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做好新媒體運營?

做微信、微博的推送工作已經快半年了,但是還是找不到路子,不知道該怎麼運作,有沒有同行能夠指點一下迷惑~~


謝邀,車迷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有車以後」這個第一汽車新媒體。

微信上的汽車新媒體「有車以後」,在成立後不到 3 年的時間裡,通過精準的內容,吸引了 600 萬車迷。依託這群車迷,有車以後順利在年初完成 2400 萬元 A 輪融資。

它是如何做新媒體運營的呢?

我們之前就邀請了有車以後聯合創始人陳強來到 MindTalk 線場,給我們分享了不少關於新媒體運營方面的乾貨。

以下是分享內容,大家可以學習下他們如何從 0 到 1 直到成功融資的:

大家好,我是陳強,加入有車以後之前,當了多年的職業記者。

今晚的分享,我將以我熟悉的「有車以後」作為樣本跟大家講解我的新媒體經驗。先容我用 3 分鐘介紹一下有車以後的概況。

我們已經創業一年半,一共 600 多天。2014 年 10 月 20 日發出第一篇文章,過了 52 天之後,獲得上市公司藍色游標的第一筆投資。今年初,我們又對外正式公布獲得新一輪 2400 萬的融資。由梅花創投領投,北京史努克跟投。

可以看到,我們的成長速度很快。這成長速度的背後,有著我們對互聯網的理解:

在互聯網世界裡面,流量是最重要財富。而現在這個財富轉移,它從 PC 端轉移到移動端。大家可能比較多聽到的是,傳統媒體遭遇困境。但實際上,很多汽車類門戶網站的 PC 流量也開始跳水。傳播重新回到了內容為王的原點,內容之春真正到來——流量從渠道,回歸到內容方手裡。

我們通過持續不斷地產生優質內容,讓我們擁有極高的勢能。這種勢能,方便我們跟所有渠道進行合作。現在我們的渠道有微信、搜狐、太平洋、ZAKER、網易、優酷、一點資訊、百度百家、蜻蜓、喜馬拉雅、鳳凰、騰訊視頻、知乎、易車、UC、汽車之家、今日頭條等等。而且在這些平台上,我們的數據表現是相當不錯的。

通過我們自己產生優質內容,與大量內容渠道的合作,讓我們形成了千萬級用戶新媒體矩陣。

這背後,我們是如何做到的?我們有 50 個員工,技術團隊就佔了 20 多個人,將近一半。所以,我們其實是一家科技公司,用技術來驅動我們的產品,推動我們運營過程中的決策、行為。這部分信息和我接下來要分享的內容有關。

今天的主題就是如何用互聯網思維去運營一個新媒體。

到底什麼是新媒體?

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不知所謂,很無聊,沒有太多意義的問題。但是在我們初創期間,我花了大量時間去想,到底什麼是新媒體。

我經歷過最傳統的媒體,報紙。所以在做一個新媒體的時候,我一直會想,到底我現在做和我之前做的東西到底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後來我想明白一件事情,新媒體其實就是互聯網+媒體的一個產物,雖然「互聯網+」大家可能會覺得它是一個已經泛濫的概念。但是其實回過頭來想,新媒體它真的只是大家所說的微信公眾號這麼簡單嗎?當我還在報社的時候,我們把網站當做新媒體,到後來所有人都開始覺得微博才是新媒體,到現在大家覺得微信是新媒體。如果新媒體的定義僅僅是一個渠道的話,那它就陷入到一個狹隘的定義。

那麼新媒體,感覺它就是像很多人所說的,新媒體無非就是標題比較標題黨,配圖比較飽滿,或者說文風偏向網路化,說贊不說贊,要說 666。但是如果新媒體就僅僅是表達方式的不同,那又陷入表達方式的一個認知的一個障礙。

原來的媒體,是線下的,那互聯網+的概念其實就是用互聯網思維給原來傳統概念賦予一個前所未有、更高效的資源組織形態。所有線上的東西其實本質上都在線下能找到原形。新媒體它的原形就是互聯網+媒體對應的媒體。

但是大家能看到,阿里巴巴正在逐漸的戰勝,甚至說大幅度的在超越廣交會,雖然說當天的交易量沒有廣交會大,但是全年的交易量已經是超越廣交會,京東也超越了傳統的電腦城。所以,新媒體,也就是互聯網+媒體,就是有更好的傳輸渠道,用更好的線上組織的方式,從而去促成傳播。

以有車以後為新媒體例子,我們有四個支柱:

  1. 日均數千萬次的內容爆光量。
  2. 非常強的優質原創內容。自然而然為各個渠道帶去流量。
  3. 持續深耕細作運營的高活躍粉絲社群。
  4. 運用大數據技術的電商。在上個月,我們在 62 個小時就賣出了 15000 瓶機油。

我認為,這 4 點構成了的有車以後的作為一個互聯網+媒體的競爭力。而我也認為,這是未來所有新媒體有別於傳統媒體的主流形態,新媒體必須具有的核心競爭力。不然的它其實只不過是換了個渠道去發布報紙、雜誌而已。

我們首先要認知的互聯網思維,是 IP 思維。

到底什麼是 IP?我覺得它就像大家隔壁家的老王一樣,我們一直會說隔壁老王,這個人雖然不曾存在過,但他具備新人格,存在在於大家的口口相傳里。也就是說它已經形成了一個專門的一個人格,大家知道隔壁老王深刻的內涵是什麼。

還有什麼樣的人是可以稱得上 IP 呢,比如說羅經理所說的白娘子,她就是不會再被打回蛇形,永保人形。永保人形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你說起孫悟空的時候,你不會想到野生動物意義上的猴子,而是一個《西遊記》裡面的一個形象。他敢闖敢沖,無法無天。每當想起孫悟空時,人格化的印象都能跳出你的腦海里,那也就是說,孫悟空他就成為一個超級的 IP,每當你想起他,他會是具人格化的形象。

上圖是我們有車以後四個 IP 的全家福,其中第二個是我們最大 IP。他叫磚叔,就代表了一種專業,機械控,冷幽默,熱心腸,這樣一個人格。我們在所有的內容和文章中都去塑造那個人格。

比如說 Nike,它也是 IP。大家說起 Nike,你不會覺得它只是一個品牌,反而能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力量,你會聯想到它的廣告也好,或者它的一些口號,比如說 Just do it,或者說它裡面的內容,永遠不屈的,奮鬥的,向上的這樣的形象。比如說杜蕾斯,你會想起那個幽默有趣的,喜歡湊熱鬧的小杜杜。

為什麼新媒體要把自己變成一個人格化的 IP呢?因為在我看來,只有把自己人格化了,你才會真正去跟用戶去互動,回歸平等對話的狀態。只有人格化才能有性格,才能產生真正的共鳴。

其實如果我們去看看時尚雜誌的操作,他們其實也是這樣,通過展示人格化形象,來引起共鳴。當你看他們的文章、微博的時候,感覺非常親切,就好像在交一個朋友一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跟粉絲保持黏性。

換一句簡單的話說就是聊粉,你會輕易的跟朋友絕交嗎?肯定不會。所以,做成一個強大 IP,你才能成為一個非常有勢能的一個內容品牌。而這個內容品牌能讓你擁有真正進入的所謂現在流行所說的,無主頁模式。在這個無主頁模式下,所有渠道向上,內容在向上。

所有渠道向下,內容在向上,怎麼說呢?原有的互聯網渠道的流量把控制,騰訊也好,百度也好,UC 也好,搜狐也好,網易也好,鳳凰也好,今日頭條也好,一點資訊,汽車之家,太平洋,易車也好,它們其實都已經在把自己全部的流量讓渡給優秀的內容,希望優秀的內容能為他博來更多的流量。也就是說有好的內容,那麼你就可以很好地的去利用好這個所有渠道的流量,並且把所有渠道的流量聚集在自己手上。

舉一個例子,之前我們做了一篇漫畫,談一個買車方面糾結多年的問題。當時我們的微信粉絲量還不大,文章剛發出來,閱讀量很快突破了 10 萬+。後來,我們發現這篇文章在知乎上很受歡迎,被選入了知乎日報。在今日頭條上也同樣受歡迎,閱讀量達到了 100 多萬。從這個例子里可以看出,優秀的內容在其它渠道里是受歡迎的, 而且迅速受歡迎。這也是我所說的, 利用 IP,形成無主頁模式,進入到人們購車人的場景里。

第二個想跟大家分享的思維,是場景思維。

什麼叫場景思維呢?就像《場景革命》里所說的,你寫的所有文章,一定要回歸場景,一定要讓用戶覺得跟他有關。你想讓誰去分享,去閱讀你的文章,那你的文章的切入點就要進入他的場景。

分享一個有意思的東西,可能大家有些人是不是來自汽車行業的。像我們去在去年初,我受邀去一汽大眾的工廠,進行工廠探訪,探訪完以後,我想我到底分享什麼東西給我的用戶者。後來我對比了同行的幾個媒體,有一個門戶網站的老師,他的寫法很傳統,就是今天去了哪裡哪裡,進入哪個車間,哪個車間有什麼樣的一個流程,然後工程師怎麼說,然後接下來又去哪個車間,就是那種流水日誌性的。這種寫法出來的內容,很適合 PC 端傳播。

另外一個在央屬報紙汽車版工作的老師,他寫的就是很偏產業分析的那種風格,比如說到了工廠,它有幾大流程,多大工藝,然後這裡面的技術多麼先進,每年創造多少稅收。當時,我就新媒體應該寫怎樣的內容。我不停地思考,這個工廠的哪些方面,能讓讀者真正覺得對他有用,能進入我的用戶,我的車主的場景裡頭。

