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中的「大艦巨炮主義」是何時開始盛行?

RT


· 綜述

「大艦巨炮主義」其實到1870年前後才完全成為主力艦設計的指導思想。總體來說,近代戰艦設計發展脈絡大概是這樣的:

風帆戰列艦時代(1637~1850)在權衡軍艦火炮威力與數量時更偏向數量。這並不是因為沒有巨炮或者人們造不出巨炮,只是不需要過分注重單一火炮的毀傷能力,而是需要大量(多至100餘門)的火炮搞「排隊炮斃」。畢竟大家都是木船相對比較好打,浮動平台搭載前膛炮的交戰距離與精確性也都比較感人(開火效率很重要)。打個比方,這個時代的感覺就像大和號不帶9門94式460,而是裝了30門150炮、30門127炮、40門57炮。

鐵甲艦出現前後(1860年前後)是一個過渡時代, 爆炸彈的應用、軍艦裝甲化使主力艦火炮的口徑越來越大。但是繼承舊時代對火力密度的偏好制約了重型火炮的使用,設計師普遍傾向於選擇體量比風帆時代大但遠不如真正「巨炮」的火炮,數量雖然沒有風帆時代動輒上百門,但也會有最多達到四五十門的情況。不過體量限制,很多火炮對於軍艦上的鐵甲都是痒痒撓。打個比方,這個時代的感覺就像大和號不帶9門94式460,而是裝了30門280。

鐵甲艦時代中期(1870年之後),主力艦的火力布局真正完全以重炮為核心,可以稱之為大艦巨炮時代的開始。當火炮的威力夠大能入了設計師法眼的時候它們才會被新軍艦選擇,先考慮夠不夠猛,然後再考慮裝多少的問題。

一 · 大艦無巨炮的風帆時代(約1637~1850年)

@馬前卒 督公講話理太偏~~真的不是到了蒸汽時代後軍艦造的大才有意義哦!另一位答主 @千瘡之子 對此問題的描述十分中肯:

只要你能造下來,能開出來,能浪起來,那麼的話越大越猛,越大越強,越大越好。

風帆戰列艦時代主力艦確實就已經在孜孜不倦地向「大」的方向發展了。人們印象中的特大型戰列艦如西班牙「聖三位一體」號(Nuestra Se?ora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誠然是大船中的負面典型,但並不是「少數幾個大到難以操縱的個例」。

  • 「聖三位一體」號,她常被形容為一艘大到笨重遲緩難以操縱的戰艦,然而實際上她還遠遠沒有達到風帆戰艦尺度的極限,更不是最大的風帆戰列艦。與其尺寸相仿的戰艦中不乏十分成功的設計。「聖三位一體」的極差實用性更多是由「違章建築」即加蓋一層火炮甲板造成的。

1769年下水的「聖三位一體」龍骨長50.82,排水量約為4950噸,在她建造的年代堪稱舉世無雙的巨人。然而「聖三位一體」的無雙地位並未保持多久,這個尺寸只是之後一級風帆戰列艦的一般標準而已。

法國於18世紀80年代開始建造的「海洋」級(Océan-class)戰列艦在體量上就已經超過了「聖三位一體」,「海洋」級為120門炮戰列艦,載重2746噸,排水量5098噸。這級戰艦出自傑出的海軍工程師雅克-諾埃爾·塞內(Jacques-Noeuml·Sané)之手。極度成功的設計使其成為法國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的標準化主力艦,自1782年始,法國人累計計划了多達20艘該級艦及改進型的建造,其中15艘成功建成。

  • 1798年尼羅河口戰役(Battle of the Nile),納爾遜指揮的英國艦隊幾乎全殲了實力相當的法國埃及分艦隊,油畫中正在燃燒爆炸的巨艦就是時為法方旗艦的「海洋」級戰列艦「東方」號(Orient)。軍艦造的更好並不能使法國人在海戰中取得對英國的決定性優勢,因為皇家海軍可靠的鑄鐵炮、訓練精良的水手都是法國人不可及的。

制海權是大不列顛民族的國防底線,性能優異的法國巨艦自然使英國人艷羨不已又壓力山大。為了使英法裝備水平重歸平衡,皇家海軍在拿破崙戰爭期間開始建造自己的120門炮戰列艦——喀里多尼亞級(Caledonia-class)。喀里多尼亞級的尺寸也與「聖三位一體」差不多。龍骨長51.97米,載重約2600-2700噸(估計排水量4500噸左右)。首艦「喀里多尼亞」號(HMS Caledonia)於1797年下達訂單,1808年下水。

參照了「海洋」級的部分設計,「喀里多尼亞」級同樣是一型十分成功的戰艦,1797年至1841年的四十多年間英國建造了多達12艘該級戰艦及其改進版。她們是皇家海軍在19世紀上半葉當之無愧的主心骨。皇家海軍的下一代核心「皇家阿爾伯特」級、「威靈頓公爵」級(120門炮)與「皇后」級(110門炮)排水量更是紛紛達到或超過了5000噸,被改建為蒸汽艦之後甚至增加到了6000餘噸。

  • 1841年,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親自主持喀里多尼亞級戰列艦最後一艘「特拉法爾加」號(HMS Trafalgar)的下水儀式。(「喀里多尼亞」是蘇格蘭的古代別稱)

再舉個比較有意思的例子描述風帆時代主力艦尺度的增長吧。

「君權」(HMS Royal Sovereign)是皇家海軍最常使用的傳統艦名,我們可以通過對比幾代「君權」號戰艦的尺度了解這種向胖生長的進化趨勢。加上1804年為喬治三世國王建造的皇家遊艇「君權」號,皇家海軍歷史上有過八艘以「HMS Royal Sovereign」命名的艦艇。去除作為皇家遊艇的第四代。第一代到第六代最初設計時都是純粹的三層甲板頭等風帆戰列艦。

第一艘「君權」號在1637年以「海上君王」(HMS Sovereign of the Seas)的原名下水,服役間改過兩次艦名「君主」(HMS Sovereign)與「君權」。她是皇家海軍擁有的第一艘三層甲板戰列艦,她的龍骨僅有39米長,有效載重(BOM)僅1522噸。

  • 荷蘭籍英國畫家皮特·利利(Peter Lely)與他筆下的第一代君權號。這艘綽號「金色魔鬼」的戰艦代表著戰列艦時代的開始。

第二代「君權」於1701年下水,載重 1882噸,龍骨長43.2米。

第三代君權於1786年下水,載重2175噸,是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柯林伍德少將的旗艦,率領英國戰艦第二列縱隊沖入法西聯合艦隊陣列。

第五代「君權」胎死腹中,本是「皇后」級(Queen class)110門炮戰列艦中的最後一艘,於1832動工,1838年取消。「皇后」級戰列艦龍骨長53.1米,載重達到了3,083噸,排水量4,971噸。

第六代「君權」號屬於「威靈頓公爵」級(Duke of Wellington class), 1841年首艦「威靈頓公爵」號作為純粹的風帆戰列艦下單訂單,原設計龍骨長52.1 m,排水量5892噸,載重3186噸。因為中途修改設計加裝蒸汽機直到1849年才得以開工,這使其成為皇家海軍第一級蒸汽戰列艦。蒸汽化後的「威靈頓公爵」級噸位明顯,排水量達到了6201噸,載重增長為3966噸。然而三號艦「君權」號卻沒能成為一艘威武的頭等蒸汽戰列艦,她的傳奇命運後面會提到。

