子坍縮得小小。然而你並不在意,因為隨便找張照片發在朋友圈,你又會成為朋友們心目中的探險家。
電量不足、信號不好、手機欠費或是沒有wifi可連都會讓你的心情差上一整天。出門的時候什麼都可以不帶,只有手機不能。一段時間摸不到手機你就一下子頓悟了空虛的含義,彷彿整個世界都在離你遠去。
朋友,這些都不怨手機。丟掉手機,你覺得你只是失去了手機,實際上卻是失去了以上那麼多東西的集合。你害怕了,又一次把手機撿回來,攥的更緊了。
所以,如果你想遠離手機,不妨純粹一點、簡單一點,一點一點替換回當年手機所取代的那些質樸的時光。
試著找個風和日麗的周末,拿著單反,用鏡頭掃過熟悉而又陌生的街景,你會發現,鏡頭裡的世界其實更艷麗。
試著找個溫暖的午後,泡一杯茶或咖啡,躺在搖椅里,捧一本好書慢慢賞讀,你會發現,沉甸甸的實體書其實更有質感。
試著買台PS或是Xbox,和朋友們在客廳盤著腿一起歡呼,一起尖叫,你會發現,和朋友齊心協力的冒險其實比手機那一寸見方的屏幕更有浸入感。
試著走進離你家最近的購物廣場,看見喜歡的衣服就穿上試試,看見讓你眼饞的小食就買來嘗嘗,你會發現,手指尖的紋路和口齒間的留香其實比購物網站上繽紛的圖片更讓你心滿意足。
試著抽一個晚上,靠著爸爸的肩,拉著媽媽的手,一起看他們喜歡的電視節目,你會發現,家人給你帶來的溫馨其實比網上爛俗的言情劇更溫暖人心。
試著請一個長假,不做任何計劃,到一個聞所未聞的地方,展開一段你從未體驗過的探索,你會發現,現實中的風輕雲淡其實比屏幕上的鳥語花香更令人欣喜。
朋友,當你已經學會一點點將生活替代回原來的模樣,我想你自然也不會排斥手機的存在了,因為你已經學會了最大限度利用手機的優勢,並儘可能規避因過度使用手機而錯失的美好。
手機不可以取代所有,卻又為我們帶來無可取代的精彩,這才是其真正的意義所在。
科技以人為本,但當人們誤解了科技時,也便迷失了自己,不是嗎?
———————————————————————————————————————
當你一點一點找回原來的自己,過回最初質樸的時光,你可能會發現:
還是TM用手機刷知乎有意思。
我們為什麼想要遠離手機?
這個問題或許比「如何遠離手機?」更有思考的價值和意義。
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不如意,喜歡將其歸咎於手機,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叔叔喜歡打麻將,麻將嘛,總是輸多贏少,嬸嬸為此沒少跟叔叔吵架。
去年過年回家,發現叔叔不打麻將了,改玩歡樂鬥地主了,每天輸點歡樂豆,挺好。
我是山裡出來的,爸媽是農民,老實巴交的農民,爸爸小學沒畢業,媽媽從沒進過學堂。
我曾經一直覺得,二老就應該用老人機,反正也不會玩。媽媽的老人機比爸爸的稍微先進一點,有一顆30萬像素的攝像頭。
前年回家,媽媽很開心地拿著手機跟我說:「今年石榴樹的花開得特別好,你爸都給你拍下來了。」
初中時在家門口種下的石榴樹如今已經長成大樹了,可惜我從沒有在它開花的時節在家待過。
打開看時,卻發現,所謂的照片,也就是一坨一坨的色彩罷了,談不上細節的。
媽媽說,你把這傳到你手機上吧,挺好看的,我找了半天,卻發現這手機沒有wifi,沒有藍牙。
後來,把我用的小米4c給了我爸。春天的時候,突然收到一條彩信,是家裡的桃花開了,爸爸拍了發給了我:
突然有種想哭的感覺。以前每年過年,媽媽總要讓我給她下載音樂。她有的時候一個人在家,喜歡用手機放放。
然而,她自己只會放,別的什麼都不會,媽媽沒上過學,斗大的字不認識一籮筐,每次給她下載的歌曲,她能聽一年。
前段時間看了華為的一個宣傳視頻,看著看著,眼淚都要下來了。
想到了自己的爸媽,每年回家,爸爸媽媽都開心得什麼似的。
最近有個新聞。女博士被套路了好幾年的套路騙了85萬:
http://itech.ifeng.com/44845914/news.shtml?back
幾乎不玩手機,朋友圈都沒開通,沒聽說過「驚動全國的「徐玉玉」電信詐騙案」。
這應該算是放的下手機的典範了吧?
我們或許真的需要好好需要思考,為什麼要放下手機?
