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衰落了嗎?韓國電影十年之內會超越日本嗎?
黑澤明,三隅研次等等電影工業的大師曾幾何時如同群星一樣照亮了整箇舊時代的影視工業,在那個時代《七武士》《影武者》《羅生門》《座頭市》《帶子雄狼》《大菩薩嶺》數不勝數的名作層出不窮,可是到了現代,到底是日本社會發生了什麼巨變才導致了曾經的大師們後繼無人? 小編大人,拙者的修改是否合格了?
不撕逼,數據說話。
奧斯卡主要獎項提名和獲獎(2000-2016)
最佳外語片
日本
黃昏的清兵衛 山田洋次(2003)入殮師 瀧田洋二郎(2008)獲獎大陸
英雄 張藝謀(2002)韓國
無最佳動畫長片
日本千與千尋 宮崎駿(2002)獲獎哈爾移動城堡 宮崎駿(2005)
起風了 宮崎駿(2013)輝耀姬物語 高畑勳(2014)回憶中的瑪尼 米林宏昌(2015)大陸
無韓國
無柏林電影節主競賽
日本小小的家 山田洋次(2014)最佳女主
芋蟲 若松孝二(2010)大陸
長江圖 楊超(2016)傑出藝術貢獻獎一步之遙(2015)白日焰火 刁亦男(2014)金熊獎,最佳男主無人區 寧浩(2014)推拿 婁燁(2014)最佳攝影白鹿原 王全安(2012)傑出藝術貢獻獎三槍拍案驚奇 張藝謀(2010)
團圓 王全安(2010)最佳劇本韓國
不是任何人女兒的海媛 洪尚秀(2013)愛,不愛 李潤基(2011)戛納電影節主競賽
日本海街日記 是枝裕和(2015)第二扇窗 河瀨直美(2014)如父如子 是枝裕和(2013)評審團獎稻草之盾 三池崇史(2013)
一命 三池崇史(2011)朱花之月 河瀨直美(2011)極惡非道 北野武(2010)大陸
山河故人 賈樟柯(2015)天註定 賈樟柯(2013)最佳編劇王小帥 日照重慶(2010)韓國
小姐 朴贊郁(2016)在異國 洪常秀(2012)
金錢之味 林常樹(2012)下女 林常樹(2010)李滄東 詩(2010)最佳編劇非主競賽獲獎
日本臨淵而立 深田晃司(2016)一種關注評審團獎岸邊之旅 黑澤清(2015)一種關注最佳導演中國
無韓國
阿里郎 金基德(2011)一種關注最佳影片夏夏夏 洪常秀(2010)一種關注最佳影片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
日本野火 塚本晉也(2014)起風了 宮崎駿(2013)極惡非道2 北野武(2012)庸才 園子溫(2011)十三刺客 三池崇史(2010)
大陸
悲兮魔獸 趙亮(2015)闖入者 王小帥 (2014)人山人海 蔡尚君(2011)最佳導演王兵 夾邊溝(2010)韓國
聖殤 金基德 (2012)金獅獎結論:東亞三國裡面,大陸在柏林確實拿獎拿的勤,日本在奧斯卡戛納完勝,韓國還是入圍次數偏少。看不出題主說的衰弱在那裡,畢竟入圍數量,人次擺在哪裡,證明他們現在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也許是不如以前那種可以跟歐美剛正面的,但是在亞洲電影裡面還是算不錯的。主觀印象不如動手查查哈。
---------------------------------------------------------------------------------------------
