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閱讀中,只讀中國文學會有什麼損失?
魯迅當初說:如果喜歡小說,多讀外文小說,少念中文。
2013.8.9補:以上問題及補充說明,我表述得非常不嚴謹,以致產生「中文」到底是「中國文學」還是「外國文學的中文譯本」之歧義,在此向大家致歉!題目中的「中文」,我本意是指「中國文學」,無關翻譯。不過,諸位知友所答的只讀譯本的弊端,也甚是精彩,在此一併致謝!(提問那會兒,我剛用知乎,態度不端正,歡迎知友臭罵)
關於魯迅的原話可參見答案:魯迅在《青年必讀書》中說:「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去,與實人生離開;讀外國書——但除了印度——時,往往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
語感,我覺得不讀外國原著,只讀中文小說,會喪失一部分語感
當然,只讀中文也可以獲得良好的語感,但是,多讀一種外語,會獲得另一種語言帶來的新奇與刺激。而且是一種良好的語言訓練。先來兩段兒短的比較一下,出自尤瑟納爾的小說的一句話,兩種不同的翻譯——
其一,在這個一切都如同夢幻的世界上,永存不逝,那一定會深自悔恨。世上的萬物,世上的人們以及人們的心靈,都要消失,因為它們的美有一部分本來就由這不幸所形成。
其二,在這個一切都象是夢幻的世界上,人們是會後悔長生不老的。我也不抱怨世上的東西、生物和感情會消失,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它們的美好之處正在於此。
再來兩段長的比較一下,里爾克《馬爾特手記》中的一段
其一
對於詩歌來說,如果開始得太早,是寫不出什麼名堂的。應該耐心等待,終其一生收集意蘊與甜美,越長時間越好,到最後或許還能寫出十行好詩。因為詩並不是像人們所想的那樣是情感(情感人們很早就有足夠多的了)而是經驗。為了一句詩,我們必須去看很多城市,很多人,很多事物;必須了解動物,必須感覺鳥兒如何飛翔;必須知道每朵小花在清晨綻放時的姿態。我們必須能夠回想起那些在異鄉走過的路,回想起那些不期的相遇和早已預見的離別。必須能夠回想起那些懵懂的童年時光,回想起我們不得不惹其傷心的父母,他們帶給我們一種歡樂,而我們卻不理解這種歡樂。回想起童年的疾病,病症總是離奇地發作,帶來那麼多深刻而沉重的變化,必須能夠回想起在安靜沉悶的小屋裡度過的那些日子,回想起海邊的早晨,回想起海本身,回想起旅途中萬籟寂靜、繁星點點的夜晚。而就算是能夠想起所有這些也還不夠,還必須回想起許許多多愛情的夜晚,每一個夜晚都與另外一個不同,回想起女人臨產時的叫喊和分娩後柔弱、蒼白的熟睡。還必須陪伴過臨死的人,必須曾經坐在死去的人身旁,在敞開的窗口邊聆聽一陣陣時有時無的嘈雜聲。而僅有回憶也還是不夠,如果回憶太多的話,我們還必須能夠忘卻,並且懷著極大的耐心,靜靜地等著它們再次到來。因為記憶本身並不真正地存在。直到它變成我們身體里的血液,變成我們的眼神和神態,無名無狀地和我們自身不可分離的時候,才會出現一種情形,就是在一個罕見的時刻里,一行詩的第一個詞從它們中間浮現,而後脫穎而出。——徐暢 譯其二