而一旦你想清楚了為什麼要遠離手機,接下來可能就簡單了,我有兩段遠離手機的經歷,曾經寫過的:
第一次是2011年暑假的時候
那是大二的暑假,在大學的前兩年,很浮躁,整天抱著手機,聊QQ,種菜,刷網路小說……,那個時候用的還是功能機。那是2011年暑假,整個七月份都在做兼職,然而過程並不盡如人意。大一大二的時候,我玩的很瘋,但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不愛學習只是因為不喜歡,只要我喜歡,什麼都可以做好。那個七月份,我去做了自認為很喜歡的事情——去做中小學暑期輔導班招生,我曾經以為自己可以憑藉一腔熱情而青雲直上的。在那個炎熱的七月,我負責一個鎮子上一個輔導機構的全部招生工作,也就是那個暑假,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缺的還太多。在兼職結束的時候,我離開學校回家,把手機留在了學校里。之後的八月,一個月時間裡,我完全生活在一個沒有手機的環境里。我是山裡出來的大學生,在家的時候,沒有電腦,沒有網路。在沒有手機的情況下,我幾乎與外界隔離了。我每天吃飯睡覺和思考。那一個月的時間,我想了很多,也是在那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做出了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一些決定。第二次是2012年五月到十二月那是大三下學期和大四上學期。我大一大二玩的很瘋,導致學習成績一般,但一直覺得自己很厲害。大二暑假,自己經歷了一些,也想了一些。並且在之後做出了改變自己人生軌跡的決定——考研。我本科是一所非211的普通一本院校,專業在學校里很一般,而自己在班裡面也很一般。或許是自己內心有點瘋狂的因素吧。在大二的暑假結束的時候,我決定由運輸專業跨考道路工程的國內排名第一的院校(估計有些人已經知道我說的是哪了)。但這於自己真的是一個挑戰。我英語很差,大二考六級考了290分。考過研的都知道,對於考研英語,不過線的威脅有多大。細節不多說了,剛開始複習的時候,大學英語教材里的生詞,我95%不認識。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把大學教材里所有的陌生單詞背了個滾瓜爛熟。最後以專碩第一的初試成績考入自己理想中的學校。(當然,英語還是很爛,55分,但這於我已經是一個夢寐以求的數字了,因為珍視,所以記得清清楚楚。在這個過程中,我需要集中全部精力去做一些事情,而手機自然成了我最大的敵人。從五月份開始,我把手機留在了宿舍,之後的大半年裡,我只是在早上起來和晚上睡覺的時候摸摸手機。一月初,我考完研究生考試,手機重新帶上身的時候,在很長時間裡,我的手機是沒有消息提醒的,沒有qq消息,沒有電話,沒有簡訊……因為太久沒回復朋友了,所以朋友們把我遺忘了。我很感激這段經歷,但我不喜歡。今天,我就是坐在出差回來的路上,用手機來編輯這個答案的。我覺得,一個人,放下手機是可以的,但放下手機是手段,不是目的。你只有對某一件事情有了足夠的嚮往,並且手機影響到了你這種嚮往的時候,你才能放下手機,你放下手機才有意義。而我抱著手機,因為我覺得手機能給我帶來更有意義的事情。題主不能把手機放下,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太閑了,二是沒有足夠吸引你認真做的事情。也就是你的生活狀態不對。 放不下手機只是果,你需要尋找的,是因。
沒用的,敵人太強大,而且我實名反對換老人機的做法。
曾經我也是這麼的天真,以為換了手機就能放下手機,立地成學霸結果還是日常打臉,因為我坐那兒玩兒貪吃蛇都能玩兒四個小時,可以說是廢寢忘食了。這特么還不如上網呢…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話,大家也都說的差不多了,我來說一些可以實踐的。
不要收藏
不要收藏不要收藏如果你能看到我的答案,按照我說的一步一步做。做完了,你再收藏,等你老毛病又犯了,回來再做一遍。
改變是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是一下就切斷,沒必要太完美主義。
按照實踐難度來:
---打開設置-通知-把大多數app的消息通知都關掉。
比如:美團,大眾點評,微博,微信。
切斷這些被動信息的來源,百分之90的信息於你而言是無用的,這些只是app在刷存在感。
很討厭的是,你好不容易靜下心來看一篇小說,才看了兩分鐘就被這些消息中斷了思路。
---打開微信-設置-通用-功能-關閉朋友圈
這個舉動可以save your 消失的40%的時間,朋友圈想到就打開,掃一眼,集中點個贊,再關上,這人為給你的用戶體驗
增加障礙,降低你沉迷於無用信息的評論。
如非必要,直接找朋友聯絡感情,不要在朋友圈下面留言。首先無用,其次增加頻率。
---用好」飛行模式「
1.出行帶一本口袋書 或者kindle,打開飛行模式,屏蔽一切干擾就可以很容易讀下去。
2.改變手機的使用功能,手機不僅僅是一種社交軟體,這也是一張便攜筆記本。
這是我在讀書和看公開課時候,一邊看一邊用手機記下來俄筆記。
大多數人其實是沒有那麼方便帶著一本書,一本筆記本的。所以把手機當作筆記本使用,
書寫能夠幫助人們放慢速度,增加理解和記憶時間,相信我,打字也能夠這麼做,當你在小鍵盤上滿滿輸入筆記的時候,
也能夠幫助你清晰的思考,鍛煉你的專註能力。
---作為女生,你最好刪除淘寶,或者一切可以讓你產生購物慾望的購物軟體。
首先購物真的是純粹浪費時間,浪費金錢的一種行為,這裡沒有社交,連碎片的知識都沒有。提供的只是被過度修飾的照片,勾引你不斷去剁手。
彌補方式:在備忘錄裡面寫下你要買的東西,空閑了,在電腦前慢慢選,選完直接買。
---如果願意做一次徹底的嘗試,你也可以這麼做。
刪除掉你手機刪除了本機以外的所有app.
沒事,我當然知道很多app你還是會慢慢加回來的,但是最重要的是這個」歸零「到慢慢增加的過程。
你會開始思考,什麼app對於你是根本沒有用的,你是完全可以離開的,不要讓他們佔用你的手機內存,佔用你本來就不多的無聊時間。
對於刪不掉的,」火車票app,支付寶app,百度地圖「等,分類放到另一個頁面,
對於用於學習的:」網易公開課,ted,有道「 不要放進收藏欄,把他們放在最醒目的開機頁面上提醒自己。
打完收工,覺得好請點個小贊,愛你。
建議評論區的討論,準備更新一篇文章:如何用知乎不上癮。很懷念當初考研的時候,每天早上七點出門,一整天都不帶手機,直到晚上十點才回宿舍才處理一整天的手機業務。
那時候,不想發朋友圈,不想淘寶,不想和別人聊天。那時候,任何事情的優先順序都沒有我的學習計劃高。那時候,我不需要依賴任何人,我按部就班過地每一天,看書做題吃飯睡覺。那時候,我玩手機會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而現在的我,好想回到當初。其實不是懷念沒有手機的日子,而是懷念當初獨立到沒有什麼能阻擋我的自己。最近半年一直在想辦法找回這個感覺,今天突然頓悟,其實我帶著手機只是害怕錯過某個重要的人的消息,怕失去和他溝通的timing。
然而於我而言重要的這個人,現在已經沒有了。我可以慢慢回到當初的感覺了。現身說法一下。
我也是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手機,每天做的第一件和最後一件事都是玩手機。刷微博和知乎。
後來我用了一招就改掉了玩手機的毛病。
我刪除了手機上微博和知乎這些我常玩的app。
效果拔群。
原來手機一天要充兩次電,現在兩天充一次。
如今除了接打電話和收發微信,基本不碰手機。
我現在依賴ipad。都讓開!!讓我答!!
