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高質量的紀錄片值得推薦?
看好的紀錄片是一種享受
很高興能有一個問題適合我這個知乎潛水者,然後看了下大家的答案,又激起了我的回答慾望,大多數人的回答還是基於央視紀錄頻道,比如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的答案,基本上就是紀錄頻道的中外精品紀錄片大合集,大多數片子我也都看過,我不清楚提問者對於「質量比較高」的標準是怎樣的,但是在我看來,如果按照米其林星級的評判標準,我感覺有的可能也不值一星吧。
首先給大家普及一下紀錄片的概念,紀錄片基本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媒體紀錄片,比如BBC漫遊世界系列、比如前面答案中提到的《非洲》、《南太平洋》、《人類星球》,媒體紀錄片是指製作機構為媒體機構,以商業性為目的,以求達到最大化的大眾傳播功效的紀錄片,媒體紀錄片目的在於獵奇、科普、知識傳輸,普遍的表現是投資較大、場面宏大、製作精良、剪輯和設計感強,並非是以純「紀錄」、「紀實」的手段來表現,比如《冰凍星球》、《與大衛愛登堡一起探索植物王國》等紀錄片,都會在片末揭示拍攝手段,有的甚至已經開始偏電影製作,比如《隱秘王國》,綠幕、合成等手段都用上了,這簡直已經是故事「製作」了。
另一種紀錄片是個人紀錄片,偏向獨立製作,導演需要在各大紀錄片獨立製作人大會上自己拉投資,搞創作,比如好多人推薦的《尋找小糖人》,明顯看出的前後鏡頭不一致,這就是由於導演後期經費缺乏導致的,當然在這部片子中後期的手持攝影對人物表現意外地體現出了新的張力,也備受許多剪輯師的好評。個人紀錄片的特點是紀實感強,具有濃烈的個人風格,著重表現作者個人的獨特人生觀和精神思考。相較於媒體紀錄片,個人紀錄片更側重事件本身的「真實」。
接下來言歸正傳,推薦幾部我個人認為比較好的紀錄片。我想以米其林三星的標準,也給這些紀錄片打一下星,一星是「值得」看的紀錄片;二星是「值得尋找種子下載看」的紀錄片;三星是「值得心心念念花錢收藏藍光版」的紀錄片。當然尊重版權,不論什麼樣的,都希望大家正規渠道觀看紀錄片吧,這個分類也就是看個意思。
一星:《故宮100》、《中國古建築》、《敦煌》、BBC漫遊世界系列、《手藝》系列、《茶,一片樹葉的故事》、《梁思成 林徽因》、《法租界巡捕房》等。下面大體說一下這幾部片子,主要是覺得體現了一定典型性。
這三幅圖代表的節目分別為《故宮100》、《中國古建築》、《BBC漫遊世界建築群》,如果對中外建築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找來看看,《故宮100》時常4到6分鐘不等,是原來拍攝《故宮》的團隊製作的故宮小片,或者講一座殿、或者講榫卯結構、或者講一個傳說、或者體現一種後現代的故宮藝術呈現,都比較有意思。如果看小片不過癮,大家也可以去看《故宮》,對它的歷史,講的是非常詳細了。《BBC漫遊世界建築群》是對世界建築的一個綜探,不管是現代理念還是傳統建築,呈現了多彩的空間以及設計風格,主持人非常有經驗。我常常覺得BBC漫遊世界系列是窮人福音,不用出門,就能領略世界,當看到各種獨特建築時,那種感覺,非常震撼。同類的還有《BBC花花世界》,漫遊世界花園的,各種各樣的花園,都非常有意思。《法租界巡捕房》,與之同類的還有《遠東第一監獄》、《百年警察之武漢1911》等,都是當年《見證》欄目的佳片,對民國歷史有興趣的同學一定要去看,表現方式非常生動,解說文采斐然,鏡頭內蘊沉穩。這幾部片子同樣推薦大家看紀錄頻道改編版,因為原片都是35分鐘的時常,帶有一些枝蔓,25分鐘保留了其中的精華部分。其中推薦《法租界巡捕房》的前四集,《遠東第一監獄》推薦第五集陳璧君,《百年警察之武漢1911》質量稍遜於前兩部,對現代警察制度感興趣的筒子可以去看。
(答完一星就感覺好累,感覺沒有力氣寫二星和三星了……知乎的紅人們讓我再次對你們深深致敬!)
二星:雅克貝漢系列、《扎溪卡的微笑》、《甲午》、《高三16班》、《人類星球》、《冰凍星球》、《非洲》、《舌尖》一、《槍》等。
雅克貝漢應該是紀錄片愛好者入門必看的一位導演了,他的《鳥的遷徙》、《海洋》、《微觀世界》都被許多人所稱道,如果我排名的話,應該是《鳥的遷徙》、《微觀世界》、《海洋》,海洋雖然進了院線,但是在探索和表現力上,都不如前兩者深刻動人。大家應該對他比較了解了,我就不細說了。《扎溪卡的微笑》是我喜歡的王沖霄老師(捂臉……)的作品,雖然是紀錄頻道出品,但帶有濃郁的個人紀錄片風格,講的是微笑列車協會對藏族地區唇齶裂兒童的救治過程,至今還記得當時看到這部片子時的驚艷,完全具有國際競獎水準。我因為這部片子深深地喜歡上了王沖霄老師。王老師也是一位不斷探索的體制內紀錄片人,之前的作品包括《頤和園》、《千年菩提路》、《外灘》(《外灘》我覺得拍的挺差,雖然有金世傑和許瑋寧來演杜月笙和李香蘭……)、《故宮》,以及前面提到的《茶》等。《甲午》是胡勁草的作品,這是一部對家國命運具有深刻反思的紀錄片,很難想像,如果沒有這場戰爭,我們國家的進程將會是怎樣。依舊的文藝腔,女導演可能都比較溫柔范兒。《舌尖》一,大家說得太多了,就不說了。
喜歡槍的男士可以看看這部紀錄片,《槍》非常有意思,每一種槍,導演都給了專屬音樂,以及不同韻律,或爵士、或搖滾,節奏與解說語速都非常快,是一部不錯的國內媒體紀錄片樣板。三星:《七年》、《尋找小糖人》、《浮生一日》、《輪迴》。
說到人生的平靜,相信沒有一個人會比羅德里格斯更加懂得人生的平靜,《尋找小糖人》是一部驚艷的作品,不論是其藝術表現還是片中人物的人生觀,一位在南非巨紅的神級偶像,在自己的家鄉底特律卻籍籍無名,靠在工地上搬磚為生,當他知道了自己在南非被當做神一樣供奉、甚至自己的音樂引導了南非的人民革命的時候,他卻非常平靜,沒有抱怨,沒有懊喪,依舊在舊的房子里平淡的生活。這一種巨大的反差力量,帶給人深刻的人生觀震撼。
《輪迴》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紀錄片,沒有一句解說詞,全靠音樂和畫面支撐,被許多人評價為「死前必看」,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心態不大好,覺得它太悶,沒有看完,第二次看完後卻深受震撼,有種突然理解宇宙浩淼的感覺。圖片中喇嘛們正在製作的,就是壇城沙畫,做好後就會焚毀,繁華世界,不過一掬細沙。看完《輪迴》,如果想了解壇城沙畫,可以看《手藝 壇城沙畫》這一期,對其製作過程、含義表述非常詳細。終於寫完了,後面有點沒勁兒了,好累……
紀錄片是一項特別有意思的藝術,它充滿了各種探索與試驗,同時,還有濃烈的導演風格,在鏡頭後面,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記錄的世界裡了解世界和人生,是非常有參照性的。希望大家和我多交流紀錄片。
ps:打星有個人情感色彩,實話實說,同檔裡頭國內紀錄片與國外紀錄片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還是希望大家多關注國產,紀錄片是一項比較艱苦的行當,需要大家的多多支持。(多圖預警)推薦《尋找手藝》。
先後被13家電視台拒絕,不是沒有原因的……
感受一下它的影像風格….
還以為回到了上個世紀....
拍攝過程中製作人亂入.......
器材亂入(右下角).......
這特么完全是門外漢製作嘛!!
你要是這麼說,那可就……
恭喜你,你的直覺真的太太太太敏銳了!
他們真的是門外漢,,,
他們,在這裡是4個人的意思,不過這部紀錄片拍攝的主體工作是由3個人完成的….
請不起專業人員不說,連所有的設備都是二手殘次品...
剛拍4天,啥都沒拍到,勉強可以稱為攝影師的小蔣家裡有事回家了,,,
然後……
看到這兒,你大概和我一樣會覺得,,,,
不怎麼靠譜......
可要是告訴你,他是把房子賣了來拍這個紀錄片,
現在,是不是多少覺得沒那麼不靠譜了呢?
隨著現代攝影技術的發展,與坊間流傳的大部分紀錄片相比,這個片子畫面實在談不上精美,,
可正是因為它的畫面不精美,所以它才能講那些畫面精美的紀錄片講不了的普通人的故事。
平凡而真實,真實而動人。
片子講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
1.片子的製作人是普通人。
整個片子五集,看下來的感覺,像經歷了一場很接地氣的旅遊。
就像幾個追夢的接地氣的老男孩兒,帶著你,開著車,在神州大地的角角落落都溜了一大圈,不是去那些徒有虛名的景點,而是一步一步地走訪各地的你我身邊的手藝人,有哭有笑,意外頻出,但是一趟旅程下來,你和製作人一起都隨著拍攝進程成長了許多。
紀錄片第一集開場不久,剛剛兢兢業業的講完了第一個完整拍攝的關於黃河上羊皮筏子的故事,好不容易羊皮筏子下水了,給了個優美的鏡頭,伴隨著遼遠的音樂背景音,旁白一本正經的說,,,
然後,下一秒,,,,
在川西拍攝木工師傅的時候,發現當地沒館子吃飯,於是,,,,
我蹭....
我再蹭.......哈哈哈哈
(扎西是個喇嘛~~)
2.片子接地氣。
被記錄的主體是平凡的,那些手藝人並沒有什麼大牛,教授這樣的稱號,但卻自有一門手藝。
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人,我們卻從沒關注過他們,而現在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要退出這個時代了。
讓我們跟隨這幾個追夢男孩的鏡頭,再來看看這些我們本應熟悉卻又陌生的手藝人。
他們有的住在這樣破破爛爛的小房子里,
路邊的不起眼的小攤邊~
他們很樸實可愛,知道要採訪,還不好意思的撓起了頭~
他們就像你我的長輩。
老大姐拿出了自己的多年珍藏,然而細說到每一件,卻一件也捨不得賣了、 有留給女兒的,有留給孫女的,有外婆留給他的,媽媽留給她的,有自己帶過感情特別深的,有自己特別滿意捨不得賣的。 不賣也好,這些東西離開了老大姐,它們的魂也就沒有了。
他們貧窮卻又慷慨(這位老人叫胡大拜爾地,可能是最後一位會吹薩拉曼這種樂器的人,但他什麼都不知道,只是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個普通的牧羊人)
他們中也有高收入者,比方說做佛像的,,
可是並不是這樣。
他們有自己的信仰。
「每年都這樣捐,有時候捐金子,有時候捐菩薩,有時候在人力上寺廟把佛像承包給我們,我們把那些工資不拿,就這樣,有時候錢多的話就這樣捐,全部都捐。沒錢的話,沒辦法,是吧。」
這些平凡的故事與這個落實的鏡頭竟然意外的契合。
他們說起話來,斷斷續續,前後顛倒,甚至......
這樣平凡的願望,可是在他們心中就是一樁了不起的大事啦!
再次表揚有愛的B站觀眾!
這位老爺子
在拍攝時,還特地換了一件新的衣服,
可是新的衣服似乎沒給老爺子帶來好運氣,,
在製作傘架時,老人失手了....
再來一次,又失手了。。
老人嚴肅了臉龐,可.......還是失手了
又一次........
。。。。。。
直到,第八次,,
可以看到好多手藝的繼承人都年紀不小了,這位做傘的坎溫老人在今年2月份離世了~
這些人很普通,曾經他們的手藝隨處可見,也許此時此刻你出門去哪個小巷子里走走還能看到幾個。
可是,正變得越來越少。
工匠精神真的就要一去不復返了么?
