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貧困地區教育撥款是否比降分更能促進教育公平?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分兩個方面來講吧。

1:轉移支付VS傾斜的錄取政策

轉移支付這個沒啥好說的,錄取傾斜有幾種方式。降分是一種,給貧困地區分配固定數目的招生名額是一種。可能還有別的方式(專門針對貧困地區的申請制等)。無論哪種方式,說白了就是把富裕地區的學生和貧困地區的學生分別放到兩個組別競爭。

一般認為,富裕地區和貧困地區學生天賦的分布沒有顯著的差異,後天能調用的基礎教育資源是兩地區學生高考分數分布(「能力」的代理)存在顯著差異的主要原因。無論是傾斜的錄取政策還是轉移支付,肯定都是要緩解能調用的基礎教育資源之間的差異對深造機會的影響。

那麼,假定只使用轉移支付,那麼這意味著貧困地區和富裕地區的學生要在同一個組別競爭。而前者即使加上轉移支付,能調用的基礎教育資源平均來說也要小於後者。在同一組別競爭時,前者在統計上依然存在劣勢,只是比政府什麼都不做時劣勢少了些。

假定只使用傾斜的錄取政策,那麼這意味著貧困地區的學生主要跟和自己調用教育資源的能力相似的人進行競爭。通過競爭進入大學後,這些學生得以調用和富裕地區學生相似的高等教育資源。

單從大學在校生很關注的就業角度來看,用人單位對高等教育階段的重視程度更高。總得來說,假定不存在尋租行為,在就業角度上傾斜錄取比起轉移支付更公平。當然,如果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也可以找出支持「轉移支付更公平」的論據來。

2:尋租空間

長話短說:使用轉移支付手段,尋租空間很小。使用傾斜錄取,尋租空間很大。具體為什麼,請諮詢各地能人。

那麼,尋租手段是不是主導?這個得定量看。哪位有微觀跟蹤調查數據歡迎與我聯繫,我自認計量水平還行,咱們可以合作。


謝邀,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涉及非常多的方面,我簡單寫幾點。

1)智力與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前面張簡之老師提到:

降分錄取……相當於承認貧困山區的孩子在智力和學習水平上不如外界,這某種程度來說,也屬於一種歧視。

事實上智力和學習能力的差異不宜輕率否定。見貧血可能讓許多農村兒童身體和智力發育受損

在今年 10 月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開放版 (BMJ Open) 的一篇論文中,斯坦福大學與中國多個高校合作產生的 「農村教育行動計劃(REAP)」 團隊研究了來自陝西南部農村貧困縣的 1808 名嬰兒。通過隨機對照試驗,他們發現嬰兒們的貧血率高達 48.8%。其中,有 20% 和 32% 的嬰兒的認知能力和運動能力受損,而且這種發育受損往往是日後無法挽回的。

如果承認貧困地區兒童與發達地區兒童在營養、早教、親子陪伴上的差距,不同地區兒童在智力發育和學習能力上的差距是不難想見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以不同地區學生人力資本的平等為目標,就需要給貧困地區提供更高水平的(人均)教育撥款;如果以不同地區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平等為目標,降分錄取可能更有效。

2)教育回報的不同來源,signaling or skill acquisition

勞動經濟學區分教育回報的兩大主要來源,一個是信號效應(signaling), 一個是技能獲取(skill acquisition), 技能獲取效應指的是:更長的教育年限直接增進了學生的技能,使他在勞動力市場上更受歡迎,收入更高;信號效應指的是:教育本身並不增進學生技能,但有資格獲取更高層次教育這個事實本身是一個良好的信號,標誌著該學生能力更強。Eble and Hu(2015)利用80年代中國小學學制延長一年作為自然實驗,識別了中國基礎教育回報中信號效應(文憑)和技能獲取效應(受教育年限)的各自影響。他們發現控制了文憑(即信號效應)之後,多一年受教育年限只會使月收入增加2%. 相對於以往得到的10%左右的教育回報率大大縮小。這表明在一定時段內,中國教育回報可能主要來源於信號效應而非技能獲取效應。如果這個結論成立,直接對貧困地區降分錄取,而非增加教育撥款,就可能是一個較為廉價有效增加貧困地區學生教育回報的手段(當然前提是降分錄取的信號扭曲不太強,否則市場會做出相應反應,降低文憑信號的回報。)

跨省降分錄取基本只涉及高等教育,因為初中招生和高中招生基本上都是本地,最多本省級別。因此降分錄取對於貧困地區學生的影響,相對於教育撥款來說,其效果更集中於高等教育(並間接促進以考上大學為目標的普通高中教育);更傾向學成之後的勞動力異地流動。這就導致降分錄取與教育撥款另外兩方面的差異:

3)教育回報的地區差異

不少研究表明,中國的教育回報率存在跨地區差異。例如邢春冰等(2013)使用2005 年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以及2011 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證實東部地區和發達城市的教育回報率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因此,教育政策若更有助於貧困地區勞動力在發達地區工作和生活,將顯著提到教育回報率。從這個方面看,增加教育撥款有助於直接提升貧困地區勞動力的技能,而降分錄取由於側重高等教育的准入,更有助於跨越戶籍障礙,能更好幫助受益人在大城市立足。當然由於貧困地區降分錄取的受益人較少,直接增加教育撥款,改善初中等教育仍是不可或缺的。

降分錄取與增加教育撥款還有一個差異:降分錄取是當下見效的行為,而增加教育撥款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成效。中國勞動力的跨區流動,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都離不開先行入城的同鄉通過社會網路的提攜。例如馬光榮和楊恩艷(2011)發現,社會網路越多的農民,其創立自營工商業的概率越高;與親友互贈禮物額度增加一倍,則自營工商業收入提高7%. 在一個關係型社會,社會網路有助於創業者和就業者克服異地經營或工作的信息障礙、資金障礙和技能障礙。蘭州拉麵為青海化隆人壟斷,列印店為湖南新化人壟斷的事實就是鮮明的例證。一項政策若能有助於貧困地區的先行者在發達地區儘早儘快立足,就有助於貧困地區人口儘快脫貧。這似乎又是一個有利於降分錄取的視角。當然,也要考慮到高校畢業生從事工作的偏向不同。此外,不難想見社會網路效應雖然有助於幫助社區脫貧,卻與「從身份到契約」的現代精神不符,製造一大堆鳳凰男傳說。

4)教育回報率在不同層級學校的差別

前面提到,降分錄取是一種偏向高等教育的教育政策,而增加教育撥款則面向全體系各層級教育。不同層級教育體系回報率有什麼差異?李宏彬老師做了一些經典研究。Li et al.(2012)利用雙胞胎數據發現,在控制了遺漏的個人能力和家庭背景之後,一年受教育年限的回報率變得只有2.7%. 怎麼會那麼低呢?他們發現,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平均回報率仍然維持在一年7-10%的高位,但是為高考而準備的普高教育幾乎沒用。也就是說,如果沒考上大學,高中就白讀了。如果該研究成果成立,這就說明,當普高以高考為中心的教育目的不改變,則普高的作用只在於增加高等學校錄取率。通過降分錄取直接提高高校錄取率將比增加普高撥款有用得多。再考慮到貧困地區多數學生(即使在降分錄取後)也沒有機會上大學,在義務教育完成後只能通過職高、中專等職業教育增加人力資本的現實,增加職高撥款結合高校降分錄取似乎是較好的政策組合。

必須說明,這一結論不是沒人挑戰的。考慮到中國職業教育低劣的生源質量、鬆弛的學校紀律、無用的專業設置;考慮到眾多職校淪為「成人託兒所」,學生整天打遊戲,學校通過扣畢業證強迫學生在富士康打工而不注重教學的現狀;考慮到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很難設想普高的低回報率和職校的高回報率會一直持續下去。徐軼青有一篇較好的專欄文章見改革高中教育迫在眉睫。當然,職校的專業設置也是相當重要的。周亞虹等(2010)利用上海財經大學蘇北農村調查數據發現,側重農業技術傳授的農村職業教育達到9%的年平均回報率。

參考文獻:

Eble, Alex and Feng Hu,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al Credentials: Schooling

Decisions and Returns in Modern China,", Working Paper, 2015.

Li, Hongbin, Pak Wai Liu, Junsen Zhang, "Estimating returns to education using twins in urba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07(2012): 494-504

馬光榮、楊恩艷,《社會網路、非正規金融與創業》,《經濟研究》2011年第3期,83-94.

邢春冰、賈淑艷、李 實,《教育回報率的地區差異及其對勞動力流動的影響》,《經濟研究》,2013年第11期, 114-126.

周亞虹、許玲麗、夏正青,《從農村職業教育看人力資本對農村家庭的貢獻———基於蘇北農村家庭微觀數據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2010年第8期, 55-65.