自從今年5月份,我那妖嬈嫵媚可愛迷人令我整日魂牽夢縈魂不守舍的手機滑進廁所,結束了它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之後,由於經濟拮据,又無顏向爹媽伸手,所以至今我都沒有買手機!!!
你能想像生活在信息時代的一個90後、身邊充斥著低頭族、手機依賴症、不玩手機會死星人當中有多獨特多尷尬多高冷!!!
公交、地鐵上,大家都在刷手機,我在發獃看窗外!!公差外出,同事在刷手機,我在發獃思考人生!!工作閑暇,同事在刷手機,我在偷偷看書!!對!你沒看錯!!別人刷手機的時候,我在看書!!(苦逼考研黨,且為考研黨中的敢死隊)早起刷手機?no~ 看書背單詞!晚睡刷手機?no~ 看完書10點就睡妥妥的!拖延症?不刷朋友圈會死?手機依賴?統統沒有!!!說說不用手機之後,我的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吧~1.做各種事情的效率大大提高2.精力不會被各種零散消息過度分散(彈消息~閑來無事刷來刷去~)3.專註於當下,專註於手頭的工作和學習,專註於自己4.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不會被別人發的朋友圈、微博影響)5.省話費!!!6.不重要的人和事從此自動消失了。失聯七日,我試了試在這個時代不上網不用手機七天那天突發奇想,都說不用手機不用網會死,我來試試看到底會不會死。於是,挑好時間段後,我把手機交給了去北京看演唱會的學妹,自己搬進了沒有網路的出租房。
因為我做這件事除了跟少數幾個人說了之外,其他的基本沒有說,包括朋友圈都沒有發布,所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我是大四在校生。單身。
七天里我的消息量90+條,其中24個人的消息是需要回復的,其他的沒什麼。
而這24個人的消息,約莫關於7件事。大部分都不急。有發我工作消息過期的。有發我項目錢的退回了。有說關於轉載的。有說幫忙買東西的。也有很久不聯繫的朋友問我在不在的。等等等。我沒有回他們,他們也就沒有再管我。
我最高興的是基友今天給我發微信沒有回,第二天他就能感覺到我不對勁。
有且僅有這一個人。
因為七日斷聯,所以我被迫放棄了一個校志願者活動。錯過了一個六級報名。
而在我第七天晚上拿到手機連上微信後,到睡覺前一直都有人在和我說話,沒有任何的停歇。而,從拿到手機的第二天,我的日程已經滿到了二十天之後了。
是的,我和這個世界又產生了聯繫。
以上是我16年9月的一次自我體驗項目,叫做斷網斷手機七天。在此之前我設立過戒手機小組,自己也反覆戒了幾次手機,一直到今天我才終於明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我非常肯定的說,我一點點都不再沉迷手機了。1.想要戒手機就相當於治感冒,沒有人說我能一輩子不再感冒,這次感冒結束了,下一年或者某一天還是會再感冒的。換言之,這次你戒了手機,可能過幾天又複發,再過幾天又得戒掉。這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活,而是不斷提高自我抵抗力的過程。2.沒有誰是真的戒不了手機的,作為人類,除了依賴水、火、食物這些基本元素之外,沒有誰是真的離了一樣東西活不下去的。之所以造成一個戒不了的假象,只是因為沒把你扔進一個沒手機的環境而已。3.戒手機的本質是戒網,上不了網的手機你是不會玩的。而戒網也是可以戒掉的,理由同上。4.網路之所以很難以戒掉,主要由於三方面原因:①便捷生活,如支付寶、滴滴打車、微信等生活工具能最大限度的方便自己、節約時間。②娛樂自己,如微信、微博、知乎等等等能讓你看到各種有意思的事情、隨時找到人聊。③社會環境,當社會上所有人都在玩手機時,這會成為一種信號,是一種社會行為影響。微信出現了兩次是因為便捷生活里是隨時能通知對方消息、娛樂自己里是隨時能找到人聊天,它不像支付寶、滴滴打車是完全的工具性質,它能讓人愉快的刷上兩小時朋友圈看戲。知乎在我看來大部分人的使用是更偏向娛樂性質的,真正科學性、理論化的東西看得很少,看得都是家長里短故事會而已。當然那些熱衷於各種參加live、各種實際性問題的人很多啦,不是一竿子打死的。不要噴我。5.需要戒手機的人都是過度利用手機「娛樂自己」的人,所以他們才需要戒手機,從來沒有一個人說我天天用手機學習,我需要戒手機。6.所以換言之,戒手機的本質是如何找到更好的娛樂自己的方式。如何找到更好的娛樂自己的方式?很簡單,把自己的娛樂建立在現實生活里。1.找個好的自己沒什麼大事的時間段關機斷網三五天,你就會發現:①沒什麼人找你。②沒什麼人發現你失蹤了。③自己離開了手機也能熬下來,沒什麼事情。可做可不做,做了會更清晰的看到網路社會上其實人與人的聯繫比你想像的還要弱。2.改變聊天的方式。①多使用WiFi電話跟陌生人聊天,原本敲字能聊一天的事情,你們兩個小時就能說完,還能說得更詳細。有小事聊的話,儘可能控制在10分鐘/30分鐘內。反正我現在是只要超過30分鐘的聊天,而我和對方也不是很熟悉,我就要求WiFi電話下次約時間好好聊。當然,此方案不適合你的戀愛對象。其他人沒什麼好聊的。②老朋友儘可能約線下,沒事的時候,大家見個面一起聊聊天,談談近況。