補充回答一下題主的提問:日本電影為什麼衰落了?我覺得會造成這種觀感的原因是:日本電影曾經影響整個電影的進程,然後現在這種影響力減弱了,但不是完全沒有,只是在普通人不關注的領域。不是電影史專家,但在我有限的認知裡面,現在全世界的電影工業哪怕有些許不同,基本都遵循好萊塢的模式。但是在電影技法發展的早期,還有無限的可能的時候,好萊塢是經常向日本和法國學習的。這也是為什麼題主會覺得黑澤明,小津,成瀨那個年代日本電影是如此的強大,不僅僅是因為他們作品出色,而是他們徹底改變了電影的拍法,並且深刻的影響了其他國家的工業(典型例子是台灣),所以會覺得他們「照耀」了整個影視工業,因為他們帶來了很多新的東西。接下來的70-80年代,在大眾可能不太熟悉的cult片領域,以大島諸為首的獨立電影人,又一次顛覆了電影的拍法,與歐美地下電影的那群怪人相互輝映。
至於現在,在電影工業基本被好萊塢壟斷,日本電影完全消失影響力了嗎?我覺得不見得,只是載體從電影轉移到了動畫。很多人只看到英雄電影在大賣特賣,全沒想到他們能留給電影的遺產幾乎為0。相反的,我相信宮崎駿,押井守,新海誠,今敏等人會在未來帶來一批追隨他們的電影人,創作更多的新題材。單單一部《攻殼機動隊》就影響了不計其數的電影人,甚至我說在科幻電影史佔據很高的地位也很少人會反對。所以這種情況,真的是叫沒有大師嗎?日本娛樂的一大特色就是關門自己修真。所以有些地方會有些和世界脫節,這個看上次復仇者的電影海報就能看出點端倪,他們的點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觀眾不太一樣。
剛看完88年日本電影《敦煌》,真的大氣到我都不敢相信這是日本電影。這麼大的格局,這麼壯闊的故事,而且又是日本拍攝中國的題材,在我眼中那就是一個國家電影成熟的表現。但是今天的日本電影給人什麼感覺?在我眼中今天的日本電影有成功的藝術片卻沒有成功的商業電影。藝術片從來都不是電影的全部,藝術片的觀影量是有限的,受眾群是有限的,收益也是有限的,完全不足以撐起一個國家強大的電影工業。今天的日本電影也想今天的日本一樣,讓自己的思維被束縛在自己的土地上,時刻就是想著自家田裡那一畝三分地的事,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不前進就會被對手遠遠的甩下。電影就是拍來給人看的,越多人看到電影,就會有越會促進電影工業的發展,而今天的日本電影或許就停留在了日本電影只是拍給日本人看。
其實日本電影並沒有衰落,其實發展的形式改變了,日本電影更加傾向於動漫形式的電源,韓國電影比較重視人性的真人電影。很多人其實對於動畫劇場版不當做電影,所以會有這樣的錯覺。就好比電動牙刷,飛利浦電動牙刷走的是國際大牌路線,博朗電動牙刷走的是精工旋轉刷頭路線,萌牙電動牙刷走的是國產性價比路線。只是走的方式不一樣。這裡我在某論壇看到一組數據,數據的列舉是截止10月份,在日本上映的電影全年總票房排名前10位,結果動畫電影幾乎完全霸榜,真正的真人電影僅一部《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上榜。動畫電影才是日本電影真正的王牌。在這一領域韓國是吊打不了日本,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動漫事業在全球都是很恐怖的,他們只是往這一方面大投入,而減少了真人版電影的投入。具體數據如下:
第1名:158億日元《你的名字。》(動畫)
第2名:116億日元《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好萊塢真人電影)第3名:77億日元《真·哥斯拉》(動畫導演執導真人電影)第4名:76億日元《瘋狂動物城》(CG動畫) 第5名:68億日元《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CG動畫) 第6名:63億日元《名偵探柯南:純黑的噩夢》(動畫) 第7名:55億日元《電影 妖怪手錶 閻魔大王與五個故事喵》(動畫) 第8名:50億日元《海賊王:GOLD》(動畫) 第9名:46億日元《信長協奏曲》(漫改真人電影) 第10名:42億日元《愛寵大機密》(CG動畫) 從這個榜單上可以看到只有《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是真人電影,而《真·哥斯拉》由於是動畫導演執導也被認為和動漫脫不了關係。