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理论可以阐释中国古代历史吗?
例如 马尔萨斯陷阱 适用于 从商周到清朝 的王朝更迭吗? 纳什均衡 可以用于分析 战国的兼并战争 而 欧洲却没有走上兼并之路 吗?
可以。大一经济学原理课,推荐阅读书目有一本是赖建诚教授的《经济史的趣味》,其中分上下两部分,上篇为西洋经济史的趣味,下篇即为中国经济史的趣味,摘其目录如下:(来自豆瓣读书经济史的趣味 (豆瓣))
这些文章是整理了赖教授的博客文章,博客在此:賴建誠 @YLib Blog摘录其中第一篇:《汉人与牛肉》http://blog.ylib.com/lai/Archives/2006/06/07/112下篇 中国经济史的趣味
1 汉人与牛肉
2 《绿野仙踪》与中国3 梁启超论美国的托拉斯4 两次失败的井田制实验5 井地说与井田说6 《盐铁论》的臆造问题7 良币驱逐劣币:汉文帝的放铸政策8 中国的银本位与1929年世界经济大恐谎9 美国购银法案(1934)对中国经济的冲击10 明清的税制与贪污行为11 明清时期的贪污规模推估
12 美洲白银对明清经济的影响13 为什么郑成功能赶走荷兰人?14 为什么江南的佃农特别多?15 杀女婴16 守寡有理17 为什么日本的蚕丝业能迅速超越中国?18 晚清鸦片问题的另一种见解
蒙古、新疆等地回蒙族的粮食基本上是以肉食为主,因为从地理的结构上来看,那些地带不适合农耕,而行游牧逐水草而居,所以畜肉产量相对的比农产品丰富,是主要的卡洛里来源。
汉族的生活以平原和丘陵地的农耕为主,这种经济型态较容易养活人口。秦汉以后的中国,只要维持上百年没有战争或水旱灾,人口很快地就激增到土地生产力不胜负荷的程度。人口一达到饱和点,土地就会被极度开发运用,产生与河道争地、围湖耕作的情形。土地过度开发的结果是:「开山开到顶,杀人血满井」,因为已经达到土地运用的极点,人口所需要的粮食超过土地所能生产供养的程度,自然会有饥馑。强悍者起而聚众成匪,杀烧掳掠,官匪交战杀人无数。若压得下就罢,压不下就改朝换代,朱元璋不就是从饥饿的小和尚抢杀出天下的吗?
中国的经济史几乎都没跳出马尔萨斯陷阱:粮食产量跟不上人口增加量,一旦超过负荷,就靠天灾人祸来平衡。靠农业技术的突破来增加粮食当然是解决的方式,但还是跟不上人口在承平时期的激增速度。在这个基本限制之下,只好在既定的农技水准之下,让每个单位(亩或甲)的土地生产最大数量的卡洛里,来养活众多的人口。
若以精耕的方式种稻,而且在江南地区能两熟的话,每亩地所能生产的卡洛里,一定高于以同面积的土地种牧草养牛羊所得的肉类卡洛里数量。牛羊需要活动面积,而且也不能一年两熟,也就是说:要获取十万卡洛里的热量,种稻米要比养牛羊省地。在人口庞大的粮食压力之下,种稻麦尚且不足以养活众生,哪有余地去养牲畜来当作食物?