一是增加感情,二是豐富生活,三是變相戒手機。就是線下的事情太少了,所以才有那麼多的時間花在線上。3.想想你的愛好是什麼,專心培養一門愛好。有沒有什麼你想學的東西,專心學一樣東西。有沒有想考的證,到圖書館裡面好好自習刷證。4.建立生活習慣。比如什麼時候運動、什麼時候讀書,定成常規。今天只要到時候了,就放下手機或者定個Forest去做事。我早晚會各定兩個2小時的Forest,早上是睜開眼睛就定,洗漱看書,晚上是差不多到點了就定,畫畫碼字。去健身房運動的時候,手機會丟在家。5.多旅行。多電影院看電影。學學滑雪。學學溜冰。學學游泳。學學騎馬。學學鋼琴。多做做這些做了就沒辦法碰手機的事情,做多了,就成了熱愛生活的表現。要是怕自己自制力不夠,就找個監督人,少去一次罰款100塊,一兩次罰款結束後,就自然而然的心疼錢去了。6.不行就交一個同城的男朋友,多約約線下活動,幫忙戒手機。7.戒手機就像是治感冒,會複發,但是不僅抵抗力會增強、快速復原能力也會。8.實在不行,你就反覆告訴自己:我對人類沒有興趣。我不想跟人一直聊天,我不想一直刷他們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我只想活在生活里,下一次只要我一關機,肯定有人會立刻發現我出了問題。有人說玩手機就是為了避開人。看起來好像是怕交際,所以才玩手機,其實不是的。一個人好好學習知識、好好練習愛好、好好在家看個電影、寫個文章都是能避開人的,為什麼僅僅選擇玩手機?——因為手機最容易,最有意思,裡面有很多其他人發生的很有意思的事情會分享,很有娛樂性,而這些人又不需要你接觸。玩手機絕對不是為了避開人。而是偷懶。偷懶。偷懶。第一個偷懶是想要找娛樂的事情放鬆放鬆。第二個偷懶是自己怕人際關係就直接不想參與。第三個偷懶是明明知道這樣不對還是沉溺其中。僅此而已。你要是真的討厭人際,想要避開人,找個小房間,沉溺於寫作、畫畫等等,有玩手機的時間用來做這些事情,沒準你會成為一個作家、一個畫家,而不是一個要戒手機的人。承認吧。別掙扎。不知道你們感不感興趣我給自己買了個兩米的熊的故事:如何看待給自己買花的女生? - 早稻的回答 - 知乎謝邀~通常,一個問題背後隱藏著一個更大的、更本質的問題,透過現象抓本質,表面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如何遠離手機,核心就是如何做到自律,這裡的自律不是某一天或某幾天的堅持,而是長期乃至貫穿一生的自覺堅持!本文從從兩個方面闡述自律,力圖標本兼治:
1、自律的本質是什麼?2、自律的技巧有哪些?1、自律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對自律有一個普遍的誤區,通常我們認為,自律就是自己與自己的對抗,「不能做什麼」,「必須做什麼」,自律必然會使我們感到難受或不適,實際上,這與其說是「自律」,不如說是自兒童時期以來,父母、學校、社會對我們強制約束的一種延續和內化。當我們還是兒童時,掌管自控力的前額皮質未充分發育,兒童很難做到自律,所以需要外界的強制約束,但隨著生長發育,我們已經具備成熟的自控力管理系統,但我們卻仍舊延續兒時的「被自控」習慣,甚至內心扮演起「大人」的職責,時刻監督我們並準備發出批評的聲音,「你要如何如何」,「你不能如何如何」。
科學表明,這些批評並不能強化我們自律和自控,甚至會起到反作用:一方面,內心「大人」的要求和批評將自我切割,不僅無法引起自己的共鳴,還會引起我們的反感、對抗;另一方面,內心的衝突、對抗會嚴重挫傷我們的意志力、積極性、主動性,降低我們的自我評價和效率。
實際上,自律不是外部強加給我的東西,而是強烈的「我想要」,是自我意志的體現,是一種感到愉快並逐漸習慣的一種生活態度,與身心有益的東西必定是使人舒服,即使開始的時候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
作為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尤其是學生群體,校園環境舒適,且沒有迫切的工作、學習壓力,生活不能強加給我們一個「我想要」,這就需要我們主動尋找,如果找不到這個「我想要」,你哪來的動力進行自律?所以,問題只有一個,哪個才是你的有意義的、渴望去追求的、長期的「我想要」?
不與自己對抗的「我想要」,有一個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堅持一段時間後,自然而然的會內化為習慣,甚至會越來越喜歡,越來越想要堅持而難以捨棄,而「我不要」、「我必須」這樣的訓斥式、對抗式的自律,類似外界施加的壓迫,行為很難內化為習慣,這裡可以用心理學的歸因理論解釋:歸因效應:通俗解釋就是,我們會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我們會認為行為是出於喜歡,隨後對行為越來越喜歡,如果認為是行為是由於外力逼迫,我們對行為不僅不會喜歡,甚至越來越抵觸。
個人以為,抓住了自律的本質,想要離開手機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2、自律的技巧有哪些?