另外《信長協奏曲》雖然是真人電影,不過是根據漫畫改編,與動漫的關係更加深厚。除了這3部電影有真人的身影外,剩下的7部全部都是動畫,相信這樣的排行榜放在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難以想像的。而和動漫沒有關係的那些日本國產真人電影竟一部也沒有,這也使得在日本電影行業看起來落寞一樣。第一反應想噴題主,
但是掃了一圈答案,竟然沒有任何一個答主推薦任何一部日本電影。(某人放的票房圖就不要拿來說事兒了,除了好萊塢其他不都是動漫改么)=============
果斷想起松子的一生,想打題主,突然發覺這部電影居然已經上映10年了。日本電影大概確實沒落了吧。PS:別拿中國電影票房說事兒,歐洲獎項沒斷過。中國的好電影你們不看罷了,並不是沒有。瀉藥。請不要用天朝人的思想,天朝人的角度來輕易評論外國人,尤其是輕率的評論日本人。日本電影並沒有衰落,只是你沒有深入去了解而已。理由如下:1、表面上的原因是你看不到一個如黑澤明那樣令西方電影界也膜拜的領軍人物了,這是事實,毋庸置疑。2、但第一點的隱藏邏輯是,你的判斷衰落理由很大程度是基於沒有被西方人膜拜的日本導演出現,所以衰落只是你的個人觀點,不足以佐證事實。3、日本的電影市場一向是好萊塢人最看重的亞洲市場,遠比近年中國市場擴容前來的重要的多。4、日本的銀幕數多年以來一直穩定在3000多張的水平,一般而言超過400塊大銀幕放映就屬於大規模放映了,而超過600塊銀幕放映一般就是超大製作或者好萊塢大片,以前一周末(9-12)在日本620塊大銀幕開畫的《像素大戰》而言,首周末兩天就吸引了近14萬人次觀看,取得票房收入2.1億日元,摺合人民幣是1100萬左右,而影片在中國是(9-15)日開畫,首周末票房成績是近3000萬,但以24000銀幕數的排片率18%而言,也就是《像素大戰》在中國上映規模是4320塊,相當於日本上映規模的七倍,而票房只不過是日本的不到三倍,可見上座率與日本相差太遠了。5、你能夠想像日本電影排行榜上經常會有一些電影只在全國幾十塊銀幕上映卻還能擠進票房榜十強的事情嗎?即使放大十倍,中國可能出現一部只在一百多塊銀幕上映卻擠進票房十強的電影嗎?6、就日本電影內容本身而言,愛情片、倫理片、犯罪片、科幻片各種類型片非常齊全,尤其是電視劇場版、動畫劇場版尤其發達,有些類型片製作水準引流亞洲潮流,即使是科幻片原來一直被認為是日本電影的雞肋類型片,但近期的《寄生獸》《誠如神之所說》的製作水平與整體觀感已經讓人刮目相看。7、雖然沒有黑澤明、小津安二郎這樣令西方電影人都頂禮膜拜的日本電影人了,但是是枝裕和、園子溫、三池崇史仍然是四大電影節非常看重的日本電影導演。8、相比於中國演員出演好萊塢電影大半原因是因為好萊塢需要中國市場而言,進軍好萊塢的日本演員更多靠的是個人氣質與老道演技,比如渡邊謙比如真田廣之比如淺野忠信甚至女星如菊地凌子也是如此理由,所以他們有源源不斷的好萊塢片方邀約,而且絕不僅限於商業大片,藝術片邀約也不少,而不是如中國女星只是簡單幾個鏡頭插入,甚至在非中國市場公映時還完全被刪除。(當然,這條與日本本土電影無關,可無視。僅從側面表現了日本電影的影響力)9、當然,讓你覺得日本電影衰落的最重要原因在於兩點:一是國內媒體對日本電影基本上無視,而大部分國內觀眾不會主動搜索日本電影信息。