導演是這麼說的。
多圖預警。
(此處字幕菌有誤,「里」作「林」)
沒錯,正是這些簡單平凡的人組成了我們的泱泱大國,養成了我們一脈相傳的文化。
這個時代飛速向前,他們似乎正變得越來越格格不入,將要不可避免的被甩到身後。
想到手藝的消失,不由得讓人傷感。
不過,換個角度想想,也許,有些東西是不適合在現代社會裡繼續存在的,
就像,現代社會的一些東西也必將不適用於未來的社會。
很慶幸,有現代攝影技術的存在,可以讓我們在他們退出歷史舞台以前,跟隨導演的鏡頭再多看他們幾眼。
致敬手藝人。
如果你對天朝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美景非常感興趣,那麼下面的這些紀錄片請一定不要錯過
《園林》
這部片爭議很大,有人說它文藝裝逼無乾貨,也有的說它畫面華麗要美哭,各人有各自的見解,不過畫面確實美哭啊啊啊,文震亨的故事也很打動人心,答主因為這部片還特意去了一趟藝圃,典型的明式小園林代表,真的超贊《大明宮》
金鐵木繼《圓明園》之後又一部史詩級紀錄片,音樂和特效都恰到好處,看完之後只是震撼,但不久之後當我來到大明宮遺址公園,看著大片的殘垣斷壁,耳機里循環著片里的主題曲,「前世風雨,後世塵煙,昨日輝煌,今在何方」走著走著淚水就奪眶而出《河西走廊》
是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大背景下推出的國際製作的紀錄片中的大片。邀請了新世紀音樂大師雅尼創作主題曲《河西走廊之夢》,音樂配上片子里的絕世風光,幾成天作之合,另外,此片也告訴了我們旅行的一個好去處,那就是——大西北《絲綢之路》
上世紀70年代末,中日蜜月期間聯合製作。主題為探索絲路的壯麗美景,歷險故事以及沿途的民眾生活。當時,不僅中日關係親密,各民族之間更是萬分親和,每到一處當地居民都是夾道歡迎,鼓掌致意,一片祥和景象。我想現在也許是持刀想送了吧,遺憾《故宮100》
短小精美,絕對精良的製作,每集用6分鐘的時長講述故宮100個空間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或曾到過故宮,可是匆忙間無法體會到這城中的每個細節,這部紀錄片可以算是一個補充。(片尾千萬不要跳過,每集結尾處都會普及一些木建築知識,值得一看)《台北故宮》
中國只有一座故宮,故宮博物院卻有兩座,一座在北京,另一座在寶島台灣。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65萬件傳世珍寶,絕大多數來自北京故宮,這背後是一場因戰亂而起、人類文化史上空前的文物大遷徙,本片將經由親歷者的講述揭開那段塵封已久的歷史。《布衣中國》
近幾年漢服大熱,漢服運動也層出不窮,使得衣裳的文化逐漸走入了大眾的視野,本片說衣服,也談百姓,以故事為線索,從一件衣服的製作引申到社會文化的變遷,可以看出製作的用心,只是某些地方的BGM有些齣戲《我從漢朝來》
漢朝是中國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漢族就是在這一時期得名。本片以獨特的視角「漢畫像石」作為核心線索,三年間尋訪百餘處歷史遺迹,用影像復原了畫像石記述的歷史事件,宴飲、勞作、家庭生活等各類場景和人物形象,甚至再現了先民想像中的神仙世界《漢字五千年》
用講故事的方式,藉助32個富有代表性的漢字,將隱藏在文字背後的人以及歷史充分展示出來,生動描繪了一幅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卷。漢字的博大精深是其它任何文字不可比擬的,單單一個「來」字就可以講出一個驚心動魄,高潮迭起的故事。嗯,高深(嚴肅臉)《中國古建築》
中國古建築自成一派,是世界三大建築體系中唯一以木結構為主體的建築形式,這部紀錄片為大眾構架了淺顯易懂的中國建築史,並普及了一些古建築知識,大家看完本片以後會了解到,山西不只是有煤礦,而河北有一個正定《梁思成與林徽因》
說來慚愧,我雖頗愛中國古代建築,卻一直對先輩學者的人生經歷不甚了解。最近想起把這部補完,感觸頗多,更加感慨於人生的際遇無常,這是一部傳記,也是傳奇《楚國八百年》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去了一次湖北博,被楚文化的神秘和浪漫深深吸引,回來翻出這部來看,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雖然在某些歷史觀上有失公允,但仍不失為了解楚國歷史的一部好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文物醫生」和他們的「文物復活術」!當我們在博物館欣賞一件文物時,更多的只是欽佩古人的聰明才智,可是誰又能想到展櫃里的「完美」是背後多少文物修復師的執著和心血…所以,當我們再次站到展櫃前,請在心中默念一句「辛苦了」…《美麗中國》
一生推!以新穎的視角、獨特的敘事結構和出色的拍攝,展示了中國山河風光日益秀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這可能是把中國自然拍的最美的紀錄片了,幀幀都是壁紙,OST也一級棒,答主前前後後看了七八遍還不夠,可以說觀賞此片就是一種享受《未發現的中國》
「馬文帶我看中國」,馬文大叔在我心中和貝爺相當,都是我十分喜愛的探險類節目主持人,不同點在兩人看見動物後一個是抓,一個是吃。。。如果你熱愛自然和小動物的話,那麼一定不要錯過本片《航拍中國》
驚艷!央視新近所出製作比肩BBC的上乘佳作。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全方位,立體化展示中國歷史人文景觀,自然地理風貌及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網友紛紛表示:欣賞此片之時直想痛哭流淚高唱我的祖國~【吃貨篇】
《舌尖上的中國》在國內取得極大成功的美食紀錄片,無論從拍攝技巧還是整隻紀錄片質量,規格相當之高,格調相當之大氣,宣傳了中國各地特色美食的同時,也順應了中國盛產吃貨這一國情《舌尖上的中國2》
依舊精彩!友情提示:減肥者、深夜無食者慎看《豆腐味道》
豆腐起源於中國,很久以前,古人已在詩詞中將豆腐比喻為田中之肉。千百年來,中國人將豆腐這一食材演繹出許多品種。炭火上燒烤的燒豆腐;鍋中與蘑菇一同沸騰的燉豆腐;滾燙的油鍋中酥脆誘人的炸豆腐;皚皚白雪中靜置一晚的凍豆腐……來自評論區的反饋 @孫小空
《留住手藝》從嶄新的角度展示中國傳統手工藝與手工匠人的現狀,原始的手工榨糖、釀酒、土陶製作、造紙工藝、竹編、打鐵、擀氈、手工製作桿秤、馬鞍…,這次記錄的近30多種手藝選取了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行將消失的題材。來自評論區的反饋2 @趙不濯
《復活的軍團》金導的成名之作,創下了中國紀錄片的收視紀錄,以考古證據和歷史研究為依託層層揭示秦軍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的歷史真相。本片獲得了金鷹紀錄片大獎和最佳導演獎等諸多獎項,全片充溢著恢弘的史詩氣氛。來自評論區的反饋3@丁老頭
《茶,一片樹葉的故事》茶,世界三大非酒精類飲料之首。中國被稱為茶的故鄉,不僅因為這裡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樹,更因為這裡的人們將茶視為一種溝通天地的生命。來自評論區的反饋4 @Rory要去德國喝黑啤
《第三極》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第三極」。這也是全球首部呈現青藏高原人與自然相處奧秘的大型紀錄片。每一集由數個長度8分鐘左右的藏族普通人故事構成,呈現了最本真的西藏。ps.為什麼都是一些有關於中國的紀錄片?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
=============================傳說中的分割線=============================
評論里有人說到故宮有兩座,一座在北京,另一座在瀋陽,這裡確實是我不嚴謹了,在此致歉。 @鹿牧涼安
最後,瀋陽還有——《鐵西區》前面說過的紀錄片啊,有一個特點,全都是歷史的輝煌,報喜不報憂,那麼在宣傳上難免會出現偏差,導致我們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而這一部展示的則是另一面,長達九個小時的片子,幾乎沒有任何」人工渲染「記錄了十幾年前鐵西區工人的真實生活,它不是關於生活的電影,它就是生活本身~浮生一日
兩位奧斯卡金像級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和凱文·麥克唐納(Kevin Macdonald)-聯同全球最大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破天荒合作,並得全球網民掌鏡,在2010年7月24日,以「愛」和「恐懼」為題,集體創作了愈80,000段,共4,500小時的影片。當中影片來自世界各地、人、事,並演繹了不同的人活在2010.7.24這一天,那許多滿載悲喜,失落與幸褔的故事:從繁華的大城巿到素被世人遺忘的鄉野、從駕名車的富豪到街邊的擦鞋童、從寄人籬下的生活到色彩繽紛的狂歡世界,影像情感豐富,極具感染力。
生命《生命》(又名《生命脈動》)是由BBC製作的十集系列紀錄片,從2009年10月12日開始在BBC電視台播出。本片製作共耗時四年,全部以高清方式攝製。每集50分鐘,外加10分鐘的拍攝花絮,總共60分鐘。根據《泰晤士報》報道,本系列片耗資一千萬英鎊,不過BBC官方並未證實這一數字。2009年是達爾文誕辰二百周年,也是《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為了進行紀念,本片力圖展現自然界繽紛物種的多樣性,和它們為適應環境而進化出的各種神奇生存本領。
該系列紀錄片主要講述了大自然中130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前沿攝影技術捕捉到了前所未有的驚人美景——求偶的小鳥在水面上跳著讓人眼花繚亂的複雜舞步,表示忠誠;魚使用魚鰭飛翔,擺脫獵食者的追捕……本片用鏡頭去發現地球生命的繽紛多樣和動植物神奇的生存戰術。這是正在發生的進化過程:在極端壓力下,生物體戰勝來自敵方和環境的挑戰,不斷拓展行為極限。
地球脈動這部堪稱難以超越的經典紀錄片,從南極到北極,從赤道到寒帶,從非洲草原到熱帶雨林,再從荒涼峰頂到深邃大海,難以數計的生物以極其絕美的身姿呈現在世人面前。我們看到了Okavango洪水的漲落及其周邊賴以生存的動物們的生存狀態,看到了罕見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獵食的珍貴畫面;看到了冰原上企鵝、北極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嚴苛情景,也見識了生活在大洋深處火山口高溫環境下的驚奇生物。當然還有地球各地的壯觀美景與奇特地貌。本片共計11集,期間還採用美國軍方發明的空中攝影機拍攝,可從一公里外拍攝某物體的超清晰特寫。
海豚灣日本和歌山縣太地,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小漁村,然而這裡卻常年上演著慘無人道的一幕。每年,數以萬計的海豚經過這片海域,他們的旅程卻在太地戛然而止。漁民們將海豚驅趕到靠近岸邊的一個地方,來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訓練師挑選合適的對象,剩下的大批海豚則被漁民毫無理由地趕盡殺絕。這些屠殺,這些罪行,因為種種利益而被政府和相關組織所隱瞞。
理查德·貝瑞(Richard O』Barry)年輕時曾是一名海豚訓練師,他所參與拍攝電影《海豚的故事》備受歡迎。但是,一頭海豚的死讓理查德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從此,他致力於拯救海豚的活動。不顧當地政府和村民百般阻撓,他和他的攝影團隊想方設法潛入太地的海豚屠殺場,只為將罪行公之於眾,拯救人類可愛的朋友……
時間的風景《時間的風景》是備受讚譽的攝像師和導演,湯姆·勞的首部影片。影片採用慢鏡頭與定時拍攝的攝影技術,向我們展示了美國西南部陸地、人文以及野外令人驚嘆的瑰麗景色。為拍攝本影片,勞開著他的豐田敞篷小卡車奔走於美國西南部,歷時兩年。 這部延時攝影能讓你在家裡親臨體驗著令人窒息的雄偉壯觀的美洲國家公園,其中包括阿拉斯加、優勝美地、大峽谷、大索爾、冰川、大提頓、錫安、布萊斯峽谷、拱橋等國家公園。
人類星球本片是BBC首次打造的一部關於人類生存的重磅之作,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關係。8集節目分別探討海洋、沙漠、極地(北極)、叢林、山區(山脈)、草原、河流、城市的人類活動。世界一流的自然與人類專家以及攝影師,從空中、陸地和水下抓拍珍貴鏡頭。BBC攝製組前往世界80個地方,抓拍了從未在電視屏幕上出現過的罕見精彩的人類活動。
植物之歌BBC最新高清紀錄片,將鏡頭瞄準我們這顆星球上的植物,由主持人Iain Stewart 教授帶領大家走進植物的世界,了解植物的起源及生命機理。這個主持人之前主持過 - 地球的力量, 非常喜歡主持人Iain Stewart 教授,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帶有濃重蘇格蘭口音的傢伙,該系列紀錄片知識性很強,而最難能可貴的是,專業乏味的植物學知識在他和BBC主創人員鬼斧神工般的技巧下變得娓娓動聽!堪稱高清版的——植物私生活。
此系列一共分為三集:
Life from Light 生命源自陽光
The Power of Flowers 花的力量
The Challenger 挑戰
加拉帕戈斯加拉帕戈斯群島屬於厄瓜多,位於東太平洋和三大洋流的交匯處,以擁有巨龜等珍奇動植物而聞名,被稱為「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爐」。1978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自然遺產」。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一個群島的成長史,小島們出生於火山熱點之上,由火山岩慢慢堆積形成島嶼,接著隨著大陸板塊的運動向南漂移,脫離了火山熱點之後溫度逐漸適合生物生長,開始出現點點綠色,偉大生命的進程就此開始。
藝術的力量八集BBC年度巨獻紀錄片《藝術的力量》,將為您詳細講述卡拉瓦喬、貝尼尼、倫勃朗、雅克、透納、梵高、畢加索以及羅斯科八位藝術家的生平,重現這八位藝術大師的創作歷程。八位藝術大師擁有自成一派的創作風格和鮮明的個性,本片將全面剖析藝術大師們孕育和誕生藝術品時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主持人西蒙?沙瑪獨特而富有個性化的敘事下,這將是一次飽覽藝術大師們所創作的最偉大作品的饕餮盛宴。戲劇化的藝術重塑,壯闊華美的攝影畫面,八位藝術界巨匠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被刻畫得曲盡其妙,或扼腕嘆息或拍手稱快,這便是藝術的力量。
1《恆河》
2《活力星球》
3《地平線:超大質量黑洞》
4《百慕達三角洲之謎》
5《野性加勒比》
6《星際漫遊》