  • 第六代「君權」的同級艦「威靈頓公爵」號,照片中可見甲板上巨大的主機通風桶。

由此可知道,在戰列艦時代開始之後二百年的時間中,三層甲板風帆戰列艦的載重(Builder"s Old Measurement)整整增長了大約一倍。體積也擴大了一大大大大大圈,最後一代純風帆一級戰列艦已經是排水量接近六千噸的龐然大物,甚至有法國瓦爾密號(Valmy)這種超過6000噸卻在服役期間從未進行蒸汽化改裝的四層甲板怪獸(大船中的又一反面典型)。

  • 據時間排列的皇家海軍主力艦噸位表,1849年之前的戰艦噸位使用的是「載重」而非排水量。可以明顯的看出風帆時代戰艦體格的擴大趨勢,蒸汽機的運用只不過是這種趨勢的高效催化劑罷了。

風帆時代戰艦體量不斷擴大的同時,搭載艦炮的體量卻並沒有跟進擴大。

反之,宏觀來看風帆時代的艦炮有一種越來越輕的發展趨勢!戰列線時代早期皇家海軍的戰鬥序列中曾短暫出現過重達8000磅的60磅炮,著名的「金色魔鬼」,第一代君權號「海上君主」在1639年下水時就計劃裝備這種重炮,但很快為更加明智、輕量化的20門42磅炮替代。實際上42磅級的加農炮對於風帆戰艦來說還是太重了,其緩慢的開火效率也難以滿足作戰需求,是為一種爭議武器,多次慘遭拋棄。1677-1716年間,42磅炮是整個皇家海軍的最重火力,只有一級戰列艦的下層甲板才會配備。1716-1740年,42磅炮甚至也從現役武器中退出了。1740-1792年,該級火炮再次列裝。1792年再次基本退出。

拿破崙戰爭的大多數階段,皇家海軍戰鬥序列中最大的火炮只不過是2.8噸重的32磅炮,更難以想像的是,直到19世紀40年代68磅加農炮列裝前32磅炮一直都是皇家海軍的最重火力!除此之外,有些英國戰艦會在甲板配備輕便的短管68磅卡龍炮(carronades)補充近戰中的大口徑火力。法西聯合艦隊手中的最大傢伙稍微重一點,炮重3.25噸的36磅長炮。

  • 準備發射狀態的法國36磅長炮炮車。

那個時代的艦炮大多遠遠不能與要塞炮比體格。裝備在要塞之上的大炮脫離了木製浮動平台的拘束,體量限制比艦炮要小的多,對於戰艦來說過於笨重的火炮之於炮台卻是正合適的。

西方列強之外,武備遠遠落後世界步伐的清代中國手中都不乏體量驚人的重型岸炮。軍事博物館收藏了一門原布置於金州的要塞炮「鎮國大將軍」足有4.01米長,這還遠不是現存清代國產紅夷炮的最大者,遼寧旅順海軍兵器博物館收藏的一門扼守旅順地區的重炮炮長達到了4.5米,口徑20厘米。須知清代萬斤大炮的炮長一般只有3.5米左右,炮長超四米的火炮則可能有1.2萬~1.5萬斤(7.08-8.85噸)的體量。

  • 列強國家要塞炮的實例:奧斯曼帝國於1790年左右製造的重型青銅炮,重5.2噸,能夠發射重56千克(超過120磅)的炮彈(青銅的炮用性能遠好於鐵,成本亦然)。

不過按照世界標準,清代國產重炮是十分不夠格的。根據炮身銘文,道光年間製造炮重八千斤(4.72噸)的鐵炮「耀威大將軍」與一萬斤(5.9噸)的「揚威大將軍」「受葯二百四十兩,配彈四百八十兩」,竟然只能發射約17.7千克的炮彈,與36磅長炮17.6千克的炮彈接近。中國鐵炮比與自己發射相同磅數炮彈的西方鐵炮足足付出了30-40%的額外炮重。為彌補自製火炮的不足,鴉片戰爭前鄧廷楨、林則徐、關天培、琦善等人設法自澳門引進不少葡萄牙68磅黃銅岸炮。然而清軍落後的炮架、炮台、炮術以及對於近代戰爭的淺陋認識使手中威力尚可的國產與進口重炮未能發揮應有的作戰效能。


二 · 大艦巨炮前夜的過度時代(約1860年前後)

海上無大炮的木船時代最終終結於一種古老發明之手——開花彈。

開花彈與縱火彈對於風帆時代的海軍來說並不新鮮,它們歷來是高效而又危險的問題產品。足以點燃艦材的爆炸與高溫比實心彈的單純物理碰撞更能毀傷木製船隻,但爆炸彈對己方的船隻與人員也有同樣恐怖的殺傷力。因為19世紀60年代之前並沒有「碰炸引信」這種東西,可供爆炸彈所用的不過是最簡單的延時引信,發射之前需先點燃炮彈引信再引燃大炮的發射葯。為了增加安全性,炮兵在發射葯與炮彈之間還設置了一層推送隔板——木馬子,以及一塊濕潤的粘土防止炮彈提前被發射葯燃爆。

  • 1812年美英戰爭期間,英國艦隊炮轟馬里蘭州巴爾的摩,通過搭載曲射臼炮的炮艇向美軍麥克亨利要塞發射的大口徑爆炸彈。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凱伊(Francis Scott Key)的美國律師目睹此景後寫下了一首愛國詩,有詩句如下:」是誰的旗幟在激戰中始終高揚?火箭紅光閃爍,炸彈隆隆作響我們看到要塞上那面英勇的旗幟,在黑暗過後依然聳立。「此詩後成為美國國歌的歌詞。

另一個限制爆炸彈在海戰中發揮威力的條件是:風帆時代海軍對艦殺傷除縱火外幾乎都是靠平射火炮完成的。而19世紀之前使用爆炸榴彈的武器大多是臼炮、榴彈炮一類的曲射火炮。但那個年代的技術水平與彈道學知識限制了曲射武器的精度,轟擊要塞、軍陣一類的位置基本固定的大範圍目標尚能接受,若在隨海浪搖擺的軍艦上轟擊其他軍艦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19世紀二十年代上述局面才得以改變,法國炮兵軍官亨利-約瑟夫·佩克桑(Henri-Joseph Paixhans)在保證一定安全性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葯室口徑小於炮膛,專門發射爆炸彈長管身加農型平射火炮,即所謂的「佩克桑炮「(Paixhans gun),俗稱「轟擊炮」( shell gun)。

  • 8.7英寸海軍用佩克桑炮,前裝滑膛。字母B處即是該炮發射的大口徑球形爆炸彈,可見球形炮彈後面隔絕發射葯與爆炸彈的木質「木馬子」。

實際上,佩克桑炮是後來所有大口徑艦炮的鼻祖。爆炸彈的威力建立在足夠裝藥量的基礎上,這要求發射這種炮彈的火炮一定擁有較大口徑。2.84米長、3.4噸重的佩克桑炮口徑就達到8.7英寸(220mm),能發射重達59磅的開花炮彈。足夠輕易摧毀任何木製軍艦。法國、美國與俄國都是佩克桑炮的直接使用者,俄國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在錫諾普使佩克桑炮歷史留名。1853年至1854年叩開日本國門的「黑船事件」中,馬休·佩里准將麾下遠東艦隊就有兩艘戰艦裝備了佩克桑炮,「密西西比」號(USS Mississippi )與「薩斯奎漢納」號(USS Susquehanna)。

  • 克里米亞戰爭中的錫諾普海戰(1853年),土耳其戰艦在俄國戰列艦爆炸彈的轟擊下燃起大火。錫諾普海戰俄國艦隊共有76門佩克桑炮。使人們充分領略到了大口徑爆炸彈對木製船隻驚人的毀傷能力,推動了真正鐵甲艦的誕生。

為了解決佩克桑炮幾乎只能發射開花彈在遠距離精度又不足的問題,吸收轟擊炮( shell gun)技術發展而成的下一代火炮擁有統一的設計宗旨:「大口徑,長管身,高初速,即能發射實心彈又能發射爆炸彈。」

英國政府炮兵最高監察官威廉·鄧達斯上校(Colonel William Dundas)於1841-1846年為皇家海軍設計的68磅前裝滑膛加農炮是下一代火炮中有代表性的作品。這一經典之作堪稱傳統鐵質前裝滑膛加農炮的巔峰,性能極其優越。68磅加農炮重4.8噸(早期5.69噸),口徑 8.12英寸 (206 mm),火炮初速達到了驚人的481m/s!最大射程達3310米。遠遠超過早期線膛炮。雖然68磅炮遠遠不是那個時代的最大火炮,卻至少讓皇家海軍終於能用上比32磅炮更大的傢伙了......

