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鋼鐵資源如此匱乏,日本刀卻能躋身世界三大名刀,而日本刀的始祖唐刀卻已失傳?


作為一個刀友,第一次答題,緊張…對了,知乎上什麼大神都有,就是沒看見幾個刀友啊…有志同道合之人快私信我吧~ 雖然是很早的問題了,但是感覺有些事情必須敘述一下 首先,世界三大名刀這種概念,我沒有考證,不過經驗判斷應該是國內刀商吹噓出來的坑人的口號,具體出處存疑。同樣,唐刀定是存在的,但並非現在某些刀商吹的神乎其神,更不是日本刀的祖先。 其次,題主的問題設計有很大問題,因為題主首先確定了鋼材資源是衡量世界三大名刀的重要依據,但是這個前提很大程度上是不成立的。 下面是我的觀點:日本的作為一種世界名刀存在靠得並不是鋼材資源,而是他背負的文化。同理,唐刀(非某泉那種)銷聲匿跡是因為我們並沒有日本人對刀劍的那種態度(文化土壤) 玩刀玩的越久,就越感覺日本的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與國畫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一樣 日本刀有1000多年的歷史(唐刀不是始祖,頂多算借鑒) 日本刀有獨特的創作手法(燒刃,就是刀刃上白白得那個)以及一起誕生的鑒賞手法 日本刀有各種各樣的大師以及門派(村正總聽說過吧),制刀優異者甚至可以受天皇嘉獎,封官受爵(只是一個可以世代傳用的名號,無實權) 日本刀至今仍作為重要的國寶只准指定人製作,不可擅自仿造 以上的這些體現的是日本人對刀的重視以及日本刀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敢問這是誰都沒見過的唐刀可以比擬的嗎? 中國因為歷史上的各種原因,壓制兵器的使用(吐個槽,包括現在),更別提重視。因此,唐刀的沒落消失也是情理之中的了,這與鋼材的優劣,資源的多少都無關係 以上,不知題主現在能否看見,知乎上沒有挖墳的說法吧?… 再附上幾張日本刀欣賞的要點——刃紋的圖片,全是我在日本照的國寶哦~相信即使不了解日本刀的人也能夠欣賞這樣一種美麗!

[圖片未上傳成功]

[圖片未上傳成功]


日本鋼鐵匱乏,少有鐵質鎧甲,所以輕便鋒利的刀具更實用。如果在中國和歐洲,日本刀砍不動板甲鏈甲,簡直毫無用處,這時候就需要重劍大斧狼牙棒。在中國,面對明光鎧和鎖子甲,唐刀就不行了。成本低,上手簡單又好用的大砍刀開始取代唐刀,直到抗日戰爭還有使用。

簡單來說,正因為匱乏所以才出精品,玉很少所以才拿來精雕細琢……石頭什麼的就只能做建材啦


武器是為了對付防具而生的

只穿布衣水果刀的程度也夠了

如果是面對皮甲就需要更鋒利的刀

如果是面對板甲,鋒利的刀就沒有用了,更需要釘頭錘

所以就是因為日本沒有大規模的金屬鎧甲,所以把稀有的資源用來鍛造更鋒利的刀就更有用

所以大家都不停的努力提升刀的質量的話千百年下來自然會很牛了~


我覺得可以從歷史文化的角度扯淡一下,日本自宋朝到明治維新這數百年的幕府時代,中央的集權能力始終無法達到我國的高度,長時間處於藩鎮割據和內戰狀態,必然會重武輕文。所以武士階層一直是國家精英的主體。而日本刀作為日本武士的象徵之一,必然會得到充分地重視,會當做一種武士精神的圖騰來崇拜,從而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作用影響到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最終上升為一個國家的文化。可以說每一把名刀背後,都有一個生動曲折的故事。

而中國從唐宋起,科舉制度的建立,八股取士的盛行,文人士大夫階層逐漸走上社會主流,什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宋明等幾朝的歷史就不用細說了。再加上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武力基本上集中於政府手中,對民間武力的持有必然是管制的。沒有需求就沒有動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刀的文化很難有生長的土壤,更難深入人心。

中國不是沒有好的刀劍,幹將莫邪這樣的名劍和荊軻聶蓋這些用劍的人也在歷史上留下過名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大多數用刀劍的人和刀劍再難登上時代的主流,只能默默無穩地消逝在歷史長河中。相信唐宋以後,中國絕對也造出過勝過村正質量的刀,但是沒有人重視它,沒有人去去挖掘它的背後包涵的底蘊和故事,因為大家僅僅覺得刀劍是一種工具,是死物,沒有靈魂。

