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一握,。。,絞取汁」為什麼一千多年來中醫沒有在臨床中得到推廣使用?這暴露了傳統中醫的哪些短板?

《肘後備急方》在東晉時代就記載了治療瘧疾的有效方法,為什麼這一方法沒有被傳統中醫界普遍採用?為什麼直到康熙皇帝患了瘧疾,太醫院的國醫聖手黔驢技窮,民間神醫群魔亂舞也沒能取得療效?

屠呦呦讀到古文獻的方法後採取的方法與傳統中醫有何不同?青蒿素的發現暴露了傳統中醫的哪些問題?

歡迎任何形式的討論。

補充資料:以下資料節選自《不為人注意的光緒十六年:同光中興名臣凋零殆盡》一文,文中介紹了光緒年間北京瘟疫,李鴻章女婿服用金雞納痊癒的病例,順帶提及如下有趣資料。

1、金雞納霜傳入中國的早期情況和康熙帝御批中對金雞納霜的評價、用法介紹:

雞納霜是從原產於秘魯的茜草科植物金雞納樹樹皮研磨出來的粉末,經傳教士發現帶往歐洲併流傳世界各地。往前追溯兩個世紀,康熙三十二年(1693),法國傳教士洪若翰(JeandeFontaney)即用金雞納霜治療了康熙帝的瘧疾,此葯遂在清朝成為專供皇室使用的寶物。康熙五十一年(1712),曹雪芹的祖父、江寧織造曹寅因患瘧疾無葯可治,仗著皇帝的寵信,他直接向康熙皇帝索要金雞納霜。蘇州織造李煦上奏云:「曹寅向臣言,我病時來時去,醫生用藥不能見效,必得主子聖葯救我。……若得賜葯,則尚可起死回生,實蒙天恩再造。」康熙帝看信後親筆硃批:「爾奏的好,今欲賜治瘧疾的葯,恐遲延,所以賜驛馬星夜趕去,但瘧疾若未轉泄痢,還無妨,若轉了病,此藥用不得……金雞挐專治瘧疾,用二錢未酒調服,若輕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往後或一錢或八分,連吃兩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瘧疾,此藥用不得,須要認真,萬矚!萬矚!萬矚!萬矚!」(《蘇州織造李煦奏曹寅病重代請賜葯折》,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中華書局,1975年,第98-99頁)。

2.奎寧的發現歷史,西方醫學由植物葯向單體、化學葯的過渡:

金雞納是種奇特的植物,樹皮中含有奎寧、奎尼丁、辛可尼丁等多種生物鹼。奎寧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從藥理學上講,它是喹啉類衍生物,能與瘧原蟲的DNA結合,形成複合物,抑制DNA的複製和RNA的轉錄,從而抑制原蟲的蛋白合成;另外,能降低瘧原蟲氧耗量,抑制瘧原蟲內的磷酸化酶而干擾其糖代謝。1820年,由法國化學家佩爾蒂埃(P.Pelletier)和卡芳杜(J.Caventou)首先製得純品。

十九世紀,是傳統西藥向現代西藥轉變的年代,藥物的原料,大多還是從植物中提取,比如作為緩釋劑的顛茄、作為鎮痛劑的罌粟、作為興奮劑的洋地黃。純化學合成的藥物和抗生素,到二十世紀才大盛。但西藥即便從植物中提取,他們對病理和藥理的解釋,與中國醫學也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體系,且金雞納霜惟有外國進口,當時將其當作西藥,亦是天經地義之事。


《肘後備急方》在東晉時代就記載了治療瘧疾的有效方法

是誰告訴你這個方子」有效「了呢?古書嗎?

1969年1月開始,屠呦呦領導課題組從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民間方葯入手,在收集2000餘方葯基礎上,編寫了640種藥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
集》,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利用現代醫學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改進提取方法,終於在1971年獲得青蒿抗瘧發掘成功。

如果古書說的都是對的,那屠呦呦現在應該至少發現了200種治病的藥物了。

------------------------------------------------------------------------------------------------------------------------------------

接下來回答問題。

「青蒿一握,。。,絞取汁」為什麼一千多年來中醫沒有在臨床中得到推廣使用?