7《探潛鯊魚火山 》
8《神秘的瑪雅》
9《瑪雅地底之謎》
10《冷血生命》
11《地球力量》
12《透視動物》
13《古代世界》
14《古代啟示錄》
15《藝術精選系列》
16《製造新人類》
17《消失的古文明》
18《與野人同行》
19《藝術的力量》
20《灌叢下的生命》
21《極地之旅》
22《超自然力量》
23《八十天環遊地球》
24《七大海洋》
25《人類本能》
26《行星地球探索記》
27《藍色星球》
28《世界自然奇觀》
29《埃及》
30《白色星球》
31《野性南美洲》
32《地球無限》
33《二戰大突擊》
34《動物超感官》
35《成吉思汗》
36《尋找特洛依戰爭》
37《地平線》
38《與恐龍同行》
39《納粹警示錄》
40《地球脈動》
41《數學的故事》
42《霍金的宇宙》
43《海洋奧德賽》
44《動物戰場》
45《動物母性》
46《野生動物奇觀》
47《海明威冒險之旅》
48《美麗中國》
49《發現中國:美食之旅》
50《宇宙行星探索記》
51《世界八十寶藏》
52《超級新人類》
53《自然界大事件》
54《觀星指南》
55《時光機器》
56《鳥的天堂》
57《野性印尼》
58《野性非洲》
59《野性加勒比》
60《大堡礁》
61《植物王國》
62《亞馬遜深淵》
63《以色列的誕生》
64《曠世傑作的秘密》
65《文明的軌跡》
66《人腦漫遊》
67《偉大的作曲家》
68《地球:氣候戰爭》
69《上帝之子》
70《仰望夜空:大爆炸》
71《自然世界:鱷魚謠》
72《深藍》
73《抹香鯨:深淵歸來》
74《動物犯罪現場》
75《驚世一刻》
76《宇宙無限》
77《自然世界:馭風而歸》
78《自然世界:聰明的猴子》
79《生命之源》
80《遺失的神靈》
81《印度的故事》
82《消逝的生物》
83《神話與英雄大觀》
84《群體大自然》
85《雌雄爭霸戰》
86《挪亞方舟》
87《廣島核爆》
88《敦刻爾克大撤退》
89《地球水之旅》
90《從諾曼底到柏林》
91《大西洋之戰》
92《地球形成的故事》
93《丘吉爾的保鏢》
94《海底世界揭秘》
95《光的故事》
96《宇宙間的各種洞》
97《未來景象》
98《科普系列》
99《最初的伊甸園》
100《昆蟲帝國》
分享一部讓我戰慄的紀錄片,《紐約災星》
紀錄片的劇情,是關於一位紐約富二代涉嫌三起命案的故事。這部影片的主角,就是紐約頂級富豪之子赫斯特。
(他坦言說,「這輩子無論做什麼都不缺本錢。」)
因為妻子的神秘失蹤,他第一次出現在媒體中——被警方認為涉嫌殺害妻子的他,卻矢口否定說妻子只是失蹤,而並不知道是否死亡。
正當警方鎖定了另外一名重要證人——赫斯特的一位異性密友(黑幫大佬之女)之時,這位密友卻在自己家中被處決式槍殺。一年之後,隱姓埋名的赫斯特因為涉嫌殺害鄰居並分屍再一次登上了各大頭條,但最終卻巧妙地脫罪。
三起兇殺案中,警方都沒有充足的證據:妻子失蹤三十多年杳無音信但卻一直沒有找到屍體,所以並不能被真正認定為「死亡」;異性密友被槍殺,但現場卻沒有留下任何有力證據;至於鄰居被殺害後分屍,在律師的幫助下竟然以「正當防衛」的名義辯護獲得了陪審團的支持,最終「謀殺」一案以敗訴終結。
「我沒有殺害我的朋友,我只是肢解了他。」當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護時,他的語氣都是如此地淡然,彷彿在談論一系列和自己並不相關的事情。
沒有人理解他行為背後的動機。正如他自己所說,「我這輩子無論做什麼,都不會缺錢」。
這部紀錄片背後,有太多太多的謎團。
沒有人知道在他的敘述中,哪一句話是真,哪一句話是假。
關於他涉嫌的三次兇殺案,警方到現在都不知道究竟真相是什麼。在最後一次鄰居案里,最有力的證據是被肢解的頭顱。如果能夠找到頭顱,就可以從射殺角度判斷究竟他是正當防衛還是蓄意謀殺。
很不幸,警方一直沒有找到頭顱究竟在哪裡。
他稱述說,他在鄰居死後肢解鄰居,只是因為「他沒有力氣,而他的鄰居實在太難搬運了。」
按照「無罪推論」,確實無法給他定以謀殺的罪名。
但每一次和他有關的案件,他都出現在如此「錯誤」的時間恰好出現在如此「錯誤」的位置。
他的妻子失蹤之前,警方發現他們因為離婚協議不合大吵,但按照赫斯特的稱述,他把妻子送去了火車站,就再也不知道之後發生的事情了;
正當警方調查到,他的妻子的死,可能和他的一位叫做蘇珊的密友有關之時,蘇珊在洛杉磯的家中被槍殺。從犯罪現場的痕迹來看,是蘇珊主動引兇手入室的。而恰好在那段時間,赫斯特在洛杉磯停留,而在當天晚上坐飛機返回了紐約。
至於他的鄰居,他說是在自衛過程中,不小心扣動扳機造成的事故——在德州,面對入室危險時確實可以這樣做。
但這一切,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真,有多少假。
(這是在法庭上,大律師為Bob Hurst辯護)
而他所做的許多事情,也沒有合理的解釋。
他為了躲避警方追查,帶上假髮,裝扮成女人的模樣,卻最後因為在超市偷東西而被警方逮捕。
被抓捕的時候,他的車上還有數萬美金的現鈔。
他說,他只是「想試試偷東西的滋味」,他覺得「自己可以做到」。
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時隔多年以後,從來不願意麵對鏡頭的他,突然決定接受這部紀錄片導演的採訪。
而當被問到兇手的字跡和他的字跡為何如此相像的時候,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我不知道印刷體還能寫成其他的樣子。」
在這部紀錄片的末尾,當採訪結束後,赫斯特獨自在洗手間,沒有摘掉麥克風的時候,他一個人安靜地說: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真相是什麼。
最微妙的一點是,在這部紀錄片最後一集播出,赫斯特突然被警方重新逮捕。
這部紀錄片就像是一團迷霧,紀錄片的導演只是將這團迷霧的各個角度呈現出來:對探員的採訪,對律師的採訪,對陪審團的採訪,對當事人的採訪,對死者親屬的採訪,對檢察官的採訪……
透過迷霧,你或許可以瞥見很多的東西:關於美國的司法實踐,關於犯罪,關於自我的困惑,關於童年遭遇所帶來的影響,關於謊言與真相。但你或許永遠猜不透這一切背後的真相是什麼,更猜不透赫斯特本人的動機,更猜不透他究竟為什麼想要接受採訪。
更猜不透,對於他來講,人性是什麼。
或許在他所有的話裡面,只有一句話可以肯定是真的,那就是
「我一點都不快樂。」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推薦——
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2014年拍攝完成的紀錄片《地球之鹽》,講述了攝影大師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長達一生的拍攝歷程。薩爾加多足跡遍及全球,拍下了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借用耶穌曾對門徒說過的話「你們是世上的鹽」,稱他們為「地球之鹽」,意即高尚的人。
大約30年前的一天,當德國電影導演維姆·文德斯走在洛杉磯的LaBrea大道時,意外見到一家畫廊。幾張照片令他震驚,他走進店裡,足足看了一個多鐘頭,最後買下兩件作品,所拍攝的地區分別是亞馬遜叢林和非洲薩赫勒地區——直到現在,這兩張照片仍然掛在文德斯在柏林的工作室里。這些照片的拍攝者是一位巴西攝影師,名為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Sebasti?o Salgado)。
文德斯(左)與薩爾多瓦(右)
從《另一個美洲》(1977-1984)、《巴西》(1981-1983)、《薩赫勒地帶》(1984-1986)、《人類之手》(1986-1991)、《出埃及記》(1993-1999),,《遷移和肖像》(2000年)再到創世紀《2007》,薩爾加多一生的足跡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他的鏡頭記下了蔓延在大地之上的人類苦難。薩爾加多並不只是一個旁觀者,他願意「與苦難者呼吸同一口空氣的人」。每到一地,他並不過多做道德判斷,而是直接深入當地,生活在那裡,以贏得當地人的信賴。
薩爾加多曾是一名經濟系學生。自從他為妻子萊利亞拍下第一張相片,便再也沒有放下相機。得益於經濟學背景,薩爾加多會以用宏觀的視角觀照歷史與人性及其對災難的對抗。他的作品觸目驚心,那些赤裸裸的受難現實,迫使人們重新思考人類文明該通嚮往何處。
薩爾加多為妻子萊利亞拍下的第一張照片
2009年,文德斯才在薩爾加多位於巴黎的工作室里和薩爾加多才真正見面。自此那以後文德斯就開始跟著薩爾加多到遊走,去到世界最偏遠的角落,並和薩爾加多的兒子朱力亞諾一起,共同拍攝了一部被奧斯卡提名最佳紀錄片獎的紀錄片——《地球之鹽》。
為了兼顧薩爾加多的作品集及其拍攝過程,文德斯採用了「暗房」拍攝方式。他讓薩爾加多站在銀幕前,看著照片,而攝影機放在銀幕後面,如此一來,薩爾加多就可以面對照片和觀眾,講述他的拍攝心得。
「面對」著自己的照片,薩爾加多用長達一周時間,回顧了自己為期四十年的拍攝歷程。銀幕上的攝影師目光憂鬱,帶領觀眾不斷返回當代歷史的苦難現場。
當薩爾加多第一次抵達帕拉達山區露天金礦的邊緣,他汗毛倒數,見到了從未見過的景象。
電影化聲效的運用,強化了影片的感染力。在展現《巴西》(1981-1983)這套攝影集時,巴西東北部人民爭取土地的照片一出現,背景聲響起了群眾吶喊的聲音。
當展現《人類之手》(1986-1991)這套攝影集時,一幅震撼的油田燃燒的照片出現,背景聲中發出「轟」的鳴響。
除此之外,薩爾加多還記錄了非洲的大饑荒……
這個飽受饑饉的孩子看上去遠遠老過自己的年齡,而真正使其蒼老的是她的眼睛。
戰爭和死亡同樣發生在歐洲,以下是來自前南斯拉夫的流離失所者。
薩爾加多說:「無論在拉丁美洲、歐洲、非洲,還是全世界,這種罪行隨處可見,人類才是極端暴力的象徵。我的故事就是這些戰爭。而這個故事沒有結局。」隨後是慘絕人寰的盧安達慘案,在完成這一拍攝計劃之後,薩爾加多不再遠行,他開始質疑自己的拍攝計劃,他不知道在盧安達慘案之後,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在這種四處奔波的生活之下,文德斯試圖尋找能給予薩爾加多的真正慰藉:來自家庭的愛。家人的出場也採用了一種電影化的方式。
薩爾加多的妻子萊利亞的出場,火車駛入黑暗的隧道,整個畫面一片漆黑,文德斯的旁白說:「我們現在處於黑暗之中,正如當時塞巴斯蒂安的人生狀態,直到這位年輕的女人進入畫面,她的名字叫萊利亞。」萊利亞給薩爾加多帶來真正的活力,一直激勵並幫助他經營著龐大的攝影計劃。同樣地,她也是這部影片的核心角色。
只是因為妻子萊利亞的一個小提議,一項偉大的壯舉再次開啟。飽受苦難折磨的薩爾加多隨妻子回到農場開始造林,並啟動新的拍攝項目《創世紀》(2004-2013)。
一反曾經的沉重基調,薩爾加多不再追蹤戰爭的醜陋故事,而開始為地球「書寫情書」。
這個史詩級的探險項目,歷時八年,紀錄了那些脫去現代印記的土地與生命,到巴西鱷魚和美洲虎,到非洲的獅子、豹和大象;從亞馬遜叢林深處與世隔絕的部落、蘇丹農民,到西巴布亞仍生活在石器時代科羅威人,到北極圈的涅涅茲牧人和他們的馴鹿……
從加拉帕戈斯的火山、生物,南極和南大西洋的企鵝、海獅、鯨魚、鸕鶿,這個史詩級的探險項目,歷時八年,剝離出一個到目前為止渾然保持著原始狀態的星球。
父子關係也是影片不可或缺的主題。
在兒子朱利亞諾·里貝羅·薩爾加多小時候,父親遊歷世界,很少露面。在他眼中,薩爾加多「儼然就是一個偉大的探險家,一個超級英雄,而不僅僅是一個攝影師,簡直就是跳躍剪輯。」接下來,鏡頭跳接到朱利亞諾·里貝羅·薩爾加多身上,他說:「『跳接到我這裡』。而三十年後,他真的接過父親衣缽,並與他並肩戰鬥在了一起。
更多有趣內容歡迎
Lens-知乎、Lens-專欄
微信、微博 「WeLens」
Lens是一個致力於發現創造與美、探求生活價值、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傳播品牌
整理編寫:古肩
推薦《代孕者》,這是BBC探訪了印度著名的代孕中心後所拍攝的紀錄片。我們可以通過此片來看看那些最真實的代孕者們,獲得一些新角度的思考。
代孕屋是怎樣的存在?
印度的安納德鎮從前以生產奶製品而聞名,但如今,卻有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的訪客來到這座小鎮。
這兒的一間房子里住著一百多位孕婦。她們所懷的寶寶會被送到世界各地的夫婦手中。代孕屋位於安納德鎮的郊區,它被分成一間間宿舍,每個屋子最多住10個人。
每個女人最多只能在這裡代孕三次。因為需要嚴格控制維他命的攝入量,保證足夠的睡眠。她們的三餐和藥物都由專門的保姆準備,並且送到房間里。
代孕母親都通過嚴格分期付款系統領取薪水,平均一次代孕的薪水是8000美元,生了雙胞胎是10000美元。
三個月內流產,是600美元。3個月後流產,會得到1200美元。如果懷到6個月以後,不論嬰兒是否存活,代孕者都會拿到全部的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體力勞動者和農民一周只有不到13美元的收入。代孕所得的8000美元,對這些印度婦女而言,無疑是一筆可以改變人生的巨款。
最有爭議的印度人之一
上述所有工作都是由帕特爾醫生帶頭完成。過去的十幾年來,她用試管嬰兒代孕技術,培育並親自接生了數百位嬰兒。
從1999年開始,帕特爾醫生就一直在做試管嬰兒,但從來沒有接觸過代孕。
她找遍全印度都沒有找到一位代孕媽媽,最終孩子的祖母志願提供子宮。這個案例受到很多人關注,有很多夫婦開始向她尋求幫助。這就是開辦代孕項目的起因。
印度最有名的雜誌之一《周刊》在2009年出版過一篇「25位最有爭議的印度人」,帕特爾醫生就是其中之一。
她坦言,自己曾受到批評,有人說她是在買賣孩子,壓榨貧困婦女來牟利。她還說,自己現在也正面臨指責,以後也會一直如此。
醫生們也認為代孕不道德、不人道、完全是剝削,對她避之不及。
她的確度過很多無眠的夜晚。但她從不認為代孕是一件不符合道德的事情。在她看來:
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試著使自己過得更好,代孕者付出自己的時間和身體來幫別人獲得夢寐以求的孩子,以此獲得高額報酬來使自己過得更好,這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代孕者和委託人成功的故事,推動著帕特爾醫生一直繼續下去。
一對委託人夫婦說:「會用盡一切方法,因為我們想成為父母,我們想有自己的孩子」
使用代孕的委託人,是什麼樣的?
1
山姆是澳大利亞人,妻子亞娜來自塞爾維亞。45歲的亞娜自從得過一場重病,就再也無法生育了。
在澳大利亞,商業代孕是一種刑事犯罪。在安納德,他們迎接了第一個寶寶的出生。為了這一天,他們等了11年。
2
在經歷了10年的懷孕失敗之後,49歲的Amy和丈夫選擇了代孕。她無比地感激代孕媽媽帶給她的這份厚禮。
3
62歲的英國醫生邁克爾和33歲的俄羅斯妻子維羅妮卡正處於代孕的第一個階段——製造胚胎。
直到22歲時,維尼卡才知道自己缺少一個卵巢和一個輸卵管,生來不能懷孕。她覺得,代孕是此生能有孩子的最後機會。
4
53歲的芭芭拉,和丈夫結婚之後就打算要四個小孩,已經花了數十年去努力懷孕。
但夢卻破碎了。就像是每月舉行一次的葬禮,每次流產都令夫妻倆痛苦不已。而且一次次的藥物使用對芭芭拉的身體產生了很大的傷害,最終進行了子宮切除手術。
帕特爾醫生為她聯繫了一位印度婦女捐獻卵子,並找了另外一位婦女做代孕媽媽,終於結束了她31年的求子旅程。
提供自己子宮的代孕者,都是什麼樣的?