當時我定下了一個方向,這個話題叫做 4S 店攻略,怎樣用肉眼辨別出一台車的工藝好壞,我把我在工廠所有學習到的東西變成一個攻略。比如說你怎麼看這個車的工廠裡面,就是工程師怎麼看它的間隙度、平度、亮度,就是這些判斷車的工藝好壞的一些標準跟技巧,把它變成了一個攻略。

另外一個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回歸用戶。什麼叫回歸用戶呢?就像微信所說的所有的耕耘應該是回歸到以用戶價值為依託。回歸用戶的第一個觀點,我想分享的是,你寫文章也要去分析用戶的痛點。比如說我在 2014 年廣州車展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假如我在廣州車展遇見你》,當時有車以後粉絲也不多,當時我們剛開始不到一個月,但是這篇文章迅速的就達到了八萬多的一個閱讀數,尤其我寫的是行業內人關心的廣州車展。

我當時怎麼寫的呢?我把每個角色,比如企業的公關總監,市場總監,媒體老師,公關公司,車模,每個人在車展時的角色,最想吐槽的潛台詞都寫的出來。它的操作手法很像現在大火的咪蒙,就是直擊大家的痛點,很多人看完以後都紛紛很願意轉發,因為我寫出了他們很想表明的態度,很想宣洩,但是又平時不敢說出來的東西,就像咪蒙的文章一樣。

那時候在 2014 年,年末的廣州車展的時候,有車以後在我們推出一個月的時候,因為這篇文章迅速的在整個企業圈裡打響了名聲了。

第二個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們要回歸用戶還涉及到如何提升讀者的一個用戶體驗。比如說你的文章是否能給他提供情感上的共鳴,你的文章能否給他提供前所未有的閱讀視角。

比如說,很多人都寫過車企的銷量,不同的車企它在不同的時間,它的交易有不同的銷量。你比如一個車企一季度的銷量,二季度的銷量,三季度的銷量,或者整個中國一年賣出了兩千多萬台車,但是對於普通用戶來說,他對兩千多萬台車其實沒有概念的。

如果他做的是快銷行業,兩千多萬對他來說可能不是一個特別大的數字,他可能兩千多萬瓶啤酒,一下子就超過這個數字,可能就算一個月的量。

那如何讓大家意識到這個量是非常大的呢?我們當時做了一個創新,我把所有這種相應的數字進行一個比喻,比如說是做車,兩千多萬台車,相當於多少座廣州塔的高度,排起來相當於多少條長江的長度,放在一起相當於多少個俄羅斯廣場的面積,一下子把所有偉大的東西放在一起對比。這樣子,所有人都知道 2000 多萬年銷量是什麼樣的概念。這就其實提供給你的用戶前所未有的閱讀視角,那麼他在你這裡獲得用戶體驗就不是別人的文章所能替代的。

第三個回歸用戶的基準點就是你要讓你的用戶有參與感,他們不應該只是一個觀看者,閱讀者,傾聽者,他還應該是一個參與者,創造者。

比如說有車以後曾經做過一篇文章,內容是關於,買車買帶 T 的好,還是不帶 T 的好,是帶渦輪的好是不帶渦輪的好,我們整篇文章,一個答案都沒有,我們就拋出了問題。

然後所有的用戶在我的留言區去留言去創造答案。最後我這篇文章就變成了我拋出個話題。用戶的內容成為了這篇文章的最優秀的內容的構成,用戶看完也很有參與感。這篇文章也突破了 10 萬+。

為了突出參與感,我們還把 Web 論壇嫁接到微信上。讓粉絲在論壇里互動。他們會圍繞話題廣場去溝通,那麼我的粉絲在這裡除了看文章以外,他還在這裡去提問,交流,去認識很多車友。對粉絲來說,這又是一層參與感。大家能看到有車以後的留言區,或者是我們點擊閱讀原文以後的留言區,有很多粉絲在那裡評論、點贊、搶沙發。

這其實也是進行一個文化,他們每天都等著我們的文章發出來,然後來這裡搶沙發,來這裡點贊,然後再看,甚至有粉絲每次都問,專叔大聲告訴我在第幾樓,他們很在乎他在第一樓還是第五樓,還是第十樓,還是第八十八樓,還是第 108 樓,或者說先贊再看。就是說他們其實那種文化,對於他來說,你的內容好看是其一,另外他們也很享受在這裡跟其他人互動的感覺。

另外,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成為優秀的新媒體的三個標準。

首先我覺得從廣度上來看,還是要靠數據來說話,如果沒有數據的話,像剛剛說的不講數據的自媒體就是耍流氓。在互聯網的定義裡面,無論是原來 PC 端,還是現在移動端,一切都以數據為導向,你到底有多少的閱讀數,有多少的點贊數,有多少人每天來你這裡去互動,活躍,這就是檢驗一個新媒體的一個真正標準。

另外一個就是你的深度怎麼樣?這麼多人看著你的內容,都看到眼裡了,但是怎麼能從看到眼裡到看到心裡。內容的深度的關鍵就依託於內容創新。

比如說把握時機,就像和頤酒店出來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情非常火,每個人在那個熟悉的場景裡面,在酒店,在入房間的場景裡面,都會有一種恐懼。就是我在進,就是我有沒有可能遇到同樣的危險,那時候我們就做了一個相似的話題,汽車的一個話題,就是一個女孩子在停車場,或者在一個沒有人的場合去開車的時候,你如何去應對被別人劫持的場景,這篇文章也非常火,教了很多非常實用的技巧給大家。

對於用戶來說,這就做到了內容創新,它不僅有十萬+,二十萬+,五十萬+人看到了,他真正看到了心裡,他會一直記住這個技巧,並且把它當做一個對他有用的東西收藏起來,這也是一個優質新媒體的一個標準,就是深度。

第三個是持續度。持續度就是說你有沒有具有把話題變成粉絲討論熱點的能力。一個媒體的影響力在於是否能成為很多群體一起去討論的一個公共話題,比如說你在倡導安全座椅,你在倡導安全駕駛的時候,你有沒有可能讓粉絲來一起跟你去探討這件事情,讓粉絲參與進來,這也是一個優秀新媒體的一個標準。

另外為了保持我們的一個粉絲的一個參與感,持續性,我們也做大量的一些互動的遊戲,社區,包括線下活動,我們之前跟長隆做過一個合作,我們請我們的粉絲去看長隆大馬戲,那為了給我們的粉絲有一個專屬感,我們在長隆規劃一個專屬的停車位,我們還雇了專屬了有車寶貝,坐在我們粉絲身邊,讓這些有車寶貝去陪我們的粉絲去看大馬戲。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是想給我們粉絲一個榮耀感,參與感,讓他們為成為有車以後的粉絲而自豪。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個人想總結一個就是說新媒體的運營,無論是內容運營,還是用戶運營,其實有很多很多細的東西,它涉及到,真的是要有一顆機巧鈴瓏心,你能把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用戶的感知點你都能將心比心,如自己深處在境地當中去理解他們,感知他們,然後把這些點做到極致,那麼你的新媒體就一定會越做越好。

本文選自我的專欄:不到 3 年,這個微信公眾號如何通過內容運營吸引 600 萬車迷? | MindTalk - MindStore 官方博客,歡迎大家關注下!每天都有最精彩的大咖分享乾貨和創業者訪談哦。


想做好新媒體運營的同學,要先搞懂什麼是新媒體運營?平時大家所說的新媒體運營,嚴格意義上應該叫做新媒體平台運營。

打個比方:

電視叫媒體,手機叫新媒體;CCTV叫電視台,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叫新媒體平台。傳統的營銷是企業做好廣告片在電視台投放,或者將廣告植入電視節目。而如今新媒體平台的發展,企業就相當於有了自己的電視台。有了電視台,不能只播廣告,所以企業要像電視台一樣做各種節目,從而植入廣告。這樣,就有了新媒體平台運營。

新媒體比起傳統媒體,多了互動性。電視投放的廣告,消費者看的到,卻摸不著。而企業在新媒體平台做廣告,消費者可以直接參与進來,所以這就有了線上活動。

綜合來說,新媒體運營是指企業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利用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等新興媒體平台,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達到企業品牌宣傳、產品銷售的目的。

所以,想做好新媒體運營,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內容生產,二、活動策劃。

內容生產:

做內容,首先要進行用戶調查,你的用戶是誰?他們需要什麼內容?他們喜歡什麼內容?然後再進行內容定位。內容的形式可以是文章、圖片、視頻等,內容製作的流程是採集、創作、審核、編輯、呈現、擴散等。

內容的點擊率和標題和配圖有很大關係,轉發率和內容的質量有很大關係。什麼樣的內容更吸引人?很有價值?很有道理?引起共鳴?引起恐慌?讓人憤怒?

所以,想做好新媒體運營的同學,要在內容方面下功夫,不斷的學習-思考-實踐,不斷的提高自己。

有人問做新媒體內容編輯有前途嗎?我說前途很廣闊!內容營銷未來會佔企業營銷的很大一部分,企業要麼自己做內容,要麼擁抱內容生產者。內容植入營銷,就像現在的電影中植入的廣告。現在短視頻、短內容的受眾遠比電影龐大,所以內容營銷的價值將會不斷的凸顯出來!

活動策劃:

做活動,一定要搞清楚活動目的、需要哪些資源支持、需要的成本是多少?根據自己的最大能力,然後策划出具體的活動形式。一份可執行、可操作、創意突出的活動策劃案,可有效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及品牌美譽度。

一個好的活動,關鍵在於對目標受眾的吸引力大小,一定要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這是做新媒體活動成功與否的根本。

另外,活動推廣不單單需要前期精心的策劃,能不能最大限度的執行是非常關鍵的。活動前,要對整個活動計划進行反覆推敲,看是否能全部落地。

沒有活動經驗的同學,或者經驗很少的同學,可以多關注競爭對手、同行的動態,看看他們是如何做。多學習,才會有進步!