《肘後備急方》在東晉時代就記載了治療瘧疾的有效方法,為什麼這一方法沒有被傳統中醫界普遍採用?

因為無效。

這暴露了傳統中醫的哪些短板?

跟現代醫學比起來,傳統中醫全是短板,唯一算得上」長板「的,就是」歷史悠久「了。

為什麼直到康熙皇帝患了瘧疾,………………民間神醫群魔亂舞也沒能取得療效?

當時,全世界範圍內(知道用金雞納樹皮的除外),瘧疾都是個嚴重的問題,治不好是正常的。

屠呦呦讀到古文獻的方法後採取的方法與傳統中醫有何不同?

關鍵字:乙醚,萃取

青蒿素的發現暴露了傳統中醫的哪些問題?

不知道如何判斷某種治療手段是否有效。


很簡單,因為某些中藥雖對某些病症有用,但中醫理論基本都是胡扯,中醫無法對病的機理進行分析,只能以一些「玄乎」的理論解釋,來看看中醫是怎麼解釋瘧疾的病理的:

中醫認為引起瘧疾的病因是感受瘧邪,中醫認為,在中國南方所致疾病較重,易於內犯心神、使人體陰陽極度偏盛。 "感受瘧邪之後,瘧邪與衛氣相集,邪正相爭,陰陽相移,而引起瘧疾癥狀的發作。瘧邪與衛氣相集,人與陰爭,陰實陽虛,以致惡寒戰慄;出與陽爭,陽盛陰虛,內外皆熱,以致壯熱,頭痛,口渴。瘧邪與衛氣相離,則遍身汗出,熱退身涼,發作停止。"當瘧邪再次與衛氣相集而邪正交爭時,則再一次引起瘧疾發作。

在幾百上千年前,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人們需要一種解釋。

但現代社會仍有這麼多人對中醫理論深信不疑,並且稱其是「博大精深」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再看看現代醫學是如何解釋瘧疾病理的:

現代醫學對瘧疾的描述卻是清楚細緻、合乎邏輯的:瘧疾是人經過蚊子叮咬之後感染瘧原蟲引發的一種蟲媒傳染病,其臨床表現是寒戰、發熱發痛、肝脾腫大等。這是由於瘧原蟲在人體肝臟內寄生孵化,成熟之後進入人體血液破壞免疫細胞導致。

中醫從源頭上就無法對瘧疾作出病理分析,不知本如何治本?

再說回青蒿。

在中醫典籍中記錄的"青蒿"其實並無任何抗瘧作用;在藥物篩選實驗中,青蒿提取物對瘧疾的抑制率很差,甚至還不及胡椒有效。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青蒿並沒有引起重視。這是因為:對能夠治療瘧疾的青蒿,中醫典籍中所記載絕大多數為錯謬,首先傳統中藥青蒿包括兩個品種,學名為黃花蒿的具有抗瘧作用,而學名為青蒿的沒有任何抗瘧作用。其次絕大多數中藥用煎熬等高溫方法配製,實際上青蒿素在溫度高於60度時就完全分解了,不可能對瘧疾有任何治療作用。

還是那句老話:迄今為止,尚無任何中醫參與的療法,能在充分排除安慰劑效應的大規模RCT試驗里自證療效

所以中醫不是醫學問題,是邏輯問題,中醫完全是經驗醫學,吃中藥相當於被當成小白鼠在做實驗,中醫都幾千年了,副作用仍然是「尚不明確」,這都有人深信不疑,而且常常熬中藥來「調理身體」,簡直可笑至極。