二是日本人實在內心太強大,他們基本上不需要靠好萊塢的認定來證明自己的成功,所以他們與韓國電影最大的不同是懶得或者很低調向外國推廣自己的電影。10、從另一方面而言,既沒有中國那麼大的人口基數,也沒有韓國對外推銷那麼強的慾望,卻仍然能夠保持著令好萊塢都不能小視的市場份額,這是衰落的表現嗎?感謝知友們對這條回答的支持,再增補幾條:11、一直到去年為止,在電影市場完全放開的日本,已經連續四五年日本本土電影票房打敗好萊塢電影了,充分說明了日本本土電影頑強的生命力。直到今年暑期,好萊塢電影在日票房才集中大爆發,很有可能威脅全年日本本土電影的領主地位了。12、之前不想說影片質量的話題,是因為藝術片比較見仁見智,如果不是獎項的證明,很難說服其他人。但是僅僅從《入殮師》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那年來說,當年日本還出品了《周圍的事》《東京奏鳴曲》等多部打動人心的好片,不知道題主看過沒有?《如月疑雲》《三分之一》《兇惡》《惡人》《所羅門的偽證》這些或者腦洞大開,或者深刻反映現實的電影,題主看過沒有?每年日本電影旬報所選出的十大本土佳片,有不少是我的心水之愛,就好像去年的十大佳片,我不僅喜歡送審奧斯卡的《只在那裡發光》,也喜歡日本女版黃渤--安藤櫻主演的兩部戲《0.5毫米》與《百元之戀》,老將山田洋次的新作《小小的家》,以及妻夫木聰的《我們的家族》都十分出色,看完這些片子,你還會認為日本電影衰落,我也無話可說了。
日影沒有一個類型的作品不在沒落,鬼片好久之前就衰落了;大片基本沒有,出了也是賠錢貨;時代劇沒幾個願意拍的,沒錢實力也不夠;而中堅力量文藝片只有情懷沒有質量了。
問題吧,我覺得在於過度商業化。1.成本上面太嚴苛。誰都想小成本大收穫。好片子要好演員好導演好劇本哪個不花錢,有一個熱話題找一群不知名演員就可以拍一部穩穩圈錢作品,不要質量也要控制成本。
2.為了圈錢挑熱門作品迅速改編,劇本質量完全不過關,心思放在快速通關賺錢上面。和前幾年的作品比,這幾年電影顯得浮躁沒有誠意。像《暗殺教室》這種槍怎麼拿都不教演員的電影,像搞選秀噱頭的《所羅門偽證》,像《進擊的巨人》這樣胡亂篡改原著本意的,這些改編電影的目的就是為了快速圈錢,就沒打算拍一部好電影,根本就沒有認真對待原著。《寄生獸》《誠如神之所說》都算非常認真的了。
3.技術落後,不思進取。cg化動漫化的特效,什麼年代了電影還在用特攝,國內的技術都趕超日本了。原因還是捨不得花錢,擔不起風險,特效是燒錢的。
4.為了圈錢糟蹋藝人。有才華,有潛力的苗子被發現或者小火之後不好好培養立刻全方位開發,固定一個角色演到粉絲敗光,沒有前路之後立刻拋棄。
這幾年日本電影精品還是有的,但是數量太少,整體水平下滑嚴重。不僅僅是電影、日劇、日音甚至動畫、漫畫的水平都大幅度下降。當然出眾的精品還是有的,可惜越來越少。當然日本市場是個很封閉的市場,我橫著把日本電影和全世界比覺得他在衰落,豎著和他自己比覺得質量大幅退步,但他們自己喜歡,本地觀眾願意掏錢,這個市場就能維持,我們也是操閑心,不如等著在一堆爛片中出一個好的。感覺可能和日本獨特的審美觀有關吧,這個世界的審美觀總體分為:日本審美觀,中國審美觀,其他地方審美觀.日本電影,電視劇,動漫我看的還是比較多的,本來自以為還是了解日本審美觀的,但是看了2014年排行榜,我覺得突然間不懂了,第一竟然是冰雪奇緣,而且是第二名的3倍.拋出第一名這個bug,日本的票房排行榜才進入了正常的線性結構.仔細分析,前十名中只有兩部是好萊塢,其餘八部均為日本國內電影.而2014熱賣的好萊塢英雄類大片一個沒有上榜.十部中除了永遠的零,其餘九部均為動漫或者動漫改編的真人版.這是2014中國票房排行榜數據,中國由於電影產業處於一個井噴階段,觀眾素質層次不齊.特技,演員陣容,影片知名度,話題力度對票房影響力太大.所以也就造成了&<2012&> 3D版變成了中國獨播的奇特景象,以前我一直認為中國觀眾審美觀挺中庸的,從那之後,我才發現中國人可能才是世界中奇特的一份子這是2014世界排行榜,毫無懸疑,好萊塢佔領了世界