最後大家注意,新媒體平台並非只有微博、微信。大家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以下新媒體平台:企鵝媒體平台、今日頭條、UC訂閱號、一點資訊、搜狐媒體平台、百度媒體號、秒拍、映客直播、優酷視頻自頻道、騰訊視頻個人頻道等等。這些平台的推薦機制,比微信公眾號少了個傳播要求——粉絲基數!技術越來越強大,大家只需安心做內容!


既然是做新媒體運營的,那麼運營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時時刻刻追熱點,發布幾篇段子,在微信微博利用紅包等活動拉一下粉,其實不能給公司帶來有效流量。

所有的運營工作都需要明確一個目標: 就是要獲得有效流量。有效流量指的是可以轉化成付費用戶的流量,會持續使用你的產品並把你分享給其他用戶的流量。

所以運營工作應該圍繞五個階段進行開展:

一、用戶調查

在產品剛開始之前,運營工作需要了解用戶的需要,不能說你認為的產品能解決什麼問題就開始把你製作上線,每個產品上線前,需要知道你的目標用戶是誰,你的產品能解決用戶什麼問題,為什麼用戶要買你的產品。或者在產品上線後,也需要做用戶調查,確定你的產品是否真的解決了用戶的問題,並且跟進未付費的用戶和已付費的用戶,了解好為什麼購買和為什麼不購買你的產品,從而進行優化和改進。

二、內容製作

內容製作是建立在用戶調查的基礎之上,當確認了你的目標用戶是什麼,就可以圍繞這目標用戶的需求進行內容製作,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用戶了解「這產品解決我什麼問題」。那應該怎麼做呢?就應該讓用戶能夠體驗。

例如下面案例:

當你用了小米手機:高通4核處理器,他的用戶體驗就是手機速度快

然後解決了什麼問題?

能解決手機遊戲上網體驗爽的問題

所以內容製作要圍繞著這幾個步驟:

三、渠道的投放

在不同的產品階段,要進行不同的產品推廣渠道:

不能盲目的進行渠道的投放,因為圍繞這幾個重點進行:

四、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在運營期間是個比較重要的部分,數據分析幫助我們網站發現很多問題,也能清楚的知道渠道是否能帶來有效流量。例如:

你用數據看到一次活動帶來1000個流量,但是點擊註冊的按鈕只有6個,那麼為什麼點擊註冊按鈕人這麼少呢?所以數據分析可以讓你發現問題並進行優化。

數據分析能幫助我們在發現流量來源和渠道,可以根據數據加大對渠道的投入。

數據分析還能讓你知道用戶的使用習慣,從而加強這方面的優化。還有很多數據分析的妙用我就不一一解釋了。

五、內容調優

當你的產品經過上述步驟,一般都可以發現產品或者渠道的一些問題,可以根據相應的問題進行產品優化,從而完善你的產品和用戶其他很多的需求。

運營都是經過這五個步驟不斷重複,然後進行完善。一步步的將更好的產品推送給用戶,讓用戶有更好體驗,為你做口碑宣傳,從而獲得更多的有效流量。這樣的運營才是能帶來有效流量的運營。

最後我再給大家分享一下運營的一些經驗和轉行的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怎樣從無到有運營一個公眾號

傳統企業有錢有資源,為什麼就是玩不轉互聯網?

零基礎轉行到互聯網營銷、運營行業的小白必讀

你是怎麼從傳統行業一步步轉行到互聯網的?


一點點積累,一點點錘鍊,厚積薄發,聚沙成塔。

首先要了解用戶,無論是什麼媒體最根本的還是服務於用戶。要知道,每一個用戶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他們的喜怒哀樂,不能單單只看作用戶數據中的冷冰冰的數字。就如同看八年抗戰死了多少多少人,如果你只是寫出敵我雙方死亡人數比例以及比重,而沒有看到犧牲者背後的故事,沒有給讀者一種震撼,那麼就是失敗的,咳咳,扯遠了。大概意思就是不要單單依靠幾篇網上流傳的數據報告了解用戶,要試圖去互動,和用戶交朋友。

第二你得要有個性,就像是王五四,辛辣時評一篇接一篇,篇篇爆紅,影響力自然就出來了。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很大不同,它與受眾人群的情感走得更近,更加「接地氣」。因此新媒體的內容營銷很大程度上都帶有娛樂化傾向,你得把握住這種營銷傾向並且同時帶有自己的個性保證不會在隨大流中被漸漸同化遺忘。

第三還要學會借勢,如果你不是老羅,國民老公之類,又有錢又彪悍的那種。或者喬布斯那種接近宗教信仰的人物。就別想著造勢了,你製造勢可能剛剛冒頭就像汪峰一樣被搶了頭條,乖乖的每天看好各種花邊新聞,例如優X庫事件借勢營銷不僅僅有zara hm等等快銷品牌甚至百度殺毒、蜻蜓FM也紛紛加入其中,也都收到了較為不錯的效果。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我幫你製造了熱點

你卻不懂得借勢

有贊詳細編……


看了之前的回答都很硬性,我補充一下別的觀點:

很多人每天工作特別勤奮啊,每天忙得要死要活,可是後面發現一個問題:無論他再怎麼努力,也沒取得很好的成績,工作了一年,卻還趕不上公司里呆了三個月的實習生。

對於好多剛工作的朋友而言,常常會有這樣一種無力感:我很努力,可是沒有成效;別人總不加班,業績就是比我好。這和我們在校園時代遇到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一樣。真的是他們天賦異稟么?還是他們背地裡偷偷努力呢?

當你觀察所有外部的環境,還找不出原因的話,可能就需要問一問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別人有差別呢?

我可以這麼告訴大家,好的思維方式,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那麼好的思維方式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往下看:

1、發散性思維

貨車過山洞問題:

有一個3.05米高的貨車,要通過一個3米高的山洞,請問最佳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一些常見的回答:輪胎放氣、卸貨分兩次裝運、重新排列貨物、派小車來接、挖山洞等等。

事實上,這都是一種學生式的思維——老師提問,學生回答。

但請注意,題目中提問的是:最佳解決方案

沒有完全了解所有條件是難以判斷究竟哪一個是最佳解決方案

所以我們首先要具有的職場思維就是開放式思維:不要回答結果,要先問條件

(貨車為什麼要過山洞?山洞的對面是什麼?我是以什麼角色去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有沒有其他限制條件?我有什麼樣的工具可以利用?…)

打個比方,比如貨車過山洞的目的是需要今天把貨送到對面的某個市場,如果你的身份是貨車車主,你就知道分兩次裝運是不現實的,因為來回兩趟成本更高。

如果你是貨物的主任,你也不見得接受這種解決方案,因為你急著要貨;如果你是山洞的管理員,你當然不可能允許貨車司機挖山洞了。

2、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3、流程化思維

之前有一個很經典的圖,去闡述運營之間的區別,普通運營是這樣的,而高級運營是這樣的:

這兩幅圖就是為大家闡述有無流程化思維的區別,左邊很雜亂,而右邊整個的思路看起來就很清晰,像運營這樣比較瑣碎複雜的崗位,具有一個流程化的思維模式是很重要的。

以活動運營來舉例,舉辦一場活動需要操作的事情是非常多非常瑣碎的,尤其是在活動具體執行階段,沒有充足的準備會發生各種意想不到的事件。如果具有一個流程化的思維模式,就能夠梳理出以下流程。

活動宣傳→活動報名→等待活動開始→活動開始→活動進行→活動結束

在這個流程的每個環節上我們能夠總結出一些問題,比如。。。。

當把這些問題都總結出來後,就能形成這樣一整張圖,下次我們在策劃活動的時候就能夠按照流程化的思維提前預想到很多問題。

4、現象看本質,一切回歸人性

當我們說起運營,不管是新媒體運營還是其他的運營,到最後解決的都是人的問題。

打個比方,如果要寫一篇文章,希望這篇文章的效果能最大化,傳播的足夠廣,那就需要這篇文章能夠被很多人自覺地轉發,如何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去把握這些傳播者的心理,明白他們需要的是什麼,給到他們需要的,就能夠實現你的目的。

在這裡需要介紹一個理論給大家,叫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在這個理論中,他指出人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劃分為五層,從下到上分別為XXX,只有下層的需求得到滿足,人們才會有更高一層的需求。

5、多看書

當然,知識的積累是最不可缺少的。

推薦閱讀的相關平台:

虎嗅、36kr、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饅頭商學院等


其實做一個新媒體運營很簡單的

只要你掌握了:

傳播學、營銷學、CRM理論、4P理論、市場調研、策略制定、推導創意、concept、受眾心理、整合營銷、新媒體研究、社會化營銷、微信傳播、BBS、SNS、EDM、門戶網站、戶外廣告資源、站台廣告、機場廣告、產品開發、交互設計、流程管理、報價策略、品牌洞察、渠道管理、供應商協調、談判技巧、互動策略、客戶關係維護、成本核算、大數據理論、PPT製作、方案邏輯、平台運營、用戶體驗、Excel資料庫、電視投放策略、網站刊例、報刊專題策劃、新聞采編訪談、軟文撰寫、slogan發想、產品文案、Social文案、措辭修飾、wording、格式、修辭、成語、歇後語、諧音、起承轉合、結構調性、主題提煉、摳圖、描邊、勾勒、光影關係、透視、景深、構圖、漸變、矢量、UI、渲染、濾鏡、字體設計、插畫、動畫、多媒體製作、3D、Cinemagraph、HTML5、canvas、資料庫、前端開發、PHP、net2.0、音頻音效、adobe premiere、FinalCutPro、audition、視頻拍攝、剪輯、特效製作、字幕、樓書、印刷廠打樣、印刷單價、宣傳別冊、DM設計、刀旗、易拉寶、模特資源、舞台搭建、舞美、音響燈光、機位、場館、六度人脈理論、二次傳播、熱點營銷、快速反應、效果評估、點擊成本、訪問人數、轉化率、跳出率、下載轉化、客單價、cpc、cpa、KPI、ps、ai、sketch、lr、明星資源、kol庫、稅點、發票等等。