這題在屠呦呦獲得諾獎時候就討論透了,不知道為啥還在提。簡單說

1.青蒿裡面不含青蒿素,黃花蒿里有,當然古代分類系統混亂,混用也有。

2.青蒿素不溶於水,煮沸加熱會破壞,就算不煮沸,濃度依然不夠。

這兩條註定這個方子治不了瘧疾,青蒿素的應用也是中醫就是坨胡扯的東西的最好證明。


某迷宮攻略,提供一千二百種走法,只有一個是對的,還不如沒攻略呢。

某方誤導作用大於指導作用。


我是文抄公,抄書給大家參考。

以下書籍來源自我手機電腦中有的古籍,超出此範圍的不代表沒有,只能說明我的藏書不夠豐富。所選摘錄均為明確取汁的。至於中醫書中大把大把用青蒿治溫病的案例,因無明確記載取汁,或取汁但炮製方法不明的或不是直接取汁服用的,均不引錄。

我本人對題主的問題不發表意見。

----------------------

唐,王燾,《外台秘要》

肘後療諸瘧方。

取青蒿(一把)

上一味,以水一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備急張文仲同)

----------------------

宋,《太平聖惠方》

x治骨蒸勞。煩熱口乾。頰赤。咳嗽。寒熱盜汗。四肢乾瘦。宜服生地黃煎丸方。x

生地黃汁(一升) 青蒿(一升) 生薑汁(一合) 童子小便〔三(二)升〕 牛膝 〔一(四) 兩去

研 絞取汁 兩銼 碎微炒) (三分) 知母( 分) 地 骨皮(三分) 麝香 (半兩細研)

上件葯。搗羅為末。入麝香研令勻。用前膏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

----------------------

明,《普濟方》

x青蒿湯 治久積肥氣。寒熱瘧。x

青蒿(自然汁一合) 生薑(自然汁半合) 童便(半合) 常山(銼三分) 鱉甲(去

裙醋 炙黃)

x療諸瘧疾x

取青蒿一把。水一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

明,董宿,《奇效良方》

卷之十二瘧門(附論)

足陽明胃瘧(附論)

治久瘧及諸瘧疾。

上用三姓人家寒食日食用白面,每一家取一匙,於五月五日午時,采青蒿擂取自然汁,

和前面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當發日早晨取無根井水送下。一方用黃丹一匙,炒過,

與面一處碾和勻。

----------------------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

卷之十三性集·雜證謨,瘟疫。

瘟疫論列方:

大青丸,治時行瘟病發熱,上膈結熱。

薄荷 梔子 黃芩 黃連 甘草(各三錢) 連翹(六錢) 大黃 玄明粉(各八錢)

上為細末,以青蒿自然汁為丸,綠豆大,雄黃為衣。每服五、六十丸,白滾湯下。若治

雜病發熱者,以硃砂或青黛為衣。

----------------------

有空再繼續添加。


瀉藥,黑中醫的太多,其實我本是拒絕回的,

既然雙方都覺得對方不可理喻,是傻逼,還辯個毛線?

貼一個別人的回復,摘抄了古籍,打一下題主的臉:

「青蒿一握,。。,絞取汁」為什麼一千多年來中醫沒有在臨床中得到推廣使用?這暴露了傳統中醫的哪些短板? - okstar 的回答

我就說兩點,然後直接關閉評論,懶得辯

1. 說黃花蒿含量不足以治療瘧疾的,縱使現在的真的含量不足,那麼是否能確認晉代的瘧疾抗藥性如何?是否跟現代一樣?

2. 青蒿素對瘧疾的作用來源於體內的代謝物,換句話說,這玩意要喝了之後的代謝產物才能起到殺滅瘧疾的作用, 沒有葛洪記載,要現代人來個神農嘗百草? 一個個植物做試驗 ?