個人感覺日本電影對生活和人性的探索,美術上的水平,在亞洲還是領先的。
像國產的《親愛的》這種普通百姓題材電影,在日本拍得已經登峰造極了。只不過商業大片上好像乏力。少了黑澤明這樣的西式美學導演,但小津、今村昌平這樣的日式美學導演還在蓬勃。隨便說幾個吧,好幾年不怎麼看了。
《告白》
《步履不停》《聽說桐島要退部》《小森林》《入殮師》《編舟記》《如父如子》《起風了》……每年《電影旬報》評出來的電影,在深度和多元化上經常讓人有驚喜,真不是金雞這種獎能相提並論的。看來看去,非得按國別體來算的話,我最喜歡的還是日本電影。因為他的緩慢、溫情、好像在用心地給你講故事,而且怕你聽不懂。
日本電影是非常獨特的,提主是把日本電影一直當作亞洲特別是東亞電影的代表了吧,如果從這種角度算,的確衰落了,因為大陸、韓國電影在不斷興起中,台灣電影也逐漸繁榮,日本電影已經不能向過去一樣代表東方電影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日本電影仍具有很強的實力,每年的日本電影學院獎和藍絲帶獎,還有上面說的電影旬報的電影很多都是非常不錯,或者說很有特點。如果作為商業片爆米花電影愛好者,也許日本電影並不是很多國內觀眾的菜,但很好看,比如編舟記這樣情節緩慢,沒什麼激情的電影我居然看得津津有味,但我知道大部分人還是不待見這樣。非要說衰落,也不是不可以,比如這兩年其實我看的韓國電影,並且非常喜歡的居然比日本電影多了不少,作為電影迷而言,日本電影的影響力是否是不如過去了,至少我自己是這樣。
只能說大片少 國內基本不引進日本電影給題主帶來的錯覺吧
以下問題,須先釐清:1. 每年被翻譯成漢語、英語並在海外上映的日本本土電影,在每年實際拍攝的日本電影總數中佔多少百分比?2.此衰落是指日本本土電影自身發展道路上的衰落,還是指在世界電影大環境里顯見的衰落?3.衡量衰落與否的標準都有哪些?它們各自是否有比重差異?
完全不同意 題主的衰落是指不迎合西方的審美吧 個人覺得反而日本電影在這幾十年越來越發展出獨特順應符合自己文化有獨立特質的風格吧
屁,還衰落了這一個月看了很多好的日本電影,相比國內,人家更是百花齊放,風格多樣,即便是一個導演,如北野武也拍出來很多其他題材的電影
日本電影其實並沒有衰落,從其劍戟片的發展來看,只是想不想拍的問題
因為之前的模式是引進日本電影日本動畫片,現在是引進好萊塢再放放光頭強
首先不談古,黑導的經典不是常有的。就現在而言近幾年看到的日本好的作品不是特別多,沒落與否不敢說,主要是現在的商業電影都是拼投資,決大數以血腥暴力色情博眼球(說的就是國產,注意是決大數),在我的印象中日本電影除了愛情動作片之外就是文藝劇情片了,在某種程度上不太賣座。
日本電影還會衰落?成本低,收益高
對於日本電影,說一個小的方面的,比如,我周圍朋友只知道什麼 戀空,而我心裡只有 情書。也許這也反映了很多。
推薦閱讀:
※香港的電影為何已今非昔比,是演藝人才缺乏,劇本荒了,還是觀眾要求高了?
※盧正雨是誰?
※如何評價《如晴天,似雨天》(Like Sunday, Like Rain)這部電影?
※有哪些电影可以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
※巴贊的影像本體論過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