再加上多年的經驗就差不多了。

上乾貨


關於新媒體編輯的職業出路,我從必備技能發展方向兩個維度做個解釋,結尾還有我的聯繫方式(微信:fengwomedia),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深度溝通。

》》另外,目前誠招二三線城市新媒體培訓合作商,由當地機構進行招生,我們進行培訓和企業全案營銷方案諮詢(感興趣的可以直接私信我)。

對於新媒體運營,在談職業發展之前,你必須要做好五件事:

  1. 高水準的寫作能力

涵蓋了所謂選題、撰寫等等做一個好寫手的基本素質。微信上成天都有人傳播這些技巧,我就不再做贅述。

2. 深度的了解一個或者若干個行業

當然,時而逗比時而深情做一個像咪蒙一樣有觀點沒文化的人也可以可以的,只要有點寫作基礎,勤於研究人性的劣根性,寫出一篇10w+的文章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假如你想用自己寫作的功底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為產業創造價值,那麼常年深度了解若干個垂直領域是必不可少的,那樣你才有機會成為這個領域裡的大v,你說出的話才能影響他人的思維與行為,真正創造商業價值(大額融資公眾號的背後都有一個大的產業賽道)。

比如縱深研究科技、股票、金融、互聯網、旅遊、家居等等人們日常非常關注的主題,你能深入的了解,並且能寫出朵花兒來,那麼在這個垂直領域當某個公司/媒體的主編絕對不是不可能,平時你也會因為優質的觀點和內容積累一大波有價值的社會人脈。剛開始工作的編輯可能未必會懂得這些東西的價值,但是隨著你職業的發展,這些資源能夠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機遇。

3. 深入的了解你專註領域的人群/用戶

與上一條略有重合,但是我是想強調用戶的重要性,只要了解了你想去影響的用戶,你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文章的撰寫,嘗試流量變現,進行商業模式的設計。

比如你生過孩子,才能明白哺育一個孩子過程中的痛點,你撰寫此類的文章才會有人看,才會有人根據你內容當中闡述的觀點改變自己的行為,比如母嬰類的購物決策。這是你的內容能做商業轉化的基礎。

4. 懂得商業品牌運作

如果文字僅僅是文字,那沒有意義,除非你是書法家。

只有當文字影響了人們的行為,才具備更大的意義。

現如今商業環境與以前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就靠打電視廣告喊幾句口號就能賣貨就能塑造品牌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而且在2015年互聯網廣告的銷售額早就超過了其他渠道的總和,那麼如何在互聯網環境下去打造一個品牌就成為了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這樣的人才是極為稀缺的(我面對的客戶所有人都存在這個痛點),因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太快,也許程序員的速度增長可以跟得上,但是懂的互聯網營銷運作的人才是遠遠滯後的(從互聯網公司里有很多水人這點上就能看出)。能夠把自己寫文章的能力再拔高,轉化為為品牌撰寫故事的能力,為企業為個人撰寫故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能夠幫助你成為一個企業的首席內容官。相信我,只要你具備了這一點,根本不用找工作,太多的人都想拉你做創業合伙人。

(數據顯示,從2014、2015年開始,大部分傳統媒體出現衰落和斷崖式下滑,2015年廣電報刊四大傳統媒體行業的廣告之和為1743.53億元,低於互聯網廣告市場的規模)

5. 善用渠道資源

除了會寫,一定不要忽略渠道資源。

  • 要會玩: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知乎、直播等等,這些渠道該怎麼玩轉,一定要心裡有數,常用常新,並且爭取在某一個或者幾個渠道成為大v。

  • 要會整合: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去結識大量有渠道資源的人,這能夠幫你在要推進一個項目的時候錦上添花,把一個好的內容一炮打響,知名度指數化增長。

假使你已經具備了以上技能,恭喜你!一年不掙個五六十萬往上都對不住你的名聲。

講完技能,我們講講職業發展方向。從傳統行業的職能、互聯網公司的職能、媒體公司的職能來說,你可以往如下幾個方向發展,而且也會非常的順暢:

一、媒體行業主編

這個無需贅述,媳婦久了還不能熬成婆嘛?

二、市場、線上營銷部負責人

剛才已經說過,2015年互聯網廣告銷售額已經遠遠趕超其他行業的總和,讓我們回頭看看之前企業的市場部,營銷部人都是怎樣的?都只會找個agency,刷牆,打傳統廣告,巧克力用這樣的皮兒包著好還是那樣的皮兒包著好?很多技能和理念都是過時的,因此未來屬於擁抱互聯網的人。

如果你懂得互聯網品牌運作,線上渠道傳播,顯然隨著公司推廣模式的變化,你會逐漸凸顯自己的專業性和價值,你也會成為公司這個部門的主導者。沒有哪個公司的發展可以逆勢而行,只要你的技能是順勢而為的,你個人的重要性也會不言而喻。

三、PR部門負責人

不多說,幫助企業做公關,而且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公關。

新媒體編輯能發揮什麼作用?

詳見linkedin公眾號和經緯創投的公眾號,光是每天的熱文發布為這兩個企業帶來了多大的價值。很多人是從不知道這兩個品牌到了解他們到尋求合作或者服務。

四、互聯網產品經理

沒錯,是這個。

如果你正在一個逐漸塌陷的行業做新媒體人並且尋求轉型,可以想想這個方向。一個強運營的公眾號(服務好、訂閱號)本質上是一個互聯網產品:用戶畫像是怎樣的,你是怎樣冷啟動的,你是怎樣拉動用戶增長的,你是怎樣運營用戶的,你是怎樣設計這個公眾號的種種開發功能的。這難道不是一個產品經理應該做的么?當然,也許你已開始並不能成為產品經理,但是你要知道你今天的努力可以讓你有機會將之作為跳板進而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往產品經理的方向努力!

五、自由撰稿人

當然,自由職業對於目前的大多數來說還是比較難以接受的。個人建議還是要有一些行業的實操經驗再去做自由撰稿人之類的,並不是前者對於後者有多大的價值,而是有一些實業的實操經驗可以幫助你做事的邊界具備更大的延展性。周圍很多投資人吐槽媒體人創業不靠譜,理由常常是嘴炮打的好,活兒乾的太差(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咪蒙的萬物生長只能做公眾號做不起娛樂產業公司了)。還是要有一些實業的實操,對於我們各方面的創業都有價值。

講了這麼多,我公司是給企業做新媒體服務的,短短半年多服務了七十多家企業,主要針對企業做營銷推廣的諮詢、代運營、推廣全案等等。

近期開了個公眾號幫助新媒體個人找工作,幫企業招人,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也可以通過這個公眾號聯繫到我做更多交流!

微信公眾號:蜂窩媒工場 微信號:fengwomedia

發布回答

http://weixin.qq.com/r/rUTH34bEUNsvrcK89xG-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也是做新媒體運營的,希望能多多交流,本人並不喜歡一樓作者的回答,太過籠統的回復,每個問題都是一句話帶過,而且就算是再牛逼的運營也不一定能避免上面70條錯誤,所以做運營還是要腳踏實地,找出自己的風格和節奏,慢慢來,總會有收穫的。

新媒體運營大概分兩類,一類是運營官方號,包括公司的、企業部門的、政府、事業單位的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產品;另一類是自媒體草根號,區別於這些官方號的以個人身份或者名義背書的新媒體產品。所以在運營新媒體的時候,也要分為這兩類不同的情況分別討論。

個人總結了兩字法則,一個是精、一個是真。

精,是針對官方號的運營來的,不管你運營的是哪個行業的號,對主體(公司、政府、事業單位等)品牌、產品及相關服務的宣傳才是你應該做的,所以不管怎麼樣做運營,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做運營的目的,就是為了宣傳。為了傳播正面的,積極地、人們需要知道的東西,所以這方面要善於總結,並且學會創新。線上的內容一定要做精做細,當然也可以針對熱點事件進行一系列的借勢營銷,這是國類現在流行的風氣,不過很容易走樣,要謹慎。線下的營銷推廣活動,就要好好策劃,這是考驗運營者的策劃、整體統籌的能力,一個細節策劃不好,很容易出問題,達不到理想的目標。

真,是針對自媒體運營要說的。當然也有不少垂直類的自媒體,自己深耕內容,也做的很精,但是真真自己原創的又有多少呢,他們不過是整合,拼湊,我個人覺得現在微信上很多拿到原創標籤和讚賞功能的自媒體們,反而內容並沒有整天的到處整合,而是全部出自原創,甚至是自己的一時所想所感,十分的真切,所以微信的粉絲粘性更強,轉化也更高,微博的內容在逐漸沒落,而且微博用戶付費的意識低,整個生態很差,風氣也很差。

哎,一不小心可能說偏了,有機會在交流吧,關於運營實在是有太多想說的,以後慢慢道來,今天先這樣吧。(無恥的說一聲,本人微信號:lxychat,歡迎關注,互粉交流~)


閱讀量下降,新媒體人的出路在哪!