自律的技巧有很多,不少回答都講到了具體的方法,強制APP、關手機等等,都非常有道理,但個人以為這些更多是一種補充和輔助,效果因人而異,當然合適的技巧也會更容易達成目標,讓自律事半功倍。下面是我非常喜歡的小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1)十分鐘原則。我們都知道,如果有較強的玩手機衝動,不管是一味禁止還是一味屈從,通常結果都不好,我們需要在兩者間做個權衡,即等待十分鐘,在這十分鐘想想目標理想或著手其他事情,如果十分鐘後還想要玩就可以玩,不需要心生歉疚。
科學解釋是:大腦容易被即時誘惑中的「即時」劫持,一旦將「即時」延後十分鐘,那麼它就成了未來的獎勵,誘惑的力度就大打折扣,我們就有可能效扭轉偏好,打破誘惑的劫持,恢復理性。此外,如果在這十分鐘內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很容易就會把注意力從手機誘惑上拿開,十分鐘後我們甚至會忘了手機這回事,至不濟也會心如止水。
2、合理限制原則。我們可能用手機看新聞,刷朋友圈,看小說等等,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下,某一個用途佔用了絕大多數時間,於我而言就是拿手機看小說,我給自己定的原則就是:不可以拿手機看小說,想看可以,用電腦!這其實還是一種疏堵結合,既釋放了看小說的慾望,又管理了手機的誘惑。
也有刷朋友圈上癮的經歷,我的措施是,一定一天某一個或某幾個時間段可以盡情的刷,其他時間必須禁止,堅持一段時間後,不僅手機玩的少了,連朋友圈都自然而然的不太想刷了。
3、保持清醒原則。保持清醒指對內心保持敏感,敏銳發現情緒、行為的變化及其背後的(潛意識)真實動機,比如某個時刻想玩手機了,問自己一個問題,玩手機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是刷朋友圈,還是刷知乎,或者看新聞,或者僅僅是一種習慣反應?這樣的區分是有意義的,因為我們通常會模糊化具體原因,錯誤的籠統歸因為「就是想玩手機」,這就會錯誤地放大手機的魅力和吸引力,讓我們難以管理手機誘惑,而清醒歸因則打破了這種幻象,讓我們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手機,從而管理手機。
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 !
這句話特別切合自律!自律的技巧很多,但通常只是看起來很美,如果不能把握自律的本質,了解再多也沒用,但吃透自律的本質後,僅需輔以一兩中自律技巧就能受益終身!So,解決了手機的誘惑後,諸如刷朋友圈、小說、遊戲等生活中的誘惑,我們當然也能夠遊刃有餘!
嘔心瀝血之作,希望你因認同而點贊,認真答題需要一點鼓勵~
——————————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公眾號「高太爺」,回復「自控力」獲取精華筆記。騷年,你必須了解一個事實,包括你我在內的大部分人之所以擺脫不了手機,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因為敵人太強大了!
要知道,你手機里的任意一個熱門的app,它之所以「好玩」的背後是一大批產品經理和品牌市場推廣的努力,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儘可能地佔用你的時間和流量。就算我身邊幾個算是事業有成的中年人還時不時在朋友圈轉發幾句馬雲語錄,也真沒必要把玩手機這件事過於妖魔化。
倒不是針對樓上的答案,但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剛一看完那些高贊的答案覺得很有道理,佩服他們的自制力,有點贊的衝動。但過一會兒又覺得那些回答其實根本沒啥用,自嘲道:「道理我都懂,但如果我有這種毅力和自控力的話,還用得著這麼煩惱么?」
如果真能像樓上各位答主一樣刪掉浪費時間的應用,把精力花在看書、學習、社交上,那是最好的。但如果你和我一樣整天勸別人「少玩知乎多看書」,自己卻戒不掉的話,倒是可以聽聽我下面這段話——
不要和手機正面硬碰,而是告訴自己,既然花費了這麼多時間和流量在裡面,那最起碼要讓自己有所學習,有所收穫,最讓人後悔的事莫過於付出代價後卻一無所得。
直接以知乎為例,知乎一個政治正確就是「不要欺騙自己玩知乎也是學習」。確實,像知乎、微博這類碎片化閱讀,往往會讓人感覺在短時間內了解到很多資訊,但是,關掉手機電腦,一覺睡醒後,又會發覺自己花了大量時間瀏覽的資訊都是雜而無用,自己也沒能從那些內容中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學習和成長,脫離網路後,生活依然很爛。
但我覺得那句「玩知乎不是學習」應該還有下半句:「除非你能從一個信息的消費者轉變為輸出者」,即自己開始動手寫答案,在這個過程中一邊學習一邊健全自己的認知。
答案沒人贊,就反思下是不是自己的某些觀念不對或者文筆太差;
心裡有話卻不知如何用文字表達,就看看別人類似的答案,學習下別人是怎麼寫的;
不爽別人隨手抖機靈就成百上千贊,那你自己也試一試,說不定就發掘出段子手的天賦;
寫答案不一定是為了成為什麼大V,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能清楚地發現自己某方面的不足,然後通過學習、借鑒、思索和堅持後,你總會得到自己的贊,獲得他人的關注。
這時你會覺得自己可以開始把手機當成一種工具,與其和睦相處,而不是一種無法擺脫的控制?
