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四大紳士運動之一的撞球在中國的氛圍卻很 low?

撞球雖然不像高爾夫門檻那麼高,在國外也是講究禮儀,安靜思考的運動。為什麼在國內的環境氛圍截然不同?撞球廳早年間被列為學校明令禁止的「三廳一社」之中,其中也確實多是地痞流氓,不務正業的底層人員。即使現在有所好轉,硬體設施也明顯提高,多數撞球廳的氛圍還是大聲喧嘩,極其吵鬧,而且抽煙,顧客層次依舊不高。在長輩眼中撞球廳一直是不太正經的場所。是什麼造成了撞球在中國這麼特殊的環境?


習慣!

中國人喜歡熱鬧,無論是哪個方面,都是這樣。

先說個結論,回頭詳細闡述。


謝邀,所謂的紳士運動只是指斯諾克和部分撞球項目。隨著各地文化演變成很多其他撞球項目有著撞球的模樣但內涵文化卻都不大徑相同。

像美式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了,美式發展為酒吧撞球,你說他Low嗎?我並不覺得在酒吧打個美式喝酒抽煙進球歡呼是很Low的事。反而覺得是件活躍氣氛的事。

中式的撞球在街頭巷尾發展起來,獨特的發展位置也導致獨特的中式撞球文化。Low嗎?我也並不覺得,只是不像打斯諾克那樣安靜而已。畢竟那裡環境就算兩人不說話也不可能清靜。

1.關於抽煙

以前斯諾克比賽也允許在場內抽煙,甚至喝酒,即便是世錦賽。只是英國後來強制室內禁煙才取消的。看!即便的最紳士的國家最重要的比賽,在30年前也是這樣「low」。更早些時候抽煙還是紳士玩意呢。Low的是我們的有關部門室內禁煙力度不足。

2.關於安靜

隨著網路和電視發展,普遍群眾競技水平提高,大家都知道安靜和不被干擾是提高競技能力的方法之一。現在我們的球房把這幾項有著不同文化的項目放在一起。但把不同年齡層、不同文化背景的愛好者放在一起。出現的必然是會產生摩擦。而且大家打球目的也不一,有的人打球為了和朋友一起說說笑笑消磨時間,你叫他們不說話兩個小時,不可能。有的為了提高水平,獨自思考,你叫他們吵鬧中自己靜下心來,也辦不到。更多的是介於這兩者中間,打球時聊上幾句。可能這些不經意的話語就影響到旁邊的人也很有可能。吵鬧的人很多只是撞球水平和知識不足。而且有時候人吵鬧是受環境影響,Low的是個別在安靜環境大吵大鬧的人。

3.關於打獎品

打獎品在撞球界普遍存在,因為這個能模擬比賽時候的壓力,只是模擬,並不完全一樣。而且確實能提高競技水平,提高抗壓能力。保持斯諾克水平需要全力以赴。而並不是所有對手你都需要全力以赴,人的天性就是你出3成功力能擊敗的對手,你不會出8成。即便你想也不能辦到。但是我不建議賭錢,因為這個是個無底洞,舉例子你適應了10塊,你就不把他當一回事了。然後覺得20塊才有意思。一直一直疊加,很快就變味了。多去比賽提高效果更好,如果沒有比賽朋友間打個五局三勝,打個汽水什麼的增加一下比賽感還是不錯的選擇。Low的是個別打球為了贏錢的人

我去過很多不錯的球房,環境氣氛都非常棒。一點也不Low。可能只是過去老一輩的人有根深蒂固的思想而已。同樣我見過很多高手,也見過很多中學生和大學生新手打球,他們同樣高雅,一點也不Low。Low的只是個別人,不是大環境。


不請自來,首先原諒我也是個開球房的,因為確實如題主所說,學生,不務正業的人士是球房的主流。但是我想說的是,每一個愛好撞球的,都把它作為一項運動和愛好,而非娛樂和消遣,或者是別的什麼。一直以來我的夢想就是把球房打造成一個溫文爾雅,謙謙君子的聚集地,我也曾明令禁止學生不準抽煙,打球不準大聲喧嘩,我做到了,真的做到了,但是球房每天只有可憐的三,五桌客人,這不是我的第二職業,是主業,我也要生活,也要養家,球房又恢復了以前的熱鬧和人氣,當然,還有烏煙瘴氣,粗話連篇。

國家文化部門定性球房為娛樂類,而不是體育項目,商家為了賺錢,撞球附帶煙酒,甚至棋牌,更多的球房老闆從開始的愛好撞球開球房變成了為了賺錢。後來我想明白了,喜歡玩就好,不管你是販夫走卒還是高人雅士,你來,我同樣對待,我不在認為撞球是我的愛好,我討厭陪別人打球,它只是我賺錢的媒介~