請忽略這個有點危言聳聽的標題,今天內容主要是作為局外人的一些有關公眾號運營發現。

公眾號「產品菜鳥匯」是這些發現的主角,為做鋪墊需要把它的介紹放在在文章開頭。

菜鳥匯的泛目標用戶是互聯網從業或愛好者,對產品與運營感興趣的是它的核心用戶群。菜鳥匯定位並不高大上,內容深度與廣度也有待提升,把它當作自己工作心得與運營視角下案例分析的記錄與傳遞渠道之一。

用一句話介紹它的話「互聯網重度患者的個人公眾號,分享運營視角下的互聯網有趣好貨」

作為語文的學渣不擅寫作,不出意外的沒趕上微信用戶紅利,定位小眾更是讓菜鳥匯關注量提升的雪上加霜。經過昨天在朋友圈的癔症「騷擾」,目前菜鳥匯有1500人的訂閱量,算是提前超額完成2015年的運營目標。

「在自己的第24個年頭裡,好好運營這個號,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寫出來,讓這個訂閱號改革開放起來,做到在2015年的最後一天有1000人訂閱產品菜鳥匯」

沒有大號推薦,菜鳥匯的這1500人漲的並不容易,相信有不少在公司里全職做新媒體的比我更不易,他們能拿到工資跟少許的資源,但菜鳥匯關於什麼時候發想法啥還是有很大的空間。說下現階段的運營數據,不能說自己是用生命運營菜鳥匯,但也耗了不少休息時間。

現在公眾號漲粉吃力,但在一些許可權還是在慢慢的降低門檻,可以算是微信送給草根新媒體運營的彩蛋。這段時間陸陸續續的也有幸的收到公眾平台的「原創」、「讚賞」的功能開通邀請。

圈內吐槽打開率下降的聲音越來越大,包括一些被大家熟知的大號,50萬關注閱讀量不到1萬的並不少見。作為「進激」的小號的運營,同時作為局外人想說說這段時間發現的新媒體出路!

發現一:5個關注增長來源中的「其他」最給力。

你可以通過「搜索公眾號名稱」、「搜索微信號」、「圖文右上角菜單」、「名片分享」、「其他」5種方式獲取自己的用戶,這5個關注增長來源中的「其他」最給力,目前菜鳥匯65%的關注量都來自於這個「其他」,因為文章底部的二維碼大大的減少用戶對感興趣的公眾號的關注路徑,這也解釋了為何辣么多的公眾號在文章底部都要有二維碼。

原生的二維碼實在沒有什麼新意,缺乏辨識度,二維碼在一篇正文中還是佔到了一定位置的,所以更要與眾不同,具有新意,經常更換,現在常見的表現方式有:

1)長按:比如36氪這張,把二維碼作為了一種平面設計的元素

2)指紋:今年指紋長按識別的特別多,第一次使用的時候覺得挺新鮮。

3)動態:GIF的動圖式二維碼還是很別緻的,夠新穎。

二維碼常用工具推薦:

快手、視覺碼、美圖GIF、聯圖網、草料二維碼

二維碼除了能夠便捷獲取用戶,還有著很強連接能力,新媒體運營可以想想,除了文章底部外的其他二維碼使用場景。

發現二:1個能夠低成本並且大批量漲粉的活動

微信的活動運營與要達到的效果直接相關,是想拉新、擴大知名度還是增加黏性?如果是增加黏性那麼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為最佳,比如沙龍分享會啥的。

送什麼都不如送錢來的簡單粗暴,「喜迎國慶」這種送支付寶口令紅包的方式,是經過自己親測並且效果很贊活動,單個關注量的獲取成本在0.8毛以內。

如果是企業服務號,並且有一定預算的話可以直接發微信紅包,目前玩這個比較溜的有「堅果手機發」、「百度服務號」。可以關注他們的號看看怎麼個發紅包方式,百度服務號每天都在發,堅果手機目前是在發布會才發。

要想打破「看了很多微信案例,可就不漲粉」的微信潘多拉魔咒,更多要做的是學以致用的實踐。活動的形式太多這裡就不過多的舉例,個人認為提升活動運營的能力在於平時的積累和思考。

發現三:乾貨點贊分享多,娛樂閱讀量大

我寫的一篇影評《夏洛特煩惱:我們看的是笑話,她看到的是人生》閱讀量達1179,是菜鳥匯第一篇閱讀量過千的文章,而點贊比它多的《在資本寒冬,如何裝X的融到錢!》閱讀量僅310,乾貨文章逃不出小眾的弊端。

自己是半個編輯出生,如果大夥真想看娛樂八卦這類文章的話,為了菜鳥匯的閱讀量也能夠滿足大夥的八卦慾望。為準確知曉關訂閱者的需求,還是數據說話,投個票「如果菜鳥匯發娛樂八卦內容你會取消關注嗎?」

發現四:新媒體除了公眾號,還可以玩頭條號。

在這個浮躁的網路環境下,會寫並且堅持寫的人很少,尤其是那些一直原創的新媒體運營的人。

當微信意識到原創比虛假繁榮的內容推送量重要後,開始在一些產品功能與運營資源上對原創訂閱號傾斜。除了等著訂閱號的恩澤,app「今日頭條」的頭條號也非常的不錯,尤其適合錯過微信紅利的原創作者,因為它拼的不只是你的關注量,還有內容的質量。

今日頭條的個性化的智能推薦系統,使得那些「姍姍來遲」的想寫點東西的人,不用苦心孤詣地熬過漫長的「粉絲培育期」,而能夠迅速憑藉優質內容獲得比訂閱號高出幾倍的曝光量。比如,我的頭條號「小賢愛百度」,只發了3篇文章閱讀量就到了47720,其中影評《夏洛特煩惱:我們看的是笑話,她看到的是人生》的單篇閱讀量為4.6萬,為公眾號菜鳥匯帶了400+關注量!

公眾號與頭條號的區別在哪?簡單的說,微信公眾平台是搭載在微信這一人和人交流平台上的一個副產品,但頭條號是用戶消費內容的上游,是頭條產品中最關鍵、也是最基礎的一個環節,所以頭條對原創作者的支持力度一定不會小。

以內容運營的思維做新媒體運營是最好的出路。

好的原創內容除這兩個平台,還可以在知乎、豆瓣、貼吧、經驗、天涯以及專業的垂直網站尋求曝光.現在菜鳥匯的每天自然增加關注量在10人左右,因為我也在其他平台做內容曝光而努力。

發現五:傳播效果,朋友圈&>微信討論組&>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是一對多傳播,隨著訂閱號紅利落去與摺疊,訂閱號/服務號打開率持續走低。不少知名大V開始啟動個人微信小號,通過把小號加到5000人的好友上限,為朋友圈傳播做準備。

粉絲經濟消退,社群營銷興起,作為微信朋友圈之外的,微信群也是新的傳播陣地。微信群有著集中,連續,多對多,且長期快速觸達用戶完成互動的優勢。此外,在群體氛圍下,大家更容易形成相互感染的衝動購買行為。最後建微信群的第二個好處是群體可以通過直接分享建立更緊密聯繫,從而獲得更多的二次直接營銷。

就像我現在做的這樣,發一個紅包,再發想讓你幫忙傳播的這篇圖文,可以大大增加傳播效果。大概折算下3個渠道的傳播效果,朋友圈有效好友1000人&>2個500的討論組&>1000關注量的公眾號。

菜鳥匯的千人級發現就點到為止,會繼續努力運營爭取讓它在16年底過萬,那時候也會寫一些運營的發現。如果等不及,可以到菜鳥匯查看「不是史上最全的公眾號運營手冊」,但他的實用性估計甩了那些做微信案例分析馬後炮專家好幾條街道。

最後,作為菜鳥匯階段性的運營總結,也將這58天里覺得還不錯的文章進行整理,在菜鳥匯里回復相應關鍵詞即可查看。

如果你是大學生,這裡有簡歷模板與面試攻略。

--回復」群面「過來人的群面攻略總結

--回復「百度筆試」,查看百度筆試題庫

--回復「簡歷」,獲得10份互聯網專屬簡歷模板

--回復「阿里」,看我如何拿下阿里offer

--回復「百度」,如何進入百度做產品經理

如果你是在職或者創業,這裡有產品運營與融資商業計劃書撰寫的技巧。

--回復「計劃書」在資本寒冬,裝X的融到錢!

