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品牌定位有沒有區別?是什麼?
關注過我之前賬號的人,應該知道,我先前有一段在可口可樂上班的經歷,後來因為畢業,所以回到了寧波,也是很幸運的,來到了我現在的公司,萌牙,有了一群這麼可親可愛的同事共事,讓我覺得每天的工作,都充滿了新鮮感……
以下代表個人傾向的看法,勿噴!!!!不代表所有人,不代表所有人!!
小紅罐和小藍罐有著長達100多年的戰爭
小紅的粉絲照現在看是要遠遠超過小藍的
小紅一般被直接叫做「可樂」 而小藍比較委屈的只是叫「百事」
有人說小紅小藍可能會引發三戰。。。。
作為第一罐可樂,小紅的來歷是這樣的:
1885年,美國喬治亞州的約翰·彭伯頓,發明了深色的糖漿稱為彭伯頓法國酒可樂(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
1885年政府發出禁酒令,因此彭伯頓發明無酒精的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
1886年5月8日他想發明一種飲料。一種讓很多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喜歡喝的飲料。
那天,他正在攪拌作好了的飲料,發現它具有提神、鎮靜的作用以及減輕頭痛,他將這種液體加入了糖漿和水,然後加上冰塊,他嘗了嘗,味道好極了,不過在倒第二杯時,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蘇打水(二氧化碳+水)這回味道更好了,合伙人羅賓遜(Frank M.Robinson)從糖漿的兩種成分,激發出命名的靈感,這兩種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葉子和可拉(Kola)的果實,羅賓遜為了整齊劃一,將Kola的K改C,然後在兩個詞中間加一橫,於是Coca-Cola便誕生了,第一份可口可樂售價為五美分。
作為一個在曾經小時候揚言喝遍天下汽水的小孩來說
現在的小紅還是當年的小紅。
而小藍熱衷於每年找大陸香港台灣的明星拍賀歲廣告,讓我咋一看以為是腦x金。。。
但是小藍的廣告模式真的很多元化。從logo就可以說明一切了。
先拋開品牌,按網上的玩家總結來說,好喝程度是這樣的:
玻璃瓶 &> 缸罐&> 鋁罐&> 250ml迷你塑料瓶 &> 500ml塑料瓶 &> 1.25L &> 2L
m記的可樂大概是濃度最低的可樂(個人觀點)。半杯可樂+半杯冰塊(即使不加冰塊,也會有半杯的過濾水。同理可得某些咖啡店裡的中杯和大杯的區別,就是多了三塊錢水嗎?)
但是從口感上來說,只是容器不一樣的話:我辨別不來! 我辨別不來! 我辨別不來!(大概不是真愛粉)
可樂是可以帶來幸福感的
因為可樂的神奇之處就是讓人吃下了正常根本吃不下的糖
你去星爸爸要一個TALL
在店員面前加進5包糖再加3包糖漿
估計你自己都覺得噁心吧
不過這就是一聽可樂的糖分。
曾經我的學校里有一場「盲喝可樂大賽」
除了小紅和小藍
還混入了混合的汽水飲料和國產品牌的可樂
不少信心滿滿的盆友們去參賽
可是真正能猜的又快又准的並不多
其實不是因為他們不是真愛粉
而是如果在同一時間裡,喝幾種基本相同的飲料
並且每個只是嘗一到兩小口
時間又很倉促
人一般會偏向於偏甜的那一杯
作出快速判斷,產生判斷失誤
(小紅在歷史上因為這個實驗,敗給過小藍)
(不只有小紅和小藍,還有很多你以前根本沒喝過的各個牌子的「可樂」)
基本算是計劃內的事情
就像下面的添加成分
Pepsi比可口多了大約5%左右的糖
只是小藍比較雞賊,改成了每100ml
但是小紅的熱量卻真的是比小藍高
ps:很多人說小藍是開了蓋放了一夜小紅的味道。。。氣不足,味太甜
小藍定位於「年青人的可樂」
小紅的定位是傳統的、經典的、歷史悠久的可樂
小藍在宣傳上比較裝x
小紅一般是不換宣傳套路的
小紅的神秘配方至今仍被鎖在亞特蘭大總部的保險柜中
全世界也只有七個人知道保險柜的密碼
所以當小藍找出針鋒相對的反向策略,從而把小紅重新定位為落伍的,老土的可樂時,小藍從此才走上了騰飛之路。上世紀的盲選小藍其實真的比小紅有優勢,因為添加了更多的糖。小紅在發現自己的營銷走下坡的時候,也放棄傳統的配方,轉而推出新配方可樂,即複製小藍的「新一代」戰略,添加了更多的糖分。但是沒過一段時間,消費者不可能長時間負擔這麼高的糖分,小紅慘敗。小紅複製小藍的新戰略的結果是營銷史上有名的大災難,甚至發生了消費者上街示威的事件。消費者的口號是「還我可口可樂」!它不可能複製「年青人」的戰略。
小紅又改回了原來的配方。
而且小紅的瓶子據說是仿照一個標準的女人身段複製的。相比之下,小藍像個桶?竄天猴?
然後這是身邊的盆友們給我的反饋
。
。
。
由此可見
小紅的粉絲比較多誒
(我相信你們都看出來了,這篇文章偏小紅。。。)
(巴特,那又怎麼樣)
無論如何,小紅是第一罐可樂
可樂當時是一份失敗的藥品。可是現在是最成功的飲料之一。
好了總結一下:
可口可樂的含糖量比較低
百事可樂的含糖量高
百事的磷酸含量比可口的多一點
口感上感覺稍微「硬」一點
百事比較甜一點!