在稻麦与畜牧争地的情况下,汉民族自然缺乏肉类蛋白质的来源,而只好靠植物性的蛋白质来补充:豆类及其加工品,如豆浆、豆腐等等。但肉类还是人体所需,所以自然地会去开发不占耕地的肉类资源:鸡鸭类与猪。鸡鸭养在屋院,吃五谷与田地内的虫螺;猪养在房舍边的圈内,利用人类剩余的粮食。总而言之,鸡鸭猪和人类是共生的关系:人以剩余的粮食与不占耕地的空间养它们,它们以动物性蛋白质回报。
以这种型态生产的肉量,当然不足以供应一般家庭每人每天所需,所以会去开发另一类不占耕地的肉类来源:狗、蛇、蛙、鼠、鱼虾。可是鱼虾也不是各地都有的天赐粮食,要有河湖才行。我大概是在胡适的《四十自述》里看到他说,安徽绩溪的平常家庭一年吃不到几次肉,有人用木头雕成鱼形放在菜盘内,挟菜时顺便碰一下木鱼,表示沾到肉类。不知实情如何,但这已凄惨地显示出强烈的肉类饥渴症。
中原地区体积最大的肉类来源是牛马。中原与华南并不产马,汉武帝时尚且要到大宛买马,马匹基本上是战争与国防的工具,自然不是一般的肉类来源;牛则是耕种的工具,在汉文化里通常以感恩的诉求来禁吃牛肉。但一旦牛马死了,最后大都还是祭了五脏庙。
虽说因为畜谷争地而使得肉类缺乏,但是富有家庭还是有能力消费得起,但多以不与五谷争地的鸡鸭猪鱼为主。因为如果富室嗜吃牛肉,在承平时期会引起社会性的示范效果,中等家庭也仿效的话,就会有一部份的耕地被挪作养肉食用的牛。一旦发生水旱灾(而这是常有的事),粮食供应必缺,要把养牛的耕地转种五谷已来不及。所以这不是市场供需的问题,而是维持社会均衡的必要禁忌。
所以若民间有吃牛肉的习惯,一旦遇到粮食欠缺,就会有更多的穷苦人家饿死(因为粮价暴涨而无隔宿之粮),所以就用更根本的道德性诉求,切断民间对牛肉的需求:牛只耕田养活我们,不可忘恩负义的吃它。这种道德诉求纳入宗教之后,更是有效的压抑了牛肉的需求。富有家庭就算有能力、有机会也不敢轻易吃牛肉,以免遭议论,这样的文化禁忌有效地阻挡了畜谷争地的机会。
汉民族不吃牛肉的原因自然有其他诠释,我是以肉谷争地的角度来看。这让我联想起为什么回教徒不吃猪肉的原因。宗教性的解说是:猪是骯脏的动物,宗教典籍上禁吃四蹄和不分蹄的动物,而猪正好符合这种分类。我对不吃猪肉有另一种见解,曾经和人类学者讨论过,但他们不同意我的猜测。十多年前我到北非突尼西亚旅行一周,体会到沙漠边缘生活的困难性,也自以为是的理解到为什么阿拉伯人不吃猪肉,以及为何会容许多妻制。
大部份的阿拉伯人在历史上是游牧的,在沙漠里最缺的是水与树林,所以燃料也必然稀少。我们都知道牛肉生食对人体无害(牛排馆供应血淋式的牛排),而猪肉若不煮熟会很容易致病(医学上很容易解说)。在燃料缺乏的地区,以阿拉伯人的烹调习惯(肉类很少切丁切片),猪肉大概引起过不少麻烦。一方面猪肉容易致病,所以会被归类为骯脏的动物,二方面游牧民族在迁徙时猪只的速度太慢而且不易管理,所以在教育不够普及和医学尚不足以理解细菌的时代,为了避免猪只对人群的危害,最根本有效的方式就是用宗教的规定来禁绝。所以我猜测:宗教和文化上的禁忌,通常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对应性的现实约制背景。相对的,猪在西洋文化的观念里则是可爱的动物,卡通造型也从未丑化过它们。
另一项也是旅行时的领悟,同时也不拟与人争辩的是:为什么阿拉伯社会容许多妻制?听说现在法律上已经禁止,但它的社会根源是什么?我的看法是:这是游牧民族的必要设计,道理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男孩的夭折率大于女孩,所以自然人口中女性会稍多于男性。游牧民族不但有这种天然的约制,而且一旦碰到战争,男性的死亡率通常高于女性,而且死伤的通常是中壮年男子。这么一来男女人口比例更是失衡,而且支撑族群的壮丁若突然减少,那些老弱妇孺由谁负责?所以我猜测多妻制的起源并不是鼓励齐人之福,而是每个男子有义务要负担一位以上妇女及其子女的生计。后来有人能娶四位老婆,那是因为传统文化已能容忍富足者的夸耀方式。
再回来谈中国的粮食问题。春秋之前的战争是贵族性的,百姓无资格参军,而且以制服对方为目的。战国中后期商鞅在西方的秦国提倡军功,尤重首功(杀敌取首级),之后在几次东征中采取了歼灭型的战争,以长平或马陵之战为例,都是杀人无数血流漂杵的消灭性战争。为什么型态会改变?从前的战俘可以当作奴隶,而现在秦国的农业已相当发达,不缺乏劳动力,战俘成为消耗粮食的负担,自然没必要。而且消灭敌国的壮丁,更是接收该国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大概从那时起,中国对人权的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而究其根本考虑,粮食与人口之间的紧张性应是主因之一。不知道是李X或江XX说的:美国对中国的人权问题一直有意见,他们不瞭解,在中国只要不饿死人就够保障人权了。
西洋人说中国人是:陆上走的除了车子之外,天空飞的除了飞机之外,海里游的除了潜水艇之外,全吃;可见粮食对汉民族的压力有多大。牛排馆现在是到处可见,牛肉也到处可以廉价买到,可见我们对牛肉的观点改变了。有人说那是澳州牛,也不帮我们耕田,所以不必有心理负担。这些都解除文化禁忌的说辞,而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牛肉和我们的基本粮食来源没有竞争性的关系。所以我认为文化禁忌通常可以找到现实约制条件的历史根据,当这些限制解除后,文化禁忌就会跟着松弛,因为人类是条件反射性的动物。