另外兩篇掃盲貼,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如何看待大量門外漢黑中醫這種現象? - 王重陽的回答

中醫是偽科學嗎?應該如何看待中醫? - 王重陽的回答

另外 @逍遙色魔,這篇也建議各位讀一下:

要有怎樣的知識儲備,才可以高大上地黑中醫? - 逍遙色魔的回答


因為不是醫學生,就藥效理論,就不進行說明了。

從這個方子的科學計量入手談談。

中國古代的科學之所以發展不起來,計量學上問題很多。

「青蒿一握」 一握到底是多少,我們知道,不同人的握可是差異很大的。

以水二升漬。水是什麼水,升是多少水溫的升,漬是作浸泡,浸泡多久呢?浸泡成什麼樣呢?

絞取汁。怎麼個絞法,用多大的力或者器械,取什麼樣的汁?

以上信息統統沒有,這個短板是中醫上千年沒解決的問題之一。

這些短板不解決,每一個中醫醫生,都要試錯幾百次,這不是拿患者的生命開玩笑嘛。


首先,青蒿不含青蒿素。

其次,就算含有青蒿素,這樣的手段也達不到足夠濃度。

即使真有人喝了這個之後病好了,極有可能只是自愈罷了,瘧疾的致死率離100%還挺遠的呢。

否則,根本無法解釋為什麼這個方子沒有傳播推廣。

中醫書里幾百上千種古方,卻沒有一個能治療瘧疾的,唯一一個青蒿,也僅僅是起到了一個提示作用……壯哉我大巫醫!


因為……古代人你真的確定他們得的是瘧疾?

青蒿一握那個瘧疾只是瘧疾的一種,是現代醫學的瘧疾

但中醫學說的瘧疾可不是這個,只要有寒熱往來的病都叫瘧疾,一般叫瘧,嗯,包括了菌血症等一些其他疾病

中國中原地區好像不是虐原蟲高發地帶吧……沒推廣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這個病不多……


青蒿素的發現暴露了傳統中醫的哪些問題?

古代中醫根本就不認識什麼是瘧疾。從黃帝內經的瘧論以及後世著作對瘧疾的認識可見。

中醫不知道瘧疾是因為瘧原蟲感染所致。所以對於瘧疾的治療主要體現在處理癥狀上。

青蒿素只能干擾瘧原蟲生存,但不能治療因瘧原蟲感染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

瘧疾的癥狀是:休剋期,畏寒,四肢發涼,口唇紫紺等。撐過這個時期又出現高熱,頭痛,昏迷(簡直是虐待)。還有肝脾腫大,貧血。

青蒿素對感染瘧原蟲後出現的癥狀沒有作用。

為什麼一千年都沒有得到推廣?

很明顯,因為不認識瘧原蟲。中醫怎麼可能去推廣一種僅能殺死瘧原蟲而不能控制瘧疾癥狀的藥物。如果中醫有如此超前的醫療水平,呵呵,也沒現代醫學啥事了。

有人無意中服用青蒿,因為肝臟瘧原蟲被殺死,瘧原蟲生活史在肝臟就終結了,瘧疾就表現不出來。瘧疾表現不出來就不能診斷瘧疾。不能診斷瘧疾,青蒿素在古代只能說是擦肩而過。談什麼推廣?這裡,中醫的治未病和整體觀其實很扯淡。

後來有人嚴肅指出青蒿能治瘧疾,遂驗證於瘧疾病人,服用青蒿,瘧原蟲雖然被殺死,紅細胞死亡,流出瘧原蟲屍體,瘧疾發作。此人被綁在火刑柱上。青蒿素又一次擦肩而過。談什麼推廣?

後來此病人用過青蒿發作一次以後,便痊癒了,人們認識了青蒿能治療瘧疾,遂大量種植青蒿,採收炮製,做成飲片裝入葯櫃。青蒿素又一次擦肩而過。談什麼推廣?

後來此病人痊癒後,記錄了下來,經過千餘年,被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提取成藥。終於推廣成功!