可口可樂的定位是激情、動感、永遠相隨
百事可樂定位的是青春、時尚、時代同步
百事做廣告多找的是娛樂明星
可口做廣告多找的是體育明星
在國外大瓶裝的百事都比可口可樂便宜
在國內一件50聽裝的可口可樂比百事要貴
百事比可口更適合做可樂雞翅(算嗎?)
可口的地位在國外一般是無法撼動的
文章來源: 澤台在睡覺
不知道你指的只是可樂還是兩家公司的整個產品線。不過答案應該都是比較接近的,所以就從公司的層面講吧。
歷史上百事作為挑戰者曾經千方百計,從價格,渠道,目標群體(demographic方面,這個中文是什麼記不起來了,求告知),地域等各方面著手制定與可口可樂不同的定位策略,來從可口可樂手中奪取市場份額,和本題似乎無關就不展開了。大約從1980年代起,隨著百事逐漸穩固自己的地位,與可口可樂一起將碳酸飲料市場上第三名及以後的對手甩開,這兩家公司在定位上的區分也漸漸變得原來越小。一定要說的話,可口可樂作為老大在定位上一直強調一個「全」字,不輕易放過每一個現有或潛在的消費群體,而百事從大約1960年代就開始的針對年輕人的定位策略某種程度上延續到了今天,直到現在他們仍然會走一個稍稍偏「專」的道路傾向更年輕的消費群體。
近年來北美的碳酸飲料市場持續萎縮,兩家公司都遭遇到挑戰,尤其是百事。下面這個表是2013年碳酸飲料市場上各家公司的份額。可以看到在總的銷售額上幾家大公司無人倖免,都有比較明顯的衰退,而這種衰退已經持續將近10年了(每年程度不盡相同)。
針對這種狀況,兩家公司制定了非常接近的新策略,開發了各種成對的新品牌來把自己的定位轉移到更健康的飲料上。比如飲用水市場上有可口可樂的Dasani,百事的Aquafina;綠色碳酸飲料有可口可樂的Coca-Cola Life,百事的Pepsi True。這些品牌在外型上都做到了極端的相似,兩個飲用水瓶子都是藍的,兩種可樂都是綠的,基本上就是互相抄襲,定位上也沒什麼特別明顯的區別。說點題外話,其實百事和coke的關係近年來似乎已經變得越來越曖昧了。表面上看碳酸飲料市場上兩家競爭的激烈程度不遜於當年,然而碳酸飲料作為一個技術含量實際上很低的行業(所謂獨門配方的那點點口味差異真不足以給這兩家帶來如此巨大的品牌優勢),始終保持了相當高的毛利,看看每年它們在廣告方面能花多少錢就明白了。為什麼打得這麼熱鬧,價格始終不降?也許他們之間早有默契,表面上競爭,實則暗中聯手打壓其他對手,維護共同的利益(感覺這話說的有點不合適,我語言能力不強,反正就差不多那個意思你們體會一下)。而如果實際上已經沒有很強的競爭關係存在,那麼在定位的差異化上面自然也就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下那麼多功夫了。反而是下面那些份額只有個位數甚至更小的廠商,才需要像當年的百事那樣想辦法搞出點花樣來,這樣才有可能脫穎而出。像前面的綠色碳酸飲料的概念,有些小公司已經做了很多年了。下面這家好像是此前做得最成功的,不過甜菊(stevia)作為一種天然甜味劑,在口味上和傳統的人工原料差別很大,而且碳酸飲料往健康的形象上去定位始終感覺有點不倫不類,真正看中健康的人大多不怎麼會碰這些飲料,所以也很難做大。就看現在兩大巨頭跟進能否利用自己品牌資源的優勢把這個市場做起來。當然上面那一段沒有,也不可能以任何形式展示在台前給人看到,所以當然也就無從證實,你們看過就算,有不同意的也別噴我,謝謝。既然你談到了定位,我就引用一下《定位》的觀點。可口可樂的定位是正宗的可樂。百事可樂的定位是年輕人的可樂。
有區別區別是:可口可樂的品牌定位是「正宗可樂」——經典可樂!百事可樂的品牌定位是「年輕人的可樂」,找到了年輕人這個細分市場!
區別肯定有,每一個成功的品牌,各自都會有不同的定位。為什麼?
定位的目標就是為品牌在顧客心智中尋找一個區別與競爭對手的優勢位置。簡單來講,就是找一個讓顧客買你而不買競爭對手理由。當然,這一切都是基於心智認知、基於競爭展開的。
因此,對於目前可口品類中的「老大」與「老二」,定位肯定有區別。那區別是什麼?
可口可樂是「可樂」品類的發明者,因此,在消費者認知中,就代表了「正宗可樂」。而對於百事可樂而言,如果要想從可口可樂的顧客中爭取一部分過來,就需要一個區別於可口可樂的定位,那就是「年輕人的可樂」。百可樂事這個定位,不僅定位了自己,而且給可口可樂賦予了另外一個定位,那就是「父輩們喝點可樂」!我去到售點想買支可樂 只有可口可樂 且有冰的
有是有,但我看不出來
謝邀
其實真沒什麼太大的區別。推薦閱讀:
※為什麼HTC在安卓起跑時領先,卻在安卓大行其道時,把領跑的位置給了三星?
※最近代理了一個糖果餅乾類的食品品牌,縣級區域代理。自己以前沒做過快消行業。請問如何打開銷路並佔領市場?
※為什麼小米的產品可以那麼便宜?
※分享經濟是傳銷嗎?
※無印良品的產品種類繁多,數目龐雜。具體有多少種類的產品?無印良品有沒有試圖縮減它的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