  • 英國第一艘大鐵甲艦「勇士」號的火炮甲板,左側的數門火炮就是1846年型68磅加農炮。左側的艦炮則是劃時代的阿姆斯特朗110磅後膛線膛炮,射程與初速卻均不及前者。

美國人對佩克桑炮的深度開發就要激進的多。美國海軍軍官約翰·達爾格倫(John A. Dahlgren)設計的達爾格倫炮(Dahlgren gun)系列是一個涵蓋了從12磅炮艇炮至20英寸巨炮眾多成員的龐大家族。自1849的一次火炮試射中的炸膛事故中,約翰·達爾格倫深感科學設計的必要性,他開始著手重新設計一個更安全、威力更大的多功能炮系。

達爾格倫炮的共同特點是炮身光滑,炮管從前至後連續加粗至發射葯爆炸的葯膛達到極點,每個部位的厚度根據發射時的實際膛壓分布確定。極度粗大的葯膛與光滑的炮壁使它們獲得了「汽水瓶子」的綽號。這種設計是極度成功的,所有的達爾格倫炮均能發射爆炸彈、實心彈、榴霰彈、葡萄彈(15英寸以上除外),而且在實戰中沒有出現過一次炸膛事故。最重要的是,達爾格倫家族中存在10、11、13甚至15、20英寸大型前裝滑膛炮這樣的巨人。為南北戰爭時轟轟烈烈的「大炮上艦」提供了前提保障。

  • 「美國海軍艦炮之父」約翰·阿道夫·伯納德·達爾格倫海軍少將與「波尼」號(USS Pawnee)炮艦上的「汽水瓶子」(50磅達爾格倫線膛炮)。照片拍攝於1865年。

同時,大口徑爆炸彈的成功促進了軍艦裝甲化的實現,早在19世紀30年代,法國炮術專家已經發現爆炸彈雖然對木製結構傷害極大,但無論是火藥氣體的爆炸動能還是爆炸產生的高溫都對厚裝甲板威力云云。由此,法國人最早提出了為木質戰艦加裝一定厚度裝甲的構想。鐵甲的初衷實際上是一種「防火措施」!克里米亞戰爭期間,法國人將這一構想運用在用於進攻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的近岸淺水炮艇上,創造出「毀滅」級(Dévastation Class)裝甲浮動炮台並投入實戰。為彌補與英國海軍巨大的實力差距,法國人一項不吝惜將新技術投入海軍建設,本著這種精神法國人曾創造了最早的120門炮級戰列艦(「海洋」級),最早的蒸汽戰列艦(「拿破崙」級),1859法國人又下水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大型航海鐵甲艦「光榮」號(Gloire),拉開了鐵甲艦時代的序幕

鐵甲艦時代剛剛開始時,歐洲大陸鐵甲化主力艦的設計與風帆戰艦幾乎別無二致,第一批頭等鐵甲艦幾乎就是裝甲化的風帆戰列艦。她們襲承風帆戰艦的火炮布置風格——幾乎貫穿首尾,大量的大中口徑火炮以火炮滑車簡單排列在側舷。這種鐵甲艦被稱作船旁列炮鐵甲艦(Broadside ironclads)。

  • 典型的船旁列炮鐵甲艦,1860年建成的勇士號(HMS Warrior),勇士號是英國擁有的第一艘真正鐵甲艦,也是繼「光榮」號之後全世界第二艘正規鐵甲艦。勇士號共擁有40門大炮(10門110磅後裝線膛炮,26門68磅前裝滑膛炮,4門40磅後裝線膛炮)。其姊妹艦黑太子(HMS Black Prince)服役較晚,裝備有所不同。

船旁列炮鐵甲艦的火炮數量已經不能與動輒上百門炮的風帆戰列艦相比,最多不過四五十門,其平均炮重也大大超過非鐵甲化的主力艦。作為對假想敵防禦水平提升的反應,展現了一定的「重炮化趨勢「。但是這一時代有限的「重炮化程度」還遠遠不夠格。

  • 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海軍,兩艘馬艮塔級船旁列炮鐵甲艦(Magenta 與 Solférino,1861年建成)伴行在蒸汽風帆戰列艦拿破崙號( Napoléon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化戰列艦)的兩側,後者裝備90門26-32磅火炮,前者只有52門火炮,卻包括2門8.9英寸重炮與14門7.6英寸55磅炮。

最早一部分鐵甲艦的火力選擇與布置處處體現了過度時代「鼠首兩端」的尷尬。與披甲對手的交戰需要重炮,而風帆戰艦時代遺留的習慣卻是拿幾十上百門炮搞「排隊炮斃」。瞻前顧後,只好裝一些威力大差不差的「中等」火炮,數量沒有之前的多,口徑也沒有之後的大。許景澄在《外國師船隻圖表》中以後來時代的視角歸納這種布置方式特點為:「尚多不尚巨」可謂相當中肯。與真正「大炮巨艦」時代以保證火炮毀傷能力為宗旨盡量搭載最大口徑火炮的戰艦相比,歐洲大陸早期鐵甲艦向「火力密度」做的妥協更多,思想上無疑更接近風帆時代一些。搭載的火炮雖然數量眾多,但對同類戰艦的毀傷能力明顯不足。


三 · 新思路的先行者(美國內戰)

這個時代沒有真正的巨炮戰艦嗎?並不是的。

歐陸的設計師還在絞盡腦汁怎麼為大鐵甲艦裝上二三四十門七八英寸的火炮還要裝的即有創意又有效率。之後被證明患有海軍火力不足恐懼症的美國人卻早就繞明白了一個道理:「敲罐頭為啥不直接用大傢伙?」正好手頭的達爾格倫炮即輕快又好用,9英寸90磅達爾格倫滑膛炮的炮重甚至還沒有英國1846年型68磅加農炮高。

於是,他們興高采烈(喪心病狂)地把9、10、11英寸達爾格倫炮紛紛往自己的蒸汽護衛艦與風帆護衛艦上塞,於是出現了這樣一副奇景:6000多噸皇家海軍蒸汽戰列艦的下層甲板重炮,可能還沒有一艘1000多噸美國護衛艦的一級副炮大......