詩並不如人們所說的是感情--感情早就夠了--他是經驗。為了一首詩的緣故,必須觀看許多城市,人和事物,必須認識動物,必須感覺鳥怎樣飛,知道小花早上藉以開放的姿態。必須能夠想得起陌生地區的道路,不期而遇的會晤,眼見要來的別離--想得起還沒有搞清楚的童年日子,想得起一定很傷心的雙親,當他們為你帶來某種樂趣,而你並不理解他們的時候--這是別的孩子們喜歡的樂趣啊--想得起如此稀罕地傳染又如此深重地變化無常的兒科疾病,想得起靜靜關閉的小室里的日子,想得起海上的早晨,尤其是海,茫茫的海洋,想得起在高空呼嘯而過,並與群星共飛的旅途之夜,--想到這一切還不夠。還必須記得起許多彼此不同的做愛之夜,記得臨產婦的呼喊,記得柔和的慘白的熟睡的已經癒合的產婦。但是,還必須與臨終者待在一起,必須坐在小室里守著死者,窗戶開著,沙沙聲陣陣作響。有記憶還不夠,還必須能夠忘卻他們,如果記得太多的話,還必須有很大的耐性,等待它們再來。因為記憶本身還是不要緊的。只有它們在我們身上變成血液,變成目光和手勢,不可名狀而又不再和我們區別開來,只有這時才會發生,在一個非常稀罕的時刻,在它們中間出現並從它們中間走出來一首詩的第一個字。——忘了誰翻譯的,回頭查查兩個翻譯版本,語感是不一樣的。
如果有機會,讀中英文對照,看了外語版,想想自己會怎麼翻,再對照譯本,這樣會鍛煉語言的敏感度,有機會可以看看厄普代克的一個短小說《我相信》,那種詩意的描繪和流暢性,中文小說中很少見。或者看完卡波特的中文《聖誕憶舊》,中文翻得很好,再去看英語,體會翻譯者的用心,這是非常好的語感訓練。文學閱讀,當然可以隨便看看,看譯本也沒啥關係。
但想看得更深入,或者想認真的按照世界標準寫作,看英語小說,應該是一門功課。語感,簡單說,就是有人的敘述有魅力,有人沒魅力。字句之間的魔力在哪裡,這個感覺需要去捕捉。
如果原著是中文 那當然要讀原著咯
不過我知道題主意思是問讀外國文學只讀中文有哪些損失吧簡單的說損失是 由於文化差異和翻譯者水平的限制
中文翻譯過來的作品已經不能完全原汁原味地表達原著的涵義了語言差異 和文化差異 是關鍵所以要讀外國文學的話 有能力就看原著 能力欠缺的 就找好的翻譯本子來讀
會靠譜很多 出版社的話 國內一是上海譯文 二是外文出版社 這兩個在引進來上做的比較專業 當然人民文學出版社也不用說 都比較靠譜————————————————————————————————————————————
題主好萌。個人覺得不管讀什麼文學作品,都是原汁原味的原著來的最好。翻譯什麼的不靠譜,更沒有那種特殊的feel。翻譯的再好,也只是形似。了解一下日本的《源氏物語》即可知。豐子愷先生和台灣的作家、學者、翻譯家林文月都對這部日本的「《紅樓夢》」進行了精緻的翻譯。但個人覺得日本尚有太多學者不能研究透徹,何況翻譯過來的中文。
——————又是一道華麗分割線————嗯,是的。————————————————————
題主意思終於弄明白了。大先生其實在當時那個時代,多少有些諷刺本國文學水平的意思。文學水平當然包括文與道。即文章的形式與思想。大先生要我們多讀外國文學,那意思是國外小說比本國要先進。所以我們要吸收啊。讀本國小說沒有前途。
so,這是基於大先生那個時代。而非現在。要知道大先生那個年代處於五四時期,五四有一點就是崇外排內的厲害。完全對本國傳統優秀文化忽略了。那麼,也就是大先生沒有重視傳統文學中的優秀部分。也因此告誡青年少讀中文(本國文學)。我想,在21世紀,應該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吧。中國與國外都有如是多的經典著作。唯有多讀。讀原著。讀經典。不分國界。經檢索,題主所給引文出自馮唐《活著活著就老了》的第一卷: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的意見還是和魯迅當初一樣:如果喜歡小說,多讀外國小說,少念或是不念中文。
事實上魯迅並沒有這樣的原話。他在〈青年必讀書〉(《華蓋集》)中說的是:
魯迅的願意顯然不在討論文本與翻譯,而在論中國文化與外國之不同。處於新舊文化的交替與變革時期的人難免不平和。這段話看起來滿是憤懣,論斷似有因情緒而過激之嫌,卻不妨礙我們探討它本身的意義。魯迅本人是早已遍讀了中國之書的(可參見《漢文學史綱要》與《中國小說史略》等),學識使他更加清楚中國傳統的弊端;他的外國文學涵養也非常深厚,閱讀面廣,且眼界開闊,方能一句話便鞭辟入裡。將這段話說得客觀穩重些,大抵就是:不讀中國書,則無從了解傳統,更不可能真正了解我們自己;只讀中國書,就容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乃至於成為「井底之蛙」。實際上,對於當今世界的貢獻,英文比中文要大得多,遑論還有以哲學著稱的德文、以文學與文論著稱的俄文等等。只閱讀母國文學必然有其局限性,譬如乾嘉學者雖精於考據,卻疏於哲思。但凡真心喜愛讀書,廣泛的閱讀自然不可或缺。我未讀過馮唐的書,卻在檢索所得文章中看到了莫名的傲慢: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去,與實人生離開;讀外國書——但除了印度——時,往往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
馮唐扯魯迅之虎皮作自己的大旗,且用自己的話來進行轉述,那麼究竟是他這樣說還是魯迅這樣說,可信度高不高,也就不難評判了。中文小說先天不足,整體上無甚可觀。……中文小說整體水平低下有兩點原因,第一是中國文字太精通簡要,難負重;第二是中國文人外儒內庄,不吃苦。
我喜歡看科幻(偶爾也看奇幻),很早之前每期科幻世界必買,最喜歡的是科幻世界的譯文版。後來開始原文讀科幻之後,發現了很多連名字在中文科幻雜誌都沒有提到過的外國科幻作家和他們的優秀作品。那種感覺就像一個新世界在你面前打開了一道門,門外是無盡的碧海藍天。
只知生,不知死。
我覺得有這樣幾點:
Ⅰ 西方小說將小說上升到了一種哲學的形而上,比如《帕洛馬爾》
Ⅱ 西方小說對宗教信仰衝突的解讀,比如《卡拉馬佐夫兄弟》
Ⅲ 西方小說對生命與藝術存在意義的探討,比如《我的名字叫紅》
Ⅳ 西方小說對人的本質與自然的探索,出現了一些性心理小說,比如勞倫斯《兒子與情人》
Ⅴ 西方小說對存在意義的思索,比如《局外人》
Ⅵ 西方小說對無限可能性的執著,比如《小徑分叉的花園》
Ⅶ 西方小說中奇幻文學蓬勃的想像力,比如《霍比特人》《魔戒之王》(《指環王》)(嚴肅奇幻=..=)《哈利波特》《冰與火之歌》
Ⅷ 西方小說對創作手法的推陳出新,比如表現心理時間的意識流《追憶逝水年華》《尤里西斯》,多角度敘述的《我彌留之際》,魔幻現實的《百年孤獨》等
Ⅸ 西方小說中偵探小說的強大的邏輯和精巧的結構,比如《莫格街謀殺案》
Ⅹ 西方小說中異化的魅力,比如陰暗沉重的《變形記》和輕逸迅速的《樹上的男爵》
會損失很多,因為中國小說受重視的時間比較晚,而其他國家像法國就有很完整的小說發展史,他們的小說的發展可以說是很輝煌的!
帕洛馬爾天文觀測站 - 知乎專欄以中國古典小說為例來講,類型化(同質化)相當嚴重。長篇小說只有一種類型,就是章回小說,開篇介紹主要人物姓名性別籍貫簡歷,而結局則大多是成婚、出家、死、升級。短篇小說是長篇小說的縮微版。
要不是西方小說形式的引入,這樣的形式至少還會寫三百年(參考七律、七絕等等)。所以,只讀中國文學有什麼損失呢?本人只讀過輕小說,其他的一律不知,所以只說這個
只讀中文,首先,你沒有機會看到插畫這種福利然後,有很多日文才有的梗,在缺少注釋的情況下你是看不懂的最後說一下,我覺得如果真做文學閱讀,那麼不僅僅應該去讀原作,而且要完整的了解作者寫作時的社會環境、作者的家庭環境、作者的生活狀況。只有當你和作者處於一個平面的時候,你才能真正的了解到文字裡面的東西的意義。就像古詩不能翻譯成英語一樣,有些外語書籍通過翻譯可能會失去它的一些優美性,巧妙性.