我經常和朋友討論這個問題,吐槽說國內撞球人大多沒文化,包括職業球手職業教練,一直沒有特別好的結論。直到一個朋友說,歸根結底不是撞球在中國low,而是中國普通民眾整體low。這個基數前提導致了任何行業的文化推廣者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XX在國外很高雅,在中國卻很low。普通民眾文化素質的提升,才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絕不僅僅是一個運動本身的問題。

撞球文化推廣任重道遠,還望球友共同努力,為撞球運動翻身、正名。另外附幾張我在江西現代學院舉行「撞球文化進校園」主題講座的照片,來知乎這麼長時間了,第一次爆照,大家別被嚇到。


上層玩的東西,只要大眾玩得起,立刻就會變成大眾消費,就這麼簡單。

而且這一般是歷史規律,等下層開始模仿上層大規模玩某樣東西的時候,上層就另外去找某種更能標示自己身份的遊戲玩了。如此一波接一波。


我來說說美國的情況吧。美國全國斯諾克球台我估計不超過100個,剩下的都是九球和開倫。美國除了在撞球廳里不能抽煙外(法律禁止室內吸煙),其餘的情況基本上跟中國一樣的,也有很多地痞流氓也非常非常吵。還有一點就是美國人打球時愛喝酒,經常一撞球旁邊放一桶啤酒。說到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這一點,我覺得美國人比中國人能吵好幾倍。

所以我覺得題主所提到的問題跟中國無關,至少美國也是這樣的。我覺得可能跟哪種撞球有關,一般打斯諾克的區域更安靜一些,可能打斯諾克很少有年輕人,再就是打斯諾克更費神,沒功夫吵吵。全國各地的撞球廳我去過很多,我覺得氛圍還是跟周圍環境有關,如果開在好的大學旁邊,好的社區裡面,或者中市心,其實還是有很多素質高的人去的。


謝邀。

邀我的那哥們說的很好。撞球廳是一個提供服務的地方,有需求就得有相應的供給不然是生存不下去的。類似很多出於情懷開起來的獨立書店也是拿自己的錢去養情懷,真正盈利的少之甚少。這是供給端的原因。

不管是需求驅動還是需求被驅動,現狀就是這樣。撞球廳被中學禁止也是情有可原的。

如果題主想談的是公民素質問題。我記得我來知乎一直都沒激活,那時候一個題主 來知乎請教打撞球的基本禮儀。當時高票答案沒幾個是正經回答。給我炸出來的。雖然不正經吧,可是我講真能理解。而且總結出來一點 就是兩字兒 ——情懷。

大家去撞球廳,穿著拖鞋褲衩兒叼根煙,嘿嘿哈哈的說著葷段子,圖個放鬆,樂呵。真心想練球的人很少。像邀我那哥們說的,他試過。但失敗了。肯定失敗啊。這簡直是在壓榨消費者心理剩餘啊。

所以說 和撞球高端與否沒什麼關係,民眾只願意消費能給自己帶來愉悅的商品,無論是以何種形式呈現。不能否認真心想練球而且行為舉止非常規矩的大有人在。但這個比例,放在我國人口這個基數來看。還是太少了。


五塊錢一桿掛桿掛的。


早期進入國內的時候,便宜,而且到處都有。街邊上可以找到撞球桌,公園裡也能找到,都是露天的,一塊錢一盤兒。當然了,也有撞球廳,不過一小時要十多塊錢,所以一開始有點兒叫好不叫座。

很多人沒那麼在乎環境,便宜就行,去消磨消磨時間嘛,可想而知,吸引的都是怎樣的一群人。這樣的模式,撞球怎麼會被認為是紳士運動?

進入了國內,不少東西都變味了。撞球是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類似的還有洋快餐。作為舶來品,為了適應當地的情況,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改變。想來也是可以理解的。

------

謝謝 @槍炮與玫瑰 的邀請,你的回答也讓我深有感觸。確實,在大家都已經習慣了撞球廳的烏煙瘴氣和熱鬧喧嘩的情況下,想要把它打造成為一個紳士場所,恐怕是有些難吧。


總聽見人說low啊low的,哪來那麼些low啊!

總覺的愛說別人low的人,一定要敬而遠之


不請自來!