  • 1570噸聯邦海軍「奇爾沙治」號(USS Kearsarge)炮艦上巨大的11英寸達爾格倫前膛炮。「奇爾沙治」以專業獵殺南方外海襲擊艦而著名,其與邦聯襲擊艦「亞拉巴馬」 (CSS Alabama)的單艦決鬥常為後人稱道。

與攝手攝腳的歐陸鐵甲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艦巨炮」也曾差一點就在新大陸提前實現了。早在1844年,美國人羅伯特·史蒂芬與埃德溫·史蒂芬兄弟設計並開工了一艘76米長,計劃搭載12英寸重炮的鐵甲艦,在蒸汽船隻對於美國海軍尚屬於新鮮事物的當時顯得尤其難以接受,不久海軍放棄其建造,勒令拆解變賣其船體。

1855年,一艘經過重新設計長達128米,排水量4,683噸,裝備6.5英寸水線裝甲的龐然大物又在史蒂芬兄弟的船廠中開工了。這艘重新設計的「未來戰艦」令時人無不咋舌:5門15英寸達爾格倫滑膛炮、5門10英寸線膛炮。也許,她的定位能夠揭開為何她在1855年就得以採用極端前衛的純重炮設計這一謎團:「自行浮動炮台」(Self-propelled floating battery)。科幻的是,作為「炮台」設計的她卻擁有20節的最大設計航速以及高達1000噸載煤......其衛星程度使人不能不懷疑這一指標的可靠性。不過即便如期建成後的她無法達到這一科幻航速,亦極有可能擊敗1860年服役的光榮號摘得世界第一艘真正鐵甲艦的桂冠(在此之前的「鐵甲艦」不過有裝甲圍壁的蒸汽炮艇)。其名與同時代主力艦持平的噸位、前衛的重裝火力與防護無愧於「大艦巨炮」的稱號!

  • 1855版的「斯蒂芬炮台」,是一個雙煙囪的炮房艦設計。1869年重新設計的「斯蒂芬炮台」保留了艦船的大部分特徵,但轉變為炮塔艦。在數年後同樣因為資金、技術問題與無人感興趣而無疾而終。

現實卻是殘酷滴,由於設計指標過高,史蒂芬兄弟吞金無數的大玩具建造極其緩慢,中途因為哥哥羅伯特的去世還一度停工到1859年。在「斯蒂芬炮台」(Stevens Battery)暗無天日的建造周期中光榮、勇士號紛紛開建、下水......世界第一艘真正鐵甲艦的桂冠成了泡影。最終海軍對這顆大衛星喪失了興趣,截至到1861年「斯蒂芬炮台」徹底被遺棄在船台上時, 這個項目已經花費了50萬美元巨款。埃德溫試圖說服海軍同意買下建成後經過檢驗合格的軍艦,並表示如此自己將出資供軍艦完成,也被海軍回絕。據埃德溫計算,僅讓軍艦完成下水就再需730,484美元......

「斯蒂芬炮台」好大喜功導致擱淺,也讓聯邦海軍在美國內戰開始時一度面臨無鐵甲艦可用的尷尬,然而南方的兵鋒卻不等人。得知南方人正在把聯邦軍自諾福克港匆匆撤退時焚毀的「梅里馬克」號(USS Merrimack)快速蒸汽艦改造為鐵甲艦(弗吉尼亞號)時,聯邦海軍部長吉迪恩·威爾斯(Gideon Welles)都快急哭了,緊急啟動了一個撥款150萬美元的原型鐵甲艦設計招標。最後三份設計被採用:分別成為了後來的遠洋鐵甲艦「新鐵甲」(USS New Ironsides)、單桅小型鐵甲炮艇「加利納」(USS Galena)以及淺水炮塔鐵甲艦「莫尼特」(USS Monitor)。

  • 聯邦海軍新鐵甲號遠洋鐵甲艦,機動性極差(美國發動機技術落後於大陸),最大航速僅8節左右。以4,190的噸位搭載了多達14門11英寸達爾格倫滑膛炮、2門150磅帕羅特線膛炮、2門50磅達爾格倫線膛炮。

與已經擁有變態火力的部分美國護衛艦一樣,美國鐵甲艦一上來就實現了純重炮化,「新鐵甲」的18門大炮中16門是一百多磅的重炮。值得稱讚的是,南北戰爭之際下水的不少美國新軍艦火力布置已經從「大量小炮」的風帆戰艦模式,過度到了「少數重炮」的近代戰艦模式。瑞典裔設計師約翰·埃里克森的作品「莫尼特」在設計之初就計劃只裝備兩門尚未生產的15英寸達爾格倫滑膛炮,該炮重達19.5噸,發射440磅實心彈與325磅開花彈的!

但是看重了「木筏上的乳酪罐」莫尼特建造周期短可以迅速成軍的海軍卻等不及達爾格倫的新大炮,莫尼特號只好採用兩門現成的11英寸達爾格倫滑膛炮(炮重7.3噸、發射136磅炮彈)。1862年3月6日,建成僅一個月的「莫尼特」在拖船幫助下離開紐約前往門羅堡戰場——她的宿敵「弗吉尼亞」同樣剛剛完成,現在要準備突破北軍對詹姆斯河水道的封鎖了!

  • 3月8日漢普頓錨地之戰的第一天,「坎伯蘭」號(USS Cumberland)風帆護衛艦被「弗吉尼亞」撞沉的場景,「坎伯蘭」的火力並非平庸,擁有2門10英寸、22門9英寸達爾格倫滑膛炮,由於不恰當的操作方式卻不能真正威脅到「弗吉尼亞」。

1862年3月8日晚9時,「莫尼特」結束了她險象環生的海上行軍之旅(不理解請先想像下她感人的航海性能)到達詹姆斯河戰場,「弗吉尼亞」剛剛對封鎖河道的北軍木質戰艦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莫尼特」的水兵們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慘狀,堵截「弗吉尼亞」的北軍軍艦中,「坎伯蘭」號被「弗吉尼亞」硬生生撞沉。「國會」號(USS Congress)棄艦後被擊沉,另有三艘護衛艦擱淺。

  • 「國會」號(USS Congress)護航艦重傷後向「弗吉尼亞」投降,艦員撤離後「弗吉尼亞」將其擊沉。鐵甲艦面對木質軍艦的絕對優勢在這一天顯露無遺。

1862年3月9日上午「弗吉尼亞」與「莫尼特」及其他北軍戰艦進行了三個半小時的近距離肉搏。「莫尼特」中彈22發,「弗吉尼亞」在兩天的戰鬥中共中彈97發。雖然「弗吉尼亞」的無防護部位被打得千瘡百孔,數門火炮損毀,煙囪滿是窟窿,蒸汽壓力大減。但兩艘軍艦實際上都未遭受致命損傷。雙方均無大礙的原因並不是此時的重炮奈何不了鐵甲,而是因為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鐵甲艦之間的戰鬥」中大家對付鐵甲艦都沒有什麼套路。

「莫尼特」及其戰友在交戰中使用是達爾格倫火炮手冊中的「近距離標準裝葯」,11英寸滑膛炮在這一標準下每次射擊只裝填15磅火藥。如果北方艦員不那麼教條,使用30磅甚至45磅的中遠距離標準裝葯的話,「弗吉尼亞」八成前一天就要交待在那裡了。

  •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鐵甲艦之間的戰鬥——漢普頓錨地之戰中兩艘鐵甲艦的對決。互相炮擊之外,雙方還試圖進行過撞角攻擊。

邦聯軍在此戰中的反鐵甲艦操作就更不專業了,聯邦海軍至少還拿實心彈爆炸彈一塊招呼,「弗吉尼亞」在戰鬥中卻只發射了爆炸彈!軍艦裝甲在此第一次完成了法國人的設計初衷——免疫爆炸彈,「弗吉尼亞」的大口徑開花彈準確地命中了「莫尼特」前部的裝甲操舵室兩次,9英寸厚的鐵甲抵消了炮彈的絕大部分傷害——除了眼睛緊貼觀察孔指揮戰鬥的艦長約翰·沃登(John Lorimer Worden)雙眼受傷之外。但「弗吉尼亞」的爆炸彈對北軍木質軍艦造成了駭人的傷亡。

  • 「莫尼特」的軍官們正在檢視該艦的炮塔,照片拍攝於1862年7月,詹姆斯河。可以看到「弗吉尼亞」發射的爆炸彈只能在炮塔外部造成一個個不深的小坑。

之後的南軍鐵甲艦就沒有「弗吉尼亞」這般幸運了。在聯邦海軍隨後下水數量龐大的量產化「莫尼特」型炮艦(低干舷炮塔鐵甲艦)上,與「莫尼特」號失之交臂的15英寸達爾格倫重型滑膛炮已經成為了標配裝備。