1
28的帕皮亞是第二次代孕,她剛剛完成了胚胎的植入。如果失敗的話,只能拿到60美元離開。
她說,如果自己做完代孕拿到錢,就用賺到的錢買房子。不過這筆錢並沒有如她所願用於買房子。她把錢給了還沒有嫁人的小姑。
2
28歲的凡桑迪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現在為一對日本夫婦代孕。
她用做代孕的錢供孩子上學。居然有能力讓孩子讀英語學校,這讓她打心眼裡感到高興。
不僅如此,以前一家七口縮在一間小房子里,現在代孕賺的錢讓他們重新蓋了有兩三間屋子的新房子。丈夫也支持她的代孕工作。
代孕幫她實現了夢想,擁有了更好的未來。但是她永遠都不想讓女兒做代孕媽媽。
3
伊丹是芭芭拉的代孕者。結婚之前,她生活得很艱辛。父親在一家麵粉廠上班,後來廠子倒閉,她不得不輟學,沒有繼續接受教育。
她說:「我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去上學,我這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但他們還能生活得更好啊,不是嗎?」
代孕生出來的孩子
就像是在子宮住了九個月的客人
帕特爾醫生在開始代孕前,明確告訴每一位代孕媽媽,9個月後生下來的嬰兒屬於委託人。要把代孕這件事看作是照顧在自己家住的客人九個月,然後讓他離開。
儘管如此,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接受和孩子的分離。
對於代孕者哈尼費,雖然為孩子的降臨感到開心,但分離的時刻還是讓她感到有點難過。她一遍遍叮囑委託人,一定要照顧好孩子。
伊丹在第一次做代孕時,只和她的雙胞胎孩子呆了八天。她不知道他們的地址,但每當看到小孩聚在一起,就會想起他們。
而這一次,委託人覺得多一個人愛自己的孩子沒什麼問題,所以她可以與小寶寶有更多相處時間。
當然,也更加捨不得他的離開。她淡淡地提到,沒有人會理解,只有代孕者自己知道這會有多痛苦。
在帕特爾醫生經手的500位代孕媽媽中,有兩位在孩子離開後10天還是異常思念,產生了一些心理問題。
「成為更自信的女性,並且感到自足」
這是帕特爾醫生想在代孕者身上看到的東西
帕特爾醫生每兩周去一次代孕屋,看看代孕者們的情況,傾聽她們的要求,指導她們的代孕收入。
她會教授代孕者們不同種類的室內課程(美容師、縫紉師、刺繡工等等)。她告訴婦女們,不可能永遠做代孕,還有很長的人生要過。
學習了這些簡單技能,她們在離開代孕屋後,也能有一技傍身,足以生存。
還會向她們傳遞一些「不同」的的思想
在帕特爾醫生代孕事業生涯的第十年,她有了新的計劃:建造一間由代孕母親經營的代孕醫院,代孕者、委託人和寶寶都在同一屋檐下。
紀錄片到這裡就結束了。有人認為,帕特爾醫生是具有人性關懷的女權主義者,也有人認為她是壓榨底層婦女、徹頭徹尾的商人。我們沒有身在其中,很難做出評判。
片中的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活著,努力地活得更好一點。
片中記者問了那些來購買代孕服務的委託人一個問題:「有些人可能會說,某些人就是命中注定不會有孩子,那麼通過這種手段要孩子是天經地義的嗎?」
而被採訪者是如此回答的:
有些人生來就近視,有些人是先天糖尿病患者,
但是他們就不能戴矯正眼鏡嗎,他們就不能注射胰島素改善身體嗎?人們或多或少都有身體上的問題,難道我們就不能通過醫學的方式, 來讓我們儘可能過上正常的生活嗎?
希望這部影片,能讓你我對代孕產生一些新的思考。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幫助請戳:簡單心理
多圖,慎點!!!!
我要來安利BBC出品的《人類星球》。首先放出人類星球來鎮樓。
BBC8集大型電視系列片 - Human Planet (人類星球),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8集節目分別探討極地、山區、海洋、叢林、草原、河流、沙漠和城市的人類活動。世界一流的自然與人類專家以及攝影師,從空中、陸地和水下抓拍珍貴鏡頭。BBC攝製組前往世界80個地方,抓拍了從未在電視屏幕上出現過的罕見精彩的人類活動。
一.令人倍感震撼的畫面
1.在離巴布亞紐幾內亞不遠的群島上,一位被稱為鯊魚召喚者的漁民,利用一桿一繩套,就能生擒鯊魚。2.無需任何裝備,便可以在20米深的海底,呆足5分鐘,當時看到這一幕,簡直驚呆。3.數千人湧入安圖果湖捕魚。4.一場雨對於我們來說,簡直是普通地不能再普通,可對於沙漠的人來說,一場雨,卻可以讓他們歡呼雀躍,奔走相告,露出燦爛明媚的笑容。PS.他笑的十分好看。5.挪威北部,3000隻馴鹿正準備渡過2.5公里的亞娜海峽,到適宜過冬的地方度過漫長的冬季。6.憑藉一根藤條和一把斧子,巴亞卡人可以爬上40米高的樹木去採集蜂蜜。爬樹的人,叫做特特,他之所以爬上那麼高的樹,去採集蜂蜜,是因為:他的老婆好久沒有吃蜂蜜了。令我倍感震撼的畫面,其實還有很多,比如蒙古族人訓練獵鷹、非洲黑人在獅子口中奪取食物、小孩子在森林裡捕獲食鳥蛛作為晚餐等等,這些畫面,只有自己親身去觀看,才能領略到BBC拍攝團隊付出的汗水和嘆服於拍攝團隊高超的攝影技術。
二.令人倍感心酸的畫面
1.菲律賓巴拉望島上的漁民,利用簡陋的壓縮機潛入海底,進行捕魚作業。依靠壓縮機進行潛水作業,對人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傷害,但那裡的人們為了生成,別無他法。2.哪些第一眼就感覺到震撼的圖片? - 曾少賢的回答
高山上的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冒著生命的危險,進入火山口採集硫磺。當看到擔著90公斤硫磺人的肩膀,被生活的膽子壓成這樣,倍感心酸。3.白雪皚皚之時,藏民斯坦金要花費6天的時間,護送兒子和女兒到100公里外的學校去念書。雪崩、嚴寒、脆弱的冰層隨時都可能讓他們付出生命。出發前,斯坦金問兒子:「你會害怕嗎?」「不,和你在一起就不怕。」這個是他們匍匐在薄薄冰層上面的圖片。這個是斯坦金完成護送任務後,獨自踏上歸家旅程的背影。悄無聲息的父愛,格外沉重。最後,強烈建議大家觀看每一集最後面的幕後攝製視頻,看完之後,你會發現,BBC為了這部紀錄片,花費了多少心血。
這個熱門跟帖,也是我安利的。感謝閱讀。《河西走廊》啊……片頭從沒跳過
BBC的大衛·愛登堡爵士(Sir David Frederick Attenborough)的每一部紀錄片都是經典,B站有很多他的片子。老爺子是自然科學紀錄片之父,今年90歲了,還在天上飛、地上走、水裡游。老爺子應該是出生於文化世家,他的哥哥理查德(Richard Samuel Attenborough,29 August 1923 – 24 August 2014)也是英國著名著名的演員。
爵士大多數作品在豆瓣評分九分以上。【BBC】獵捕/The.Hunt.S01E04.中英字幕【ZiMuZu】
原聲OST 分享Steven Price的專輯《The Hunt (Original Soundtrack)》http://music.163.com/album/3396329/ (@網易雲音樂)
分享一集老爺子2015年出品並做旁白的大片《The HUNT》的第四集,藍鯨的鏡頭實在是太令人震撼了。
瞅了瞅大家的回答,要麼多圖,要麼零散。題主問題略寬泛,不知道你到底好的哪一口紀錄片?話不多說,答主只上文字。推薦的紀錄片盡量滿足瀏覽這條回答的所有人,不論你是紀錄片研究者還是觀看者。另外雙手奉上自己購買過的幾十冊紀錄片研究書籍整理推薦單和數十個紀錄片網站。紀錄片下載網站:1、紀錄你我:紀錄片推薦/紀錄片下載/紀錄片大全2、紀錄片公開課:公開課紀錄片下載網3、MVGrop :Board Message4、老紀錄:老記錄 - 中文字幕紀錄片下載5、夏末秋:夏末秋字幕組|原創優質紀錄片字幕英劇字幕|紀錄片英劇交流平台6、紀錄片天地:奧視紀錄片天地7、紀錄片之家:紀錄片之家 - 經典紀錄片大全8、這牛兒!紀錄片:這牛兒!紀錄片互聯網資料庫-BDIDb9、紀錄片A站:紀錄片 - AcFun彈幕視頻網10、紀錄片B站:紀錄片 - 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紀錄片推薦:下面推薦的紀錄片都是自己看過的,沒看過的但是了解的,或者其他各種電影節獲獎的紀錄片就不一一再補。時間倉促仍有一大批無法補上,也可能存在錯誤。NHK:絲綢之路(中日合拍)、激流中國-民告官.土地攻防戰、憤怒的小區.北京居民維權熱潮、病人的長龍.13億人的醫療、白光黑雨(廣島長崎)、延安的女兒(知青)BBC:二戰全史、人生七年、中世紀生活、現代藝術締造者、基督教歷史、美麗中國、西藏一年、西洋藝術史、冰凍星球、10大中國題材紀錄片(中國是如何愚弄世界的、中國資本主義革命、中國市長、全球變化最快的地方、中國死刑犯的最後陳述、探訪中國網癮少年和戒網癮中心、中國動蕩與崛起、今日中國、中國人來了)、 美國的未來、神秘的英國、文藝復興、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全紀錄、骯髒的城市、核戰秘錄、文明的軌跡、梵蒂岡:隱秘的世界;美國:天地玄黃、輪迴、中國長城、釣魚島的真相、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中國曆險記、戰爭武器演進史、造就美國的人、宇宙、野性俄羅斯、偉大工程巡禮、驚世工程、列國圖志、邁克爾傑克遜、冥王星之年、鳥瞰中國、人類消失後的世界、視覺桂林、超大建築狂想曲、塵封核爆、國際空間站、透視內幕:黑手黨風雲、禁忌異域、阿拉伯的世界、阿爾卑斯山:自然的巨人、超級工廠克爾維特跑車、狙擊手:身在瞄準鏡、IMAX紀錄片(飛行的魔術、紅旗演習、飛行之夢、騎乘世界、飛躍冒險的內涵)中國:故宮、大國崛起、敦煌、水問、走向海洋、百年中國、大美青海、超級工程、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第三極、峨眉山、復活的軍團、河西走廊、話說長江、望長城、崑曲六百年、舌尖上的中國、陝北啟示錄、華爾街、舌尖上的中國、圓明園、周恩來外交風雲、問道武當、西湖、世界文化遺產在中國、世界歷史、汽車百年、河殤(重點推薦)韓國:超級中國以上基本都是系列紀錄片:其他:各國各種的雜七雜八(但都是強烈推薦):沉默之像、這部電影未分級、一個女詩人的意外走紅(余秀華)、尋找小糖人、尋找薇薇安邁爾(故事人物震撼)、同一天的生活、聽風的歌(本人極喜歡的後搖紀錄片,豆瓣9.1)、細細的藍線、徐童三部曲(老唐頭、麥收、算命)、折騰(導演王我,一部具有遊戲風格和實驗色彩的紀錄片)、我們講述的故事、十分鐘年華老去、天降、欺凌、排骨、生於妓院、人類、南京路、每人一部電影:戛納60周年短片集、奈良美智和他的旅行記錄、快樂的人們、可愛的動物、劫後天賦淚縱橫、妓女的榮耀、呼嘯的金屬、電影剪接的魔力、第四公民、地球之鹽、當我行走時、悲兮魔獸、北方的那努克、F航站樓 斯諾登紀錄片、光影的魅力、鐵西區、哭泣的駱駝、棉花、雅克貝漢(海洋、微觀世界、遷徙的鳥)、導演紀錄片:(德里克·賈曼的藝術人生、費里尼的魔法、戈達爾與特呂弗、斯坦利·庫布里克:電影人生、Godard, l"amour, la poésie戈達爾、沃納·赫爾佐格、對話的維度:捷克導演楊·史雲梅耶自編自導、芬妮和亞歷山大的誕生、卓別林的藝界人生、英格瑪·伯格曼、尋找小津、北野武談北野武)、夜與霧、電影剪接的魔力。結尾了附上一個豆友整理的中國獨立紀錄片榜單:中國大陸獨立紀錄片作品年表(更新至2014年)以及一個歐美紀錄片推薦下載資源鏈接:http://www.xmqzmz.org/thread-1102-1-1.html
紀錄片推薦書籍:(均系本人親自整理,一部分為絕版書籍,難以購買)
1、紀錄電影文獻 單萬里著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1-5
2、紀錄電影分析 單萬里,張宗偉主編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01-01
3、紀錄片導論 (美)比爾·尼可爾斯著 中國電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07
4、收割電影 (日)山根貞男 編 馮艷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
5、理想主義的困惑——尋找紀錄片大師小川紳介 彭小蓮
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
6、紀錄片創作完全手冊 (美)邁克爾·拉畢格 著 何蘇六
等譯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年6月
7、紀錄片也要講故事(第2版) (美)伯納德 著 孫紅雲
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1年3月
8、新紀錄:批評性導論 (英)斯特拉·布魯茲(Stella Bruzzi)著 吳暢暢
譯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3-10-01
9、紀錄與方法(第一輯)
王遲 布萊恩·溫斯頓[英] 著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1-1
10、影視人類學原理 保羅·霍金斯 主編 雲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1-09
11、影視人類學的未來:運用感覺 [英]莎拉·平克 著 徐魯亞
孫婷婷/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04-09
12、影視文化人類學 吳秋林
著 民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08-01
13、影視人類學的視界 黃冠玫美 著 中國文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14、影像文化志通論 張雅欣
著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01-01
15、這樣創作記錄片:人類學視野中的記錄片研究 陳剛
著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7月
16、影視人類學理論探究 李光慶
著 民族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12-01
17、視覺人類學 王海龍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08-01
18、影視人類學:思想與實驗 鄧衛榮等著 民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11-01
19、視覺人類學導論 鄧啟耀
著 中山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08-01
20、民族志—紀錄片創作 朱靖江 編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
21、鏡頭像自己的眼睛一樣 吳文光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1-08
22、生活而已:2000年後中國獨立紀錄片導演研究 雷建軍,李瑩 著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8月