不不不,我想說的是,到時你會發現——
裝逼真tm有意思~留戀手機確實現在看起來是個疑難雜症,不過以當今的科學手段也不是不能治療,針對這個病的不同程度的病人我們採取分類治療。
1.重度刷朋友圈癲癇症患者每隔五分鐘拿起手機消滅朋友圈紅點,不轉不是中國人。關閉朋友圈,想看別人的動態的時候去點開個人的頭像去看,腦子裡一直想:別人的生活干我吊事,自己還沒過好呢!2.重度修圖自我迷戀患者
一修圖根本就停不下來,這裡還需要美白一下,哦,那裡還需要再加個貼圖,這類患者有對美的嚮往,但需要把控時間,告訴自己我要挑戰在一分鐘內修出一張圖來,用時越少越牛逼。做到快修快發。3.重度網遊帕金森患者
無法控制顫抖的雙手,走哪都要來兩把。治療這類患者首先堅持告訴自己凈化遊戲環境從我做起,堅決不做人民幣玩家,和網路戰友做到不主動聯繫,也不放棄的聯繫的迷離關係,出門耗電量大,做到不帶充電寶,不帶充電線,做到不深度學習遊戲的技巧,過於沉迷可大量下載除病毒外的軟體,不斷升級iphone系統,導致遊戲時會大量發熱和卡頓,更深度患者做刪號和刪遊戲處理。4.沒什麼吊事看通知患者
時刻注意會點亮的屏幕,屏幕亮的一瞬間感覺自己的春天就要來了,馬上消除通知!比消消樂更迷人的一種玩法。這個的處理很簡單,在系統設置里把app通知關掉就好,一般都是無用的推薦,因為有事要用的話你會主動打開的。5.閑的蛋疼看直播重度患者
手機里有戰旗,鬥魚,火貓,熊貓,全民,硬客,各種直播軟體,每天下班一直看遊戲直播里吹比到睡覺,一天不聽到主播的聲音茶不思飯不想,喜歡被妹子主播撩,沒事跟彈幕一起說:嬌喘 絲襪 舔舔腳!針對這類患者應適當減少直播類軟體數量,做到不充魚丸不刷票,有需求早擼早進入賢者時刻,這類患者玩遊戲少看遊戲多,缺少女性朋友的陪伴,建議利用這個時間多去撩妹,把時間用在自己的未來另一半上。6.手機看書沒效率患者。
手機里有各種看書軟體,下滿了各種人物傳記,歷史故事,雞湯傳說,滿懷壯志的要大看一場,結果不到五分鐘已經切換到別的程序。建議此類患者如果真的想好好閱讀,把手機調至靜音放到一邊,拿起實體書或者kindle,減少干擾。7.知識類軟體成癮患者。
主要癥狀希望了解各個行業的動態,做到我就看看,我得知道這麼一事兒,每天要關注100個+的話題。這類患者應告誡自己不要老做知道分子,還要努力做一個知識分子,在強化自己感興趣或者專業的知識的基礎上,適當展開自己的知識面,努力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希望各位早日康復,儘早掌握和手機相處的技巧。我把手機扔到了河裡!
年僅十五歲的我真的 為了讓自己不玩手機把它扔進了我家樓下的河裡!!!我覺得我大概可以好好學習了!!!
我覺得我大概可以好好學習了!!!我覺得我大概可以好好學習了!!!我把我扔手機的事和我爸媽說的時候他們的表情是這樣的:
「但是我已經扔了呀 !我說我要開始好好學習了,反正都已經扔了是吧?」
這時候他們開始鼓勵我,希望我能好好學習上個好高中
過了一周…
「媽 你手機借我一下嘛,媽 !!」
「爸 你手機借我查個東西唄 爸!!」當時我的表情是這樣的:
我爸媽的內心差不多是這樣的:
然後我爸媽看我不是很能讀書的料,報了個還看得過去的學校的自主招生。
考了,也過了… … …
所以當同齡人在玩手機還是學習之間掙扎的時候,我抱著我的新手機浪了整整倆月~
現在想想真的也是人生的一大遺憾啊…
真的心有不甘,卻無法挽回。一切外部條件遠不及你的內心。什麼扔手機刪app根本沒有用,你的潛意識裡還是會開始尋找各種理由、各種方法得到你想要的手機體驗。
內心的想法才是根本,想要不玩手機,你就應該讓自己忙起來,反覆提醒自己當下的目標,提高執行力和自控能力。要知道當你完成一個目標、解鎖一個技能時所獲得的成就感遠遠比刷微博、逛知乎轉頭就忘的無力感和空虛感要來得過癮。
今年高二,知道很多事都早以註定。但還是想搏一把,不希望再留下什麼遺憾。
就算是為了遇見更有趣的人和比知乎更大的世界吧。最後:手機之所以上癮,是因為它提供了「無窮盡的刺激內容」,這個應用玩厭了可以玩別的應用,朋友圈看煩了可以看知乎。相比之下,其他的放鬆娛樂方式(陪家人聊天、外出散步、和朋友吃飯)總會達到「單調重複」的臨界點,且成本較高(刷手機只需動動手指)。
「無窮盡的刺激內容」當然有好處——手機讓我們接觸到許多以前接觸不到的信息,而且免費、快速、隨時隨地。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在這些手機應用的鼓勵下接受了許多非必要的信息、養成了下意識尋求刺激內容的習慣。
--
每個流行的手機應用,背後都有成百上千的數據分析員、產品經理,他們每天都在做實驗、做調查,目的就是吸引我們多用他們的應用、養成頻繁刷手機的習慣。所以要想減少在手機上浪費時間,最科學的辦法就是「往產品經理反方向想」,即他們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就不做什麼。
在這裡我分享幾個可操作、在我身上有顯著效果的方法。不一定對大家有用,但說不定可以提供一些啟發。
(聲明:每個人使用手機的需求不同,如果你每條簡訊必須立刻回復、每條突發新聞都要第一時間知道,下面的建議顯然有很多都不適用,大家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最重要。另外,本文舉的例子都是基於蘋果 iOS,安卓的道理類似。)