很簡單,中醫里的瘧,與現代醫學的瘧疾,不是完全重合的

中醫的瘧,定義為:往來寒熱。

現代醫學定義:瘧原蟲感染。

往來寒熱的造成因素很多,並不一定是瘧原蟲感染。

所以,青蒿汁只不過就是治療各種亂七八糟往來寒熱中的一個辦法而已。

所以呢,試圖完全用現代醫學擊斃瘧原蟲的辦法來解釋古代中醫用青蒿一握汁是無知的。


在書上,青蒿和黃花蒿都稱為青蒿。我記得有篇文章就考證過這點,根據早期書上描述的外觀和性狀對比了青蒿和黃花蒿,發現最早所說的用於治療的青蒿其實是指黃花蒿,但是因為這個名字的問題,導致很多人覺得中醫用的是青蒿而不是黃花蒿。至於為什麼流傳不廣...這個不一定吧。

青蒿素,請給歷史一個公道——青蒿與黃花蒿之辨(轉載) - 壺天散墨 - 知乎專欄。

看篇文章寫的很清楚了


把中醫里用的那些草藥

用現代,化學、提取手段來研製更現代的醫藥。

分析一下,中藥里含什麼成分,對症什麼病症。

中醫很多藥方,一直用傳統的中藥熬煮方式。

並沒有真正用現代科學方法淬鍊、精細、提取。

可以說,中國幾千年來的那些中醫配方就是一個巨大的現代醫藥寶藏。

只需要換個角度和方法,就能挖掘出來。

為全人類造福。

我記得前段時間看,知乎上的一個問題。

說一個現代人穿越到古代,如何在古代提取出好像是青黴素。

很多人回答,好像是沒有辦法的。

只是因為古代很多條件無法達到

本人不懂醫學(中西醫)也不懂化學。

說的話可能不太專業

但意思大概就這意思。

屠呦呦都說的很清楚了。

靈感來源中醫

提取青蒿素靠的現代手段。


說青蒿不含青蒿素的高票答案是錯的。

【2015諾貝爾獎】青蒿素、青蒿、黃花蒿,究竟什麼關係?

太長不看版:植物學所稱黃花蒿(Artemisia annua),就是中藥所用「青蒿」,含有青蒿素,具有抗瘧作用。中醫炮製「青蒿」手法較為粗糙,是否真有藥效存疑。


中醫不用青蒿也能治瘧!青蒿不過是葛稚川記載的一個經驗性特效方而已,但一直不是中醫治療瘧疾的主流方式!

屠呦呦提取出青蒿素之後反而搞得大家以為中醫對瘧疾的認識和治療就僅僅局限於偶然經驗性的發現青蒿是個好東西,能治瘧...

由於當時科技水平有限,青蒿素無法高效提純,這是確實的,然而,如果中醫真的是糾結於逮著個青蒿素就一心想著提純那就不是中醫了好嗎...這是西醫的思路啊!

有些人真的覺得中醫治瘧只是像原始人一樣偶然撞見哪個葯能治,那就經驗性的把它拿來直接用嘛...對不起,這是經驗醫學,黃帝內經時代之後中醫就已經脫離了這種認知治療模式

那麼真正的中醫是怎麼治瘧的呢?說實話關於瘧疾的治療無數醫家提出了無數見解,而且很多取得了相當滿意的療效,那麼我在此節選清代溫病專家王孟英的幾條關於治瘧的醫案如下:

(一)邪入少陽柴胡證悉具瘧案:

  患者:姚小蘅大令簉室(續編卷二第五頁反面四行)。

  證狀:患瘧,嘔吐脅痛,畏寒不渴,苔色微白。( 時令:秋季)

  處方:小柴胡湯。

  結果:三飲而瘳。

(二)風暑挾痰滯、邪入少陽瘧案。

  患者:山妻(王氏自稱)(歸硯錄卷四第三頁反面十一行)

  證狀:懷孕四月,患問瘧,腹痛便溏,汗多嘔悶脈滑而弦。乃痰氣內滯、風暑外侵。(時令:秋季)