23、經典重訪——與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紀錄片導演對話 《經典重訪》欄目組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04
24、紀錄何為:對大師與他們的作品的凝視
左靖,董冰峰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03-01
25、中國獨立紀錄片檔案 梅冰,朱靖江 著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11-01
26、紀錄片研究 聶欣如
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01-01
27、書寫與遮蔽 影像、傳媒與文化論集 呂新雨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0-12
28、真實的遊戲 西方新紀錄電影 孫紅雲
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
29、伊文思與紀錄電影
孫紅雲 著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時間:2014年10月
30、出畫的情境:中國新派紀錄片人訪談錄 劉潔
著 武漢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11-01
31、紀錄片的虛構— 一種影像的表意
劉潔 著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
32、紀錄電影手冊 林旭東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5-01
33、真實的生命力—紀錄片邊界問題研究 趙曦
著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01-01
34、紀錄片審美經驗現象學
姚洪磊 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06-01
35、中外紀錄片創作研究
石屹 著
法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5-01
36、自我的裂變—敘事心理學視野中的中國紀錄片研究 宋素麗
著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07-01
37、主體、視點、表達:中國獨立紀錄片研究
姜娟 著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3月
38、紀錄片敘述者的主體性研究 鄧秀軍
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8月
39、影像中的20世紀中國:中國紀錄片的發展與社會變遷 唐晨光
著 中國電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2-01
40、錯時空與本土化:比較視野下中國電視紀錄片風格衍變(1958-2013) 武新宏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12-01
41、影像如何記憶:年鑒學派視野下的中國紀錄片
謝勤亮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4-01
42、新世紀人文紀錄片研究
陳霖 等著
蘇州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10-01
43、紀錄影像與歷史再現:史態紀錄片研究 孫莉
著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2014-05-01
44、紀錄片內涵、方法與形態 倪祥保,邵雯艷 編 蘇州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5-01
45、話語選擇與理論來源:中國紀錄片批評研究
賴黎捷 著 四川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06-01
46、紀錄片創作理論觀念與方法 劉忠波
著 南開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12-01
47、紀錄片解說詞的時間表達 蔣成峰
著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03-01
48、跨越時空的影像交流:數字電影的媒介形態
梁國偉 著 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04-01
49、紀錄片創作六講 王競
著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4-01-01
50、國內50部經典紀錄片
錢淑芳,烏瓊芳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7月
51、世界經典紀錄片手冊1 2兩冊
吳保和 編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8-01
52、算命:清影紀錄中國 2009 清影工作室 編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1月
再見烏托邦 清影紀錄中國
2010 清影工作室 編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1月
活著 清影紀錄中國
2011 清影工作室 編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1月
53、美國紀錄片產業發展及現狀研究 何艷
著 經濟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01-01
54、中國紀錄片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湖南廣播電視台課題組 編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11-01
55.電影或想像的人 埃德加·莫蘭 著,馬勝利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3
56.弗拉哈迪—紀錄電影研究 (英) 保羅·羅沙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06
57.紀錄電影大師伊文思研究 聶欣如
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01
58.中國紀錄電影史 單萬里
著 中國電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12
59.中國紀錄片發展史 方方
著 中國戲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05
60.Grierson on the
movies 格里爾森論電影
edited by forsyth hardy 著 出版社:不詳 出版時間:1981
61.紀錄中國:當代中國新紀錄運動
呂新雨 著 三聯書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07
62.世界紀錄電影史
(美)巴爾諾著 中國電影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2-09
63.真實的風景:世界紀錄電影導演研究 張同道主編 同心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05
64.中國電視紀錄片史論 何蘇六
著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65.國外50部經典紀錄片 桂清萍 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7
66.影視民族學
(美)卡爾·海德 著 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1989-10
67.影像中的歷史---世界紀錄片精品檔案 羅伯特·弗拉哈迪 著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
68.電視紀錄片比較研究 張雅欣
編著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 - 08
69.紀錄片創作論綱
鍾大年 著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08
70.生存之鏡:電視紀錄片卷 姜依文 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0
71、《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 每年一本 北師大張同道老師主編 已經做了好幾年。
紀錄片這事就是在找同好者。
先說明下立場:《超級工程》這類科技、人文類紀錄片痴迷者。最近這一年,大多數晚上和紀錄片度過。
自然類紀錄片確實很美,《人類星球》、《藍色星球》大家多有推薦,但我更熱衷與科技、人文類的紀錄片,這類紀錄片帶有強烈的知識特徵,信息量密集,展現了人類解決問題高超的智慧和能力,讓人著迷。
推薦印象最深刻的四部紀錄片。
1、從地球出發:NASA任務50年 When We Left Earth: The NASA Missions
對NASA感興趣的人,應該多數看過該片。哪怕是對NASA不感興趣的人,也可以看看該片,對於了解這半個世紀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非常有幫助。
NASA的地位毋庸多言,這部全景式的紀錄片,猶如一本關於NASA的教科書,回顧了人類探索太空中的每一個關鍵節點。從登月計划到太空梭,再到哈勃望遠鏡,這部紀錄片不僅採訪了關鍵性的人物(登月的宇航員親自講述),大量使用了一手珍貴資料(NASA首次提供)。
更難能可貴的是:面對太空探索這個複雜的議題,這部紀錄片深入淺出,深刻但不晦澀,為我們這些外行提供了一個清晰的邏輯脈絡。
看完該片,即便是個小白,也會對人類的太空探索瞭然於心。
資源:
國內好像還沒有正版引進,但百度一搜就有。
騰訊視頻有人發過其中一集,可在線觀看
undefined_騰訊視頻v.qq.com2、超大建築狂想曲 Big, Bigger, Biggest
建築類紀錄片一向令人著迷,因為超大型建築往往是人類科技和智慧的結晶,要克服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因此充滿了各種故事和懸念。
建築類紀錄片非常多,央視出品的三部《超級工程》非常棒,尤其是第一、二部。但《超級工程》的問題也很明顯,因為定位是一部宣傳片,需要推高民族自豪感,《超級工程》在敘事上打了折扣,更多去講中國人創造的奇蹟,選取的都是一些碎片化的點,缺乏知識視野的整體感。
《超大建築狂想曲》在這一點上就表現地非常好,對每項超大建築的解析,都會回溯歷史,看人類是如何通過一個個工程,解決關鍵性的問題,最終達到現在的成就。每一個偉大工程背後,都是大量前人的註腳。
以《超大建築狂想曲》中的三峽水壩這集為例,紀錄片沒有吝嗇對中國當代工程的讚美,但為了幫忙觀眾理解,他們會從人類第一個發電的土壩講起,著重講第一個關鍵問題「發電」:
然後是法國大壩,關於第二個問題,在大壩的建設過程中,是如何圍堰,解決河流改道的:
再到美國的胡佛水壩。這裡有第三個關鍵問題,如何使用混凝土材料來建設大壩?
因為混凝土需要散熱,大壩體量很大,自然散熱要幾十年,不然壩體很容易出現裂縫,美國工程師異想天開,用河水來冷卻混凝土。
第四個難題是蓄洪,代表案例是大深谷大壩。因為一旦水庫滿溢,水壩就容易垮塌,之前美國賓夕法尼亞一個大壩因為遭遇洪水,水壩瓦解,形成18米高的水牆,直接淹沒下游的小鎮,帶走兩百多條人命。
在大壩攔截河流之後,如何保證通航?這又是一個重要問題。該片找到了前蘇聯葉尼塞河上的克拉斯諾雅斯克水壩,工程師們發明了升船機。
對於三峽大壩來說,還有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就是:沉積物。如何防止大壩被淤積?三峽大壩設計了蓄清排濁的措施。
這樣系統梳理下來,相信觀眾了解到的不僅是三峽大壩有多了不起,而是人類築壩的歷史進程。
3、《伊拉克戰爭》
軍事類紀錄片大多集中在一站、二戰上,當代戰爭的不多。
對於中國人來說,了解中東是一件有些困難的事情,大多是各種新聞碎片化的信息,很難建立起整體感和縱深感。但中東問題又是當代國際關係中的關鍵問題,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對現代國際反恐形勢影響深遠。
BBC拍的《伊拉克戰爭》有多牛?
從採訪對象就可以看出來。美國方面的關鍵決策人物,僅小布希沒有接受採訪,副總統切尼、國務卿鮑威爾、CIA官員、駐伊大使等都公開出鏡,不僅回顧了當時隱秘的決策過程,而且事後相互指責,將分歧和問題暴露的非常充分。
(順便說一句,小布希真是個cowboy,前一天還和下屬們在戴維營開會。第二天一早,人突然不見了。下屬們發現,總統突然出現在地球另一邊的伊拉克。小布希這種製造驚喜的小把戲,讓經驗老到的美國要員們頗有幾分無語…)
英國時任首相布萊爾、時任外長等關鍵人物也在受訪之列。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個謊言是怎麼產生的?是情報機構故意捏造的,還是因為小布希求戰心切?這部紀錄片幾乎給了最真切的回答,引起了全球媒體關注,也包括我國最高喉舌《人民日報》。最高喉舌稱:英國BBC推出紀錄片 否定10年前伊拉克戰爭合法性。
更為難得是,這部片還採訪了伊拉克反對派和當權派,把各方的訴求和矛盾反映地非常充分。薩達姆時期的流亡派(比如伊亞德·阿拉維)希望回來掌權,但包括傑伊·迦納在內的美國臨時管理者卻認為這些人並沒有民意基礎。按照美國人的政治理念,應該是先有憲法再有政府,但伊拉克各派別卻反對美國人來主導憲法制定。
在阿拉維之後,美國人將努里·馬利基推上了伊拉克的主席台。但很快,馬利基展示了他強硬的一面,被很多政敵指責為伊拉克新的獨裁者,他的很多做法讓曾經支持他的美國人也不堪忍受。但他真的是新獨裁者嗎?還是一個強有力的愛國者?馬利基在鏡頭面前沒有迴避爭議。
伊拉克戰後重建如此之難,超乎所有人的想像。我們可能以往會歸結為美國人帶來的災難,這也許只是問題的一面,遠非全部。
(知乎上有個關於伊拉克的高贊回答,基本是該片的複述。)
資源:
伊拉克戰爭第1集:政權的更迭_BBC_騰訊視頻
伊拉克戰爭第2集:垮台之後_BBC_騰訊視頻
伊拉克戰爭第3集:垮台之後_BBC_騰訊視頻
4、《阿富汗:最後的獅吼》
阿富汗戰爭可能不是中國人通常關心的戰爭,這片貧瘠不毛之地,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彷彿只生產恐怖分子。
但偏偏是這樣的不毛之地,在現當代史上吸引了超級大國的關注,而且是直接派兵,從早期到日不落帝國,到前蘇聯,再到21世紀的美英。曾經讓我困惑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奧巴馬把一邊從伊拉克撤軍,一邊又派兵去阿富汗?