--回復「粉絲通」創業公司都應該用的推廣手段

--回復」書單「看產品運營應該讀的書

--回復「預運營」看早期產品如何進行運營

--回復「社招」看我是怎麼進百度的


運營守則第一條,用戶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第二條,競爭對手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

永遠不要放過任何與用戶溝通的機會,也永遠不要給予競爭對手任何反擊你的機會。

新媒體運營的兩大目標:品牌塑造與產品導流。落實到具體工作即為:活動策劃、內容創作、粉絲互動與數據分析。

1、品牌塑造:

即不帶有明顯引導下載的活動、內容或互動行為,旨在讓粉絲知道、了解、使用、熟悉、喜愛我們的產品,最終形成一種口碑。

如轉發@3個好友抽獎活動,雖然有點low,但卻是最有效的能快速提升品牌曝光與增粉的方法;

又如創作帶有疑問題的內容,引導粉絲參與互動(可以是可評論、投票或小遊戲等形式),回答相關問題,也可以增加粉絲對產品或品牌了解;

再如結合熱點創作的內容,也能提升曝光,展示品牌調性、價值觀等,提升粉絲忠臣度;

也可通過與粉絲進行互動(回複評論或主動搜索互動),表達對粉絲的用心與對重視;

以上都只是一些常用的方法與思路,新媒體運營的關鍵在於用心。一條有趣的用心思考的回復和回復一個笑臉相比,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2、產品導流:

即帶有明顯的引導用戶進行下載或其他行為的活動策劃、內容創作、粉絲互動。一般都會帶有下載或購買的跳轉鏈接。

這裡要注意一點,導流的文案一般需要直白易懂,要把最吸引人的關鍵詞擺在首位,有獎勵就直接把獎勵說出來,不必要寫的隱晦。

最後,補充一點運營守則。

1、公眾號創建初期,首要任務是增粉,沒有粉絲,其他一切都是不用談。

2、新媒體運營的主流調性,必須要風趣幽默。因為,用戶上微博微信一般有兩個目的,一是看資訊,二是找樂子。如果你不屬於新聞媒體,最好就不要搞得太嚴肅。能逗樂用戶的,才能贏得關注。

3、送福利是好,但不要迷戀依靠送福利,不思考投入產出的運營不是好運營。

4、新媒體運營是與用戶溝通的過程,要從互相了解、到熟悉、到友好相處,一步步慢慢發展,關係的增進不宜操之過急。

5、想知道粉絲喜歡什麼?可以做調研、可以看數據、可以做互動、可以做活動,很多手段都可以為你所用。只要你清楚自己想幹什麼。


做新媒體的核心是內容,要做好內容就要不斷地閱讀,不停地寫。

在閱讀中讓自己知識儲備與對事物的見解不斷提高,不斷地寫作讓自己的調性賦予內容一種獨特的人格化。


作為一個新媒體運營人員,我認為新媒體運營首先具備的應該是的思維:用戶調查——內容製作——渠道投放——數據反饋——優化內容,以及貫穿始終的「有效流量」思路。

任何包裝最終都是以回歸產品的本質來打動用戶的,也就是口碑傳播。「內容為王」大到廣告文案,小到微信推送的圖文消息,都在運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文案,是新媒體運營人員應具備的一項職能喲~

那麼如何著手去學習?分為三個階段:小白階段,入門階段,高手階段。

第一階段:小白階段學習的關鍵詞是「套公式」,這個階段的目標是:【把話說清楚】

我必須得說,套公式的做法有點硬,不過如果你連公式都套不好,也別提別的了,所以別嫌枯燥死板,咱們先練得至少「把話說明白,把事兒說清楚」,用寫標題,舉個例子吧!

以結果為導向的標題,標題字字珍貴,不要在標題說廢話,也別提出來問題讓用戶猜。大家時間很忙的,你直接告訴讀者,能通過你的文章得到什麼對他有好處的結果,事情說明白了,自然會引導讀者點開你的文章

舉例:標題《記錄帖:三本畢業生,學習互聯網營銷30天,順利入職騰訊月薪9500》

這個標題裡面歸納出來的的公式就是:誰+怎麼做+結果

誰(是為了讓讀者有身份帶入感)+怎麼做(清楚地告訴大家文章寫的是什麼內容)+結果(告訴讀者看了這篇文章你也可以得到這個結果,結果最好有數字,因為人們對數字很敏感,數字可以對一件事情進行量化,讓人對你描述的事情「有概念」)

注意,不要把結果寫成「找到高薪工作」,這個不是讀者想看的到的結果,高薪工作,什麼叫高薪,是哪裡的工作,這樣的話對讀者沒有意義。把讀者想看的真正的結果告訴他。

例子舉到這裡,你問都有哪些公式可以套,這裡我必須植入一下踏浪100里的文案課程,已經把從標題到內容,可能有的文案寫法,全都總結好了,看完這篇文章點擊踏浪100:專註學習互聯網營銷知識就可以免費試聽了。

字數原因,第二階段將在下一條評論展示,感謝閱讀。


不請自來。首先想說的是,新媒體運營的核心是【用戶】。

一切運行手段請務必以用戶為基本點開展。

接下來是關於運營細節的開展,一般思路是分三個模塊:內容,用戶和活動運營。它們看似彼此獨立,實際相輔相成。

首先基於自身定位來選擇〖目標用戶〗,捕捉【優質用戶】給予激勵,弄清楚【用戶們】的喜好,生產出他們關注的(喜歡的熱議的對他們有用的能提升他們逼格的)【內容】,選擇他們經常出沒的地點,在用戶經常出沒的時間段推送到他們面前。時不時和他們互動一下,開展針對性【活動】來維繫關係,加強連接,增進情感粘性,促進【用戶】活躍度。利用【用戶】的人際來進行二次傳播。

當然根據公司產品的個體差異側重點也不同。冷啟動的公司注重的是【種子用戶】和【量】,推廣手段可以是多重的。比如地推、互推換量、KOL導量、建立群組、多平台互推、買粉、線上活動。

而聚攏了一定人氣的產品應當注意【引導】【優質用戶】,包括引導他們生產UGC,引導他們認識品牌調性,引導他們傳播等等。從而鞏固品牌形象和影響力,獲得權威身份和話語權,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

總而言之,新媒體運營講來講去,核心就是倆字兒【用戶】。


其實,這不單單是題主個人的疑惑,也是現在很多公司面臨的難題。

一說新媒體運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微信發紅包,微博轉發抽獎送iphone這類營銷方式。

然而實際效果如何呢?

通常是大公司為了做宣傳,花起錢來毫不猶豫;用戶搶完紅包後,取消關注也是毫不留情。

於是公司老總慌了,錢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就這樣打水漂?!

由此我們開始思考

【做新媒體,目標究是什麼】

目前,中國絕大多數公司甚至是新媒體從業人員都還只是把目光停留在轉發數字,增加粉絲數量的層面上。

然而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試想一下,同樣是賣房子,一種情況是1000人轉發,0人購買;另一種是10人轉發,1人購買,請問哪個效果是你所希望得到的?

肯定是後者對吧。

做運營,如果你的目標是給公司帶來直接的業務轉化,增加付費用戶的數量,那你還會去做發紅包送手機這種花錢不討好的事情嗎?

肯定不會。

所以說,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把目標定在轉發數,粉絲數量上,那麼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後期花再多的錢也追不回來。

作為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做新媒體的目標就是通過這些新興的媒介,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產品,最後購買我們的產品。

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運營人員一步步將用戶誘導到我們的轉化路徑上來。

首先是讓用戶知道我們的存在。

我們可以通過微博微信來擴大知名度,讓用戶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從而讓他們主動去登陸我們的產品官網。

其次是想辦法引導用戶註冊,讓他們從只看不買的粉絲變成我們的實際註冊用戶。

最後就是讓用戶購買我們的產品啦。

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新媒體運營不僅僅是發發帖子增加點擊數而已,運營人員實際上要做許多關於營銷和推廣方面的工作。

而現在大多數運營人員只是把自己的職責定位在吸引流量的層面上。

但流量是可以刷出來的。

淘寶上幾塊錢就能買上千個流量,這種無效的流量你要嗎?

或者你通過發一些有趣的圖片,講講搞笑的段子都可以帶來某一時段的流量激增。

那在這之後呢?由於缺乏明確的的運營目標,連運營人員自己都不知道接下去該做什麼。

於是用戶自然是該取關的取關,該睡覺的睡覺。

所以,做新媒體,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獲得轉發數和粉絲數,更重要的是獲得對企業自身業務有實際幫助的有效流量,獲得可以真正轉化為購買行為的流量。

我們要看實際的轉化率,看到底有多少人註冊了我的網站,成為了我真正的付費用戶。

【你想做一個什麼樣的公眾號?】

明確運營目標之後就該製作內容了。

在寫內容之前,建議你先想一想,自己究竟是打算做一個微信訂閱號呢還是做一個服務號。

做一個什麼性質的號,這就涉及到你的產品能否在微信上直接獲利的問題。

1、如果你打算做一個微信訂閱號,那麼你就可以通過每天推送優質的內容,讓用戶逐步了解你的產品,最後成為購買者。

這就意味著這個微信公眾號其實就是你的一個廣告投放平台。

要注意的是,一旦確定做訂閱號就要儘可能地每天推送內容,養成用戶的閱讀習慣。

否則用戶等了十來半月也看不到你發新內容,最後取關也不能怪他。

要知道,獲取一個新用戶比維繫一個老用戶要難太多。

既然前期成本都投進去了,何不堅持維護下去呢。

所以,如果你無法確定自己是不是有這個毅力做到按時更新微信內容,那建議你還是不要嘗試訂閱號了。

2、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經營的是高端產品,且後續提供的優質服務也屬於產品賣點之一,那麼你的公司就更適合做服務號。

你可以針對自己的產品,每周發一些對用戶有幫助的文章,比如如何保養產品,如何體驗新功能等。

一周發一次,每次認真製作內容,這樣既能保證推送的文章質量,又能避免做訂閱號出現每天沒有素材可寫的情況。

【確定做訂閱號還是服務號之後,就該想想寫什麼內容了】

由於每個企業賣的產品不一樣,我們製作內容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以下是舉例時間:

1、如果你的公司做的是留學教育的項目,那就每天推送有關留學的內容。

比如今年加拿大本科申請方式又發生了哪些變化,英國醫學專業今年的學費是不是又漲了,如何提高托福口語成績諸如此類的文章。

要讓關注你的用戶覺得這個號的內容很實用很專業,從而引導他們去付費購買你們的服務。

2、如果你的公司賣的是沙發、書櫃之類的傢具,大多數用戶一輩子也就購買這一兩次怎麼辦?