  • 莫尼特型淺水炮艦帕塞伊克號(USS Passaic)的炮塔內部,帕塞伊克的炮塔內裝備了兩門口徑不一的主炮,15英寸與11英寸達爾格倫滑膛炮。「威霍肯」號(USS Weehawken )是「帕塞伊克」的同級艦。

15英寸巨炮對裝甲艦艇的毀傷能力驚人,雖然那時還沒有專業的「穿甲彈」,但440磅球形巨彈已經足以直接打彎南軍鐵甲艦炮房外的鐵甲,粉碎內襯的艦殼!1863年6月15日,邦聯軍鐵甲艦「亞特蘭大」(CSS Atlanta)突圍途中遭遇聯邦炮塔艦「威霍肯」的堵截,交戰15分鐘,「威霍肯」僅僅開了五炮(四發命中)就讓「亞特蘭大」乖乖打出了白旗。「亞特蘭大」的炮房裝甲與「弗吉尼亞」一樣都是4英寸(約102毫米)。

  • 典型的美國量產化低干舷炮塔鐵甲艦:1962年建造的奧內達加號(USS Onondaga)。以2,634 噸的排水量搭載了兩門15英寸達爾格倫滑膛炮與兩門150磅帕羅特線膛炮(口徑8英寸),其火力重量級凌駕於同時代皇家海軍任何鐵甲艦。因曾幾乎單艦單挑擊退三艘南軍鐵甲艦及數艘炮艇的攻擊獲得綽號「鐵大象」。內戰後「奧內達加」號以自身動力完成了橫渡大西洋的壯舉,加入了法國海軍。(照片即拍攝於該艦在法國海軍服役時期,艦尾懸掛三色旗。)

1864年8月5日莫比爾灣海戰中,孤軍突圍的「田納西」號(CSS Tennessee)被北軍護衛艦團團圍攻,中口徑與舊式炮彈彈如雨下,卻無法擊穿她的鐵殼,直到莫尼特型炮艦「契卡索」與「曼哈頓」的加入戰團,用15英寸巨炮打彎鐵甲,粉碎了她的橡木艦殼。艙內四散的碎片使「田納西」幾乎完全喪失戰鬥力,並隨後選擇投降。受傷者包括南軍總指揮,在兩年前漢普頓錨地之戰中指揮「弗吉尼亞」的富蘭克林·布坎南將軍(Franklin Buchanan),被打碎了腿骨。

然而,15英寸火炮還遠不是「莫尼特」型炮艦的極限,「清教徒」(USS Puritan)這樣的聯邦大型航海炮艦甚至裝備了達爾格倫家族中的最大成員——兩門20英寸(508mm)前裝滑膛炮!該炮單炮重45.36噸,發射1080磅實心彈,堪稱那個時代毀天滅地的科幻武器......

  • 莫比爾灣海戰中遭到北軍戰艦圍攻的「田納西」,護衛艦的中口徑火炮與舊式火炮雖然無法對付田納西號的裝甲,卻通過打壞其煙囪,打斷其舵鏈癱瘓了她的動力。

頗為可惜的是,內戰中的美國人雖然最早接受了「少數重炮」的近代戰艦火力布置模式,卻沒能將其發展下去,並引領主力艦的發展潮流。

內戰晚期的聯邦海軍大型航海「莫尼特」鐵甲艦體量已高達四五千噸。排水量達7849噸,搭載重炮的大型遠洋鐵甲艦「丹頓堡」號(USS Dunderberg)也已經出現。遺憾的是大型鐵甲艦的遠洋作戰能力在面對海上實力貧弱的南方海軍時是完全多餘的。在外海,聯邦海軍需要的是航速更快的蒸汽巡洋艦以獵殺南方的快速走私船與海上襲擊艦。「新鐵甲」等遠洋鐵甲艦平時的作戰不過是與淺水炮艦一起封鎖南方港口,作用與淺水炮艦區別不大。

  • 1862~1863年「丹頓堡」號在紐約建造的場景,她是那個時代世界上最先進的大型鐵甲艦之一,其設計大大超過英法等國的遠洋鐵甲艦。「丹頓堡」炮房裝甲4.7英寸,水線2.8-3.5英寸,原計劃搭載數量不詳的15英寸與11英寸達爾格倫滑膛炮。但她的體型與強大火力恰恰是美國人自認為不需要的。她被賣給法國海軍,重命名為「羅尚博伯爵」號。入役法國海軍後安裝了4門274mm炮與10門240mm炮。

內戰結束後,和平年代的美國海軍在嚴重的孤立主義主導下徹底拋棄了大型主力艦的發展。他們認為花大把國帑發展能夠外海決戰的主力巨艦是毫無意義的,畢竟美國沒有外海利益,也暫時沒有海上的擴張意圖。若他國有侵略之意,大量的「莫尼特」重炮艦足夠在本國海岸讓敵人有去無回。綠水海軍思想一直持續到80年代重建美國海軍的"New Navy"運動開始。


四 · 大艦巨炮的誕生(1860-1881)

美國人一度有引領潮流的機會,卻走上了極端岸防艦隊的邪路,近代式「大艦巨炮」海軍最後還是在歐洲實現了。「大艦巨炮」的完成是多方面變化相結合的產物:

第一,裝甲艦在南北戰爭的實戰中展現出對舊式炮彈與中型炮彈的有效免疫力,人們清晰地認識到非巨炮實無以制鐵甲,艦炮的重型化發展得以加速。

比起南北戰爭期間生龍活虎的「大炮上艦」,缺乏實戰經驗的歐洲人對大型火炮的設計、選擇可謂畏畏縮縮。一度還走過一些彎路。以皇家海軍為例:1864年之前,英國建成了多達5級11艘船旁列炮大型遠洋鐵甲艦(勇士級至阿基里斯號 HMS Achilles),大者近萬噸,小者亦超過六七千噸。這些巨人身上最大的傢伙都沒能超過僅僅四千噸級的「新鐵甲」。5級軍艦搭載的最大磅數火炮不過是1859年定型的阿姆斯特朗7英寸後膛線膛炮(Armstrong RBL 7 inch gun)。該炮炮重4噸左右(前後生產型號變化),因為發射90-109磅炮彈又被習慣性成為阿姆斯特朗110磅後膛線膛炮。7英寸阿炮是一種問題眾多的武器。

  • 以較為先進換門退架式炮架搭載的110磅阿姆斯特朗炮。作為線膛炮該炮炮彈飛行中初速衰減率低,準確度較好,但是初速低下,威力較小,且操作繁瑣費力、工藝複雜、成本高昂、產量低下。綜合性能不高的該炮一度是皇家海軍大鐵甲艦上的最重火力。

由於早期後膛炮閉氣系統的技術不足導致裝藥量低下(只有11-12磅),作為先行者的110磅阿姆斯特朗炮炮口初速與射程甚至沒有當時大多數前裝滑膛炮高,以皇家海軍當時鐵甲艦的另一主要裝備68磅加農炮為例,阿炮與68磅加農的初速對比為340m/s對481m/s,最大射程對比3200m對3310m。而在原設計計劃中,110磅阿炮的射程可以達到3700m。最諷刺的是,同時搭載這兩種火炮的「勇士」號陷入了一種無比尷尬的境遇,作為「主炮」的110磅阿炮根本無法對抗本艦的裝甲,但身為「副炮」的68磅加農炮卻可以!前者的磅數卻比後者徒高了三分之一。