與《伊拉克戰爭》那部紀錄片不同,BBC拍阿富汗戰爭這部片,帶有很強的英國人視角,甚至帶有幾分感傷。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在全球進行軍事行動的超級大國,阿富汗戰爭徹底改變了英國人(包括政府和民眾)對戰爭的理解。這很有可能是英國最後一次遠離本土的大規模軍事行動。
為什麼要出兵阿富汗?為什麼要犧牲這麼多英國士兵?對於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來說,這可能關乎英國的大國責任,關乎英國的勇氣。作為曾經的宗主國,英國有義務給阿富汗一個更好的未來。
但英國民眾已經不在乎了,他們更自覺地做個島民。也是,英國人連歐盟都不愛參與了,哪裡會在乎遙遠的阿富汗。
資源:
阿富汗:最後的獅吼第1集_BBC_騰訊視頻
阿富汗:最後的獅吼第2集_BBC_騰訊視頻
————————
關於國內看紀錄片的正版平台,首推騰訊視頻,我也是因此買的會員。
騰訊視頻的資源雖然談不上全,但已經有不少精品了。他們負責人上個月說,2017年騰訊視頻對紀錄片的投入是前幾年的總和,2018年投入會再翻番。
還是很讓人欣慰的。相比之下,愛奇藝、優酷這些平台的紀錄片目前都非常有限。希望未來大家能夠發力,只能大平台大投入,紀錄片這個行業才有可能起來。
如果您能看到我的答案,請您點開下面的視頻看完。不長,就三十幾分鐘,而且想必您看了片頭就想知道故事的結尾。
陳東楠《偷》
B站又把這個視頻刪除了。這是百度雲地址:TOU.2012.mkv_免費高速下載《孟子·梁惠王上》中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小婦人》中寫: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即便無法做些什麼,但有些事情,也應該了解。
請您一定要看,謝謝。近十年有近90萬個中國村落消失,從2000年的360萬個村落到現只剩不到200萬個。幾乎每天都有100個村落正在消失。有一部紀錄片就剛好記錄這些即將消失的村落。
壹
最後的馴鹿村
遼闊暢遠的天空,綿延無盡的林海,深秋的霜染紅了大興安嶺每一片白樺的樹葉。
在這片白樺林的深處,有一群馴養馴鹿為生的鄂溫克人,時光荏苒,曾經人口眾多的鄂溫克人逐漸走出了森林,到更廣闊的城市去發展,到如今曾經遍布大興安嶺的獵民點,只剩下了十四個。
這,就是這個世界。最後的馴鹿村。
柳霞的丈夫去世了,家裡的馴鹿卻又很久未歸來,腿腳不好的柳霞只能自己在圍場邊升起鄂溫克人代代相傳的白煙。
這種用白樺皮,木柴、鹿糞和一種叫拉日不卡的草共同點燃的白煙,有著召喚鹿群的功效。
柳霞坐在煙堆邊,忍受著白煙的熏撩,一聲聲的呼喊著自家的鹿群,她信誓旦旦地說當自己呼喚的迴音傳達出去,自己的鹿群就一定會回來。
對於柳霞來說,走失的還不僅僅是鹿群,柳霞的兒子雨果,作為新一代的馴鹿村民,已經不願意再留在馴鹿村中,他們嚮往著到大城市裡,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柳霞留不住自己的兒子,只能拖著病軀,送兒子坐上前往城市的汽車。
柳霞站在路旁,看著汽車遠去,她情不自禁地呼喊
【雨果,慢點走,雨果,慢點走……】
一聲聲呼喊猶如呼喊鹿群,這位蒼老的母親寄希望於森林的迴音,聽到迴音,自己的兒子就一定會回來。
耳邊陣陣母親的呼喊,雨果靠著汽車上的窗戶,潸然淚下。
百年來,並不是沒有馴鹿村的村民帶著他們的馴鹿走出大山,可走出大山的馴鹿卻大多適應不了環境的改變而夭折,這些鄂溫克人最後只好再一次回到了叢林之中。
最終他們接受這個馴鹿村人的命運,始終與森林和馴鹿共存,是這個少數部落,最後的使命。
貳
大海的兒子,蘭嶼村
在台灣以南的大海中,有一個世世代代以捕魚為業的村莊——蘭嶼村。
受到常年不息的海風吹拂,水產豐富。
張馬群是蘭嶼為數不多的拼板舟匠人。
拼板舟是蘭嶼人最賴以生存的工具,自古以來蘭嶼的漁民們乘著拼板舟在喜怒無常的大海中與風浪搏鬥。拼板舟是他們唯一的依靠。可到如今整個蘭嶼也只剩下區區兩艘拼板舟。
幸運的是,張馬群的兒子世凱,決定要學習父親的拼板舟技法,讓這種古老的技藝不至於失傳。
聽到兒子願意學習製造拼板舟,張馬群喜不自勝,傾囊相授。
蘭嶼的女人們時常編織一種特別的服飾——丁字褲。
當遇到重大節日或者祭典的時候蘭嶼的男人才會穿上這種由妻子和母親所紡織的丁字褲。
又到了穿丁字褲的季節,二姐為了一家人開始織布,一邊織布,一邊回憶著自己孩子本榮小時候不肯穿丁字褲的趣事,一旦想起,二姐就笑得合不攏嘴。二姐把這一針一線織起來的,不僅僅是一塊土布,還是對遠遊的兒子的深深思念。
本榮,已經好久沒有回過家了。
到如今,越來越多的蘭嶼人開始追求新的變化,但是他們的父輩告訴他們:
【有著自己堅守的傳統,只要依然堅持,無論在哪裡,你們永遠都是蘭嶼的孩子。】
叄
神的自留地——禾木
在新疆喀納斯群山環繞的密林中,生活著一群成吉思汗當年西征時殘留下來的士兵後裔——圖瓦人,是他們對自己的稱呼。
作為蒙古人的後裔,圖瓦人依然保留著蒙古族的生活習慣。
聽著蒙古語播報的廣播;房屋的牆壁上,掛著先祖成吉思汗的畫像;牛奶是他們最主要的生活必需品。
葉子的媽媽是村子最會釀酸奶酒的人,釀酒需要大量的鮮奶,葉子家的奶牛產奶少,葉子只好騎著馬兒挨家挨戶的借來鮮奶。在冬季這個奶少的季節,家家戶戶所剩的牛奶都不多,可沒有一個人拒絕,大家都慷慨地分出一部分鮮奶來給葉子。
圖瓦人相信食物能給人帶來好運,向外借食物的時候,圖瓦人會自己留下一些,意為大家平分了幸福和好運。
酸奶酒本身的度數並不高,但是喝多了會讓人腿發軟,這也是圖瓦人留住客人的一個小秘密。
跟隨媽媽釀好了酸奶酒,葉子細心地將酒罈周圍的酸奶渣一點點的刮下來保存好,葉子說這是大家借給爸爸媽媽的福氣,不能輕易浪費。
作為家中的長女,葉子一開始在禾木外面的鎮子上打工,為家庭補貼家用,冬天母親的身體不好,葉子便毅然辭掉了工作,趕回了家裡照顧母親。
當問到她接下來的打算的時候,她笑了笑:
【等媽媽身體好一點,我還是會出去打工,不過最終,我還是會回來,這麼美的地方,誰還想離開呢?】
肆
雲間仙境——木梨硔
在海拔千米的黃山五大峰之上,隱藏在一個雲海中的村莊,木梨硔,穿透山巔的風從房屋間呼嘯而過,穿透無邊的雲海,直上晴空。
由於住在山頂上,這裡的人都驕傲地稱自己為山裡人。
山裡人打開門窗就能看到雲海,聰明的人在懸崖邊上用木頭打出了一排蜿蜒曲折的曬台,這些曬台綿延至雲海之中,兼具了棧道的功能。
拓寬了村民們的生活空間的同時也將每一個村寨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山上只有52戶人家116人,詹祖青是木梨硔上唯一的木匠。
今年已經73歲的他負責檢修整個木梨硔上的曬台,每一次檢修他都上山扛著木頭上山幾十次,雖然辛苦,但他知道對於村裡人來說他所做的事情,是保證村裡每個人能夠安心生活下去的最重要的工作。
洪福存是村裡的村支書,每到深夜,他都要統計村子裡的總人口年紀——6240歲。
這數字每年都在減少。
【村子裡大部分都是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他苦笑著說「每當一個八十歲的老人去世,就要全村的人擠出一歲來補足。】
如果小孩不在這裡出生,青年人不在這裡謀生,這個數字就會越來越小。
直到有一天,木梨硔會由寧靜,變成沉寂,最終消失在遠方,只留給我們一片告別草。
這些古老的村落,大多都有著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相處方式。
蘭嶼的阿智告訴我們:【打魚我們只打我們生活所需,我們的大海需要休息。】
鄂溫克人善於打獵,他們遵循著古老的祖訓,遇到10隻獵物就放著5隻,所有的獵人都自然遵守這一法則,無人監督,也無人違背。
《了不起的村落》的製作方,是一個年輕的團隊——知了青年。
《了不起的匠人》是其第一部作品
《村落》是他們「了不起系列」的第二部,一反傳統紀錄片。獨創的「輕氧」式紀錄片,每集只有十分鐘。
我很喜歡他們這個系列的主題:看見好奇東方。希望把這些古老的而傳統東方文化重新喚回我們的視野。
那些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傳統的守護,曾經使得我們能夠在大地上繁衍生息,但當我們走出村寨的時候,卻慢慢將這一切遺忘殆盡。
即使是如此了不起的村寨,也無法真的抗拒時代的洪流,像雨果,本榮這樣的青年人,慢慢都會離開這些古老的村寨,不再回來……
可那些與自然共存共生的方式與法則、那些古老的文化與智慧、那些動人的歌謠,將伴隨著這些村寨的影子,永遠守護著我們,守護著子孫後代。
【鳥兒生活的地方在天空,我們生活的地方在這裡,我們的牛羊在山上,這是我們一直生活的木屋……】悠揚的歌詞,依然回蕩在耳畔。
也許我們再也回不到那些家鄉,但是至少不能連一句告別都來不及同她講。
想回到家鄉。
回家布滿青苔的小路,和門旁邊慵懶的大黃。
穿過樹林斑駁的陽光,和陽光下忙碌的爸媽。
微信後台回復關鍵詞【了不起的村落】,獲取觀看鏈接。微信公眾號:真故電影(ID:zhengudianying)。
我的主業是挖掘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關注真故電影每天一則經典電影背後的真實彩蛋。
看來很多人都很喜歡羅恩·費利克導演的《天地玄黃》(1992),但我還是更推薦他作為攝影指導的《失衡生活》(1983)。儘管《天地玄黃》使用了更好的攝影設備使畫面看起來更加賞心悅目,但《失衡生活》畢竟是最初的努力,更值得一看(可能也因為我是先看的《失衡生活》,教室銀幕下的第一個鏡頭就讓我目瞪口呆)導演是高佛雷·雷吉奧,另外作曲是菲利普·格拉斯,極簡主義音樂非常適合這個題材。另外,如果你對這種電影很感興趣的話,這種類型的電影最早應該追溯到蘇聯的「電影眼睛學派」(Kino-eye)創始人維爾托夫的《持攝影機的人》(1929),和沃爾特·魯特曼的《柏林:城市交響曲》(1927)。
ps:有一個版本的《持攝影機的人》的作曲是邁克爾·尼曼(彼得·格林納威的御用作曲),非常值得一聽。
紀錄片推薦一部比較新的,維姆·文德斯參與指導的《地球之鹽》(2014),副標題是「與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同行」,學習圖片攝影和對攝影感興趣的都可以看看。
ps:斯巴蒂昂·薩爾加多1975年起,他先後成為法國伽瑪圖片社和馬格南圖片社的記者。目前他的攝影項目《創世紀》正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展出,參展的照片非常多,如果你在上海的話絕對值得去看。
配點圖之前得金馬獎的《大同》,這導演的另幾部《書記》跟《龍哥》也不錯
拍誰誰出事,書記、龍哥年代比較早,畫面的質量低一點。
《書記》裡面剛好有一個讓利片段,對比如今的結果,很讓人發醒。
說一部NHK和KBS合拍的紀錄片,《茶馬古道》。
NHK本就以製作高質量的紀錄片著稱於世,與英國的BBC齊名,絲綢之路、大黃河、故宮、激流中國等作品,風格嚴謹、客觀,構思巧妙,可以稱之為國外反映中國紀錄片的優秀作品。
這一與KBS合拍的《茶馬古道》,也是優秀的紀錄片作品之一。這六集高清紀錄片,是其感悟亞洲(《Insight Asia》)系列的一個單元,每一集單獨成章但互為聯繫。
曾獲得第69屆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獎——皮博迪獎,《最後的馬幫》一集在2008年入圍了國際艾美獎紀錄片單元,在國際上的傳播影響和聲譽還是很大的。
以下,就來說說這個記錄篇吧~
(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茶馬古道是非常特殊的一個地理稱謂,但這一名稱在過去的歷史文獻中從未出現過,這一概念在20世紀90年代初出版的《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書中首次出現,書中指出:
它是中國對外交流的第五條通道,同海上之道、西域之道、南方絲纏之路、唐蕃「麝香絲綢之路」有著同樣的歷史價值地位。
較早的關於茶馬互市貿易的記載可以追溯到五代時期。五代時期蜀國就有用「火蕃餅」茶,在「文、黎、雅、茂」地區(今四川雅安、甘肅東南一帶)「市蕃馬」的記載。但學術界公認的茶馬古道起源,是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
(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茶馬古道》紀錄片,有6部分——《最後的馬幫》、《朝覲之路》、《路因茶而生》、《千年鹽井》、《喜馬拉雅山的鹽一苦旅》、《古格:迷失的神秘王國》(根據日韓不同版本,會有不同的翻譯)。
這6部分將茶馬古道沿線的茶文化、馬幫文化、鹽文化、宗教文化和民族心理客觀地展現出來:茶——藏民生存品,茶產業——茶工生存手段,運茶換糧做其他買賣——馬幫生存方式,馬——古代中原王朝國家安全需要,朝聖——對神靈和佛祖的敬畏,看後是一種震懾和感動。
紀錄片在拍攝前,創作人員深入藏區籌備長達10年之久。
《路因茶而生》一集,鏡頭沿茶馬古道一路走來,走訪了滇川產茶區的茶民和茶山,記錄這裡古老的祭茶神儀式,如果你僅僅聽說過茶馬古道這個詞,卻不知道它的來歷,對茶葉了解也不多,那麼這一集是非常好說明書。
(哈尼族祭奠茶樹 《茶馬古道》截圖)
大約有26個民族生活在普洱地區,各民族有自己的茶神、飲茶習慣,對這裡的人來說,茶葉是他們生活的來源,他們的茶葉即是所有茶葉的源頭,又是世界茶葉的中心。中國雲南省的南部是茶葉的起源地,四川的蒙頂山,是採摘貢茶的「皇茶園」。
片中還提到了一塊在故宮地下埋藏了150年的古茶——萬壽龍團茶,其他茶葉都分解腐爛了,然而這款普洱茶依然保存完好,依然保存原來的色香味,最終「榮歸故里」。
《最後的馬幫》,攝製組和馬幫一起,翻越橫斷山、穿過三江,一起露宿山谷。
(馬幫 《茶馬古道》截圖)
茶馬古道比絲綢之路要早200年。中國的雲南省以馬幫運輸茶、鹽、糧食的古道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馬幫就像今日的汽車,在山路中將背上的貨物運往各地,貨物主要為茶葉,「茶馬古道」也因此而得名。
每年的五月,冰封期結束後,喜馬拉雅山東部地區,這裡的馬幫會在深山峽谷間穿行。他們趕著馬和驢,馱著茶和糧食去西藏賣,然後再把西藏的冬蟲夏草、百合草和鹿茸運回到雲南賣。
在這段路程中,走過的路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崎嶇和危險,依靠繩索、木滑輪這些簡陋的裝備,翻過大山,還要越過大河,他們為了生存而體現出來的冒險精神,即使在今天,也可以讓職業探險家們佩服。
《千年鹽井》,鏡頭在錯落有致的鹽田中駐足,探訪這裡悠久的鹽文化和勞作習俗。
(婦女在鹽田中勞作 《茶馬古道》截圖)
位於瀾滄江的三個村落里擁有鹽田,鏡頭對準在深山中製鹽的婦女。含鹽的水從形似塔狀的鹽井裡湧出,水位降低的時候,婦女們要沿著陡峭的梯子,爬下10米的鹽井中取水,裝滿鹽水的水桶重量不下35公斤,由於那裡的風俗不允許男子碰鹽,所以一切製鹽任務都在家中婦女是身上,男子負責到深山砍柴和交易。
《朝覲之路》,攝製組跟隨虔誠的藏民,用時186天,徒步走完了2100多公里的朝覲之路。
(朝覲之路 《茶馬古道》截圖)
朝聖者在活佛所在寺廟的白塔前,開始磕長頭,一路上,他們不殺生,不打誑語,遠離一切慾望和邪念,他們在心裡默默地承諾遵守戒律,然後啟程。距離拉薩2100公里,步行就已是路遠迢迢,他們在全程中都要叩拜而行,頭、雙手、雙腳都要全部觸地,對於藏民來說,朝聖是一生的夢想。一位看過紀錄片的日本老人說:「看完了他們艱難的巡禮苦行,才知道中國有多大,光看大城市看不到人心,但從西藏風光里卻讓我了解了中國的心。」
《喜馬拉雅山的鹽——苦旅》,拍攝人員到扎布耶鹽湖,跟隨氂牛馱鹽隊走過尼泊爾邊境,走過這「喜馬拉雅的鹽道」。
(氂牛馱鹽隊 《茶馬古道》截圖)
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每年4月,這裡開始有了生機,牧民們趕著60頭氂牛從這裡而過,另一隊牧民趕著40頭氂牛來到約定的地方,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和他們生存息息相關的東西——鹽。生活在這裡的西藏牧民們被稱為杜立巴族,他們必須長途跋涉,到扎布耶鹽湖,才可以得到食鹽,成就了這「喜馬拉雅鹽道」。 在鹽湖取得鹽後,用氂牛馱著再長途跋涉到達喜馬拉雅山區中尼邊界的毛貢——世界上最高的交易市場,在這裡進行交易。
《古格:迷失的神秘王國》,在神秘的古格王國遺址,找尋茶馬古道文化的歷史痕迹。
西藏西部,喜馬拉雅山脈的這片地區一直有著眾多的傳說,神話傳說的主角是崗仁波齊峰,佛教徒相信沿著山的階梯而上,就能發現勝樂金剛居住的宮殿。印度教徒認為,山峰上是濕婆的神殿。瑪旁雍措湖在岡仁波齊峰附近,這片湖泊也有著很多古老的神話。
在瑪旁雍措湖以西30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廣闊的荒蕪群山,被視為「月宮」,意思是當月亮升起時,它會引導你去一個夢幻宮殿,那裡終年鬱鬱蔥蔥,鳥語花香,沒有痛苦,無憂無慮。因此,叫做香巴拉,神的天堂,它是喜馬拉雅的雪山峽谷中烏托邦的所在地。
20世紀初,幾個英國探險家在這片區域發現了一個傳說中王國的存在證據,後來,這個王國被命名為「古格」。
《茶馬古道》是國外紀錄片的鏡頭,第一次縱貫的深入這條從雲南的香格里拉到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再延伸到佛教發源地印度的古老道路,蜿蜒於懸崖深谷里,盤轉於雪山奔流中,記錄千年遺存的道路。鏡頭一直對準在這條道路頑強生存的民族和他們鮮為人知的生活方式,虔誠的靈魂與壯麗的景色令身心浮躁的現代人感慨與敬畏,仿若置身時空的錯覺,這是一條生命之路也更是道通往聖境的聖途。
讓閱讀變得有趣~
歡迎關注知乎機構號: @掌閱讀書
這註定是一部不平凡的紀錄片,一部關於一個男人畢生夢想的紀錄片。
夢想、馬拉松、男人,這幾個詞綜合在一起你想到什麼?你可能會想到韓國的電影《馬拉松》
你可能會想到《阿甘正傳》里,那個永遠在奔跑的阿甘。
我想你大概永遠也不會想到,這是一部關於AV的紀錄片,一個關於AV粉絲的紀錄片。
這是一部關於上原亞衣粉絲的紀錄片,該片記錄了一位夢想和女神啪啪啪的粉絲。
在得知女神即將引退,並且準備開拍引退作品後,開始了他的征程。
為了能和上原亞衣啪啪啪,他通過跑馬拉松的方式在上原亞衣開始拍之前抵達片場。
整整100公里,他沒有停歇,為了這個偉大的夢想,他不斷的前進。
最終在淺草樂座劇場,他見到了夢寐以求的女神。
上原亞衣,這個男人終將自己的夢想實現,最後的不可描述已毫無意義。
在這段100公里的旅程中,我們看見了少男的夢想,看見了對夢想的執著,他帶著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的希望一路前進,我們不止一次在心中為他吶喊,彷彿看見了我們自己的影子。
這一切,都在這100公里中升華。
我並沒有種子,請不要找我要。
最喜歡看紀錄片,沒有之一。這個問題要好好答,慢慢答!!(多圖預警)
20170502,想起來更一更,航拍中國一出來就看了,最愛的是新疆篇和江西篇,期待我大四川的那集趕緊出啊,等的我花了都謝了!