  處方:柴胡 黃芩 半夏 黃連 蘇葉 石菖蒲  枳殼 桔梗

  結果:三劑而瘳。

(三)產後營虛,邪客少陽瘧案:

  患者:朱生甫明經之媳(三編卷三第二頁反面六行)。

  證狀:產後月余、患間瘧、脈虛數而弦,頭疼腹痛,苔色甚薄,乳少善嘔。乃營虛而邪(按:夏季之瘧,當系暑邪)客少陽也。令郎斷乳,庶免蓐勞。(時令:夏季)

  處方:柴胡 黃芩 半夏 竹茹 杷葉 桑葉  川楝 延胡

  複診:二帖、嘔止腹不痛,去川楝、延胡,加當歸。四帖瘧罷能餐,而頭尚痛。改用甘麥大棗湯加當歸、白芍、枸杞、菊花、蒲桃干、竹茹、藕調之,經行而愈。

(四)暑溫,陽明少陽合病瘧案:

  患者:許氏婦(續編卷五第二頁反面七行)。

  證狀:間日瘧,寒少熱多,不飢大渴,善嘔無汗,脈滑而弦。(時令:夏季)

  處方:白虎湯加花粉、柴胡

  後果:愈。

關於這些臨床應用還有很多理論解釋,不抄了...只是重點是這上頭四個病案的治療都完全沒有用到青蒿,只不過是最常見的那幾個中藥罷了,中醫治病勝在思路,以不變應萬變,而不是勝在中藥多麼有效。所以別拿著一兩個單個的中藥,說它有毒,不行,因為你沒有把真正有價值的中醫理論納入參考。

中醫面對疾病並不是去大海撈針般找尋中藥或者尋找特效抗生素,病原微生物千變萬化,新型病原體層出不窮,這樣做只是被牽著鼻子走,始終處在被動的局面...參考非典案

當然我不是就這樣公然表示中醫比西醫牛逼,目前來看人類少不了西醫,沒了中醫影響不大,但是一但中醫真的消失,那麼人類醫學將面臨很大一筆損失...目前的中醫效力之所以弱於西醫是因為在西醫大幅發展的時候,中醫連繼承都出現了危機,因此錯過了與現代社會的磨合,如果中醫能夠按照正確的方式發展,以適應現代社會,就同樣可以煥發出光彩,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所謂的正確方式發展絕不是西化,不是用西醫改造中醫!


我就說一句,有本事你們把同時期西醫是個什麼樣子也查查在這裡列出來對比著來說!不過是近些年西醫崛起而已,看把你們給嘚瑟的吧!你們是天天大米白面填飽肚子了,不知道幾十年前樹皮啥滋味我看是!


請參考《醫痴葉天士》


不是醫學生,對不過比較感興趣這個問題。

看了一些回答,說說自己的想法。

---------------------------------

此篇前提:

其實我倒覺的應該說一下這個方子的出處,出自東晉(將近一千七百年前) 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是中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全書共8卷,70篇。

也就是說,這個方子是一種急救的方劑,而急救的目的主要在於緩解,所以一些高票回答說壓根沒治好也不是什麼問題,治好不屬於急救了,而是屬於治療範疇了。

---------------------------

關於推廣治療:

清代就算開國到現在也不過三百多年,而清朝距離東晉也得一千三百多年,這一千三百多年的歲月,且不說新增了多少醫學典籍,《肘後方》在清朝當時的傳承程度是怎樣的也會影響到題主所說的方劑是不是普及。

更何況中國古代的醫學典籍浩如煙海,聽說過的,沒聽說過的,有沒有其它治瘧疾的方法普及了或者替代了這個本來做為臨時急救的方法呢?

