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這幅圖 ?


未讀書之人,看到的是滿眼的鳥語花香;讀書少之人,看到的是鳥語花香背後的殘酷的生存法則;讀書多之人,看到的是生存法則中向美好發展的希望。

——————————————————————————

補充:沒有知識和閱歷的人,不知畏懼為何物;有知識和閱歷的人,心有畏懼;有大知和大閱歷的人就算碰到真正值得畏懼之事,也毫無畏懼,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足夠的智慧、勇氣和能力來面對這些事情。

未學習知識時,花紅映柳綠,小河映彩雲;在學習知識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學成之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先第一直覺做點理解,如果說該圖體現了知識和人境界三個階段的話,即

1.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2.梁漱溟將人生分為三種境界,逐求-》厭離-》鄭重。第二階段是最容易厭離的,好像看破了整個灰色和慾望的世界,但是最終還是撥雲見日而生鄭重心。出世不是最終階段,最終還是從出世再返回入世,以出世心做入世的事。

3.我還是希望用這句來解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4.人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更多的還是要順應自然。基於這個圖如果再改下將更加完美,即第二幅圖應該將書的平台加快,強調知識的廣度,如此廣的知識面如果啥都想學好,是不可能的,而真正只有專精一項,方才能上升到第三個層面遊刃有餘境界。


眼界從空間—時間—精神上發生的變化。


蒙昧之人往往生活在別人塑造的鳥語花香的假象之中,而讀過一些書的人,可以看到假象背後的殘酷與現實,真正站在頂端的人才可以看到更深遠的未來,人類在不斷的徘徊中前進,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黑暗是光明來臨之前的景象。


很喜歡這個話題,不過上面的人關於此解已經講的很透徹了,我也不想再多贅述了,只想談談自己的實際感受,讀書時很有用的,其實很多你以為大家都應該知道的事情,往往周圍的人不知道,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感覺很詫異,見多了也就慢慢習慣了,而當這些知識自己或多或少的從書本上看過,就會有一種由衷的喜悅,還有讀書不僅僅是眼界上的放寬,更是自己一種休閑的喜好,更是一種精神的愉悅


希望有大神能讓這幅畫精美一些


從左到右依次是:無知者無畏,似懂非懂(高不成低不就)最痛苦,頓悟後的超脫。


夢中的我與世界,是意識的臆造,,,山水日月與我,是自性的臆造,,,是山非山幻起幻滅。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未讀書,只看到事物的表象;

讀了書,能看清某些事物的門道;

深入書,可以看清事物的本質。


知識少的看到地面的鮮花,有些知識的看到地面下的爛泥,大智慧的人看到土層下的岩石、岩漿。。。。。。知道的越多,看到的越多、越深刻,每一個所見都是真是的,鮮花、爛泥、岩漿。。。繁華、醜惡、陽光。。。都是真時的,就像很多人一生生活範圍就在一個縣裡,而有的人在一個國家,有的人更是滿世界跑一樣,他們的所見所聞都是真實的,只是境界/眼界/範圍不同,當然,最嚮往的還是看陽光、岩漿、滿世界跑!!!


幼兒園的時候,大學畢業後,混跡社會多年後


對世界一無所知之人,只看到表面的現象;對世界稍有所知之人,會淪落地獄,因為世界的黑暗,因為他自己和世界本身的矛盾不可調和;對世界深知之人,可迎來光明和真正的美。


不讀書的人有時候也是一種福氣

讀書不多的人只看到表現現象,即只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這個世界很複雜,因此往往看到了很悲觀的一面

讀書很多的人就是看到事物本質,即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及時世界有這樣那樣的不是,但還是看到了光明的一面

《浮士德》說的就是第3種情況,你可以拿來看看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高度決定眼界,眼界決定境界


聖經所羅門箴言說: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就是加增憂傷。


(只是第一感覺)前2個人沒什麼特別的,都是在同一片藍天白雲下還有燦爛明媚的陽光!(預示著美好的童年有鳥語花香和成年陽關明媚)只是2個人知識水平不相同,站高望遠我還是很渴望的!最後一個人突破了大部分人對與知識理解的高度,甚至看到了社會黑暗的一面,但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終於突破了心中的黑暗見到了久違的陽光可是人已經到了晚年(黃昏的陽光)


推薦閱讀:

村上春樹所著的《國境以南,太陽以西》表達了什麼主題?書名和主題有什麼內在聯繫?
十天讀完一本書,這違反了人性中的惰性嗎?
技術宅和 Geek 們需要一本什麼樣的故事雜誌呢?

TAG:閱讀 | 知識 | 世界本質 | 思維導圖 | 見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