1215更新,沒看地球脈動趕緊看啊,看完給你脈動回來!!
首推第三極!!第三極!!第三極!!重要的事情說三遍!!CCTV大型西藏風景人文紀錄片!!豆瓣評分9.0
總共有六集:生命之伴;一方熱土;高原之歌;上善之水;大山兒女;高山相遇。真真正正地解讀西藏的神作!!背景音樂超級好聽,畫質也超好!!有一些人喜歡了一輩子西藏,卻也不知道真正的藏區到底是什麼樣!神秘·原始·文明,藏區永遠都充滿著一種神秘的力量,讓我們去信仰她。我不能再說了,只有看過的人才懂到底有多好看。【BBC精品紀錄片《日本:地球迷人之島》全三集】從常年冰雪覆蓋的山峰到溫暖的亞熱帶氣候,日本的自然景觀非常豐富多彩,三集里分別介紹了火山活躍的本州,海底隱藏了許多秘密的西南群島以及擁有迷人四季的北海道。本州L【EF字幕組】紀錄片 地球奇幻之島 日本Japan earth s enchanted island 西南群島L【EF字幕組】BBC紀錄片 日本地球奇幻之島earth s enchanted island第二集 北海道L日本:地球迷人之島 3 --- 北海道(載自微博,侵刪)
看過為數不多的日本作家的小說,超級愛渡邊淳一的《流冰之旅》。遂對日本北海道也產生了興趣,看了紀錄片之後,更是嘆為觀止。我覺得現在很多人去日本旅遊完全是跟風,不是去拍照就是去購物,根本不會有旅行的感悟之類。我覺得林清玄旅行的方式特別對,他游北海道時帶著渡邊淳一的《我的感傷之旅》。以後,我去北海道就帶著《流冰之旅》好了。第三——地球之鹽(The Salt Of The Earth)
《地球之鹽》是2014年的一部紀錄片電影,由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執導。故事主要講述巴西艾莫雷斯地區,曾遭砍伐破壞的土地上重又旺盛生長著200萬株樹苗,這個成功的例子,讓人們相信地球上的其他地方也能做到。 本以為這會是關於自然的紀錄片,沒想到不光是自然,更是人文。開頭一段話就足夠吸引人的,之後的一張照片更是震撼。這部紀錄片有個副標題——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的攝影旅程好想當個攝影師。。。(已成為攝影師一年。 2017.05.02更)第四——地球公民(Earthlings)
本片少兒不宜,未成年人需要在家長陪同下方能觀看。《地球公民》是由Shaun Monson自編自導的記錄片,傑昆·菲尼克斯、Maggie Q等參與演出。該片從寵物,食物,衣物,娛樂,科學五個部分系統全面地揭露了當今人類是如何大規模地屠殺和虐待動物的故事。說實話,這部紀錄片噁心大過震撼。當時是上動物保護與福利課老師放的。屠宰場的場景實在太過觸目驚心,心理承受能力強的推薦看,差一點的就別看了。都是資本主義惹的禍!!現在卻要全球人買單!!!看完那幾天,看到肉就想吐,後來內容差不多都忘了,還是會吃肉,畢竟資深吃貨。與這部紀錄片類似的還有海豚灣,家園。第五——【BBC紀錄片《恆星七紀》】每當太陽落山,夜幕降臨,坐在大地,仰望星空,就能看到一部史詩巨作在眼前上演,這部巨作擁有數十億演員——恆星。每一顆都有屬於自己的傳奇。在恆星步入死亡的過程中,卻悄然點燃了生命的種子,散播到宇宙深處……因為你我,皆為星塵。對於整個宇宙來說,人類的存在渺小的連個原子都算不上,所以為什麼還有這麼多戰爭與陰謀呢?今天看新聞,科學家說在五年內能找到恆星X,到時候太陽系就有九大行星了,這顆行星繞太陽一周居然要15000年。宇宙太神秘,人類迄今為止連太陽系都沒弄清楚!重度愛好者,感謝深度潛水的從業者張霽又給了大伙兒這麼多專業的分類信息學習。
------------------------------------我是隔了一宿突然發現了樓上有個專家的分割線---------------------------
(於是乎表示,下面的這些都是我一直存在盤裡捨不得刪的庫存)
樓上看了下來,有很多基本都是看過的。
答案中肯定會跟上面有部分重疊,只能攤手表示片子就是好到大家都想推薦~~
先推薦幾個頻道--國內自是中央九不必說。國外盯緊bbc和環球地理一類,還有日本的NHK。這個別噴,人家的紀實類確實拍的很好。
中央台從開播後不久就請了雅克貝漢這些大拿做顧問。除了引進很多原聲片,僅作字幕的添加處理外,這兩年還和很多國外電視台合作拍攝,比如下面的《美麗中國》是和BBC聯合攝製,此外還有澳洲電視台、日本NHK電視台等的合作拍攝。
1逢人必推《浮生一日》(life in a
day)
***主題曲【Ellie Goulding / Matthew Herbert 唱的A Day at a Time ---就是那個大熱的五十度灰的主題曲演唱者艾利高登】
(這人啊,都會有點特殊癖好,比如每次都會對中意的紀錄片里的配樂心心念念啥的。。。)
兩位奧斯卡金像級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和凱文·麥克唐納(Kevin Macdonald)-聯同YouTube,在2010年7月24日,以「愛」和「恐懼」為題,集體創作了愈80,000段,共4,500小時的影片。當中影片來自世界各地、人、事,並演繹了不同的人活在2010.7.24這一天,那許多滿載悲喜,失落與幸褔的故事:從繁華的大城巿到素被世人遺忘的鄉野、從駕名車的富豪到街邊的擦鞋童、從寄人籬下的生活到色彩繽紛的狂歡世界,影像情感豐富,極具感染力。這萬千來自五大洋七大洲的創作,經過金像班底的鬼斧神工,如今終於躍上大銀幕,讓全人類乘著八萬多個趣味盎然的鏡頭,見證這時間囊里的一日人生。
它的亮點在於幾乎網羅萬象的題材:Gay、吸毒、戰爭、戰爭背後的愛情、詩歌、飛檐走壁的小偷、貧富差距、婚禮、生命的誕生、對動物的屠殺、疾病、語言、旅行、環保,看完之後只能感慨一句:自己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粒塵土。微不足道。
7月24到底多普通?也就是一個平淡到一眨眼就會忽略的日子。對於生命而言,我們不言人輕,不說命重,只說就是我們這些微不足道的一粒粒塵土才使得世界之所以得其精彩。
2 《塵與雪》(Ashes and Snow)
這是個我一直會和《浮生一日》一同推薦的片子。導演是自然攝影師——格雷戈里·考伯爾。他從92年起,直到影片上映的2005年(時年已42歲),歷時13年,27次長途旅行走遍世界,拍下人、野生動物和大自然微妙關係結集而成了這部片子。鏡頭充滿詩意和靈氣,影像純凈無暇,沒有恐懼和危險,有的只是在人和野生動物之間的愛和信賴。
是不是會想到這張圖?