既然是紳士運動,那就說明打球的人得有紳士風度,沒有紳士風度的人打球,自然會造成氛圍low,即便是保齡球,高爾夫,網球,同樣會有low逼的存在,只不過相比於撞球,他們的門檻更高一些,這樣的人更少一些罷了。

而且,不同的客源也會造成很明顯不同的氛圍,樓主可以選一個都是紳士在打球的球廳,自然可以感受到撞球的高雅


看到這個問題,實在是忍不住來叨叨兩句了。

說起國內的撞球基本上是三分天下,以廣東輻射的南方地區以斯諾克為主、上海和福建以美式為主、東三省輻射的北方地區以中式為主(據個人了解新疆也是以斯諾克為主,其他西北地區的情況歡迎熟悉的朋友補充)。大家都知道斯諾克的主戰場在英國,傳入國內首先是借道了曾經的殖民地香港,然後再經由廣東,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在廣東斯諾克依然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而美式(包括八球和九球)由於在台灣盛行,所以影響到了福建,上海雖地處南方,但相比於斯諾克明顯是更具娛樂性和小資情調的美式更符合上海的城市氣質。中八的誕生據考證是因為早年的國內廠商本來是對標美式球桌進行生產,但進程當中發現自己不具備生產美式落袋(就是全部的球進袋以後都滾到一側的檯子下方的那種球台)的能力,於是直接套用了斯諾克的球袋設計,就這樣合二為一造就了全新的中式球台。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使得早年出現在市場上的大多都是我們今天稱之為中式的球台,所以絕大部分的中部或者北部地區的球迷小時候接觸的都是中八。

好了,我廢話有點多,下面說說為什麼Low這事兒。首先,撞球當時相比於足籃和乒羽,明顯算是一種新興運動,學校里總會有空地給學生們踢球、打羽毛球,不說好壞吧,但一兩個籃筐或者石頭乒乓球台也還是有的,但是撞球呢?就只能以一個新潮的、收費的身份出現在校外。那麼在當時的年代,在龐大的學生群體當中又是哪些學生最具有所謂的嘗鮮精神、最樂意和捨得花點錢在娛樂消費上呢?很明顯,符合這樣標籤的學生是學霸的概率很小,絕大部分都是一些被稱之為「小痞子」的學生們,當然另外還包括一些無業小青年。他們喜歡玩、他們喜歡新鮮、他們手頭有點小錢,所以當學校周邊出現了幾張撞球桌,他們很自然就成為了第一批種子用戶,而這無形中也就形成了「小痞子」越來越多、好學生敬而遠之的氛圍,時間一長,撞球室成為被明令禁止的「三室一廳」成員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次,受限於當時的經濟發展,別說裝修良好的撞球室了,就是裝修良好的乒乓球室你又見過多少?所以撞球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以極其草根的形象出現在了國人的視野,可以說從一開始就跟紳士和高雅沒怎麼沾上邊,這就等於大家對撞球運動的第一印象就有了。舉個例子,雖說看人的話不可以貌取人,但假若你與一個第一印象不太好的人相處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他確實也沒什麼內在美,你說你還能有好的感受嗎?撞球也是如此,第一印象就不怎麼高端,觀察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都是小痞子聚集,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人對撞球就是Low的印象根深蒂固了。

但是為什麼當時間來到了今時今日,球房似乎依然還是一個很Low的地方呢?上面說到的歷史造成的遺留問題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而且影響力依然很大;另外有朋友說到關於地方政府禁煙政策的情況也確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不偏頗的說,在北京、上海,確實已有非常多的球房已經摘掉了Low的標籤,無論是球房的環境和服務,還是球友的素質都非常不錯。但必須承認的是,在更多的其他省市中,煙還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再有就是大環境引導,就像槍炮與玫瑰說的一樣,嘗試去維護球房的氛圍,卻不得不回歸到嘈雜,因為生意沒了。那麼以前來打球的人都去哪了呢?他們難道是就此不打球了嗎?不是,他們很大可能是去了另一家可以抽煙可以喧嘩的球房。這種感覺就像是當年的團購,作為經營者你覺得團購不划算就不參加,但是你管不了隔壁的老王老李和老張參加,而當他們都參加以後,你發現你沒有生意了,於是哪怕是虧一點,你也不得不加入了團購的大軍,如今想要在一個撞球氛圍一般的環境中開一間革新的球房,面臨的就是同樣的問題。

不過往遠一點看,我個人還是堅持認為撞球在國內的發展趨勢會是朝著高素質化的。隨著越來越多利好因素的出現,無論是國家政策層面還是市場經濟層面,撞球作為一項大眾參與度很高的運動,其中的人群也好、球房也好,必將會經歷逐步的迭代和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越來越多的經營者、越來越多的球房從環境、服務和引導上作出努力和改變,從而影響到整個大環境的質變。不得不說,像丁俊暉、潘曉婷這樣的優質球星形象對於讓大眾摘掉看撞球的有色眼鏡是存在十分積極的影響的,透過他們球迷看到的就是紳士和優雅,而中國也正在成為繼英國之後的又一撞球大國,撞球在國人心中的形象已經在慢慢地改變。作為一個深愛著這項運動的人,真心期待目睹質變發生的過程和最終呈現。