所以久而久之,鑄造刀劍的技術就被日本後來居上了。


因為唐刀不好用啊。

唐刀是從漢朝的環首發展來的

漢唐的時候軍人裝備是皮甲、布衣、皮盔,所以環首、唐刀這種用削、劃方式操作的武器威力很大。

後來,到唐的時候,有了一個東西叫做絲綢之路。中亞各國的鍛造技術流傳過來了

也在這個時候,鑄造或者說冶金工業從鑄造改進成了鍛造。

有了鍛造,就有了很牛逼很牛逼的明光鎧。也你能做板甲、鏈甲這種高級金屬貨色了

面對新的鎧甲,唐刀這類武器,一點毛用都沒有了,那自然要失傳。

唐宋時期的軍隊用的武器都是大砍刀、狼牙棒、大槍、大鎚子、大斧子這種武器。

從利刃變成用砸的鈍器,或者是能控制距離把敵人捅開的長槍。


唐刀這個概念是刀劍商臆造的,而唐制四刀充其量說對日本刀有影響,認為是起源就乃義烏了


不知有沒有人看《觀復都嘟》里講利兵器的內容。日本人無論是刀還是刀法,都是精研的,一對一的情況下,基本沒辦法抵擋。

中國的兵器一直以來都是以量取勝,非以質取勝,箇中原因我的理解,和禁止民間自造兵器有關,有歷史記載的唐、宋、元、明都有,民間不能製造兵器,嚴重的影響了兵器質量的提高。官府的兵器也是以量為主,不是以質為主,無他,如果三個月才能打出一把好刀來,那基本上要被砍頭的,重質不重量,是中國一大特色。

再多說一句,宋、明兩朝都是怕民間造反,儘可能的削弱地方軍隊的力量,導致於武器不修整,訓練不足,當一個士兵不天天練習的時候,拿什麼好兵器都白扯,因此對兵器的質量也就沒那麼高的要求。延伸到現代,中國可能出了奧運會射擊冠軍,但一提起槍,那還是歐美國家的,無他,人家用心,天天玩。


可能正是因為缺乏,才更珍惜鋼材,鑄造時候更精益求精。日本師傅交徒弟也很用心,把所有知道的都告訴你,手藝更好的傳承了


中國叫淘汰,不叫失傳。

漢族大部分時間都得對付北方游牧民族,想也知道人手一把日本刀沒用。而且做起來精細繁雜,水晶都推了,你還在家走到磨刀那一步程序呢?

你在你們村裡,拿把大刀就能嚇唬人,最好磨得亮些,保養維護製造看起來逼格高的。但是在你們市裡,你得養一大堆人出門才能唬人。

中國大規模軍團作戰,鎧甲,騎兵,弓箭

就是真實日本正規戰爭,也是拿長槍的居多,劍豪級別的才用日本刀上戰場,那種極少數可以用日本刀破甲的劍豪不是到處都有,那種人用木棍也能教你做人。正常戰爭都是消耗,哪有數十年培養劍豪,萬一點背一衝鋒就被一箭射死不是虧大了

這種人中國也有,不過得用長武器,能破甲的,一對鎚子,丈八蛇矛,雙鐧,偃月刀。

最簡單的你去問問小混混,互相鬥毆是匕首一刀戳心窩,還是片刀砍他幾十刀,選哪個不容易被槍斃,肯定刺人殺傷更大

日本刀更類似中國武俠的劍客,一對一情況,練了很多年,各種技法熟練,你真的很難打得過。但是中國情況不一樣,你再能打,北方游牧軍隊先一頓射,僥倖不被射死,然後一群壯漢騎著大馬猛衝過來你能砍幾個?大鐵棍子教你做人。

AK47現在來看性能不咋的,如果回到抗日戰爭,大規模列裝,你選以色列產的那種高逼格衝鋒槍裝備了一個軍,打起來死幾個心疼死,還是選AK裝備的滿地土八路,衝鋒號一響漫山遍野咱們2換1,碾碎他們。

明天滿世界都是殭屍,我也會找一個拖布綁一把匕首做個長槍,穿一身護具。不會選一把菊花文字,一來砍幾下卷刃了,二來沒那麼高武功,玩不轉。

日本那麼煉鐵,中國那種需求,可能中國偉大秀美河山跟吉諾比利的腦袋一樣,早就燒光禿了

等中國人民有錢有閑了,鍛刀工藝技術依然會讓你想像不到,現在搞,能餓死

中國講究的是兵法,大規模用兵,孫子兵法,持久戰。想做木匠,畫家書法家的領袖都被滅了。就像今天中國發展武器,肯定著眼如何對抗美帝,然後發展和制衡。在今天衝鋒槍玩的再好,再發達,不如一發東風,一擊入魂。


因為日本沒有好鐵,為了確保刀的質量,要經過數以千萬次的捶打,每把刀都有刀匠的心血,和心意


唐刀到底有沒有還是問題,日本刀走的是「精」路線,千錘萬打才出來一把日本刀,日本刀只有武士能佩戴,鋼鐵的產量跟武士的量等平的


日本人嚴謹,追求極致。不過有高端人士說日本刀不行,比德國的差遠了。


推薦閱讀:

中國的唐刀為直刃,在使用中有何優劣?
冷兵愛好者都做些什麼鍛煉?
为什么古代很少有人使用「镋」这种兵器?
同樣是大槍 形意,太極,八極的練法有何不同?

TAG:日本 | 歷史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