人和自然和諧共處是句聽到耳朵都要有繭子的話,可大部分人依舊做不到。知易行難可能就是這樣。
哈哈,言歸正傳。
3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是第一部表現中國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是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和英國廣播公司(BBC)第一次聯合攝製的作品。
影片從長江以南的稻米之鄉開始,到酷熱的西雙版納雨林,極寒的珠穆朗瑪峰,中國的標誌長城,中華文化發源地黃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萬公裏海岸線等。
《美麗中國》曾榮獲第30屆「艾美獎新聞與紀錄片大獎」最佳自然歷史紀錄片攝影獎、最佳剪輯獎和最佳音樂與音效獎。
4冰凍星球(Frozen Planet)
《冰凍星球》為英國廣播公司與探索頻道及英國公開大學聯合製作的自然紀錄片,由大衛·愛登堡旁白,2011年10月26日起於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及高清頻道首播,共7集。
本片主要展示棲息於北極和南極的動植物及其生境,而第7集則探討全球暖化對極地以至全球的影響,由大衛·愛登堡爵士聯同科學家親身於極地考察及解說。節目主要由BBC自然歷史組(BBC Natural History Unit)前往極地拍攝,其他製作夥伴包括加拿大探索頻道、德國電視二台、西班牙Antena 3及希臘Skai TV。
5人類星球
本片是BBC首次打造的一部關於人類生存的重磅之作。 有史以來,人類是地球上最具環境適應力、最成功生存下來的高等動物。從冰封萬里的北極,到雲霧氤氳的雨林,從浩瀚大海上的小島,到烈日炙烤的沙漠,從充滿力量與野性的草原到神秘莫測的熱帶雨林,人類在最嚴酷的條件下也找到了適應環境生存下去的非凡途徑。為謀生存,我們充滿勇氣,足智多謀;學習如何與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如何利用它們,與之分享自然空間。
《人類星球》總共描繪了八個激勵人心的故事—海洋,沙漠,北極,叢林,山脈,草原,河流,城市。其中多數從未在電視熒屏上披露,採用獲獎作曲家尼汀·索尼充滿世界風元素的配樂。每集節目集中講述一個居住地,揭示當地居民如何創造出令人吃驚的方法,來應對極端不利的情況。最後,我們將造訪大多數人居住的「城市叢林」,並探索為何在這裡,人類和自然之間的紐帶是最為至關重要的。攝製組歷時四年,走遍七大洲、六十二個國家,用鏡頭探尋人類在最嚴酷的條件下尋找適應環境生存下去的非凡途徑,探討人類與自然間複雜深刻的關係。
本片以史詩般的氣勢, 獨一無二的內容,令人身臨其境的逼真效果。
(另這8記以外還有3集番外,有拍攝花絮和一些細節小故事,也很好看。)
6園林
中國人的花園,有神仙的理想,又有平民的熱望。年復一年,不斷重複修建,又被毀掉,又被重建……夢想的高度從未被超越。園林,是最佳人居環境,是一種生活方式。園林,是植物,山水,泥土,樹木搭建的一個溫床,而山水植物,更是人類生存的宇宙的最佳建構模式,它就像人類的襁褓。園林,來源自然,是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方式。2000年來逐漸形成的精緻園林,享受文化最互動的生活方式,隨著200年來科技的突飛猛進在逐漸消散,又在近20年悄然興起。不管人類進步的快慢,只要人心未變,總會受到一種文化慣性的呼喚。
這不是園林。這也是園林。
很多年前,中國人有兩部經:《山海經》,《道德經》。從而,文明的軌跡就在「物」與「心」之間搖擺。《園林》,就是「物心轉換」。
7《茶,一片樹葉的故事》
《茶,一片樹葉的故事》是中國首部全面探尋世界茶文化的紀錄片。該片六集的主題詞分別為「土地和手掌的溫度」、「路的盡頭」、「燒水煮茶的事」、「他鄉,故鄉」、「時間為茶而停下」以及「一碗茶湯見人情」。
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一共分為六個篇幅,每個篇幅50分鐘,分別從茶的種類、歷史、傳播、製作等角度完整呈現的關於茶的故事。導演王沖霄介紹,紀錄片從確定選題到完成,歷時兩年,其中前期策劃就有半年。攝製組穿越了遍布地球的茶葉國度,深度走訪了全世界200餘位「茶人」。最終,攝製組精選了其中60餘位「茶人」的茶話茶事,講述了茶地的自然奇觀、神秘的制茶工藝、各國的茶道以及茶與人的故事。
8生命
《生命》是由BBC製作的十集系列紀錄片,從2009年10月12日開始在BBC電視台播出。本片製作共耗時四年,全部以高清方式攝製。每集50分鐘,外加10分鐘的拍攝花絮,總共60分鐘。根據《泰晤士報》報道,本系列片耗資一千萬英鎊,不過BBC官方並未證實這一數字。 2009年是達爾文誕辰二百周年,也是《物種起源》發表150周年。為了進行紀念,本片力圖展現自然界繽紛物種的多樣性,和它們為適應環境而進化出的各種神奇生存本領。
9海豚灣
(相比於那張屠殺場面血紅的海報,我更寧願這一張。這才是海豚該有的樣子。)
《海豚灣》是一部拍攝於2009年的紀錄片,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理查德·奧巴瑞主演,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影片於 2009年7月31日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在著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專家的帶領下,一群動物保護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突破重重阻礙走進了這一海灣,深入現場,記錄下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殺的血腥場面。
理查德·奧巴瑞大概還是世界頂級的海豚馴養專家,他說他用了10年的時間進行海豚的訓練事業卻毅然決然的用了35年的時間去毀滅它。他讓更多的人喜歡上了海豚這種可愛聰明的生物,但龐大的利益卻也造就了更多對這種生物的屠殺。
10海洋--史上票房最高的紀錄片
《海洋》聚焦於覆蓋著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的「藍色領土」。法國導演雅克·貝漢與雅克·克魯佐德將深入探索這個幽深而富饒的神秘世界、完整地呈現海洋的壯美遼闊。真實的動物世界的冒險遠比動畫片中的故事來的精彩,接下來銀幕展開——巨大的水母群、露脊鯨、大白鯊、企鵝……毫不吝嗇在鏡頭前展示他們旺盛的生命力,讓人嘆為觀止。
11遷徙的鳥
《遷徙的鳥》同樣是由雅克·貝漢執導,雅克·貝漢參與配音的一部紀錄片。
影片講述了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
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歷時四年,跨越七大洲40多個國家,消耗460公里膠片,動用450多人,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優秀的飛行員和科學考察隊。這一切都是為了捕捉鳥在無盡長空翱翔時的千姿百態。
12萌寵成長記(共5季)
(我也不懂為什麼千挑萬選之後選了張耗子圖放上來,原諒我。。。)
《萌寵成長記》使用了先進的設備,並借鑒拍攝野生動物紀錄片的手法,每一集跟隨三組初生的小寵物來記錄它們的生活,從出生到蹣跚學步和睜開眼睛,再到斷奶和離開母親照顧的心酸時刻,全程見證一隻小萌寵的成長過程。在眾多閃耀著理性光芒的社科人文紀錄片中,該片無疑是一道清新可人的餐後甜點。
萌到你隨時想尖叫~~(請降低分貝,別說我沒提醒你)
13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 (2010)
(這是張取意「眼睛」的油彩版海報)
一次不可錯過的藝術盛宴;兩部精典《故宮》、《台北故宮》的姊妹篇;三方強強聯手出品:良友,SMG,中央新影;四年時光探索東西方文明對話;五度進入盧浮宮全面紀錄世界級藝術經典;上百位藝術大師的心路歷程。
14人類2015
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足以撼動心靈的故事。法國知名的攝影師Yann Arthus-Bertrand就用了3年的時間,走訪全球60個國家,讓2,020位不同膚色、種族、性別的人,在鏡頭前訴說自己的故事。由烏克蘭的自由戰士、馬里的農民,到美國的死囚,各人的故事集結成一部紀錄片《HUMAN》。
紀錄片中,受訪者只站在純黑色的背景中細訴自己的故事,沒有花巧的剪接,甚至不多贅述受訪者的身份。每個人自身的經歷,足以為觀眾帶來震撼。15NHK敦煌
分上下兩篇。前編《重現大唐帝國之輝煌》 ,下篇《敦煌莫高窟 美の全貌·千年祈禱的殿堂》(2008)
中國美術至寶——敦煌莫高窟,人稱「沙漠中的大畫廊」。大唐時期,佛教文化興盛,石窟,大佛營造不斷,但規模最大的,唯有莫高窟。在現存的492洞石窟中,約有半數建於唐代。營造千年,又歷經千年,逝者如斯,但當年富麗多彩的壁畫和栩栩如生的塑像,如今在石窟中尚存。 莫高窟中燁然生輝的中華文化,乃是世界工藝美術之極致,同時莫高窟中還存有大量的古文書,可謂藝術性,學術性兼備。 今次,包括為公開的石窟在內,將為觀眾呈現30洞石窟的美之全貌。16大同
曾經繁華的中國都市大同市,如今屹立在一堆廢墟的旁邊。這座城市不僅污染嚴重,還因其陳舊的基礎設施和搖搖欲墜的經濟前景而瀕臨癱瘓。但大同市長想要改變這一切,他大膽地宣布了一項試圖重塑昔日的輝煌的新計劃,要知道這座城市的文明已經有1600年了。
然而,伴隨著這項計劃的是非常高的成本。數以千計的房屋被推倒,50萬居民(佔大同市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將在他的打理下被重新安置。這位市長成功與否,完全取決於他是否能讓憤怒的工人群體以及越來越忐忑的統治精英冷靜下來。紀錄片《中國市長》驚人地捕捉到了一個男人,甚至是一個國家瘋狂跳躍著進入一個越來越動蕩的未來的過程。這是南都關於這部片子的導演周浩的文章里的一段。
「周浩:8年磨出來的『金馬』
剛剛獲得金馬獎的周浩,曾經是新華社記者,單位福利是那個年代最好的。後來來到《南方周末》,年薪二十萬。再後來他拿著比年輕記者還少的工資拍片,「中國加工八億件襯衫才能換取一架波音飛機」的傳說吸引他關注棉花,關注那些賺取微薄利潤的農民。」
所以大同已經不是周浩第一部被廣泛關注的電影了。
17宇宙時間之旅 Cosmos: A
SpaceTime Odyssey (2014)
《宇宙時空之旅》(S:A SPACETIME
ODYSSEY)是由安·德魯揚,Seth MacFarlane執導的紀錄片,Neil deGrasse Tyson、Bethany Levy、Stoney Emshwiller、Mehdi Merali等參加演出。這是一部花費重金打造的科普巨制,由福斯廣播公司(FOX)和國家地理頻道(NGC)於2014年3月開始陸續在全球播出《宇宙時空之旅》以新發明的科學敘事模式揭露宇宙的壯麗,並重新改造原始系列中備受讚譽的元素,包括宇宙日曆和想像力之船,帶領觀眾以最宏觀和最微觀的角度來審視宇宙。
由知名天文學家奈爾德葛拉司泰森博士主持。全新的宇宙是長篇故事系列,影片敘述我們如何發現大自然法則以及找到我們在宇宙與時間中的座標。這個系列生動地敘述前所未聞的故事,描述對於知識的偉大探索,帶觀眾到嶄新世界,並且穿越宇宙,帶出最宏偉與最細微的觀點。
《宇宙時空之旅》系列的十三集包括《立於銀河》、《分子做的事》、《知者無懼》、《光的秘密》、《解放世界》、《地球失落境地》、《電力男孩》、《永生》、《太陽姊妹》等
18與全世界做生意
紀錄片《與全世界做生意》由央視紀錄頻道精英團隊製作,團隊主創曾製作過紀錄片《大國崛起》《公司的力量》《舌尖上的中國》等。著名音樂人小柯為本片創作主題音樂,這也是小柯首次為紀錄片作曲。本片共7集,每集50分鐘。記錄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人的生存面貌以及對財富和夢想的理解;通過生意人特有的創業精神與合作理念,呈現中國人的商業智慧,展現中國和世界的有效交流和共同進步。5月25日,7集大型紀錄片《與全世界做生意》在CCTV-9晚20點首播。
本片講述30多個正在發生的中國與世界之間的商業故事,攝製組足跡遍布亞、非、歐、北美、南美和南極六大洲,在中國、美國、義大利、日本、印度、蒙古、緬甸、卡達、印尼、肯亞、衣索比亞、阿根廷等12個國家,對故事進行紀實跟蹤拍攝和採訪,描繪出發生在不同行業、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精彩「生意」,以及被生意改變了的「生活」和「生命」。19地球之鹽The Salt of the
Earth (2014)
導演和編劇皆為維姆·文德斯(David Rosier)/朱利安·諾里貝羅·薩爾加多(Camille Delafon)
鏡頭是打開的心眼,在最細微處直視靈魂,看到巴西巨坑五萬掏金者的集體面相,看到科威特油井衝天大火的真正英雄,看到非洲的死亡延續著生存。每次的拍攝方案都是經年的萬里長征,是人神共舞,每次成果都引起巨大迴響。合導的兒子伴著老爸遠征,只見他用海象的視角,拍出但丁的地獄。再來到地球重病的現在,他重建了一座森林。雲溫達斯最心儀的傳奇攝影師薩爾加多,就是大地之鹽。獲康城影展某種觀點評審團特別獎,入圍角逐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20第三極
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紀錄片《第三極》,每集46分鐘,共6集,以近40個故事的體量講述青藏之美。影片展現了生活在全球海拔最高地區青藏高原上的人類,個體的生存與家族的幸福,人與自然之間的令人驚嘆的平衡,以及在這種極端嚴峻的自然環境中人類生命的堅韌,和由此鍛造出的心靈的善良、智慧和友愛。
21多瑙河--歐洲的亞馬遜(野性多瑙河) Danube: Europe"s Amazon
浪漫的河岸和未受污染的大自然,這就是多瑙河畔。沿著這一條如詩如畫的歐洲第二最長的河流多瑙河岸,可以看到人類和野生動物,文明與原始生態的緊密關係。沿岸的水壩和發電站形成了河流自然荒野的一部分,河水流經維也納、布拉迪斯拉菲和布達佩斯的大都市和尚未開發的自然風景區。這是歐洲和地球上剩下最後的主要河流三角洲和最大的蘆葦床,這塊巨大地域的是鵜鶘,鸕鶿,海雕和黑面琵鷺的繁殖和築巢的殖民地。
22凡爾賽宮
BBC《凡爾賽宮》
這部紀錄片再現了法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國王,路易十四的人生和愛情。太陽王路易十四征服了大半個歐洲,他的風流韻事,驕奢淫逸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但是他最大的成就,他一生最持久的追求卻是他在凡爾賽所建的輝煌絕倫的宮殿。分為」享樂的天堂 「,」國王的夢想 「,」革命倒計時「。
23漫遊世界建築群
縱觀世界,,到處都有人類建造的輝煌建築。這些建築以共同的主題和靈性為紐帶,體現著人類築造這些驚人建築的心愿。這則紀錄片講述貫穿人類歷史的建築。有的建築象徵著權利,有的展現著夢想,有的哀鳴著死亡,有的宣揚著極樂。然而沒有什麼能比對美感的追尋更震撼人心,簡約與自然的美感,神聖面容的美感,裝飾的非凡美感,以及人類熱情的神聖美感。
24.守門人The.Gatekeepers.2012.
以色列秘密安全組織「辛貝特」(Shin
Bet)的6位前領導人講述了該國1967年之後的歷史,包括那些公開的和不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你認為你理解中東,那麼你必須看看這部紀錄片,它會讓你大開眼界。辛貝特是以色列的國家安全機構,主要負責保衛國內首腦和外國來訪政客的人身安全。他們的座右銘是「看不見的盾」,在任何時候他們的成員姓名都是保密的,只有領導人的名字會被披露出來。辛貝特是一個很成功的組織,有些人對他們頗有微詞,包括他們刑訊逼供的不擇手段,再有就是1995年他們沒能阻止對當時總統拉賓的暗殺。
25太陽馬戲團
(這不是一個真正概念上的紀錄片。是一場實地演出的紀念。)
一九八四年,一群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街頭流浪藝人組成了一個馬戲團。在近十年的時間裡這個馬戲團創作了十幾颱風格各異的大型主題雜技晚會,在全世界巡迴演出,將歡樂帶給了數以億計的觀眾,成為了如今聞名全球的太陽馬戲團。
太陽馬戲團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源於它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馬戲。或許他們的技術並非最最頂尖,但他們的創意絕對是全球頂尖。認識太陽馬戲團前,從未想過馬戲能夠如此美妙,如此動人。26植物之歌
BBC將鏡頭瞄準我們這顆星球上的植物,由Iain
Stewart帶領大家走進植物的世界,了解植物的起源及生命機理;這個主持人之前主持過 《地球的力量》,一口濃重的蘇格蘭口音充滿魅力,柔和而恰到好處的音樂也為影片注入不一樣的生命力;該系列紀錄片知識性很強,而最難能可貴的是,專業乏味的植物學知識在他和BBC主創人員精湛的拍攝與解說技巧下變得娓娓動聽!堪稱高清版的植物私生活。
此系列一共分為三集:Life
from Light ,生命之光;The Power of Flowers,花的力量;The
Challenger ,挑戰者。
27私房葯(共三季)
打破植物只局限於盆中觀賞的想法,James 妙手一揮,將植物變成不平凡的草藥,不但可替代多種常見疾病的處方成藥,更甚至成為美容佳品,讓愛美的人更容光煥發。一連六集《私房葯》分別以園中草藥、野生植物、花瓣、灌木和樹木等為題,讓觀眾了解植物如何令我們更健康。崇尚自然的觀眾千萬不要錯過《私房葯》(Grow Your Own Drugs) ,節目是由英國人氣植物學家James Wong主持。
其實還有很多公開課,像國內的網易也會放很多精彩的TED,以及國外大學的課程。
個人接觸過的有耶魯、哈佛的《公平與正義》《幸福課》《古希臘簡史》等等,也都是很棒的內容。
推薦閱讀:
※《變形金剛》里單體戰鬥力誰最強?
※现实中真的有书中所说的那种「绝世美人」吗?
※為什麼科幻迷不承認超級英雄電影為科幻片?
※電影鏡頭,在移焦時,為什麼會有畫面被拉伸的感覺?
※文藝作品中有哪些「撓人胳肢窩」的搞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