  • 1864年8月,英、法、美、荷四國軍隊炮擊長州藩下關炮台。威力本就不足的阿姆斯特朗7英寸後膛炮的炮閂又暴露出重大可靠性、可操作性問題。是阿姆斯特朗後膛炮草草下台的直接誘因之一。

1867年-1868年,問題眾多的7英寸110磅後裝阿炮被同口徑的前裝線膛炮(RML 7 inch gun)完全取代。前膛炮取代後膛炮看似「退化」,其實是對盲目技術大躍進的一種必要修正,前膛炮的統治地位一直持續到19世紀80年代。皇家軍械局於1865年設計的7英寸前膛線膛炮性能大大優於7英寸阿炮,並有噸位不同的型號以適應各種軍艦。,其中最大的7噸型炮口初速達476m/s,射程達5000米,強裝葯射擊可使用160磅的炮彈。

  • 「大膽」級(Audacious-class)鐵甲艦「鐵公爵」(HMS Iron Duke)中央炮房中搭載的RML 9英寸炮。

與7寸前膛炮同時設計的9英寸前裝線膛炮(RML 9 inch 12 ton gun)則成為了皇家海軍新一代的最重火力,該炮炮重12噸,發射250-360磅炮彈(MK I–VI型)。9寸BML對於皇家海軍來說是一種劃時代的武器,它分割了風帆與鐵甲艦時代,皇家海軍鐵甲艦之後使用的大多數前裝重炮都擁有它的血統:

12英寸25噸前裝線膛炮(1864年-1867年設計,由MK IV型9英寸炮發展而來)

11英寸25噸前裝線膛炮(1867年設計,12英寸25噸炮的縮減口徑版)

10英寸18噸前裝線膛炮(1868年設計,由MK III型9英寸炮發展而來)

12英寸35噸前裝線膛炮(1871年設計,由12噸25噸炮發展而來)

12.5英寸38噸前裝線膛炮(1874年設計,由12英寸35噸炮發展而來)

......

第二,軍艦裝甲的出現推動了鐵甲艦艦型的變化,難以防護的傳統全通式火炮甲板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便於防護,但裝備火炮空間更小的中央炮房。隨後是射界更為廣泛的炮塔與露炮台。舷炮鐵甲艦的大口徑火炮幾乎都在20門以上,中央炮位戰艦一般搭載10~20門,炮塔與露炮台鐵甲艦則一般小於10門。至此,鐵甲艦完全走出風帆時代的火力布置方式,「大艦巨炮」被完完全全解放出來了。

舷炮鐵甲艦是最原始也是最接近風帆戰列艦的鐵甲艦種類,從1861年到1867年皇家海軍裝備過7個級別共18艘大型舷炮鐵甲艦,每艘搭載多達24-40門大口徑火炮(防禦級除外),最大武備只是110磅阿姆斯特朗炮-9英寸前裝線膛炮。這種艦型為了加裝更多的火炮唯有「面多加水,水多加面」——越來越長唄。三桅船不夠用,就造四桅、五桅船。

  • 「米諾陶」級鐵甲艦「米諾陶」號(HMS Minotaur),排水量達10798噸,裝備4門9英寸前裝線膛炮,24門7英寸線膛炮。

1864年建成的大鐵甲艦阿基里斯號就已經有四根桅杆,長115.8米。1867年建成的「米諾陶」號竟然長達121.9米,擁有5根桅杆!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除了原始的「勇士」級只有中腰部位的水線與火炮甲板防護。舷炮鐵甲艦的鐵甲一般會覆蓋長長的一整個火炮甲板以保護戰艦輸出安全並防止殉爆,簡單粗暴地加長火炮甲板代表著需要防護的區域大增,戰艦的尺度、噸位、造價直線上升。實際上,「米諾陶」級這樣的大船已經接近那個年代船隻的極限,也代表著船旁列炮鐵甲艦發展到了盡頭。

  • 法國「普羅旺斯」級鐵甲艦(Provence-class)的防禦部分(深色)示意圖,能夠代表典型的舷炮鐵甲艦。值得注意的是法國鐵甲艦從一開始就實現了貫穿首尾的全面水線裝甲。而英國鐵甲艦從「阿基里斯」開始才實現這一設計。

於是,中央炮位鐵甲艦(central-battery ironclad)應運而生,中央炮位戰艦不再有「全通式」(end-to-end gundeck)火炮甲板,而是代之以僅布置在軍艦中腰位置的炮房(實際上是主機位置附近)。如此水線之上便可以只在面積不大的炮房區域布置裝甲了,需要防護面積降低同時意味著裝甲厚度提升的可能,而更厚的裝甲進一步又促進了重炮的應用。

  • 英國第一艘中央炮位型主力艦「柏勒洛豐」號(HMS Bellerophon),「柏勒洛豐」的裝甲炮房中裝備有10門9英寸線膛炮與5門7英寸線膛炮。

「重點防護」無疑比「全面防護」更為有效,但可搭載的火炮總數大大下降,一定程度上迫使設計師「好位置用在刀刃上」,將有限的炮位優先安排更重的火炮。中央炮位戰艦的重炮數量小於舷炮戰艦,火炮口徑與全部火炮中重炮比例卻高於前者。

自1866年至1877年,皇家海軍裝備了10個級別共14艘大型中央炮位鐵甲艦,搭載大口徑火炮12-20門,出現過的最重武備為11英寸18噸前裝線膛炮。

  • 典型的缺角炮房鐵甲艦「亞歷山德拉公主」號(HMS Alexandra)鐵甲艦,被認為是19世紀最美麗的軍艦之一。裝備2門11英寸前膛炮與10門10英寸前膛炮。


從蒸汽機成為軍艦的主動力開始,原因可以用中學數學和本科力學解釋。

在巡航速度下,船舶阻力主要是形狀阻力、摩擦阻力、興波阻力。

形狀阻力就是船隻橫截面被水反推的作用,和軍艦尺寸的二次方成正比。

摩擦阻力是船側面被靜水攔阻的作用,顯然也和軍艦尺寸的二次方成正比。

興波阻力是水面波浪的攔阻,和水線周長成正比,與軍艦尺寸之間是一次方關係(風帆戰艦一般會避開大浪區,所以忽略無妨)。

而帆船動力來自於帆面積,理論動力上限和軍艦尺寸的二次方成正比。但實際上絕不是船越大帆越大,因為風力的作用點高於船隻重心,帆的面積太大會影響船的穩定性。所以,帆船時代,即便不考慮材料問題,隨著船隻尺寸增加,大多數阻力增長的也比動力更快,船隻的巡航速度必然越來越低。

此外,船隻噸位/火力和軍艦尺寸的三次方成正比,隨著船隻尺寸增長,顯然增長速度要超過風帆動力。所以,大船不僅開不快,調整航向的能力也越來越渣,最終動彈不得。即風帆時代是不可能有「大艦巨炮主義」的(雖然此時已經有了比海軍炮更大的口徑)。

蒸汽機不依賴於外部的風力和水力,靠內部燃燒做功,功率大致上和噸位成正比,和軍艦尺寸的三次方成正比,即隨著尺寸增加,蒸汽動力的增長能追上軍艦噸位的增長,超過大多數阻力的增速。這意味著大型軍艦在速度和靈活性上不會明顯輸給小船,火力和防護則遠遠壓倒(裝甲厚度相同的情況下,裝甲重量和軍艦尺寸的2次方成正比),這時軍艦造的大才有意義,一艘一萬噸的船才能壓倒三艘三千噸的船。所以在航母出現之前,總的趨勢是噸位不斷增加,口徑日新月異,最終每次主炮射擊都要考慮地球曲率,進而需要飛機觀察視野極限處的炮彈落點,以校正射擊。「大艦巨炮主義」發展到這份上,被航母壓倒已經是必然的結果了。