一些高票答案提到的這方子根本沒人理,笑了,只憑著自己不知道沒聽說過,就言之鑿鑿的說方子根本沒人理。這本身就是對典籍的一種褻瀆一種玩笑!反正說話也不用承擔什麼,所以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瞎說嗎?這種對待問題的態度本身是不是太過敷衍隨意,太過主觀臆斷

而題主所說的普及不普及的標準又是什麼,據我所知歷史上也有幾次瘧疾爆發的事情呢,題主要不要參考一下~

至於臨床普及……據我所知中醫自誕生之初就沒離開過臨床,至於有沒有其它藥物實驗的方法……我不甚了解。

---------------------------

關於乾隆得瘧疾:

至於題主舉的例子,太醫院國醫聖手都束手無策乾隆皇帝的瘧疾,這本身就需要查證了關於乾隆患病到去逝的史料記載再進行評判。

而當時的太醫用不用這個方劑,也不大能證明這個方劑有沒有用。除了我前面說的在清朝《肘後方》的傳承問題之外。當時的太醫用不用這個方子,那是他的選擇的問題,而不是方劑本身的問題。就像一道有十種解法的題,一個學霸只用了一種,那麼其它的的解題方法就不能說不對。

至於當時御醫知不知道這個方劑。首先要明白這是千年以上的急救手冊里的,那麼御醫給王宮貴族們治病,不去通過自己的醫術來選用最穩妥保險的方劑,而去選擇一個千年以上的急救手冊里的方劑,是不是太過於冒險了,這麼給王宮貴族辦事,出了問題還想要腦袋嗎?

--------------------------

關於古中醫的不足:

題主提到的古代中醫的不足,我也說不出太多,只能說,受限於各個朝代不同的科技水平,生產力水平,經濟水平,醫學這種技術性、實用性、理論性都很強的門類有所不足也是正常的。

而古代中醫(中國本土醫學)的不足私以為:

一、沒有太多手段對藥物進行更進一步、更加深度的提純。(其實當時有提純手段,炮製方法就有很多種,然而我所知道的也都沒有脫離草藥本身的相關形態,哪怕是制丸)以及前面有回答提到的古代藥劑劑量問題很多時候不是特別明確。

二、由於中國古代社會主推學而優則仕,歷史上也有過重農抑商,醫生在古代的地位的確不是太高,
(額……也不是特別低),即便是不同版本的三教九流的劃分,醫生也只佔了個中九流。

三、也是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中國古代的醫療也僅限於王宮顯貴才有財力有能力去專門組織一票醫生為己所用(太醫,御醫之類),民間則幾乎沒有這種官方的資助。

六部里好像也沒有類似於現在計生委和衛計委之類的職能部門。

也就是說中國古代並沒有通過官方建立一個打通各個階層的成型的醫療體系。

最後,我有點不明白為什麼題主要給這個題目貼上 「神話」 的標籤…… →_→

----------------------------

以上是我對於此題的理解和看法,如有不當還望懂行者予以指出。

----------------------------

@吳俊吳俊 清代皇家醫療團隊只設一個太醫院,其頭頭院使才正五品,與其它部門的郎中相當,比現在機關的廳長還低些,更別說下面那些普通醫官了,況且管的還只是醫藥的事。

就這級別他們自己都不敢像你說的那樣拿大臣去驗證一個方子,更別說我前面提到了,中國古代醫生的地位認知本來就不高,那種社會認知下,皇帝能給個官當就算是抬舉了。


謝邀………因為一千年前,工業革命還沒爆發…


一個壞掉的鐘,一天也能准兩次


很簡單。因為瘧疾有很多種。屠呦呦提出的青蒿素是專治某種瘧疾的。

而且中醫上也是講究分證論治的。青蒿哪怕要治也只能治它對應證型的病。不可能包治百病的。


推薦閱讀:

鴻鈞在道教神話體系中是否真正存在?
疑犯追蹤第五季 是否已經上升到哲學的地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是什麼?
為什麼學校的選址,都在舊墳地上建?

TAG:中醫 | 醫藥 | 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