当然可以。
比如解释为什么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的战略对策的选择,历次农民起义王朝更替背后的财政危机和经济崩溃,信息不对称是如何影响决定皇帝日常管理决策的机制。
困难在于做实证研究缺乏准确全面的历史数据,很难做定量讨论。搜索《现代金融经济的眼重看历史》,是天涯上的一篇超长贴
===摘一段,看看它的历史观===楼主:谁是谁非任评说 时间:2008-04-26 19:30:04
三、 货币问题造成资本社会在中国无法实现 中国的历史教科书说到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到资本主义,总是以儒教的强盛、封建统治的强有力来说明,使很多人在反省中国的经济发展上,总是将矛头指向孔家店,结果是很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被错误的消灭了。 在当今对于经济问题的认识上升到货币的高度时,我们再审视中国的历史,我认为中国的历史之所以没有走向资本化,关键是货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要实现资本化,就要有大量的商品流通,而商品流通的增加,对于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的需求量也就急剧增加,如果这个时候货币的供给不能跟上的话,必然造成货币的紧缩,货币增值明显,这样就有大量的人把货币储存起来,或者进行高利放贷,造成利率高涨。古时以金属作为货币,这些金属每年的开采有限,基本和这些金属的自然使用(如制造器皿)相当,所以货币投放是没有增加的,同时还有不少人要把金银埋入地下储存,结果就是造成自然的紧缩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古代的利率是极其高昂的,咱们比照王安石的变法,王宰相给老百姓优惠的贷款利率还达到了年息4-5分,也就是40-50%,这在现在看来已经是吓人的高度了,要不是这样,利率会更高,这样高的利率就会扼杀一切发展生产的冲动。 所以货币本身也是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同时货币也有价格的,货币的价格也是要受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一个商品社会的形成,必定是对于货币产生巨大的需求,这样的货币需求不被满足,商品社会是无法形成的。 西方的资本主义的形成,货币问题是依靠发现美洲新大陆,在印加帝国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并且在美洲发现大银矿,因此在欧洲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新的货币投放,就如我前面说过的,这些掠夺来的货币,是绝对不可能再到美洲买东西的,就是增加国内的货币投放,发展商品经济了,这一点西方将他们的经济成就绝不会主动说明是建立在掠夺的基础上的。 对于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没有人注意当初的货币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实际上只能说日本的运气太好,当时日本开放口岸时,日本是金银的价格倒置,也就是说白银比黄金贵,在外来大量白银流入换取黄金的过程中,货币价值按照白银价值确定,自然就带来了大量的货币投放。后来就是甲午战争的巨额赔款了,这些赔款也是形成了日本的货币投放。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成功,是与获得足够的货币供应是分不开的。中国的货币发展是多灾多难,历史上元代的恶性纸钞,朱元璋的宝钞的破产,近代同光中兴结果赶上了胡雪岩的事件,金融体系受到重创,本来依靠银票产生的货币衍生效应被终止,经济发展的货币问题形成瓶颈,利率暴涨,最后经济走向末路。中国的政府和皇帝不断的威胁国内的货币信用,国内的货币供应无法解决,无法获得资本化的足够的货币,是一定不能够进入资本社会的。
世界后来的发展,货币的增加靠原始的掠夺已经不能满足时,就在于建立独立的金融体制来完成,利用金融的衍生效应,而且这个金融体系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国外有过多次的政府破产和国王破产的先例。在叠加了金融衍生后,经济的继续发展金属货币的数量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时,金本位制就破产了,货币就完全成为了一个国家金融信用的产物了,但是如果这个国家的金融信用不是独立的完全依据市场的需要,而是受制于政府和党派,这个信用就大大地打折扣的,过去政府的灾难有可能就要重演。 中国的学者说封建强势是有问题的,在日本幕府时代,武士是可以因为一点小事向农商拔刀的,但是新兴的富商通过联姻瓦解了武士阶层,所以一切是经济基础决定的,这些学者一方面大讲政治经济学,另一方面又讲封建等上层建筑的影响,完全忽略经济问题,没有货币怎么有资本呢!