從我個人作為教師來看,如果只有這兩種政策可選的話,我更傾向於「教育撥款」。

理由:

1、降分錄取,在我看來,屬於赤裸裸的不公平,對於那些富裕地區孩子努力的不公平,而且還相當於承認貧困山區的孩子在智力及學習能力上不如外界。從實際來看,貧困地區與富裕地區的學生形成差距的原因,教育佔主要,貧困地區學生受到的教育訓練不夠系統,而且相比富裕地區而言,並沒有什麼學校教育以外的資源,而學校本身的教育也很次。

拋開這些,這個政策的尋租空間太大:降分錄取的標準,是只要貧困山區的適齡學生就降分,還是按照相應的比例降分錄取?如果是第一種,那很多有能力的家庭可以通過修改戶籍,戶口遷移等方式來實現降分;如果是第二種,那麼比例多少,評價標準又是什麼?既會出現考試移民,也會出現評審的「不公平」和腐敗。

同時這個政策也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地區的教育問題,因為貧困地區的條件並沒有改變,出去的人想要回去的不會太多,那麼貧困還是那個貧困。

2、教育撥款,這個政策依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間,錢能否到貧困地區,貧困地區是否真的貧困,資金的具體投入方向?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縱然存在層層搜刮的現象,那也會有一些資金能夠用到教育上,能夠做出些改進,這相比降分錄取,更具效用。

3、如果說實行教育撥款的政策,並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考察貧困地區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教育扶貧,我想,貧困地區的教育情況是可以有所改觀的。

現狀:現在很多偏遠鄉村和山村,從教學的物質資源上並不太欠缺,我以前去支教的廣西的某個山村小學,器材室里有顯微鏡、美術石膏雕像、化學試劑、電腦、遠程教育投影·····很多東西都是放在那裡,根本沒有人去使用它。原因在於,學校里大多是老教師,不會用,也懶得去學,教學生十多年前是那套,十多年後還是那套,學生們很難受到好的教育和引導。

那就需要引進年輕教師了,可這些地方交通不便,工資水平又不高,很難吸引有水平的年輕教師過去並且留下,很多人考農村教師之後,呆了不到一年就走了,然後又招新老師,新老師又離開。

所以從實際情況來看,引進優秀教師,實現貧困地區與外界教師和教育資源的互動流通,才能真正地提升當地的教育水平,這才是治本之策。

我想我們最終想要的是拉近城鄉、貧苦與富裕之間的差距,而不僅僅是用分數或者撥款來彌補差距,彌補差距只能補救一時,實現鄉村(貧困地區)自我造血功能的恢復才能改變當地的面貌。


謝腰。

在農村,一個優秀的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力比單純的少錄取分數要強N倍。

農村教育只能靠老師,甚至家長都只把希望寄托在老師身上。且不說孩子的成績問題了,很多父母就連孩子的性格問題、心理問題、行為習慣問題都寄希望於老師的幫助與管理。

當然,也別噴那些家長,因為我知道他們確實無能為力,不知道怎麼解決。

所以,在農村老師肩負的責任往往更為巨大,但他們所得與付出不成正比。

現在農村優秀老師都往市裡跑,甚至小城市裡的優秀老師都往大城市跑。

所以,我更希望教育補貼,讓這補貼能切實的發到農村老師身上,讓他們安心教書;讓這些補貼能切實地提高農村孩子的生活水平。

因為,農村學校的好多學生都捨不得買學生奶,好多學生還吃著沒油的水煮菜。

我一直覺得物質很重要,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撥款扶持教育對很多貧困地區並不能起到根治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的問題,也難以解決教育公平問題,但這最多算一個「平庸的招數」。加分就是即蠢又可惡的招數了。

對於貧困落後地區,政策不能只注重一個方面。必須多管齊下。如果不能扶貧、增加就業機會和家庭購買力,那麼教育撥款再多教師也留不住。


80年代初,整個大陸推行包干制,不只有生產上,還有政府的財政制度。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上也推行了財政包干制,用意在於提高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積極性,採取了一系列如允許省級政府上繳定額基數以後,地方自己保留剩餘的財政收入,用以激勵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方法。88年又把財政包干更精緻化,收入遞增包干、解遞增包干、總額分成加增長分成、定額上解、定額補助。88年以後地方政府的財政剩餘幾乎可以完全自主支配。十幾年時間,一系列的包干制於地方政府的財政和經濟發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994年稅改是一個轉折點,1985年預算收入佔gdp的22.4%,2002年是18%。總預算則是從1985年gpd的22.4%降低到2002年的21%。而在同樣這十幾年間,地方政府的支出在全國政府支出佔比從85年的60.3%走到了2002年的69.5%。

49年到85年之間,義務教育的經費的財政支出基本是中央政府負責的。到了開始推行包干制後,相應的在80年代出台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義務教育法》,將義務教育的財政來源歸屬於地方政府。

省和省之間的財政收入由於自身發展稟賦的不同,有著極大差距,提供的公共服務,也就是義務教育的品質自然也產生了極大的不同。

義務教育的經費從中央政府對教育的一體負責,到了為因應包干制以後的地方政府自理,是典型的"一部份人先教育"起來路線。

必須要明確地指出向貧困地區撥款和降分入取,為的都是結果公平,兩個都是事後補償,都是為了促進教育資源的公平。

所以阿,胖子有說,前三十年不要否定後三十年,後三十年不要否定前三十年,不要互相否定,該調整的調整,實用的就是最好的。


個人認為,這兩者起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向貧困地區教育撥款,主要是在解決階層之間的矛盾。是一個長遠的手段。