很簡單,利用服務號推送一些沙發清理、保養的常識,或者家居布置、裝飾的文章,同樣也能起到維護用戶粘性的作用。

同時,隔三差五地推送一些新品單頁,告訴用戶只要關注這個微信號就有機會獲得優惠折扣。

這樣一來,即使用戶自己沒打算購買,他們也可以將這個號推薦給身邊有購買需要的親戚朋友。

一定要記住,降低營銷成本最好的方法就

是口碑傳播。

這樣一來,這個微信服務號實際上也就成了你促銷產品的平台。

【總結】

1、產品單價高,購買周期長,購買頻率低的:做個訂閱號,天天向用戶灌輸「我們的產品質量好,買了准沒錯」的概念。比如某教育機構幾千塊的寒暑假四六級課程。

2、產品單價高,購買周期中等,購買頻率低的:可做訂閱號或服務號,主要目標是讓已購買的用戶覺得自己買到了一個很值很優質的產品,同時告訴他們「將我們的產品推薦給你的朋友吧,可以獲得優惠哦」,通過口碑營銷的方式擴大產品宣傳力度。

3、產品單價低,購買周期短,購買頻率高的:用心做一個服務號就好,專註於服務老顧客,同時推送新品打折、優惠的信息。

沒關係,年輕人不要著急,推薦兩位大神給你 ople/295991027d684d2325fe6e321936cfe8ople/eb8a67d29771a64b113c290890dcffef 專註營銷一百年,專治各類疑難雜症。多看看他們以及知乎上其他大神的優質回答,慢慢琢磨,多實踐,終會找到方向的。

祝你成功!


大神勿噴哈///////

先自我介紹下哈~。。~,我是從13年底開始做微信自媒體的(那會兒在青島上大學),第一個號是「微青大」,前半年主要就兩個人,我負責內容和運營,另一個搭檔負責開發。我們對原創內容投入很大,美食節目「學姐帶你吃」、選秀節目「青大女神季」、校內牛人採訪報道節目「校友風雲榜」還有留學生訪談視頻「留學在中國」等,那會兒日均閱讀量在4000左右,團隊人最多的時候5個人(團隊人員構成也很重要,至少平面設計/編輯/策劃得有...),當然也是青島排名前三的高校新媒體(來自青島日報·掌上青島;不過今年被騰訊殘忍地封號了,申訴無效,血的教訓.......後附「申訴書」,以便遇到賬號被封的朋友們參考使用~。。~)。

後附「申訴書」,以便遇到賬號被封的朋友們參考使用~。。~)。

到2015年

我休學去了北京

6月,和朋友做那位科技,開發了一款陌生交友軟體「那位」,前後拿了差不多50萬種子投資(可以百度一下),就是你的的頭像和地理位置實時顯示在地圖上,可以實現技能共享、召集附近陌生人。我是CMO,也繼續負責新媒體這塊....去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做了場投票活動「尋找島城高校最知名社團」,一星期漲了有四萬多粉絲..........後來的種子用戶

自我介紹到此為止,總之我現在做軟體/新媒體外包

來欣賞下面的一個簡單的運營概述吧【去年給朋友的科技孵化器謀劃的】

-----------------------------------------------------------------------

「**牛」新媒體運營(概述)

Slogan:有了才華,還缺笨牛的精神。

文案調性:幽默創意,拚命努力,用戶有參與感。

目標效果:笨牛公眾號基礎粉絲達到1萬以上,並有一批忠實的讀者。

一、內容運營(推文)

1、創客團隊採訪(做訪談,培養參與感)

2、徵集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家的創業故事經歷(聽大佬說,符合笨牛性格的大佬)

3、創業行業相關資訊(青島免費孵化器、政府補貼政策)

4、本地創業路演線下沙龍預告(相關行業的會議)

5、解析大公司(學習成熟的工作管理方式,提高效率)

6、矽谷來風(優秀的矽谷創業公司及其產品)

7、創業者住宿解決方案(青年空間生活報道)

二、活動運營(負責線上投票部分)

A、創業大賽

1、一場選拔優秀創業團隊的比賽,分線下和線上(項目成果展示評比)

主題:尋找島城高校最牛創業團隊

策劃準備:1、招募團隊報名,比賽流程策劃; 2、尋求與青島日報 線上投票; 7、獎品設置及頒獎。

2、活動周期:45天

前期籌劃及招募參賽團隊一星期;項目計劃書提交,線上人氣比拼(投票);線下路演,團隊角逐。

投票活動大約持續7天~10天左右,為企業帶來上百萬的曝光量,同時活動能夠增強員工及創業團隊對笨牛文化的認知和認可。增加對笨牛的歸屬感。

3、活動成本:

宣傳成本:招募參賽團隊(微信平台投放),新聞報道(自媒體人發稿)

人力成本:*******;

獎品設置:前三名有獎勵;現金、免費孵化器;第一名****元獎金,前幾名有免費辦公位,

................

達到效果:找到50+創業隊伍,參賽過程中投票、轉發相關圖文消息。影響範圍&>=100000人

參與人數P

瞬時影響力指數:P&>50,P*5000&>=250000

長期影響力指數:P&>50,P*500&>=25000

可選投票方案

方案一(免費):在我方微信公眾平台進行投票

方案二(收費):在***牛自己的微信公眾平台進行投票

我們能為*牛提供的:

提供全程的活動策劃和執行

活動期間所需要的技術支持

微信平台活動期間進行推廣和宣傳

B、尋找20位「**牛創客團創客代言人」

措施:合作20位1500+好友的創始企業負責人

時間:3個月

獎勵:每月獎勵1--2G流量

作用:參與**牛創客團朋友圈轉發宣傳,活動期間造勢,提高行業知名度。

C、公眾號運營

文章及時推送,粉絲維護。

三、媒體報道

報道主題:關於創業團隊故事撰寫、入孵創客產品及項目、取得成績。

合作機構:青島本地媒體、虎嗅、鈦媒體、36氪等科技媒體、百度百家、今日頭條、騰訊新聞、搜狐新聞(青島新聞網)

吸引人群:企業家、創業者、大學生

四、渠道運營

網路內容:搜索引擎詞條優化、知乎百度知道、百度百科、貼吧文章。

合作:與孵化器合作;活動、投資人資源、創業項目...(平台互推)

與高校及政府部門合作;孵化器入駐(獲得官方的報道)

可以私信我或是加我微信細聊:qganlan(加我時備註:來自知乎+理由)

附:致微信公眾平台管理人員的一份信

尊敬的微信管理工作人員:

你們辛苦!

6月14日,青島**科技有限公司所運營的「微青大微信訂閱號」收到封號通知。

違規內容:發送違反法律法規的內容信息。

通知內容:接大量用戶投訴,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已被永久封禁。

貴方可能接到大量投訴說微青大發的貼涉及到「違法違規」,所以決定對「微青大」微信訂閱號永久封號處理。

但是,尊敬的管理員,我們對此有異議,希望您耐心聽取:

1. 我方新媒體編輯部在發送消息之前對所發內容進行審核內容並未涉及到「違法違規:作為一個校園新媒體,我們接受騰訊公司和學校的監管,在發送消息之前,我們的管理員會進行嚴格的審核,若被發現有違法違規內容,我們定不會將消息推送出去。

2. 我們認真分析了最近一月的推文,發現並無推文涉及「違法違規我們一向杜絕任何「違法違規」信息出現在微青大上,而我們發送的內容被判定為「違法違規」內容,我們倍感委屈。希望貴方能夠仔細審核。

3. 支持微信嚴苛處罰,我們一直堅持遵守微信各項規定:微青大是由青島大學在校學生團隊運營操作的一個新媒體平台,平台所屬權歸屬微信,怎樣管理我們無定奪權;我們擁護微信公眾平台嚴厲的規則,我們相信那會給用戶帶去最好的用戶體驗。

4. 競爭對手惡意舉報,不等同於群眾舉報

5. 基於以上幾點,我們請求偉大的管理員給予酌情考慮,重新給予判定,我們必將珍惜這次再生的機會,您寬大處理的判定定能激勵我們團隊的原創積極性在微信公眾平台產出更多優質的內容,感謝聆聽。

此致

敬禮

青島**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

承諾書

尊敬的微信管理部門:

微青大微信公眾號由於發布的信息被貴方判定為涉及「違法違規」,貴方給予微青大微信訂閱號「永久封號」處理,我們雖然對我們發送的內容涉及「違法違規」存極大異議,但我們卻異常重視。

微信編輯部門立即組織相關工作人員探討反思,統一思想,並做出如下承諾:

1. 在以後工作中,不斷加強學習,時刻關注微信出台的管理規章。

2. 嚴格執行國家法規與微信管理制度,堅決杜絕任何「違法違規、色情、非法廣告、維穩話題、謠言、敏感話題」出現。

青島**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


新媒體運營包含:

用戶運營:精確定位人群,要非常了解你的用戶,如興趣定位、星座定位,定位好人群找到你的目標用戶。

內容運營:根據這部分人群產出他們所感興趣的內容

活動運營:定期做一些互動的活動提高用戶的活躍度


不邀自來

不說太多方法性的東西

我個人比較崇尚價值論

試問你會為你/你企業的新媒體粉絲帶來什麼有價值的內容、活動?

解決了這個 很多東西 都解決了

哪怕是段子號 粉絲看了 微微一笑 這也是一種價值 給粉絲一個不取關你的理由..


