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幅廣播(AM)與調頻廣播(FM)各有什麼優缺點?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比如我從一些渠道查到FM音質好但傳輸距離小,但感覺這些信息過於零碎,希望聽到系統的講解。


調頻和調幅是信號的兩種不同調製方式,現在的調頻廣播用的是80多到10x兆赫左右的頻段,調幅廣播用的頻段不記得了但是比調頻低很多,傳輸信號的載波頻率越高帶寬就越大,具體到廣播信號上就是音質越好,這就是為什麼wifi信號用的是2.4G和5G頻段。

另外調頻廣播是視距傳播,接收跟發射之間必須是直線,中間有遮擋物的話對信號影響比較大。調幅廣播頻率低,好像是地面波,穿透能力強很多。

沒查資料,憑記憶打的,基本上就這些,再深究就需要找本無線電的書系統學習了。


調幅和調頻,是通信系統、廣播電視系統常用的兩種調製方式。調幅就是讓載波的幅度隨著調製信號而改變,縮寫為AM,在廣播系統中,又分為長波(LW)中波(MW)和短波(SW)幾個頻段,載波頻率從100多KHz到幾十MHz,特點是頻率比較低,傳輸距離遠,尤其是短波段,受大氣電離層的反射,敷設距離可以達到幾千千米,在衛星、光纖通信不發達的時候,短波通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波段白天電離層發射弱,只能收到幾十公里內的信號,但晚上電離層反射加強,很多偏遠的信號也可以收到了。小時候沒有其他娛樂方式,拿收音機聽電台就是唯一的享受了,尤其是短波段,晚上可以收到很多境外廣播。調幅廣播的載頻的頻帶比較窄,所以音質一般,特別是聽短波時,由於信號不穩定,音質更是忽大忽小的,但這一特點反而成為了中短波的特色,很多中老年人就喜歡這種感覺。

調頻是讓載波的頻率隨著調製信號而改變,縮寫FM,頻率範圍在廣播段為87~108MHz,實際上電視伴音也採用的調頻方式,所以部分接收範圍最低到76MHz的收音機也是可以收到部分電視伴音的。調頻廣播頻率高,信號覆蓋範圍小,大概幾十公里左右,一般只有本地的一些電台。如果用室外天線可以收到更多,但也有例外,在特定的時間或事件的影響下(比如流星雨軌跡)也會傳播很遠,以前也有一些調頻遠距離接收的愛好者,收到很多國外電台的實例。調頻音質比調幅要好,而且可以實現立體聲廣播,但門限效應顯著,信號弱到一定程度信噪比急劇下降。

以上所說的調頻調幅都是模擬信號的調製方式,目前隨著數字化的普及,在部分地區出現了數字廣播形式,如在北京地區開通過DAB廣播,前幾年還發展了CMMB地面數字電視廣播,這些形式的出現使得廣播不僅可以傳輸聲音信號,還可以傳輸視頻以及其他數據信號。音質效果明顯提升,但是數字信號有門限效應,低於門限值將不可用,不像模擬信號,即使變差也能湊合著聽到一下,不會突然沒有了。但是數字化後的終端推廣市場上始終沒有認可,所以這些新形式市場佔有量很小,始終沒有得到普及發展。隨著互聯網、WIFI、智能手機的普及,單向的廣播越來越小眾化,但由於有應急廣播等的需求,短時間還不會消亡,但是越來越多的媒體已經不再通過廣播形式傳播,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前面大家都說了,頻段不同,因此帶寬也不同。頻率也是一種資源,頻率緊張必然帶寬窄。根據香農定理,同等條件下,帶寬窄通信效果必然差。


傳輸距離是頻率決定的,am工作頻率在500k-1.5m,fm廣播在88m-108m,但是如果把fm放到1m左右也能傳的遠,也能抗干擾,但是由於頻率低,容量有限,音質會大打折扣


高頻電子線路,通信原理里都有推導,不過高頻里比較詳細。


推薦閱讀:

TAG:廣播 | 調頻FM | 調幅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