也就是國家要平衡富裕階層和貧窮階層,讓貧窮階層也享受至少是及格層面的受教育權。如此,社會才能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否則就成了畸形。

而降分錄取,是解決地域差異、民族差異等急需解決的問題。

這種降分錄取一般是用於特殊情況的。比如新疆、西藏問題。那裡的少數民族學生天生有自己的語言、文化,而我們的教育政策卻是以漢族文化為主。他們學起來肯定是比較艱難的。這點對他們而言,就相當不公平。

而我們為了56個民族一家親,不因這些不公平的政策鬧出間隙,就勢必要在分數上給人家一些照顧,以此讓他們也有進入頂尖學府的機會,看看這個世界的真實,接觸更多的思想。

他們知道的多了,知道穩定和平才是好的,對我們也是一種幸福。


謝邀。

利益相關:本人是國內某985高校碩士,現在身為研究生支教團一員,在西部地區支教。高中時代在東北某所重點高中就讀。

向貧困地區教育撥款是和降分錄取,本質上是國家促進教育公平實現的一種手段。

首先,那麼我們先分析一下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

1確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基本實現了)

2提供相對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

(教育公平最終達到的目的)

分析一下教育公平吧:

1.富裕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教育資源是否相等?毋庸置疑,發達地區的師資力量、學校水平與教學環境(硬環境)、學習氛圍與生源質量(軟環境)都是碾壓貧困地區的。

2.貧富地區的學生質量的分布有沒有差異? 雖然我們主觀上認為,造成貧富地區教育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資源不對等,但是,不得不承認,貧富地區學生質量的差異也是存在並且不容小覷的。這種學生質量的差異我覺得主要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貧困地區的人才總體上在向富裕地區流動,富裕地區的父母的平均文化知識水平比貧困地區高(我說的是平均水平),這導致貧富地區的學生在天賦和後天所受的家庭教育水平上有差異,可以說,在入學之前,起跑線上,已經輸了。

(2)經濟實力對學生質量的影響。我所在的學校,冬天還有學生穿拖鞋過冬,家庭貧苦導致他們無法心無旁騖的讀書,不得不在讀書的年紀思考掙錢的問題。還有學生考入高中之後,因為高中大學合計七年的學制(醫學生物的話學制更長)之後他們才會掙錢,所以考慮到家裡的經濟水平,不去上高中而去上學制兩年的職校然後早早進入社會工作了。

(3)眼界的問題。一個人的眼界是由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決定的嗎?能提高嗎?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眼界? - 大學生 我覺得說的已經很好了。

所以由此看來,無論是學生質量還是教育資源,富裕地區都是碾壓貧困地區的。也就是說,教育公平基本上是沒有達到的。

OK,那麼,其次,我們分析一下降分錄取撥款這兩者手段怎麼促進教育公平?

先說降分錄取

對於貧困地區的學生而言,與富裕地區的學生進入同一所高校的機會增加了,為貧困地區的學生提供了接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出發點是好的。題主在題目說明中闡述:「降分屬於「事後補償」,是促進結果公平。」但是不論如何,愚以為教育公平的本質就是公平,事後補償與事前補償也好,機會平等與結果平等也好,並不重要,重要的實現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的相對均等,即每個學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後能達到一個最基本的標準,包括學生的學業成績上的實質性公平及教育質量公平、目標層面上的平等。而這也是教育公平的最終目的。

但是還有以下幾個問題尚無法解決:

(1)如何量化降分錄取標準

就算是給貧困地區的考生錄取時降了5分、10分,降分錄取後考生還是要和富裕地區的考生進行競爭,降的分數能否彌補教育資源和教學質量的差異所造成的分數差呢?如果降50分甚至70分,使得天平過於傾斜,對於富裕地區的考生而言是否也不公平?不同貧困度的地區,降分標準是否應該相同?如果一個縣城剛剛擺脫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就不再享受降分政策,那剛剛升入高三的孩子則成為了這項政策的不利者,怎麼處理?

(2)尋租現象如何監管?

如果是貧困地區的富裕家庭,將孩子高考移民,怎麼監管?

因為政策導致降分的尋租空間極大,每年都屢屢報道富裕地區的考生鑽空子,反過來名額一定的前提下,富裕地區的高考移民反而加劇了教育不公平,如何監管?