沒什麼運動是所謂的紳士運動,運動不分高雅或低俗。

人倒是分。


往事歷歷在目啊,一群混小子,幾張舊球台,還有小心翼翼的煙盒,大呼小叫的驚喜和不服氣。

算下來球齡近20年,初中開始接觸中八,同期有線電視普及讓我有機會看到英錦賽和世錦賽的錄播。當年,龐衛國還在持外卡參賽,我等小毛孩也有幸見證皇帝的君臨天下和老戴維斯的老驥伏櫪、吉米懷特的悲壯也是讓人記憶猶新。

因為考學,遠淡了球房。

進入大學,喜歡撞球的同學很少,NBA和籃球場、游泳館成了最大的體育愛好和津津樂道的話題。

工作至今10年多,直到最近兩年才重拾少年所愛,依然是中八。

每次進到球房,30分鐘的對角五分球熱身,讓我可以忘記工作的緊張或不快。沖桿在手,凝神、站位、俯身、瞄點、運桿、提腰、沖球,看著散落的球形迅速思考著選色、擊球的順序、線路和需要使用的桿法,觀察難度球、伺機解球,全神貫注的完成每一次擊球動作、每一次叫位,清盤的機會毫不手軟,直至輕輕從心裡呼出一個「呵,這一盤,還不錯」,然後底氣十足地打一個響亮的指響,召喚服務員擺台。或者面對不利的局面穩定心態力求一個高質量的防守反擊;或是絞盡腦汁計算星位和線路,破解對手的障礙球。

喜歡撞球,那一份無聲的對抗,腦力的激蕩,一局球,就是一盤棋,現在的業餘好手很多,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年齡使然,過了那個看到有靚麗姑娘在附近球台就忍不住炫技的浮躁年齡,也不再為圍觀者的指點評說心煩意亂,沉下心,感受旋轉的變化、線路的曲折、感受球杆爽滑的身軀與我的鬍渣淺淺深深的摩擦,直至球杆的生命與共鳴。

感謝撞球,一項深愛了二十年的運動!


1體力消耗不大(休閑放鬆)

2節奏較快(適合 「掛桿」賭博)

香港曾經的英國殖民地 掛桿賭博也很嚴重(參考周星馳的《龍的傳人》) 而且撞球室與芬蘭浴麻將館一樣 是三合會看場重要經濟來源之一 治安狀況差和人員複雜


環境好點的撞球廳一般都比較貴

但是我樂意!!,不就是幾十塊錢嘛,我就想安安靜靜的打會兒球(? ̄?? ̄?)?


只要不抽煙就好


low的不是這項運動,而是某些恰巧正好在打撞球的人


我自己就是業內從業者,但是我自己也並不喜歡撞球整體的一個大環境。其實去到國際賽級別以上的選手素質都可以,為人也很親和,就算有很多不良的習慣也不會在公眾前表現出來,這是一個個人素質修養的問題。其實帶壞整個行業印象的還是中下層,俱樂部惡劣的環境,對於一個新手或者有興趣的普通民眾來說太不友好了,試問有誰會願意進到一個煙霧瀰漫,一堆看著就是混混的人群當中接觸一項從未接觸過的運動呢?

把撞球桌換成乒乓球桌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參加運動的外部環境,也就是俱樂部環境不能規範的話,B格怎麼也是上不去


記得球館一般是在中午營業,然後相對較晚關閉。是不是這個作息時間並不適合那些早起的紳士們。打球的環境非常不好!確實如此,中學那會兒打球,還是偷偷的,不過所有這點兒雕蟲小技也是那會兒積攢起來的。後來因為球館的煙太濃重,基本就放棄了。現在偶爾(大概每年2到4次的頻率)在別人單位的活動中心練起來。總覺得等自己經濟實力足夠了,才會真正體會到這個運動的魅力。希望全民給力,將其提升到一個層次。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20世紀就成了中國的常見運動了,但是人們消費能力有限,撞球經常以橋下、低價的形式出現,來打球的人多是叼著煙的遊手好閒的人,所以撞球給人的印象一直就好不了。現在去撞球廳,經常能看到抽煙的。


您是斯諾克看多了,再看我國的「撞球」就感覺受不了?


這一屆群眾的水平不夠


推薦閱讀:

男權社會將如何延續和增強自身的秩序?
女權主義者為什麼總喜歡提不婚不育保平安,這樣做對她們有現實的好處嗎?
「成绩好的优先挑座位,然后成绩差的坐剩下的」这种安排方式是合理的么?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PGone?
如何看待「三人未經同意抱他人孩子,被認作人販子遭毆打被逼下跪」?

TAG:社會心理 | 社會 | 社會現象 | 斯諾克 | 撞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