關閉、修改推送通知
產品經理思路:怎樣增加用戶粘性?給用戶發推送通知,這樣他們會頻繁打開應用
結果:我們每五分鐘就會收到一個應用的推送。我們會停下手裡的事情、打開手機查看該應用,順便再打開別的應用也看看,這樣五分鐘就過去了。長此以往,我們還會養成習慣,發獃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刷刷手機。每隔半小時必須看手機,不然總覺得會錯過重要信息
解決辦法:盡量關閉推送通知,減少打開手機的借口,保證整塊的工作時間,戒掉頻繁「下意識」查看手機的習慣
- 多數應用根本沒有向你發推送的必要,例如音樂、修圖、計算器等功能類應用,這些通通禁止推送就好。對我來說,購物、地圖、電影票、外賣應用也可以關了(當然這個因人而異,看你的需求,能禁止的就禁止)
- 通訊類應用(微信、郵件等)顯然不能禁止提醒,我的方法是禁止「主屏幕彈出提醒」,只在應用角標顯示未讀消息數量。這樣我的手機不會每幾分鐘就響一下,打斷正常工作。等我一項工作完成後,拿起手機,打開角標有紅色數字的應用,一條一條消息處理。事實證明這樣做比「每收到一條消息就停下工作回復」效率要高(具體怎麼修改推送辦法,還是看個人需求)(有些軟體支持不同收件人不同提醒方式,你可以把老闆、家人設為彈出提醒,其他人設為角標提醒)
- 多數社交類、視頻類應用最近都推出了「訂閱頻道更新時提醒我」這個功能——某明星更新狀態、某劇更新新一集時,你會收到推送通知。這個功能顯然在數據分析員的實驗里大幅度提高了用戶粘性,因為在很多應用里它都是默認開啟的。所以反過來,我們要做的就是關掉該提醒。等你做完了正事再追劇也沒差
關閉通知的前幾天,你可能會有些焦慮,因為手機安靜的可怕。不過再過兩天、習慣了就好。
給需要關注的事項建立推送,不給自己頻繁查看應用的理由
- 很多時候我們會為自己頻繁刷手機找正當理由,例如「我要關注市場波動」、「我要第一時間搶到偶像演唱會門票」、「我要看招聘信息」、「我要學習人工智慧」、「我要關心另一半動態」…… 如果真的只是因為以上原因才看微博、刷知乎,完全可以建一個機器人,「當金價到達 X 時通知我」、「當 ABC 發含有 Z 關鍵字的狀態時通知我」等等,這些現在都有免費的服務可以直接調用。開通了這些推送以後,你就完全沒有正當理由頻繁刷手機了
禁止自動播放、自動載入
- 幾乎所有的社交應用都自動播放視頻。為什麼要這麼設計?肯定是產品部門做過實驗,發現如果自動播放視頻,用戶停留時間更長。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禁止自動播放視頻
- 文字類的應用,你滑到底部,內容都是自動載入。自動載入肯定比手動翻頁提高了用戶粘性。如果有可能的話,禁止自動載入
禁止「相關推薦」側邊欄
- 為什麼所有內容為主的網站都有「你可能喜歡的」這個欄目?因為實驗證明它能顯著提高訪問量。那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各類 adblock 廣告攔截插件把網站側邊欄關掉。這樣你只看你一開始想看的內容,不會因為看一篇報道的側邊欄多看了十篇
把「非必要」應用移到手機第二屏、放入文件夾;定期改變應用位置
- 僅僅是「把應用移除首屏」這個小改變也可能改掉頻繁刷手機的習慣
- 定期改變應用在手機屏幕上的位置,說不定可以讓你不再下意識打開應用
(以下方法略極端,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刪除書籤頁、禁止網址自動填充、禁止自動登錄、卸載手機應用(訪問網頁版)
- 方法聽起來有些極端,不過只是略微增加了你訪問該網站的難度而已,並沒有禁止訪問
- 這樣做以後,你會發現有一些刪掉的網站和應用你根本想不起來去打開。也就是說,之前你只是因為無聊,習慣性打開了該網站,事實上並沒有必要在上面花時間
- 很多手機應用的移動網頁版其實做得非常好,和應用的功能沒什麼區別
- 雖然這幾個方法只是小改動,但「需要手動輸入網址」和「一個醒目的應用在手機首屏,每小時給你發推送說『點我點我點我』」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 如果你經常衝動消費,可以考慮不要讓網站「記住」你的支付信息,選擇每次手動輸入
--
手機本身沒有什麼問題。通過手機、手機應用獲取信息,是非常好的辦法,不比「讀書」這種方式低一等。
問題在於我們現在讀的這本「書」有它自己的目的——它希望我們花更多時間在它身上。結合互聯網「無窮盡」的特點,它給我們頻繁的信息刺激,讓我們養成每時每刻想著它、打開用的習慣。如果我們最開始的目的是瀏覽 A 話題的信息,它會用最優演算法給我們推薦 BCDEFG 讓我們看。而我們確實有很大幾率會點開,因為實驗證明之前 99999 個和我們相似的人已經點開了。
下次用手機的時候請想一想,這一次解鎖手機,是我有意識、主動需要,還是下意識、習慣性拿出手機,又或是收到垃圾推送通知後無奈的打開?我正在看的內容,有多少是我有意識、最初決定要瀏覽的,有多少是我下意識、後來被「推薦瀏覽」的?