當然,材料對「大艦巨炮主義」也是有影響的,木船不可能有萬噸巨艦(別聽那些吹鄭和萬噸輪的胡話)。但從史實來看,蒸汽機普及之前,風帆軍艦的主力戰艦不是越大越好,主流船型並不追求達到木船(加強部分鐵料)的極限噸位。英國作為最成功的海軍範例,19世紀初,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也不過3500噸(滿載),一般戰列艦就是2000多噸。更大噸位的木製風帆戰艦,比如5000噸的法國東方號/西班牙三位一體號,視覺效果雖然酷炫,實戰中都是反面典型。所以蒸汽機時代前,雖然大船對小船是優勢。但考慮到戰略機動性(巡航速度)和戰術機動性(加速能力),主力戰艦並不是越大越好。

三位一體號

在飛機出現以後,「巨炮」被海軍航空兵的轟炸機取代,但「大艦」的傳統依然如故,驅逐艦/航母/核潛艇都越造越大,原因也可以歸結到最前面的幾條規律——對於內置動力的船隻而言,噸位/火力/動力都和尺寸的三次方成正比,而阻力和尺寸的二次方相關。所以,除了那些唯一用途是衝刺的導彈艇魚雷艇(無法遠洋作戰),大船的巡航速度反而高於小船,起碼不次於小船。現行主力航母(尼米茲級/遼寧號)都能開到30多節,和主力驅逐艦(伯克/052D)的速度相當,考慮到航母的船型遠不如驅逐艦那麼流暢,這顯然說明大船的機動性更好。所以,遠洋海軍喜歡造越來越大的船,從3000多噸的051驅逐艦造到現在的萬噸大驅,最基本的原因是船隻擺脫了風帆動力的限制,可以用噸位換來等比例的動力和火力,減少每個噸位上平攤的阻力。這個趨勢是從蒸汽機時代開始的。

相關回答:

馬前卒:「X年空軍X年海軍X年陸軍」該怎麼客觀理解?

馬前卒:對越自衛反擊戰時為什麼沒有同時在南海收復島嶼?


從有海軍這個概念開始,越大的艦就代表越大的人員攜帶,更難被擊沉,更大的威懾力,更大的平台。大艦實際上直到今天的航母不也是一樣?大就是優勢,這就是為什麼無論手機CPU再屌,工藝再好也打不過電腦CPU。越大的炮同理,自從有炮這個概念開始,更大的炮代表更大的炮彈,更大的動能,更大的毀傷,更大的T/D值代表更好的穿甲能力(當然也要考慮倍徑)。炮自然是越大越好,現在不是巨炮了是因為炮彈口徑的擴大實際上代價很大,而導彈的火箭卻能更容易的提升口徑,而且能制導。

實際上越大越好這個概念一直沒有消失,只是取決於戰術考量和時代限制,會有一些更經濟的東西出現,要是1000kg和250kg炸彈一個價,載蛋數一樣,除了一些避免誤傷的任務,誰會帶250kg


反對馬前卒的部分觀點。 @馬前卒

感謝評論里的提醒,法國一級艦海洋級的確是貨真價實的大傢伙。但是我仍然認為馬前卒的兩個觀點(1法西的船單對單都比英國強;2風帆時代主力艦不是越大越好)是存在謬誤的。

只要你能造下來,能開出來,能浪起來,那麼的話越大越猛,越大越強,越大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稽之談和胡說八道。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法國西班牙的船單對單就沒有比英國強過。

噸位大,才能搭載更多的淡水和食物,英國人在海戰中的優勢,在於多年的航海經驗(水文風向),出色的航海素質(人家水手都是真老司機,而且常年海上漂)和卓越的航海指揮(皇家海軍物力上的優勢給了將領見敵必戰的自信),以及最後那麼一點點航海技術(風帆索具火炮)上的領先。

英國用單艦噸位不佔優勢的海軍打贏了其他海軍,不代表人家不喜歡大一點的船,不代表小一點的船就一定有優勢,這是一個最基本的邏輯思考。

無敵艦隊前後英國人就有巨艦大炮的傳統,亨利八世時的海上君王號(是這個名字?),伊麗莎白時的凱旋號(1100t),皇家方舟(880t),無論從火力還是噸位上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巨艦,與同時期西班牙的大帆船區別在於更多更重的火炮和更少的武裝士兵。

路易十四的時代是法國海軍大發展的時代,法國海軍一度大破英荷聯合艦隊,還攻上了英國本土。大約從那時起,直到拿破崙時代,法國海軍面對英國艦隊的封鎖,嘗試過以單艦或小艦隊的形式,遠渡重洋,進行破交作戰。

但是,法國的襲擊艦在面對英國的同級艦時,噸位和火力並沒有明顯優勢。真正專門建造一級艦,用來同英國人單對單戰鬥中取得優勢的,那也不是法國人或西班牙人,而是美國海軍(憲法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麻煩大家鍛煉一下脖子吧,另外這個翻譯很是卒,大家領會精神就好。

可以看出法西聯合艦隊中法艦炮數基本和普通英艦差不多,和勝利號等根本不能比。西艦中有一艘130炮的,有四層炮甲板,從數字上比勝利號多出不少,但是,但是

人家第四層甲板是個類似於違章建築的存在,是後來魔改的,裝的炮比正常的小一號,所以這船最後也沒什麼戰果,稀里糊塗被俘虜了。

實際上任何一國海軍,或者說任何一國軍隊,在物質條件充足和技術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都是喜歡"巨艦大炮"(大炸逼)的,從繼業者時期的德米特里到二戰時期的昭核日本,無一不有一種特殊的巨無霸情懷。更大的艦體,擁有著更強的生存力,代表著更大的承載力。在古典時期,意味著更多的兵員,更強的撞擊力,到了風帆時代以後,意味著更多和更大的火(zha)炮(bi)。

當然,歷史告訴我們,擁有這種大炸(xiang)比(rui)的海軍,在實際戰場上往往是吃憋的。但我以為,與其把失敗歸咎於用過多的資源造了巨艦,不如歸咎於本來實際上的劣勢(安東尼),糟糕的戰場指揮(陳友諒),以及本身的人員素質(太多了,吐槽不能)。

在三次英荷戰爭期間的荷蘭海軍,就因為噸位相對小,火炮也相對輕,在同級艦的對線中,實際上吃了悶虧,甚至成為對方(圖爾維爾元帥)的突破口。


不必等到無畏艦出現,在十九世紀中後期,蒸汽機+後膛炮+鐵甲,這三樣有了,對巨艦大炮的追求就出現了。北洋水師買定/鎮遠,就是這種需求


自從火炮被應用在船上,大艦巨炮時代就開始了。艦體越大,用的木料越厚,越不容易被擊穿,同時可以裝備更多的火炮,增強火力投射強度。火炮口徑越大威力就越大,可以擊穿更厚的木板。船比起陸上裝備,是人類對於「自相矛盾」的優秀實踐平台。


從大隻的猴子更容易存活也更容易找到母猴子繁殖後代開始。


如果簡單的說大艦巨炮是戰艦越大越好,那麼這是有極為深刻的歷史,從獨木舟到木質戰列艦,工業革命前人類一直在不斷改進船隻建造技術並讓船隻越來越大。高票答案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但是現在網上多鉚蒸剛黨人意義上的大艦巨炮主義應該是在南北戰爭之後才開始的,之前木質戰列艦由於當時滑膛炮技術水平的問題,單次射擊命中率極為可疑,使得火炮必須靠數量以及抵近射擊才能命中,而木質戰列艦的裝甲相對於當時艦炮的火力來說沒有破甲的問題。以英西大海戰為例:當時英軍常見射擊距離是80步左右(記得不是非常清楚了),根據英軍將領溫特爾的信中說「有時距離敵船極近,彼此說話的聲音都能聽見」來看,這個距離在部分時間可能會更近。對於西班牙戰艦的火炮而言並非在射程之外,但是由於當時無敵艦隊多使用臼炮,這個距離上命中率是完全無法保證,而西班牙海軍臼炮在射速上又沒法彌補命中率的問題。最後戰役結果便是英軍以極大的交換比獲得了勝利,一星期的時間內西班牙艦隊發射10萬枚以上的大炮彈,結果陣亡的英軍只有一名船長和20名船員,英艦無一受重創(《西洋世界軍事史卷二》富勒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26頁)。在當時最為合理的選擇就是在保證火炮能夠有效擊穿對面裝甲的前提下安裝儘可能多的火炮,所以船越造越大,但是火炮並沒有隨著船隻體積的增大而等比例增大,反而是火炮數量隨著船隻體積的上升而大幅上升。