(3)即使政策制定合理,監管嚴格,在小學到高中的十二年里,所接受的教育質量差距還是很大,在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基礎教育中,並沒有實現給考生們相對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說到底,降分只是暫時的解決問題。此外,降分錄取考生進入大學後發現與身邊人差距很大,有心裡落差等等問題也有待解決。

再說教育撥款:

從本質上看,教育撥款的目的是使得貧困地區考生的受教育機會和條件得到改善,使得貧困地區考生和富裕地區考生在答同一張試卷之前,接受了同樣質量的教育。以此手段來謀求教育公平。相比於降分錄取,它能真正提升基礎教育時期貧困地區的考生所受教育質量,如果教育撥款的落實可以理想化的實現,我認為比降分錄取要合理。可以說出發點也是極好的。

但是我為什麼加粗上面一段中「理想化」三個字呢?因為太難實現。

原因如下;

1.法制的不健全和監管的缺失導致資金常常難以真正到位,下撥的一層一層的過程中總是容易被剋扣和挪用。

2.如答案之一中 @張簡之 所言:

「現在很多偏遠鄉村和山村,從教學的物質資源上並不太欠缺,我以前去支教的廣西的某個山村小學,器材室里有顯微鏡、美術石膏雕像、化學試劑、電腦、遠程教育投影·····很多東西都是放在那裡,根本沒有人去使用它。原因在於,學校里大多是老教師,不會用,也懶得去學,教學生十多年前是那套,十多年後還是那套,學生們很難受到好的教育和引導。 那就需要引進年輕教師了,可這些地方交通不便,工資水平又不高,很難吸引有水平的年輕教師過去並且留下,很多人考農村教師之後,呆了不到一年就走了,然後又招新老師,新老師又離開。」

就算資金能夠真正到位,人才能到位嗎?會有特級教師捨棄一線城市名牌高中的崗位到貧困地區工作嗎?優秀的教師為了日後個人更好的前程又朝富裕地區的學校考,人才流失的缺口怎麼辦?

現在國家出台了政策,鼓勵部分教師去貧困地區授課兩年左右回來之後提升職稱這種方式來促進人才交流。但是,因為在貧困地區教學的崗位待的時間很短,我並不覺得能夠真正了解當地孩子的學習水平,也沒時間創造出適應當地孩子的比較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與方法,特級教師去了貧困地區也很難在崗位上發揮出自己百分之一百的能力,方言的溝通與交流,生活習慣的適應等問題也是一個考驗。

3.我們來算一算這需要多少錢?需要國家投入多少財政?按照每所貧困地區的學校都配備和發達地區普通高中(非名校)差不多的教學環境,至少每所學校每個年級的每個教研組都引進一名外來人才有需要多少的財力?以及,有沒有這麼多人才去引進呢?這筆賬太大。所以目前來看,只有抓好經濟建設,把經濟搞上去,總體的經濟水平高了,才能有資金去搞教育,才能吸引人才留下。

結論:從長期來看:降分錄取治標不治本,但是短期內是促進教育公平的一個比較不錯的辦法,不過執行和監管這一塊漏洞太大。教育撥款距離能夠理想化的真正落實(即不剋扣,款項充足,人才與設備雙到位)還很遠,需要我國發展上去才能解決,而所謂發展不僅僅是經濟,法制體系,道德水平,監督監管等方面全方位的發展才行。

以上。


謝邀!首次被邀略激動,感謝信任~

題主的事前、事後補償提法從時間上來理解兩種措施,角度很好。然而兩者看似都是補償,實質上,前者是致力於解決不平的措施,後者只是單純的彌補辦法。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差異問題突出,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決定了教育也不可能公平。解決教育不公的根源也遠非這樣一些簡單傾斜可以做到,但有當然是比沒的好。

我更傾向於從另一種時間角度來理解。教育撥款是一種長遠舉措,降低分數則是一種更及時的當下措施,對於彌補教育不公平來說更為直接有效。大家都看過跑步比賽,所在內外道不同,起始位置也不同,這樣才能保證公平。降分也是類似道理,教育水平不同,當然也需要不同的教育標準來協調。而且,比起教育撥款的長時性,中間又能多惠及十數屆學生,可大大避免他們覺得生不逢時的哀怨,也算是另一種公平。

反觀教育撥款,除卻要多年才能見成效外。更不可忽略的是,其教育所撥款,真的能財盡其用嗎?必是不能的,那麼其最終成效也自然是要打個折扣的。由此,靠這個,雖然更能從實質上解決,但實在是太任重而道遠了。然而又如前面所說,降分只是單純的彌補辦法,對於教育公平,治標都勉強,更妄談本。所以比起降分,撥款更近根治辦法。

最後,當前和長遠都要抓,既需要降分政策來儘快解決當前問題,也需要教育撥款從長遠打算。著力點不同,遠近相銜,優勢互補。都好!

