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學術論文影響因子應該是動態的么?
你的不滿是「期刊的影響因子等同於論文的影響因子」。這種不滿是很古老的了。所以很早就有各種paper based metrics。最簡單的幾種也用得很普遍,其中就有表徵論文「重要性」隨時間變化的指標。所以如果要有所不滿,應該是不滿這些指標沒有流行起來。不流行是有很多原因的,最重要的應該是行政的原因。
打個比方,這不是無法可依的問題,而是有法不依的問題。
我認為,單篇文獻的影響因子完全可以藉助網頁權重pagerank原理來做,網頁里的超鏈接就相當於文獻中的被引。這樣,就完全就是實時且動態的。為什麼現在做不成這樣,就是因為各大出版商間的數據不互通。但是一些文獻搜索引擎貌似可以做一些工作。感謝各位的回答。其實學術論文和科研工作者的評價體系是一個老生常談和非常複雜的問題。在此提出這個問題,是拋磚引玉,希望大家都思考一下未來可能的方法。我以為現在對論文的評價以至於科研工作者的評價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信息不夠統一和完整的問題。各個期刊,資料庫等等信息沒有打通,造成任何一種評價體系都不夠完整。
有人認為在專業領域內的小範圍同行評議是最準確的,還有些人認為文章引用次數是最重要的,其實任何一種評價體系都是不完美的,因此我們也許需要一個多種角度組合的評價體系來盡量的量化一個幾乎是很主觀的問題。
例如NBA中評價一個球員會用不同的統計數據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評價,有籃板方面的,有得分,有防守,搶斷,效率值等等。雖然領域不同,但是其中有些道理值得我們思考,就是現在科研在很多領域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團隊作戰,既然是團隊就需要不同專長的人們來組成。現在學術界的評價機制過於單一。我們不能統一用愛因斯坦的標準去要求所有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們,他們也應該有各自擅長的方向,例如有些人善於帶學生,有些人善於單兵作戰,有些人善於做review,另外一些人善於做科普傳播等等。我以為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現在無法得到公正的評價其根源就在於學術共同體其實還沒有實現信息打通,數據並不準確。就拿引用數來說,恐怕google scholar也無法保證他的引用數是完全準確的。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從一個更大的層面去考慮就是如何先實現所有的信息打通沒有障礙?
期刊的影響因子並不等同於論文的影響因子。
誠然,現在國內對於學生、教職的各項考評都基於影響因子。但,對於個人能力的評價,我們看是會看其文章的引用率,高引用率是否為綜述類文章,以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的引用率是否佔得大多數。
學術圈也逐漸在審視這個引用率機制,也在不斷推出新的指標作為測評平台,例如H-index。
單篇論文的影響力完全可以通過被引次數來衡量啊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僅憑愛好,而非職業從事研究,就把學問提升到學術界前沿的人物,比如費馬、陸家羲?
※美國文理學院的教授能否算是科學家?
※程序語言理論學術界的工作在工業界有哪些應用?
※如何禮貌地向文獻作者索要源代碼?
※科研工作者們是否會感覺自己的工作很簡單,但論文不得不寫得晦澀難懂?