把手機扔掉就行了,找不回來的那種,河裡、下水道、山地都可以。
雖然一開始會不習慣,過兩個禮拜你就真·戒了。( ?? ?)當初我就是那麼扔了我的iphone5的發現手機對我生活影響真的沒那麼大後來我媽受不了總是聯繫不到我於是給我弄了部iphone6?我就講一個小經歷吧
今年4月份學校夏季運動會在另一個校區的體育場我帶著小米三去的(挺舊都兩年了)回來的時候找不到了找不到了啊啊啊啊啊啊啊我立刻沉(meng)著(bi)分析我問了同學,沒看到老師,不用問去失物招領處,沒有這就很尷尬於是每天我都沒有手機除了一個Samsung(大品牌啊有沒有)老年機(笑)功能只能打電話發簡訊定個鬧鐘沒了。好我現在講一下我沒手機的那段日子
剛開始,空虛啊,想著誰給我發個qq
哪裡有人要搞大新聞,國際局勢誰要悶聲發大財。。。。不能繼續玩的的遊戲(沉迷虛榮)不能自拍晒圖。。坐公交要看路標不能用app導航(我是路痴)不能定外賣(app)諸多不便晚上躺在床上空虛的很(別想歪)懷念那塊不大不小的屏幕然後大概一個月後
我把手機忘了(我心是有多大)晚上少熬夜白天精神了聽課效率顯著提高外面的風景不是比小小的屏幕更美嗎
我們小區夜景超級美,以前都沒留心晚上11點,以前都是窩在床上關著燈看手機半個小時,現在我可以用這半個小時在樓下散步(小區治安好)聽英語聽力 ,或者輕快的歌曲,排解一天的壓力。到家 倒頭就睡。當時衝刺托福,每天背單詞
大範圍背單詞的人都清楚單詞一遍是記不住的要反覆利用碎片化時間好吧,那我的碎片化時間到哪了一看,天啊,我全都奉獻給所謂的社交軟體了終於,丟了手機,我成了時間的所有者,擺脫了奴役。一個月沒上qq,無傷大雅。其實故事還沒完
還有一個很。。的結局太晚了晚安好的
我回來了故事的結局在一周前我的同學給我發了個信息下為原文(Samsung高端老年機接不了屏)他:mdzz,我找到你手機了我:excuse me? 他:不是,真是你手機。好的,結果是
我的手機掉在了他的裝望遠鏡的盒子里(運動會用望遠鏡看)第二天,我們完成了交接儀式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接下回到家,欣喜地充上電打開手機密碼忘了從此生活多了一塊搬磚(為了防止家長破密碼我把usb授權關了,刷不了機)自作自受啊啊啊啊聽我一句勸吧,
放下手機,
走出手機虛擬的世界,
讀幾頁自己喜歡的書,
要麼去陽光里走走,
要麼騎騎自行車,
天黑了約幾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喝喝茶,
聊聊天,
隨便做些什麼,
一天下來,
你就會發現,
還是手機有意思。你不是無法遠離手機,而是無處安放那顆寂寞的心,你玩的不是手機,玩的是寂寞。等你找到更有意義、更有趣的事,你自然不會再把大量時間用來玩手機,你會用這些時間去做那些更好玩的事。以前一天兩充,現在一天一充,甚至兩天一充。比如用電腦玩知乎。
某一天我突然發現自己每天用在手機上的時間超過三個小時。
於是我決定採取一些措施。我刪除了手機上的所有額外APP:淘寶、知乎、優酷、網易雲音樂...
幾天後
因為想要買一樣東西而所居住的附近沒有,
我下載了淘寶,並開心地逛了一個小時,對比了好幾家店評價之後我啥都沒買。我想晚點再找找。因為某個特別喜歡的明星新拍了電影而我錯過了影院的排期,
我下載了優酷,並開心的花了兩個小時看了這部電影,當然我還發現在評論區有人推薦了他的另一部電影。是的,我又去看了。因為想要問一個問題而百度谷歌無果,
我下載了知乎,並在知乎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當然我還用一個小時瀏覽了知乎首頁的推送。因為走在路上聽到一首特別好聽的音樂,
我下載了網易雲音樂,聽歌識曲找到了這首歌,當然還用了半個小時翻了一遍所有有趣的評論。...
於是,不經意間這些APP又回來了。我發現刪除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只要我想,那麼動動手指這些APP就會回來了。
原來問題出在我想,而不是出在手機或者APP上。
於是我嘗試克制我想:
1)學習的時候把手機靜音
2)想買一件東西的時候先判斷自己是否確實需要3)把看電影的時間都放到周末4)聽音樂的時候不要看評論5)電話能解決的事情不要用微信6)工作學習時間,找到想要的問題答案,立馬關掉知乎現在,手機再也不警告我每天使用手機時間超過3小時了。我覺得很費解,為什麼要遠離手機?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讓整個人類社會都上升了幾個層次。更費解的是,題主開學後只用手機看時間,您居然會活得很自在???怎麼可以!!!
關於是否應該遠離手機這一問題,我想對於大多數00後和全部的10後來講,是不存在的,因為從記事起,手機,或者說移動終端就已經成為他們生命的一部分了,就好像鞋子,也不是從來就有,赤腳走路可以更好的感知道路是否平坦,但不會有人因此而放棄穿鞋。
之所以會出現您這種問題,是因為您有意識的把正經事兒和手機割裂開來,換句話說您不知道怎麼用手機干正事。
說說我自己,手機是我現在第一大知識來源,電子書、電子筆記、有聲書、知識類脫口秀還有某乎這種知識分享交流平台,我一天都離不開。工作中一些效率管理軟體,團隊管理軟體,目標管理軟體,移動考勤,聊天軟體,網盤等等,已經是上班族標配。回到家和老婆一起看電影,一起打遊戲,一起看綜藝節目,我發現我們倆在夜話時共同語言更多了也更豐富了。手機的其他功能,比如隨時拍照、查閱資料、翻譯、計算器等等,我相信期末突擊複習的時候很多人都用過。我就不說什麼移動支付、打車、訂機票、訂酒店、團購、外賣、購物……現在的手機是讓你每天效率翻倍的神器,是讓你碎片化時間得到充分利用的神器,是讓你生活變得更輕的神器、是讓你的日子變得更豐富的神器!所以如果有問題,那絕對不會是手機的問題。
手機之所以會影響您的生活,除了您沒有把它和生活真正融合起來,還有一點就是您缺乏自律。有了手機不會讓喪志的人變得更多,沒有手機也不會讓自律的人變得更多,不提高自律,您就是把所有手機廠家都炸了也沒有用,能分散人注意力的東西太多了,就算回到原始社會,那還有異性,就算沒有異性那還有同性,就算沒有同性那還有手,就算沒有手那還可以在光滑的地面上摩擦……
怎麼提高自律,其實我也不知道,不如換個手機桌面吧
看著他們仨,似乎在對你說:少年,要努力學習,好好工作啊推薦閱讀:
※為什麼成績考的越高的人,考完了之後的不確定感越強?
※到大學再系統的學習編程是否已經晚了?
※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是怎麼樣的體驗?
※26 歲開始學編程晚了嗎?
※生活中有哪些壞習慣一旦改正就能帶來立竿見影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