——

噗,最近政治看多了,答起題來都一股社會主義味~


謝邀。撥款有難度。看錢怎麼花。我覺得降分不是一個解藥,只是暫時湊合用的。

先不說資金流向怎麼流到目的地的問題。

教育公平的問題來自教育資源不公平。物質上且不提,從人才資源上說在偏遠地區要用高工資補的上去教師的需求是比較難的,這些需求是囊括了在偏遠地區生活不方便的,也包含了一些愛好得不到滿足,去個博物館音樂會什麼的,這方面網路解決了一部分。光是錢花在工資上不足夠的,兩倍工資人也不一定樂意去偏遠地區。那麼,怎麼辦?

1.可以嘗試網路授課。成本且不提。偏遠地區的孩子可能會被家裡要去幫忙農活之類的,網路課上出勤很成問題。但是有沒有可能變成更加自由的模式呢?這些孩子可以自由時間來學習,定期的測試保障效果,通過一樣的標準考試來升校。而且網路能過讓他們接觸更多,這個利弊么……沉迷簡單,學更多也簡單。我還記得第一次看TED的那種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感覺。教會他們認識網路,抱有正確態度使用很重要。

2.從根本上解決的辦法還是發展那些地區,比如有條件開發成旅遊資源的。這個地方的基本設施上去了,生活不說很便利,不要太差,缺失的部分需求能夠靠網路補全,這時教師人才會樂意流動去那。不過我們有戶口這東西的禁錮,人是不愛挪地方的,社保那堆東西很折騰。稍微的提高無濟於事。看社保制度的調整能讓偏遠的地方也享受不低的保障,人才流動才會增加。


現在教育的情況是:

保護東部

壓制中部

扶持西部

東部和西部的考生喜歡到中部進修,回去秒殺自己的同省同學。中部的考生也喜歡到東部和西部考試。新聞上大家已經看的多啦。

解決的辦法還是發展經濟,在西部中部多建些大學吧。


簡單說,不可能。

教育質量這個東西,拼的都是軟實力。這個不是錢能解決的。哈工大、武大、蘭大,這樣曾經一流的學府,而且所處區域中心城市,都擋不住人才外流,何況邊遠落後地區。易中天老師不就是武大跳到廈大的嗎。合肥的中科大,如果

沒有體制上的特殊性,也是一樣擋不住人才外流。

我初中數學老師,是我認識的智商最高的女性之一。但是她農村,英語老師的英語還要問她,所以高考英語二三十分,靠數理化成績考上了大專。北上廣的小朋友有這樣的煩惱?英語考不過落後地區的孩子真是太不用心了。2000年筆記本電腦還是奢侈品的時候,中關村二小的實驗班就人手一台了。比爾蓋茨這樣天才少年沒有高於這個的底子能那麼早接觸到電腦?現在北上廣的中學老師都有博士了。偏遠落後地區敢想?

我一農村考出來老大哥07年去美國讀博士前拉我喝酒,說小吳啊,我們這樣苦地方考學出來的,實際就相當上海孩子出個國了。能去趟美國,看看華爾街,都是賺到的。我想想的確如此。


謝邀,一個既沒有享受過撥款又沒有享受過加分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實在不知道該說啥。二者都是想促進一種公平,但沒有真正的公平的存在。


是的。支持貧困地區教育發展是提高貧困地區的學生的高考競爭力,降分錄取是降低貧困地區考生的高考難度。如果非要說這兩者哪個更為重要,我認為前者。正如很多人的看法,後者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育公平,但是我要說這種公平是一種畸形的公平。就像一個穿跑鞋的同學,和一個穿草鞋的同學一起參加運動會賽跑,假設二者的體質類似體能類似,正常情況下應該穿跑鞋的會先到達終點。在這個時候我們想讓比賽更為公平一些,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讓穿跑鞋的同學穿草鞋去比賽,第二種是改變比賽規則,讓穿草鞋的同學只跑一圈到達終點而穿跑鞋的同學跑一圈半到達終點,第三種是讓穿草鞋的同學穿上跑鞋參加比賽。好,那麼請問以上三種方法哪種方法的可行性更高,實現公平的效果更好呢?

我想最好的方法應該是第三種,最劣的方法應該是一種。因為第三種讓雙方都在一個公平的體制下擁有了相同的資源,穿跑鞋跑步既保護了腿又有利於跑出更高的成績。

我說這個假設是為什麼呢?目的在於類比我們實現教育公平的三種方式:1剝奪大城市孩子的優質的教育資源,讓全國的孩子都在絕對相同的教育資源下學習;2 改變高考規則,也就是降分錄取教育資源差的孩子們;3 提升貧困地區孩子們的教育資源,讓他們和城裡的孩子們享受同樣的資源。這個和跑步比賽的例子一樣,第三種方法是最有效率的最能體現公平規則的,即讓所有的孩子們都享受到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又有助於整體教育質量的提升,培養出更加高質量的人才。

好啦,很明顯,第三種方法是最優決策,第二種方法是次優決策,第三種方法是下下策。現在中國的國情是,只能採取次優決策,適當兼顧最優決策。因為中國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和很多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均一樣,同屬於經濟發展不均的副作用之一。也就是說,只要中國的地區經濟差異問題不解決,只要中國的城鄉經濟差異不縮小,我們在促進教育公平上是不可能採取最優決策的,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推動教育公平如此無力。好,既然這是一個次優選擇,是一種畸形的公平機制,那麼怎麼可能說達到一種好的效果呢?我們的公民怎麼能不抱怨呢?