北軍的班長號淺水炮艦和南軍弗吉尼亞號裝甲艦之間的衝突才使得大艦巨炮成為了一種必然,金屬材料的使用讓裝甲艦有了免疫當時海軍常用火炮的能力,這就讓更大的火炮成為了一種必須,在那個生產力日新月異的時代,裝甲和火炮之間不斷地鬥爭以及發動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才有了現在所謂的大艦巨炮。前無畏艦最大的特點就是雖然有口徑很大的主炮,但仍有數量特別多的副炮以及二級主炮作為輔助,這是用射速彌補精度在當時技術條件下的延續。

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在新舊交替的時代由於炮術和火炮本身的問題,用射速來彌補精度的做法還延續了很久,直到1905年無畏級戰列艦下水才算是徹底告一段落。而在無畏艦下水的兩年前,萊特兄弟的飛行者一號離開了地面。


黃海海戰證明小艦小炮和小艦大炮都無法擊沉大艦,於是走上大艦巨炮主義。


(從網上找的圖,侵刪)

這是一副典型的蒸汽朋克作品,蒸汽朋克出現於維多利亞時代,自然科學還沒出現,英國經濟,政治,疆土正處於世界頂尖水平,日不落帝國的稱號也在這時出現。

在那時,人們的普遍觀點就是得到海洋就是得到了一切,憑藉著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運用的蒸汽機,渴望擴展更多疆土的帝國建造了越來越多的船隻和火炮。

人們對於蒸汽機的信心也達到了頂峰,憑藉著蒸汽朋克這一帶著魔法色彩的架空世界觀,我們推測大艦巨炮主義出現於19世紀維多利亞統治時期


從炮術的觀點看,是線膛炮的出現。

  1. 線膛炮導致艦炮在遠距離上有一定精度,可以遠程交戰
  2. 彈丸越重,不僅殺傷力越強,且受風偏影響越小,精度越高
  3. 膛壓越高,初速度越大,對測距誤差的容忍度就越大,而在整個艦炮射擊流程中,測距(相比於測向、測速)是射擊精度的瓶頸。

這三樣加在一起就是大口徑,高倍徑火炮,即我們看到的「巨炮」。

《戰艦世界》玩家可能有體會,就是戰列艦比巡洋艦/驅逐艦在單次射擊中更容易打准,就是因為初速高,對測距誤差容忍度高的原因。

(圖是網上找的)


在一場戰鬥中,我們一定程度上可以簡單的說就是:誰能更有效的輸出自己的火力給對方更大殺傷誰就能取得戰鬥勝利,在沒有信息化手段的年代,沿著這條路的最終結果就是雙方不斷升級己方的火力投放能力……

海軍航空兵成為海戰主導之前,誰擁有更強的火炮,誰擁有更強的防禦,誰擁有更快的速度就代表著誰擁有更強的海上實力,也意味著更大的贏得海戰的可能。結果必然就是大艦(更強的防禦更強的動力)和大炮(更強的火炮=更強的火力)。

實際上,現在海戰往往是海軍航空兵主導,而更大的航母意味著搭載更多的作戰飛機,更多複雜的飛機種類(比如預警機反潛機等等輔助機種),一定程度上也是大艦巨炮的延續,比如美帝的尼米茲福特級航母排水量已經比二戰時最大的戰列艦大和武藏大多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日德蘭海戰成為戰列艦主宰海洋的「大艦巨炮製勝主義」理論歷史頂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空前絕後的戰列艦大和號以及姊妹艦武藏號更是把大艦巨炮主義發展到頂峰。然而也是在第二次世界 大戰中,新銳的航空母艦以及其搭載的海軍航空兵力以遠程打擊的威力給大艦巨炮製勝主義敲起了喪鐘,航空母艦逐漸取代戰列艦成為各海軍強國的艦隊主力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艦巨炮主義就此沒落,隨著大和、武藏的沉沒而走入了歷史。


在航母時代之前,海軍技術某種程度上是很簡單的,那就是炮大勝炮小,跑多勝炮少,船大勝船小,船多勝船少。

拋開船多勝船少一條,其它三條其實就是大艦巨炮主義的實質。換句話說,從無敵艦隊覆滅的那一刻起,大艦巨炮已經作為真理銘刻在一代代海軍軍人的靈魂里了。

在風帆戰艦時代,大艦意味著艦體更加堅固,側板更加厚實,敵艦的炮彈不容易擊穿;同時意味著什麼自己的火炮更多,口徑更大,更容易給予敵人殺傷。

到了無畏艦時代,情況其實沒有本質的不同,一般現代戰列艦的防禦系統重量(裝甲、隔艙、防雷突出部等等)占戰艦總重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這種情況下更大噸位的戰艦就代表裝甲更厚,防護更全面。

其實任何武器平台的基本性能都是由攻擊、防禦和機動三個要素構成的,而作為頂在最前線的戰艦,顯然火力和防護的重要性要超過機動性。

當你的火力不足以毀滅敵人的時候,你必然尋求更強大的火力,反過來敵人也一定會追求更好的防護抵禦你的火力,幾個循環下來,就算一開始不是大艦巨炮,也變成大艦巨炮了。


大概是前無畏時期開始吧,大多數國家都統一地往大了搞了。


自從19世紀火炮和蒸汽機被運用到軍艦上開始,而英國的無畏艦加快了這一進程!


簡單來說還是在航母成為海戰主力之前的時候吧。如果以日軍 鳳翔號 航母服役的1920年代初為分界線的話,那麼之前的海軍屆公認大艦巨炮才是決定海戰勝敗的關鍵。事實上,即使在鳳翔號出現後的若干年,由於飛機技術,或者說海軍航空兵等相關技術的局限性,初期的航母還是沒有辦法作為絕對主力來使用,戰列艦依然是各個海軍的主力。這個從華盛頓會議上首先限制各國主力戰艦的排水量和大炮口徑上就能看出來。

隨著配套技術的發展,航母才是新一代主力這個觀點慢慢被各國海軍所認同,唯一的差別只是認知上的快慢。值得玩味的是,日本作為世界上第一批使用(甚至發明)航母的國家,其實是列強中最後承認航母的決定性作用的,在1937年,離開它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專業航母 鳳翔號 差不多15年之後,還固執地開始建造被稱為「日本帝國的救星」的超級戰列艦 大和號,並指望大和在「最後的決鬥」中一舉打敗美國海軍。諷刺的是,大和從服役開始,一直遭受美軍航空兵的攻擊,最後也是死在了美軍航空兵下,所期待的「最後的決戰」根本沒有出現。

都用槍了,誰還和你拼刺刀?

PS: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Recall-History


推薦閱讀:

與古人相比,現代人在智慧、謀略、心術方面有沒有進步?
大家怎麼看待隱士?
古代的質子生活狀況如何?
羋八子說《論語》?
古代人會親吻么?

TAG:歷史 | 戰爭 | 海運 | 航海 | 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