謝邀。只讀中國文學會影響對文學判斷力,俗稱自我感覺良好。
比如我的一些(xx文學專業的)老師、同學們經常流露出以下言論:
張愛玲是漢奸老婆,
羅曼羅蘭歐洲第一,
文學理論都是空的,
現代主義文學純屬裝x。
當然了,他們在我眼裡也不過是另一種類型的二次元er。(專指三觀差距)-
這難道是中西小說的比較研究么?這就麻煩了。本人曾說過:
在我的小世界裡,什麼是好的文學?一言以蔽之,她就是一門能讓你拋開一切名利和道德枷鎖而直面生命本真的藝術。以這個視域來看,若編一個選本,哪些能收進來呢?
夫以二分法來看,本人以為中國的小說以語言優勝,而西文以思想佔優。當然此非絕對(西文節奏之美,姑且存之)。
四大名著就不用說了(近讀三國,又深覺不可思議,蓋年幼不知其韻味也。其他,則早有公論矣,不待多言),遠古神話,世說新語,唐傳奇,宋話本,明清神魔人情諷刺狹邪譴責諸小說異彩紛呈,各有千秋,日常耳濡目染閹割之白話,深夜讀之,如沐春風耳。
西人小說中優秀者,先不論翻譯,其內在現代性思想多為華夏所缺失,蓋因時代風貌,歷史發展,思想家探索理路不同而致,遂讀之,有醍醐灌頂之效也。
其實,若二者兼之,港台文學似是更好的選擇。然大陸影響終究不大。
至於魯迅的原話,請參見@蔡君慶 。對於翻譯的問題,請參考@霍爾 。
易曰: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共勉。
補:
本人比較欣賞@苗煒 有關「語感」的分析。但若僅以西文為標準,不若「一手」更有說服力也。試從中文的角度舉幾個例子。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她感到悲從中來,不可斷絕。忽然間一股巨大的快感劈進來。冷霧,雨水,都沁進了她的身體。沈從文的《生命》:
有什麼人能用綠竹作弓矢,射入雲空,永不落下?我之想像,猶如長箭,向雲空射去,去即不返。長箭所注,在碧藍而明靜之廣大虛空。
明智者若善用其明智,即可從此雲空中,讀示一小文,文中有微嘆與沉默,色與香,愛和怨。無著者姓名。無年月。無故事。無……然而內容極柔美。虛空靜寂,讀者靈魂中如有音樂。虛空明藍,讀者靈魂上卻光明凈潔。
廢名的《掐花》
我學一個摘花高處賭身輕
跑到桃花源岸攀手掐一瓣花兒, 於是我把它一口飲了。 我害怕我將是一個仙人, 大概就跳在水裡湮死了。 明月出來吊我, 我欣喜我還是一個凡人, 此水不現屍首, 一天好月照徹一溪哀意。卞之琳的《距離的組織》
想獨上高樓讀一遍《羅馬衰亡史》,
忽有羅馬滅亡星出現在報上。報紙落。地圖開,因想起遠人的囑咐。寄來的風景也暮色蒼茫了。(醒來天欲暮,無聊,一訪友人吧。)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哪兒了?我又不會向燈下驗一把土。忽聽得一千重門外有自己的名字。好累呵!我的盆舟沒有人戲弄嗎?友人帶來了雪意和五點鐘。本人以為,若論「語感」,或者說「節奏」,詩歌探索的質地和密度將遠勝於小說。會損失一大半,特別是如果你比較追求靈魂和心靈,喜歡幻想的話,說實話,中國人寫的東西吧,基本上都是太保守了,半遮半掩,不愛往深了去說,經常覺得不爽快,有那麼點感覺但是不盡興,我是單就文學而言,畢竟文學是很靠感覺的
損失語感是一部分,文化缺失佔得更多。
文學都是傍著對當前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產生的。地緣造成西方文明不如東方穩定,征戰撻伐讓它們更早進入了「不得不先進起來」的社會階段。衣食富足想得就多——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吃多了不願動就只能多想,尋常百姓琢磨今兒誰踩了我腳,明兒誰登了頭條,有個別的人想多了就到了「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的哲學思辨層面,世界觀、價值觀噌噌升級,小本本兒上就不再用來記人名而是寫下「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 」。思想越來越不切「實際」,眼光越來越高,寫的東西也越來越關乎更多的人,也觸及到更多人的生活。要麼格局大,要麼鉤玄發微。