總結來看,中國目前搞差別錄取,搞加分減分,基於中國的國情,但這隻能是一種暫時的策略,我們一定要從根本入手,想方設法讓中國的地區發展、城鄉發展協調起來,一定要從最本質的層面上推動教育公平,一定要在經濟轉型的中國培養更多的高質量人才。


哪有那麼多的公平可言?誰能分到這份公平?優勝劣汰本就是公平。公平最終是靠自己爭取的。

還有我覺得吧,教育這種事就看你幸運不幸運了。

我不是少數民族,不能加分。 我不是獨生女,不能加分。 我家窮但沒有貧困證明書,不能拿貧困補助金。加分和給錢對我的生活我覺得沒多大影響。也許是某些人的救命稻草,也許對某些人來說是賺了吧。

要是想促進所謂的教育公平,我覺得教師資源的公平分配是很重要的。那麼問題來了,教師的公平呢?所以哪有那麼多公平。

第一被邀請(⊙o⊙)上次回答的那個農村教育完全是有感而發。今天這個我就不太懂了,所以我說不清楚,邀請我的人不要怪我哦。另外我的家鄉在黃岡,很窮的地方,但是我真的很佩服黃岡中學,在這個窮鄉僻壤把教育搞得全國知名,但是這些年來大量教師都被北方的學校挖走了,教師資源大量外流。所以出現了所謂的什麼黃岡中學一年不如一年的現象吧。我對補助和加分福利真沒什麼太大感觸,它唯一一次給我的感觸是,我一位有農村戶口和獨生女證明的好朋友她高考加完分10分後和我是一樣的分數,一道數學大題的分數啊。


首先,向貧困地區教育撥款和降分是同時在進行的。教育部的計劃是貧困地區的撥款屬於治本,是面向未來的考生;現在的降分屬於指標,是面向現在的考生。

治標:根據教育部提供的數據,我製作了這張圖

據說教育部的這個有效暢通農村和貧困地區學子上重點高校渠道,是因為當年哪個網站鬧得沸沸揚揚的寒門再難出貴子引起很大的討論。有學者就去統計985高校裡面農村學子的比例,發現簡直是太低了。然後還得出清華北大讀書的平均家庭水平大概是父母雙方老師或者公務員以上,每年至少能夠出國一次。於是在經過充分的調研以及數據支持以後,教育部才有以下三個措施:

  • 實施國家專項計劃,對貧困地區實行定向招生。

  • 實施高校專項計劃,對農村學生實行單獨招生。

  • 實施地方專項計劃,地方重點高校單列計劃招收農村學生。

第一年出了沒有問題,第二年就增加了人數,第三年也增加了,發現這個政策還是很平穩的,沒有出現很大的社會動蕩。

如果沒有這個政策這幾萬農村學子讀不了985

如果沒有這個政策這幾萬農村學子讀不了985

如果沒有這個政策這幾萬農村學子讀不了985

再說治本:

這個是人均教育公用經費支出圖

很明顯,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的支出是提高的。但是也可以發現,農村小學的投入力度不是特彆強勁。

我們再看非義務教育高中階段:

確實投入在提高,但是大家都知道教育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是一個很慢的過程,今天的一個政策要很久才會發揮作用,那對現在的人來說怎麼辦呢?

對現在的學子來說他們讀不了好的大學。

最後我覺得有些人不道德啊,北京高考分數線那麼低你們不怎麼討論,怎麼一到弱勢的農村學子分數線低你你們就大呼不公平了?