常見的職業都有一份模式可以學習,比如掃地的阿姨會知道掃帚選擇、手持掃把的的方式等等。

在四線城市生活,做過兩個粉絲過一萬的公眾號,也看了很多這些文章,有一些心得分享下。

第一,多看看好東西。做得好的公眾號多關注下,閱讀破十萬的文章的排版和文字都需要模仿、吸收。

第二,分析本領域、本地急需的特有內容。這個比較難,需要時間來慢慢理解本地人獨特的閱讀愛好。

第三,多做地面推廣,和商家、各級組織、運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增加曝光率。

第四,要有耐心,吸粉絲靠的是內容、良好的包裝形式以及推廣手段,但是一般而言比過程比較漫長。做新媒體更需要細心和忍耐,因為沒有傳統媒體的特有渠道。

最後 四線城市的新媒體運營者的一點思考。大家參考就行。


新媒體運營是在近年才盛行起來的,最初主要的新媒體平台還是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等比較零散的形式,後來逐漸出現了頭條號、UC號、百家號這類新聞聚合型的,才使得新媒體運營真正的發展了起來。

要了解新媒體運營的工作前景怎樣,我們可以透過幾個問題去探索一下:

  • 什麼是新媒體?
  • 新媒體對於傳統媒體來說,有何優勢?
  • 新媒體運營該如何發展?

一、新媒體是信息輸出的新風口,抓住風口的都已經上天了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產生的一種新型媒介方式。

新媒體是對傳統媒體的傳承與更新,在互聯網還沒有廣泛發展的時候,我們的生活中的媒體表現就只有報紙、電視之間媒介去實現,而如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誕生了新媒體這一新鮮事物,它把以往在電視、報紙上才能顯示的事物通通都匯聚在了網路上,新媒體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網路為載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與舊媒體有很大的區別。

目前已有的新媒體平台主要有: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百度行家號、UC頭條號、微博等,其主要的內容產生者是用戶,內容服務者也是用戶,也就是所謂的UGC。

二、新媒體比傳統媒體更符合現代,但又不至於取代

傳統媒體的視覺焦距點主要在於報紙、電視上,而新媒體則是通過手機、電腦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眼球,一切信息資源的來源變得更簡單,無需出門,你足以了解到關於這個世界的一切信息。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作比較,主要的優勢在於:

  • 更高效:傳統媒體的更新時間一般為24小時或者12小時,而新媒體的信息更新是以秒來進行計算的,一旦有什麼緊急的信息出現,在各大新媒體平台即可傳達出來。
  • 更輕便:新媒體的信息資源查看方式,只需要一部手機+互聯網即可,無需其他的載體,操作使用起來更加的輕便。
  • 更自由:新媒體的內容分類有很多,用戶可以隨意對自己關注的信息進行查看、訂閱,不感興趣的可以直接跳過不看,相對傳統媒體來說更加的自由,用戶體驗感好。

三、新媒體運營的幾個小技巧

1.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

雖然做好新媒體運營有好多小竅門,但是到最終,文章寫得好才是硬道理。如果現在還是小白的話也沒事,你可以給自己定個小目標,例如先每天寫一篇文章,題材自定,這樣維持一個月後,你的文字功底肯定會有大幅度提升的。

2.懂得借勢宣傳

可以模仿杜蕾斯的文案來進行創作,要懂得追蹤熱點,創造熱點,並且要做到根據熱點來進行編寫文章,來博取大眾的視線。

3.學會美觀自己的文章

要想在眾多新媒體賬號中脫穎而出,單單擁有文采還是不行的,關鍵時刻還是要學會把自己所寫的文章來進行美觀。

因為新媒體運營可不單單指微信公眾號,它還包括有今日頭條、百度熊掌號、企鵝號等等,所以如果你只知道135這類編輯平台是不夠的。而秀贊的話,就很好的補了這一點空缺,你可以利用秀贊這個平台來進行美化你的文章,然後再發送到新媒體平台上去,這樣可以很好的提高你文章的顏值,使讀者印象更加深刻。

4.垂直度要高

要發你自己定位領域的文章,保持垂直度的確定性,垂直度越高就越容易受到該領域裡的人群受知。


短書_專註於知識變現與內容付費的SaaS型工具www.duanshu.com


新媒體是除傳統媒體之外的所有的媒體!

新媒體的5個特點:(1)去廣告化:傳統的媒體廣告會赤裸的把廣告呈現在用戶面前,沒有篩選用戶,讓人在心裡上產生排斥感,新媒體的廣告更像一個身邊的朋友用過某個產品跟用戶講用過的感受,買的時候注意什麼事項,不是把產品硬塞給用戶,而是有建議的有選擇的去篩選適用用戶。(2)原生態化:傳統的廣告是為了廣告而廣告,非常強硬的植入廣告,但是現在的廣告是根據用戶的閱讀習慣,在用戶經常閱讀的平台非常自然流暢的植入廣告,因為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和閱讀習慣進行推送,所以這樣推送的廣告大部分不會被用戶排斥,如果再加上非常優惠的價格和高強度的活動力度,就能很快吸引一批用戶。(3)傳播性:傳統的廣告不具有傳播性,電子屏形式的廣告只有看到的人才能知道,這樣做營銷的方式其實讓一大部分的媒體資源被浪費,傳播效率非常低,新媒體營銷的方式能讓傳播達到指數級增長,無論是熱點事件的營銷還是產品功能的營銷都能形成快速圍觀和品牌推廣。(4)精準性: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新媒體營銷能更精準的投放廣告,抓住精準用戶,一個女性用品商家投放的廣告孩子和老人都能看,但是孩子和老人並不是這類產品使用的精準用戶,所以這類廣告的投放就有一部分是浪費和無效的。(5)高效性:由於傳播的成本很高,所以單獨獲單的成本會很高,由於前面幾點的支撐,會使新媒體營銷的性價比變的很

在大多數的場景下,新媒體營銷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內容、活動與目標用戶建立情感鏈接,強化品牌意識,而不是直接推銷產品!你要讓用戶覺得你們的企業了解他們、可以代表他們的價值觀。那麼只有他們信任了公司品牌後,在做購買決策時才會傾向選擇你們。

同時,新媒體營銷還可以幫助公司CEO及高管建立個人品牌,輸出人格化的內容,從而讓企業形象更加鮮明,並可以更好的與用戶產生情感鏈接,最後還具有企業公關陣地的功能,這個排序不能輕易顛倒。

了解這些基本概念後,2017年我們該如何去規劃我們的新媒體營銷方案呢?

有哪些關鍵點?

說起品牌營銷,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當今時代的品牌營銷,就是在恰當的時機,將獨特的、易於改編的內容進行多渠道分發

如果你現在還僅僅做一個微信公眾號,你會發現獲取新用戶的成本越來越高,文章閱讀量越來越低了,對嗎?

這是因為微信本身是一個封閉的生態,如果你不能讓別人關注你,成為你的粉絲,那麼即使你生產的內容或者活動再好,也很難讓別人獲取到。即使你的轉發量很高,如果你沒有一個較大的用戶基數的話,那麼傳播力依然很低。

隨著人們注意力越來越分散,我們很難通過少量的幾個渠道讓目標用戶知道你的存在,因此需要讓我們的優質內容填充到那些流量充沛、用戶聚集,但缺乏內容的平台去,藉助大平台的力量將我們的優質內容分發到更多目標用戶的信息流當中去。

下面這張圖就是我對於線上營銷體系搭建的一些思考。

將內容進行多渠道分發,只能解決如何讓目標用戶看到我們,從而產生好奇心的目的;至於如何讓他們喜歡上我們,從而想要了解我們,這就需要CEO的【個人品牌塑造】了。

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我們總說要塑造人格化的新媒體,那麼【人格化】的載體是什麼?

我的建議是:

塑造你們公司的CEO的個人品牌。

一家公司的文化和給用戶的感受,都是跟CEO息息相關的。

不信你去想一想:馬雲的阿里巴巴,馬化騰的騰訊,周鴻禕的360,李彥宏的百度,創始人自身的特性在他們所創辦的公司中展露無疑。很多人都是因為喜歡CEO才會將情感遷移到他們所創辦的公司以及產品上的。因此,塑造CEO的個人品牌將會是比塑造一個冷冰冰的企業品牌更具性價比的事情。

塑造個人品牌跟塑造公司品牌一樣,首先需要一個引爆性的事件/案例讓大家對他有一個基本的認知,然後從多個方面來展示CEO的特點並生產多種形式的內容,最後在恰當的時機將這些內容通過多個渠道去進行分發,從而讓目標用戶可以更快的感知到CEO的最新動態。

社群運營是關鍵

在現在這個注意力極大分散的時代,我們很難通過單一渠道去獲取到我們的目標用戶,我們只能依靠用戶之間的自傳播來達到我們自身的營銷目的。

那麼如何形成自傳播?這就需要我們找到核心用戶,與之產生情感鏈接,讓他們充分的認可我們之後才可能形成自傳播。

(核心用戶通俗版的定義就是:那些不要一分錢,還能玩命幫我們推廣的,自帶勢能的用戶,這就是核心用戶/KOL(意見領袖)的定義。)

我們不光要在線上與他們常聊天,還要經常組織線下活動增進情感鏈接(畢竟線上聊千句,不如線下見一面),這樣才能真正的維護住一群:「在我們遇到困難時可以挺身而出幫助我們的人,在我們需要傳播的時候,盡全力幫我們做營銷的核心用戶!」

最後,針對擁有大預算的部門負責人而言:請重新審視線下渠道。

重新審視線下渠道

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像華為、OPPO等廠商都開始紛紛冠名綜藝類的節目,因為這些節目的收視率都在穩定的上升。當我們在一窩蜂的重視線上營銷的時候,眾多手機廠商已經開始投重金去贊助綜藝節目,並開始大規模布局線下旗艦店了,畢竟線下的體驗是線上永遠不可替代的!


推薦閱讀:

新媒體運營人,你一天的工作是如何度過的?
新媒體運營的簡歷應該怎麼寫?
網路與新媒體這個專業前景如何?
如何找到新媒體單位實習?
暴走大事件是否非理性化和有討好小粉紅的趨勢?

TAG: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