直到一百年前,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才開始逐漸走出君主專制政體的威壓,試題不再是兩千多年前的《論語》和《孟子》,洽接此時迅哥兒開始了寫作,已然多見了世界其他地方同業者「吃完飯後」的想法,讀過了「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這類的「毒雞湯」,本熱血凌厲再結合當下形勢,融會貫通,糅合西方文體自此儼成一派,成為中國與國際接軌的現代文學奠基人。太祖曾言:「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迅哥肯定看過一零八將光鮮後的忍苦,讀過緊箍咒脫的釋然,孔老爺子「仁、禮」為君的隱忍和李老爺子「無為、自然」得道的自成已不適合當時中國的變革與民眾的解愚開化。「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去,與實人生離開;讀外國書——但除了印度——時,往往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這片土地上的文明相比其他地方可以說是太穩定了,文化一脈相承自然也就更厚重更沉靜,文字也隨固有觀念更隱晦。國外則一直在「更思辨更激烈變化更多融匯也更多」的情況下發展。那時的中國需要從激烈變革中新生,迅哥兒所說所為也緣於此吧。其實現在很多中文作品也是深受外國作品影響誕生的 若題主的本意是問【只讀中國文學作品會有什麼損失?】如果很努力的話 我覺得 視力會下降吧 大概←_←
人家心裡唱著一首歌,你只讀了歌詞,損失了旋律
1.不是所有外文書都會被翻譯。2.不是所有外文書都能被翻譯好。3.就西方文學而言,英語譯本相對來書會比中文譯本靠譜。就這幾點了。至於怎麼看待那就看個人的需求、能力和時間成本了。
作為一個喜歡讀英文小說的中文譯本的人來答這個問題!
首先,英文原著跟中文譯本讀起來的偏差有多大呢?就是兩個版本的同一個故事。一個譯者在翻譯的時候他本身的寫作風格也會融合到書中,從這一點看,差異已經存在。其次,很多英文的詞中文無法完全表達出來。這不是語言的局限性,而是文化的局限性。打個比方,「homecoming」,這個是美國高校在一個學年之初都會舉辦的傳統項目,包括舞會(比較輕鬆,著裝不用太正式),比賽等其他活動。homecoming一般指的就是homecoming dance—舞會。但是中文直接翻譯成舞會又不太合適,因為一般我們所指的舞會是prom,比較正式那種。所以想要真正原汁原味的讀懂一本英文書籍,還是建議你讀原版。最後,我個人喜歡先讀譯本(個人推薦上海譯文出版社,其紙張,排版,封面,譯文皆為國內譯文出版社之首),如果這本書真的很棒,我會去讀英文版。因為我個人非常喜歡幾位譯者的翻譯文風,所以讀譯本對我來說就像是讀者他們的書一樣。其實只讀中文並沒有什麼損失。讀英文的時候,語言文化背景的缺失也會導致辭不達意。相對勉強自己去讀英文版,備有註腳的中文譯本也許更加合適。樓上各位說的都有道理,我再加一條:如果只讀中文,不閱讀外文,還少一條損失叫:思維方式。
有的翻譯太差。比如,源氏物語,不能忍!有一種學好日語我去翻譯把這本書燒掉!燒掉!的感覺。
我假設魯迅先生值得並不是同一小說的中文譯本和原文本,而是泛指中文小說和外文小說。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先生說的沒錯。如果你能多閱讀一門語言,你的選擇一下子多了好多。再加上中文領域,好的作品也實在有限,僅僅等著引入翻譯,你的閱讀眼界是極大受限制的。我是科幻/奇幻小說迷,就說在這領域裡面,英語的佳作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反觀中文圈,也就是個《三體》可以拿出來說說。如果你真的熱愛科幻/奇幻文學,我真誠的告訴你,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學會閱讀外文小說,受益終生。
推薦閱讀:
※看書太多容易想太多,容易對生命感到疑惑,這是幸運還是不幸?
※你是如何使用Marginnote這款犀利的閱讀軟體?
※如何將 PDF 文獻改為 6 英寸使其適合在 Kindle 上閱讀?
※如何解讀這幅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