首先你得弄清楚問題的根源。教育不公只是一種表象。深層次是資源分配的不公。題主所說的兩種辦法都是治標不治本。降分並不是公平的體現,恰恰是不公平的體現。首先我們國家的大的體制決定了教育資源是由國家或者說政府分配的,進而資源又聚集在政府周邊,最顯著就是北京。並不能單純通過減分增加公平性。撥款更不能減少不公平,反而有可能增加不公平。首先,你不能保證撥的款可以完全發到基層(中間有層層剝削,親身體會)。再者,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錢解決的。你可以給更高工資吸引優質老師,但是,通常優秀的教師一般都不會在意這些,基層不能提供高質量的生活條件和便捷的現代化生活方式所需的硬體條件,他們在城市裡一樣可以獲得更高報酬。就算工資低一點(也不一定低),他們可以通過開各種輔導班賺外快,因為城市裡有這種需求。而農村就沒有這周需求。基層的孩子不會有這麼名目繁多的輔導班,放假就是放假,周末就是周末。教育不公只是我們看到資源分配不公的一種表象而已,僅此而已。還有很多這種問題,或許其他的問題通過撥款更容易解決,當然,前提是能保證錢發到應得的人的手上。================================================第一次打這麼多字。========碼字真的好累o(╯□╰)o


降分,和擴招一個性質。

教育撥款是更加公平的。降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即使通過降分得到了同等的結果,但是學力不等還是會顯現出來。降分治標不治本,就像擴招,即使更多的人上了一本,然而好的大學還是給真正有能力的學生開放了。

教育撥款試圖使學生擁有同樣的機會,自然更加公平。

一個是主動選擇,另一個是被迫選擇,哪個更公平?


只要不是按民族加分,其他在行的加分降分政策都有合理性,都應該支持!


其實你這和兔子的降分政策都一樣,治標不治本。

落後地區落後的首先是師資啊,我們縣(全國百窮)某鎮中學(稱A校)08年以前每年初中能考入高中的在 15/300人左右,這在全縣也屬墊底的了,不過大家都差不多,鄉鎮中學水平基本在20人左右,然後該校來了個南京大學畢業生回饋母校支教,強勢助攻。

能想像嗎?郭敬明老師作為大中鋒在全國幼兒園聯賽中屢遭扣帽,突然姚明來當控球後衛,想像一下局勢。

高材生一來就負責畢業班整體規劃教學,當年該校以黑馬姿態超過40人考入高中,翻倍啊!!

請不要瞧不起,下面鄉鎮中學每年能考入高中的沒有超過30的。

可惜的是,他待了兩年後就去了他該去的地方,畢竟這裡也不是他應該待的地方。

10年以前,基本每年縣中考狀元還是隨機產生在各校的,因為我們縣都不是很重視教育。

然後縣城來了個私立中學(B校),配置清一色二本以上畢業生,聽著不咋樣,我給你說明一下,A校共擁有 0 名有本科畢業證書的老師。

第一屆招的學生不多,因為本身知名度不高,在公立中學每年只需出50元的情況下,該校每年收費1200也是顯得「奇葩」!

當年中考,B校共有考生26名,1人統招市一中,22人考入縣一中,3人進入縣二中。

這條消息在全縣如病毒般迅速傳播開來,然而爆炸力還不是很大,畢竟考生數量少。

第二年該校共有考生130名,全數升入高中。

至此,B校一舉奠定了其在我縣教育界的地位。

私立學校的光榮,縣城公立中學終於也開始發力了。

狼來了,狼來了,狼真的來了,鄉鎮中學這下徹底完了。

當縣城中學有錢有人時,鄉鎮中學有的大概只是廉價而充沛的淚水了。

13年,城關中學與B校壟斷了全縣前10名,縣一中實驗班統招名額100人,下屬鄉鎮中學考入26人。

14年,全縣前50名城關中學與B校共46人,縣一中實驗班統招名額100人,下屬鄉鎮中學考入10人。

15年。15年的A校早已遺失在衰敗的鄉鎮教育中,而我所在的中學已經連續三年沒人考入縣一中實驗班了,再詳細說的話,如果沒有縣一中每年給的6個指標,我校無一人能進入縣一中讀書。

暑假我去看初中班主任,談到中考,這個曾經的全縣優秀教師,沉默了一會兒說:「不是我們太弱了,是縣城中學太強了。」

在市一中,我們縣一中只是一個經常被我們班主任用來嘲笑教育落後的梗而已。

他們又強在哪呢?

然而這只是這片960萬平方公里大地上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個全國百 強 貧困縣而已。

當我們大談特談貧困地區時,那些貧困地區里卑微到沒能力成為貧困的地方還在苦苦的掙扎著,看不見的繼續看不見,看見的選擇了視而不見。

北京說:「打到地主。」於是死去了一批人。

北京說:「要有鄉賢。」於是站起了一批豐碑。

「你畢業了去哪?」

「留在杭州啊,實在不行就去合肥。」

「去老家縣城教書啊,做一個男神老師。」

「那麼窮,我才不回去。」


推薦閱讀:

社會生物學在社會學中影響力和發展如何?
中国阶级有哪些阶级?又是怎么划分的?如何评价这些阶级呢?
90 後是被犧牲掉的一代嗎?
如何简单理解福柯的「谱系学」?
什麼是藍帽回回?這個族群的現狀是什麼樣的?

TAG:社會學 | 政治經濟學 | 教育公平 | 貧困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