经济学提供了看待世界的一种角度,他的生命力在于他可以解释很多宏观或者微观的东西,古代历史也一样,但是他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秘密,因为人并不是物化的,如果忽视人的关系和情感,单纯的把人作为经济制度的产物,这是前苏联。完全以唯物经济基础来阐明整个社会进程和理想,便是不可克服的矛盾性和离开人性的危险性。
不过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我们读历史本来就不是很虔诚。我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喜欢思考,所以请直接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喜欢读段子,所以我们很喜欢读明朝那点事而不是枯燥乏味的专著。以上。我觉得一昧地进行经济学帝国主义是很危险的。很多经济学科班出身但视野局限在经济学范围内的人一般都比较推崇经济学帝国主义。从经济学视角解读是可以,但是要解读整个中国历史,这野心太大了。历史学,社会学有很多优秀的方法论,即便它们没能数理化。每一个学科都是一种角度,中国历史这么大的题目还是多角度看比较好,不然就怕和盲人摸象一样了。 之前看过一本叫《兴盛与危机—中国传统社会超稳定结构》,记得是台湾人写的。还有一本续篇讲的近代史。论证比较系统,应该符合题主的要求
当年我也很沉浸于此,觉得可以用博弈论分析战争形势,用财政经济情况分析王朝兴衰,用理性经济人的思维分析历史人物的决策。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笑。历史最美妙的地方就是每一个情境中都充满了各种耐人寻味而不可假设的特殊因素,怎么是固定规律所能解释的?更何况时代背景摆在那里,用当世的思维去替古人分析判断,真的可行吗?总之,一切想用本学科知识强行理解解释其他学科的都是神棍。
可以的,每一次暴动或者朝代更迭其实都是源自一次经济危机。
那要看解释的是古代什么史了。广义的中国古代历史指的可是过去中国的一切啊! 另外说一下自己的观点,莫说现代经济学解释前现代中国的事了,就是当代中国的事能解释吗?人类历史越往前,越是政治统治经济的历史。各学科都有自己的方法论,自然可以解释想解释的东西。但史学有句话叫“了解之同情”,这句话是有时空的。“历史”便有时空。
来吧,中国是部金融史,陈雨露
这个问题就有点大化了,首先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是得自于对现象的总结以及理性的思考,而中国古代历史则是陷于利益循环的魔圈里,毕竟都是利益相关体。所以可以用以解释但一个学科只要有系统的理论又可以解释历史。
现代经济学对当今的民族矛盾能阐释吗?历史太高难了.
可以,然而只能作为辅助工具,因为唯物史观无法全面阐述历史内涵。
当然可以
不过用股票投资的波浪理论更为直观,如横为时间纵为人口等指标,画出的线是一浪高于一浪,有W底M头有整理非常直观对判断以后走势也有帮助。
推薦閱讀:
※是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
※現代工業的生產條件下,古代的攻城戰會是什麼樣子?
※我買日本化妝品就說我是漢奸亡國奴怎麼破!?
※歷史為什麼會重演?
※很多王朝的國號創立者為什麼會採用稱帝前的封號?
TAG:中国历史 | 历史 | 经济学 | 欧洲历史 | 纳什均衡NashEquilibri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